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茶素对反硝化细菌反硝化过程及N_(2)O排放的影响
1
作者 张新星 陈召亚 +2 位作者 廖文华 刘春敬 高志岭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41,I0019,I0020,共8页
提高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利用率,降低N_(2)O排放,以及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探讨了酚类化合物儿茶素对4种土壤反硝化细菌反硝化过程及N_(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儿茶素虽对反硝化细菌生长有一定的抑... 提高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利用率,降低N_(2)O排放,以及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探讨了酚类化合物儿茶素对4种土壤反硝化细菌反硝化过程及N_(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儿茶素虽对反硝化细菌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 denitrificans)和泛养副球菌(Paracoccus pantotrophus)N_(2)O向N_(2)转化的反硝化过程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从而减少反硝化过程中N_(2)O排放,但低浓度儿茶素对4种反硝化细菌的生长影响不显著,需添加0.500 mg/mL的儿茶素才能显现效果。研究结果对挖掘合适的生物氮素调理剂以及推动含酚类化合物的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反硝化细菌 反硝化过程 N_(2)o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O-MBR工艺处理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启动特性研究
2
作者 张盾超 宋秀兰 张泽乾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10-214,共5页
研究了A/O/O-MBR工艺在无混合液回流条件下处理模拟高速服务区高氨氮、低C/N污水的启动特性。结果表明,在进水COD质量浓度为126~145 mg/L、NH_(4)^(+)-N质量浓度为125~142 mg/L、缺氧池和好氧池填充50%聚氨酯填料条件下,进水流量从1 L/... 研究了A/O/O-MBR工艺在无混合液回流条件下处理模拟高速服务区高氨氮、低C/N污水的启动特性。结果表明,在进水COD质量浓度为126~145 mg/L、NH_(4)^(+)-N质量浓度为125~142 mg/L、缺氧池和好氧池填充50%聚氨酯填料条件下,进水流量从1 L/h逐步提高到6 L/h,运行18 d后NH_(4)^(+)-N、COD和TN的去除率稳定,分别达到81.54%、86.54%和49.34%,实现了反应器的快速启动。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各处理单元均包含丰富且多样化的硝化菌、反硝化菌以及厌氧氨氧化菌等功能菌。A/O/O-MBR工艺在无混合液回流时达到较高的TN去除率,对高速服务区污水处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服务区污水 a/o/o-MBR工艺 启动特性 低C/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工艺不同处理阶段的生活污水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孔德起 胥前 +6 位作者 丁秋菊 谭茹怡 肖双印 何毅 曹梓瑞 卫佳欣 邵欢欢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4,M0008,共12页
揭示A/O工艺系统内污水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可为工艺的调控提供数据支持,有利于污水处理效能的提升。以成都市双流区一A/O工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为例,对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污水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共鉴定出213个门和4 477个属的微生物。... 揭示A/O工艺系统内污水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可为工艺的调控提供数据支持,有利于污水处理效能的提升。以成都市双流区一A/O工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为例,对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污水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共鉴定出213个门和4 477个属的微生物。通过污水菌群组成分析发现,缺氧池和好氧池污水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较为相似,而与沉淀池污水存在明显差异,3种水样中主导菌门均为Pseudomonadota,相对丰度分别为46.73%、46.50%和46.91%,其次是Bacteroidota,相对丰度分别为18.11%、18.03%和12.45%,在属水平上,缺氧池和好氧池污水主要优势菌属均为Nitrospira和Ferruginibacter,而沉淀池污水中Dechloromonas和Azonexus成为主要优势菌属。功能基因分析发现参与氮循环途径的主要有narG、nirKS和hao等23个有关基因,且这些基因在缺氧池和好氧池污水中的丰度多数显著高于沉淀池;污水中与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相关的菌属主要有Nitrospira、Ferruginibacter、Dechloromonas、Pirellula、Nitrosomonas和Azonexus,这些菌属同时也是主要的脱氮菌属,强化这些菌属的作用可能有助于同步提升A/O工艺的碳氮代谢能力;此外,Pseudomonadota、Actinomycetota、Bacteroidota、Nitrospirota和Myxococcota等物种与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关系紧密,对于未来提升A/O工艺抗生素抗性基因去除能力的研究可以更多从这几类微生物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工艺 生活污水 宏基因组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MBR-芬顿用于制药废水的提标改造
4
作者 王海波 胥俊杰 +3 位作者 高全超 孙斌斌 刘振航 杨华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8-150,156,共4页
