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3D打印的三维模型处理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0
1
作者 贺强 程涵 杨晓强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4-57,61,共5页
作为一种变革性的技术,3D打印将推动三维智能数字化制造,而面向3D打印的三维模型数据处理则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基础和前提。针对面向3D打印的三维模型处理技术,首先给出了3D模型数据处理的技术体系;然后分析总结了3D模型数据处理各个关键... 作为一种变革性的技术,3D打印将推动三维智能数字化制造,而面向3D打印的三维模型数据处理则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基础和前提。针对面向3D打印的三维模型处理技术,首先给出了3D模型数据处理的技术体系;然后分析总结了3D模型数据处理各个关键技术环节的研究现状;最后对面向3D打印的3D数据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3D模型数据处理技术为3D打印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提供技术支持,可有效推动3D打印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三维模型处理 STL模型 分层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陆盆地挠曲沉降和沉积过程3-D模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胡明卿 刘少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1-187,共7页
前陆盆地是在造山带负荷作用下岩石圈发生挠曲沉降而形成的,并且被主要从造山带搬运的沉积物所充填。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机制,特别是受控于周缘多个造山带活动所形成的前陆盆地的演化机制,本文通过建立前陆盆地挠... 前陆盆地是在造山带负荷作用下岩石圈发生挠曲沉降而形成的,并且被主要从造山带搬运的沉积物所充填。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机制,特别是受控于周缘多个造山带活动所形成的前陆盆地的演化机制,本文通过建立前陆盆地挠曲沉降与沉积过程的3-D模型,模拟展示了造山带逆冲推覆作用、岩石圈挠曲沉降响应及在山盆体系中由于动力地形变化而导致的河流体系的发育变化及其产生的剥蚀和沉积过程。模型的建立和实验完整体现了逆冲推覆、弹性挠曲沉降和沉积物搬运这三者之间的耦合机制,为全面深入研究前陆盆地动力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盆地 弹性挠曲沉降 沉积过程 3-d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形编织工艺数字化建模方法
3
作者 王辉 周伟 +2 位作者 陈一哲 龙晚昕 王金伙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81,共7页
三维旋转式编织工艺按角轮缺口数分为三角形、四角形和六角形编织工艺,其中三角形编织工艺研究较少。为探索基于三角形编织工艺的预制体结构,基于Python语言和CATIA开发编织工艺软件,获得预制体几何结构。角轮和交换轮交替旋转,驱动携... 三维旋转式编织工艺按角轮缺口数分为三角形、四角形和六角形编织工艺,其中三角形编织工艺研究较少。为探索基于三角形编织工艺的预制体结构,基于Python语言和CATIA开发编织工艺软件,获得预制体几何结构。角轮和交换轮交替旋转,驱动携纱器在底盘中运动,使纱线相互交织形成预制体。对角轮、交换轮、携纱器的编号和运动状态进行数字化编码,研究不同旋转状态下携纱器的交换规律。携纱器轨迹与编织节点高度共同确定了织物空间拓扑结构,采用三次B-spline曲线对纱线空间轨迹进行拟合,建立预制体的参数化几何模型。结果表明:采用三角形编织工艺获得的预制体结构紧凑,织物几何模型与试验样件一致性较好,验证了建模方法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 预制体 编织算法 细观结构模型 工艺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胸廓CT图像预处理与三维建模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萑 史仪凯 +2 位作者 唐博 耶亚林 高亚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2-816,共5页
