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DE-47对4种海洋微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孟范平 李卓娜 +1 位作者 赵顺顺 刘娇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59-1664,共6页
运用实验生态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海水小球藻Chlorella autotropica,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赤潮异弯藻Heterosigam akashiwo的抗氧化... 运用实验生态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海水小球藻Chlorella autotropica,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赤潮异弯藻Heterosigam akashiwo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设定质量浓度范围内(0.1~2.5μg·L-1),4种微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均能出现一定的应激活性,以减少BDE-47胁迫对藻细胞自身的危害,但是酶活增加的幅度却有很大不同。与赤潮异弯藻和中肋骨条藻相比,海水小球藻和牟氏角毛藻的SOD和CAT对BDE-47具有较高的敏感性。4种海洋微藻的SOD和CAT对BDE-47的敏感性顺序依次为:海水小球藻>牟氏角毛藻>中肋骨条藻>赤潮异弯藻。因此,海水小球藻的SOD和CAT可以作为指示海洋环境中BDE-47污染水平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四溴联苯醚(bde-47) 海洋微藻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氢酶(C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E-47对2种海洋微藻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卓娜 孟范平 +1 位作者 赵顺顺 于腾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3-238,共6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2种海洋微藻的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所设定的浓度范围内(0.1~2.5μg/L),海水小球藻和赤潮异弯藻的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未受到显著抑制,表明2...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2种海洋微藻的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所设定的浓度范围内(0.1~2.5μg/L),海水小球藻和赤潮异弯藻的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未受到显著抑制,表明2种微藻PSII反应中心在试验过程中未受到损伤.当BDE-47浓度为2.5μg/L时,海水小球藻的PSII潜在活性(Fv/Fo)、PSII实际光能转化效率(φPSII)和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在96h受到显著抑制,而赤潮异湾藻的3个参数在暴露期间均未受到抑制,表明赤潮异湾藻对BDE-47的耐受性强于海水小球藻.各叶绿素荧光参数中,Fv/Fo、φPSII、ETR更适合作为指示海洋环境中BDE-47污染水平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四溴联苯醚(bde-47) 微藻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