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压加氢合成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晓会 辛俊娜 +3 位作者 马永欢 张鹏 王越 吕连海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3-436,共4页
采用高分散Ru/C催化剂,在较低的反应温度和压力下,进行了催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加氢合成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DMCD)的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H2压力、DMT初始浓度及催化剂用量对DMT加氢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DMT加氢反应较... 采用高分散Ru/C催化剂,在较低的反应温度和压力下,进行了催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加氢合成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DMCD)的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H2压力、DMT初始浓度及催化剂用量对DMT加氢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DMT加氢反应较优的条件为:反应温度110℃、H2压力3.0M Pa、催化剂用量0.500g、DMT5g、四氢呋喃30mL,在该条件下,DMT转化率和DMCD选择性分别为99.0%和96.5%。催化剂循环使用17釜后,反应时间延长至8.5h,反应温度升至140℃,DMT的转化率为99.0%,DMCD的选择性为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1 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 Ru/C催化剂 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苯二甲酸的加氢精制过程 Ⅱ.不同粒度催化剂上4-CBA表观加氢动力学 被引量:2
2
作者 周静红 申广照 +2 位作者 李平 戴迎春 袁渭康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3-507,共5页
对Pd/AC催化剂上对苯二甲酸(TA)加氢精制过程中的对羧基苯甲醛(4-CBA)加氢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氢分压、反应温度、催化剂颗粒大小对4-CBA消逝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于0.35 M Pa时,氢分压对4-CBA加氢反应速率的影响很小,而温度和... 对Pd/AC催化剂上对苯二甲酸(TA)加氢精制过程中的对羧基苯甲醛(4-CBA)加氢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氢分压、反应温度、催化剂颗粒大小对4-CBA消逝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于0.35 M Pa时,氢分压对4-CBA加氢反应速率的影响很小,而温度和催化剂粒度大小对加氢反应的影响显著。同时,工业条件下的TA加氢精制过程存在着严重的内外扩散。采用幂函数动力学模型方程利用M atlab拟合得到了不同粒度催化剂上的表观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精制 表观动力学 4-羧基苯甲醛 对苯二甲酸 钯碳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PTA中的4-CBA和PT酸含量 被引量:12
3
作者 孙雅茹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05-807,共3页
建立了反相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对苯二甲酸 (PTA)中的对羧基苯甲醛 (4 -CBA)和对甲基苯甲酸 (PT酸 )含量的方法。应用HP110 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采用ZORBAXStableBondSB -C18(5 μm× 4 6mm× 2 5 0mm)色谱柱 ,流动相为 0 0 5... 建立了反相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对苯二甲酸 (PTA)中的对羧基苯甲醛 (4 -CBA)和对甲基苯甲酸 (PT酸 )含量的方法。应用HP110 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采用ZORBAXStableBondSB -C18(5 μm× 4 6mm× 2 5 0mm)色谱柱 ,流动相为 0 0 5mol/LKH2 PO4 (pH =2 0 4) /乙腈体积比 =65 / 3 5 ,λ =2 5 4nm ,流速 0 8ml/min ,柱温 5 5℃ ,线性相关系数为 0 9998,4-CBA和PT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5 0 %~ 10 4 0 %和 98 8%~ 10 1 1% ,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 0 85 %~ 2 85 %和 0 3 5 %~ 0 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PTA 对苯二甲酸 对羧基苯甲醛 对甲基苯甲酸 4-C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PTA中4-CBA、p-TOL含量
4
作者 赵燚根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7期83-84,共2页
对毛细管电泳法测定PTA中4-CBA、p-TOL含量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该方法可同时分析PTA中4-CBA和p-TOL含量,且具备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分离效果及重现性好、准确度及精确度高等特点,加标回收率在98.0%~101.3%之间,完全可以满足PTA日... 对毛细管电泳法测定PTA中4-CBA、p-TOL含量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该方法可同时分析PTA中4-CBA和p-TOL含量,且具备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分离效果及重现性好、准确度及精确度高等特点,加标回收率在98.0%~101.3%之间,完全可以满足PTA日常验收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法 PTA 4-CBA P-T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苯二甲酸的加氢精制过程 I.热力学及反应特性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周静红 张涛 +2 位作者 隋志军 李平 袁渭康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4-380,共7页
