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HT1A受体拮抗剂对七氟烷致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突触可塑性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邹佳芮 陈克研 张振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6,74,共8页
目的探讨5-HT1A受体拮抗剂对七氟烷致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突触可塑性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18月龄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以及治疗组。模型组吸入50%空气、氧气混合物(2 L/min)和2%七氟烷4 h后左侧脑室给... 目的探讨5-HT1A受体拮抗剂对七氟烷致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突触可塑性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18月龄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以及治疗组。模型组吸入50%空气、氧气混合物(2 L/min)和2%七氟烷4 h后左侧脑室给予生理盐水(5μL),治疗组在吸入50%空气、氧气混合物(2 L/min)和2%七氟烷4 h后左侧脑室给予5-HT1A受体拮抗剂(3μg),对照组仅吸入50%空气、氧气混合物(2 L/min)4 h。水迷宫法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尼氏染色和高尔基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元和突触的病理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MeCP2、p250GAP、PSD-95、GAP-43与Syn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KA、CREB1、BDNF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PKA、CREB1、p-CREB1、BDN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05)。HE、尼氏和高尔基染色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不规则,排列松散,周围组织间隙扩大,细胞核固缩深染,部分神经元内尼氏体减少,树突分支数量以及树突棘密度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规则,结构相对完整,排列均匀,神经元内尼氏体数量增多,树突分支数量及树突棘密度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MeCP2、PSD-95、GAP-43、Syn蛋白,PKA、CREB1、BDNF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p250GAP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MeCP2、PSD-95、GAP-43、Syn蛋白,PKA、CREB1、BDNF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p250GAP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5-HT1A受体拮抗剂通过激活CREB/BDNF通路,增强PSD-95、GAP-43、Syn表达,促进突触重塑,保护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从而改善七氟烷致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1a受体拮抗剂 CREB/BDNF通路 突触可塑性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氏平鲉5-HT1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攻击行为表型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葛晓雨 李海霞 +3 位作者 潘玉兰 陈松猛 王佳钰 马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2-779,共8页
以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幼鱼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5-HT1A受体基因在攻击行为调控中的作用。首先,通过注射8-OH-DPAT(特异性5-HT1A受体激动剂)对许氏平鲉幼鱼的攻击行为进行了分析,评估了受体对幼鱼攻击行为的影响;其次,对不同... 以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幼鱼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5-HT1A受体基因在攻击行为调控中的作用。首先,通过注射8-OH-DPAT(特异性5-HT1A受体激动剂)对许氏平鲉幼鱼的攻击行为进行了分析,评估了受体对幼鱼攻击行为的影响;其次,对不同攻击表型的许氏平鲉幼鱼进行了5-HT1A受体基因的多态性位点筛选,以期获得与许氏平鲉攻击行为显著相关的潜在SNP标记。结果显示:(1)8-OH-DPAT处理组幼鱼攻击行为的频率和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攻击潜伏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在5-HT1Aα启动子区域中发现了7个与攻击表型差异显著相关的多态性位点(P<0.05),分别为SNP 1236、SNP 1245、SNP 1260、SNP1301、SNP 1302、SNP 1309和SNP 1330位点;在5-HT1Aβ启动子区域中发现了2个与攻击表型差异显著相关的多态性位点(P<0.05),分别为SNP 892和SNP 1147位点,但在5-HT1A基因CDS编码区并未发现与攻击差异表型显著相关的多态性位点(P>0.05)。综上所述,研究结果证明了5-HT1A受体的激活能够显著抑制许氏平鲉的攻击行为,筛选了与攻击性差异个体相关的5-HT1A受体基因SNP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攻击行为 5-ht1a基因 许氏平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5-HT1A、5-HT2A后信号通路探讨针刺治疗PCPA失眠机制 被引量:21
