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编《全唐诗》如何重新整理?——论《唐五代诗全编》的纂修理念与策略
1
作者 罗时进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6,共8页
自闻一多、李嘉言师生提出《全唐诗》整理方案以来,学界进行过一系列讨论,涉及辑佚、辨伪、校勘、考事、编次等诸多方面,核心问题集中于三点:一是使“全唐诗”名实相符,二是力求回复唐诗的本来面貌,三是构建新的统序之法。解决好这三个... 自闻一多、李嘉言师生提出《全唐诗》整理方案以来,学界进行过一系列讨论,涉及辑佚、辨伪、校勘、考事、编次等诸多方面,核心问题集中于三点:一是使“全唐诗”名实相符,二是力求回复唐诗的本来面貌,三是构建新的统序之法。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方能表现出当代学术立场和学术风范,建立一种新的文献学研究、古籍整理范式。陈尚君编纂的《唐五代诗全编》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实践,回应了学界的期待,在辑佚求全、尊宋求真、统序求法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其纂修策略、理念方法对于当前如何重新整理和研究诗歌总集类文献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唐诗》 《唐五代诗全编》 辑佚 尊宋 统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剧《诗宴·唐才子传》的主题意蕴与审美意象
2
作者 李志远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76,共5页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创作的《诗宴·唐才子传》是一部案头场上兼善的昆剧作品,在主题未更改的前提下艺术质量经打磨不断提升。《诗宴·唐才子传》在主题意蕴上,通过三个维度阐释了富有哲理性的“如何相逢”;在审美意象上,主要...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创作的《诗宴·唐才子传》是一部案头场上兼善的昆剧作品,在主题未更改的前提下艺术质量经打磨不断提升。《诗宴·唐才子传》在主题意蕴上,通过三个维度阐释了富有哲理性的“如何相逢”;在审美意象上,主要表现为凉秋冷冬,而在此意象之下,该作品揭示的是人生勇敢向前的正确取向和优秀诗作皆是诗人心血之凝结的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剧 《诗宴》 《唐才子传》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记辞章化:从中国叙事传统看唐人传奇的文体特征 被引量:22
3
作者 陈文新 王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8-201,共14页
传、记与辞章属于不同的文体类型,各有其约定俗成的写作惯例。汉魏六朝时,历史著作如范晔《后汉书》的传论,志怪小说如王嘉《拾遗记》等将辞章的艺术特质引入传、记,唐人则将这种创作倾向发展成一种划时代的风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文体... 传、记与辞章属于不同的文体类型,各有其约定俗成的写作惯例。汉魏六朝时,历史著作如范晔《后汉书》的传论,志怪小说如王嘉《拾遗记》等将辞章的艺术特质引入传、记,唐人则将这种创作倾向发展成一种划时代的风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文体———唐传奇。唐人传奇融传、记与辞章为一体,形成了若干新的写作惯例:从选材上看,唐人传奇对想象的世界和私人的感情生活倾注了浓厚的兴趣;就艺术表达而言,唐人传奇在传、记的叙事框架内穿插大量的景物描写,注重形式、辞藻、声调的经营,大量采用第一人称限知叙事和第三人称限知叙事。可以说,只有在融合了辞章的旨趣和表现手法后,传记才成为了传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传奇 文体特征 传、记辞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唐诗》反映的牡丹品种与栽植场所探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向辉 李小涵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3-206,223,共5页