对钯碳催化剂(Pd/AC)上对苯二甲酸(TA)加氢精制过程进行了研究,结合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分析,对该体系中的反应历程、反应特性进行了探讨,并对工业过程进行取样分析验证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加氢精制工艺过程主要发生了两类反应,即加氢反应... 对钯碳催化剂(Pd/AC)上对苯二甲酸(TA)加氢精制过程进行了研究,结合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分析,对该体系中的反应历程、反应特性进行了探讨,并对工业过程进行取样分析验证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加氢精制工艺过程主要发生了两类反应,即加氢反应和脱羰反应,但脱羰反应的并存并未从本质上影响最终精制目的,即降低TA中对羧基苯甲醛(4-CBA)的含量。加氢反应是一个串联反应,即先由4-CBA加氢生成对羟甲基苯甲酸(4-HM BA),反应速率非常快,而后4-HM BA进一步加氢生成对甲基苯甲酸(4-PT),相对速率较慢;脱羰反应的进行程度与反应体系中存在的微量氧密切相关,溶解的微量氧对脱羰反应有促进作用,而氢气则会抑制脱羰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 加氢精制 脱羰分解 4-对羧基苯甲醛 钯碳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二甲苯氧化产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杜曦 施颖 +3 位作者 刘小华 李方 李贤均 胡家元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7-108,共2页
Micro-amount terephthalic acid and 4-carboxybenzaldehyde in p-toluic acids were determined by a reversed-phase ion suppression chromatography.The separation was carried out on a C18column(4.6mm i.d.×150mm)with ... Micro-amount terephthalic acid and 4-carboxybenzaldehyde in p-toluic acids were determined by a reversed-phase ion suppression chromatography.The separation was carried out on a C18column(4.6mm i.d.×150mm)with methanol-water(70∶30)as the mobile phase at a flow rate of 0.8ml/min and with H3PO4 as an inhibitor.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240 nm.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erephthalic acid and 4-carboxybenzaldehyde are less than 3% and 2%,respectively.The average recoveries were 102.9% and 103.2%,respectively.The detection limit were 0.25 ng and 0.45 ng,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二甲苯 氧化产物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对甲基苯甲酸 对苯二甲酸 对羧基苯甲醛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精对苯二甲酸中的微量杂质 被引量:18
7
作者 冯钰安 庄海青 周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99-201,共3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阴离子交换键合固定相,以磷酸盐缓冲溶液为流动相,UV254nm检测,外标法定量,同时测定了精对苯二甲酸(PTA)中的主要杂质4-羧基苯甲醛(4-CBA)和对甲基苯甲酸(p-TOL)的含量,4-...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阴离子交换键合固定相,以磷酸盐缓冲溶液为流动相,UV254nm检测,外标法定量,同时测定了精对苯二甲酸(PTA)中的主要杂质4-羧基苯甲醛(4-CBA)和对甲基苯甲酸(p-TOL)的含量,4-CBA和p-TOL的回收率分别为98.3%~105.0%和96.0%~103.8%,变异系数分别小于1.7%和3.3%。方法快速、准确,用于实际样品分析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羧基苯甲醛 甲基苯甲酸 苯二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氟等离子体改性PET表面的反应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亮 樊孝平 王建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1853-1856,共4页
利用CF4与CH4/CF4等离子体来处理涤沦膜(PET),讨论了不同摩尔比的碳氟等离子体改性PET表面的作用机制.利用变角X光电子能谱(XPS)和接触角测试技术研究了改性后PET表面的结构和性质.结果表明,碳氟等离子... 利用CF4与CH4/CF4等离子体来处理涤沦膜(PET),讨论了不同摩尔比的碳氟等离子体改性PET表面的作用机制.利用变角X光电子能谱(XPS)和接触角测试技术研究了改性后PET表面的结构和性质.结果表明,碳氟等离子体的处理可以显著地改善PET表面的憎水性.不同摩尔比的碳氟混合气体的作用机制不同,其中碳氟混合气体等离子体以聚合为主,在PET表面形成均匀的改性层;而纯CF4气体则以刻蚀为主,含氟基团主要分布在PET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改性 憎水性 碳氟等离子体 表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氧化法纯化粗对苯二甲酸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9
作者 孙伟振 石平 +1 位作者 赵玲 周兴贵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15-1020,共6页
