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地探测四号01星总体设计与技术创新
1
作者 张庆君 倪崇 +3 位作者 戴超 刘立平 唐治华 舒卫平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为了解决低轨SAR卫星对观测区域成像幅宽小、重访时间长的问题,研制了陆地探测四号01星。其是世界首颗高轨SAR卫星,利用地球同步轨道的轨位优势,对同一地点的重访周期由低轨SAR的天级提升为小时级,幅宽由低轨SAR的百千米级提升为千千米... 为了解决低轨SAR卫星对观测区域成像幅宽小、重访时间长的问题,研制了陆地探测四号01星。其是世界首颗高轨SAR卫星,利用地球同步轨道的轨位优势,对同一地点的重访周期由低轨SAR的天级提升为小时级,幅宽由低轨SAR的百千米级提升为千千米级,可为及时、有效实施灾害应急响应提供有力支持。围绕高轨微波成像的新体制,解决了高轨微波成像、超大功率星载微波发射、超大口径星载天线、多体大挠性高精度姿态稳定控制、万瓦级强脉冲高品质电源、载荷与平台一体化高效热管理、高轨星地一体化精密定轨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快重访、大幅宽、全天时、全天候的观测能力。通过分析在轨测试数据,卫星获取的高轨SAR图像纹理清晰,质量良好,可满足防灾减灾、国土资源勘查等领域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探测四号01星 高轨 合成孔径雷达 大功率 大口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探测四号01星合成孔径雷达载荷设计与实现
2
作者 李光廷 谭小敏 +4 位作者 李财品 聂世康 林晨晨 朱雅琳 刘波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130,共8页
为了满足国家防灾减灾对SAR系统高重访宽覆盖的要求,设计并研制了世界首颗地球同步轨道SAR卫星-陆地探测四号01星(LT-4)。该卫星采用环形可展形反射面天线加相控阵馈源体制,工作于L频段,轨道的特殊性使该卫星天然具备了高重访宽覆盖的... 为了满足国家防灾减灾对SAR系统高重访宽覆盖的要求,设计并研制了世界首颗地球同步轨道SAR卫星-陆地探测四号01星(LT-4)。该卫星采用环形可展形反射面天线加相控阵馈源体制,工作于L频段,轨道的特殊性使该卫星天然具备了高重访宽覆盖的特点。为了对陆地探测四号01星SAR载荷系统进行全面介绍,首先对高轨SAR区别于低轨SAR的特点进行了说明,并给出了SAR载荷的关键性能参数;然后介绍了SAR载荷成像工作过程,阐述了SAR载荷关键设备的主要功能性能;最后对十余年的载荷研制历程进行了简述,并给出了载荷集成测试项目与试验验证情况。SAR载荷首次开机成像即得到世界首幅高轨SAR图像,图像信息丰富,载荷在轨状态稳定。成像结果表明陆地探测四号01星SAR载荷设计合理,地面测试与验证充分,可以为国灾防灾减灾提供有利的信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探测四号 地球同步轨道 载荷 集成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4中继卫星使命轨道维持与动量轮卸载联合控制方法 被引量:9
3
作者 马传令 刘勇 +2 位作者 陈明 刘磊 梁伟光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9-397,共9页
针对嫦娥四号中继卫星动量轮频繁喷气卸载对其使命轨道Halo轨道的扰动问题,定性分析了卫星角动量累积规律和动量轮卸载对使命轨道构型的影响,给出了动量轮卸载前后角动量变化量与喷气卸载等效速度增量的关系,在角动量卸载预测的基础上,... 针对嫦娥四号中继卫星动量轮频繁喷气卸载对其使命轨道Halo轨道的扰动问题,定性分析了卫星角动量累积规律和动量轮卸载对使命轨道构型的影响,给出了动量轮卸载前后角动量变化量与喷气卸载等效速度增量的关系,在角动量卸载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使命轨道维持与动量轮卸载联合控制方法,通过偏置维持控制目标抵消控后动量轮卸载影响,达到延长轨道维持控制周期和节省推进剂的目的,给出了控制目标偏置量的求解方法。工程应用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四号中继卫星 HALO轨道 动量轮卸载 轨道机动 联合控制 偏置优化 太阳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叶芝 郭纯孝 +1 位作者 胡学山 黄化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898-901,共4页