本文采用以诗证史的方法,以《全唐诗》中多达221首描写牡丹诗为据,结合相关研究发现:唐代牡丹花色品种主要是白色、紫色、红色;栽培场所在北方主要是以长安地区为主,其次是洛阳以及甘肃回中地区;南方主要是浙江、湖北、江西、四川等地... 本文采用以诗证史的方法,以《全唐诗》中多达221首描写牡丹诗为据,结合相关研究发现:唐代牡丹花色品种主要是白色、紫色、红色;栽培场所在北方主要是以长安地区为主,其次是洛阳以及甘肃回中地区;南方主要是浙江、湖北、江西、四川等地。结合上述发现初步推断出牡丹在唐玄宗时期以后开始兴盛;唐人喜欢颜色较深的红紫牡丹;种植场所主要以寺院为主;分布区域则是由北向南,逐步推广。最后对上述推断作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唐诗》 牡丹 花色品种 栽植场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刺史考全编》订补 被引量:15
5
作者 郁贤皓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7-155,共9页
《唐刺史考全编》2 0 0 0年 1月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 ,实际上付梓的时间较早。因此后来发现的新出土唐人墓志中的若干刺史材料 ,已来不及收入 ;同时 ,还发现书中有个别错误没有改正。考虑到这些材料对唐代文史研究颇为有用 ,也为了不... 《唐刺史考全编》2 0 0 0年 1月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 ,实际上付梓的时间较早。因此后来发现的新出土唐人墓志中的若干刺史材料 ,已来不及收入 ;同时 ,还发现书中有个别错误没有改正。考虑到这些材料对唐代文史研究颇为有用 ,也为了不贻误读者 ,现在把已经发现的新的刺史材料和未改正的错误 5 4条发表出来 ,作为《唐刺史考全编》的订补 ,供研究唐代文史的学者参考。文章分三个部分 :一、增补刺史姓名及材料 ;二、增补重要新材料 ;三、订正任职年限和名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刺史考全编》 唐代 刺史 订补 刺史姓名 任职年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朝杂传与传奇体制 被引量:9
6
作者 熊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5期627-631,共5页
唐人传奇体制承继六朝杂传而来 ,这体现在唐人传奇对六朝杂传外在形式的沿袭、对实录的有意标榜、对六朝杂传行文模式的承继等几个方面 ,而且 ,历来被认为是唐人传奇重要特征的“文备众体”,实际上也源于六朝杂传的实践。
关键词 传奇体制 六朝 杂传 中国 古典小说 唐代 传奇 小说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女传》与周秦汉唐妇德标准 被引量:19
7
作者 焦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2-98,共7页
衡量古代妇女的历史地位,除了要看她们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表现外,更重要的是要看各个时代针对她们而制定的道德标准。从周秦汉唐时代妇女道德标准的变迁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禁锢妇女个性的贞节观念的确立不仅仅是两宋儒学家提倡与鼓吹的结果... 衡量古代妇女的历史地位,除了要看她们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表现外,更重要的是要看各个时代针对她们而制定的道德标准。从周秦汉唐时代妇女道德标准的变迁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禁锢妇女个性的贞节观念的确立不仅仅是两宋儒学家提倡与鼓吹的结果,它还有着其深刻的历史原因,那就是自北魏开始到隋唐承继的礼教兴复建设而导致的女教工作的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秦汉唐礼教 妇德标准 《列女传》 女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唐人传奇的文体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文新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2-129,共8页
传、记辞章化是唐人传奇的基本文体特征。唐人传奇的虚构特征,唐人传奇对私生活感情的关注,唐人传奇对自然景物的钟情,唐人传奇的第一人称限知叙事,唐人传奇的“藻绘”与“文采”,凡此种种,无不取之于辞章,或者说主要取之于辞章。我们... 传、记辞章化是唐人传奇的基本文体特征。唐人传奇的虚构特征,唐人传奇对私生活感情的关注,唐人传奇对自然景物的钟情,唐人传奇的第一人称限知叙事,唐人传奇的“藻绘”与“文采”,凡此种种,无不取之于辞章,或者说主要取之于辞章。我们将唐人传奇的文体特征界定为传、记的辞章化,即旨在从理论上确认这一事实,以清晰地勾勒出小说史的一个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人传奇 记辞章化 小说史 文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记辞章化:一个学术判断的历史维度与阐释效应——三论唐人传奇的文体特征 被引量:6
