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admium(Ⅱ)coordination polymer based on a semirigid tetracarboxylate ligand for highly selective detection of Fe^(3+)and 4-nitrophenol
1
作者 BAI Yu WANG Jijiang +4 位作者 TANG Long YUE Erlin BAI Chao WANG Xiao ZHANG Yuqi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17-1226,共10页
A novel coordination polymer(CP){[Cd_(2)(L)(1,4-bimb)_(1.5)(DMF)_(2)]·DMF}n(1)(H_(4)L=5,5'-[1,1'-biphenyl-4,4'-diylbis(oxy)]diisophthalic acid,1,4-bimb=1,4-bis(imidazole-1-ylmethyl)-benzene)has been d... A novel coordination polymer(CP){[Cd_(2)(L)(1,4-bimb)_(1.5)(DMF)_(2)]·DMF}n(1)(H_(4)L=5,5'-[1,1'-biphenyl-4,4'-diylbis(oxy)]diisophthalic acid,1,4-bimb=1,4-bis(imidazole-1-ylmethyl)-benzene)has been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rough solvothermal reaction.Structural analysis shows that Cd(Ⅱ)is connected by H4L and 1,4-bimb to form a 2D network,and 1,4-bimb further expands the 2D network into a 3D framework.CP 1 can be used as an excellent fluorescence sensor for Fe^(3+)and 4-nitrophenol(4-NP),with low detection limits and good anti-interference.The detection limits of Fe^(3+)and 4-NP were 0.034 and 0.031μmol·L^(-1),respectively.In addition,th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mechanism was studied.1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determine Fe^(3+)and 4-NP content in the Yanhe River water sample.CCDC:23510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ion polymer Fe^(3+) 4-nitrophenol fluorescence sens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NIPAm/PHEMA负载纳米铁去除水中4-NP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丽霞 陈园园 +1 位作者 江忠文 宋枝磷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47-1451,共5页
采用SEM、EDS、XRD和称重法对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纳米铁(PNIPAm/PHEMA-n ZVI)材料进行了表征和性能测试;并研究PNIPAm/PHEMA-n ZVI在不同浓度、p H值和温度条件下对4-N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温敏水... 采用SEM、EDS、XRD和称重法对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纳米铁(PNIPAm/PHEMA-n ZVI)材料进行了表征和性能测试;并研究PNIPAm/PHEMA-n ZVI在不同浓度、p H值和温度条件下对4-N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温敏水凝胶载体具有较好的多孔贯穿结构,其孔洞直径为2~20μm;负载的纳米铁颗粒粒径为70~100 nm,纳米铁的负载量为0.154 5 g/g;低于17℃时PNIPAm/PHEMA平衡溶胀比均在20左右,当温度从25℃升高到32℃时平衡溶胀比降至2左右。采用0.3 g干凝胶制备的PNIPAm/PHEMA-n ZVI,在18℃、p H=5、振荡速度100 r/min条件下,处理100 m L质量浓度为400 mg/L的4-NP水溶液3 h后去除率达到100%;PNIPAm/PHEMA经过5次重复使用后,4-NP的还原去除率仍可达到80%以上;PNIPAm/PHEMA-n ZVI储存105 d以后,储存稳定性仍在75%以上。研究表明,该温敏性凝胶在负载纳米铁方面是一种很好的载体,在去除硝基苯酚方面有实际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温敏水凝胶 孔洞结构 纳米铁 4-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Fe_3O_4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王雪兆 齐连怀 +4 位作者 杨清香 尹甲兴 汤凯 郝营 陈志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60-865,905,共7页