针对河北省石家庄市某制药公司废水处理站提标改造需求,采用A/O-MBR-芬顿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制药废水,设计处理规模为6.0×10^(3)m^(3)/d。该项目从2023年5月开始运营,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良好,对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 针对河北省石家庄市某制药公司废水处理站提标改造需求,采用A/O-MBR-芬顿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制药废水,设计处理规模为6.0×10^(3)m^(3)/d。该项目从2023年5月开始运营,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良好,对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8.5%、97.2%、89.8%和97.4%。各项出水水质指标均达到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并满足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废水 a/o MBR工艺 芬顿氧化 高级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区碳源分流多级A/O工艺模型构建与优化
5
作者 王曦 梁郡 +3 位作者 郭玥 李芷昕 王丹 庞维海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68,共5页
为了优化厌氧区碳源分流多级A/O工艺的污染物去除效果,以BioWin软件为模拟平台,根据中试装置实际运行参数对该工艺进行模拟与优化。先根据工艺运行情况构建模型并校正,然后调节运行参数对校正后模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模型COD、TN、TP... 为了优化厌氧区碳源分流多级A/O工艺的污染物去除效果,以BioWin软件为模拟平台,根据中试装置实际运行参数对该工艺进行模拟与优化。先根据工艺运行情况构建模型并校正,然后调节运行参数对校正后模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模型COD、TN、TP与NH^(+)_(4)-N的模拟值与实测值误差较小。在工艺内回流比为240%、碳源分流比为60%、污泥预浓缩比为55%且缺氧池溶解氧浓度为0.05~0.25 mg/L条件下,脱氮除磷效果更佳;当溶解氧浓度为0.15 mg/L时,出水COD、TN、NH^(+)_(4)-N、TP浓度分别为29.06,13.78,0.52,0.36 mg/L,稳定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a/o工艺 脱氮除磷 BioWin 模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两级套环A/O工艺处理生猪养殖废水资源化利用及工程实践
6
作者 章春生 何婷 +1 位作者 王乐朴 崔文福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0期134-138,144,共6页
传统养殖废水处理采用A/O工艺和钢砼结构池体,存在投资高、建设周期长、出水水质稳定性差的问题,该项目创新地采用UASB+两级套环式A/O工艺,主体设备采用搪瓷拼装套环式结构,避免水流死角,具有运行效率高、施工周期较短以及出水水质稳定... 传统养殖废水处理采用A/O工艺和钢砼结构池体,存在投资高、建设周期长、出水水质稳定性差的问题,该项目创新地采用UASB+两级套环式A/O工艺,主体设备采用搪瓷拼装套环式结构,避免水流死角,具有运行效率高、施工周期较短以及出水水质稳定的优势。项目设计规模400 m^(3)/d,处理出水达标后进行农田灌溉施肥实现资源化利用。介绍了具体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和结构性能,并对建成后的综合运行成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针对有机物降解、脱氮除磷效果明显,对COD、氨氮、TP、SS的去除率达到99%、99.17%、96.52%、99.14%,综合处理成本2.83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废水 脱氮除磷 a/o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trogen removal for low-carbon wastewater in reversed A^2/O process by regulation technology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智 陈杰云 +3 位作者 谢丽华 范功端 尹晓静 李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S1期304-308,共5页
Full scale experimental study on nitrogen removal for low-carbon wastewater was conducted in reversed A2/O process in Jiguanshi waste water treatment plant in Chongqing,in order to aid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Full scale experimental study on nitrogen removal for low-carbon wastewater was conducted in reversed A2/O process in Jiguanshi waste water treatment plant in Chongqing,in order to aid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similar WWTP. When the proposed measures,such as using 0.1% (volume fraction of wastewater) landfill leachate,shortening HRT by 2/3 in the primary sedimentation tank and controlling DO at 0.5 mg/L in the 3rd section of aerobic zone,are applied,15% of the carbon source can be complemented,the favorable property of activated sludge is achieved,and the nitrogen removal effect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effluent NH3-N is 2 mg/L and the removal rate is 90%. The effluent TN is 17 mg/L and the removal rate is 54%. The up-to-standard discharge of the effluent is achieved. And after the optimization,the unit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lso reaches 0.21 kW/h and saves 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versed A2/o process low-carbon resource LANDFILL LEACHATE primary SEDIMENTATIoN TANK nitrogen remov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xagonal hematite platelets synthesized from pyrite cinders by hydrothermal process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昭成 郑雅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377-1382,共6页