3
作者 罗本华 庞宇舟 +4 位作者 张玲 吴椋冰 何疆 李文康 李玉秋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11-1216,共6页
为探明针刺5-HT1A、5-HT2A后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其与改善PCPA失眠中枢5-HT障碍机制的关系,将48只PCPA失眠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并与16只正常鼠对照。正常组、模型组无特殊处理,针刺组予针刺脐内环合失眠穴方干预,非穴组针刺非穴处理,治疗... 为探明针刺5-HT1A、5-HT2A后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其与改善PCPA失眠中枢5-HT障碍机制的关系,将48只PCPA失眠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并与16只正常鼠对照。正常组、模型组无特殊处理,针刺组予针刺脐内环合失眠穴方干预,非穴组针刺非穴处理,治疗6天后,处死动物、分离海马并匀浆,拟ELISA检测5-HT、PLCβ和cAMP含量,WB检测Gαi/o、Gαq/11表达,统计学分析5-HT与cAMP、PLCβ相关性。结果PCPA失眠大鼠海马5-HT、cAMP明显降低,PLCβ明显升高,针刺组5-HT、cAMP含量显著升高,PLCβ含量显著降低;各组内5-HT与cAMP呈正相关性、与PLCβ呈负相关性;模型组Gαq/11显著下降,针刺显示显著上调作用,各组间Gαi/o表达比较无统计意义;实验提示该针法能良性调控5-HT1A/Gαi/o/cAMP、5-HT2A/Gαq/11/PLCβ信号通路起改善PCPA失眠作用,该作用与改善中枢5-HT障碍机制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PA失眠 脐内环合失眠穴方针刺 5-ht1a 5-ht2A 环磷酸腺苷 β型磷脂酶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皂苷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大脑皮层5-HT_(1A) R-β-arrestin2-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程 胡婷婷 +4 位作者 黄莺 杨静谟 徐婷娟 徐维平 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2-266,共5页
目的探讨黄精皂苷(SRP)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及部分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RP(400、200、100 mg/kg)组和氟西汀(2 mg/kg)组。采用7种不同应激方法建立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指... 目的探讨黄精皂苷(SRP)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及部分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RP(400、200、100 mg/kg)组和氟西汀(2 mg/kg)组。采用7种不同应激方法建立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指标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大脑皮层区5-羟色胺1A受体(5-HT1AR)的表达;Western blot法分析大脑皮层区5-HT1AR、β-arrestin2、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应激刺激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降低、自主活动次数减少,处于抑郁状态。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脑皮层5-HT1AR表达降低,β-arrestin2、akt表达升高(P<0.05),而SRP组可以逆转这种现象(P<0.05,P<0.01)。结论中药SRP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调节5-HT1AR/β-arrestin2/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黄精皂苷 5-ht1a R β-arrestin2 akt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皂苷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5-HT1AR/cAMP/PKA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魏浩洁 徐维平 +1 位作者 魏伟 陈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黄精皂苷(SRP)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及部分机制。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SRP(100、200、400 mg/kg)组和氟西汀(2 mg/kg)组。采用不同应激方法建立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指标... 目的探讨黄精皂苷(SRP)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及部分机制。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SRP(100、200、400 mg/kg)组和氟西汀(2 mg/kg)组。采用不同应激方法建立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指标变化,放射免疫法测定海马环腺苷酸(cAMP)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5-羟色胺受体(5-HT1AR)、蛋白激酶A(PKA)、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应激刺激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自主活动次数减少,体重降低,糖水消耗减少,处于抑郁状态。