由L-半胱氨酸盐酸盐与二硫化碳在NaOH及CuSO4·H2O存在下反应得到(R)-四氢噻唑-2-疏酮-4-羧酸,[α]20D—87.5°,产率66%.用X射线衍射法测得其晶体结构,属正交晶系,Pz1z1z1空间群,晶体学参数:α=0.5029(2)nm,b... 由L-半胱氨酸盐酸盐与二硫化碳在NaOH及CuSO4·H2O存在下反应得到(R)-四氢噻唑-2-疏酮-4-羧酸,[α]20D—87.5°,产率66%.用X射线衍射法测得其晶体结构,属正交晶系,Pz1z1z1空间群,晶体学参数:α=0.5029(2)nm,b=0.7749(5)nm,c=1.6300(5)nm,V=0.6350(5)nm3,Z=4.用分子轨道(PM3)方法研究了该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得到其前线轨道性质.电荷和键序分布,并讨论了活性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CA 晶体结构 四氢噻唑 硫酮 羧酸 分子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锐钛矿中填隙V^(4+)的EPR参量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邬劭轶 林季资 +2 位作者 付强 张志红 魏丽华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6-557,605,共3页
采用离子簇模型,通过分析配体轨道和旋轨耦合作用的贡献,建立了改进的3d1离子在四角畸变八面体中电子顺磁共振(EPR)参量的微扰公式,能级间距可由重叠模型和局部结构数据给出。将该公式应用于锐钛矿(TiO2)中填隙V4+离子的EPR谱,讨论了配... 采用离子簇模型,通过分析配体轨道和旋轨耦合作用的贡献,建立了改进的3d1离子在四角畸变八面体中电子顺磁共振(EPR)参量的微扰公式,能级间距可由重叠模型和局部结构数据给出。将该公式应用于锐钛矿(TiO2)中填隙V4+离子的EPR谱,讨论了配体轨道和旋轨耦合作用以及共价效应对EPR参量的贡献。理论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且比前人的计算,尤其是g∥和A∥有明显的改进,说明对这类共价性较强的体系,配体轨道和旋轨耦合作用的贡献不能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钛矿 晶体场和自旋哈密顿 电子顺磁共振 旋轨耦合作用 V^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化学的团簇Co_(4)P非晶态合金析氢反应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方志刚 许友 +4 位作者 王智瑶 毛智龙 郑新喜 曾鑫渔 吴庭慧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1-226,共6页
为寻找在团簇Co_(4)P中具有最优催化析氢性能的构型,该文根据密度泛函理论于B3LYP/lanl2dz水平下对团簇Co_(4)P分别进行在二、四重态下的计算,根据前线轨道理论对优化后团簇Co_(4)P的HOMO图、水分子的LUMO图以及能级差进行分析,发现构型... 为寻找在团簇Co_(4)P中具有最优催化析氢性能的构型,该文根据密度泛函理论于B3LYP/lanl2dz水平下对团簇Co_(4)P分别进行在二、四重态下的计算,根据前线轨道理论对优化后团簇Co_(4)P的HOMO图、水分子的LUMO图以及能级差进行分析,发现构型1^((2))、2^((2))的β电子与构型1^((4))、2^((4))的α电子的HOMO负相位对催化析氢反应的第1步提供了较大的贡献.此外,综合分析析氢反应的各步骤发现:构型2^((2))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且该构型在吸附1个氢原子后在电化学解吸和化学重组解吸中均具有最优解析性质.因此,构型2^((2))是在团簇Co_(4)P各优化构型中最优的催化析氢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Co_(4)P 催化析氢 密度泛函理论 前线轨道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4号”中继星使命轨道段定轨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段建锋 李勰 +1 位作者 李翠兰 王兆魁 《深空探测学报》 2019年第3期247-253,共7页
