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斯氏艾美耳球虫ITS1-5.8S rRNA-ITS2序列的克隆及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1
作者 闫文朝 韩利方 +3 位作者 张龙现 索勋 薛帮群 王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03-1008,共6页
通过对多种鸡球虫和松鼠球虫18SrRNA和28SrRNA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在18SrRNA 3′端和28SrRNA 5′端保守区设计艾美耳属通用引物,以斯氏艾美耳球虫洛阳分离株LY卵囊基因组DNA为模板首次成功克隆到斯氏艾美耳球虫完整的ITS1-5.8SrRNA-ITS2序... 通过对多种鸡球虫和松鼠球虫18SrRNA和28SrRNA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在18SrRNA 3′端和28SrRNA 5′端保守区设计艾美耳属通用引物,以斯氏艾美耳球虫洛阳分离株LY卵囊基因组DNA为模板首次成功克隆到斯氏艾美耳球虫完整的ITS1-5.8SrRNA-ITS2序列,其大小为1 178bp,其中ITS1序列长度为423bp,5.8SrRNA为155bp,ITS2为600bp,斯氏艾美耳球虫LY株ITS1/2序列高度变异,与鸡球虫、啮齿动物球虫的序列相似性低于60%。然后在斯氏艾美耳球虫ITS1/2序列超变区设计种特异引物,建立了灵敏、特异的PCR检测方法。本研究结果将为兔球虫强致病种的临床诊断和揭示兔球虫种群遗传特征提供有效的分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氏艾美耳球虫 ITS1-5.8s rRNA-ITS2序列 PCR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8S rDNA和ITS序列探讨亚洲瓠瓜的地理分化 被引量:6
2
作者 周先治 陈阳 +2 位作者 陈晟 吴宇芬 赵依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53,共5页
基于5.8S rDNA及ITS序列对23份来自中国、泰国和日本的亚洲瓠瓜品种进行了地理分化研究。结果发现,23份瓠瓜材料的ITS1+5.8S rDNA+ITS2序列的长度在611~627bp之间,G+C含量在54.17%~63.26%之间,信息位点数65个,占总碱基数的11.09%;源... 基于5.8S rDNA及ITS序列对23份来自中国、泰国和日本的亚洲瓠瓜品种进行了地理分化研究。结果发现,23份瓠瓜材料的ITS1+5.8S rDNA+ITS2序列的长度在611~627bp之间,G+C含量在54.17%~63.26%之间,信息位点数65个,占总碱基数的11.09%;源自日本的2份瓠瓜品种的序列长度短于其他21份瓠瓜品种,G+C含量也明显低于其他瓠瓜品种。从5.8S rDNA及ITS序列构建的系统树可以看出,源自日本的瓠瓜品种与源自中国和泰国的瓠瓜品种存在地理分化现象,分属于不同的分支,支持率达到99%。序列间的同质性检验结果显示,2份源自日本的瓠瓜品种与源自中国和泰国的瓠瓜品种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8s RDNA 亚洲瓠瓜 内转录间隔区 地理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蛔虫凉山州分离株ITS和5.8S rDNA序列测定及种系发育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郝桂英 何学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167-3172,共6页
应用保守引物BD1和BD2对7个鸡蛔虫凉山州分离株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及5.8S rDNA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并用ITS-1、ITS-2序列重构鸡蛔虫与其他蛔虫的系统发育关系。测序结果显示所获得的鸡蛔虫ITS及5.8S rDNA序列大小为9... 应用保守引物BD1和BD2对7个鸡蛔虫凉山州分离株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及5.8S rDNA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并用ITS-1、ITS-2序列重构鸡蛔虫与其他蛔虫的系统发育关系。测序结果显示所获得的鸡蛔虫ITS及5.8S rDNA序列大小为974~989bp,同源性为98.9%~100.0%。其中ITS-1、5.8S rDNA和ITS-2片段大小分别为473~481、157和337~359bp,同源性分别为98.5%~100.0%、100.0%和98.5%~100.0%。系统发育树显示所有鸡蛔虫分离株聚在同一分支,能与其他蛔虫相区别。研究结果表明,鸡蛔虫的ITS-1、ITS-2序列种内变异小,但种间差异大,故可作为分子标记用于鸡蛔虫的虫种鉴定,为鸡蛔虫的分子分类、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种群遗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蛔虫 ITS 5.8s RDNA 系统发育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S rDNA D1/D2区与5.8S-ITS rDNA序列分析法在酵母菌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凤梅 《现代农业》 2016年第12期96-96,共1页
酵母菌传统的分类鉴定方法操作繁琐,且费时、费力,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鉴定酵母菌技术越来越完善。该文针对26S rDNA D1/D2区与5.8S-ITS rDNA序列分析法在酵母菌鉴定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酵母 鉴定 26S 5.8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M-ASA法鉴别人参和西洋参ITS及5.8s基因上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被引量:5
5
作者 宋沁馨 张心悦 +2 位作者 卜莹 周国华 冯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4-278,共5页