为了快速、精确地从胸廓螺旋CT中提取肋骨、胸骨、脊椎与肋软骨并建立模型,文章提出了一种胸廓CT图像预处理与三维建模的方法。采用图像格式转换、灰度拉伸、自适应魏纳滤波、图像批处理等算法,滤除内脏、肌肉等噪声图像,增强胸廓各部... 为了快速、精确地从胸廓螺旋CT中提取肋骨、胸骨、脊椎与肋软骨并建立模型,文章提出了一种胸廓CT图像预处理与三维建模的方法。采用图像格式转换、灰度拉伸、自适应魏纳滤波、图像批处理等算法,滤除内脏、肌肉等噪声图像,增强胸廓各部分骨骼的区分度;再用阈值分割、区域增长等方法,分别建立胸廓硬骨三维模型与肋软骨三维模型,并装配成符合有限元受力分析要求的整体模型。结果表明,肋软骨模型的精确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人工修改模型的工作量显著减少,三维建模周期缩短约40%。该方法为提供漏斗胸Nuss手术仿真奠定了基础,对Nuss手术中支撑板选材及定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廓 漏斗胸 肋软骨 螺旋CT 图像处理 三维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非均匀脆性材料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5
5
作者 陈永强 郑小平 姚振汉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1-361,共11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三维非均匀固体材料的宏观等效力学性质和破坏过程.首先采用格形(lattice)方法把试件离散成三维均匀网格,在每个单元格中将材料按照均匀处理,根据给定的统计规则来确定不同单元格中的材料常数以反映材料的非均匀... 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三维非均匀固体材料的宏观等效力学性质和破坏过程.首先采用格形(lattice)方法把试件离散成三维均匀网格,在每个单元格中将材料按照均匀处理,根据给定的统计规则来确定不同单元格中的材料常数以反映材料的非均匀性.然后对非均匀脆性材料选用简单的本构关系与断裂准则,采用自适应选取载荷步长对试件进行加载,通过非平衡迭代技术对刚度矩阵进行不断修正,实现了非均匀脆性材料的弹性行为及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材料的非均匀分布对宏观等效力学性质和破坏过程的影响,给出了破坏全过程的非线性载荷-位移曲线以及不同载荷阶段的三维损伤破坏的演化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过程 格形模型 数值模拟 有限元法 载荷步长 非平衡迭代技术 演化演 三维非均匀脆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刀轨的三维工艺全信息工序模型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孟飙 王旭东 +1 位作者 孙列 周飞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4-69,共6页
三维工艺全信息工序模型贯穿整个三维工艺设计、制造过程。在三维工艺全信息工序模型的构建中,能否对中间工序模型进行快速建模直接影响了三维工艺全信息工序模型构建的效率。为了提高已有三维工艺设计系统的适用性,便于对其进行推广应... 三维工艺全信息工序模型贯穿整个三维工艺设计、制造过程。在三维工艺全信息工序模型的构建中,能否对中间工序模型进行快速建模直接影响了三维工艺全信息工序模型构建的效率。为了提高已有三维工艺设计系统的适用性,便于对其进行推广应用,提供了一种基于刀轨的工序模型生成方案,通过计算刀具沿刀轨运动所成包络面来切削毛坯零件,实现仿真切削,形成本步工序模型,并对通过在此工序模型上添加零件几何信息、工艺信息来构建三维工艺全信息工序模型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实例验证了该理论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工序模型 全信息 刀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ZK60的三维加工图及失稳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娟 崔振山 李从心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20-1026,共7页
在PRASAD提出的二维加工图的基础上,建立包含应变的三维加工图,经分析得到适合镁合金ZK60的失稳判据,讨论并解决了三维力睁工图绘制中的关键技术。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对镁合金ZK60进行了热压缩实验,研究了200-360℃和0.01~5... 在PRASAD提出的二维加工图的基础上,建立包含应变的三维加工图,经分析得到适合镁合金ZK60的失稳判据,讨论并解决了三维力睁工图绘制中的关键技术。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对镁合金ZK60进行了热压缩实验,研究了200-360℃和0.01~5/s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该加工图的结果显示一个非失稳、功率耗散峰值区:温度为300~360℃、应变速率为0.01-0.1/s,功率耗散平均值为35%,此区为适合的加工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K60 三维加工图 动态材料模型 功率耗散系数 流变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装机空间圆柱凸轮的设计及数控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林新贵 詹欣荣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1-134,共4页
