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Approach to Computer Modeling of Geological Faults in 3D and an Application 被引量:10
1
作者 ZHU Liang-feng HE Zheng PAN Xin WU Xin-cai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006年第4期461-465,共5页
3D geological modeling,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geosciences of 3D GIS, forms the basis and is a prerequisite for visualized representation and analysis of 3D geological data. Computer modeling of geo... 3D geological modeling,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geosciences of 3D GIS, forms the basis and is a prerequisite for visualized representation and analysis of 3D geological data. Computer modeling of geological faults in 3D is currently a topical research area. Structural modeling techniques of complex geological entities contain- ing reverse faults are discussed and a series of approaches are proposed. The geological concepts involved in computer modeling and visualization of geological fault in 3D are explained, the type of data of geological faults based on geo- logical exploration is analyzed, and a normative database format for geological faults is designed. Two kinds of model- ing approaches for faults are compared: a modeling technique of faults based on stratum recovery and a modeling tech- nique of faults based on interpolation in subareas. A novel approach, called the Unified Modeling Technique for stratum and fault, is presented to solve the puzzling problems of reverse faults, syn-sedimentary faults and faults terminated within geological models. A case study of a fault model of bed rock in the Beijing Olympic Green District is presented in order to show the practical result of this method. The principle and the process of computer modeling of geological faults in 3D are discussed and a series of applied technical proposals established. It strengthens our profound compre- hension of geological phenomena and the modeling approach, and establishes the basic techniques of 3D geological modeling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geosci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geological modeling geological faults STRATUM fault data visualization Beijing Olympic Green Distri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在脑梗死模型的表达及Smad信号通路的参与机制
2
作者 张翠 吴孟海 多云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1-335,共5页
目的 探讨Smad信号通路机制在脑梗死模型大鼠中的作用以及脑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表达变化与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 6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模型组采用线栓法建立脑... 目的 探讨Smad信号通路机制在脑梗死模型大鼠中的作用以及脑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表达变化与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 6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模型组采用线栓法建立脑梗死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颈内动脉后直接缝合皮肤,建模成功后1周评估各组大鼠的改良神经功能缺损(mNSS)评分。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脑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对大鼠脑组织中IGFBP-3、Smad2、Smad4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大鼠脑组织中IGFBP-3、Smad2、Smad4 mRNA水平。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IGFBP-3、Smad2、Smad4、P21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脑组织水肿,表现为脑细胞排列紊乱,小胶质细胞数量变多,脑细胞核仁出现模糊,其中脑梗死面积为20.55%。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NSS评分、IGFBP-3、Smad2、Smad4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21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IGFBP-3 mRNA表达水平与mNSS评分、Smad2 mRNA、Smad4 mRNA呈显著正相关(r=0.568,r=0.623,r=0.597,P<0.01);IGFBP-3 mRNA表达水平与P21呈显著负相关(r=-0.573,P<0.01)。结论 脑梗死大鼠脑组织IGFBP-3水平显著升高,且IGFBP-3水平与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之间关系密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Smad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质3 模型 动物 脑梗死 SMAD蛋白质类 数据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空间土壤推测与土壤模型构建研究进展