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海马5-HT1AR、cAMP、PKA、CREB表达显著降低,SRP组5-HT1AR、cAMP、PKA、CREB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论 SRP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的行为学有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5-HT1AR/cAMP/PKA/CREB信号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黄精皂苷 5-ht1aR 蛋白激酶A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针法对对氯苯丙氨酸诱导失眠大鼠海马5-HT_(1A)、5-HT_(2A)基因表达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罗本华 王燕 +3 位作者 张亚飞 陈周婧 郭雅雯 赵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630-2633,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失眠方、脐内环穴,失眠方和脐内环穴联合应用对对氯苯丙氨酸(para-chlorophenylalanine,PCPA)失眠大鼠海马5-HT_(1A)、5-HT_(2A)总RNA表达的影响,并对三种针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随机抽取6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组,将3... 目的:观察针刺失眠方、脐内环穴,失眠方和脐内环穴联合应用对对氯苯丙氨酸(para-chlorophenylalanine,PCPA)失眠大鼠海马5-HT_(1A)、5-HT_(2A)总RNA表达的影响,并对三种针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随机抽取6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组,将30只PCPA失眠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失眠方组、脐内环针组、失眠方加脐内环针组、非穴组5组,每组6只。正常组、模型组无特殊处理,干预组分别给予针刺失眠方、针刺脐内环穴、针刺失眠方和脐内环穴联合干预,非穴组予针刺非穴处理,治疗6 d后取大鼠海马组织,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5-HT_(1A)、5-HT_(2A)的基因表达。结果:PCPA失眠大鼠海马5-HT_(1A)基因表达下降,而5-HT_(2A)基因表达上调;三种针法均显著上调PCPA失眠大鼠海马5-HT_(1A)的基因表达、下调5-HT_(2A)的基因表达;而失眠方和脐内环穴联合应用的效果优于失眠方或者脐内环穴单用。结论:PCPA失眠大鼠可能存在中枢5-HT受体信号机制异常,三种针法可能通过调节海马内5-HT_(1A)、5-HT_(2A)基因表达而改善失眠;实验支持失眠方和脐内环穴针刺联合应用为失眠症的优选干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脐内环针 失眠方 5-ht1a 5-ht2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CA1区5-HT_(1A)受体调控PTSD大鼠空间记忆的作用 被引量:19
7
作者 林玲 刘国良 孙缦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8-103,共6页
目的:观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海马长时程增强(LTP)的变化以及5-羟色胺1A受体(5-HT_(1A)受体)和突触后致密物蛋白95(PSD-95)的表达,探讨5-HT_(1A)受体调控PTSD大鼠空间记忆的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 目的:观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海马长时程增强(LTP)的变化以及5-羟色胺1A受体(5-HT_(1A)受体)和突触后致密物蛋白95(PSD-95)的表达,探讨5-HT_(1A)受体调控PTSD大鼠空间记忆的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8只。模型组采用连续单一刺激构建PTSD大鼠模型。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2组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电生理实验检测强直性高频刺激对海马LTP的影响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海马5-HT_(1A)受体和PSD-95蛋白的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在各实验日模型组大鼠逃避平台的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电生理实验结果显示在强直性高频刺激后,2组大鼠海马诱发电位的幅值明显升高,模型组诱发电位的幅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Westem blot实验和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5-HT_(1A)受体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但PSD-95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PTSD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减退,可能与海马CA1区5-HT_(1A)受体的表达增加和PSD-95的表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海马 5-ht1a受体 突触后致密物蛋白95 学习和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_(1A)受体亚型与P物质、Ⅰ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和甘丙肽在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中的共表达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晶 黄静 +3 位作者 汪伟 王亚云 李云庆 武胜昔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0-404,共5页