采用半连续实验装置对二次氧化法纯化粗对苯二甲酸(CTA)的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纯化温度、CTA 粒径和固含率等因素对纯化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对纯化作用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液相氧化反应速率来实现的,当液相... 采用半连续实验装置对二次氧化法纯化粗对苯二甲酸(CTA)的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纯化温度、CTA 粒径和固含率等因素对纯化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对纯化作用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液相氧化反应速率来实现的,当液相氧化反应速率超过 CTA 的溶解速率时,增加催化剂用量不会加快纯化速率;升高温度,纯化速率和纯化程度都明显提高;粒径较小的 CTA 纯化速率更快。在208℃、催化剂质量分数3 5×10^(-4)、CTA 粒径89.9μm、纯化时间60 min 的条件下,CTA 中的对甲基苯甲酸的质量可减少70%~90%,对羧基苯甲醛的质量可减少7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氧化 粗对苯二甲酸 纯化 对甲基苯甲酸 对羧基苯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苯二甲酸中微量杂质HPLC分析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利根 周静红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9-722,共4页
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对苯二甲酸中的微量杂质,并对该方法进行了系统的优化。通过选择流动相pH值使缓冲溶液的浓度降低至0.13mol/L,分析周期缩短至10min以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工作曲线相关系数在0.9998以上,回收率为98.7%~10... 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对苯二甲酸中的微量杂质,并对该方法进行了系统的优化。通过选择流动相pH值使缓冲溶液的浓度降低至0.13mol/L,分析周期缩短至10min以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工作曲线相关系数在0.9998以上,回收率为98.7%~102.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4-羧基苯甲醛 对甲基苯甲酸 对苯二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脂肪-芳香族共聚酯的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锡荣 祝桂香 +1 位作者 张伟 闫一凡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75-1180,共6页
采用稀土-钛催化剂,以1,4-丁二醇、己二酸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为原料制备了含己二酸丁二醇酯(BA)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BT)单元的系列共聚酯(BA-co-BT)。采用GPC、DSC、流变仪等方法表征了BA-co-BT的相对分子质量、力学性能、热性能和流... 采用稀土-钛催化剂,以1,4-丁二醇、己二酸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为原料制备了含己二酸丁二醇酯(BA)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BT)单元的系列共聚酯(BA-co-BT)。采用GPC、DSC、流变仪等方法表征了BA-co-BT的相对分子质量、力学性能、热性能和流变性能。表征结果显示,对于含40%~60%(x)BT的BA-co-BT,在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相近时,随BT含量的增加,BA-co-BT的热性能和韧性得到改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点升高。BA-co-BT熔体的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属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且在低剪切速率下熔体表观黏度对温度更敏感。通过堆肥降解实验研究了BA-co-BT的生物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含40%(x)BT的BA-co-BT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钛催化剂 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 生物降解 1 4-丁二醇 己二酸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表面的碳氟等离子体改性及其表面动力学的研究 Ⅲ.表面能分析方法在表面动力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亮 王建祺 张新生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8-90,共3页
PET表面的碳氟等离子体改性及其表面动力学的研究Ⅲ.表面能分析方法在表面动力学中的应用张亮*(北京大学物理系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王建祺张新生(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北京)(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区分... PET表面的碳氟等离子体改性及其表面动力学的研究Ⅲ.表面能分析方法在表面动力学中的应用张亮*(北京大学物理系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王建祺张新生(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北京)(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区分院北京)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碳氟等离子体 表面改性 憎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的缩聚反应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宏 黄玉东 +1 位作者 韦业奋 王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35,共4页
采用4,6-二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和对苯二甲酸制备的络合盐,在多聚磷酸体系中缩聚制备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PBO),反应在聚合反应釜与双螺杆挤出机中完成。采用黏度测试、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TG-DTG)和紫外可见光谱(UV)等分析方法,对... 采用4,6-二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和对苯二甲酸制备的络合盐,在多聚磷酸体系中缩聚制备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PBO),反应在聚合反应釜与双螺杆挤出机中完成。采用黏度测试、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TG-DTG)和紫外可见光谱(UV)等分析方法,对反应不同阶段的聚合物黏度、分子量、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分子量的增长过程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络合盐聚合能够制备出高分子量聚合物,后期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聚合,进一步提高了聚合物的均匀性和分子量。液晶相聚合时,主要是扩散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撑苯并双嗯唑 络合盐 聚合反应 双螺杆挤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苯二甲酸中微量有机杂质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一丹 张育红 王川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49-1053,共5页