“嫦娥4号”中继星是“嫦娥4号”探测器实现月球背面着陆与巡视的关键,目前正稳定运行在地-月L2点使命轨道上,该使命轨道为平均周期约14天的南族Halo轨道。因任务的需要,中继星本体系+Z轴需调整指向,处于正对太阳和非正对太阳两种状态... “嫦娥4号”中继星是“嫦娥4号”探测器实现月球背面着陆与巡视的关键,目前正稳定运行在地-月L2点使命轨道上,该使命轨道为平均周期约14天的南族Halo轨道。因任务的需要,中继星本体系+Z轴需调整指向,处于正对太阳和非正对太阳两种状态。太阳光压在中继星+Z轴对日的情况下会加速卫星的角动量累积,增加卫星卸载喷气频次。基于中继星使命轨道段测控支持条件,采用重叠弧段法对两种状态下的中继星定轨精度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在中继星+Z轴非对日运行状态下,重叠弧段位置误差为1.6km,速度误差为8mm/s;在中继星+Z轴对日运行状态下,重叠弧段位置误差为0.6km,速度误差为3mm/s,这对中继星的长期运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4 中继星任务 使命轨道 轨道确定 重叠弧段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4+)和H相互作用过程中径向偶合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利光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3-215,共3页
利用原子轨道展开的方法 ,对B4 +和H碰撞过程中的径向偶合进行了理论计算。为了使计算结果精确并保持连续性 ,在波函数中加入了电子转移因子 ,并在中低能量范围内计算时对所使用的量子力学方程做了半经典近似。所得结果以曲线形式给出 ... 利用原子轨道展开的方法 ,对B4 +和H碰撞过程中的径向偶合进行了理论计算。为了使计算结果精确并保持连续性 ,在波函数中加入了电子转移因子 ,并在中低能量范围内计算时对所使用的量子力学方程做了半经典近似。所得结果以曲线形式给出 ,是研究离子和原子相互作用的较直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原子 硼离子 径向偶合 原子轨道展开 相互作用 电子转移因子 量子力学 半经典近似 原子碰撞 波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二取代喹唑啉-4(3H)-酮化合物结构和活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福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5-421,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DFT/GGA)方法,在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21种2,3-二取代喹唑啉-4(3H)-酮化合物的结构、化学活性和前线轨道.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的能隙Eg大部分都在3.50-3.60 e V之间,其中在喹唑啉环3位上取代甲...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DFT/GGA)方法,在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21种2,3-二取代喹唑啉-4(3H)-酮化合物的结构、化学活性和前线轨道.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的能隙Eg大部分都在3.50-3.60 e V之间,其中在喹唑啉环3位上取代甲氧基苄基,或是在8位上取代甲基,化合物的能隙降低,而且甲氧基在苄基的间位比对位降低得更厉害.通过比较还发现,2,3-二取代喹唑啉-4(3H)-酮化合物对水稻纹枯菌(Rhizoctonia solani bacteria)的杀菌活性与哌啶并噻吩并嘧啶酮衍生物对水稻纹枯菌的杀菌活性相当,而哌啶并噻吩并嘧啶酮衍生物比2,3-二取代喹唑啉-4(3H)-酮化合物对苹果轮纹病(Botryospuaeria gregaria bacteria)杀菌活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二取代喹唑啉-4(3H)-酮 密度泛函理论 化学活性 前线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Co^(2+):MgGa_2Se_4光学吸收谱的理论解释 被引量:1
10
作者 施思齐 雷敏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2期172-175,共4页
该文考虑了d电子t2g轨道和eg 轨道局域性差别的影响 ,并计及Racah参量A对光谱跃迁的贡献 ,导出了 3d7电子组态在Td 对称下的哈密顿矩阵公式 .从理论上研究了Co2 + :MgGa2 Se4 中Co2 + 离子的吸收光谱 ,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 .
