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茵陈蒿汤及其血中移行成分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肝保护作用 被引量:86
1
作者 王喜军 李廷利 孙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9-240,共2页
关键词 茵陈蒿汤 血中移行成分 6 7-二甲氧基香豆素 肝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合成工艺改进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树芬 马吉海 +2 位作者 陈韶蕊 李海于 信建峰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24-25,40,共3页
对苯醌与乙酸酐经1,4-加成生成1,2,4-苯三酚三乙酸酯,然后与苹果酸反应经水解、环合反应得6,7-二羟基香豆素,再经甲基化得到6,7-二甲氧基香豆素,总收率为74.4%,整个过程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方便,适合工业生产的要求,对产品结构进行了IR和1... 对苯醌与乙酸酐经1,4-加成生成1,2,4-苯三酚三乙酸酯,然后与苹果酸反应经水解、环合反应得6,7-二羟基香豆素,再经甲基化得到6,7-二甲氧基香豆素,总收率为74.4%,整个过程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方便,适合工业生产的要求,对产品结构进行了IR和1HNMR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 7-二甲氧基香豆素 对苯醌Pechmann反应 合成 工艺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合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显明 汤小芳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17-520,共4页
首先由2,4,5-三甲氧基苯甲醛与三溴化硼经脱甲基化反应生成4,5-二甲氧基水杨醛,收率约64%;然后在碱性条件下与丙二酸二乙酯经Knoevenagel缩合反应生成4,5-二甲氧基-2-羟基苯丙烯酸乙酯,收率约79%;最后与二氯亚砜经环合反应得到6,7-二甲... 首先由2,4,5-三甲氧基苯甲醛与三溴化硼经脱甲基化反应生成4,5-二甲氧基水杨醛,收率约64%;然后在碱性条件下与丙二酸二乙酯经Knoevenagel缩合反应生成4,5-二甲氧基-2-羟基苯丙烯酸乙酯,收率约79%;最后与二氯亚砜经环合反应得到6,7-二甲氧基香豆素,收率可达51%,并对各步产物通过1HNMR和MS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各步反应中均得到了目标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料 6 7-二甲氧基香豆素 脱甲基化反应 缩合反应 环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新疆鼠尾草中6,7-去氢罗列酮的含量 被引量:5
4
作者 常军民 堵年生 +1 位作者 王青 马建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00-601,共2页
目的 :测定新疆鼠尾草中 6 ,7 去氢罗列酮的含量。方法 :采用薄层分离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 :6 ,7 去氢罗列酮的含量为 0 .37% ,RSD为 2 .6 % ,平均回收率为 98.3%。结论 :本方法简单 。
关键词 新疆鼠尾草 6 7-去氢罗列酮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烯丙基-2,4-二氯-6,7-二甲氧基喹啉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斌 田航周 +2 位作者 朱周静 丁芳芳 左振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3-247,共5页
以3,4-二甲氧基苯胺和丙二酸为原料,在三氯氧磷作用下合成2,4-二氯-6,7-二甲氧基喹啉,2,4-二氯-6,7-二甲氧基喹啉在二异丙基氨基锂作用下与3-溴丙烯发生SNAr反应得到3-烯丙基-2,4-二氯-6,7-二甲氧基喹啉. 2步反应总收率为66. 1%.产物结... 以3,4-二甲氧基苯胺和丙二酸为原料,在三氯氧磷作用下合成2,4-二氯-6,7-二甲氧基喹啉,2,4-二氯-6,7-二甲氧基喹啉在二异丙基氨基锂作用下与3-溴丙烯发生SNAr反应得到3-烯丙基-2,4-二氯-6,7-二甲氧基喹啉. 2步反应总收率为66. 1%.产物结构经~1H NMR和ESI-MS确证.通过对反应条件研究确定最佳反应工艺,在该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下2,4-二氯-6,7-二甲氧基-3-(2-甲基烯丙基)喹啉的合成收率为77. 5%. 3-烯丙基-2,4-二氯-6,7-二甲氧基喹啉经过还原、氧化、取代反应得到3-(3-叔丁基二甲基硅氧丙基)-2,4-二氯-6,7-二甲氧基喹啉,3步反应总收率为42.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衍生物 2 4-二氯-6 7-二甲氧基喹啉 合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7-二甲氧基香豆素在大鼠体内主要代谢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于治国 毕开顺 王倩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3年第2期40-44,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单剂量ig5mg/kg6,7-二甲氧基香豆素后各生物样品中主要代谢产物。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代谢物进行分析和分离,并利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注射泵直接进样技术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n)对大鼠尿液、胆汁中6,7-二甲... 目的:研究大鼠单剂量ig5mg/kg6,7-二甲氧基香豆素后各生物样品中主要代谢产物。