期刊文献+
共找到34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串并联谐振DC-AC变换器原理分析、建模及仿真 被引量:13
1
作者 贺昱曜 王伟根 徐德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4-17,80,共5页
针对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直流环节变换器存在的谐振峰值电压过高,谐振峰值电流过大的缺点,提出了串并联谐振直流环节变换器拓朴概念。新型软开关变换器的主要优点为:谐振峰值电压可以控制在输入直流电源电压Us,谐振频率高,谐振电... 针对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直流环节变换器存在的谐振峰值电压过高,谐振峰值电流过大的缺点,提出了串并联谐振直流环节变换器拓朴概念。新型软开关变换器的主要优点为:谐振峰值电压可以控制在输入直流电源电压Us,谐振频率高,谐振电路开关元件少,控制简单,且各种PWM 调制策略均可适用。文中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多种工作条件下的计算机仿真与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ac变换器 谐振 建模 仿真 逆变器 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分代数模型的AC/DC系统非线性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33
2
作者 徐光虎 王杰 +1 位作者 陈陈 曹国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2-57,103,共7页
针对电力系统实际负荷以及直流系统本身的非线性特性,在微分代数模型的基础上,将M导数、M括号以及MIMO微分代数系统反馈线性化技术运用到交直流并联系统非线性控制器设计中。在系统的M关系度小于系统阶数及其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可得到微... 针对电力系统实际负荷以及直流系统本身的非线性特性,在微分代数模型的基础上,将M导数、M括号以及MIMO微分代数系统反馈线性化技术运用到交直流并联系统非线性控制器设计中。在系统的M关系度小于系统阶数及其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可得到微分代数系统模型的Bronovsky标准形式,并对交直流混合(AC/DC)系统中发电机励磁控制和直流系统整流侧定电流控制律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一个含有AC/DC的单机无穷大系统(SMIBs)进行实例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非线性控制器与传统的PID控制器相比具有较好的阻尼特性,能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动态稳定性。该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可以很方便地应用于多机交直流并联系统的稳定性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稳定性 ac/dc系统 非线性控制器 微分代数模型 设计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DC混合输电系统分散协调控制 被引量:28
3
作者 李国栋 毛承雄 +1 位作者 陆继明 胡兆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37-42,共6页
针对电压源型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在应用中带来的AC/DC交直流输电系统的协调控制问题,建立了AC/DC数学模型,并对AC/DC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散最优协调控制模式。在该模式中,逆系统线性化理论被应用于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文中为了与交流... 针对电压源型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在应用中带来的AC/DC交直流输电系统的协调控制问题,建立了AC/DC数学模型,并对AC/DC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散最优协调控制模式。在该模式中,逆系统线性化理论被应用于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文中为了与交流电网相配合,将标幺制引入了直流输电系统,并以Lyapunov间接法证明了该闭环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AC/DC混合输电系统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交直流混合输电:电压源型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 分散协调控制 逆系统理论 李亚普诺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微电网双向AC/DC变换器并联系统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培强 董彦婷 +1 位作者 段克会 伍文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43-50,共8页
为了便于扩展直流微电网的容量与增强系统可靠性,采用双向AC/DC变换器并联系统来实现直流微电网与大电网之间的能量交互。提出了一种直流微电网双向AC/DC变换器并联系统的低电压偏移功率均分控制策略,通过反馈直流线路的平均电流作为全... 为了便于扩展直流微电网的容量与增强系统可靠性,采用双向AC/DC变换器并联系统来实现直流微电网与大电网之间的能量交互。提出了一种直流微电网双向AC/DC变换器并联系统的低电压偏移功率均分控制策略,通过反馈直流线路的平均电流作为全局变量,并引入积分环节,实现了各变换器的功率精确分配而不受线路参数的影响。通过引入平均输出电压比例积分控制,减小了直流母线电压的偏移。探讨了二次纹波电流对并联系统功率控制的影响,引入带阻滤波器,抑制二次纹波电流和电压对并网电流畸变率的影响。分析了变换器并联系统的稳定性,给出了合适的控制参数。最后,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双向ac/dc变换器并联系统 功率均分 低母线电压偏移 二次纹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换流器运行方式转换的AC/MTDC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姜志勇 胡林献 于汀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5-10,共6页