3
作者 解宪丽 夏成业 +3 位作者 殷彪 李安波 李开丽 潘贤章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8,共15页
土壤是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复合体。早期的数字土壤制图研究主要关注水平方向的土壤空间变异和制图,对垂直方向空间变异和土壤三维制图考虑较少。近年来,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和对地观测与探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土壤三维空间数据获... 土壤是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复合体。早期的数字土壤制图研究主要关注水平方向的土壤空间变异和制图,对垂直方向空间变异和土壤三维制图考虑较少。近年来,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和对地观测与探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土壤三维空间数据获取、三维空间推测、三维数据模型、三维模型构建和可视化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对三维空间土壤推测与土壤模型构建的已有方法进行梳理和评述,以期为三维数字土壤制图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建议。以三维土壤制图、三维GIS、三维数据模型、三维地质建模、三维可视化、土壤空间变异、空间推测、克里格插值、土壤-景观分析、深度函数、机器学习、地统计学、随机模拟等为关键词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基于相关度、引用率和文献来源等因素进一步筛选出重点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了土壤空间变异性、三维空间土壤推测、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和三维模型构建等关键技术的现有研究体系,对各种三维推测和建模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作出评价。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垂直方向土壤数据稀少、土壤三维推测精度低、三维模型质量待提高等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空间 土壤空间变异性 土壤空间推测 三维数据模型 三维模型构建 数字土壤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钻孔数据的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统3DGMS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8
4
作者 向中林 王妍 王润怀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746-752,792,共8页
矿山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是实施数字矿山战略的关键技术,其软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对于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OpenGL图形库和VC++6.0开发平台,从系统目标要求、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等几方面设计和开发了基于钻孔数... 矿山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是实施数字矿山战略的关键技术,其软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对于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OpenGL图形库和VC++6.0开发平台,从系统目标要求、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等几方面设计和开发了基于钻孔数据的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统3DGMS,实现了地层、矿体、断层、地表和巷道等三维模型的创建与可视化显示,以及灵活的三维视图控制和针对地质模型基本的空间查询、量算、空间剖切、动态模拟等空间分析功能,为我国矿山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软件的设计提供了参考,有益于促进我国矿山信息化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钻孔数据 三维地质建模 可视化 3DG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解析木数据参数化3-PG模型 被引量:4
5
作者 白羽 庞勇 +1 位作者 夏晓运 贾炜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8-110,共13页
【目的】验证解析木数据参数化3-PG模型的可行性,利用解析木数据标定的模型预测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变化,为扩展参数化3-PG模型数据源提供依据,为模型数据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孟家岗林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2019年解... 【目的】验证解析木数据参数化3-PG模型的可行性,利用解析木数据标定的模型预测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变化,为扩展参数化3-PG模型数据源提供依据,为模型数据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孟家岗林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2019年解析木数据模拟胸径连续观测数据,结合相关公式计算叶、干、根生物量和蓄积量。根据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采用直接计算、参考文献、迭代拟合和默认参数等方法对3-PG模型进行参数化,利用密度试验林和固定样地数据对模型输出进行精度验证,并对模型输出与地面观测值进行回归分析。【结果】验证结果表明,模型拟合精度很高(P<0.01,n=138),可以较好反映解析木样地中林分生长变化。胸径、叶干生物量比、干生物量、总生物量和蓄积量的决定系数(R^(2))在0.95以上,根生物量拟合精度略低(R^(2)=0.88)。密度试验林数据(n=140)和固定样地数据(n=87)与模型输出之间具有较高相关性,各计算量的R^(2)在0.81~0.97之间(P<0.01)。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当胸径为20 cm时,叶与干生物量分配比(pFS20)及初级生产力分配给根最大值(pRx)2个参数均对胸径、根、干生物量和蓄积量显示出较高敏感性。【结论】解析木数据参数化3-PG模型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均较高,研究结果扩展了参数化3-PG模型的可用数据源,可为利用3-PG模型模拟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变化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PG模型 解析木数据 参数化 长白落叶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remin模型预测尺寸效应对A508-3钢断裂韧性的影响
