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4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龙泉矿品位分布的3D-Mine数字模型构建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宏强 欧阳治华 +2 位作者 潘世华 张晶 王波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3-48,共6页
乌龙泉矿东区采场内矿石出矿品位波动较大、低品级矿石难以回收,而采场内配矿效率低、准确度不高,不利于矿山高效稳定生产。采用3D-Mine构建乌龙泉矿东区采场矿石品位分布数字模型,将品位分布数字模型样品数据与钻孔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 乌龙泉矿东区采场内矿石出矿品位波动较大、低品级矿石难以回收,而采场内配矿效率低、准确度不高,不利于矿山高效稳定生产。采用3D-Mine构建乌龙泉矿东区采场矿石品位分布数字模型,将品位分布数字模型样品数据与钻孔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品位输出的可靠性。提出了品位分布数字模型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基本流程为模型上圈定开采计划线—开采计划线内矿石产量和品位统计—爆破区域划分—配矿方案制定—现场开采及配矿工作,并应用于乌龙泉矿东区采场的实际开采和配矿工作中。结果表明:品位分布数字模型可以简单方便地统计任意开采区域内矿石的产量和品位,有效地指导工作面的推进和爆破区域的划分;通过统计各爆堆矿石的产量和品位,可以提高现场配矿的效率和准确性,促进采场低品位矿石的回收、出矿品位稳定及矿山高效稳定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泉矿 3d-mine 品位分布数字模型 配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mine的采矿方法可视化研究
2
作者 柴守锐 赵丽军 +2 位作者 杨会选 柴衡山 张睿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5期232-234,共3页
基于3Dmine软件的应用,针对厂坝铅锌矿73~79线730m中段的矿体开采,为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建立其采矿方法的三维可视化模型。该模型利用了矿山井巷工程的建模基础,通过对矿块采矿方法的建模与优化处理,并进行实体模型的验证,构建了... 基于3Dmine软件的应用,针对厂坝铅锌矿73~79线730m中段的矿体开采,为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建立其采矿方法的三维可视化模型。该模型利用了矿山井巷工程的建模基础,通过对矿块采矿方法的建模与优化处理,并进行实体模型的验证,构建了矿体模型、巷道模型和实体模型。这些模型直观地展示了矿山井下工程的空间位置,并以三维可视化的方式展现了矿体及采矿方法。三维模型的应用有效地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设计的准确度,并提升了矿山作业人员对矿体形态的认知和采矿技术的熟练程度。这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确保了作业人员的安全,并增加了矿山的经济收益。通过3Dmine软件的应用,为矿山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有效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方法 3Dmine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hino和3Dmine的露天煤矿边坡三维数值模型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杜昌华 宋景辉 +2 位作者 张传伟 刘籽钰 吴建圻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针对露天煤矿边坡人工地表起伏突出和自然地层相对平滑的几何特点,以Rhino和3Dmine软件为过渡平台,以Nurbs和DTM曲面差值处理方法分别对露天煤矿地表和地层进行处理,最终在Rhino中完成露天煤矿边坡三维数值模型网格的划分及输出,实现兼... 针对露天煤矿边坡人工地表起伏突出和自然地层相对平滑的几何特点,以Rhino和3Dmine软件为过渡平台,以Nurbs和DTM曲面差值处理方法分别对露天煤矿地表和地层进行处理,最终在Rhino中完成露天煤矿边坡三维数值模型网格的划分及输出,实现兼顾人工地表特征和自然地层特征的露天煤矿边坡三维数值模型的全程可视化构建。工程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所构建的数值模型可充分体现露天煤矿三维边坡的几何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INO 3Dmine 露天煤矿边坡 三数值模型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rris3D-FPFH-MC的露天矿三维高精地图重建算法
4
作者 张继卫 张晶 张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4-219,共6页
三维高精地图是露天煤矿智能运输系统的基础,针对露天煤矿大尺度高度变化场景的三维建图一致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arris3D-FPFH-MC的三维地图重建方法。首先,采用改进动态半径滤波法对原始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点云中的噪声点;其次... 三维高精地图是露天煤矿智能运输系统的基础,针对露天煤矿大尺度高度变化场景的三维建图一致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arris3D-FPFH-MC的三维地图重建方法。首先,采用改进动态半径滤波法对原始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点云中的噪声点;其次,采用RANSAC法提取地面点云,对提取的三维点云采用最小二乘法构建地面平面方程;然后,采用Harris3D-FPFH扩展特征矢量,形成关键点的249维描述矢量,基于相互一致性法获取点云匹配对,计算2帧点云之间的旋转和平移矩阵,构建三维地图;最后,在地图优化环节,增加延迟环节实现构建地图的后端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传统Lio_Sam、Lego_Loam等算法比较,减少了绝对轨迹误差和相对位姿误差,提高了露天煤矿三维地图精度,有效避免了结构相似场景导致地图闭环错误或无法闭环的问题,保证了构建地图的精度和鲁棒性,为点云配准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三维地图构建 点云配准 后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Mine软件在罗河铁矿测量中的应用