在AC/MTDC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分析中,为充分考虑直流换流器不同控制方式之间的转换,分析了多端并联直流输电系统各种控制模式,提出了不同控制方式之间转换的整套策略。在考虑发电机功率限制以及直流参数越限导致控制方式转变的基础上用连... 在AC/MTDC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分析中,为充分考虑直流换流器不同控制方式之间的转换,分析了多端并联直流输电系统各种控制模式,提出了不同控制方式之间转换的整套策略。在考虑发电机功率限制以及直流参数越限导致控制方式转变的基础上用连续潮流法分析电压稳定。该方法用加入3端直流输电线路的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算例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很好地处理电压稳定计算中由于运行条件的改变而导致的换流器运行方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交直流 多端并联 运行方式 电压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非线性负荷的AC/DC系统控制策略 被引量:3
6
作者 徐光虎 陈陈 王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4-119,共6页
详细研究了带非线性负荷的交直流并联系统发电机励磁控制和直流系统控制,将M导数、M括号以及MIMO微分代数系统反馈线性化技术应用到交直流并联多机系统非线性控制器设计中,提出了具有微分代数形式的零动态设计。通过合理选择输出量作为... 详细研究了带非线性负荷的交直流并联系统发电机励磁控制和直流系统控制,将M导数、M括号以及MIMO微分代数系统反馈线性化技术应用到交直流并联多机系统非线性控制器设计中,提出了具有微分代数形式的零动态设计。通过合理选择输出量作为坐标变换量,得到微分代数系统模型的Bronovsky标准形式。针对一个含有AC/DC的多机系统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非线性控制器与传统的PID控制器相比具有较好的阻尼特性,该控制器能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动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并联系统 微分代数系统 非线性负荷 Bronovsky标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并联型高效率AC/DC变换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继红 于志 吕志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52-955,共4页
针对单级AC-DC变换器串联式拓扑结构效率较低的问题,对并联型拓扑结构能够提高变换器效率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论述提高效率与电能分配的关系.同时,对提出的改进型并联式变换器拓扑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型并... 针对单级AC-DC变换器串联式拓扑结构效率较低的问题,对并联型拓扑结构能够提高变换器效率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论述提高效率与电能分配的关系.同时,对提出的改进型并联式变换器拓扑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型并联式变换器在宽范围输入交流电压和负载条件下,均达到90%以上的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ac/dc变换器 并联武结构 电能分配 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DC/AC逆变器拓扑结构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蒋晓梅 芮延年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56,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DC/AC逆变器拓扑结构,并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它是一个改进的电压馈电串/并联软开关准谐振逆变器,能达到大范围且平稳的输出功率调节、低的开关损耗和成本,在仿真和电子镇流器的实际应用中得到了验证。
关键词 串/并联准谐振 软开关 dc/ac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DC并联输电系统大扰动短期电压稳定PDSR 被引量:2
9
作者 余贻鑫 王春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13,共8页
通过对典型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的仿真研究发现,在给定事故、直流功率及控制方式下,在发电机节点有功功率和电压幅值、负荷节点有功和无功功率以及直流传输有功功率的决策空间上,保证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大扰动短期电压稳定性的实用动态... 通过对典型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的仿真研究发现,在给定事故、直流功率及控制方式下,在发电机节点有功功率和电压幅值、负荷节点有功和无功功率以及直流传输有功功率的决策空间上,保证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大扰动短期电压稳定性的实用动态安全域(practical dynamic security regions,PDSR),在较大范围内仍可由描述各节点注入上、下限的垂直于坐标轴的平面、极少数几个分别对应于不同失稳模态的描述大扰动短期电压稳定性的临界超平面和平衡节点所对应的约束面围成。同时发现:当采用整流侧定电流和逆变侧定电压控制方式时,或者低压限流器的参数VL取值较大时,PDSR将扩大;当直流传输功率的不同、直流定功率控制(功率值不变)测控点选择不同和负荷中感应电动机所占的比例不同时,PDSR临界超平面具有平移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 实用动态安全域 大扰动短期电压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功率量/载波调制的DC-DC变换器功率/数据复合传输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祝贺 谢志远 +2 位作者 曹旺斌 胡正伟 白宗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680-5692,I0020,共14页