6
作者 周恒晖 钟巍华 +2 位作者 宁广胜 林虎 杨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6-192,共7页
断裂韧性是用于表征反应堆压力容器(RPV)钢脆性状态的重要指标。在开展相关研究时,由于辐照空间小等原因,一般采用小尺寸紧凑拉伸(CT)试样。为掌握CT试样尺寸变化对国产RPV钢断裂韧性测试结果的影响,对国产A508-3钢的不同尺寸CT试样进... 断裂韧性是用于表征反应堆压力容器(RPV)钢脆性状态的重要指标。在开展相关研究时,由于辐照空间小等原因,一般采用小尺寸紧凑拉伸(CT)试样。为掌握CT试样尺寸变化对国产RPV钢断裂韧性测试结果的影响,对国产A508-3钢的不同尺寸CT试样进行了测试分析,采用Beremin模型方法研究了尺寸效应对断裂韧性数据的影响,并建立了不同尺寸CT试样的断裂韧性数据归一化模型(TSM)。结果表明,同一温度下实验测得的断裂韧性值随试样尺寸的减小逐渐增大,不同样品通过标准方法得到的归一化数据存在偏差,本文建立的TSM可有效减小换算数据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508-3 断裂韧性 尺寸效应 Beremin模型 数据归一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be into Key Techniques of Regional-Oriented 3D GIS 被引量:2
7
作者 ZHULiang-feng WUXin-cai PANXin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005年第2期141-147,共7页
Regional Geological Information System combines the multi-dimensional and dynamic spatial information into an integrated spatial information system. 3D geological modeling and its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are ... Regional Geological Information System combines the multi-dimensional and dynamic spatial information into an integrated spatial information system. 3D geological modeling and its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are the most difficult problems for constructing the system. Based on the current 3D GIS technique, some basic problems in establishing the system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3D spatial data model, 3D geological modeling, and visu- alization of 3D geological data. A kind of 3D vector data model based on boundary representation for geological object and its topology was developed in order to model and visualize complex geological structures. In addition, some key techniques are pointed out for further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ional Geological Information System 3D GIS data model 3D geology modeling VISUA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CS-3级列控系统ATP超速防护曲线的仿真 被引量:2
8
作者 胡晓娟 陈铁 邸建红 《科技通报》 2018年第5期139-142,共4页
CTCS-3级列控系统的核心——ATP自动防护系统,它生成的目标距离模式曲线实现了由对地面固定信号显示的控制到面向列车移动体直接控制的转变,为高速铁路时代的列车提供安全保障。本文以ATP仿真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用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 CTCS-3级列控系统的核心——ATP自动防护系统,它生成的目标距离模式曲线实现了由对地面固定信号显示的控制到面向列车移动体直接控制的转变,为高速铁路时代的列车提供安全保障。本文以ATP仿真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用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方法模拟仿真CTCS-3级列控ATP控车曲线,对制动曲线进行建模,分析及计算,完成ATP仿真系统模型的建立、数据的采集以及模型参数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CS-3级列控系统 ATP仿真系统 目标距离模式曲线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GL地形地物三维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春金 刘敏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5年第3期400-403,共4页
介绍了利用PC机平台,使用VisualStudioC++为开发工具,以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三维图形应用库OpenGL为基础,提出了实现地形地物三维的可视化的一种途径,并给出了基本实现方法.
关键词 地理信息 三维模型 空间数据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褶皱岩体三维可视化构模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徐能雄 何满潮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8-421,共4页