为探讨5-HT1A受体亚型参与感觉信息调控的机制,本文利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技术观察了该受体亚型与P物质(SP)、I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GLUT1)和甘丙肽(Gal)在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内的共存状况。结果表明:5-HT1A受体亚型阳... 为探讨5-HT1A受体亚型参与感觉信息调控的机制,本文利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技术观察了该受体亚型与P物质(SP)、I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GLUT1)和甘丙肽(Gal)在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内的共存状况。结果表明:5-HT1A受体亚型阳性神经元占DRG神经元总数的46.2%,阳性神经元以大型及小型神经元为主。在DRG内观察到了5-HT1A/SP、5-HT1A/VGLUT1以及5-HT1A/Gal双标神经元。其中5-HT1A/SP双标神经元占5-HT1A受体亚型阳性神经元的34.6%,占SP阳性神经元的72.0%;5-HT1A/VGLUT1双标神经元占5-HT1A受体亚型阳性神经元的24.1%,占VGLUT1阳性神经元的18.5%;5-HT1A/Gal双标神经元占5-HT1A免疫阳性神经元的17.6%,占Gal免疫阳性神经元的63.8%。5-HT1A/SP和5-HT1A/Gal双标神经元主要为DRG的小型神经元,而5-HT1A/VGLUT1双标神经元主要为大、中型神经元。上述结果提示,5-HT1A受体亚型可能通过调节SP、谷氨酸以及Gal在初级传入终末及外周神经末稍的释放发挥其感觉信息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1a受体亚型 P物质 VGLUT1 甘丙肽 背根神经节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D-95信号通路介导5-HT1A受体激动剂改善大鼠病理性攻击行为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4
9
作者 赵媛 蔡亚兰 +4 位作者 陈竹 屈远 秦光成 陈力学 胡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2-229,共8页
目的探索突触后致密物-95(postsynaptic density-95,PSD-95)信号通路是否参与并介导5-HT1A受体激动剂对大鼠病理性攻击行为的改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将成功构建的24只病理性攻击大鼠按照抽签法分为4组,分别为8-OH-DPAT组、8-OH-DPAT+Z... 目的探索突触后致密物-95(postsynaptic density-95,PSD-95)信号通路是否参与并介导5-HT1A受体激动剂对大鼠病理性攻击行为的改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将成功构建的24只病理性攻击大鼠按照抽签法分为4组,分别为8-OH-DPAT组、8-OH-DPAT+ZL006组、ZL006组、Na Cl组,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以1 mg/kg每日腹腔注射并持续2周、PSD-95阻断剂(ZL006)以1 mg/kg每隔3天腹腔注射并持续2周。分别在给药前、给药1周后及给药2周后用居住-入侵实验测试大鼠病理性攻击行为变化,且每次居住-入侵实验前取大鼠眼眶后静脉血。取前额叶皮层、大鼠海马及下丘脑组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脑区五羟色胺1A受体(serotonin 1A receptor,5-HT1AR)、PSD-95及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的表达,并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糖皮质激素含量。结果 8-OH-DPAT组大鼠攻击总数、攻击持续时间及攻击要害部位比在给药1周及2周后均有明显下降(P<0.05);8-OH-DPAT+ZL006组大鼠仅在给药1周后有降低(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8-OH-DPAT组、8-OH-DPAT+ZL006组前额叶皮层及海马5-HT1A受体表达均高于其余两组(P<0.05);8-OH-DPAT组大鼠前额叶皮层及海马PSD-95表达高于其余3组(P<0.05);且该组海马GR表达低于其余3组(P<0.05);各组大鼠下丘脑5-HT1AR、PSD-95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结果显示:给药2周后8-OH-DPAT组血清糖皮质激素浓度有明显上升(P<0.05),而其余3组在干预前后血清糖皮质激素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PSD-95信号通路参与并介导了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对大鼠病理性攻击行为的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对血清糖皮质激素的调控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攻击行为 5-ht1a受体激动剂 PSD-95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模拟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不同脑区5-HT1A受体基因表达mRNA水平变化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惠云 乔明琦 +1 位作者 马月香 于燕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年第5期15-17,共3页