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代谢物进行分析和分离,并利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注射泵直接进样技术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n)对大鼠尿液、胆汁中6,7-二甲氧基香豆素主要代谢产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大鼠给药后0~10h内,仅在血样中检测到母体药物6,7-二甲氧基香豆素,而在尿样、粪样及胆汁中均未检出。比较服药前后的生物样品色谱行为可见,大鼠口服6,7-二甲氧基香豆素后,在胆汁中存在两个主要代谢产物(M1和M2),在血样和尿样中则以M1为主,而在粪样中未检出。由其色谱峰面积估计,代谢物M1和M2的含量占生物样品中代谢物总量的80%以上。结论:根据代谢物的色谱行为及质谱断裂规律,推定6,7-二甲氧基香豆素在大鼠体内的两个主要代谢产物(M1和M2)为6,7-二甲氧基香豆素经水解脱甲基生成的羟基化合物,均以硫酸酯结合物形式存在,且互为同分异构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 7-二甲氧基香豆素 代谢产物 动物实验 给药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物动力学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5,8-四氮杂氢化萘(2,3,-6,7)并双呋咱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战雄 唐松青 +1 位作者 刘金涛 周海燕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8-90,共3页
由1,4,5,8 四氮杂氢化萘(2,3, 6,7)并双呋咱经羟甲基化、酰化、硝化和叠氮化等反应合成出一系列热稳定的呋咱含能衍生物,并以1HNMR、IR、MS、元素分析鉴定了其结构。
关键词 映咱环 稠环硝胺 酰化 硝化 叠氮化含能化合物 1 4 5 8-四氮杂氢化萘(2 3 -6 7)并双呋咱 呋咱含能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4-乙氧羰基苯氧基)-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吖啶盐酸盐对PC12细胞缺氧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盛瑞 刘国卿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30-333,共4页
目的 研究 9 (4 乙氧羰基苯氧基 ) 6 ,7 二甲氧基 1,2 ,3,4 四氢吖啶盐酸盐 (EDT)对神经细胞缺血缺氧损伤的影响。方法 离体培养的PC12细胞 ,用连二亚硫酸钠造成缺氧 /复氧损伤模型 ,用NaCN加缺糖造成拟缺血损伤模型 ,通过MTT微... 目的 研究 9 (4 乙氧羰基苯氧基 ) 6 ,7 二甲氧基 1,2 ,3,4 四氢吖啶盐酸盐 (EDT)对神经细胞缺血缺氧损伤的影响。方法 离体培养的PC12细胞 ,用连二亚硫酸钠造成缺氧 /复氧损伤模型 ,用NaCN加缺糖造成拟缺血损伤模型 ,通过MTT微量比色、培养介质LDH活力测定研究EDT对两模型的保护作用。结果 在 10 - 8~ 10 - 6mol·L- 1范围内 ,EDT浓度依赖地降低两种损伤所致培养介质内LDH的释放 ,增加MTT比色值 ,同时 10 - 6mol·L- 1EDT对两模型的保护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 ,4 8h达效应平台。结论 EDT对PC12细胞缺血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4-乙氧羟基苯氧基)-6 7-二甲氧基-1 2 3 4-四氢吖啶盐酸盐 EDT PC12细胞 复氧损伤 缺血损伤 缺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7-二氧亚甲基-3-氮杂(硫杂)-1(2H,4H)吖啶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进军 王正有 +2 位作者 孙公权 赵岩 姜贵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74-1177,共4页
通过 1 -氮 (硫 )杂环己二酮与邻氨基椒醛缩合得 6 ,7-二氧亚甲基 -3-氮杂 (硫杂 ) -1 ( 2 H,4 H)吖啶酮3a和 3b;3a与苯肼进行 Fisher环合形成吲哚并硫杂吖啶 7a和 7b,3a与草酸乙酯的 Claisen反应得 β-酮酯 8,进而与噻唑肼缩合生成... 通过 1 -氮 (硫 )杂环己二酮与邻氨基椒醛缩合得 6 ,7-二氧亚甲基 -3-氮杂 (硫杂 ) -1 ( 2 H,4 H)吖啶酮3a和 3b;3a与苯肼进行 Fisher环合形成吲哚并硫杂吖啶 7a和 7b,3a与草酸乙酯的 Claisen反应得 β-酮酯 8,进而与噻唑肼缩合生成吡唑并硫杂吖啶 9a和 9b。 3b与邻氨基苯甲醛化合物发生 Friedlannder反应生成喹啉并氮杂吖啶 4 a~ 4 c,与靛红类化合物的 Pfitzing缩合反应得羧基喹啉并氮杂吖啶 5 a~ 5 c;用核磁共振光谱、红外光谱等进行了分子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 7-二氧亚甲基-3-氮流(硫杂)-1(2H 4H)吖啶酮 衍生物 氮杂吖啶酮 硫杂吖啶酮 杂环化合物 合成 有机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金子中6,7-二羟基香豆素的分离鉴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封家福 赵琦 +2 位作者 卫秀敏 勾秋芬 陈封政 《粮油食品科技》 2015年第3期32-35,共4页