为解决由于褶皱岩体的边界面可能是非单值曲面给三维构模带来的困难,根据褶皱岩体的几何特征,提出了适合于褶皱岩体构模的数据模型,建造了面向对象的数据结构,开发了断面构模技术与三维可视化构模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建立了抚顺西露天矿... 为解决由于褶皱岩体的边界面可能是非单值曲面给三维构模带来的困难,根据褶皱岩体的几何特征,提出了适合于褶皱岩体构模的数据模型,建造了面向对象的数据结构,开发了断面构模技术与三维可视化构模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建立了抚顺西露天矿北帮边坡岩体三维可视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 三维 地理信息系统 可视化模型 构模技术 空间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栅格数据结构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明 王山东 陈佩富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1-64,共4页
三维数据结构是三维G IS研究的重点。三维栅格数据结构在数字影象、数字高程模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从栅格的编码、栅格的空间分析等方面对三维栅格数据结构进行研究,并以一个具体的矿床为例,对应用三维栅格数据结构进行矿体块段建... 三维数据结构是三维G IS研究的重点。三维栅格数据结构在数字影象、数字高程模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从栅格的编码、栅格的空间分析等方面对三维栅格数据结构进行研究,并以一个具体的矿床为例,对应用三维栅格数据结构进行矿体块段建模、特定范围内储量计算等空间分析时涉及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今后在研究和应用三维数据结构时的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三维栅格数据模型 空间分析 块段建模 储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地震资料的油藏描述技术和方法 被引量:31
12
作者 冉建斌 李建雄 刘亚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油藏描述技术已从单一的储层构造形态的描述、储层预测发展为建立油藏三维构造模型、储层模型和油藏地质模型 ;从单一学科的研究发展为多学科的一体化研究 ;从定性的描述发展到半定量、定量的预测 ;从定性的评价发展为三维油藏属性建模... 油藏描述技术已从单一的储层构造形态的描述、储层预测发展为建立油藏三维构造模型、储层模型和油藏地质模型 ;从单一学科的研究发展为多学科的一体化研究 ;从定性的描述发展到半定量、定量的预测 ;从定性的评价发展为三维油藏属性建模。本文着重从地震的相干体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地震属性分析及储层预测技术、变速成图技术、测井处理和解释技术、多井约束反演技术和油藏地质建模等技术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资料 油藏描述技术 储层 相干体技术 可视化技术 变速成图技术 油田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体特征提取的模特体型尺寸自动测量方法 被引量:15
13
作者 葛宝臻 郭华婷 +2 位作者 彭博 田庆国 李云鹏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9-135,共7页
为提高模特选拨中体型尺寸测量的速度和精确性,提出一种基于人体特征提取的模特体型尺寸自动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由激光三维扫描仪输出的三维点云数据,经去噪、人体朝向自动调整等操作得到三维人体表面轮廓;通过近似区域搜索和精确找... 为提高模特选拨中体型尺寸测量的速度和精确性,提出一种基于人体特征提取的模特体型尺寸自动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由激光三维扫描仪输出的三维点云数据,经去噪、人体朝向自动调整等操作得到三维人体表面轮廓;通过近似区域搜索和精确找点自动提取等步骤提取13个人体特征界标,由其坐标信息得到模特体型尺寸。用此方法测量了石膏模型100次和6名真人模特,并与手工测量结果作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可靠、快速的人体尺寸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三维扫描 点云数据 特征点 自动提取 模特体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质数据的神经网络处理及立体图形显示 被引量:5
14
作者 夏宏泉 洪庆玉 +2 位作者 孙良田 谈德辉 刘红歧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6-30,共5页
在油气藏三维精细描述工作中,常需要对一些三维四变量(X,Y,H,Z)地质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传统的处理方法多为方位近点距离加权模型和趋势回归模型及克里金模型等。基于现代神经网络信息处理新技术,提出一种简易可行的BP神经... 在油气藏三维精细描述工作中,常需要对一些三维四变量(X,Y,H,Z)地质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传统的处理方法多为方位近点距离加权模型和趋势回归模型及克里金模型等。基于现代神经网络信息处理新技术,提出一种简易可行的BP神经网络三维估值模型,由此可根据研究区域内的已知资料对其未知井点处的储层参数值进行高分辨率估值;采用立体等值线图可视化技术来实现该模型估值的直观图形显示,充分揭示三维地质体某种特征参数的纵横向变化规律。通过对S气田马家沟组的地层压力等数据的分析处理,结果表明该法是一种有效的高分辨率估值技术,在油气藏描述中值得借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数据 三维模型 立体图 奥陶纪 油气藏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VSP资料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方伍宝 陈林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5期527-531,共5页
已有的一些三维VSP资料处理方法,存在保幅性较差、对复杂构造不能正确归位、成像分辨率低、噪声强和计算效率低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三维VSP资料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其实质是把地表数据的三维单程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 已有的一些三维VSP资料处理方法,存在保幅性较差、对复杂构造不能正确归位、成像分辨率低、噪声强和计算效率低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三维VSP资料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其实质是把地表数据的三维单程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推广应用到三维VSP数据。对方法进行了阐述,其基本原理是将三维VSP数据按井中检波器的位置抽成共检波点道集,对共检波点道集进行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实现过程为将VSP波场分解为背景波场和扰动波场,背景波场采用相移法偏移,扰动波场采用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法偏移,然后对偏移后的上下波场进行相关处理,获得成像结果。数值模拟证明方法正确可行,实际应用表明方法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VSP 波场延拓 深度偏移成像 模型数据试验 实际资料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地球与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彭仪普 刘文熙 《铁路航测》 2002年第4期1-4,共4页
