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CR9000的行波管螺旋线绕制机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6
1
作者 杨旭东 戴广永 +2 位作者 孙晓朋 王俊 徐海亭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1-55,共5页
针对应用于行波管螺旋慢波结构绕制的螺旋线绕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上位机和ACR9000可编程运动控制器的行波管螺旋线绕制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根据工作任务的控制要求和特点,详细叙述了螺旋线绕制机控制系统的整体框架以及硬件模块... 针对应用于行波管螺旋慢波结构绕制的螺旋线绕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上位机和ACR9000可编程运动控制器的行波管螺旋线绕制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根据工作任务的控制要求和特点,详细叙述了螺旋线绕制机控制系统的整体框架以及硬件模块、软件模块的实现过程。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行波管螺旋慢波线的螺距绕制精度和生产效率,获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R9000可编程运动控制器 行波管螺旋线绕制 交流伺服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AC与PID的并行控制在火箭炮交流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柴华伟 李志刚 马大为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22,共4页
火箭炮交流伺服系统是复杂的变负载、大功率系统,其控制系统的参数变化大,采用单一的PID控制算法很难取得较高的控制品质和控制精度。根据CMAC控制鲁棒性强和可靠性高,以及PID控制器功能简单、便于使用及在各种不同工作条件下保持较好... 火箭炮交流伺服系统是复杂的变负载、大功率系统,其控制系统的参数变化大,采用单一的PID控制算法很难取得较高的控制品质和控制精度。根据CMAC控制鲁棒性强和可靠性高,以及PID控制器功能简单、便于使用及在各种不同工作条件下保持较好工作性能的特点,提出了CMAC神经网络与PID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在Matlab中进行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火箭炮 交流伺服系统 CMac控制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舰载火炮反演控制
3
作者 陈佳铭 侯远龙 +2 位作者 黄伟 崔庆新 张亮伟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5-210,共6页
针对舰载火炮在海面上受到海浪扰动影响其射击精准度问题,设计一种RBF神经网络反演控制的控制策略,对舰载火炮的随动系统位置环进行控制。是建立舰炮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获得的状态空间方程基于Lyapunov函数设计反演控制律,对其中的不... 针对舰载火炮在海面上受到海浪扰动影响其射击精准度问题,设计一种RBF神经网络反演控制的控制策略,对舰载火炮的随动系统位置环进行控制。是建立舰炮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获得的状态空间方程基于Lyapunov函数设计反演控制律,对其中的不确定项采用神经网络RBF进行逼近。有效地将RBF与反演控制相结合。利用matlab软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可以提高伺服系统的响应速度、抗干扰能力和跟踪精度,使其具备更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火炮 交流伺服系统 反演控制 RBF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AC的全闭环控制在超声检测中的应用
4
作者 徐志农 王力求 +1 位作者 张扬 杨辰龙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31-835,共5页
对复杂形状的曲面进行超声检测时,传统的半闭环控制无法消除传动环节的误差,因此难以检测到材料中1.2 mm以下的缺陷。为改善系统并提高精度,可以在负载上增加光电编码器形成全闭环控制系统。通过光电编码器将负载运动的实际位置反馈给... 对复杂形状的曲面进行超声检测时,传统的半闭环控制无法消除传动环节的误差,因此难以检测到材料中1.2 mm以下的缺陷。为改善系统并提高精度,可以在负载上增加光电编码器形成全闭环控制系统。通过光电编码器将负载运动的实际位置反馈给控制卡,由控制卡实现传动误差的实时补偿,提高运动精度。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对全闭环系统进行建模并且用Matlab求出了系统的动态响应曲线,分析表明全闭环控制能够减少传动环节的延时和误差。实际应用中,对同一个飞机螺旋桨叶片分别采用半闭环和全闭环系统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全闭环控制可使系统的位置误差由15.43μm减少到9.51μm,检测飞机螺旋桨叶片时的缺陷误判几率由8.3%降为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扫描 半闭环控制 全闭环控制 交流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伺服系统谐振频率偏移现象及陷波策略研究
5
作者 杜大伟 赵云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23,共5页
交流伺服系统的传动装置具有一定柔性,易引发机械谐振,影响系统性能。工业上常采用陷波滤波器抑制机械谐振,然而谐振频率偏移现象会影响传统陷波方法的效果。针对上述问题,建立双惯量系统模型,结合控制器模型分析谐振频率偏移的机理,提... 交流伺服系统的传动装置具有一定柔性,易引发机械谐振,影响系统性能。工业上常采用陷波滤波器抑制机械谐振,然而谐振频率偏移现象会影响传统陷波方法的效果。针对上述问题,建立双惯量系统模型,结合控制器模型分析谐振频率偏移的机理,提出一种陷波策略,通过改进SOGI-FLL的抗斜坡信号干扰能力,使其能从暂态响应信号中辨识出系统自然谐振频率,以正确设置陷波滤波器。仿真结果表明,在谐振频率偏移情况,通过该方法设置的陷波滤波器对谐振振幅的抑制效果优于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伺服系统 谐振抑制 谐振频率辨识 陷波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永磁交流伺服系统速度抗干扰控制算法研究
6