为进一步研究中药千金子的活性物质,将千金子粉末用乙醇室温浸泡提取,经浓缩、除脂、乙酸乙酯萃取后得到千金子乙酸乙酯萃取物,再经洗涤、重结晶得到单体化合物。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鉴定单体化合物的结构为6,7-二羟基香豆素。以VC... 为进一步研究中药千金子的活性物质,将千金子粉末用乙醇室温浸泡提取,经浓缩、除脂、乙酸乙酯萃取后得到千金子乙酸乙酯萃取物,再经洗涤、重结晶得到单体化合物。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鉴定单体化合物的结构为6,7-二羟基香豆素。以VC为阳性对照,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实验法和对猪油的抗氧化实验,研究6,7-二羟基香豆素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6,7二羟基香豆素清除DPPH自由基的体系终浓度IC50为0.058μg/m L,远低于VC的体系终浓度(IC50为0.542μg/m L);油脂过氧化值实验显示,6,7-二羟基香豆素的抗氧化活性强于VC。千金子的活性物质6,7-二羟基香豆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 6 7-二羟基香豆素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咯并内酰胺生物碱:2- 溴-6 ,7-二氢-1H ,5H-吡咯并[2,3-C]氮杂-4 ,8-二酮的X-ray晶体结构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贺焕华 徐石海 曾向潮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4,共4页
从中国南海海绵PhacelliafuscaSchmidt的乙醇浸提物中 ,分离得到一吡咯并内酰胺 :2 bro moaldisin。通过X 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 :晶体属正交晶系 ,Pbca空间群 ,a =12 .984 (7) ,b =7.4 2 9(4) ,c =18.5 8... 从中国南海海绵PhacelliafuscaSchmidt的乙醇浸提物中 ,分离得到一吡咯并内酰胺 :2 bro moaldisin。通过X 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 :晶体属正交晶系 ,Pbca空间群 ,a =12 .984 (7) ,b =7.4 2 9(4) ,c =18.5 80 (10 ) ,V =179.2 (16 ) 3 ,Z =8,Mr =2 4 3.0 7,Dx=1.80 2mg/cm3 ,F(0 0 0 ) =96 0 ,μ(Mo Ka) =4 .5 5 3mm-1,λ =0 .710 73 。在 2 19<θ<2 7.2 7°范围内共收集了1978个独立衍射点 ,其中可观测衍射点 136 1个 (|F|2 >4σ|F|2 )。晶体结构用直接法解出 ,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 ,最终偏离因子R =0 .0 5 35 ,Rw =0 .0 80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扁海绵 2--6 7-二氢-1H 5H-吡咯并[2 3-C]氮杂-4 8-二酮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4-乙氧羰基苯氧基)-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吖啶盐酸盐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盛瑞 刘国卿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 :研究 9 (4 乙氧羰基苯氧基 ) 6 ,7 二甲氧基 1,2 ,3,4 四氢吖啶盐酸盐 (EDT)对小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跳台法和Y 型迷宫法 ,观察EDT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 :EDT2 .5、5、10mg·kg- 1灌胃 5d ,对东莨... 目的 :研究 9 (4 乙氧羰基苯氧基 ) 6 ,7 二甲氧基 1,2 ,3,4 四氢吖啶盐酸盐 (EDT)对小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跳台法和Y 型迷宫法 ,观察EDT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 :EDT2 .5、5、10mg·kg- 1灌胃 5d ,对东莨菪碱、亚硝酸钠和乙醇致小鼠记忆获得、巩固及再现障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4-乙氧羧基苯氧基)-6 7-二甲氧基-1 2 3 4-四氢吖啶盐酸盐 学习记忆 跳台法 迷宫法 药物 EDT 东莨菪碱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取代-2-甲基-6,7-亚甲二氧基-3-喹啉酸乙酯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兆富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17-418,共2页
4substituted ethyl2methyl6,7methylenedioxy3quinolinecarboxylate was prepared from 3,4methylenedioxy-phenylketones Ⅳ,yield of Ⅳa-Ⅳd is 74~87%.The synthetic route consists of acylation,nitration,... 4substituted ethyl2methyl6,7methylenedioxy3quinolinecarboxylate was prepared from 3,4methylenedioxy-phenylketones Ⅳ,yield of Ⅳa-Ⅳd is 74~87%.The synthetic route consists of acylation,nitration,reduction and condensation.Moleculor structures of Ⅳa~Ⅳd were determined by IR,1H NMR and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取代-2-甲基-6 7-亚甲二氧基-3-喹啉酸乙酯 合成 表征 1 2-亚甲二氧基苯 酰化 硝化 还原 缩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茵陈中6,7-二甲氧基香豆素在MDCK模型中的吸收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杨杨 黄成 +3 位作者 孟晓明 陈昭琳 马陶陶 李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73-977,共5页
