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刚性配体1,3,5-三(1-咪唑基)苯与1,2,4-苯三甲酸构筑的金属配合物:水热合成及晶体结构(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苏志 吕高超 +3 位作者 岗村高明 陈满生 陈水生 孙为银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71-976,共6页
由水热法合成了2个配合物[Co(1,2,4-HBTC)(tib)](1)和[Ni4(1,2,4-BTC)2(tib)4(H2O)2]·(1,2,4-HBTC).9H2O(2)(1,2,4-H3BTC=1,2,4-苯三甲酸,tib=1,3,5-三(1-咪唑基)苯),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及热重分析等对其进行... 由水热法合成了2个配合物[Co(1,2,4-HBTC)(tib)](1)和[Ni4(1,2,4-BTC)2(tib)4(H2O)2]·(1,2,4-HBTC).9H2O(2)(1,2,4-H3BTC=1,2,4-苯三甲酸,tib=1,3,5-三(1-咪唑基)苯),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及热重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由Co(Ⅱ)和tib连接形成的二维层状结构,1,2,4-HBTC2-作为端基配体与Co(Ⅱ)配位,而配合物2是通过1,2,4-BTC3-连接[Ni(tib)]2+二维网形成最终的二维多层结构,这2个化合物最终均被氢键连接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4-苯三甲酸 1 3 5-三(1-咪唑基)苯 晶体结构 水热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铽掺钇配合物[(Tb_xY_(1-x))(HL)L′Cl·1/2H_2O]的合成及荧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乌仁其木格 赵永亮 +5 位作者 马瑞军 林雪梅 孙慧娟 李欣 李海燕 栗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44-2147,共4页
以1,3,5-苯三甲酸根(BTC3-)为阴离子配体,1,10邻菲啰啉(phen)为中性配体,以不同摩尔比铽、钇离子为中心体,合成了系列铽掺钇配合物。经C,N,H元素分析,稀土总量络合滴定和铽、钇分量的测定推测配合物的组成为(TbxY1-x)(HL)L′Cl.1/2H2O(x... 以1,3,5-苯三甲酸根(BTC3-)为阴离子配体,1,10邻菲啰啉(phen)为中性配体,以不同摩尔比铽、钇离子为中心体,合成了系列铽掺钇配合物。经C,N,H元素分析,稀土总量络合滴定和铽、钇分量的测定推测配合物的组成为(TbxY1-x)(HL)L′Cl.1/2H2O(x=0.10,0.30,0.50,0.70,0.90,L=BTC3-,L′=phen);配合物的波谱测定结果表明,配体1,3,5-苯三甲酸根的羧基氧原子和稀土离子配位成键;1,10邻菲啰啉的氮原子与稀土离子螯合成环。荧光发射光谱测试表明,该类配合物是一类发光强度较好的配合物,不发光的钇离子对铽离子的发光有明显的增强作用,铽:钇为0.7:0.3的配合物(Tb0.7Y0.3)(HL)L′Cl.1/2H2O的发光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 5-苯三甲酸 1 10-邻菲啰啉 铽配合物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氮杂环和羧酸配体的银(Ⅰ)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黄秋颖 江金永 +1 位作者 李姗珊 孟祥茹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3-538,共6页
以AgNO_3·H_2O、2-(1H-咪唑-1-甲基)-1H-苯并咪唑(imb)和1,3,5-苯三甲酸(H3btc)为原料,在120℃下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个新的配合物[Ag3(Hbtc)(H2btc)(imb)2](1)。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对配合物1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 以AgNO_3·H_2O、2-(1H-咪唑-1-甲基)-1H-苯并咪唑(imb)和1,3,5-苯三甲酸(H3btc)为原料,在120℃下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个新的配合物[Ag3(Hbtc)(H2btc)(imb)2](1)。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对配合物1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在256℃以前很稳定。室温固态荧光测试显示,在313 nm激发波长下,配合物1在419 nm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射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Ⅰ)-配合物 2-(1H-咪唑-1-甲基)-1H-苯并咪唑 1 3 5-苯三甲酸 晶体结构 热稳定性 荧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