9
作者 陈文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74,共9页
"传记辞章化"是唐人传奇的核心文体特征。作者就其这一学术判断的历史维度和阐释效应加以申说。就历时态维度而言,六朝的文笔之辨凸显了辞章与子史的文类差异,一方面赋予了传记与辞章以不容混淆的特色,另一方面也使传记与辞... "传记辞章化"是唐人传奇的核心文体特征。作者就其这一学术判断的历史维度和阐释效应加以申说。就历时态维度而言,六朝的文笔之辨凸显了辞章与子史的文类差异,一方面赋予了传记与辞章以不容混淆的特色,另一方面也使传记与辞章的融合成为可能,这一史实表明,"传记辞章化"只能发生于六朝之后,将传奇小说成熟的时代提早到六朝或六朝以前的说法缺乏充足的理由。就共时态维度而言,唐人传奇与韩柳古文兴盛于同一时期,两者孕育于共同的文学风尚并为这种文学风尚推波助澜,区别在于,唐人传奇是用辞章来改造"笔"中的传记,韩柳古文则是用辞章来改造"笔"中的论说。就阐释效应而言,"传记辞章化"立足于中国小说发展的历史情形,在阐释小说史时可以对唐人传奇与中唐古文运动的关系说得更加切题,可以避免"以西律律中国小说"的常见失误,也为分析宋元明的传奇提供了一个坐标或参照系,有助于划分传奇小说发展的世代并揭示不同世代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记辞章化 唐人传奇 历史维度 历时态维度 共时态维度 阐释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隋史遗文》《麒麟阁》《说唐全传》渊源新论——以小说戏曲文化生态共生为视角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燕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59,共6页
一般认为《麒麟阁》取材自《隋史遗文》等隋唐题材的小说,《说唐全传》与《隋史遗文》存在因袭关系。至于《说唐全传》与《麒麟阁》的渊源,尚缺关注与研究。倘以中国古代小说戏曲文化生态共生为视角,考索《隋史遗文》《麒麟阁》《说唐... 一般认为《麒麟阁》取材自《隋史遗文》等隋唐题材的小说,《说唐全传》与《隋史遗文》存在因袭关系。至于《说唐全传》与《麒麟阁》的渊源,尚缺关注与研究。倘以中国古代小说戏曲文化生态共生为视角,考索《隋史遗文》《麒麟阁》《说唐全传》间渊源,可发现《麒麟阁》可能得自《隋史遗文》的"旧本"———"市人话本"颇多;《隋史遗文》及其"旧本"、《麒麟阁》都可能是《说唐全传》创作的依据;甚或,《隋史遗文》《麒麟阁》《说唐全传》是同一"旧本"衍化出来的三个既有继承又有创造、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子本,是小说戏曲互动其生的具体表现。关于三者渊源的探索考察,有利于诸多问题的思考与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史遗文》 《麒麟阁》 《说唐全传》 “旧本” 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出土唐代文学家李当墓志考索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可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0-139,共10页
河南省偃师市新出了唐代文学家李当墓志。这方墓志提供了李当籍贯家世、生平经历、诗文著述等重要资料,记载了李当的科场经历和仕宦出处,牵连到牛李党争的人事关系,对于唐代科举史和政治史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李当是大诗人李益之子,其诗... 河南省偃师市新出了唐代文学家李当墓志。这方墓志提供了李当籍贯家世、生平经历、诗文著述等重要资料,记载了李当的科场经历和仕宦出处,牵连到牛李党争的人事关系,对于唐代科举史和政治史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李当是大诗人李益之子,其诗文撰著无疑受到李益的影响。该墓志也就有益于我们了解唐代文学家的家族传承特点,本身也是一篇难得的文学家传记。因此,李当墓志具有重要的文献学和文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墓志 李当墓志 李益 唐代科举 家族文学 晚唐党争 古代文学传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唐代寄托传记的小说化倾向及其成因 被引量:1
12
作者 史素昭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1-195,共5页
唐代的寄托传记,如韩愈的《毛颖传》、柳宗元的《河间传》和《李赤传》等,因其虚构的传主、离奇的情节而呈现出浓郁的小说化倾向。究其原因有三:发其郁积,自我保护;传奇兴盛,濡染沾溉;奇味之说,一新耳目。