目的基于马丁达比犬的肾近曲小管上皮(MDCK)细胞模型研究茵陈中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吸收机制。方法考察时间、药物浓度(12.5、25、50、100、200μmol/L)、温度(4、37℃)和抑制剂(碘乙酰胺、维拉帕米、MK571)对6,7-二甲氧基香豆素吸收... 目的基于马丁达比犬的肾近曲小管上皮(MDCK)细胞模型研究茵陈中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吸收机制。方法考察时间、药物浓度(12.5、25、50、100、200μmol/L)、温度(4、37℃)和抑制剂(碘乙酰胺、维拉帕米、MK571)对6,7-二甲氧基香豆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浓度,计算出表观渗透系数(Papp),并分析其吸收机制。结果根据Papp得出6,7-二甲氧基香豆素在MDCK细胞模型上的转运量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且不同浓度下的Papp(B-A)/Papp(A-B)≈1,4、37℃和加入抑制剂碘乙酰胺后,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吸收Papp(A-B)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和加入外排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MK571后,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外排Papp(B-A)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6,7-二甲氧基香豆素在MDCK细胞模型上表现为浓度依赖的单纯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CK 6 7-二甲氧基香豆素 HPLC 单纯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羟基-6,7-脱氢铁锈醇甲醚及其类似物的合成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灏 李安排 +3 位作者 王晖 杜振亭 武同兴 潘鑫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0-273,共4页
采用 AC→ ABC的合成策略 ,以α-环柠檬醛为 A环起始原料 ,通过与 C环化合物 8缩合、选择性还原及分子内环合得到关键中间体 1 1 ,再经过官能团修饰和转换 ,合成了 1 6 -羟基 -6 ,7-脱氢铁锈醇甲醚及其 3个类似物 .
关键词 (±)-16-羟基-6 7-脱氢铁锈醇甲醚 合成 三环二萜 铁锈醇 柳杉酚 α-环柠檬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7-二甲氧基喹啉衍生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亚刚 刘斌 +2 位作者 王娟 何志鹏 晋小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80-1484,共5页
以3,4-二甲氧基苯胺和丙二酸为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合成得到一系列6,7-二甲氧基喹啉衍生物(3~7b),中间体及产物结构经1H NMR和ESI-MS表征。并着重考察了Suzuki反应中,物料比对化合物5a和5b收率的影响,确定适宜物料比为n(化合物4)∶n(乙烯... 以3,4-二甲氧基苯胺和丙二酸为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合成得到一系列6,7-二甲氧基喹啉衍生物(3~7b),中间体及产物结构经1H NMR和ESI-MS表征。并着重考察了Suzuki反应中,物料比对化合物5a和5b收率的影响,确定适宜物料比为n(化合物4)∶n(乙烯基硼酸频哪醇酯)=1∶2.0。在该反应条件下,化合物5a和5b收率分别为54.5%和33.8%。采用MTT法测定6,7-二甲氧基喹啉衍生物3~7b对人肝癌细胞HepG2及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7b对HepG2细胞的体外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IC50为8.9±0.95μ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 6 7-二甲氧基喹啉衍生物 抗肿瘤活性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DAD法测定八味茵术颗粒剂中6,7-二甲氧基香豆素、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的含量 被引量:3
17
作者 陆麟 王卓君 +1 位作者 戈大春 钱浩良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八味茵术颗粒剂中6,7-二甲氧基香豆素、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选取DIKMA Diamonsil C_(18)(2)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柱温30℃,DAD检测(200~400 nm):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检测波长为340 nm... 目的:探讨八味茵术颗粒剂中6,7-二甲氧基香豆素、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选取DIKMA Diamonsil C_(18)(2)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柱温30℃,DAD检测(200~400 nm):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检测波长为340 nm,白术内酯Ⅲ的检测波长为220 nm,白术内酯Ⅰ的检测波长为275 nm。进样量为5μL,流动相为水(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结果:6,7-二甲氧基香豆素在0. 1~100. 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1. 0000)、白术内酯Ⅲ在0. 1~100. 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1. 