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3-dimensional baroclinic circulation model of the South China Sea
1
作者 Yi Cai(蔡怡) +1 位作者 Yuxiang Li(李毓湘)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35-49,共15页
The summer and winter circulation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including the surface elevation and water temperature are simulated using the model described by Cai and Li (1996) with the monthly mean wind stress and ... The summer and winter circulation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including the surface elevation and water temperature are simulated using the model described by Cai and Li (1996) with the monthly mean wind stress and air temperature field at the 1000 mb level from the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as inputs.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at Bashi Channel and Taiwan Strait are taken fro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Kuroshio using the same numerical model with a grid size of 0.5°×0.5° and the results of Cai and Li (1996) as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computational domain for the present paper is between 100°E and 123°E and between 4.5°N and 27°N. The horizontal resolution is 0.25°×0.25° and the vertical variations of the velocity components are resolved by 6 layers The computed steady flow, temperature and elevation field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corresponding fields observed. In particular, the temperature and elevation field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Warm Current (SCSWC) have been successfully simulated. The paths of the branch of the Kuroshio entering the South China Sea (SCSBK) through Bashi Channel in winter and summer are discussed It is found that the SCSBK flows southward to the southern SCS from the coast of the Guangdong Province. A portion of the SCSBK returns to the Bashi Channel and subdivides again in deep waters in winter with a branch flows to the south along the coast of the Philippines instead of flowing back to the Pacific In addition, our results confirm the existence of a eastward current to the northeast of Dongsha in summer with the Kuroshio as its source as suggested by Huang et al. Since the value of the eddy viscosity adopted for the simulation of the Kuroshio is on the high side, resulting in a weaker west boundary current in the western Pacific as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the present simulations, some deviations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s are expected although the results are in general consistent with observ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 In SCS A 3-dimensional baroclinic circulation model of the South China S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直方图均衡化技术的ID.3算法实现 被引量:1
2
作者 唐玉鹏 梁光明 +2 位作者 林嘉宇 李文丰 张军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8年第7期73-76,共4页
ID.3算法是经典的决策树算法,而样本集分布不均衡性会对树的结构和识别效果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在分析显微镜下细胞识别库样本分布规律基础上,利用直方图均衡化技术对样本特征分布进行变换处理,使整个特征分布规律转变为[0,1]区间内近似... ID.3算法是经典的决策树算法,而样本集分布不均衡性会对树的结构和识别效果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在分析显微镜下细胞识别库样本分布规律基础上,利用直方图均衡化技术对样本特征分布进行变换处理,使整个特征分布规律转变为[0,1]区间内近似均匀分布。实验表明,基于特征直方图均衡化技术实现的ID.3算法收敛速度加快,产生的决策树平均深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3 量化 特征直方图 均衡化 平均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的3D线框模型加密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耿 祝淑云 +6 位作者 金鑫 李晓东 孙红波 徐治理 殷岁 田朝辉 孙楠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753-2760,共8页