5
作者 王世松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1期57-60,共4页
在地下矿山测量中,3DMine软件具有高效处理数据、直观反映采空区或其他井下巷道实际情况、准确提供充填空间体积与质量等优势。通过分析3DMine在罗河地下铁矿的建模过程和模型剖面,进一步判断采空区体积以及超欠挖情况。结果表明,相较... 在地下矿山测量中,3DMine软件具有高效处理数据、直观反映采空区或其他井下巷道实际情况、准确提供充填空间体积与质量等优势。通过分析3DMine在罗河地下铁矿的建模过程和模型剖面,进一步判断采空区体积以及超欠挖情况。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测量方式,3DMine软件能更加便捷直观地分析矿山数据,并且各类数据利用率也较高。同时也证明了3DMine矿业软件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具备巨大优势,并为地下矿山测量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Mine 地下铁矿 三维模型 矿山测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人脸识别的煤矿人员出入井唯一性识别装置设计
6
作者 陈代伟 胡峰平 +1 位作者 钱正峰 唐银 《煤炭科技》 2024年第4期116-120,共5页
针对以往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唯一性、检测功能单一、漏检率高、识别效率低等管理缺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3D人脸识别和UWB精确定位技术相融合的煤矿人员唯一性识别装置设计方案,通过软件程序设置的关联特性,实现了3D人脸识别、定位卡检测... 针对以往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唯一性、检测功能单一、漏检率高、识别效率低等管理缺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3D人脸识别和UWB精确定位技术相融合的煤矿人员唯一性识别装置设计方案,通过软件程序设置的关联特性,实现了3D人脸识别、定位卡检测、酒精浓度和体温测试、声光语音报警、闸机控制、远程数字通信等功能,提高了对出入井人员身份识别和唯一性管理水平,从而准确监测煤矿作业人员的出勤情况,为智慧矿山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人脸识别 唯一性检测 智慧矿山 UWB精确定位 出入井管理 身份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3D巷道建模方法——对称建模法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志华 侯恩科 +2 位作者 赵洲 邓念东 贾睿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7-111,共5页
巷道是矿山工程的核心,巷道三维建模是数字矿山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二维巷道沿巷道中心线对称的特性及三维巷道在剖面上呈对称的特性,提出一种新的巷道三维建模方法——巷道对称建模法,该方法实现了巷道相交等复杂情况的正确建模,... 巷道是矿山工程的核心,巷道三维建模是数字矿山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二维巷道沿巷道中心线对称的特性及三维巷道在剖面上呈对称的特性,提出一种新的巷道三维建模方法——巷道对称建模法,该方法实现了巷道相交等复杂情况的正确建模,解决了常规巷道三维建模方法存在的问题。基于对称建模方法,设计了3D巷道数据结构,以三叉形和十字形巷道的构建为例,采用VC++,结合OpenGL实现了巷道三维模型的构建和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巷道 数字矿山 拓扑关系 对称建模法 OPENG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Mine矿业工程软件在构建五圩矿三维可视化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陈竞文 吴仲雄 陈德炎 《现代矿业》 CAS 2012年第1期4-7,共4页
随着数字矿山的兴起,矿山三维可视化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五圩矿应用3DMine矿业工程软件,构建了矿区地表模型、矿体模型和巷道模型。借助三维可视化模型,可更加形象地理解矿山地表地形、矿体空间形态和井巷工程布置及其空间位置关系... 随着数字矿山的兴起,矿山三维可视化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五圩矿应用3DMine矿业工程软件,构建了矿区地表模型、矿体模型和巷道模型。借助三维可视化模型,可更加形象地理解矿山地表地形、矿体空间形态和井巷工程布置及其空间位置关系,有利于采矿、开拓方法优化选择,以及矿山工程优化布置,对矿山安全生产、矿山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矿山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矿山 三维可视化 实体模型 3DM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矿山中3DGIS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李梅 毛善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4-48,共5页
数字矿山对 3DGIS有迫切需求。对数据矿山中 3DGIS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评述 ,探讨将数据获取技术、数据管理和共享、空间分析和分布式网络可视化四项关键技术与三维数据建模一并纳入 3DGIS技术框架体系。最后提出了目前矿山研究领域
关键词 数字矿山 3D GIS 三维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Mine矿业软件在国外某矿山施工图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敖显军 王海军 《矿冶》 CAS 2013年第2期37-39,48,共4页