通过将金纳米粒子铆接到Fe3O4载体表面,制得了Au/Fe3O4纳米复合粒子。首先以对苯二酚为还原剂还原HAuCl4制得球形金纳米粒子;然后采用溶剂热法制备Fe3O4磁性纳米颗粒,并用巯基丙酸(MPA)对其修饰;最后通过MPA与金纳米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将金纳米粒子铆接到Fe3O4载体表面,制得了Au/Fe3O4纳米复合粒子。首先以对苯二酚为还原剂还原HAuCl4制得球形金纳米粒子;然后采用溶剂热法制备Fe3O4磁性纳米颗粒,并用巯基丙酸(MPA)对其修饰;最后通过MPA与金纳米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将金纳米颗粒固定到Fe3O4表面。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所制备材料进行形貌、晶型、磁性和催化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金纳米颗粒成功包覆在Fe3O4表面,所得到的Au/Fe3O4复合纳米材料具有单分散性和超顺磁性,并且对NaBH4还原对硝基苯酚(4-NP)制备对氨基苯酚(4-AP)的反应显示出优良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 FE3O4 巯基丙酸(MPA) 对硝基苯酚(4-np) 催化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OF-808(Zr)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有机磷化合物的降解性能
4
作者 黄艳凤 焦克楠 +2 位作者 王晓荣 潘杰 万冬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5,共6页
为了解决普通单金属MOFs材料几乎不能直接将双(4-硝基苯)磷酸酯(BNPP)直接降解为毒性更低的对氨基苯酚(4-AP)的问题,通过油浴法制备出MOF-808(Zr)后,采用后修饰法将草酸钴负载于MOF-808(Zr)上,制备出Co/MOF-808(Zr)复合材料,并对所制材... 为了解决普通单金属MOFs材料几乎不能直接将双(4-硝基苯)磷酸酯(BNPP)直接降解为毒性更低的对氨基苯酚(4-AP)的问题,通过油浴法制备出MOF-808(Zr)后,采用后修饰法将草酸钴负载于MOF-808(Zr)上,制备出Co/MOF-808(Zr)复合材料,并对所制材料进行XRD和TEM表征。结果表明:MOF-808(Zr)具有高晶体结构稳定性,Co/MOF-808(Zr)的粒径在250 nm左右且分布均匀;Co/MOF-808(Zr)通过级联反应成功将有机磷神经毒剂模拟物BNPP直接降解为毒性更低的4-AP,而非一般的毒性较高的降解产物对硝基苯酚(4-NP)。其最佳级联降解反应条件为:温度45℃,Co/MOF-808(Zr)剂量为2 mg/mL,底物BNPP为0.6 mmol/L,硼氢化钠0.06 mmol/L。实践得出,Co/MOF-808(Zr)在将有机磷化合物直接降解为毒性更低的4-AP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OF-808(Zr) 级联反应 水解BNPP 氢化4-np 有机磷化合物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粒子/石墨烯复合材料高效催化对硝基苯酚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蔚妮 郭新立 +3 位作者 张灵敏 郝威 于金 孙立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6090-16094,16105,共6页
NaBH4还原的石墨烯(RGO)膜上原位生长金纳米粒子(Au NPs),用获得的Au NPs/RGO复合材料催化有机污染物对硝基苯酚(4-NP)的还原。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未添加其它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利用RGO对Au3+进行还原,Au NPs在RGO表面分布均匀密集,可... NaBH4还原的石墨烯(RGO)膜上原位生长金纳米粒子(Au NPs),用获得的Au NPs/RGO复合材料催化有机污染物对硝基苯酚(4-NP)的还原。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未添加其它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利用RGO对Au3+进行还原,Au NPs在RGO表面分布均匀密集,可以有效改善RGO材料的亲水性和催化剂在水相反应体系中的分散性。另外,Au NPs表面无包覆剂,有利于Au表面活性位点与反应物的充分接触,大幅提高催化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体系中加入nAu/n4-NP=3%,4.5%和6%的复合材料进行催化,动力学常数分别高达0.717,1.21和2.511min-1,催化性能远优于同等摩尔(nAu/n4-NP=4.5%)的单一Au NPs。在约4℃静置40d后,该催化剂(nAu/n4-NP=4.5%)仍能在240s内完成对4-NP的催化反应,表现出优异的催化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Au NPs)/石墨烯(RGO)复合材料 催化反应 对硝基苯酚(4-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过氧化物还原酶3基因的分子克隆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郭慧 李腾 +5 位作者 张秀霞 鲁耀鹏 张泽龙 李军涛 郑佩华 冼健安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25,共8页
