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4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两步式SAR ADC架构的智能温度传感器
1
作者 曹亦栋 陈雷 +3 位作者 初飞 李建成 张健 李全利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3-611,共9页
针对高速接口芯片的局部结温监测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两步式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SAR ADC)的片上智能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可配合上位机实现对全芯片温度的实时监测,并输出数字温度码。电路对横向pnp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进行采样,设计... 针对高速接口芯片的局部结温监测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两步式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SAR ADC)的片上智能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可配合上位机实现对全芯片温度的实时监测,并输出数字温度码。电路对横向pnp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进行采样,设计了温度监测模块进行量化比较。电路采用了两步式SAR ADC进行10 bit数字温度码的转换输出,两步式SAR ADC通过调节电阻阵列实现粗量化,调节比较器输入管阵列进行细量化。电路基于28 nm CMOS工艺设计,模块面积为0.049 mm^(2)。仿真结果表明,27℃、1.8 V电源电压下温度传感器的最大动态功耗为379μW,在10 MHz参考时钟下的输出响应时间为37.1μs。测试结果表明,芯片温度为62.8~124.5℃时温度传感器温度测量的误差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接口芯片 温度传感器 横向pnp管 温度监测模块 两步式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SAR A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q变换及WOA-LSTM的异步电机定子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喜莲 秦嘉翼 耿民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65,共10页
为了实现对异步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可靠在线诊断,提出一种基于d-q变换及鲸鱼优化算法(WOA)优化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理论推导可知,d-q变换可有效提取定子电流中的特征频谱数据。采用鲸鱼优化算法对长短... 为了实现对异步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可靠在线诊断,提出一种基于d-q变换及鲸鱼优化算法(WOA)优化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理论推导可知,d-q变换可有效提取定子电流中的特征频谱数据。采用鲸鱼优化算法对长短期记忆网络中的3个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建立WOA-LSTM故障分类模型。为了验证基于d-q变换和WOA-LSTM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分别以小波变换、快速傅里叶变换及d-q变换提取电流频谱数据作为输入数据集,以一台YE2-100L1-4型异步电机为实验对象进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小波变换及快速傅里叶变换,采用d-q变换能更准确的提取出定子电流中的故障特征,更精确地反映电机故障状态,有助于提高故障分类准确率;相比于传统的LSTM算法,经WOA优化后的LSTM算法分类准确率可达98.3%,能可靠地实现不同程度匝间短路故障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机 故障诊断 定子绕组匝间短路 d-q变换理论 鲸鱼优化算法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PMN-PT和改进型DICH接口电路的压电取能功率提升方法
3
作者 舒胜文 俞若珺 +3 位作者 张必震 舒龙龙 路永玲 王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48-3462,共15页
通过压电取能方式将电力设备表面的机械振动能转化为电能,是实现电力专用传感器无源化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传感器高集成度和小型化发展趋势对压电取能功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钐掺杂铌镁酸铅-钛酸铅(Sm-doped Pb(Mg_(1/... 通过压电取能方式将电力设备表面的机械振动能转化为电能,是实现电力专用传感器无源化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传感器高集成度和小型化发展趋势对压电取能功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钐掺杂铌镁酸铅-钛酸铅(Sm-doped Pb(Mg_(1/3)Nb_(2/3))O_(3)-PbTiO_(3),Sm-PMN-PT)材料和改进型双中间电容回收(improved double intermediate capacitor harvesting,improved-DICH)接口电路的压电取能功率提升方法。首先,制备了不同Sm掺杂质量分数为x和PT质量分数为y的xSm-PMN-yPT压电双晶片,并对压电材料的性能参数进行了测试和对比;其次,在对比分析几种典型接口电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改进型DICH接口电路,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取能功率的对比分析;然后,采用Multisim软件对不同接口电路的取能功率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对Sm-PMN-PT压电双晶片和锆钛酸铅(Pb(Zr1–xTix)O3,PZT)压电陶瓷在不同接口电路下的取能功率和能量提取效率进行了对比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2.5%Sm-PMN-32%PT材料和改进型DICH接口电路的压电取能装置具有516.3μW的高输出功率、61.1%的高能量提取效率和较强的负载适应性,在取能领域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传感器 压电取能 功率提升 Sm掺杂PMN-PT 接口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MIPI D-PHY物理层的高速比较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欣瑶 黄尊恺 +3 位作者 汪辉 田犁 汪宁 封松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0-366,共7页