某涉外项目矿山的设计风格和国内的大不相同。鉴于此,应用3DMine矿业三维软件,有效地解决了矿体建模、错动界线圈定、三维开拓系统形成等问题,加快了设计进度,改进了设计质量。
关键词 施工图设计 三维矿业软件 软件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Mine软件的露天矿开采设计 被引量:8
11
作者 钟德云 胡柳青 吴国栋 《现代矿业》 CAS 2012年第10期11-14,共4页
以多宝山铜矿为例,利用矿山已有数据建立矿山三维模型,进行露天境界优化、采场设计、编制采剥计划。建立了露天生产可视化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指导采掘计划的编制和生产管理工作,并以工程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了建模结果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以多宝山铜矿为例,利用矿山已有数据建立矿山三维模型,进行露天境界优化、采场设计、编制采剥计划。建立了露天生产可视化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指导采掘计划的编制和生产管理工作,并以工程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了建模结果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在数字矿山架构的基础上,探讨了露天矿的可视化开采方案,为数字矿山的建设提供了有效的集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管理 采剥计划 3Dmine 露天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山采空区3D激光探测新技术 被引量:73
12
作者 过江 古德生 罗周全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19,共4页
针对我国金属矿山存在的大量采空区安全隐患,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以3D激光探测技术为基础的空区探测新方法。根据在大厂矿区的探测试验及相关应用实例表明,该技术提高了采空区探测的准确性和精度,可精确获取空区的空间几何参数,如长度、面... 针对我国金属矿山存在的大量采空区安全隐患,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以3D激光探测技术为基础的空区探测新方法。根据在大厂矿区的探测试验及相关应用实例表明,该技术提高了采空区探测的准确性和精度,可精确获取空区的空间几何参数,如长度、面积、体积、围岩及顶板的变形和变化关系等,为空区安全评价与治理以及矿山回采设计等提供了相对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采卒区 3D激光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 Mine-ANSYS-FLAC^(3D)软件的三维地质数值建模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璐 胡斌 +3 位作者 李瑶 姚远 陈晓龙 李立辰 《低温建筑技术》 2017年第8期83-85,102,共4页
针对FLAC^(3D)建立复杂三维地质数值模型难度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有效的建模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3D Mine软件对Auto CAD平面图中的等高线和钻孔数据进行三维可视化操作,并输出为地层实体SAT文件或XY平面上等间距的三维坐标数据... 针对FLAC^(3D)建立复杂三维地质数值模型难度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有效的建模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3D Mine软件对Auto CAD平面图中的等高线和钻孔数据进行三维可视化操作,并输出为地层实体SAT文件或XY平面上等间距的三维坐标数据,利用自编程序将三维坐标数据转化为ANSYS可以识别的APDL语言文件后生成多个实体模型,经过ANSYS布尔操作、划分网格后利用接口程序导入FLAC^(3D),从而实现直观、快速地创建复杂地质体FLAC^(3D)模型。该方法在四川峨胜石灰石矿山三维地质数值建模中得到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完全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MINE ANSYS FLAC^3D 三维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开采地表移动过程的FLAC^(3D)模拟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刘玉成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3-95,128,共4页
为减少现场布置大量测点来观测煤层开采地表移动全过程,采用FLAC3D软件模拟分析了煤层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过程,认为采用沿煤层走向方向每开挖2 m长度计算50步的方式可实现煤层的走向长壁开采,并对某一煤层进行了模拟开采,在模型的... 为减少现场布置大量测点来观测煤层开采地表移动全过程,采用FLAC3D软件模拟分析了煤层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过程,认为采用沿煤层走向方向每开挖2 m长度计算50步的方式可实现煤层的走向长壁开采,并对某一煤层进行了模拟开采,在模型的上表面经过开采中心点沿走向和倾向剖面线上共布置了36个下沉量和位移速度测点;得出主断面最大下沉量为94 mm,各监测点下沉量及位移速度与计算步数之间的关系曲线符合改进的地表移动Knothe时间函数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C3D 模拟开采 地表移动 位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UMA-3D的深井矿山热环境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瑞军 李少辉 杨卓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10期234-237,262,共5页