关键词 古代文学 唐代寄托传记 小说化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诗宋词中“茶烟”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继昉 《语言科学》 2003年第4期85-87,共3页
《黄州竹楼记》中的“茶烟”一词,各家注释众说纷纭,各种辞书均未立条解释。为此,本文通过对《全唐诗》、《全宋词》的全文机器检索,发现“茶烟”共有43例之多,除不成词者外,少数是指焙茶或“烹茶炉火的烟气”、“煮茶的烟火”,更多的... 《黄州竹楼记》中的“茶烟”一词,各家注释众说纷纭,各种辞书均未立条解释。为此,本文通过对《全唐诗》、《全宋词》的全文机器检索,发现“茶烟”共有43例之多,除不成词者外,少数是指焙茶或“烹茶炉火的烟气”、“煮茶的烟火”,更多的则是指茶水热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烟 《全唐诗》 《全宋词》 全文检索 茶水热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墓志汇编》文献版本采择不精问题举隅——以《全唐文》所收墓志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立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119-122,共4页
《唐代墓志汇编》在辑录唐代墓志时,对明清以来石学著作所录文献皆予采择,唯《全唐文》被遗漏。然将两者收录的相同墓志加以比勘会发现,其版本不仅存在较多异文,其中《全唐文》可校补《唐代墓志汇编》录文中讹漏舛误者,亦不在少数,这表... 《唐代墓志汇编》在辑录唐代墓志时,对明清以来石学著作所录文献皆予采择,唯《全唐文》被遗漏。然将两者收录的相同墓志加以比勘会发现,其版本不仅存在较多异文,其中《全唐文》可校补《唐代墓志汇编》录文中讹漏舛误者,亦不在少数,这表明《汇编》当初采择文献的标准或者范围存在不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唐文 唐代墓志汇编 文献校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宋人对唐传奇名篇的接受——以《莺莺传》为中心
15
作者 余丹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7-151,164,共5页
《莺莺传》中所体现出的宋人对唐传奇名篇的接受,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宋代的众多小说类书、选集对保存唐代小说做出了重要贡献;宋人对传奇作者、本事、创作动机等方面的考据较有参考价值;宋人对唐传奇名篇多有题咏,对其审美和情感意蕴... 《莺莺传》中所体现出的宋人对唐传奇名篇的接受,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宋代的众多小说类书、选集对保存唐代小说做出了重要贡献;宋人对传奇作者、本事、创作动机等方面的考据较有参考价值;宋人对唐传奇名篇多有题咏,对其审美和情感意蕴有所阐发,更大量采用其中典故,促进了传奇名篇的广泛流传;宋人的文言小说创作,常常去模仿唐传奇的名篇佳作,白话小说和戏曲也从中取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莺传》 宋代 唐传奇 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儒者的政治关怀及其现代反思——以两唐书《儒学传》为中心的考察
16
作者 朱承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64,共5页
儒者以参与政治、关心政治为己任,即使是在儒家义理未曾得到很大发展的唐代,儒者的政治关怀也依然得以展现。从两唐书《儒学传》来看,唐代儒者没有从义理上对儒家政治思想有较大推进,但对儒家礼教礼治的精神有所强化,他们积极运用所掌... 儒者以参与政治、关心政治为己任,即使是在儒家义理未曾得到很大发展的唐代,儒者的政治关怀也依然得以展现。从两唐书《儒学传》来看,唐代儒者没有从义理上对儒家政治思想有较大推进,但对儒家礼教礼治的精神有所强化,他们积极运用所掌握的礼仪知识去干预政治生活,参与政权建设,这是唐代儒者政治关怀的一个重要特点。以现代视野观之,包括唐代儒者在内的传统儒者关心和参与政治的方式值得现代儒者反思,政治制度构建与维护并非儒者政治关怀落实的惟一途径。唐代儒者主要靠记诵辞章以及引经据典来维护自己的学术尊严,或者只靠繁琐的仪礼细节来说明礼治精神,拘泥于儒家学说的繁琐考证之中,失却了儒学反思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如此思路下,儒学思想的没落则是必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唐书 儒者 政治关怀 《儒学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才子传》的唐诗观念及其美学思想
17