采用乙腈甲酸水溶液体系,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对苯二甲酸中微量有机杂质对羧基苯甲醛(4-CBA)和对甲基苯甲酸(p-TOL)的方法,考察了流动相组成和配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4-CBA(2.0~737.3)mg/kg,p-TOL(63.0~504.91)mg/kg... 采用乙腈甲酸水溶液体系,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对苯二甲酸中微量有机杂质对羧基苯甲醛(4-CBA)和对甲基苯甲酸(p-TOL)的方法,考察了流动相组成和配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4-CBA(2.0~737.3)mg/kg,p-TOL(63.0~504.91)mg/kg范围内,4-CBA和p-TOL的标准曲线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重复进样5次),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8%~103.8%和97.4%~103.2%,检测限分别为0.41 mg/kg和1.92 mg/kg。可同时用于精对苯二甲酸(PTA)和中纯度对苯二甲酸的产品质量控制,也可用于PTA生产过程中粗对苯二甲酸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苯二甲酸 对羧基苯甲醛 对甲基苯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对苯二甲酸精制残渣中的八组分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邦 韩仿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69,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弱极性阴离子交换键合固定相、磷酸盐缓冲溶液为流动相,UV 235 nm 检测,外标法定量,同时测定了对苯二甲酸精制残渣中的4-甲基苯甲醇,对甲基苯甲醛,4-羧基苯甲醛,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和间苯...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弱极性阴离子交换键合固定相、磷酸盐缓冲溶液为流动相,UV 235 nm 检测,外标法定量,同时测定了对苯二甲酸精制残渣中的4-甲基苯甲醇,对甲基苯甲醛,4-羧基苯甲醛,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的含量,其回收率均在97.1%~105.4%之间,变异系数小于3.36%,相关系数为0.991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4-甲基苯甲醇 对甲基苯甲醛 4-羧基苯甲醛苯甲酸 对甲基苯甲酸 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 间苯二甲酸 残渣 对苯二甲酸精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基膦酸铈与十溴二苯醚在玻璃纤维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中的协同阻燃抑烟机理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正虹 方征平 陈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4-293,共10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GF)/十溴二苯醚(DBDPO)/苯基膦酸铈(Ce HPP)复合材料,通过锥型量热仪(Cone)对复合材料的燃烧行为进行综合分析,采用热失重-红外联用(TG-FTIR)分析了复合材料热降解过程中气体...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GF)/十溴二苯醚(DBDPO)/苯基膦酸铈(Ce HPP)复合材料,通过锥型量热仪(Cone)对复合材料的燃烧行为进行综合分析,采用热失重-红外联用(TG-FTIR)分析了复合材料热降解过程中气体的释放量和主要成分,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X)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复合材料燃烧后的残炭形貌、残炭所含元素及含量等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Ce HPP与DBDPO两者复配使用时,PET-GF/DBDPO/Ce HPP复合材料的热解过程受到抑制,凝聚相的燃烧减缓,材料总的热分解量降低,烟气释放量明显减小.这主要是由于Ce HPP在燃烧过程中形成了连续致密的残炭,分布于基材和玻璃纤维表面,将部分DBDPO及其分解产物滞留于凝聚相,从而实现了气相-凝聚相双重阻燃作用,有效阻隔了挥发性气体产物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 抑烟 苯基膦酸稀土 溴系阻燃剂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绝缘膜──聚对苯二甲酸对氧代苯甲酸乙二酯 被引量:2
17
作者 田正华 邓元 祝宝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0-162,共3页
A series of copolyesters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xybenzoate) (PETO) de-rived from terephthalic acid, ethylene glycol and 4, 4’ -oxybis (benzoic acid) were easily pre-pared by using DMT method and thermally inv... A series of copolyesters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xybenzoate) (PETO) de-rived from terephthalic acid, ethylene glycol and 4, 4’ -oxybis (benzoic acid) were easily pre-pared by using DMT method and thermally investigated. Introduction of 4, 4’ -oxydipheny-lene group into the main chain