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钛合金表面电火花沉积NiCr–3涂层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宇 王天姝 +3 位作者 苏全宁 马付建 杨大鹏 张生芳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4-112,共9页
钛合金由于表面硬度低及耐磨性差而发展受限,利用电火花沉积技术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可提升钛合金材料工作性能。以NiCr–3为电极在钛合金表面制备了强化涂层,分析了工艺参数对涂层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及厚度的影响规律,分析了不同工... 钛合金由于表面硬度低及耐磨性差而发展受限,利用电火花沉积技术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可提升钛合金材料工作性能。以NiCr–3为电极在钛合金表面制备了强化涂层,分析了工艺参数对涂层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及厚度的影响规律,分析了不同工艺条件下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比沉积时间的增加,涂层厚度先增加后减小,最佳比沉积时间为4min/cm^(2);随着沉积频率的增加,表面裂纹数量有所减少;随着沉积电压、沉积频率以及比沉积时间的增加,涂层硬度不断增大,最后逐渐趋于稳定。所获涂层是由基体中Ti元素与NiCr–3电极发生反应生成的反应涂层,涂层的主要成分是Ni_(3)Ti、Ni_(2)Ti、Cr_(2)Ti和Cr_(1.93)Ti_(1.07)等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沉积 钛合金 NiCr–3涂层 工艺规律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Gel法制备Al_2O_3-SiO_2-TiO_2-ZrO_2复合陶瓷膜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徐晓虹 吴建锋 +1 位作者 白占良 张英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3年第6期21-23,共3页
将Sol-Gel法应用于无机膜的制备,成功的研制出一种新型的膜面平整、膜厚均匀且无宏观缺陷的Al2O3-SiO2-TiO2-ZrO2复合陶瓷膜,复合膜含有γ-Al2O3、SiO2、TiO2、ZrO2和Al2SiO5等晶相,改变体系组成含量,晶相组成和含量随之变化,从而引起... 将Sol-Gel法应用于无机膜的制备,成功的研制出一种新型的膜面平整、膜厚均匀且无宏观缺陷的Al2O3-SiO2-TiO2-ZrO2复合陶瓷膜,复合膜含有γ-Al2O3、SiO2、TiO2、ZrO2和Al2SiO5等晶相,改变体系组成含量,晶相组成和含量随之变化,从而引起膜的显微结构的变化。利用XRD、SEM、AFM、EPMA等测试手段重点研究了膜的表面形貌和显微结构,并分析了添加剂、热处理方式等对膜的表面形貌和显微结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Al2O3—SiO2—TiO2—ZrO2复合陶瓷膜 表面形貌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M研究Sol-Gel法制备的TiO_2和Al_2O_3-TiO_2-SiO_2涂膜表面形貌 被引量:3
3
作者 杜永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53-457,466,共6页
载玻片在金属醇化物的溶胶中浸涂、热处理,获得厚度为50~90nm的TiO2和XAl2O3-YTiO2-ZSiO2涂膜(X=0~30,Y=0.25~0.60,Z=0.20~0.65,摩尔分数)。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 载玻片在金属醇化物的溶胶中浸涂、热处理,获得厚度为50~90nm的TiO2和XAl2O3-YTiO2-ZSiO2涂膜(X=0~30,Y=0.25~0.60,Z=0.20~0.65,摩尔分数)。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涂膜表面纳米范围的形貌。研讨了化学组成,热处理温度与时间,以及热处理前或后的贮存史对表面形貌,rms-均方根粗糙度和锐钛矿结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形貌 玻璃 涂膜 溶胶-凝胶法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径3英寸钆镓石榴石晶体生长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程毛杰 张会丽 +4 位作者 董昆鹏 权聪 胡伦珍 韩志远 孙敦陆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0-166,共7页
采用熔体提拉法,通过设计合理的晶体生长温场结构和优化生长气氛等,有效抑制了镓挥发,结合原料预处理及缩颈等工艺,成功生长出了高质量的直径3英寸Gd_(3)Ga_(5)O_(12)(GGG)晶体。对其晶体结构、结晶质量、位错形貌及透过光谱等进行了详... 采用熔体提拉法,通过设计合理的晶体生长温场结构和优化生长气氛等,有效抑制了镓挥发,结合原料预处理及缩颈等工艺,成功生长出了高质量的直径3英寸Gd_(3)Ga_(5)O_(12)(GGG)晶体。对其晶体结构、结晶质量、位错形貌及透过光谱等进行了详细研究。X射线粉末衍射(XRD)表明该晶体为单相且晶格常数为1.2379 nm;(111)结晶面的X射线摇摆曲线(XRC)显示晶体具有较好的结晶质量;原子力显微镜(AFM)测量晶体(111)抛光片的表面粗糙度约为0.203 nm;观察分析了晶体(111)结晶面的位错腐蚀坑,位错密度为28∼85个/cm^(2);透过光谱显示晶体具有较宽的透光波段,并拟合出了塞米尔方程系数。结果表明生长的三英寸GGG晶体可以作为磁光外延膜的衬底材料和激光基质,并且较大的尺寸能够有效提高晶体使用的取材效率和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3英寸GGG晶体 磁光衬底 晶体质量 表面形貌 位错 透过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加工表面微观形貌测量和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莹 陈定方 温诗铸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9期1692-1695,共4页