深井高温热害已经成为制约矿山安全高效开采的重大问题之一,需要对深井矿山的热环境进行三维模拟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降温措施。本文介绍了三维通风模拟软件VUMA-3D的功能特点,对深井热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某深井矿山进行了热... 深井高温热害已经成为制约矿山安全高效开采的重大问题之一,需要对深井矿山的热环境进行三维模拟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降温措施。本文介绍了三维通风模拟软件VUMA-3D的功能特点,对深井热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某深井矿山进行了热环境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按需降温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UMA-3D 深井矿山 热环境模拟 按需降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带开采合理采留宽确定的FLAC^(3D)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鹏亮 胡炳南 张玉军 《煤矿开采》 2006年第3期1-3,共3页
简述了FLAC3D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于分析采矿工程岩体受采动影响发生破坏稳定情况的优势。用FLAC3D软件建立了某煤矿不同采宽条带开采的模型,得到了稳定后剖面位移场图。根据数据,描绘了条带开采地表移动曲线并进行了分析。... 简述了FLAC3D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于分析采矿工程岩体受采动影响发生破坏稳定情况的优势。用FLAC3D软件建立了某煤矿不同采宽条带开采的模型,得到了稳定后剖面位移场图。根据数据,描绘了条带开采地表移动曲线并进行了分析。从而确定了地表变形在Ⅰ级破坏范围内的合理采留宽度,为研究条带开采地表移动规律和“三下”压煤条带开采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C^3D 条带开采 采留宽 地表移动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3D Mine软件建立矿山地质三维模型 被引量:26
17
作者 刘云 盖俊鹏 刘颖 《矿业工程》 CAS 2009年第5期58-60,共3页
介绍了利用3D Mine软件分层建立了矿山地质三维模型,实现了地质模型的动态显示与基本三维分析功能。该模型可广泛应用于测量、地质和采矿等工作中。
关键词 GIS 数字矿山 三维 3DM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C^(3D)的条带开采煤柱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郭仓 谭志祥 +1 位作者 李培现 邓喀中 《现代矿业》 CAS 2012年第2期5-9,共5页
为研究不同采出率开采条件下条带开采煤柱的稳定性及对地表的影响,采用了FLAC3D和Tecplot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采留宽条带煤柱的竖直应力分布和地表最大下沉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采出率的增加,煤柱单位面积所支撑的压力成线性增大;... 为研究不同采出率开采条件下条带开采煤柱的稳定性及对地表的影响,采用了FLAC3D和Tecplot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采留宽条带煤柱的竖直应力分布和地表最大下沉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采出率的增加,煤柱单位面积所支撑的压力成线性增大;在煤柱的边缘形成应力的集中区,其应力等值线的形状呈马鞍形—平台形—拱形的变化,平台形可以看成煤柱从稳定向失稳过度的标志和临界点;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建立了地表最大下沉值与条带开采回采率之间的关系式及最大竖直应力与采出率之间的关系式,为今后相关计算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带开采 FLAC3D Tecplot 煤柱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 max煤炭地下气化的仿真 被引量:2
19
作者 沈威 姚歌 冯思硕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5-167,共3页
从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传播与教学不足入手,为方便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设计和管理,以华亭煤业集团的地下气化技术流程为例,提出建立地面设备的协调运行与地下气化的燃烧方式的三维立体可视化动态模型的建模方案。
关键词 3ds MAX 三维建模 华亭煤矿 地下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 Max和Virtools的矿井虚拟仿真系统设计 被引量:22
20
作者 蔡武 陈果 +2 位作者 朱志敏 梁宇云 王静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113,116,共4页
从煤炭安全生产形势和传统实验教学环节存在不足入手,引入了虚拟现实技术对矿井虚拟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实现的设计方法—利用3D Max进行三维模型建模、贴图和渲染,利用Virtools进行交互设计和整合,提出了开发的流... 从煤炭安全生产形势和传统实验教学环节存在不足入手,引入了虚拟现实技术对矿井虚拟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实现的设计方法—利用3D Max进行三维模型建模、贴图和渲染,利用Virtools进行交互设计和整合,提出了开发的流程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以综采工作面仿真系统的开发为研究实例描述了其具体的应用开发过程。最后,实验表明:采用该技术开发的矿井虚拟仿真系统具有真实性、沉浸性、交互性和易实现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实验教学 矿井虚拟仿真 3D MAX VIRTOO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