作者 刘欢 郝中洋 +1 位作者 张晓敏 王新浩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55,共9页
速度控制器是伺服控制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性能是衡量整个控制系统的重要因素。在实际工程中,永磁交流伺服系统中往往存在大量的干扰,传统PID控制算法难以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为提高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抗干扰控制性能,文章设... 速度控制器是伺服控制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性能是衡量整个控制系统的重要因素。在实际工程中,永磁交流伺服系统中往往存在大量的干扰,传统PID控制算法难以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为提高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抗干扰控制性能,文章设计了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速度抗干扰控制算法。首先,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在对旋转变压器解调的同时,实时准确的估计干扰,并加以前馈补偿。然后,设计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实现了转速的高精度抗扰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的速度控制误差相比传统PID控制器减少了64%以上。因此,该控制算法性能优于传统的PID控制器,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提高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和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 旋转变压器 扩张状态观测器 前馈补偿 抗干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NN参数整定的ADRC在火箭炮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7
作者 廖华 侯润民 张志豪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8,53,共6页
针对多管火箭炮交流伺服系统存在变负载、强耦合和不确定性扰动等非线性问题,提出一种优化型小波神经网络自抗扰控制器(WNN-ADRC)。简化电流环节得到被控系统的数学模型,将小波神经网络(waveletneural network,WNN)嵌入自抗扰控制器中... 针对多管火箭炮交流伺服系统存在变负载、强耦合和不确定性扰动等非线性问题,提出一种优化型小波神经网络自抗扰控制器(WNN-ADRC)。简化电流环节得到被控系统的数学模型,将小波神经网络(waveletneural network,WNN)嵌入自抗扰控制器中进行参数整定,利用分层调整学习速率的方法优化小波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得到WNN-ADRC,采用WNN-ADRC控制火箭炮伺服系统,实现对非线性特性的精准估计和补偿。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自抗扰控制器,WNN-ADRC能改善伺服系统的静态响应和动态性能,具有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伺服系统 小波神经网络 自抗扰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动机位置伺服系统 被引量:139
8
作者 王宏 于泳 徐殿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51-155,共5页
永磁同步电动机容易控制,动态特性好,适用于中小功率的高性能伺服场合。该文设计了用于机器人关节驱动的永磁同步电机位置伺服系统,研究了改进的变参数PID的控制方法,实验证明它是一种经典实用,性能很好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位置伺服系统 控制策略 PID控制 交流调速系统 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PMSM交流伺服系统低速控制 被引量:44
9
作者 高扬 杨明 +1 位作者 于泳 徐殿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25-129,共5页
针对交流伺服系统中通常采用的MT法测速在低速时存在的问题,采用了自适应扰动测器以获得低速下的连续转速,并利用波波夫超稳定性理论给出了一种简单的自适应律。该方法能实时观测负载转矩扰动和低速时的连续速度变化,计算量小。仿真和... 针对交流伺服系统中通常采用的MT法测速在低速时存在的问题,采用了自适应扰动测器以获得低速下的连续转速,并利用波波夫超稳定性理论给出了一种简单的自适应律。该方法能实时观测负载转矩扰动和低速时的连续速度变化,计算量小。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在低速情况下较之传统MT法测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自适应观测器 交流伺服系统 低速控制 连续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伺服系统的二自由度内模控制 被引量:34
10
作者 张井岗 刘志运 裴润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48,共4页
基于内模控制理论 ,针对交流伺服系统提出了一种二自由度PID控制方法。所设计的二自由度PID控制器 ,仅有两个可调参数 ,而且被调参数与系统的性能直接相关。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 ,该控制器可以使系统同时具有良好的位置跟随性能... 基于内模控制理论 ,针对交流伺服系统提出了一种二自由度PID控制方法。所设计的二自由度PID控制器 ,仅有两个可调参数 ,而且被调参数与系统的性能直接相关。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 ,该控制器可以使系统同时具有良好的位置跟随性能、抗干扰性能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伺服系统 二自由度内模控制 二自由度 PID控制器 矢量控制 抗干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交流伺服系统自适应滑模控制 被引量:23
11
作者 邓永停 李洪文 +1 位作者 王建立 贾建禄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88-2095,共8页