用紫外波长为 λ=2 4 8nm的准分子激光器 ,分辨率为 5 0 nm的精密微动工作台及其控制器 ,在一定的工艺参数下 ,对 Al2 O3陶瓷、不锈钢等材料表面分别进行准分子激光加工 ,构建准分子激光加工表面微观形貌。对加工表面的几何形貌分别采... 用紫外波长为 λ=2 4 8nm的准分子激光器 ,分辨率为 5 0 nm的精密微动工作台及其控制器 ,在一定的工艺参数下 ,对 Al2 O3陶瓷、不锈钢等材料表面分别进行准分子激光加工 ,构建准分子激光加工表面微观形貌。对加工表面的几何形貌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 SEM)、表面形貌仪进行测量 ,并通过对 SEM图像的 3维数字化处理 ,得出表面 3维形貌图。同时用Mat L ab处理表面形貌仪的测量数据和计算表面形貌统计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处理 准分子激光加工 表面微观形貌 统计参数计算 3维数字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方法的磨损表面三维数字化描述 被引量:6
6
作者 袁成清 严新平 彭中笑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3-36,共4页
表面形貌的精确描述在许多领域诸如材料、生物医学、摩擦学和机器状态监测等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开发了一种基于激光共焦显微镜和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磨损表面及表面参数的新方法。首先用B io-rad Rad iance 2000激光共焦显微镜方法获... 表面形貌的精确描述在许多领域诸如材料、生物医学、摩擦学和机器状态监测等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开发了一种基于激光共焦显微镜和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磨损表面及表面参数的新方法。首先用B io-rad Rad iance 2000激光共焦显微镜方法获得精确的三维表面形貌,然后用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技术自动计算出表面特征参数。应用示例表明本文所研究的方法是可靠的,能对工程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特征进行精确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损 三维表面形貌 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月面高温环境的嫦娥三号地形地貌相机热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宋馨 张有为 +1 位作者 周向东 刘自军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71,共7页
"嫦娥三号"月面探测器上安装的地形地貌相机工作时直接暴露在月面高温环境下,受月表红外辐射影响很大,给热控设计带来很大难题。为解决设备工作时的高温问题,在外热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最佳散热位置"为核心的... "嫦娥三号"月面探测器上安装的地形地貌相机工作时直接暴露在月面高温环境下,受月表红外辐射影响很大,给热控设计带来很大难题。为解决设备工作时的高温问题,在外热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最佳散热位置"为核心的热控方案,设备处于"最佳散热位置"时能够获得较好的初始温度和最快的降温速率;另外通过把散热面布置在月表红外辐射热流最小的位置并在除散热面以外的其他表面包覆多层隔热组件这两个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减小月表红外辐射的影响。地形地貌相机在轨开机工作前的各飞行阶段遥测数据均满足存储温度指标要求并且有较大余量;开机工作环拍一周的遥测数据满足工作温度指标要求并且与热分析结果符合较好,初始温度与遥测温度数据偏差为-1.7℃,温升速率和降温速率偏差分别为14.9%和16.9%。这表明该热控方案正确可行,可为后续中国深空探测类似热控问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控设计 月面环境 散热面 地形地貌相机 月面探测器 嫦娥三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声器械改善预备体肩台的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思雨 段雪飞 曹烨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8-94,共7页