结合空间圆柱凸轮的结构、工作及使用特性,对包装机空间圆柱凸轮机构进行设计,确定了凸轮的运动规律,运用UG NX8.5进行三维数字建模,并进行动力学分析,验证了圆柱凸轮设计和三维建模的正确性。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和零件精度,减少自动生成... 结合空间圆柱凸轮的结构、工作及使用特性,对包装机空间圆柱凸轮机构进行设计,确定了凸轮的运动规律,运用UG NX8.5进行三维数字建模,并进行动力学分析,验证了圆柱凸轮设计和三维建模的正确性。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和零件精度,减少自动生成数控程序的缺陷,运用参考线加工策略对空间圆柱凸轮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建模时设计控制曲线,利用Power Mill软件进行CAM编程,改进了加工工艺,提高了编程效率,实现了空间凸轮的数控加工,对工程中同类零件的设计和数控加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圆柱凸轮 三维建模 数控加工 参考线加工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基于全球三维模型的反投影方法研究2016年Mw 7.8级新西兰地震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志鹏 宋超 盖增喜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21-729,共9页
基于三维地球模型,分别使用南美洲和亚洲的远场P波数据资料,对2016年11月13日Mw 7.8级新西兰地震的破裂过程进行反投影成像分析。结果显示,该地震是破裂方向为东北的单边破裂,破裂长度约为140 km,延伸至海中,破裂速度约为1.65 km/s。该... 基于三维地球模型,分别使用南美洲和亚洲的远场P波数据资料,对2016年11月13日Mw 7.8级新西兰地震的破裂过程进行反投影成像分析。结果显示,该地震是破裂方向为东北的单边破裂,破裂长度约为140 km,延伸至海中,破裂速度约为1.65 km/s。该地震的高频能量释放有两个阶段,分别为20~40 s和60~80 s,其中第二阶段为能量释放的主要阶段,该阶段的低频能量聚束分布与该地震的矩心位置较为一致。从南美洲数据得到的高频破裂分布与地面峰值加速度的结果较为一致。通过对比分析南美洲和亚洲数据的结果,指出在反投影分析中,为了获取更精确的高频破裂细节,应尽量选取位于三维不均匀性较弱区域的台阵数据,以增强高频信号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6年新西兰地震 破裂过程 三维地球模型 反投影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力学过程的渤海海冰生消模型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昆 刘潘 +2 位作者 金生 王年斌 于喆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6-123,共8页
为了对渤海海冰生消问题进行模拟,基于三维自由水面垂向分层动网格的Euler-Lagrangian模式,采用VC(Vertex-Centered)方式的非结构化有限体积方法离散三维浅水方程组,模拟渤海的水流运动过程。以此水动力场为背景,引入热力学过程的影响,... 为了对渤海海冰生消问题进行模拟,基于三维自由水面垂向分层动网格的Euler-Lagrangian模式,采用VC(Vertex-Centered)方式的非结构化有限体积方法离散三维浅水方程组,模拟渤海的水流运动过程。以此水动力场为背景,引入热力学过程的影响,对渤海海域的冬季结冰过程进行模拟,建立了海冰生消模型。其中热力学参数主要包括大气温度、相对湿度、风场特征、太阳辐射、感热通量系数以及潜热通量系数。以渤海2011/2012年常冰年的结冰过程为例,将各个热力学参数对冰情影响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感热与潜热系数是对冰情影响最敏感的一项,即当感热和潜热通量系数仅减小了0.000 2后,其海冰的最大厚度就减小了15 cm。最后,通过连续实测的水动力数据与2009/2010年冬季的典型海冰灾害过程再一次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充分说明了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性、稳定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三维 Euler-Lagrangian模式 热力学过程 海冰生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幅图像三维重建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雯林 何倩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63-66,共4页
从三维艺术造型及其加工集成系统的需求出发,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单幅图像的三维重建系统,给出了系统实现的技术和两种三维艺术造型的新方法。
关键词 艺术造型 图像处理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飞轮预制件的工艺设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蒋宇 李志雄 +1 位作者 汤双清 麻坚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3-87,共5页
