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燕麦种质资源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齐冰洁 刘景辉 +3 位作者 高聚林 张智勇 王海燕 焦伟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7-430,448,共5页
为了给燕麦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以及利用提供信息,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对74份燕麦种质资源进行了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燕麦醇溶蛋白位点存在丰富的等位变异,共检测到73种燕麦醇溶蛋白图谱。其醇溶蛋... 为了给燕麦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以及利用提供信息,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对74份燕麦种质资源进行了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燕麦醇溶蛋白位点存在丰富的等位变异,共检测到73种燕麦醇溶蛋白图谱。其醇溶蛋白带纹遗传相似系数为0.1667~1.000,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4964。共分离出19种迁移率不同的醇溶蛋白带纹,醇溶蛋白的带纹多态性为100%。等位基因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5229,表明供试燕麦种质醇溶蛋白变异丰富,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基于燕麦醇溶蛋白聚类分析将74份材料分为6类,部分供试材料分类结果与其地理来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Avenasativa L.) 种质资源 醇溶蛋白 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苯二甲酸降解酵母及其活性 被引量:4
2
作者 陈鹏 肖琳 +3 位作者 吴剑 刘慧 杨柳燕 朱建中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2-416,共5页
通过半连续驯化,从对苯二甲酸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降解对苯二甲酸(TA)的假丝酵母(Candida),命名为CP01.经两次紫外诱变后,获得了能以TA为唯一碳源的高效酵母菌CP02,诱变前后酵母全细胞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条带有明显差... 通过半连续驯化,从对苯二甲酸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降解对苯二甲酸(TA)的假丝酵母(Candida),命名为CP01.经两次紫外诱变后,获得了能以TA为唯一碳源的高效酵母菌CP02,诱变前后酵母全细胞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条带有明显差异. CP02在30℃, pH5.5~8,振荡速率150r/min的培养条件下,72h内对1400mg/L的TA降解率可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 酵母菌 紫外诱变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酸-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制备人和兔中性粒细胞防御素各组分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永杰 齐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 :建立和应用连续酸 -尿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CAU- PAGE)纯化人和兔中性粒细胞防御素组分(HNP- 1~ 3和 RNP- 1~ 5 )。 方法 :从人外周血或兔人工无菌性腹水中分离中性粒细胞 ,用 5 %冰醋酸直接提取 ,经 CAU- PA GE洗脱 ,获... 目的 :建立和应用连续酸 -尿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CAU- PAGE)纯化人和兔中性粒细胞防御素组分(HNP- 1~ 3和 RNP- 1~ 5 )。 方法 :从人外周血或兔人工无菌性腹水中分离中性粒细胞 ,用 5 %冰醋酸直接提取 ,经 CAU- PA GE洗脱 ,获取纯化的 HNP- 1~ 3或 RNP- 1~ 5组分。以聚丙烯酰胺凝胶过滤作为参比方法。 结果 :1次洗脱电泳可从 5× 10 8个细胞中获得纯化的 HNP组分约 1.5 0 mg或 RNP组分 2 .5 0 mg,并保持天然的生物活性。 结论 :CAU- PAGE是一种较简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御素 中性粒细胞 连续酸-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和黑麦品种醇溶蛋白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海娟 李士平 +3 位作者 裴玉贺 景元芳 徐坤 宋希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6-60,共5页