随着网络环境中图形数据的急速增长,图形数据安全处理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网络安全新挑战。对3D模型的加密也是刻不容缓。利用混沌映射提出了一种针对3D线框模型的加密方案。该方法分为两部分:混淆和扩散。利用逻辑映射生成一个随机可逆矩... 随着网络环境中图形数据的急速增长,图形数据安全处理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网络安全新挑战。对3D模型的加密也是刻不容缓。利用混沌映射提出了一种针对3D线框模型的加密方案。该方法分为两部分:混淆和扩散。利用逻辑映射生成一个随机可逆矩阵对点进行扩散,利用Arnold’s cat map对边进行置乱,加密的顶点,多边形合成在一起,形成最终的加密3D线框模型。结果表明:对每个3D线框模型都能正确的加解密。该加密方法也能很好的抵抗暴力攻击、统计攻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线框 混沌逻辑映射 Arnold’s CAT map 加密 VIEWPOINT FEATURE histogram(VF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三维直方图的改进C-V模型水平集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17
4
作者 任继军 何明一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2-76,80,共6页
对Chan-Vese提出的基于简化Mum ford-Shah模型的水平集图像分割方法(C-V模型)做了改进.传统的C-V模型仅将灰度同质(homogene ity)作为区域分离准则,这使其对于对比度明显的图像能够取得很好的分割结果,但单一的分离准则往往致使其在分... 对Chan-Vese提出的基于简化Mum ford-Shah模型的水平集图像分割方法(C-V模型)做了改进.传统的C-V模型仅将灰度同质(homogene ity)作为区域分离准则,这使其对于对比度明显的图像能够取得很好的分割结果,但单一的分离准则往往致使其在分割噪声信息丰富的、灰度分布复杂的医学、遥感以及自然图像等时产生大量的冗余轮廓.为此,本文在改善C-V模型全局优化特性的基础上,整合图像的灰度分布信息、邻域空间信息以及图像所固有的模糊信息构造三维向量(灰度值、模糊均值和模糊中值),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直方图的改进C-V模型水平集图像分割方法.自然图像和红外光学图像的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C-V模型 水平集方法 三维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邻域Harris算子的三维对象检索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洞波 肖鹏 +1 位作者 屈喜龙 张细政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73-378,共6页
针对三维对象检索过程中在对象旋转、灰度改变等复杂情况下检索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三维对象检索方法。将Harris算子扩展运用到三维对象,自适应地确定顶点的邻域大小,然后根据Harris函数响应值选取兴趣点。利用兴趣点构建三维对象... 针对三维对象检索过程中在对象旋转、灰度改变等复杂情况下检索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三维对象检索方法。将Harris算子扩展运用到三维对象,自适应地确定顶点的邻域大小,然后根据Harris函数响应值选取兴趣点。利用兴趣点构建三维对象具有全局形状特征的距离直方图,将距离直方图作为三维形状的描述符进行检索。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提高了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对象 检索 HARRIS 兴趣点 距离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直方图聚类特性的非监督图像变化检测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孙文邦 唐海燕 +1 位作者 陈贺新 吴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5-249,共5页
针对图像非监督变化检测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基于差异图像的三维直方图聚类特性,利用改进的一维最大熵寻找三维直方图最佳的平面阈值和平面方向;由其共同确定三维直方图的最佳划分平面,将三维直方图划分成变化聚类... 针对图像非监督变化检测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基于差异图像的三维直方图聚类特性,利用改进的一维最大熵寻找三维直方图最佳的平面阈值和平面方向;由其共同确定三维直方图的最佳划分平面,将三维直方图划分成变化聚类和非变化聚类;再根据三维直方图聚类划分结果完成差异图像的变化检测.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传统检测方法具有更好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检测 三维直方图 聚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直方图降维和重建的快速最小误差阈值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刘金 唐权华 +1 位作者 余志斌 金炜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59-1865,共7页
3维最小误差阈值分割法(3D-MET)的抗噪性很强,但计算复杂度非常高。其快速递推方法(3D-RMET)通过构建查找表去除了大量冗余操作,但其速度仍然不能满足实际工程要求。该文采用直方图降维和分级策略提出新的快速实现方法。该方法首先将3D-... 3维最小误差阈值分割法(3D-MET)的抗噪性很强,但计算复杂度非常高。其快速递推方法(3D-RMET)通过构建查找表去除了大量冗余操作,但其速度仍然不能满足实际工程要求。该文采用直方图降维和分级策略提出新的快速实现方法。该方法首先将3D-MET的最优阈值判别式进行分解,并给出新的阈值计算公式,将阈值搜索的空间维度从3维降到1维;然后将3维直方图进行分组和重建,进一步提高了算法处理速度。最后给出了3D-MET,3D-RMET及本文方法的分割结果,并采用量化指标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及量化对比结果表明,该文方法保持了原3D-MET法的强抗噪性,且将其时间复杂度降为O(L1/2)。与3D-RMET相比,该文方法快了6个数量级,较有效地解决了原方法时间复杂度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分割 阈值选取 最小误差 3维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价三维熵与鲸鱼优化算法的图像分割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雷翔霄 欧阳红林 +1 位作者 肖乐意 范朝冬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7-222,共6页