将三维编织工艺应用到复合材料飞轮转子的设计制造中可以显著提高飞轮储能密度。由此提出一种三维五向编织工艺的飞轮设计制造方法,给出使用该工艺编织飞轮的详细过程,分析飞轮预成形件的细观模型以及相关尺寸关系,并讨论编织工艺参数... 将三维编织工艺应用到复合材料飞轮转子的设计制造中可以显著提高飞轮储能密度。由此提出一种三维五向编织工艺的飞轮设计制造方法,给出使用该工艺编织飞轮的详细过程,分析飞轮预成形件的细观模型以及相关尺寸关系,并讨论编织工艺参数与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实际工艺结构参数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五向编织 复合材料飞轮 工艺设计 细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动力对黄河入海泥沙输移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吴永胜 王兆印 《黄渤海海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30,共9页
海洋动力过程对黄河入海泥沙的淤积和扩散具有决定性作用 ,利用三维斜压动力 -泥沙模型分析了黄河口外海域潮流动力变化与黄河入海泥沙淤积、扩散特性之间的响应关系。季节环流以及涨落潮的分布和变化很好地解释了黄河口南北浮泥的形成... 海洋动力过程对黄河入海泥沙的淤积和扩散具有决定性作用 ,利用三维斜压动力 -泥沙模型分析了黄河口外海域潮流动力变化与黄河入海泥沙淤积、扩散特性之间的响应关系。季节环流以及涨落潮的分布和变化很好地解释了黄河口南北浮泥的形成和消长变化以及黄河入海泥沙向海扩散的机理。结果表明 ,入海泥沙在洪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入海泥沙输移 黄河 三维斜压动力-泥沙模型 悬沙扩散 海洋动力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机织物织边造型工艺设计 被引量:9
14
作者 董红坤 贺辛亥 +2 位作者 钟鹏 渠志刚 邢圆圆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54,共5页
为满足市场对不同种类三维机织物的需要,提高多剑杆织机的产品适应性,在分析现有三维机织物造型工艺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多剑杆织机上织造三维机织物的新型造型工艺即织边造型工艺。结合新型工艺的需要,对现有多剑杆织机的织边... 为满足市场对不同种类三维机织物的需要,提高多剑杆织机的产品适应性,在分析现有三维机织物造型工艺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多剑杆织机上织造三维机织物的新型造型工艺即织边造型工艺。结合新型工艺的需要,对现有多剑杆织机的织边系统和打纬机构的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简单介绍了这种新型工艺的织造过程。通过在小样织机上试织,按照工艺织造出圆形横截面仿形织物。实验结果表明,织边造型工艺应用于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织造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织机对更多织物产品种类的适应性,同时可解决织机因层数限制而不能织造壁厚较大的空心机织物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机织物 多剑杆织机 织造工艺 复合材料 织边造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气门三维动网格算法
15
作者 刘金武 龚金科 +2 位作者 易际明 胡竟湘 许建民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8-462,共5页
提出了带斜气门的缸内三维动态网格算法。将动态网格分为运动和静止两种类型进行建模。根据网格连续、协调和变化率小的原则,将运动网格分为气门开启和闭合2个运动方向,以及受气门影响的区域3种情况分别建立数学模型。在开启方向给出等... 提出了带斜气门的缸内三维动态网格算法。将动态网格分为运动和静止两种类型进行建模。根据网格连续、协调和变化率小的原则,将运动网格分为气门开启和闭合2个运动方向,以及受气门影响的区域3种情况分别建立数学模型。在开启方向给出等间距结合网格增加算法(算法Ⅰ),在闭合方向给出等间距结合网格减少算法(算法Ⅱ),在气门影响区给出网格线性漂移算法(算法Ⅲ)。耦合算法I到算法Ⅲ,构建斜气门三维动网格算法。试验表明:采用该算法处理的网格尺寸变化率小,协调性好,收敛性好,可以在内燃机工作过程多维模型仿真中处理斜气门空间时应用,对提高仿真精准度和水平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工作过程 多维模型 三维网格 动态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主动轮廓模型的心室内窥显示及测量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理 郭海燕 +1 位作者 侯立华 HUNZIKER P.R.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210-213,216,共5页