基于MIPI D-PHY物理层传输协议,文章设计一种高速低功耗的自偏置比较器电路,并对电路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该高速比较器总体结构由二级运放构成:共栅极和共源极以及工作在线性区的NMOS管组成第1级放大结构;电流源作负载的四管运放... 基于MIPI D-PHY物理层传输协议,文章设计一种高速低功耗的自偏置比较器电路,并对电路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该高速比较器总体结构由二级运放构成:共栅极和共源极以及工作在线性区的NMOS管组成第1级放大结构;电流源作负载的四管运放组成第2级放大结构。差分信号通过NMOS源极进行输入,提升信号的共模电压接收范围。电路结构中无额外电流源偏置,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同时减小了功耗。基于SMIC 0.18μm CMOS工艺设计,采用1.8 V电压供电,仿真结果表明:高速比较器能准确接收低共模电平的差分信号,直流增益为37.4 dB,传输速率达到2.5 Gb/s,功耗达到326μW/(Gb/s),可以接收到差分信号的共模电平范围为30~330 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IPI) 高速接收电路 MIPI d-PHY物理层 CMOS图像传感器 高速比较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functional interfacial and structural anode for dendrite-free lithium metal-based batteries 被引量:2
5
作者 SHEN Chao LI Nan +2 位作者 GU Jin-lei PENG Zu-ling XIE Ke-y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373-385,共13页
Lithium(Li)metal is considered as the candidate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Li metal battery(LMB)anodes due to its high capacity and the lowest potential,which is expect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nergy storage dev... Lithium(Li)metal is considered as the candidate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Li metal battery(LMB)anodes due to its high capacity and the lowest potential,which is expect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nergy storage devices.Unfortunately,the uncontrollable growth of Li dendrites during the charge/discharge process,as well as the resulting problems of poor cycling stability,low coulomb efficiency and safety risk,has restricte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Li anode.Herein,an in-situ interfacial film containing three-dimensional(3D)rod-like micron-structure silver(Ag)is construc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 metal.Due to the 3D rod-like micron-structure used to homogenize the distribution of current density,achieving uniform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electrodeposited Li,the produced Li-Ag alloy was employed to restrain the formation of“dead”Li and the in-situ formed LiNO_(3) was utilized to facilitate the stability of solid-electrolyte interface(SEI)film,so the growth of dendritic Li is suppressed via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structure and surface chemistry regulation.The obtained Li anode can achieve cycling stability at a high current density of 10 mA/cm^(2).This work considers multiaspect factors inducing uniform Li electrodeposition,and provides new insights for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L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rod-like micron-structure Li-Ag alloy in-situ LiNO_(3) solid-electrolyte interface electrodeposited L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q理论的双馈异步电机定子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方法
6
作者 秦嘉翼 周锦晗 +3 位作者 王喜莲 耿民 李志国 张川宝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2,共8页