DC-DC变换器可以同时进行功率变换和数据传输。针对较低通信速率限制功率/数据复合传输(power/data multiplexing transmission,PDMT)应用的难题,提出一种联合功率量/载波调制(joint power/carrier modulation,JPCM)的新方案。与传统二... DC-DC变换器可以同时进行功率变换和数据传输。针对较低通信速率限制功率/数据复合传输(power/data multiplexing transmission,PDMT)应用的难题,提出一种联合功率量/载波调制(joint power/carrier modulation,JPCM)的新方案。与传统二进制PDMT方案不同,JPCM同时对功率量/载波进行2FSK调制,实现两种数据并行传输,可以看作一种四进制FSK,有效提高通信速率。相较于传统四进制PDMT方案,JPCM方案解调环节所需带通滤波器数目可减少一半,且软件开销更低。首先,证明PDMT在理论上的可行性;然后,根据4种不同电压纹波频率配置不同码元,并设计了包含高低数据位调制的JPCM和基于滑动傅里叶变换的数据解调方案;此外,重点分析输出参考电压突变对通信的影响,动态调整阈值可有效抑制误码;最后,搭建一个由2个Buck变换器并联的实验装置,实验结果表明在稳态、负载突变和输出参考电压突变的工况下,JPCM方案均能实现20 kb/s的通信速率,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功率/数据复合传输(PDMT) 并行传输 通信速率 联合功率量/载波调制(JP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级联型HVDC系统的后续换相失败预判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鹤 邱腾飞 +2 位作者 潘禹含 边竞 李石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53-3066,I0116-I0117,共16页
白鹤滩—江苏±800k 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于2022年7月1日在中国投运,在世界上首次创造性地研发应用了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新技术方案。基于此系统背景对逆变侧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进行具有一定时间裕... 白鹤滩—江苏±800k 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于2022年7月1日在中国投运,在世界上首次创造性地研发应用了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新技术方案。基于此系统背景对逆变侧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进行具有一定时间裕度的后续换相失败预判。分析了LCC控制器对电气量的控制作用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s,MMC)对LCC的电压支撑作用,明确了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逆变侧LCC发生后续换相失败的机理。推导了逆变侧LCC在首次换相失败后恢复过程末期关断角与故障后线路传输功率最小值的关系,定义了阈值功率的概念。然后建立了关断角与阈值功率的定量关系,提出一种故障后直流传输功率最小值与功率阈值相比较的后续换相失败预判方法。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相应的仿真模型,验证了理论分析和预测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 后续换相失败预判 交流故障 阈值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输电直流线路故障穿越重启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卢东斌 黄志岭 +3 位作者 龚飞 李海英 卢宇 凌建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8-839,I0023-I0026,共16页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发生直流线路故障时,采用移相重启策略,通过控制整流器移相,快速抑制故障电流,经去游离时间后,解除移相,重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但是,移相重启时,整流器和逆变器都不再消耗无功功率,换流站的交流滤波器将向交流系统...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发生直流线路故障时,采用移相重启策略,通过控制整流器移相,快速抑制故障电流,经去游离时间后,解除移相,重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但是,移相重启时,整流器和逆变器都不再消耗无功功率,换流站的交流滤波器将向交流系统提供盈余的无功功率,易导致交流系统过电压;对于对称单极拓扑结构,还将导致非故障线路不能传输有功功率,从而对交流系统产生很大的有功功率冲击。该文提出了直流线路故障穿越重启策略,在直流线路故障时,通过控制故障两端的整流器和逆变器的直流电流相等,在控制故障点电流为零的同时,直流电流穿越故障,继续维持无功功率消耗,避免交流系统产生过电压;对于对称单极拓扑结构,还可以利用故障极续流,继续输送部分有功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直流线路故障 移相重启 电流控制 穿越重启 交流过电压 去游离时间 直流电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直流变换器网络控制系统的信号传输时延补偿滑模控制器设计
13
作者 王艳敏 袁世博 +1 位作者 张伟琦 杨铭洋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8,共17页