为提高三维最大熵法对图像分割的时效性,提出一种基于等价三维熵与鲸鱼优化算法(WOA)的图像分割方法。设计一种不含对数运算的等价三维熵法,基于WOA算法求解最佳阈值,以避免穷举搜索并提高算法效率。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三维最大熵法... 为提高三维最大熵法对图像分割的时效性,提出一种基于等价三维熵与鲸鱼优化算法(WOA)的图像分割方法。设计一种不含对数运算的等价三维熵法,基于WOA算法求解最佳阈值,以避免穷举搜索并提高算法效率。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三维最大熵法、等价三维最大熵法,该方法在不影响分割效果的前提下,能够减少运行时间,且在抗噪性和保留图像细节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最大熵 三维直方图 群智能优化算法 鲸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三维直方图和RFKCN的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子阳 王保平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56-1562,共7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直方图和抑制式模糊Kohonen聚类网络(RFKCN)的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分为2步,第1步是像素的模糊化,通过模糊均值和模糊中值构造两幅冗余图像;第2步是通过冗余图像和原始图像组成一个三维特征矢量集,并利用RFKCN聚...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直方图和抑制式模糊Kohonen聚类网络(RFKCN)的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分为2步,第1步是像素的模糊化,通过模糊均值和模糊中值构造两幅冗余图像;第2步是通过冗余图像和原始图像组成一个三维特征矢量集,并利用RFKCN聚类网络对该特征矢量集进行聚类,从而达到图像分割的目的.由于新方法不仅利用了图像像元点的灰度分布信息,而且充分考虑了像元点之间的灰度相关信息及其模糊信息,构造出三维特征空间,根据各信息间的竞争性、冗余性和互补性,进行有效的融合,增加了聚类分割的精确度.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分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三维直方图 边缘检测 抑制式模糊Kohonen聚类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改善真彩色图像过度分割现象的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晨 高敦岳 陆宗骐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7-39,43,共4页
根据真彩色图像象素在三维直方图内呈现聚类分布的特点 ,可利用基于直方图的分割技术得到目标图像。但是直方图阈值分割技术会产生丢失目标信息的过度分割 (oversegmentation)现象 ,采用HSI彩色系统也会出现此种状况。本文分析了问题产... 根据真彩色图像象素在三维直方图内呈现聚类分布的特点 ,可利用基于直方图的分割技术得到目标图像。但是直方图阈值分割技术会产生丢失目标信息的过度分割 (oversegmentation)现象 ,采用HSI彩色系统也会出现此种状况。本文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两种解决办法 ,可大大改善对真彩色图像的分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方图 聚类 真彩色图像 图像过度分割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优化的迭代反投影超分辨率重建方法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克俭 陈淼焱 冯琦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18,共5页
针对现有超分辨率重建方法存在重建的高分辨率图像具有边缘结构不清晰、高频信息提升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迭代反投影(iterative back-projection,IBP)与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contrast limited adaptive histogram equali... 针对现有超分辨率重建方法存在重建的高分辨率图像具有边缘结构不清晰、高频信息提升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迭代反投影(iterative back-projection,IBP)与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contrast limited adaptive histogram equalization,CLAHE)的遥感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通过结合迭代反投影与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的超分辨率重建方法重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增加重建图像的纹理细节信息,并利用灰度信息与梯度特征的能量优化模型对重建图像进行优化处理。本文以不同地貌类型遥感图像为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重建方法与经典迭代反投影方法相比,纹理细节丰富,边缘结构清晰,与非局部迭代反投影(nonlocal iterative back-projection,NLIBP)相比,客观质量评价指标均有明显改善,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普适性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率重建 迭代反投影 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 非局部迭代反投影 资源三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