关键词 MgGa2Se4 晶场理论 钴离子 单晶 光学吸收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氨基-3,5-二硝基吡唑二聚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国政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共8页
在密度泛函(DFT)B3LYP/6-311++G^(**)水平下,求得4-氨基-3,5-二硝基吡唑(LLM-116)二聚体势能面上的4种全优化几何构型.经基组叠加误差(BSSE)和零点能(ZPE)校正,求得分子间最大相互作用能为-29.56 k J·mol^(-1).研究表明,其相互作... 在密度泛函(DFT)B3LYP/6-311++G^(**)水平下,求得4-氨基-3,5-二硝基吡唑(LLM-116)二聚体势能面上的4种全优化几何构型.经基组叠加误差(BSSE)和零点能(ZPE)校正,求得分子间最大相互作用能为-29.56 k J·mol^(-1).研究表明,其相互作用是放热过程,并随着温度的升高,相互作用减弱;自然键轨道(NBO)分析揭示了相互作用的本质;对优化构型进行振动分析,得其红外光谱,并基于统计热力学求得200.0-800.0 K温度范围从单分子形成二聚体的热力学性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氨基-3 5-二硝基吡唑 相互作用 密度泛函 自然键轨道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4,5-f]1,10-邻菲罗啉及其2-取代芳基衍生物的电子结构与光谱性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来国 黄荣谊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8-606,共9页
分别采用B3LYP/6-31G(d)和CIS/6-31G(d)方法对咪唑[4,5-f]1,10-邻菲罗啉(ip)及其8种2-取代芳基衍生物的基态(S_0)和单重激发态(S_1)的几何构型进行了全优化,并采用含时的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了上述化合物的电子吸收和电子发射光谱.... 分别采用B3LYP/6-31G(d)和CIS/6-31G(d)方法对咪唑[4,5-f]1,10-邻菲罗啉(ip)及其8种2-取代芳基衍生物的基态(S_0)和单重激发态(S_1)的几何构型进行了全优化,并采用含时的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了上述化合物的电子吸收和电子发射光谱.分析了取代基对咪唑[4,5-f]1,10-邻菲罗啉的电子结构、前线分子轨道、电离势Ip、电子亲和势E_A及电子光谱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取代基使8种取代衍生物前线分子轨道(LUMO-HOMO)能隙降低,导致其最大吸收和发射波长均发生了红移.化合物1~8的跃迁类型均为分子内电荷转移(ICT)跃迁,且1~4和5~8的电子转移方向刚好相反.溶剂对其电子光谱也有影响,振子强度增大,最大发射波长红移.另外,8种取代衍生物的电离势降低,电子亲和势增大,化合物1~4易于空穴的注入,5~8易于电子的注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菲罗啉衍生物 前线轨道 电子结构 电子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4号”中继星任务轨道确定问题初探 被引量:4
13
作者 段建锋 刘勇 +2 位作者 李勰 陈明 王兆魁 《深空探测学报》 2018年第6期531-538,共8页
"嫦娥4号"任务将采用着陆器、巡视器和绕飞地月拉格朗日L2点中继星进行月球背面的探测,中继星已先期发射,进入环绕地月L2点的晕(Halo)轨道。在中继星使命轨道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相关仿真工作,开展了中继星在Halo轨道上... "嫦娥4号"任务将采用着陆器、巡视器和绕飞地月拉格朗日L2点中继星进行月球背面的探测,中继星已先期发射,进入环绕地月L2点的晕(Halo)轨道。在中继星使命轨道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相关仿真工作,开展了中继星在Halo轨道上的摄动源量级及影响定轨预报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太阳光压摄动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为降低其相关影响,提高定轨精度,在太阳光压球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中继星在轨运行特点及其星体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求解光压等效面积的方法。经仿真分析,使用修正后的太阳光压球模型进行定轨求解,速度精度可提升约一个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4号中继星任务 HALO轨道 太阳光压球模型 摄动量级分析 误差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油烯-4-醇衍生物构效关系