基于“数字地球”的概念 ,在全球信息数字化、集成化和网络化的过程中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总结归纳了现阶段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形式 ,分析了各自的特点 。
关键词 数字地球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 面向对象 集成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TIN-CPG混合空间数据模型的精细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方法 被引量:20
17
作者 唐丙寅 吴冲龙 李新川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18-1225,共8页
精细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是实现地质体真三维可视化分析的难题之一。提出一种基于不规则三角网(TIN)和角点网格(CPG)的混合空间数据模型来构建三维精细地质模型的方法。首先建立基于TIN的构造-地层格架三维地质模型,然后进行TIN面元模型... 精细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是实现地质体真三维可视化分析的难题之一。提出一种基于不规则三角网(TIN)和角点网格(CPG)的混合空间数据模型来构建三维精细地质模型的方法。首先建立基于TIN的构造-地层格架三维地质模型,然后进行TIN面元模型到CPG体元模型的转换,将基于TIN的构造-地层格架模型转换为基于CPG的精细网格体元地质模型,从而实现"表达上"精细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在转换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地层序列的定义,然后对空间格网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计算格网中各个单元格的空间坐标和各个网格的有效性,并将计算结果存储为GRDECL格式文件,最后通过QuantyView3D系统读取该文件实现精细地质属性模型的展示。利用该方法对沿海某城市一个重点区域进行精细水文地质模型的构建,验证了其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三角网(TIN) 角点网格(CPG) TIN-CPG混合空间数据模型 精细三维地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横向各同同性介质中VSP三分量地震记录合成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中杰 滕吉文 +3 位作者 王爱武 魏计春 何樵登 顾贤明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1-38,共8页
本文作者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技术的快速与高精度等优越性,对2-D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VSP三分量地震记录U_x、U_y与U_z的合成进行了研究,实现了快速三分量地震记录正演新算法。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横波分裂现象的... 本文作者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技术的快速与高精度等优越性,对2-D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VSP三分量地震记录U_x、U_y与U_z的合成进行了研究,实现了快速三分量地震记录正演新算法。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横波分裂现象的存在,并说明了这项数字仿真技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同性介质 VSP 地震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A一体化的非层状矿体空间构模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亚静 毛善君 姚纪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2-526,共5页
分析了已有三维数据模型的特点及其优缺点,论证了采用混合数据模型对建立真三维非层状矿体模型的合理性;基于矢量栅格一体化的建模思想,提出了重构非层状矿体的表面-体元一体化的Solid-Volume-ARTP(SVA)数据模型,并设计了相应的概念模... 分析了已有三维数据模型的特点及其优缺点,论证了采用混合数据模型对建立真三维非层状矿体模型的合理性;基于矢量栅格一体化的建模思想,提出了重构非层状矿体的表面-体元一体化的Solid-Volume-ARTP(SVA)数据模型,并设计了相应的概念模型和逻辑模型;以SVA数据模型为基础,抽象出8种几何元素,设计了相应的数据结构.利用VC++和OpenGL语言开发了具有SVA一体化建模等功能的矿体三维可视化系统.以某铁矿为实例,建立了SVA三维数据模型,并对系统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A数据模型 非层状矿体 空间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体元拓扑数据模型中空间剖面的定义及坐标转换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洲 侯恩科 李成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4-57,共4页
三维地质建模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课题。在各种三维地质建模的数据模型、建模系统开发及可视化过程中,空间数据在不同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在简要介绍三维体元拓扑数据模型基本建模思路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该模... 三维地质建模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课题。在各种三维地质建模的数据模型、建模系统开发及可视化过程中,空间数据在不同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在简要介绍三维体元拓扑数据模型基本建模思路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该模型中空间剖面的定义方法、空间剖面局部坐标与大地坐标及屏幕象素坐标三者之间的换算方法和相应的转换公式。最后,就各坐标系统之间的坐标换算进行了编程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三维体元拓扑数据模型 空间剖面 坐标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