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磁同步电机铜铝混合扁线绕组交流损耗计算 被引量:3
1
作者 史涔溦 聂涵婧 +1 位作者 邱建琪 史婷娜 《电机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共11页
由于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的影响,常规扁线绕组电机在高频时会产生较大的涡流损耗,为此提出一种铜铝混合扁线绕组结构,将槽口处两层铜导体替换成铝包铜导体,可有效减小高频时的交流损耗,同时对直流损耗的影响较小。首先建立了该结构单槽... 由于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的影响,常规扁线绕组电机在高频时会产生较大的涡流损耗,为此提出一种铜铝混合扁线绕组结构,将槽口处两层铜导体替换成铝包铜导体,可有效减小高频时的交流损耗,同时对直流损耗的影响较小。首先建立了该结构单槽交流损耗的解析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转子永磁磁场对槽口漏磁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冻结磁导率法建立了计及永磁磁场影响的半解析模型,对样机不同频率下的交流损耗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铝包铜导体的结构参数对交流损耗的影响,确定了层数与内芯尺寸。计算结果表明,相较于全铜扁线,最高频率时整机交流损耗下降16.3%,低频时基本相当。最后,将解析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二者基本吻合,验证了本文解析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扁线绕组 交流损耗 铜铝混合扁线 有限元分析 半解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调磁型永磁同步电机磁通协同调控最大转矩铜耗比控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柄东 王道涵 +2 位作者 王晓姬 许广生 王秀和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30-3645,共16页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不仅需要拥有宽广的调速范围和恒功率运行区域,还应具备高效率、低损耗的优点,以实现续航的最大化。针对这些技术特点,该文研究了一种调磁性能优越的交流调磁型永磁同步电机(ACFR-PMSM),分别建立其等效磁路模型和稳态...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不仅需要拥有宽广的调速范围和恒功率运行区域,还应具备高效率、低损耗的优点,以实现续航的最大化。针对这些技术特点,该文研究了一种调磁性能优越的交流调磁型永磁同步电机(ACFR-PMSM),分别建立其等效磁路模型和稳态数学模型。并以该电机特殊的径向-轴向结构为基础,研究了其电感特性和转矩输出特性,从理论的角度论证了实现最大转矩铜耗比(MTPCL)控制的可行性。另外,分别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和电流选择穷举法,获得了MTPCL控制的径-轴向定子绕组最佳电流选择方案。最后,实现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计算机仿真和样机测试,验证了其良好的动态控制性能,详细对比了经典id=0控制和所提出MTPCL控制的实施效果并计算了运行铜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调磁型永磁电机 最大转矩铜耗比控制 磁通协同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永磁电机扁铜线绕组交流铜耗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炳义 刘云飞 +1 位作者 冯桂宏 李巧珊 《机电工程》 CAS 2017年第9期1032-1037,共6页
针对高压高速永磁电机扁铜线绕组中的高频电流产生的趋肤效应和邻近效应问题,为了解决扁铜线绕组高频下产生过大的涡流铜耗,对影响高频下扁铜线绕组交流铜耗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采用2D有限元的方法,根据扁铜线的实际尺寸,在有限元软件中... 针对高压高速永磁电机扁铜线绕组中的高频电流产生的趋肤效应和邻近效应问题,为了解决扁铜线绕组高频下产生过大的涡流铜耗,对影响高频下扁铜线绕组交流铜耗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采用2D有限元的方法,根据扁铜线的实际尺寸,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了扁铜线导体的模型,对扁铜线绕组高频下的交流铜耗进行研究,分析了额定电流频率、变频器载波比、槽口风道高度、导体尺寸和位置、并绕根数对绕组交流铜耗的影响,并且总结了扁铜线绕组在不同频率下的最佳宽厚比。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地选择槽口高度、扁铜线的尺寸、并绕根数会明显降低绕组的交流铜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永磁电机 扁铜线 交流铜耗 趋肤效应 邻近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永磁体电阻率对降低高速永磁交流电机转子涡流损耗的有效性分析(英文) 被引量:12
4