本文以大鼠模拟经前期综合征(PMS)肝失疏泄所导致的始发证候肝气逆证为切入点,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肝失疏泄产生肝气逆证时的主要改变指标五羟色胺(5-HT1A)受体基因表达在中枢不同脑区(下丘脑、边缘叶)mRNA水平上的变化进行了探... 本文以大鼠模拟经前期综合征(PMS)肝失疏泄所导致的始发证候肝气逆证为切入点,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肝失疏泄产生肝气逆证时的主要改变指标五羟色胺(5-HT1A)受体基因表达在中枢不同脑区(下丘脑、边缘叶)mRNA水平上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在肝失疏泄产生肝气逆证时中枢神经系统中5-HT1A受体的基因表达在mRNA水平均受到一定的抑制,即在肝失疏泄产生肝气逆证时5-HT1A受体的活性明显下降,且下丘脑中5-HT1A受体的活性要比边缘叶中5—HT1A受体的活性下降得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气逆证 5-ht1a受体 基因表达 经前期综合征(PMS) 5-ht1a受体 mRNA水平 肝气逆证 基因表达 水平变化 不同脑区 模拟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潜在5-HT_(1A)脑受体显像剂^(99)Tc^m-Bicine/HYNIC-MPP2的制备及其生物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现忠 庞燕 +2 位作者 范卫卫 张俊波 唐志刚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6-211,共6页
优化合成了含有1-(2-甲氧基苯基)哌嗪(MPP)结构的配体2-(4-(2-甲氧基苯基)哌嗪基)乙胺-6-叔丁基氧羰基肼基吡啶-3-甲酸(HYNIC-MPP2)。在室温下以N,N-二(2-羟基乙基)氨基乙酸(Bicine)为共配体制备得到配合物99Tcm-Bicine/HYNIC-MPP2,其... 优化合成了含有1-(2-甲氧基苯基)哌嗪(MPP)结构的配体2-(4-(2-甲氧基苯基)哌嗪基)乙胺-6-叔丁基氧羰基肼基吡啶-3-甲酸(HYNIC-MPP2)。在室温下以N,N-二(2-羟基乙基)氨基乙酸(Bicine)为共配体制备得到配合物99Tcm-Bicine/HYNIC-MPP2,其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5%,并且在6 h内保持稳定。脂水分配系数和电泳实验结果表明,该放射性标记配合物是水溶性和电中性的。正常小鼠体内生物分布实验结果表明,99Tcm-Bicine/HYNIC-MPP2有一定的脑摄取(注射后2 min时为0.31%ID/g)。脑区域分布及抑制实验显示,该配合物在5-HT1A受体含量丰富的海马组织有较高摄取(注射后2 min时为1.00%ID/g),而在受体含量低的小脑组织中摄取也低(注射后2 min时为0.63%ID/g)。抑制后,海马摄取降低较多(注射后2 min时为0.42%ID/g),而小脑摄取则无明显变化。抑制前后海马/小脑比值分别为1.59和0.89。由此可见该标记配合物与5-HT1A受体具有一定特异性结合,是一种新的潜在5-HT1A受体显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1a受体 99Tcm 2-(4-(2-甲氧基苯基)哌嗪基)乙胺-6-叔丁基氧羰基肼基吡啶-3-甲酸(HYNIC-MPP2) 生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潜在^(99m)TcN核标记5-HT_(1A)脑受体显像剂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现忠 周潘旺 +4 位作者 刘姣姣 黄艳 顾婷 陈妍伶 王学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5-400,共6页
合成了一种含有(2-甲氧基苯基)哌嗪(MPP)活性基团的4-[(2-甲氧基苯基)哌嗪基]-二硫代甲酸盐(MPPDTF),式中MPP基团是与5-HT1A脑受体具有高亲和性的药效团.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核磁(1HNMR)及质谱(EI-MS)等表征确认了配体的结构.9... 合成了一种含有(2-甲氧基苯基)哌嗪(MPP)活性基团的4-[(2-甲氧基苯基)哌嗪基]-二硫代甲酸盐(MPPDTF),式中MPP基团是与5-HT1A脑受体具有高亲和性的药效团.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核磁(1HNMR)及质谱(EI-MS)等表征确认了配体的结构.99mTcN核标记配合物按两步法制备:先由药盒法制得中间体([99mTc≡N]i2nt+),然后通过配体交换反应制得最终标记配合物(99mTcN(MPPDTF)2).配体交换反应条件在配体用量、反应pH值、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方面经过细致的优化,在最佳标记条件下可制得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8%的最终配合物.中间体和最终配合物的制备均经过TLC和HPLC鉴定.99mTcN(MPPDTF)2配合物为中性、脂溶性配合物(P=49.5±3.5,n=3),在室温下放置6 h以上放化纯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1a受体 4-[(2-甲氧基苯基)哌嗪基]-二硫代甲酸盐 ^99mTcN核配合物 显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跑台训练对脑梗死大鼠海马5-HT、5-HT1A受体及突触素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蓝晓芳 李光勤 +2 位作者 郑宗菊 杨婉 黄浩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5-279,共5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跑台训练对神经功能评分及大鼠缺血侧海马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5-HT1A受体及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运动训练组及假手术组,每组各2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跑台训练对神经功能评分及大鼠缺血侧海马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5-HT1A受体及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运动训练组及假手术组,每组各2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方法造成局灶性脑梗死模型。