为了分析普通小麦醇溶蛋白和黑麦醇溶蛋白的异同,运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4个普通小麦品种和4个黑麦品种的醇溶蛋白进行了比较分析。在酸性电泳分析方法中,4个普通小麦品种共分离出16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 为了分析普通小麦醇溶蛋白和黑麦醇溶蛋白的异同,运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4个普通小麦品种和4个黑麦品种的醇溶蛋白进行了比较分析。在酸性电泳分析方法中,4个普通小麦品种共分离出16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而4个黑麦品种共分离出10条谱带,每个品种在α、β、γ、ω四个区的分布频率也不相同。从谱带出现的频率和染色的深浅可明显看出普通小麦的醇溶蛋白含量远远大于黑麦品种。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中,普通小麦分离出12~18个组分,黑麦品种分离出6~12个组分;普通小麦不同类型的醇溶蛋白出峰时间比较紧凑,而黑麦的出峰时间差异较大。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能很好地分离醇溶蛋白,且其更快速、简便、所需样品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黑麦 醇溶蛋白 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溶蛋白酸性电泳及其在种质资源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香利 郭蔼光 李玉红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20,共10页
建立了 1个新的醇溶蛋白酸性电泳方法 ,并用此方法对不同倍性小麦品种及黑麦、小黑麦品种的醇溶蛋白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此方法不仅适用于小麦醇溶蛋白分析 。
关键词 小麦 醇溶蛋白 酸性电泳 种质资源分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小麦的醇溶蛋白电泳鉴定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玉红 陈鹏 +2 位作者 韩战敏 郭蔼光 杨天章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95-98,共4页
以 L型杂交小麦及亲本三系为材料 ,比较了 70 %乙醇和 ZY型提取剂提取麦醇溶蛋白的效果 ,并用70 %乙醇做提取剂 ,对 P.Kolster( 1 989)法、改良的 Weghe法和酸性梯度胶分离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改良的 Weghe法和酸性梯度胶分离法效果... 以 L型杂交小麦及亲本三系为材料 ,比较了 70 %乙醇和 ZY型提取剂提取麦醇溶蛋白的效果 ,并用70 %乙醇做提取剂 ,对 P.Kolster( 1 989)法、改良的 Weghe法和酸性梯度胶分离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改良的 Weghe法和酸性梯度胶分离法效果较好 ,在此基础上 ,对供试的 9个材料进行电泳分析 ,发现用 Weghe法和梯度胶分离法可以鉴别出杂种及常规种之间的明显差异 ,但不能鉴别出 L型、T型不育系及相应保持系之间的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杂种 醇溶蛋白 电泳鉴定 品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天然凝胶电泳法研究HIV进入抑制剂ADS-J1的作用机制
7
作者 毛芹超 王洪涛 +3 位作者 李旭桂 夏承来 姜世勃 刘叔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ADS-J1是通过虚拟筛选从20000个化合物中获得的靶向HIVgp41的小分子HIV进入抑制剂。该研究探讨ADS-J1与gp41的结合位点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酸性天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AN-PAGE),研究ADS-J1与衍生于gp41不同功能区的多肽的结... 目的ADS-J1是通过虚拟筛选从20000个化合物中获得的靶向HIVgp41的小分子HIV进入抑制剂。该研究探讨ADS-J1与gp41的结合位点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酸性天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AN-PAGE),研究ADS-J1与衍生于gp41不同功能区的多肽的结合。结果此前采用的天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PAGE)等方法,由于不能显示衍生于gp41的N-端多肽,未能确定ADS-J1的作用位点。该研究建立的AN-PAGE技术,能直接显示N-端多肽的条带,证实ADS-J1能与gp41的N-端螺旋重复序列(NHR)复合螺旋核中的深穴结合,从而抑制gp41六螺旋束结构的形成,而且深穴中第574位的赖氨酸残基(K574)与ADS-J1的抑制作用密切相关。结论ADS-J1通过与gp41 NHR靶穴中的K574结合,抑制gp41六螺旋束结构的形成,从而抑制HIV进入靶细胞。此外,该研究建立的AN-PAGE技术,为研究靶向Ⅰ型包膜病毒的病毒进入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一个简便有效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进入抑制剂 GP41 酸性天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ADS-J1 Ⅰ型包膜病毒 六螺旋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期瞬目虫(Glaucoma scintillans)的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8
作者 侯连生 沈锡祺 +1 位作者 姜莹 张作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2期88-92,共5页