目的:比较超声器械与金刚砂车针预备所形成的肩台表面粗糙度的差异,为超声肩台预备的临床开展提供依据。方法:(1)6颗离体前磨牙颊舌侧的不同区域分别使用不同粗糙度的金刚砂车针进行预备,聚醚橡胶制取肩台区印模,三维形貌测量激光显微镜... 目的:比较超声器械与金刚砂车针预备所形成的肩台表面粗糙度的差异,为超声肩台预备的临床开展提供依据。方法:(1)6颗离体前磨牙颊舌侧的不同区域分别使用不同粗糙度的金刚砂车针进行预备,聚醚橡胶制取肩台区印模,三维形貌测量激光显微镜(three-dimensional topography measurement laser microscope,3-D TMLM)扫描印模并比较表面粗糙度。(2)6颗离体前磨牙颊侧的近、远中分别使用金刚砂车针和超声器械进行预备,聚醚橡胶制取肩台区印模,3-D TMLM扫描印模并比较表面粗糙度,牙科显微镜(×25)观察肩台表面形态。(3)上颌对称同名离体前牙20颗,灌注标准模型后随机分为超声器械组和金刚砂车针组,于仿头模上牙体预备后聚醚橡胶制取肩台印模;扫描并对比肩台印模近中、中央、远中区域表面粗糙度。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不同区域内预备体肩台和印模肩台的Ra和Rz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超声器械预备后肩台印模表面粗糙度[Ra:(6.59±2.33)μm,Rz:(34.69±7.29)μm]明显小于金刚砂车针[Ra:(21.79±4.89)μm,Rz:(91.69±14.82)μm](P<0.05);牙科显微镜下可见超声预备的肩台形态清晰连续。(3)超声器械预备后肩台印模各区域的表面粗糙度Ra均小于金刚砂车针,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超声器械预备后肩台印模各区域表面粗糙度R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金刚砂车针预备后肩台印模在近中及远中区域的表面粗糙度Ra均大于中央区域,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超声器械可获得更光滑的肩台表面,尤其可以显著改善肩台近邻面处的预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器械 肩台预备 粗糙度 三维形貌 印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表面粗糙度对18CrNiMo7-6钢旋转弯曲疲劳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栋 律谱 陈真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83-289,共7页
目的探究固定载荷下三维表面粗糙度Sa对18CrNiMo7-6钢旋转弯曲疲劳寿命的影响。方法通过砂纸研磨制备不同表面粗糙度及纹理方向的18CrNiMo7-6钢旋转弯曲疲劳试样,测量所有试样的表面粗糙度参数Sa及三维表面形貌参数Sq、Sz、Ssk、Sku。... 目的探究固定载荷下三维表面粗糙度Sa对18CrNiMo7-6钢旋转弯曲疲劳寿命的影响。方法通过砂纸研磨制备不同表面粗糙度及纹理方向的18CrNiMo7-6钢旋转弯曲疲劳试样,测量所有试样的表面粗糙度参数Sa及三维表面形貌参数Sq、Sz、Ssk、Sku。对试样进行旋转弯曲疲劳试验,分析疲劳寿命。结果在相同或相近粗糙度的情况下,轴向纹理疲劳试样疲劳寿命大于周向纹理疲劳试样疲劳寿命。相同纹理方向的情况下,表面三维粗糙度Sa越低,试样疲劳寿命越高。试样疲劳寿命次数与表面粗糙度参数Sa及三维表面形貌参数Sq、Sz、Ssk、Sku均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对于18CrNiMo7-6钢旋转弯曲疲劳试样,拥有平行于疲劳应力的机械加工纹理比垂直于疲劳应力的机械加工纹理具有更小的危害性。降低18CrNiMo7-6试样表面粗糙度,能够有效提高试样旋转弯曲疲劳寿命。纹理方向平行于疲劳应力方向的试样,表面偏斜度Ssk对零件疲劳寿命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粗糙度 疲劳寿命 旋转弯曲疲劳 三维表面形貌特征 18CrNiMo7-6钢 纹理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高并行共焦显微测量重复性精度的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晓斌 王永红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365-1368,共4页
并行共焦测量是利用微透镜和小孔列阵产生一个二维点光源阵列,实现对物面上一个二维阵列物点的同步共焦测量。传统的共焦显微测量系统对三维形貌进行重构,是通过搜索各个轴向扫描图像中光斑光强极值点的位置来获取三维轮廓,轴向扫描间... 并行共焦测量是利用微透镜和小孔列阵产生一个二维点光源阵列,实现对物面上一个二维阵列物点的同步共焦测量。传统的共焦显微测量系统对三维形貌进行重构,是通过搜索各个轴向扫描图像中光斑光强极值点的位置来获取三维轮廓,轴向扫描间距的选取对测量精度和重复性的影响很大。文章介绍了一种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先对各物点的轴向光强采样值进行线性拟合,再由拟合得到的直线确定最大光强所对应的轴截面位置,这样可以在较大的轴向采样间距下获得较高精度的三维轮廓信息。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数据处理方法,测量精度和重复性精度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焦显微测量 线性拟合 三维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孔表面三维形貌测量与控制装置的研制
11
作者 李玺 朱坚民 +2 位作者 王中宇 赵书尚 郭冰菁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2-34,共3页
针对深孔表面三维形貌难于检测的问题,在传统的触针扫描技术的基础上,利用柱面激光—全息光栅传感器,设计出了独特的光栅信号采集处理电路,采用大小数细分与融合的方法,来进行表面微观轮廓信息的采集。由上位机通过PCI总线的多功能板卡... 针对深孔表面三维形貌难于检测的问题,在传统的触针扫描技术的基础上,利用柱面激光—全息光栅传感器,设计出了独特的光栅信号采集处理电路,采用大小数细分与融合的方法,来进行表面微观轮廓信息的采集。由上位机通过PCI总线的多功能板卡及步进电机细分驱动器来进行触针轴向微位移量的高精度运行控制,较好地实现了对深孔表面三维形貌的测量。详细介绍了深孔内表面三维形貌的测量与控制装置的测量原理、软硬件设计及特点,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孔表面 三维形貌 测量与控制 软硬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