为实现双馈异步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的早期故障诊断,提出一种基于转子电流特征频率分量的故障诊断方法 .首先,通过分析故障后电机的电磁特性,得到故障后转子电流中会产生特征频率分量的结论 .然后,通过对转子单相电流进行特殊的相移构... 为实现双馈异步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的早期故障诊断,提出一种基于转子电流特征频率分量的故障诊断方法 .首先,通过分析故障后电机的电磁特性,得到故障后转子电流中会产生特征频率分量的结论 .然后,通过对转子单相电流进行特殊的相移构造出三相电流,并对该组电流进行d-q变换,利用理论推导证明d-q变换后的直流分量幅值能够反映特征谐波的大小,将直流分量作为故障特征量进行双馈异步电机匝间短路故障的诊断.最后,依据有限元法建立故障前后电机的仿真模型,对不同工况下故障特征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d-q理论提取的故障特征量与定子绕组的短路匝数呈正相关,且在转速变化和电压不平衡时也可有效诊断出匝间短路故障;通过设置合理的故障阈值可实现对双馈异步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精确辨识.研究结果可以为电机绕组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异步电机 定子绕组匝间短路 故障诊断 d-q变换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事件触发与1-D CNN的MMC冗余子模块开路故障实时诊断策略
7
作者 庄凯 谢建峰 +2 位作者 罗辞勇 刘承鑫 顾亦超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5-67,共13页
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中存在大量的子模块(SM),其可靠性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引入了具有容错能力的新型冗余SM,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事件触发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 CNN)的MMC冗余SM开路故障实时诊断... 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中存在大量的子模块(SM),其可靠性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引入了具有容错能力的新型冗余SM,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事件触发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 CNN)的MMC冗余SM开路故障实时诊断策略。首先,选定MMC中特定SM构成的集成单元的电容电压作为事件触发对象,大大减少了传统诊断策略中需要观测的电容数量;其次,从有效地减少计算负担角度出发,改进事件触发流程,并结合1-D CNN算法有条件地对集成单元电容电压和桥臂电流波动情况分别进行检测,构建出MMC故障实时诊断系统;最后,综合考虑故障集成单元与故障桥臂位置定位出开路SM,进而完成新型冗余SM条件下MMC的容错运行。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的19电平MMC模型,验证了所提实时诊断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d CNN 新型冗余SM 开路故障 事件触发 故障实时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负荷模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3
8
作者 陶劲宇 秦川 +2 位作者 金宇清 鞠平 李建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8-187,共20页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的显著特征是含有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和高比例新负荷,因此新型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会发生明显变化。首先,从负荷总量和负荷成...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的显著特征是含有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和高比例新负荷,因此新型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会发生明显变化。首先,从负荷总量和负荷成分两个方面总结了电力负荷发生的变化,分析了负荷模型面临的研究挑战。然后,从机理性和非机理性模型的角度分别介绍了电力电子接口负荷模型和含分布式电源的广义负荷模型,并指明了进一步的研究需求。最后,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仿真的新需求,介绍了三类其他方面的专用负荷模型,包括电磁暂态负荷模型、短路电流负荷模型以及负荷谐波模型,并对未来研究内容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负荷模型 电力电子接口负荷 分布式电源 电磁暂态仿真 短路电流计算 负荷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7606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50
9
作者 陶海军 张一鸣 曾志辉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0-113,共4页
针对DSP芯片TMS320F2812自带的AD转换模块不能满足同步采集电流和电压参数要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AD7606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中电压/电流输入电路、输入滤波电路、AD7606与TMS320F2812接口电路、AD转换程序的设计... 针对DSP芯片TMS320F2812自带的AD转换模块不能满足同步采集电流和电压参数要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AD7606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中电压/电流输入电路、输入滤波电路、AD7606与TMS320F2812接口电路、AD转换程序的设计。测试结果表明,与TMS320F2812自带的AD转换模块进行AD转换的结果相比,采用AD7606进行AD转换的结果精度高、误差小,适合高精度AD转换电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 多通道 Ad转换 接口电路 Ad7606 TMS320F28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C 61850标准的新型集中式IED 被引量:33
10