Well-crystallized hexagonal hematite (α-Fe2O3) platelets were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process, using a highly concentrated ferric hydroxide as precursor. The precursor was prepared by adding ammonia to the ferr... Well-crystallized hexagonal hematite (α-Fe2O3) platelets were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process, using a highly concentrated ferric hydroxide as precursor. The precursor was prepared by adding ammonia to the ferric sulfate solution which was obtained by leaching pyrite cinders with sulfuric acid.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the synthesized products were investigated by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selected area electron diffraction.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structure, size and shape of the synthesized hematite particles. Typical hexagonal hematite platelets, about 0.4-0.6 μm in diameter and 0.1 μm in thickness, were prepared at 230 ℃ for 0.5 h. Al^3+, contained in the sulfuric acid leaching solution as an impurity,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hexagonal hematite. In addition, a possible mechanism about the formation of hexagonal hematite platelets was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ATITE Α-FE2o3 pyrite cinders hydrothermal process hexagonal platele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uctures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nanocomposite CoFe_2O_4-BaTiO_3 fibers by organic gel-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ss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智 沈湘黔 +1 位作者 宋福展 闵春英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6期1172-1176,共5页
The nanocomposite xCoFe2O4-(1-x)BaTiO3(x=0.2,0.3,0.4,0.5,molar fraction) fibers with fine diameters and high aspect ratios(length to diameter ratios) were prepared by the organic gel-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ss from... The nanocomposite xCoFe2O4-(1-x)BaTiO3(x=0.2,0.3,0.4,0.5,molar fraction) fibers with fine diameters and high aspect ratios(length to diameter ratios) were prepared by the organic gel-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ss from citric acid and metal salts.The structures and morphologies of gel precursors and fibers derived from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the gel precurso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X-ray diffractometr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nanocomposite fibers were measured by 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The nanocomposite fibers consisting of ferrite(CoFe2O4) and perovskite(BaTiO3) are formed at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f 900 ℃ for 2 h.The average grain sizes of CoFe2O4 and BaTiO3 in the nanocomposite fibers increase from 25 to 65 nm with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from 900 to 1 180 ℃.The single fiber constructed from these nanograins of CoFe2O4 and BaTiO3 has a necklace-like morphology.The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of the nanocomposite 0.4CoFe2O4-0.6BaTiO3 fiber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oFe2O4 grain size,while the coercivity reaches a maximum value when the average grain size of CoFe2O4 is around the critical single-domain size of 45 nm obtained at 1 000 ℃.The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and remanence of the nanocomposite xCoFe2O4-(1-x)BaTiO3(x=0.2,0.3,0.4,0.5) fibers almost exhibit a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molar fraction of CoFe2O4 in the nanocompo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CoMPoSITE CeFe2o4 BATIo3 fiber organic gel-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ss magnetic prop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nitric oxide from simulated flue gas by wet scrubbing using ultraviolet/TiO_2/H_2O_2 process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波 仲兆平 付宗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82-87,共6页
Nitric oxide(NO) from flue gas is hard to remove because of low solubility and reactivity. A new technology for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NO using ultraviolet(UV)/TiO2/H2O2 process is studied in an efficient laborat... Nitric oxide(NO) from flue gas is hard to remove because of low solubility and reactivity. A new technology for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NO using ultraviolet(UV)/TiO2/H2O2 process is studied in an efficient laboratory-scale reactor. Effects of several key operational parameters on NO removal efficiency are studied, including TiO2 content, H2O2 initial concentration, UV lamp power, NO initial content, oxygen volume fraction and TiO2/H2O2 solution volume. 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NO removal efficienc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H2O2 initial concentration or UV lamp power. Meanwhile, a lower NO initial content or a higher TiO2/H2O2 solution volume will result in higher NO removal efficiency. In addition, oxygen volume fraction has a little effect.The highest NO removal efficiency is achieved at the TiO2 content of 0.75 g/L, H2O2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2.5 mol/L, UV lamp power of 36 W, NO initial content of 206×10-6 and TiO2/H2O2 solution volume of 600 m L. It is beneficial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O removal from coal-fired flue gas with UV/TiO2/H2O2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nitric oxide UV/Tio2/H2o2 proc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O+悬浮填料(IFAS)工艺在城镇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卢茜 吴永贵 秦仕亿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0-145,共6页
以贵阳市某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为案例,阐述了AAO+悬浮填料(IFAS)工艺的选择依据、工艺技术流程和参数,以及其运行效果,对2022年1~12月工艺运行情况分析。运行结果表明:AAO+悬浮填料(IFAS)工艺对COD、NH_(3)-N、TN、TP、SS的去除率分别达... 以贵阳市某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为案例,阐述了AAO+悬浮填料(IFAS)工艺的选择依据、工艺技术流程和参数,以及其运行效果,对2022年1~12月工艺运行情况分析。运行结果表明:AAO+悬浮填料(IFAS)工艺对COD、NH_(3)-N、TN、TP、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2.3%、98.6%、69.1%、96.2%、96.9%,出水2022年均值COD为9.2 mg/L,NH_(3)-N为0.38 mg/L,TN为8.5 mg/L,TP为0.07 mg/L,SS为4.9 mg/L,其中出水COD、NH_(3)-N及TP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Ⅳ类水体标准,出水TN和SS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折合直接运行费用为0.33元/m^(3)。说明扩建工程设计中所采用的工艺流程适当,构筑物参数合理,达到设计预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AAo+悬浮填料(IFAS)工艺 工艺设计 去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模式MBBR工艺对村镇社区污水的脱氮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夏琼琼 李鹏峰 +3 位作者 杨敏 隋克俭 赵迎新 吴座栋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5-119,共5页