resulted in a lowering of Tm. a decrease of crystallization rate and an increase of thermal-oxidative stability of the copolyesters. By static elongation of PETO, transparent films with qualified electrical properti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easily obtained with film forming rate 100%. In comparison with 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film, PETO film had obviously low Tm. and low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Due to the presence of stable aromatic ether structure, decrease in Tm. could not lead to any reduction in thermal-oxidative stability, on the contrary, slight increase was ob-served. PETO film could be used in making heat resistant thick film for channel insulators of electric mo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O 绝缘膜 共聚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联苯二甲酸-乙二酯的分子序列结构与结晶性能
18
作者 戴钧明 赵辉鹏 +2 位作者 李光 杨胜林 江建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9-143,150,共6页
以对苯二甲酸、联苯二甲酸(BBA)和乙二醇为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技术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联苯二甲酸-乙二酯(PETBB).特性黏度和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表明得到了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共聚物.13C-NMR证实PETBB大分子链上所含的BBA与投料比一致;... 以对苯二甲酸、联苯二甲酸(BBA)和乙二醇为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技术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联苯二甲酸-乙二酯(PETBB).特性黏度和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表明得到了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共聚物.13C-NMR证实PETBB大分子链上所含的BBA与投料比一致;随着BBA摩尔分数的增加,共聚酯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平均序列长度减小而聚联苯二甲酸乙二酯(PEBB)平均序列长度增大.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证明PETBB共聚酯自熔体冷却的结晶温度变低,较高BBA摩尔分数的PETBB甚至不能在熔体冷却过程中结晶,表明共聚酯结晶变得困难,但经充分热定型仍能形成晶体;而其熔融温度随BBA摩尔分数的增加而明显下降;玻璃化转变温度则随BBA摩尔分数的增加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联苯二甲酸-乙二酯 共聚合 序列长度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配位聚合物{[Cd_2(tpom)(tpa)_2]·(DMF)(H_2O)_3}_n的合成及表征
19
作者 梁丽丽 李文戈 张利民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8-42,共5页
由四(4-吡啶氧甲基)甲烷(tpom)和对苯二甲酸(tpa)与Cd(NO3)2.4H2O合成了配位聚合物{[Cd2(tpom)(tpa)2].(DMF)(H2O)3}n,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位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标题化合... 由四(4-吡啶氧甲基)甲烷(tpom)和对苯二甲酸(tpa)与Cd(NO3)2.4H2O合成了配位聚合物{[Cd2(tpom)(tpa)2].(DMF)(H2O)3}n,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位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3.4747(17)nm,b=2.0899(10)nm,c=1.4292(10)nm,β=111.642(5)°,V=9.647(9)nm3,Z=8,Dc=1.374 g.cm-3,F(000)=3984.0,μ=0.939 mm-1,其6586个可观测点的结构偏差因子R1=0.0566,wR2=0.1408。结构分析表明,对苯二甲酸连接镉离子形成含双核镉(CdCOO)2的平面,四(4-吡啶氧甲基)甲烷连接双核镉形成具有两重穿插pcu拓扑构型的三维骨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四(4-吡啶氧甲基)甲烷 对苯二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乙酰氧基苯甲酸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缩聚反应及醚键形成的研究
20
作者 李勇 王宽 +1 位作者 张广利 张鸿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824-828,共5页
监测了对-乙酰氧基苯甲酸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共缩聚反应过程中1HNMR图谱及特性粘度的变化,对乙酰氧基酯交换反应及乙酰脂肪酯的反应活性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以低分子量PET或对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为原料时反应... 监测了对-乙酰氧基苯甲酸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共缩聚反应过程中1HNMR图谱及特性粘度的变化,对乙酰氧基酯交换反应及乙酰脂肪酯的反应活性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以低分子量PET或对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为原料时反应中醚键的形成及其进入共聚酯链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共聚酯 羟基苯甲酸 PET 酯交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