训练组于造模后第3天进行16 d的跑台训练。运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mNSS)对模型组及运动训练组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HE染色及尼氏染色观察各组海马CA2区神经细胞形态。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海马组织5-HT含量。运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海马5-HT1A受体及突触素的蛋白水平,逆转录PCR方法检测5-HT1A受体mRNA水平变化。结果:MCAO术后19 d,运动训练组mNSS评分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01)。HE染色及尼氏染色显示假手术组中海马CA2区细胞形态完整;模型组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受损明显;运动训练组细胞受损减轻。运动锻炼组5-HT含量(14.5±1.71)ng/ml较模型组(7.13±0.71)ng/ml有明显增高(P<0.001)。运动训练组5-HT1A受体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突触素蛋白表达在运动训练组也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跑台训练可改善局灶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增加海马组织5-HT含量及5-HT1A受体表达,提高突触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跑台训练 5-羟色胺 5-ht1a受体 突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抗吗啡戒断后焦虑的5-HT_(1A)受体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亮 周奇志 +4 位作者 赵纪岚 孟都 蔡定均 吴巧凤 乔秀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63-1765,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抗吗啡戒断后焦虑的5-HT1A受体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吗啡依赖戒断小鼠模型,分别予模型小鼠皮下连续注射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或拮抗剂(WAY-100635),并予电针治疗后,以高架十字迷宫测试小鼠焦虑情绪。结果:(1)电针和8... 目的:探讨电针抗吗啡戒断后焦虑的5-HT1A受体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吗啡依赖戒断小鼠模型,分别予模型小鼠皮下连续注射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或拮抗剂(WAY-100635),并予电针治疗后,以高架十字迷宫测试小鼠焦虑情绪。结果:(1)电针和8-OH-DPAT均可提高模型小鼠的OT%和OE%值(P<0.05)。(2)电针可明显提高注射WAY-100635的模型小鼠的OT%和OE%值(P<0.05)。结论:5-HT1A受体在抗焦虑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可能是电针抗焦虑的重要中枢作用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戒断 焦虑 电针 5-ht1a受体 8-OH-DPAT WAY-1006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I大鼠延髓头端腹内侧核5-HT1A受体参与疼痛-抑郁共病的可能机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威 徐静 万燕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256-263,共8页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结扎慢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大鼠的延髓头端腹内侧核(rostroventromedial medulla,RVM)5-HT1A受体参与疼痛-抑郁共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ormal组,6只),...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结扎慢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大鼠的延髓头端腹内侧核(rostroventromedial medulla,RVM)5-HT1A受体参与疼痛-抑郁共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ormal组,6只),假手术组(Sham组,6只),坐骨神经结扎手术组(CCI组,6只),CCI+拮抗剂组(6只),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组(CUMS组,6只),CUMS+拮抗剂组(6只)。其中Normal组不做任何处理,Sham组颅内立体定位注射生理盐水,CCI组结扎左侧腿部坐骨神经,CUMS组进行应激刺激,持续30天;在30天后,对于CCI组和CUMS组造模成功的大鼠,分别脑立体定位注射5-HT1A受体拮抗剂Way-100635(0.1 mg/Kg),测量各组机械超敏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爪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所有组均进行强迫游泳测试,测量大鼠在水中的漂浮不动时间。