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型I-f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控制
1
作者 李福 陈双琛 +2 位作者 兰志勇 蒋云泽 赵怡妮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895-3904,共10页
为解决无位置控制永磁电机在开环I-f起动阶段转速振荡明显、抗扰动能力差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型I-f控制策略,使用开环d轴电压微分补偿开环频率给定,增大了系统阻尼,抑制了电机转速振荡,并基于电流动态与角度动态解耦的切换策略,... 为解决无位置控制永磁电机在开环I-f起动阶段转速振荡明显、抗扰动能力差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型I-f控制策略,使用开环d轴电压微分补偿开环频率给定,增大了系统阻尼,抑制了电机转速振荡,并基于电流动态与角度动态解耦的切换策略,在切换过程中保持电流幅值不变且无任何机械动态,提高了I-f控制向转速闭环控制切换的平滑性和抗负载扰动能力,并与文献[22]中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型I-f控制策略对转速振荡的抑制效果更好,且可以实现从开环到闭环的快速平滑切换,抗负载扰动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控制 I-f 控制 阻尼 切换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f控制微电源的故障控制策略和故障模型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郭文明 牟龙华 +1 位作者 刘爽 张鑫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25-1135,共11页
逆变型微电源的控制策略对其故障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解决微电网的保护问题,有必要对这类微电源的故障控制策略进行深入研究。该文根据U/f控制微电源(U/f controlled micro source,U/f-MS)在故障条件下必须满足的电流和电压约束推... 逆变型微电源的控制策略对其故障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解决微电网的保护问题,有必要对这类微电源的故障控制策略进行深入研究。该文根据U/f控制微电源(U/f controlled micro source,U/f-MS)在故障条件下必须满足的电流和电压约束推导出U/f-MS的理想参考电压,能够在保证设备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高地提升微电网的正序电压。考虑到实际应用可能对负序电压提出的要求,文章进一步给出了参考电压幅值的修正步骤。为了使U/f-MS快速平稳地度过故障暂态从而实现预期的控制目标,该文提出了一种分阶段的控制策略并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最后,建立了U/f-MS的故障稳态模型,结合对称分量法可迭代计算其故障稳态响应,计算与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f控制微电源 故障控制策略 故障模型 电流限幅 参考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V/f控制和虚拟振荡器的光储微网黑启动控制策略 被引量:3
3
作者 赵靖英 高天傲 张文煜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7-15,共9页
针对光储电站黑启动过程中存在的母线电压冲击过大、多光伏逆变器相位不同步等问题,研究光储微电网结构和微源控制方式,提出变d轴母线电压参考值的改进V/f控制策略。基于构网型虚拟振荡器,设计三相电路多并联逆变器并网自同步控制拓扑... 针对光储电站黑启动过程中存在的母线电压冲击过大、多光伏逆变器相位不同步等问题,研究光储微电网结构和微源控制方式,提出变d轴母线电压参考值的改进V/f控制策略。基于构网型虚拟振荡器,设计三相电路多并联逆变器并网自同步控制拓扑和策略。建立微电网仿真模型,提出不同工况下黑启动过程母线升压、光伏逆变器相位同步、微电网功率平衡实验方案。结果表明,基于提出的控制策略和拓扑,不同工况下弱电网黑启动过程的母线电压冲击减低,冲击电压由额定电压的5%降至2%以内;并联逆变器相位不同步程度减少,多逆变器最大相位差降至1%以内;储能单元0.03 s内可快速响应光伏功率和负载变化,黑启动过程平稳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微电网 黑启动 V/f控制 虚拟振荡器 控制拓扑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空燃比控制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夏渊 刘建华 +1 位作者 张欣 周希德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2-36,共5页
本文详细论述了基于PID、基于模型控制以及人工智能控制的空燃比控制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 优点和局限性,并对空燃比控制策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发动机 空燃比 控制策略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微电网分布式P-V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5
作者 苏晨 吴在军 窦晓波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1-108,共8页
为提升有功功率分配精度和降低线路损耗,研究了一种孤岛微电网分布式有功-电压(P-V)协调控制策略。重点提出了考虑线损系数及节点电压优化量的有功分配因子设计方法,并研究了基于有功分配因子一致原则的功率分配方法。采用分布式稀疏通... 为提升有功功率分配精度和降低线路损耗,研究了一种孤岛微电网分布式有功-电压(P-V)协调控制策略。重点提出了考虑线损系数及节点电压优化量的有功分配因子设计方法,并研究了基于有功分配因子一致原则的功率分配方法。采用分布式稀疏通信网络进行信息交互,利用一致性算法得到二级控制所需的有功分配因子平均估计值和系统平均电压估计值,产生综合电压优化量完成下垂控制优化,实现孤岛微电网分布式P-V协调控制。该策略可有效兼顾线路损耗降低以及有功功率分配精度提升,控制各节点电压在合理范围内,并调节系统平均电压至额定值。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微电网 P-V/Q-f下垂控制 分布式P-V协调控制策略 有功分配因子 一致性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转速范围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4
