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压致裂法三维地应力测量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29
1
作者 陈群策 安美建 李方全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37-44,共8页
本文对现有的水压致裂三维地应力测量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力学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理论模型。新的理论模型采用了最小主应力破坏准则,与现有方法采用的最小切向应力破坏准则相比,更客观的表述了水压致裂过程中的力学机制。为说明... 本文对现有的水压致裂三维地应力测量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力学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理论模型。新的理论模型采用了最小主应力破坏准则,与现有方法采用的最小切向应力破坏准则相比,更客观的表述了水压致裂过程中的力学机制。为说明该方法的工作步骤及其可行性,文中利用遗传算法反演技术,对假设的地应力状态进行了试算。试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压致裂 地应力测量 遗传算法 地壳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压缩下三维裂纹扩展机理试验与离散元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勇 蔡卫兵 +1 位作者 李邦翔 朱维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6-102,109,共8页
为了加强对三维裂纹扩展机理的认识,采用一种脆度良好的树脂材料制作含预制三维双裂隙的试样,并基于离散元理论,研究在单轴压缩条件下平行双裂隙的扩展、搭接和贯通机理,同时设置测量圆来监测在不同加载阶段模型的应力场变化。研究结果... 为了加强对三维裂纹扩展机理的认识,采用一种脆度良好的树脂材料制作含预制三维双裂隙的试样,并基于离散元理论,研究在单轴压缩条件下平行双裂隙的扩展、搭接和贯通机理,同时设置测量圆来监测在不同加载阶段模型的应力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预制裂隙长轴端部C1-E和C2-W萌生的翼裂纹沿垂直裂隙平面方向扩展至一定长度后会保持长时间不变,直到应力达到峰值附近才继续沿着最大主应力方向扩展;在峰值应力附近时,预制裂隙端部C1-W和C2-W的花瓣状翼裂纹和反翼裂纹才相互搭接贯通形成空间卷曲面;随着轴向应力增加至峰值附近,最大主应力主要分布在远离预制裂隙的区域,而压应力却集中在预制裂隙中心区域,因此抑制了翼裂纹的进一步扩展;最大压应力和切应力随着应变增加而增加,最大拉应力却在峰值应力附近发生了跌落,说明在加载后期,裂纹扩展主要受压剪作用力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裂纹扩展 压缩试验 离散元法 应力场 测量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河断裂带测区古构造残余应力随深度分布 X 射线测量 被引量:2
3
作者 安欧 高国宝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69-177,共9页
以岩体正交各向异性弹性理论为基础,用X射线衍射法,在红河断裂带测区,选用12个大口径钻孔用金刚石钻头钻取的岩芯,测量了岩体中三维宏观残余应力和微观残余应力及其弹性应变能密度随深度的分布,分析了它们沿深度的分布规律。
关键词 古构造 深度 残余应力 X射线衍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孔径水压致裂三维地应力测量及在寺河煤矿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晓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12,31,共4页
介绍了3个不同方向水压致裂三维地应力测试原理及在寺河煤矿的具体应用,将寺河煤矿水压致裂三维地应力测试结果和二维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具有较好一致性。测试结果表明:寺河煤矿地应力以水平主应力为主,属于典型构造应力场类型,最... 介绍了3个不同方向水压致裂三维地应力测试原理及在寺河煤矿的具体应用,将寺河煤矿水压致裂三维地应力测试结果和二维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具有较好一致性。测试结果表明:寺河煤矿地应力以水平主应力为主,属于典型构造应力场类型,最大水平主应力在量值上属于中等应力值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向为近水平东西向。根据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建议主要巷道轴线尽可能沿东西向布置,有利于巷道支护及围岩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压致裂 地应力 三维地应力测量 构造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