取RVM和脊髓腰骶膨大,分别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检测RVM内5-HT1A受体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测量脊髓背角内5-HT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CCI组的MWT和TWL均呈降低的趋势,并且在2周左右时降到最低,随后维持稳定,强迫游泳实验中的漂浮状态时间显著延长(P<0.05),同时5-HT1A受体在RVM内表达增多,脊髓中5-HT表达增高,但当RVM内注射5-HT1A受体拮抗剂后,脊髓内的5-HT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与Normal组相比,CUMS组的MWT和TWL逐渐降低,漂浮状态的时间达到最长(P<0.05),同时5-HT1A受体在RVM内表达比CCI组增加的更明显,脊髓中5-HT表达增高,注射5-HT1A受体拮抗剂以后,CCI组和CUMS组的MWT和TWL均比注射前阈值增高(P<0.05),强迫游泳时间降低(P<0.05),并且RVM中的5-HT1A受体表达增高,脊髓内5-HT表达量减少(P<0.05)。结论:RVM内的5-HT1A受体可能参与了疼痛-抑郁共病的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下行抑制/易化系统 5-ht1a受体 RVM CCI模型 CUM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_(1A)受体显像剂^(131)I-MPPI的合成和动物试验
16
作者 陆春雄 吴春英 +5 位作者 蒋泉福 邹美芬 陈正平 王颂佩 张同兴 李晓敏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3-187,共5页
为了找到适合123I标记的5-羟色胺(5-HT1A)受体显像剂,合成了4-三正丁基锡-N-[2-[1-(2-甲氧基苯基)]-1-哌嗪基]乙基-N-2-吡啶基-苯甲酰胺(MPPBu3Sn,标记前体),并采用双氧水标记法进行131I标记,得到标记物131I-MPPI,标记率大于90%,放化纯... 为了找到适合123I标记的5-羟色胺(5-HT1A)受体显像剂,合成了4-三正丁基锡-N-[2-[1-(2-甲氧基苯基)]-1-哌嗪基]乙基-N-2-吡啶基-苯甲酰胺(MPPBu3Sn,标记前体),并采用双氧水标记法进行131I标记,得到标记物131I-MPPI,标记率大于90%,放化纯大于99%。初步动物实验结果显示,131I-MPPI在大鼠海马中摄取最多,30 min时,海马与小脑的摄取率比值为2.90,说明131I-MPPI浓集在海马中,与5-HT1A受体在脑中的分布一致;放射自显影结果显示,在注射8-OH-DPAT后,海马(CA3区)与小脑的光密度比值从13.98±0.87降至1.96±0.46,与阻断前差异显著,说明131I-MPPI与5-HT1A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注射后5 min和120 min,甲状腺的摄取率分别为(0.069±0.020)%和(0.128±0.026)%,表明脱碘是其主要代谢途径;131I-MPPI对5-HT1A受体具有高度亲和性和特异性,可作为筛选其他化合物对5-HT1A受体亲和大小的工具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1a受体 ^131I-MPPI 合成 显像剂 生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吻侧无颗粒岛叶皮层内5-HT1A受体抑制福尔马林诱发的伤害性行为
17
作者 霍福权 吕伯昌 +2 位作者 张婷 李云庆 唐敬师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0-474,共5页
目的:明确5-HT1A受体是否参与吻侧无颗粒岛叶皮层(rostral agranular insular cortex,RAIC)介导的抗炎性持续性痛效应。方法:采用行为药理学实验方法观察RAIC内微量注射选择性5-HT1A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对福尔马林诱发的伤害性行为(缩足... 目的:明确5-HT1A受体是否参与吻侧无颗粒岛叶皮层(rostral agranular insular cortex,RAIC)介导的抗炎性持续性痛效应。方法:采用行为药理学实验方法观察RAIC内微量注射选择性5-HT1A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对福尔马林诱发的伤害性行为(缩足反应)的影响。结果:RAIC内微量注射选择性5-HT1A受体的激动剂8-OH-DPAT(5.0μg/0.5μl)明显抑制福尔马林诱发的大鼠缩足反应;向RAIC内提前5min预先微量注射5-HT1A受体拮抗剂NAN-190(10μg/0.5μl)则可拮抗8-OH-DPAT(5.0μg/0.5μl)对缩足反应的抑制效应;RAIC内单独注射NAN-190对福尔马林诱发的大鼠缩足反应没有影响。结论:5-HT1A受体参与RAIC介导的抗炎性持续性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1a受体 福尔马林实验 缩足反应 吻侧无颗粒岛叶皮层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内注射5,7-双羟色胺对内侧前额叶皮层锥体神经元5-HT_(1A)受体敏感性的影响
18
作者 刘彦彤 高捷 王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58-961,共4页
目的:探讨脑室内注射5,7-双羟色胺(5,7-DHT)对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锥体神经元5-羟色胺-1A(5-HT1A)受体敏感性的影响,阐明5-HT1A受体对锥体神经元电活动的作用。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1)和5,7-DHT损... 目的:探讨脑室内注射5,7-双羟色胺(5,7-DHT)对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锥体神经元5-羟色胺-1A(5-HT1A)受体敏感性的影响,阐明5-HT1A受体对锥体神经元电活动的作用。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1)和5,7-DHT损毁组(n=15)。损毁组大鼠脑室内注射5,7-DHT,假手术组大鼠脑室内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2组大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0.5~128.0μg·kg-1)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采用体细胞外电生理学方法观察mPFC中锥体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并静脉注射5-HT1A受体拮抗剂 WAY100635,观察损毁组大鼠对5,7-DHT激动剂和拮抗剂的敏感性,并与假手术组进行比较。