【目的】探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过氧化物还原酶3(Peroxiredoxin 3,Prx3)基因(LvPrx3)的结构特征、组织分布和抗胁迫能力,为揭示凡纳滨对虾抗环境胁迫的应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RACE克隆技术取得LvPrx3基因的... 【目的】探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过氧化物还原酶3(Peroxiredoxin 3,Prx3)基因(LvPrx3)的结构特征、组织分布和抗胁迫能力,为揭示凡纳滨对虾抗环境胁迫的应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RACE克隆技术取得LvPrx3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应用Clustal X、EditSeq、ExPASy、MEGA 6.0、SignalP 5.0和TMHMM 2.0等多个软件开展Prx3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半定量PCR和qRT-PCR技术检测分析LvPrx3基因在多种组织和不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响应情况。【结果】LvPrx3基因cDNA全长序列962 bp,内含45 bp 5′端非编码区(5′-UTR)、233 bp 3′端非编码区(3′-UTR)和684 bp开放阅读框(ORF),可编码227个氨基酸残基。LvPrx3的蛋白分子质量为25.09 ku,理论等电点(pI)为6.22,属于典型的2-Cys Prx,包含高度保守的“FYPLDFTFVCPTE”N端和“GEVCPA”C端。进化树分析显示,LvPrx3与节肢动物门的Prx亲缘关系较近,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的Prx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8%。LvPrx3在眼柄中的表达量最高,肠道次之,在其他组织中的表达量无明显区别。脂多糖(LPS)注射后,眼柄中LvPrx3的表达分别在胁迫3 h和12~48 h时显著上调,而肠道中,LvPrx3表达量在胁迫3~24 h时均显著下调;在4-壬基酚(4-NP)胁迫后,眼柄中LvPrx3表达量在胁迫6~24 h后显著上调,24 h时最高,为对照组的4.11倍;肠道中的LvPrx3表达量在胁迫12 h时显著上调,在胁迫48 h时显著下调;以上显著性水平α均为0.05。【结论】LvPrx3基因属典型的2-Cys Prx,主要在凡纳滨对虾眼柄和肠道中高表达。脂多糖LPS刺激和4-NP胁迫可明显诱导凡纳滨对虾LvPrx3基因的表达水平,表明LvPrx3在对虾抵御病原菌感染及抗逆境胁迫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过氧化物还原酶(Prx) 基因克隆 脂多糖 4-壬基酚(4-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负载TiO2/聚乙烯亚胺/石墨烯纳米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苏策 张红博 +2 位作者 常开善 李思良 李冠斌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96-1503,共8页
首先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再以聚乙烯亚胺(PEI)修饰的氧化石墨烯为载体,并以硫酸钛和氯化镍为前驱体,利用水热法在180℃下以PEI为交联剂制得镍负载的TiO2/PEI/石墨烯纳米复合催化剂(Ni-TiO2/PEI/RGO)... 首先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再以聚乙烯亚胺(PEI)修饰的氧化石墨烯为载体,并以硫酸钛和氯化镍为前驱体,利用水热法在180℃下以PEI为交联剂制得镍负载的TiO2/PEI/石墨烯纳米复合催化剂(Ni-TiO2/PEI/RGO)。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i-TiO2/PEI/RGO纳米复合催化剂中镍负载TiO2纳米粒子与石墨烯能够均匀复合,并具有较小的晶粒尺寸,孔径分布主要在4~30nm,比表面积为241.77m2/g,镍的负载量为2.35%(质量分数),二氧化钛的负载量为17.46%(质量分数)。考察了该催化剂在NaBH4存在下对对硝基苯酚(4-NP)还原生成对氨基苯酚(4-AP)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使用Ni-TiO2/PEI/RGO催化剂4-NP降解率为98%,且催化剂重复使用9次后,4-NP降解率仍能保持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PEI 镍负载的二氧化钛 水热法 4-np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