0000)、白术内酯Ⅰ在0. 1~100. 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1. 0000),其精密度、稳定性、加样回收率均符合含量测定要求。结论:本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可靠,可有效用于八味茵术颗粒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味茵术颗粒剂 6 7-二甲氧基香豆素 白术内酯Ⅲ 白术内酯Ⅰ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RP-HPLC法测定环合酯中的1-环丙基-6,7-二氟-1,4-二氢-8-甲氧基-4-氧代-3-喹啉羧酸乙酯的含量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龙庄 张璐 付彦文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8期959-961,共3页
建立了以甲醇-水为流动相,使用C18柱进行分离的反向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合酯中的1-环丙基-6,7-二氟-1,4-二氢-8-甲氧基4-氧代-3-喹啉羧酸乙酯含量的分析方法,检测波长为254nm,甲醇与水的比例为80:20,柱温为40℃。方法的RSD=0.85%... 建立了以甲醇-水为流动相,使用C18柱进行分离的反向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合酯中的1-环丙基-6,7-二氟-1,4-二氢-8-甲氧基4-氧代-3-喹啉羧酸乙酯含量的分析方法,检测波长为254nm,甲醇与水的比例为80:20,柱温为40℃。方法的RSD=0.85%,加标回收率为98.0%~99.8%,最低检测限为0.06μg/mL。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环丙基-6 7-二氟-1 4-二氢-8-甲氧基-4-氧代-3-喹啉羧酸乙酯 液相色谱 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茵陈素对^(60)Coγ射线一次全身照射狗、兔的防护效果及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
19
作者 万尧德 黄家政 +2 位作者 边晓林 徐嘉红 臧其中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2-67,共6页
本文研究茵陈素(DMOC)对^(60)Coγ射线一次全身照射狗、兔的防护效果及对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照前10—15min一次腹腔注射茵陈素10—20mg/kg(体重)。对2—7Gy 照射狗、9—10Gy 照射兔的平均保护系数(?)分别为1.33和2.47(K≥... 本文研究茵陈素(DMOC)对^(60)Coγ射线一次全身照射狗、兔的防护效果及对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照前10—15min一次腹腔注射茵陈素10—20mg/kg(体重)。对2—7Gy 照射狗、9—10Gy 照射兔的平均保护系数(?)分别为1.33和2.47(K≥1.2为有效);并能使照射狗的LD_(50)剂量从2.24提高到2.74Gy,其剂量减低系数(DRF)为1.22;且对2Gy 照射狗的白细胞(WBC)总数及血中淋巴细胞转化率有显著的升高作用,对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表现出显著的抑制现象,对血尿素氮(UN)含量有稳定的效果;对照射狗的体重、中性粒细胞有所增加,对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Hb)、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均无明显影响:对正常狗的体温有显著降低(p<0.01);但对照射后狗的体温变化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素 ^60CO Γ射线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MS法分析枇杷叶的倍半萜苷类化合物 被引量:13
20
作者 赵磊 陈剑 +2 位作者 印敏 任冰如 李维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98-1502,共5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分离得到的枇杷叶总倍半萜苷类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对其裂解途径进行研究总结。方法枇杷叶乙醇提取物经大孔树脂、聚酰胺柱色谱和RP-18柱色谱处理后,得到的枇杷叶总倍...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分离得到的枇杷叶总倍半萜苷类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对其裂解途径进行研究总结。方法枇杷叶乙醇提取物经大孔树脂、聚酰胺柱色谱和RP-18柱色谱处理后,得到的枇杷叶总倍半萜苷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100 mm,1.8μm),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ESI源负离子模式下采集质谱数据。结果从总倍半萜苷中得到5个倍半萜苷类化合物,其二级质谱裂解规律均相同,表现为逐个脱去寡糖链上的糖基,产生特征碎片离子m/z 675、529、383,最后生成m/z 205的特征苷元碎片。结论其中2个倍半萜苷类成分可能是仅在苷元C-6和C-7位上构型有差异的loquatifolin A和6,7-cis-nerolidol-3-O-α-L-rhamn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2)-[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倍半萜苷 UPLC-Q-TOF-MS loquatifolin A 6 7-cis-nerolidol-3-O-α-L-rhamn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2)--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