6
作者 肖仁鑫 赵晗 胡海双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3-56,共4页
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在整个转速范围内无传感器控制的性能,基于速度分区优化的思想,提出一种融合了改进滑模观测器和I/F启动的新型无传感器控制方法。在零低速时,在电机绕组中施加幅值固定的旋转电流矢量,采用转速开环电流闭环的启动方... 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在整个转速范围内无传感器控制的性能,基于速度分区优化的思想,提出一种融合了改进滑模观测器和I/F启动的新型无传感器控制方法。在零低速时,在电机绕组中施加幅值固定的旋转电流矢量,采用转速开环电流闭环的启动方式;在中高速时,设计了一种改进滑模增益的新型滑模观测器,通过设计模糊规则,使滑模增益可自适应调节。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融合算法在低速时,启动稳定抗干扰能力强;全速域范围内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有效地削弱了系统的抖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I/f启动策略 滑模观测器 宽速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喷发动机应对“国Ⅲ”排放耐久试验要求的解决方案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春明 宋玺娟 陈耀强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0年第1期24-25,28,共3页
中国摩托车第三阶段排放标准中增加了关于排放限值和耐久性试验的要求,对电喷系统的空燃比控制及尾气后处理装置的空燃比"催化窗口"的高温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提出了氧传感器自适应控制策略并采用了新研制的基于高性... 中国摩托车第三阶段排放标准中增加了关于排放限值和耐久性试验的要求,对电喷系统的空燃比控制及尾气后处理装置的空燃比"催化窗口"的高温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提出了氧传感器自适应控制策略并采用了新研制的基于高性能稀土储氧材料的新型三元催化剂。高性能稀土储氧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和高的储氧量以及优异的高温稳定性。整车试验结果表明,新型三元催化剂不仅具有优异的初始活性,而且具有良好的抗老化特性,能够满足电喷发动机排放耐久试验的苛刻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阶段排放法规 三元催化剂 自适应控制策略 电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阻抗的恒压恒频微电源的故障控制策略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松峰 牟龙华 +1 位作者 郭文明 张鑫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81-590,共10页
微电网孤岛运行时,恒压恒频控制模式的逆变型分布式电源(DG)支撑整个网络的电压与频率,其控制策略对微电网的故障穿越能力具有重要影响。该文采用虚拟阻抗法设计了U/f-DG的故障控制策略,分析了基于虚拟阻抗的逆变型DG控制原理,并推导出D... 微电网孤岛运行时,恒压恒频控制模式的逆变型分布式电源(DG)支撑整个网络的电压与频率,其控制策略对微电网的故障穿越能力具有重要影响。该文采用虚拟阻抗法设计了U/f-DG的故障控制策略,分析了基于虚拟阻抗的逆变型DG控制原理,并推导出DG在正、负序网络下的等效模型,设计了故障情况下DG的限流算法。考虑到U/f-DG对并网点电压的支撑效果,提出了一种虚拟阻抗阻感比的设计方法,使不对称故障时并网点电压不平衡度最小化。并提出一种U/f-DG与从属DG的协调控制策略,使得微电网平稳度过故障暂态阶段。最后,Simulink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故障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 恒压恒频控制 虚拟阻抗 故障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储控制的微电网改进预同步控制及离并网切换策略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文煜 李明 +2 位作者 任巍曦 刘宏勇 赵靖英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8-14,共7页
光储配合的微电网预同步控制和离并网切换策略是保证电网平滑运行的重要支撑。针对微电网和大电网之间存在的电压幅值、相位和频率偏差等问题,基于储能逆变器的V/f控制,引入大电网电压作为控制器参考量,简化预同步控制环节结构,提出一... 光储配合的微电网预同步控制和离并网切换策略是保证电网平滑运行的重要支撑。针对微电网和大电网之间存在的电压幅值、相位和频率偏差等问题,基于储能逆变器的V/f控制,引入大电网电压作为控制器参考量,简化预同步控制环节结构,提出一种改进的预同步方法。基于离网到并网负序电流变化,提出孤岛检测方法,确定离网信号的发出。考虑光储电源输出随机性和离并网切换特点,提出两储能单元分时转换V/f控制模式和P/Q控制模式的离-并网切换策略,分时控制降低系统切换冲击。设计离-并网切换试验、并-离网切换试验、三组光储出力并网策略对比实验,仿真运行结果表明,改进预同步方法在保证离-并网电压幅值、频率、相角偏差分别小于1%、±0.1 Hz、5°的同时,结构简单;基于两储能单元切换策略的并-离网切换时间缩短、冲击降低,验证了改进预同步方法和基于两储能单元切换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微网 离并网切换策略 改进预同步控制 V/f控制 P/Q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