并联直流变换器的网络控制系统(NCS)受到信号传输时延的影响时会损失理想的输出性能。针对典型的并联Buck变换器,设计离散域内的滑模控制器(SMC)以增强系统的鲁棒性,从而保证变换器的均流输出性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类型时延对变换... 并联直流变换器的网络控制系统(NCS)受到信号传输时延的影响时会损失理想的输出性能。针对典型的并联Buck变换器,设计离散域内的滑模控制器(SMC)以增强系统的鲁棒性,从而保证变换器的均流输出性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类型时延对变换器NCS稳定性能的影响,并得到长/短时延对变换器NCS的实际影响特性。为进一步解决长时延对变换器NCS传输信号的损害问题,基于多步预估法对所设计的SMC控制器进行改进,对系统控制信号进行超前预测并建立缓冲区,从而有效预估与补偿NCS所丢失时延信号进而保证并联Buck变换器的输出性能,同时利用预估误差分析给出改进系统的稳定条件。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优越性,在0.6 ms时延情况,最大误差和上升时间分别减少37.4%、6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直流变换器 网络控制系统 多步预估法 传输时延 时延补偿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超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的直流送出系统 被引量:1
14
作者 章浅诺 张哲任 +1 位作者 金砚秋 徐政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4,共9页
随着海上风电的超大规模开发,亟须提高输电廊道的利用率,实现超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的经济性和高效性。提出了适用于超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的直流送出系统构建方案,介绍了该系统的网架结构和电压等级、主接线方式、换流器拓扑以及陆上汇... 随着海上风电的超大规模开发,亟须提高输电廊道的利用率,实现超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的经济性和高效性。提出了适用于超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的直流送出系统构建方案,介绍了该系统的网架结构和电压等级、主接线方式、换流器拓扑以及陆上汇集站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该系统的交直流故障处理策略,包括系统平波电抗器配置、直流耗能装置配置和交直流故障处理策略。在PSCAD/EMTDC时域仿真软件中搭建了±500 kV/10000 MW海上风电直流送出系统的仿真模型,对交直流故障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案及其交直流故障处理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海风电 直流送出系统 交直流故障处理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交直流混合输电并网中VSC-HVDC的控制 被引量:31
15
作者 范心明 管霖 +3 位作者 夏成军 李峰 饶宏 李立浧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8期4781-4790,共10页
为提高风电场交直流混合输电并网的系统性能,提出一种更加灵活的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控制策略。对于风电场侧电压源换流器,设计了一种新的交流电压–功角控制... 为提高风电场交直流混合输电并网的系统性能,提出一种更加灵活的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控制策略。对于风电场侧电压源换流器,设计了一种新的交流电压–功角控制方法。对于交直流混合输电模式,该方法通过调节风电场交流母线电压与电压源换流器输出电压间的功角来实现定有功功率控制。对于纯柔性直流输电模式,风电场交流母线电压自动被调节为具有恒幅恒频的交流电压,实现了对波动风电的同步输送。该方法中输电模式的变化无需切换控制;另外,通过附加电流高通滤波器增强了对系统谐振的阻尼作用。对电网侧电压源换流器,采用一种新的直接电流矢量控制,使直流电压稳定在参考值上。运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对分别接入笼型感应发电机(squirrel cage induction generator,SCIG)风电场和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风电场的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建模仿真。一系列运行条件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交直流混合输电 电压源换流器 高压直流输电 控制策略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风电场经VSC-HVDC交直流并联系统并网的运行控制策略 被引量:35
16
作者 吕敬 施刚 +2 位作者 蔡旭 饶宏 黎小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39-646,共8页
基于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VDC,VSC-HVDC)的直流系统存在与交流线路并联运行的情况。交直流系统之间相互切换的运行工况复杂,且切换过程存在切换依据难以确定、切换冲击大以及通信延时等问题。为... 基于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VDC,VSC-HVDC)的直流系统存在与交流线路并联运行的情况。交直流系统之间相互切换的运行工况复杂,且切换过程存在切换依据难以确定、切换冲击大以及通信延时等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在分析VSC-HVDC工作原理、数学模型及其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大型风电场经VSC-HVDC交直流并联系统并网的运行控制策略,该策略在不改变换流站控制方式的情况下,可实现交直流并联系统运行方式的无缝切换。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对交直流并联系统稳态运行及动态切换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较好地实现交直流并联系统有功功率的精确分配和运行方式的无缝切换,算法简单,可靠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电压源换流器 高压直流输电 交直流并联 运行控制 无缝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VSC-HVDC的交直流混合系统状态估计 被引量:16