为了减小负载转矩扰动和系统参数摄动对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自适应滑模速度控制器。该控制器由自适应律估计参数摄动项,用卡尔曼滤波器估计外部扰动项。设计了含积分作用的滑模面,以保证电机转速... 为了减小负载转矩扰动和系统参数摄动对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自适应滑模速度控制器。该控制器由自适应律估计参数摄动项,用卡尔曼滤波器估计外部扰动项。设计了含积分作用的滑模面,以保证电机转速的无静差跟踪;采用了指数趋近律,以提高趋近速度并削弱抖振。卡尔曼滤波器估计得到的系统外部扰动前馈补偿至控制器的输出,用于有效降低滑模控制器的不连续切换项造成的系统抖振。实验结果显示:跟踪设定的600r/min转速时,控制器稳态转速精度达到±1r/min。电机在以600r/min稳速运行时,设计的控制器在1.6N·m的外部转矩扰动下的最大转速波动比传统PI控制器的转速波动减小了2%。仿真分析和实验数据表明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自适应滑模控制器对交流伺服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抗扰动性、鲁棒性以及良好的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交流伺服系统 自适应滑模控制 卡尔曼滤波器 转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推力观测器的直线式交流伺服系统滑模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35
12
作者 孙宜标 郭庆鼎 石丽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共5页
针对直线式直接驱动交流伺服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案。通过负载推力观测器的设计和扰动的前馈补偿,有效地削弱了变结构控制产生的抖振。在系统滑模设计中,采用积分补偿法进一步削弱系统的抖振。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 针对直线式直接驱动交流伺服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案。通过负载推力观测器的设计和扰动的前馈补偿,有效地削弱了变结构控制产生的抖振。在系统滑模设计中,采用积分补偿法进一步削弱系统的抖振。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但克服了直线式永磁同步机推力波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而且对系统参数变化和负载扰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模控制 直线电动机 交流伺服系统 推力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D控制器参数的遗传算法优化设计 被引量:26
13
作者 郭庆鼎 李蒙 郭威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31-33,共3页
提出一种交流伺服系统速度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即将控制器设计问题作为一参数优化问题,采用遗传算法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此方法设计出的速度控制器具有优良的伺服性能.
关键词 遗传算法 交流伺服系统 PID控制器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搬运机器人伺服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郭毓 马勤弟 +2 位作者 许春山 胡斌 毛建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2-336,共5页
为实现搬运机器人高精度位置伺服控制 ,采用了现代数字伺服技术 ,包括交流驱动、分级控制、数字信号处理 (DSP)、总线通讯及系统软硬件保护等新技术 ,使机器人运行可靠 ,达到了精度高、速度快及平稳性好的控制要求。该文重点介绍伺服系... 为实现搬运机器人高精度位置伺服控制 ,采用了现代数字伺服技术 ,包括交流驱动、分级控制、数字信号处理 (DSP)、总线通讯及系统软硬件保护等新技术 ,使机器人运行可靠 ,达到了精度高、速度快及平稳性好的控制要求。该文重点介绍伺服系统设计方案及特点 ,并针对伺服系统位置环、速度环、电流环参数以及伺服周期的确定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讨论 ,最后介绍了伺服系统软硬件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交流电动机传动 伺服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动惯量辨识的交流伺服系统自适应扰动观测器设计 被引量:17
15
作者 陈炜 郭照升 +1 位作者 夏长亮 谷鑫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34-42,共9页
在交流伺服系统中,负载转矩及系统转动惯量的变化所引起的扰动将会影响伺服系统的动态性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转动惯量辨识的自适应扰动观测器,以系统运动方程为算法模型,选取包含转动惯量和负载转矩信息且具有较高独立性的待辨识系数... 在交流伺服系统中,负载转矩及系统转动惯量的变化所引起的扰动将会影响伺服系统的动态性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转动惯量辨识的自适应扰动观测器,以系统运动方程为算法模型,选取包含转动惯量和负载转矩信息且具有较高独立性的待辨识系数作为可调参数,解决辨识过程中因参数耦合的影响而导致算法收敛速度慢以及辨识初期出现波动的问题;同时对负载变化时的辨识结果波动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合理选择参数,很好地抑制了该波动。仿真和实验表明:该扰动观测器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对转动惯量和扰动转矩的同时辨识,将该扰动观测器与伺服系统矢量控制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系统 扰动观测器 转动惯量 负载转矩 交流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学习控制的交流伺服系统PI参数自整定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明 高扬 +1 位作者 于泳 徐殿国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8-592,共5页