目的:查找并发现参类药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利用SNP的准确测定来鉴别人参和西洋参。方法:根据ITS及5.8s基因上人参和西洋参的SNP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适配器连接介导的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ALM-ASA)进行检测。结果:PCR反... 目的:查找并发现参类药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利用SNP的准确测定来鉴别人参和西洋参。方法:根据ITS及5.8s基因上人参和西洋参的SNP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适配器连接介导的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ALM-ASA)进行检测。结果:PCR反应体系优化后,能在同一反应中同时鉴别人参、西洋参。根据凝胶电泳中扩增片段的大小判断SNP的类型,出现294bp条带的为人参,111bp条带的为西洋参。结论:ALM-ASA法极大提高了PCR反应的特异性,结果准确,可同时测定多个SNP位点。采用该方法测定ITS及5.8s基因上的SNP位点能有效地对参类品种进行鉴别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西洋参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ITS及5.8s基因 ALM-AS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土默川平原葡萄酒相关酵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凤梅 马利兵 刘树文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5-389,共5页
考察酿酒葡萄中酵母菌种的多样性,分别采用形态学及基于酵母5.8S rRNA-ITS区域的RFLP分析法对内蒙古土默川平原酿酒葡萄中的酵母菌种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地区葡萄酒相关酵母分属于5个属的6个酵母菌种,分别为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 考察酿酒葡萄中酵母菌种的多样性,分别采用形态学及基于酵母5.8S rRNA-ITS区域的RFLP分析法对内蒙古土默川平原酿酒葡萄中的酵母菌种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地区葡萄酒相关酵母分属于5个属的6个酵母菌种,分别为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rientalis)、克鲁维毕赤酵母(Pichia kluyveri)、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及星形假丝酵母(Candida stellata)。实验表明,该地区酿酒葡萄中的酵母菌种具有多样性;此外,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对酵母菌种进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相关酵母 5.8s rRNA—ITS 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湖碘泡虫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丹 柳阳 +1 位作者 翟艳花 顾泽茂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6,共5页
为建立一种灵敏、特异的快速检测异育银鲫寄生洪湖碘泡虫(Myxobolus honghuensis)的方法,本研究根据洪湖碘泡虫ITS-5.8S r DNA基因序列筛选出一对特异性引物Mh F/R,建立PCR检测方法,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特异性试验、灵敏性试验与... 为建立一种灵敏、特异的快速检测异育银鲫寄生洪湖碘泡虫(Myxobolus honghuensis)的方法,本研究根据洪湖碘泡虫ITS-5.8S r DNA基因序列筛选出一对特异性引物Mh F/R,建立PCR检测方法,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特异性试验、灵敏性试验与临床检测验证其可行性。结果显示,建立的PCR检测方法能特异性扩增洪湖碘泡虫相应的基因片段,长度为479 bp,而对试验中其他9种粘孢子虫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最低能检测0.1 pg的虫体基因组DNA。通过临床样品检测,PCR方法比显微镜检测的检出率提高了19.5%。结果表明,该PCR方法特异、灵敏,适用于洪湖碘泡虫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湖碘泡虫(Myxobolus honghuensis) ITS-5.8s RDNA PCR检测 显微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发酵乳及传统开菲尔粒中酵母菌的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艳 范佳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561-568,共8页
研究自然发酵乳和内蒙古牧区传统开菲尔粒中酵母菌的多样性,目的是探寻酵母菌的主要菌群和种属类型,为筛选可发酵低酒度发酵乳的酵母菌奠定基础。该研究首先进行稀释涂布和划线分离出酵母菌株、然后进行菌落形态和细胞形态的初步分类,... 研究自然发酵乳和内蒙古牧区传统开菲尔粒中酵母菌的多样性,目的是探寻酵母菌的主要菌群和种属类型,为筛选可发酵低酒度发酵乳的酵母菌奠定基础。该研究首先进行稀释涂布和划线分离出酵母菌株、然后进行菌落形态和细胞形态的初步分类,再进行5.8SrDNA-ITS区域RFLP分子鉴定,将分离到的130株酵母菌区分为10种形态类型、6种分子类型,分别为马克思克鲁维酵母菌(Kluyveromyces marxianus)、隐球酵母菌(Cryptococcus sp.)、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热带假丝酵母菌(Candida tropicalis)、陆生伊萨酵母菌(Issatchenkia terricola)和季也蒙毕赤酵母菌(Pichia guilliermondii)。其中马克思克鲁维酵母菌、酿酒酵母菌和季也蒙毕赤酵母菌为优势菌群,具有酿造低酒度发酵乳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发酵乳 开菲尔粒 优势酵母菌 5.8s rDNA-ITS区域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酒醅可培养真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晓娟 夏珊 +3 位作者 徐坤 冯鸿 冯霞 曹子建 《酿酒科技》 2015年第7期28-33,共6页