结果:在假手术组中,不同剂量(0.5~128.0μg·kg-1)8-OH-DPAT对大鼠锥体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均产生兴奋-抑制式的影响,这些神经元在低剂量(0.5~32.0μg·kg-1)时被兴奋,放电频率增加(P<0.05);而在高剂量(128.0μg·kg-1)时则被抑制,放电频率减少。在损毁组中,不同剂量(0.5~128.0μg·kg-1)8-OH-DPAT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大鼠锥体神经元的电活动(df=5,F=3.44,P =0.003),即放电频率减少,未见兴奋-抑制效应;WAY10035可以反转8-OH-DPAT的抑制作用。结论:脑室内注射5,7-DHT可使大鼠mPFC锥体神经元5-HT1A受体敏感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7-双羟色胺 5-ht1a 受体 内侧前额叶皮层 锥体神经元 电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1A受体参与腹外侧眶皮层内5-HT诱发的抗伤害效应
19
作者 屈超玲 贾红 霍福权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2-156,共5页
为了明确5-HT参与腹外侧眶皮层(VLO)的抗伤害效应以及VLO内的5-HT1A受体与该效应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浅麻大鼠,以甩尾反射潜伏期(TFL)为指标,观察VLO内微量注射5-HT和选择性5-HT1A受体拮抗剂p-MPPI对TFL的影响。结果显示:VLO内微量注... 为了明确5-HT参与腹外侧眶皮层(VLO)的抗伤害效应以及VLO内的5-HT1A受体与该效应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浅麻大鼠,以甩尾反射潜伏期(TFL)为指标,观察VLO内微量注射5-HT和选择性5-HT1A受体拮抗剂p-MPPI对TFL的影响。结果显示:VLO内微量注射5-HT(2.0、5.0、10.0μg)可剂量依赖性抑制辐射热诱发的TFL;而VLO内预先5min微量注射5-HT1A受体拮抗剂p-MPPI(0.2μg)可拮抗5-HT(10.0μg)诱发的抗伤害效应。本研究的结果提示5-HT参与VLO内的抗伤害效应,而该效应可能由5-HT1A受体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 5-ht1a受体 抗伤害效应 腹外侧眶皮层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侧海马齿状回5-HT1A受体在帕金森病大鼠焦虑行为中的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椰 姜依凡 +6 位作者 刘鑫 焦思睿 胡伟 彭伟 谢雯 王君 张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2-409,共8页
目的研究背侧海马齿状回5-HT_(1A)受体在制备帕金森病(PD)大鼠焦虑行为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盐酸6-羟基多巴(6-OHDA)单侧内侧前脑束(MFB)完全损毁制备PD模型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假手术组和MFB毁损大鼠黑质致密部(SNc)和腹侧被盖区(V... 目的研究背侧海马齿状回5-HT_(1A)受体在制备帕金森病(PD)大鼠焦虑行为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盐酸6-羟基多巴(6-OHDA)单侧内侧前脑束(MFB)完全损毁制备PD模型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假手术组和MFB毁损大鼠黑质致密部(SNc)和腹侧被盖区(VTA)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阳性(TH-ir)神经元的数量;采用旷场试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背侧海马齿状回(DG)局部给予5-HT_(1A)受体激动剂8-OH-DPAT或拮抗剂WAY-100635对假手术组和MFB毁损组大鼠焦虑行为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检测其焦虑相关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结果 PD组损毁侧SNc中的TH-ir神经元完全缺失,而VTA中TH-ir神经元的数目则显著减少到未损毁侧的(34±2)%;在旷场实验中大鼠的自发运动,包括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能力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并且在旷场实验中央区停留时间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的开放臂进入次数百分比和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均明显缩短,即诱发大鼠的焦虑样行为。背侧海马DG内注射5-HT_(1A)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对大鼠的自发运动均无影响。假手术组大鼠背侧海马DG内微量注射5-HT_(1A)受体激动剂8-OH-DPAT或拮抗剂WAY-100635,均对其焦虑样行为没有影响;而MFB毁损大鼠的背侧海马DG内微量注射8-OH-DPAT,其在旷场试验中央区停留时间显著延长,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开放臂进入次数百分比和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均显著增加,即改善焦虑样行为;MFB毁损大鼠的背侧海马DG内注射5-HT_(1A)受体拮抗剂WAY-100635,对其焦虑样行为无影响;6-OHDA单侧完全损毁MFB组损伤侧的纹状体、mPFC、杏仁核和腹侧海马内DA神经递质含量明显降低,而5-HT和NA含量没有变化。结论6-OHDA单侧完全损毁MFB导致SNc的DA能神经元完全损毁,VTA DA能神经元部分损毁;损伤侧的纹状体、mPFC、杏仁核和腹侧海马内DA神经递质含量明显降低,且出现焦虑样行为;背侧海马DG内注射5-HT_(1A)受体激动剂8-OH-DPAT可改善MFB毁损大鼠的焦虑样行为,但对假手术组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海马 焦虑 5-ht1a受体 多巴胺 盐酸6-羟基多巴(6-OH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