针对交流伺服控制器PI参数自整定方法中,忽略了整定过程的周期性和所需的自学习能力,造成整定过程效率低、重复操作次数多、整定时间长问题,依据迭代学习控制,提出了一种交流伺服系统速度控制器PI参数自整定控制方案,使控制器能够进行... 针对交流伺服控制器PI参数自整定方法中,忽略了整定过程的周期性和所需的自学习能力,造成整定过程效率低、重复操作次数多、整定时间长问题,依据迭代学习控制,提出了一种交流伺服系统速度控制器PI参数自整定控制方案,使控制器能够进行仿人操作,根据历史控制经验不断地改进学习增益。仿真和实验结果均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伺服系统 PID控制器 参数自整定 迭代学习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汽轮机交流伺服调节系统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9
17
作者 时献江 王渝 +1 位作者 司俊山 邵俊鹏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85-587,591,共4页
为了解决小型工业汽轮机组调节、控制系统设备简陋,动态响应和稳态精确度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交流伺服电机的自动调节系统。在对调节系统部件特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机理分析法,建立了工业汽轮机交流伺服调节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利... 为了解决小型工业汽轮机组调节、控制系统设备简陋,动态响应和稳态精确度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交流伺服电机的自动调节系统。在对调节系统部件特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机理分析法,建立了工业汽轮机交流伺服调节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动态仿真,对PID的增益和时间常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交流伺服电机作为执行器和数字PID控制策略的调节系统比传统的机械式调节系统具有更优良的动态和稳态性能指标,推进了工业汽轮机交流伺服调节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汽轮机 交流伺服系统 调节系统 动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伺服系统脉冲序列位置控制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栾宗涛 陶涛 +1 位作者 梅雪松 孙挪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5-39,共5页
提出了一种针对全数字式交流伺服电机离散控制工作状态下的建模与仿真方法.深入分析了全数字式交流伺服系统的位置脉冲控制工作模式及其表达方式,给出了速度PI控制条件下的全数字式交流伺服电机系统传递函数和系统滞留脉冲传递函数.比... 提出了一种针对全数字式交流伺服电机离散控制工作状态下的建模与仿真方法.深入分析了全数字式交流伺服系统的位置脉冲控制工作模式及其表达方式,给出了速度PI控制条件下的全数字式交流伺服电机系统传递函数和系统滞留脉冲传递函数.比较全数字式交流伺服系统对不同周期、不同形状的脉冲控制序列波形响应发现,交流伺服驱动器滞留脉冲造成的速度误差主要与输入脉冲信号的加速度成正比,当速度曲线出现拐点时(加速度突变),速度误差则出现突变,突变的幅度与离散计算的重加速度成正比.这说明如果在运动控制中,必须采用加速度连续变化的加减速控制,才能避免滞留脉冲较大的突变,达到较高的运动控制精度.研究表明,无论速度输入是哪种形式,由模型计算的速度误差与实际测量结果相吻合,证明了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数字式交流伺服 位置控制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PID控制交流伺服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霞 李强 郭庆鼎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5年第1期31-33,共3页
介绍了模糊PID控制器的构成与工作以及模糊PID控制器的交流伺服系统.交流伺服技术是研制开发各种先进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关键性技术,由模糊PID组成的控制器无需知道系统的精确模型,采用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的复合控制,使交流伺服系统具备了... 介绍了模糊PID控制器的构成与工作以及模糊PID控制器的交流伺服系统.交流伺服技术是研制开发各种先进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关键性技术,由模糊PID组成的控制器无需知道系统的精确模型,采用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的复合控制,使交流伺服系统具备了更强的鲁棒性和更为优良的动、静态性能.利用了变频器的多种控制功能,用编码器精确测速,控制算法采用了参数自整定PIDD算法,实现了精确的变频调速闭环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交流伺服系统具有优良的性能和实际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器 模糊控制 交流伺服系统 控制策略 现代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转动惯量辨识方法 被引量:14
20
作者 韩亚荣 邱鑫 朱德明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40,80,共6页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中具有不同转动惯量的负载,对系统的动态性能有着显著影响。在提高系统动态抗扰能力研究过程中,转动惯量辨识为首要解决问题。本文在对传统方法研究基础上,提出两种分别基于加减速法和二分法的新型转动惯量辨识方法。...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中具有不同转动惯量的负载,对系统的动态性能有着显著影响。在提高系统动态抗扰能力研究过程中,转动惯量辨识为首要解决问题。本文在对传统方法研究基础上,提出两种分别基于加减速法和二分法的新型转动惯量辨识方法。其中改进加减速法将传统方法微型化,使得电机可以在微震运行状态下进行惯量辨识;二分法利用转矩和转动惯量之间的联系,对转动惯量进行二分法快速查找。基于实验平台,对传统方法和新型方法进行实验验证,研究各方法可行性,并给出各自优缺点和适用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 转动惯量辨识 加减速法 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 二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