14
作者 胡林峰 牛红英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5-98,共4页
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分析了松油-4-醇及其14种衍生物对家蝇熏蒸和毒杀活性的构效关系.以Hyperchem软件的PM3模块对供试化合物进行量子化学计算,分别获得构效参数、轨道能级参数和单点净电荷参数.分析化合物各参数与其生物活性间的关系,... 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分析了松油-4-醇及其14种衍生物对家蝇熏蒸和毒杀活性的构效关系.以Hyperchem软件的PM3模块对供试化合物进行量子化学计算,分别获得构效参数、轨道能级参数和单点净电荷参数.分析化合物各参数与其生物活性间的关系,并以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一条电荷值-熏蒸活性模型(Y=-0.159 989C1+0.711 499C3-0.137 446C4+0.224 337C7-0.462 028C8+0.292 336X11),为松油-4-醇及其衍生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了一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油烯-4-醇 定量构效关系 分子轨道 净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4号”中继星应急轨道控制策略设计与分析
15
作者 马传令 刘勇 +1 位作者 梁伟光 张尧 《深空探测学报》 2019年第3期269-276,共8页
“嫦娥4号”中继星作为“嫦娥4号”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其它月球探测器,首次选择绕地月L2平动点运行的Halo轨道以保证为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和巡视器提供连续的中继通信服务,这面临诸多技术挑战。基于任务需求和工程约束,梳理了中继... “嫦娥4号”中继星作为“嫦娥4号”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其它月球探测器,首次选择绕地月L2平动点运行的Halo轨道以保证为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和巡视器提供连续的中继通信服务,这面临诸多技术挑战。基于任务需求和工程约束,梳理了中继星全寿命与轨道控制相关的故障类型,制定了多级应急控制目标,给出了分阶段应急轨道控制方案,提出将Lissajous轨道作为应急备选使命轨道,分析了推进剂消耗、中继测控条件和可行性,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中继星任务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4 中继星 应急控制 HALO轨道 地月L2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杂杯[4]芳烃主体与RDX客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密度泛函理论 被引量:4
16
作者 侯素青 曹端林 +1 位作者 张文艳 刘胜楠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9-23,共5页
利用密度泛函B3LYP/6-31G(d)方法,研究了4种氮杂杯[4]芳烃类1-4与RDX形成的复合体的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能由基组叠加误差(BSSE)和零点能(ZPE)校正进行计算,并对4种复合体的相互作用能进行比较。复合体的相互作用能主要由氢键所贡... 利用密度泛函B3LYP/6-31G(d)方法,研究了4种氮杂杯[4]芳烃类1-4与RDX形成的复合体的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能由基组叠加误差(BSSE)和零点能(ZPE)校正进行计算,并对4种复合体的相互作用能进行比较。复合体的相互作用能主要由氢键所贡献;用自然键轨道分析揭示了相互作用的本质。由相互作用能的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四氮杂杯[2]-m-二氨基芳烃[2]-2-氨基-1,3,5-三嗪来去除炸药废水中的RDX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芳烃 RDX 分子间作用 密度泛函理论 自然键轨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簇Co_(4)P反应活性及催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友 方志刚 +1 位作者 秦渝 侯欠欠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3-588,共6页