作者 张红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8-41,共4页
元代文学批评的研究向来十分沉寂 ,近年来方有所改观 ,而作为其中之特例 ,成书于元大德年间的《唐才子传》 ,二十世纪以来则备受学界关注 ,对其考订、校笺、研究工作均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但是 ,以往的研究多把它孤立于元代诗学这一... 元代文学批评的研究向来十分沉寂 ,近年来方有所改观 ,而作为其中之特例 ,成书于元大德年间的《唐才子传》 ,二十世纪以来则备受学界关注 ,对其考订、校笺、研究工作均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但是 ,以往的研究多把它孤立于元代诗学这一背景而进行 ,同时也较少系统研究其蕴含的唐诗史观、思想渊源、美学趣味及体例特征。把《唐才子传》放置于唐诗学史之流程 ,对上述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 ,将有助于推动元代诗学研究走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才子传 辛文房 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龏《梅花衲》对《全唐诗》校勘、辨重的文献价值
18
作者 张福清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54,共6页
南宋陈起编《江湖小集》中的李龏《梅花衲》集句诗历来少受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关注,虽然《全唐诗补编》、《全宋诗》从中辑出了部分诗人的佚句,但对其文献价值尚无人研究,本文拟就其对《全唐诗》的校戡、辨别重出作品作一些探讨,挖掘《梅... 南宋陈起编《江湖小集》中的李龏《梅花衲》集句诗历来少受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关注,虽然《全唐诗补编》、《全宋诗》从中辑出了部分诗人的佚句,但对其文献价值尚无人研究,本文拟就其对《全唐诗》的校戡、辨别重出作品作一些探讨,挖掘《梅花衲》集句诗被学人忽视的文献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龏 梅花衲 集句诗 全唐诗 校戡 辨重 文献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佶诗文辑补辩正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强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295-296,共2页
除《全唐文》所录《罔两赋》《公卿朝拜诸陵奏》,《唐文拾遗》所辑《请详定开元时令奏》《明立私钱赏罚奏》《社稷改用太牢奏》五篇外,包佶还曾作《道殣文》《杜佑去思碑》《山谷寺三祖大师偈》。还曾为道一碑纪述,为窦叔向集制序,曾以... 除《全唐文》所录《罔两赋》《公卿朝拜诸陵奏》,《唐文拾遗》所辑《请详定开元时令奏》《明立私钱赏罚奏》《社稷改用太牢奏》五篇外,包佶还曾作《道殣文》《杜佑去思碑》《山谷寺三祖大师偈》。还曾为道一碑纪述,为窦叔向集制序,曾以书荐灵澈于李纾。《御定全唐诗》中所录包佶诗中《寄杨侍御》《再过金陵》非包佶所作,除孙望《全唐诗补逸》包佶诗《翻经台》外,他还曾作《奉送刘侍御赴上都》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佶 《全唐文》 《全唐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影弘仁本〈文馆词林〉》与隋唐文
20
作者 林家骊 何玛丽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4-132,159,160,共11页
日本《影弘仁本〈文馆词林〉》收录隋唐文章60篇,其文献史料价值主要有三:其一,补严氏《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隋文》与董浩《全唐文》所未辑;其二,补足严氏与董氏所收残章断句者;其三,与严氏与董氏所辑之文互为校勘。其中,... 日本《影弘仁本〈文馆词林〉》收录隋唐文章60篇,其文献史料价值主要有三:其一,补严氏《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隋文》与董浩《全唐文》所未辑;其二,补足严氏与董氏所收残章断句者;其三,与严氏与董氏所辑之文互为校勘。其中,尤以所存隋唐碑文完篇11篇为珍,分别为隋碑3篇、唐碑8篇,作者包括薛道衡、李德林、薛收、虞世南、褚亮、李百药等隋唐著名文人。碑多涉隋唐动荡中的中下层将士,不仅补足了精英史观的盲区,更凸显隋唐之际文学之水平,值得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馆词林》 《全隋文》 《全唐文》 文献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