作者 易永辉 曹一家 +3 位作者 张金江 刘波 徐立中 郭创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6-40,共5页
基于IEC 61850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是一种必然趋势。站级总线、过程总线的应用对间隔层智能电子设备(IED)网络接口的实时性、可靠性有很高要求,且数量众多的间隔层IED使变电站网络接线复杂。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硬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 基于IEC 61850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是一种必然趋势。站级总线、过程总线的应用对间隔层智能电子设备(IED)网络接口的实时性、可靠性有很高要求,且数量众多的间隔层IED使变电站网络接线复杂。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硬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可靠性大幅度提升,间隔层设备将会向集成一体化方向发展,使设计理念为面向变电站整体功能,有利于控制、保护功能的协调并大幅度减少IED数量。提出了一种遵循IEC 61850标准的间隔层新型集中式IED方案,在1台新型集中式IED上实现多台IED所完成的功能,分析研究了其硬件方案、软件结构及内部信息交换方式等关键技术,为实施基于IEC 61850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 61850标准 二次电缆 过程总线 网络接口 间隔层 集中式智能电子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A/D采样电路的干扰分析与电路设计 被引量:14
11
作者 何华锋 胡昌华 代延民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3-75,共3页
分析了A/D采样电路的特点及干扰形式,总结了高精度A/D采样电路的PCB设计规则,完整设计了一个基于CPLD和ADS7809的高精度A/D采样电路,应用结果表明,该高精度采样电路板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采样精度符合设计要求。
关键词 干扰分析 a/d采样 电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数转换芯片AD7734与DSP芯片的接口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剑 刘光斌 +1 位作者 姚志诚 计晓彬 《兵工自动化》 2005年第2期71-72,共2页
AD7734模数转换芯片可通过片内寄存器设置用户参数,能在原硬件电路中改变输入电压的范围和转换精度。其工作模式分为Idle模式、连续/单转换模式、掉电模式、ADC零刻度自校准模式、通道零/满刻度系统校准模式;在进行A/D转换时,主要有Dum... AD7734模数转换芯片可通过片内寄存器设置用户参数,能在原硬件电路中改变输入电压的范围和转换精度。其工作模式分为Idle模式、连续/单转换模式、掉电模式、ADC零刻度自校准模式、通道零/满刻度系统校准模式;在进行A/D转换时,主要有Dump模式、单/连续转换模式。D7734与TMS320LF2407接口通过SPI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数转换 Ad7734 接口:TMS320LF240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数转换(A/D)集成电路设计原理及其应用技术 被引量:12
13
作者 柴宝玉 林晓鹏 郭东辉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94-98,共5页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电子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模数转换(A/D)集成电路芯片已成为电子产品设计中最关键的芯片器件之一,它的性能优劣直接决定着电子产品的质量.介绍了几种主要的A/D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各类...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电子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模数转换(A/D)集成电路芯片已成为电子产品设计中最关键的芯片器件之一,它的性能优劣直接决定着电子产品的质量.介绍了几种主要的A/D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各类A/D芯片的性能特点及其应用范围,指出了提高不同应用领域A/D芯片质量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a/d转换器 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电路的模拟式阵列触觉传感器A/D转换电路 被引量:7
14
作者 宋爱国 李建清 黄惟一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3-46,共4页
本文利用混沌帐篷映射电路对小信号敏感及非线性变换的独特性能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适用于模拟式阵列触觉传感器的 A / D转换电路 ,具有调理放大和 A/ D转换功能一体化优点 ,并且电路简单、易于集成实现 ,可实现多路触觉信号的同时采样和... 本文利用混沌帐篷映射电路对小信号敏感及非线性变换的独特性能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适用于模拟式阵列触觉传感器的 A / D转换电路 ,具有调理放大和 A/ D转换功能一体化优点 ,并且电路简单、易于集成实现 ,可实现多路触觉信号的同时采样和 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触觉传感器 混沌电路 帐篷映射 a/d转换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2S82A的多通道测角系统及与DSP的接口设计 被引量:10
15
作者 袁保伦 陆煜明 饶谷音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4-55,共2页