作者 沈建新 韩婷 +1 位作者 尧磊 王云冲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74-2077,2078,共5页
导电的永磁体暴露于谐波磁场时,会产生涡流及损耗。提高永磁体的电阻率是减小其涡流的最直接方法。但是,在高速永磁交流电机中,涡流不仅存在于永磁体中,也存在于转子的金属保护套及铜屏蔽层中。在此条件下,提高永磁体的电阻率是否仍然有... 导电的永磁体暴露于谐波磁场时,会产生涡流及损耗。提高永磁体的电阻率是减小其涡流的最直接方法。但是,在高速永磁交流电机中,涡流不仅存在于永磁体中,也存在于转子的金属保护套及铜屏蔽层中。在此条件下,提高永磁体的电阻率是否仍然有效?本文将通过有限元分析与对比研究,来探讨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机 永磁交流电机 转子涡流损耗 永磁体电阻率 保护套 铜屏蔽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密度轴向磁通永磁电机交流铜耗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武岳 张志锋 平佳齐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5-75,共11页
针对轴向磁通永磁电机的绕组交流铜耗会对电机性能产生较大影响的问题,综合考虑趋肤效应、邻近效应和外部磁场,对绕组交流铜耗的分布和降低交流铜耗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根据绕组的实际尺寸,分别建立了2D有限元导体模型与3D有限元导体模... 针对轴向磁通永磁电机的绕组交流铜耗会对电机性能产生较大影响的问题,综合考虑趋肤效应、邻近效应和外部磁场,对绕组交流铜耗的分布和降低交流铜耗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根据绕组的实际尺寸,分别建立了2D有限元导体模型与3D有限元导体模型,对比分析了两种有限元法对准确计算绕组交流铜耗的影响。其次对扁铜线绕组电机和圆铜线绕组电机的交流铜耗和效率进行全面对比,提出采用扁线立绕方法降低扁铜线绕组的交流铜耗,并提高电机的效率。最后对一台额定功率为60 kW的轴向磁通永磁电机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证明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和扁线立绕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磁通永磁电机 交流铜耗 3D有限元 扁铜线 圆铜线 扁线立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磁通永磁电机扁铜线交流铜耗的混合解析计算及抑制 被引量:5
6
作者 武岳 张志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6609-6618,共10页
轴向磁通永磁电机的扁铜线交流铜耗会严重影响电机性能,因此扁铜线交流铜耗的精确计算与抑制十分重要。采用三维瞬态场计算交流铜耗,虽然可以获得精确的结果,但存在计算时间长和对计算机性能要求高的问题。为了权衡计算精度与计算时间,... 轴向磁通永磁电机的扁铜线交流铜耗会严重影响电机性能,因此扁铜线交流铜耗的精确计算与抑制十分重要。采用三维瞬态场计算交流铜耗,虽然可以获得精确的结果,但存在计算时间长和对计算机性能要求高的问题。为了权衡计算精度与计算时间,提出一种混合解析计算的方法。该方法将三维有限元与解析法相结合,可以考虑趋肤效应、邻近效应和外部磁场对交流铜耗的影响。为了抑制交流铜耗,提出采用扁线立绕的导体排列方式。利用该方法对不同导体排列方式的交流铜耗和电机效率进行计算,并通过三维瞬态场有限元进行验证。最后,对一台60 kW的样机进行实验,实验结果、有限元结果和混合解析计算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混合解析计算的准确性和扁线立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磁通永磁电机 扁铜线 交流铜耗 混合解析计算 导体排列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车用电机的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
7
作者 高永新 汪洋 +1 位作者 刘俊毅 贾东 《汽车技术》 2025年第9期17-26,共10页
针对扁线绕组的交流铜损和非晶合金铁芯转矩偏低的问题,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结构参数模型,以提高平均转矩、降低交流铜损、减少转矩脉动为优化目标,基于敏感度分析提取关键尺寸参数,并结合基于雁群启示的粒子群优化(WGA-PSO)算法进行多... 针对扁线绕组的交流铜损和非晶合金铁芯转矩偏低的问题,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结构参数模型,以提高平均转矩、降低交流铜损、减少转矩脉动为优化目标,基于敏感度分析提取关键尺寸参数,并结合基于雁群启示的粒子群优化(WGA-PSO)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和单参数扫描。通过有限元仿真比较优化前后电机性能,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电机平均转矩提高了5%,转矩脉动降低了12%,交流铜损降低了8%。最后制作样机并进行测试,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机 交流铜损 扁线绕组 非晶合金 多目标优化设计 WGA-PSO 融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