采用快速排泥法对硝化型和反硝化型MBBR反应器进行启动,并形成A-O模式工艺处理村镇生活污水。结果显示,通过快速排泥法,可以分别在20 d和10 d内完成硝化生物膜和反硝化生物膜的培养;在填充率为40%时,(20.0±0.5)℃水温条件下填料的... 采用快速排泥法对硝化型和反硝化型MBBR反应器进行启动,并形成A-O模式工艺处理村镇生活污水。结果显示,通过快速排泥法,可以分别在20 d和10 d内完成硝化生物膜和反硝化生物膜的培养;在填充率为40%时,(20.0±0.5)℃水温条件下填料的平均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分别为0.48 kgN/(m^(3)·d)和0.55 kgN/(m^(3)·d);当水温为(16.2±2.4)℃时,不投加外碳源,A-O模式的MBBR工艺出水氨氮和总氮可达到一级A标准;反硝化作用主要发生在缺氧池前端,硝化作用主要发生在好氧池后端。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缺氧池前端反硝化菌主要为异养反硝化菌(相对丰度为19.14%),好氧池从前端到后端,硝化细菌菌属逐渐增加(相对丰度从3.09%增加到11.88%),好氧区填料存在一定比例的反硝化菌属(相对丰度为1.35%~4.11%)。A-O模式纯膜MBBR工艺启动迅速,脱氮效率高,系统简单、易于维护,适用于村镇污水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BR工艺 A-o模式 脱氮 村镇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2)/O工艺污水厂改造与提标工程设计 被引量:5
13
作者 姚瑞珍 周国胜 +2 位作者 杨新春 陶敏 汪瀚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52,共5页
南方某污水厂提标扩建工程,一期A^(2)/O好氧区采用MBBR工艺改造并增大缺氧区容积;二期提标采用高效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紫外消毒工艺,强化脱氮除磷及SS去除,并对全厂进行除臭设计。提标扩建后总规模12×10^(4)m^(3)/d,直接运行成本... 南方某污水厂提标扩建工程,一期A^(2)/O好氧区采用MBBR工艺改造并增大缺氧区容积;二期提标采用高效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紫外消毒工艺,强化脱氮除磷及SS去除,并对全厂进行除臭设计。提标扩建后总规模12×10^(4)m^(3)/d,直接运行成本约0.63元/m^(3),出水均值为COD 17.10 mg/L、BOD55.40 mg/L、SS 5.80 mg/L、NH_(4)^(+)-N 0.90 mg/L、TN 5.90 mg/L、TP 0.30 mg/L。均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其经验可供其他污水厂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工艺 MBBR工艺 高效沉淀池 纤维转盘滤池 提标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O工艺活性污泥黏性膨胀原因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晓娟 张智瑞 +1 位作者 刘东洋 雷彬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8-204,共7页
污泥黏性膨胀问题一直是A^(2)O工艺运行控制的难点。郑州市某污水处理厂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污泥黏性膨胀问题,造成污泥沉降性能变差,SVI逐渐提升至240 mL/g左右,二沉池泥位持续升高。从进水水质、水温、曝气量、浮渣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引起... 污泥黏性膨胀问题一直是A^(2)O工艺运行控制的难点。郑州市某污水处理厂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污泥黏性膨胀问题,造成污泥沉降性能变差,SVI逐渐提升至240 mL/g左右,二沉池泥位持续升高。从进水水质、水温、曝气量、浮渣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引起污泥膨胀的原因,及时从剩余污泥排放量、污泥龄、溶解氧、回流比、水力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调整运行工艺,使污泥膨胀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为彻底消除生物池浮泥,又通过在二沉池配水井精准投加40 mg/L的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经过一段时间的药剂助沉,明显提高了污泥沉降性能,SVI也逐渐下降至120 mL/g左右的正常水平,解决了污泥黏性膨胀问题,消除了生物池浮泥,为解决污泥黏性膨胀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工艺 污泥黏性膨胀 生物浮泥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O-SBR工艺在城镇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曹一鸣 肖露 +3 位作者 农海豪 胡晓光 唐权昌 甘榜燚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47,152,共5页
A^(2)O-SBR工艺为A2O工艺与SBR工艺串联组合,为了探究A^(2)O-SBR工艺在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应用效果,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城东污水处理厂2021年运行情况,结果表明:厂区出水稳定达标排放,A^(2)O-SBR工艺脱氮除磷效果好;COD、NH_(4)^(+... A^(2)O-SBR工艺为A2O工艺与SBR工艺串联组合,为了探究A^(2)O-SBR工艺在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应用效果,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城东污水处理厂2021年运行情况,结果表明:厂区出水稳定达标排放,A^(2)O-SBR工艺脱氮除磷效果好;COD、NH_(4)^(+)-N、TP平均去除率为87.05%、97.23%、80.86%,最高去除率为97.55%、98.36%、91.21%;出水浓度相对稳定,A^(2)O-SBR工艺对上述三种污染物的去除率也相对稳定,对NH_(4)^(+)-N效果最好,全年去除率稳定达到95%以上;该污水处理厂平均处理成本0.53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SBR工艺 城镇污水 脱氮除磷 污水处理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A/O-垂直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深度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森 杜昆 +4 位作者 王伟平 孙红芳 李晨 董志魁 陈文慧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30,42,共11页