利用团簇Co_(4)P作为Co-P体系的局域结构,对其进行全参数优化计算,获得6种优化构型,对团簇Co_(4)P各优化构型的化学反应活性及催化活性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通过对能隙、柔度及前线轨道图综合分析,得出构型2^((4))及3^((2))均具有优... 利用团簇Co_(4)P作为Co-P体系的局域结构,对其进行全参数优化计算,获得6种优化构型,对团簇Co_(4)P各优化构型的化学反应活性及催化活性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通过对能隙、柔度及前线轨道图综合分析,得出构型2^((4))及3^((2))均具有优良的化学反应活性,其中构型2^((4))的化学反应活性优于3^((2)),且构型2^((4))可作为电极材料的研究对象.不仅如此,通过态密度分析发现构型2^((4))在催化反应中也具有良好活性,可作为优良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Co_(4)P 前线轨道理论 柔度 反应活性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4号”中继星伞状可展开天线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国辉 华岳 +5 位作者 王波 郑士昆 肖勇 马小飞 张爱兵 陈岚 《深空探测学报》 2018年第6期524-530,共7页
伞状可展开天线是"嫦娥4号"中继星为着陆于月球背面的"嫦娥4号"着陆器和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的关键单机。对伞状可展开天线的设计原理和构造进行了描述,对天线在轨展开、网面成型与保持、超低温环境适应性等技术难... 伞状可展开天线是"嫦娥4号"中继星为着陆于月球背面的"嫦娥4号"着陆器和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的关键单机。对伞状可展开天线的设计原理和构造进行了描述,对天线在轨展开、网面成型与保持、超低温环境适应性等技术难点开展了分析。天线在轨展开采用缓释弹簧分布式驱动展开技术,具有布局灵活、轻便、安装体积小、可靠性高的优点,并开展了寿命、热真空环境展开等试验,验证了天线展开技术的正确性;采用双层网结构设计形式实现天线网面成型与保持,优化了张力网节点数量,开展了型面精度测试和型面在轨热变形预示,验证了天线在轨型面精度达到亚毫米级的设计指标,进一步确保了天线在轨性能满足任务要求;天线部组件最低温度达到–250℃的超低温环境验证结果,表明天线经历超低温环境存储后,结构无损坏,性能无下降,满足天线在轨环境适应性的要求,有效地支撑了"嫦娥4号"中继星中继通信任务的顺利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4号中继星 伞状可展开天线 在轨展开 网面成型与保持 超低温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云四号卫星双程测距系统精密轨道确定 被引量:6
19
作者 宋叶志 黄勇 +2 位作者 杨建华 胡小工 杨旭海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0-275,共6页
针对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卫星风云四号高精度轨道计算需求,地面跟踪系统设计了多台站双频双程测距模式。详细给出了信号传播介质改正中的电离层与对流层处理方法,并给出了风云四号卫星动力学轨道确定策略。在非变轨期间,采用动力学定轨... 针对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卫星风云四号高精度轨道计算需求,地面跟踪系统设计了多台站双频双程测距模式。详细给出了信号传播介质改正中的电离层与对流层处理方法,并给出了风云四号卫星动力学轨道确定策略。在非变轨期间,采用动力学定轨方法。轨道确定残差分析,测量噪声均方根优于0.5 m。通过轨道重叠分析,非变轨期间精度优于20 m。动量轮卸载期间,采用估计经验力的方法,其定轨残差优于1 m。对多弧段数据处理表明文中方法满足同步卫星双程测距模式下的高精度轨道跟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四号 轨道确定 轨道机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些二元函数芽的一个特殊性质和它们的标准形式 被引量:1
20
作者 熊宗洪 石昌梅 岑燕斌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84-87,共4页
在文[1]中,给出了带有任意4次齐次多项式Q(x,y)的函数芽f1(x,y)=x2y+Q(x,y)的一个特殊性质:芽f1的轨道是4-开的等价于Q(x,y)中y4项的系数不为零.将芽f1的这一特殊性质推广到某些具有类似形式的函数芽中去,且给出了它们的标准形式.
关键词 二元函数芽 轨道为4-开 特殊性质 标准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