以无菌培养的原生动物纤毛虫瞬目虫(Glaucoma scintillans)为材料,比较它们对数生长期和衰老期的酯酶同工酶,酸性磷酸酶同工酶,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及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生活状态下,四种酶同工酶蛋白带有明显差异;对... 以无菌培养的原生动物纤毛虫瞬目虫(Glaucoma scintillans)为材料,比较它们对数生长期和衰老期的酯酶同工酶,酸性磷酸酶同工酶,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及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生活状态下,四种酶同工酶蛋白带有明显差异;对数生长期细胞的同工酶活力和数量明显高于衰老期细胞的同工酶的活力和数量.说明同工酶不但是生物体代谢的调节者,亦能作为生物衰老的一种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目虫 同功酶 生长期 对数生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鲅鱼皮酸溶性胶原蛋白提取及分子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辛菲 李华 +1 位作者 罗星 罗淑萍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2-126,共5页
【目的】在分子水平上初步探究酸溶性鲅鱼鱼皮胶原蛋白的特征性。【方法】在提取方法中用L9(34)正交试验寻求最佳提取条件。在分子特征性研究中检测了胶原蛋白紫外吸收图谱,并使用SDS-PAGE电泳测定分子量。【结果】酸溶性鲅鱼皮胶原蛋... 【目的】在分子水平上初步探究酸溶性鲅鱼鱼皮胶原蛋白的特征性。【方法】在提取方法中用L9(34)正交试验寻求最佳提取条件。在分子特征性研究中检测了胶原蛋白紫外吸收图谱,并使用SDS-PAGE电泳测定分子量。【结果】酸溶性鲅鱼皮胶原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提取液浓度为0.2 mol/L柠檬酸溶液、固液比1∶30、提取48 h;所提取出的胶原蛋白在230 nm处有显著吸收峰而在260 nm处无吸收峰是酸溶性鲅鱼鱼皮胶原蛋白的特征性之一。【结论】SDS-PAGE电泳图表明酸溶性鲅鱼鱼皮胶原蛋白含有2条α链(a1和a2)、β、γ链,分子量约为127、115、278、343 kDa,根据文献可知该胶原为典型的Ι型胶原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鲅鱼皮 酸溶性胶原蛋白 紫外光谱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对迁移率的节节麦醇溶蛋白组成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发慧 察艳艳 +7 位作者 冯美玲 李响 刘瑞娟 曹东 张波 刘宝龙 陈文杰 张怀刚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9-841,共13页
为准确揭示节节麦醇溶蛋白的组成情况,对不同地理分布的212份节节麦的种子蛋白进行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分析。由于麦醇溶蛋白现有的"数字字母命名"系统并不具备广泛的普适性,将普通小麦--‘中国春’(对照)第1条谱... 为准确揭示节节麦醇溶蛋白的组成情况,对不同地理分布的212份节节麦的种子蛋白进行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分析。由于麦醇溶蛋白现有的"数字字母命名"系统并不具备广泛的普适性,将普通小麦--‘中国春’(对照)第1条谱带的迁移率作为标准,其他供试材料的谱带与它的比值作为相对迁移率来确定每条醇溶蛋白条带的位置。结果显示,212份节节麦材料中共存在422种不同迁移率的谱带。所有条带可分为ω、γ、β和α4个区,α区的多态性条带最多,达34.70%。多态性条带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GS)的变幅为0~0.58,遗传变异较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节节麦可能是以伊朗为中心向四周各地扩散传播。中国境内的节节麦至少存在3种类型。基于相对迁移率的表示方法,无需除‘中国春’以外的其他对照材料,即可有效区分A-PAGE胶上距离较近的蛋白条带,为不同麦类作物醇溶蛋白的研究提供统一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节麦 醇溶蛋白 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煮制时间对鹅肉蛋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春梅 周惠健 +5 位作者 沈银涵 陆辰燕 刘瑞 于海 席军 林广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1,共6页
为了探究煮制对鹅肉蛋白的影响,本文通过测定不同煮制时间(0、30、60、90、120 min)下鹅肉的蒸煮损失率、剪切力、蛋白电泳、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 fragmentation index,MFI)、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FAA)构成及微观结构... 