对四川浓香型白酒酒醅可培养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做系统发育分析。运用ITS1-5.8S rRNA-ITS2序列可将部分菌株鉴定到种的水平,可培养丝状真菌优势菌为曲霉属(Aspergillus sp.)、红曲霉属(Monascus sp.)、根霉(Rhizopus sp.)。26S rRNA ... 对四川浓香型白酒酒醅可培养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做系统发育分析。运用ITS1-5.8S rRNA-ITS2序列可将部分菌株鉴定到种的水平,可培养丝状真菌优势菌为曲霉属(Aspergillus sp.)、红曲霉属(Monascus sp.)、根霉(Rhizopus sp.)。26S rRNA D1/D2序列可将所有分离酵母鉴定到种的水平,可培养酵母优势菌为假丝酵母属(Candida sp.)和毕赤酵母属(Pichia 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系统发育 ITS1-5.8s rRNA-ITS2 26S RRNA D1/D2 酒醅 白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不同地区赤霞珠葡萄表皮酵母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俊杰 尚益民 +4 位作者 陈锦永 程大伟 祁帅 彭姗姗 刘崇怀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82,共4页
该研究采用富集分离方法,从河南省内不同地区(安阳、长垣和漯河)葡萄种植园的赤霞珠葡萄表皮分离酵母菌,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形态观察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193株酵母菌,为10种表型,且被鉴定为4个属6个种,分别为仙... 该研究采用富集分离方法,从河南省内不同地区(安阳、长垣和漯河)葡萄种植园的赤霞珠葡萄表皮分离酵母菌,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形态观察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193株酵母菌,为10种表型,且被鉴定为4个属6个种,分别为仙人掌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opuntiae)、葡萄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陆生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terricola)、橡树假丝酵母(Candida quercitrusa)、葡萄酒有孢汉生酵母(Hanseniaspora vineae)和Pichia terricola。其中,H. opuntiae和H. uvarum分布范围广,且漯河地区所蕴含的酵母菌种类最多。不同地区的赤霞珠葡萄表皮蕴含着多种类型的酵母菌资源,且不同地区的酵母菌种类及数目上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 酵母菌 26S RDNA D1/D2 5.8s ITS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紫红毛菜ITS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峰 冯佳 谢树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116-5117,共2页
[目的]对暗紫红毛菜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区)进行序列测定,为其系统发育研究提供新资料。[方法]以产于山西娘子关泉的一株暗紫红毛菜为材料,提取DNA,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进而测定其ITS区基因序列。[结果]暗紫红毛菜与同科的少精紫菜IT... [目的]对暗紫红毛菜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区)进行序列测定,为其系统发育研究提供新资料。[方法]以产于山西娘子关泉的一株暗紫红毛菜为材料,提取DNA,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进而测定其ITS区基因序列。[结果]暗紫红毛菜与同科的少精紫菜ITS区同源性为75%,与条斑紫菜ITS区同源性为79%。[结论]ITS区序列进化速率相对较快,种类和地理分布的差异是其序列差异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紫红毛菜 ITS1-5.8s RDNA-ITS2 序列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传统小曲酵母菌分子指纹图谱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春晓 何宇淋 +1 位作者 唐佳代 邱树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5-172,共8页
采用26S rRNA基因D1/D2区域序列分析方法将59株分离自贵州5个不同地区传统小曲的酵母菌鉴定为6个酵母菌种:1株阿萨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asahii)、32株扣囊覆膜孢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8株Saccharomycopsis malanga、4... 采用26S rRNA基因D1/D2区域序列分析方法将59株分离自贵州5个不同地区传统小曲的酵母菌鉴定为6个酵母菌种:1株阿萨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asahii)、32株扣囊覆膜孢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8株Saccharomycopsis malanga、4株伯顿丝孢毕赤酵母(Hyphopichia burtonii)、6株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和8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本研究展示了6个酵母菌种的WL培养基菌落特征和5.8S rRNA基因ITS区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酶切图谱特征,为这6个菌种的快速鉴定提供依据。在菌种鉴定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采用串联重复-tRNA指纹图谱法分析酵母菌的种内差异,共展示了17个基因型,H.burtonii、W.anomalus与S.fibuligera分别鉴定出4、3种和8种基因型,其中S.fibuligera基因型10、11、12、15、16与17之间的遗传关系较近,而其余菌种内部基因型之间的遗传关系相对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5.8s rRNA基因ITS区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串联重复-tRNA指纹图谱法 基因型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