针对畜禽养殖废水成分复杂较难处理问题,将传统A/O工艺与人工湿地装置进行改良并组合,利用人工湿地进行深度脱氮除磷,探究了单独启动时各因素的影响作用,确定和讨论了组合工艺最佳处理能力,并分析了人工湿地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功能与结... 针对畜禽养殖废水成分复杂较难处理问题,将传统A/O工艺与人工湿地装置进行改良并组合,利用人工湿地进行深度脱氮除磷,探究了单独启动时各因素的影响作用,确定和讨论了组合工艺最佳处理能力,并分析了人工湿地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功能与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改良A/O工艺HRT为12 h,回流比为150%,气水比为5∶1时,处理效果最为理想;人工湿地在HRT为48 h达到最佳去除效果;在最佳工况条件下,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COD、NH_(4)^(+)-N、TN、TP的分别为10.34 mg/L、1.63 mg/L、13.70 mg/L、0.39 mg/L,出水浓度均达到《陕西省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61/224-2018)B标标准;根据物种丰富度及层次聚类分析结果可知,人工湿地第二级上行流优势类群Chloroflexi(绿弯菌门)丰富度为16.7%,表明人工湿地形成局部厌氧环境;第三级下行流优势菌群Firmicutes(厚壁菌门)丰富度为18.2%,其主要担负脱氮除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废水 改良a/o 垂直流人工湿地 深度处理 达标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强太阳辐射下A^(2)O工艺活性污泥脱氮机制研究
17
作者 彭贤湃 宗永臣 +3 位作者 王俊 傅椿惠 纪家奥 张东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12,共16页
文章通过横向运行太阳辐射、恒温和室温3套平行A^(2)O装置,分析高原太阳辐射对A^(2)O反应器驯化活性污泥过程中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及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运行到第40天时,太阳辐射A^(2)O反应器的脱氮效果相比于恒温、室温装置总体上... 文章通过横向运行太阳辐射、恒温和室温3套平行A^(2)O装置,分析高原太阳辐射对A^(2)O反应器驯化活性污泥过程中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及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运行到第40天时,太阳辐射A^(2)O反应器的脱氮效果相比于恒温、室温装置总体上较差;太阳辐射A^(2)O系统中的操作分类单元数量为595,呈下降趋势,驯化过程中优势菌属代谢功能以有机物降解、反硝化脱氮为主,代谢途径以碳氮代谢为主;反硝化菌的相对丰度随太阳辐射照射时长的增加而增加。运行到40 d太阳辐射A^(2)O系统菌群多样性要低于恒温和室温系统,某些常见的污泥中的优势菌属相对丰度受到了太阳辐射的抑制,但如norank_f__AKYH767脱氮相关的菌属丰度及其功能基因反而在太阳辐射反应器中得到了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A^(2)o工艺 太阳辐射 微生物群落特征 代谢途径 基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AMAS有效教学模型在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昊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4期218-220,共3页
食品加工技术是食品类专业基础课程。本文开展了以O-AMAS有效教学模型为主线的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设计、课堂迅速激活、教学方式多元化和有效的评测环节四方面内容。该教学模型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激发了学生... 食品加工技术是食品类专业基础课程。本文开展了以O-AMAS有效教学模型为主线的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设计、课堂迅速激活、教学方式多元化和有效的评测环节四方面内容。该教学模型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地调动了课堂气氛,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加工技术 o-AMAS有效教学模型 学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分子在五边形BCN上的吸附与解离特性研究
19
作者 史金磊 付龙 +2 位作者 时俊仙 冯祎 王美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4,共4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H_(2)O分子在五边形BCN上的吸附与解离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五边形BCN结构的B原子是H_(2)O分子的最稳定的活性吸附位点.H_(2)O分子在该活性位点极易解离,其初步解离过程为放热反应且分解势垒...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H_(2)O分子在五边形BCN上的吸附与解离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五边形BCN结构的B原子是H_(2)O分子的最稳定的活性吸附位点.H_(2)O分子在该活性位点极易解离,其初步解离过程为放热反应且分解势垒仅为0.191 eV,并形成稳定的OH/H产物.深入研究发现,H_(2)O分子初步解离后的五边形BCN表面,可直接分解后续吸附的H_(2)O分子.该研究结果为五边形BCN对H_(2)O分子的吸附解离机制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边形BCN H_(2)o吸附解离 第一性原理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生境下乙酸钠为单一碳源对A^(2)O工艺的影响
20
作者 宗永臣 傅椿惠 +3 位作者 李璐辰 史旭升 王明权 刘乐然 《高原农业》 2024年第3期250-257,296,共9页
以高原生境的A^(2)O工艺为研究对象,结合污水处理中污染物浓度不确定性特点,探究了乙酸钠为单一碳源时A^(2)O工艺的反应规律。研究表明,高原生境下A^(2)O工艺在使用乙酸钠作为单一碳源驯化后,具备一定的污染物降解能力,但其去除效率随... 以高原生境的A^(2)O工艺为研究对象,结合污水处理中污染物浓度不确定性特点,探究了乙酸钠为单一碳源时A^(2)O工艺的反应规律。研究表明,高原生境下A^(2)O工艺在使用乙酸钠作为单一碳源驯化后,具备一定的污染物降解能力,但其去除效率随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说明系统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同时该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效率远低于平原地区,菌群在门水平及属水平上的主要细菌及相对丰度均与平原地区有显著差异,说明高原特殊生境对A^(2)O工艺的菌群结构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了污染物的处理效率。研究成果能够为高原生境下污水处理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生境 A^(2)o工艺 乙酸钠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