为了探究煮制对鹅肉蛋白的影响,本文通过测定不同煮制时间(0、30、60、90、120 min)下鹅肉的蒸煮损失率、剪切力、蛋白电泳、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 fragmentation index,MFI)、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FAA)构成及微观结构研究了煮制时间对鹅肉蛋白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蒸煮损失率随着煮制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由0 min处的27.5%升高到120 min处的39.0%;剪切力值则是随着煮制时间的延长而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且在90 min时出现最低值;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图谱显示,随着煮制时间的延长35~55 kDa处的条带逐渐变浅变细,10~15 kDa处条带随煮制时间延长颜色变深;MFI值随着煮制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P<0.05),煮制120 min时的MFI值约为处理0 min时的2倍;共检出三种呈味氨基酸,从总量看,苦味氨基酸的含量最多,甜味氨基酸含量次之,鲜味氨基酸含量最少。煮制过程中,这三类氨基酸总含量总体表现为随煮制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趋势(甜味氨基酸的总含量约增加了2.5倍,苦味氨基酸的总含量约增加了3.1倍,鲜味氨基酸的总含量约增加了3.4倍),而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这两者的含量随煮制时间的延长而减少;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图中发现肌纤维之间的空隙表现出先变大后减小到粘成一块。同时,肌纤维和肌束膜结构的完整程度随着煮制时间的延长逐步破坏,最终导致部分肌纤维束发生崩塌使它们相互黏成一块。因此,鹅肉在蒸煮过程中,其蛋白组成和含量、MFI值、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微观结构会因时间变化而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了鹅肉蛋白结构的变化。研究表明,90 min为鹅肉的最佳煮制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煮制时间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DS-PAGE) 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 fragmentation index MFI) 游离氨基酸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胁迫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抗酸性、细胞膜及膜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琳琼 洪静 +1 位作者 张丽君 高瑀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7-36,共10页
目的:以鼠伤寒沙门氏菌CGMCC 1.1190为对象,研究柠檬酸反复胁迫处理对其抗酸性、细胞膜及其膜蛋白的影响。方法:将CGMCC 1.1190分别在经柠檬酸调节到pH值为3.0、2.7、2.5的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中胁迫处理并转接12次培养后,获得3株CGM... 目的:以鼠伤寒沙门氏菌CGMCC 1.1190为对象,研究柠檬酸反复胁迫处理对其抗酸性、细胞膜及其膜蛋白的影响。方法:将CGMCC 1.1190分别在经柠檬酸调节到pH值为3.0、2.7、2.5的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中胁迫处理并转接12次培养后,获得3株CGMCC 1.1190的抗酸性菌株,测定了这3株抗酸性菌株的D值、菌落形态、个体形态、膜通透性、膜流动性和膜蛋白的变化。结果:这3株抗酸性菌株的D值随着酸处理次数的增加不断增大,酸胁迫的pH值越低,D值越大,菌落形态与个体形态变化越明显;与原始对照菌株相比,当这3株抗酸性菌株置于pH 2.0的强酸环境下时,其碘化丙啶染色区域的死菌比例显著降低(P<0.05),表明酸胁迫pH值越低,这3株抗酸性菌株的细胞膜对H^(+)通透性越低;随着酸胁迫pH值的降低,CGMCC 1.1190抗酸性菌株细胞膜磷脂的熔点升高,表明细胞膜磷脂的相变温度升高,细胞膜流动性降低;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这3株抗酸性菌株分子质量35~180 kDa范围内的细胞膜蛋白表达量增加,在135 kDa和180 kDa处均增加了特异条带。结论:随着酸胁迫pH值的降低,CGMCC 1.1190抗酸性增加,菌落变小,个体形态变长,细胞膜通透性和流动性均降低,部分膜蛋白表达量和表达种类增加,这些变化有利于其适应在酸胁迫环境下生长,提高生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 抗酸性 个体形态 细胞膜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复双向电泳法(R-PAGE)检测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核酸制备的改进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元璜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3年第4期28-30,共3页
双向往返电泳(R-PAGE)法是检测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的有效手段,本试验通过对该方法中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核酸提取步骤的改进,提高了核酸纯度,使检测结果更为准确、清晰,且灵敏度高。
关键词 往复双向电泳法 R-PAGE 检测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 PSTVD 核酸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