17
作者 孙国强 李育燕 +1 位作者 卫志农 叶芳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12,23,共8页
针对以电压源换流器(VSC)为基础的新一代高压直流输电(HVDC),对含VSC-HVDC的交直流混合系统进行静态状态估计。介绍了VSC-HVDC的稳态模型,通过确定交直流混合系统的量测函数、状态变量和雅可比矩阵,建立了含VSC-HVDC的交直流混合系统的... 针对以电压源换流器(VSC)为基础的新一代高压直流输电(HVDC),对含VSC-HVDC的交直流混合系统进行静态状态估计。介绍了VSC-HVDC的稳态模型,通过确定交直流混合系统的量测函数、状态变量和雅可比矩阵,建立了含VSC-HVDC的交直流混合系统的状态估计模型;在基本加权最小二乘状态估计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含VSC-HVDC的交直流混合状态估计同时迭代求解法;对经过修改的IEEE 14、IEEE30、IEEE 57节点系统算例进行仿真,从算法的估计误差、迭代次数和计算速度等方面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电压源换流器 VSC-HVdc 静态状态估计 交直流混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C-HVDC换流站电流波动抑制策略研究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继开 张程 +3 位作者 王振浩 李国庆 辛业春 董飞飞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842-3849,共8页
在交流系统不对称的情况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阀侧交流电流会出现基频负序分量,可能导致过流使系统闭锁或停运,同时MMC内部电流会出现2倍频零序分量,导致直流系统电流的2倍频波动。为了抑制交流三... 在交流系统不对称的情况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阀侧交流电流会出现基频负序分量,可能导致过流使系统闭锁或停运,同时MMC内部电流会出现2倍频零序分量,导致直流系统电流的2倍频波动。为了抑制交流三相不对称引发的MMC交、直流侧的电流波动,通过分析交流不对称条件下的MMC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通用控制器(universal controller,UC)的换流站电流波动抑制策略。通过对所提出的通用控制器与二阶谐振控制器(second-order resonant controller,SORC)控制效果的对比分析,理论证明采用UC作为电流控制器的MMC闭环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且结构简单的优势。利用RT-LAB仿真平台,建立双端31电平MMC—HVDC输电系统模型,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有效性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交流系统不对称条件下,该文所提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抑制MMC交、直流侧的电流波动,保证阀侧交流电流的对称性与直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MMC系统的运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交流系统不对称 电流波动 通用控制器 交直流混合输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DC模糊协调阻尼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19
19
作者 徐光虎 孙衢 陈陈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8-23,共6页
分析了区间振荡和暂态能量函数的关系,通过削减系统的区间振荡暂态能量为控制目标来制定阻尼控制策略,设计了高压直流(HVDC)模糊逻辑协调控制器,以提高交直流并联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水平。该控制方案不需要精确的模型参数,充分考虑HVDC... 分析了区间振荡和暂态能量函数的关系,通过削减系统的区间振荡暂态能量为控制目标来制定阻尼控制策略,设计了高压直流(HVDC)模糊逻辑协调控制器,以提高交直流并联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水平。该控制方案不需要精确的模型参数,充分考虑HVDC系统整流侧直流电流调制和该侧发电机的励磁控制特性,通过模糊规则去协调两个控制系统,实现对系统低频振荡的有效抑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有效提高交直流并联系统的动态稳定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并联系统 低频振荡 模糊逻辑控制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加权预测-校正内点法的含VSC-HVDC电力系统最优潮流 被引量:9
20
作者 孙国强 任宾 +3 位作者 卫志农 季聪 李群 刘建坤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59,67,共7页
加权预测-校正内点法(WPC-IPM)求解含电压源型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的电力系统最优潮流时,迭代中后期校正环节加权会减慢收敛速度。提出一种自适应加权预测-校正内点法(AWPC-IPM),该方法以对偶间隙的变化趋势作为加权与否的判据,对偶... 加权预测-校正内点法(WPC-IPM)求解含电压源型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的电力系统最优潮流时,迭代中后期校正环节加权会减慢收敛速度。提出一种自适应加权预测-校正内点法(AWPC-IPM),该方法以对偶间隙的变化趋势作为加权与否的判据,对偶间隙增大时加权,以抑制校正方向错误导致的收敛性变差,对偶间隙减小时不加权,以加快收敛。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既有效抑制了校正方向错误对预测-校正内点法(PC-IPM)的影响,又加快了迭代后期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最优潮流 电压源换流器 高压直流输电 VSC-HVdc 交直流系统 自适应加权预测-校正内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