利用轴角-数字转换芯片AD2S82A和旋转变压器,可以组成高精度的多通道测角系统。介绍了这种测角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研究了它与DSP处理器的接口问题,并利用三态锁存器和单脉冲触发芯片,设计出了一种适用于多通道系统的高速接口电路,解... 利用轴角-数字转换芯片AD2S82A和旋转变压器,可以组成高精度的多通道测角系统。介绍了这种测角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研究了它与DSP处理器的接口问题,并利用三态锁存器和单脉冲触发芯片,设计出了一种适用于多通道系统的高速接口电路,解决了DSP一次读取多片AD2S82A所造成的大量时间延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变压器 Ad2S82A RdC 测角系统 dSP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TD接口方法的ZPW-2000轨道电路暂态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梓丞 郭进 +3 位作者 张亚东 苏丽娜 孙宁先 陈名宝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6-201,218,共7页
轨道电路在列车驶入/出清时存在暂态过程,可以利用接收端信号的暂态突变对轨道电路的状态进行判断.时域有限差分(finite-difference,time-domain,FDTD)方法是求解传输线的常用数值解法,但ZPW-2000轨道电路结构比一般轨道电路更加复杂,... 轨道电路在列车驶入/出清时存在暂态过程,可以利用接收端信号的暂态突变对轨道电路的状态进行判断.时域有限差分(finite-difference,time-domain,FDTD)方法是求解传输线的常用数值解法,但ZPW-2000轨道电路结构比一般轨道电路更加复杂,直接采用FDTD法并不适用.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FDTD和ATP-EMTP(alternative transients program-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s program)接口模型的ZPW-2000轨道电路暂态分析方法.该方法将整个模块分为传输线与集中参数网络两个部分,其中,传输线采用FDTD求解,集中参数网络在ATP-EMTP中计算,两个部分用受控电流源关联.对ZPW-2000轨道电路的仿真结果表明:道床电阻和分路电阻对接收端信号幅值有较大的影响,当道床电阻降至0.6Ω·km时接收端电压从2.0 V下降到0.5 V左右,当分路电阻增至0.2Ω时接收端残压达到了1.0 V左右,此时若仅采用门限比对的方法难以区分轨道电路的状态;然而,在列车驶入/出清的瞬间,接收端信号存在暂态突变,可根据突变特性实现轨道电路分路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电路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ATP-EMTP 接口技术 暂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R&D/市场营销界面管理的实证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官建成 罗艳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0年第B12期55-59,共5页
针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实践 ,在北京地区工业企业中进行了大规模的R&D/市场营销界面因素调查和实证研究。应用 SPSS统计分析软件 ,识别了北京地区工业企业中 R&D/市场营销界面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揭示了 R&D部门与市... 针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实践 ,在北京地区工业企业中进行了大规模的R&D/市场营销界面因素调查和实证研究。应用 SPSS统计分析软件 ,识别了北京地区工业企业中 R&D/市场营销界面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揭示了 R&D部门与市场营销部门对界面管理因素认识上的差异 ,比较分析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在认识上的异同点。解释了界面管理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联系。进而 ,提出了消除界面障碍的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管理 技术创新 R&d 市场营销 北京 工业企业 研究 开发 产品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和Dempster-Shafter信息融合的煤岩界面预测 被引量:17
18
作者 梁义维 熊诗波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6-90,共5页
针对煤岩界面识别精度无法满足采煤机自动调高的情况 ,提出采用神经网络融合工作面的三边信息 ,使用D -S证据理论再将此信息和不断获得的煤岩界面识别信息进行二次融合 ,从而实现在线融合和在线预测 ,不断提高预测精度 .仿真结果显示 :... 针对煤岩界面识别精度无法满足采煤机自动调高的情况 ,提出采用神经网络融合工作面的三边信息 ,使用D -S证据理论再将此信息和不断获得的煤岩界面识别信息进行二次融合 ,从而实现在线融合和在线预测 ,不断提高预测精度 .仿真结果显示 :该方法不仅对地质条件好的工作面有效 ,而且对断层也有一定的适应性 ;同时 ,具有优良的容错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界面 神经网络 d-S理论 长壁开采 采煤机 滚筒 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图形液晶显示器接口及程序设计 被引量:24
19
作者 胡汉梅 程妮 李海军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3-628,共6页
对基于DSP的图形液晶显示的研究做了一定的探讨,分析了基于DSP的图形液晶显示器的硬件电路以及程序设计。利用CCS开发环境,设计出一个基于DSP的图形液晶显示屏,能达到与程序运行相符合的显示结果。即通过更改、调试程序,最终实现静态显... 对基于DSP的图形液晶显示的研究做了一定的探讨,分析了基于DSP的图形液晶显示器的硬件电路以及程序设计。利用CCS开发环境,设计出一个基于DSP的图形液晶显示屏,能达到与程序运行相符合的显示结果。即通过更改、调试程序,最终实现静态显示、动态垂直向上向下滚屏显示、左右半屏从右至左逐字显示、全屏从左至右逐字显示汉字的功能,其他功能的实现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液晶显示器 数字信号处理 接口电路 文字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LD的电子安全系统接口电路设计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光林 陈科山 李世义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6-38,共3页
针对某导弹引信的应用背景 ,采用 CPLD技术 (复杂型可编程逻辑器件 )设计引信电子安全系统的接口电路。它能较好解决该引信安全系统的体积小、成本低的问题 。
关键词 引信 电子安全系统 接口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