将改进的Snake模型应用于心脏超声波图像处理:基于改进Snake模型的思想,得到了心脏超声波图像二维切片序列的轮廓点,在此基础上,得到分割出的心室上下左右4个曲面上轮廓点到中心平面的距离矩阵,并通过插值和平滑处理以及滤波处理工作,... 将改进的Snake模型应用于心脏超声波图像处理:基于改进Snake模型的思想,得到了心脏超声波图像二维切片序列的轮廓点,在此基础上,得到分割出的心室上下左右4个曲面上轮廓点到中心平面的距离矩阵,并通过插值和平滑处理以及滤波处理工作,拟合出心室的三维曲面图(内窥曲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医学测量方面,对心室的切片面积、变化趋势及心室的体积进行了测量。实验表明,Snake模型应用于心脏超声波图像处理中是可行的,在三维医学图像处理中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轮廓模型 计算机图像处理 心脏超声波图像 轮廓提取 三维显示 容积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率半径法的油田井斜数据处理与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隋国华 隋志强 +1 位作者 袁亚娟 单森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49,113-114,共4页
复杂断块油气田勘探开发中所钻的斜井是提高勘探开发成功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井斜数据用于勘探开发研究时需要进行相关的转换和计算。以实钻资料为依据,通过对比分析正切法、平均角法、平衡正切法、曲率半径法和最小曲率法等5种常用的井... 复杂断块油气田勘探开发中所钻的斜井是提高勘探开发成功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井斜数据用于勘探开发研究时需要进行相关的转换和计算。以实钻资料为依据,通过对比分析正切法、平均角法、平衡正切法、曲率半径法和最小曲率法等5种常用的井斜数据处理方法的计算精度,优选出曲率半径法用于胜利油区井斜数据的处理。基于曲率半径法的几何原理,推导了在不同应用条件下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解决了井斜历史数据的数字化处理以及井斜数据的综合应用等方面的算法研制问题。通过对其算法进行软件模块封装,在胜利油区勘探决策支持系统和三维地质建模系统中得以调用,应用于井震结合的合成地震记录和层位标定、井位部署中的斜井轨迹显示及设计和斜井钻井工程中的跟踪对比等实际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率半径法 井斜数据处理 勘探决策支持系统 三维地质建模系统 地质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三维云模式对一次强暴雨微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8
作者 方虹 覃军 李盾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5-118,122,共5页
利用三维准弹性中小尺度云模式,对武汉地区1998年7月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产生强降水云的微物理过程和降水机制,揭示了暴雨云高效率降水的基本原因.结果表明,这次暴雨过程的最大特点是降水持续且降水强度大,云内上升... 利用三维准弹性中小尺度云模式,对武汉地区1998年7月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产生强降水云的微物理过程和降水机制,揭示了暴雨云高效率降水的基本原因.结果表明,这次暴雨过程的最大特点是降水持续且降水强度大,云内上升速度的长时间维持和云内较大水凝物含量为特大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这次暴雨过程中,云雨的自动转化碰并过程以及霰的融化致雨过程相对于其它微物理过程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暴雨 三维云模式 微物理过程 数值模拟 降水机制 降水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系统电磁干扰数值建模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贾圣钰 赵争鸣 +1 位作者 施博辰 朱义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383-2393,2423,共12页
随着半导体器件功率等级提高、开关速度加快,开关过程引起的电磁干扰(EMI)问题也日渐突出。与传统的EMI问题不同,电力电子系统的EMI问题由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瞬态过程引起,其本质上是一个能量瞬变问题而非信号传输问题,变换形式为脉... 随着半导体器件功率等级提高、开关速度加快,开关过程引起的电磁干扰(EMI)问题也日渐突出。与传统的EMI问题不同,电力电子系统的EMI问题由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瞬态过程引起,其本质上是一个能量瞬变问题而非信号传输问题,变换形式为脉冲型而非连续型波形,传输载体和路径本质上是空间电磁场而非仅是电路电压电流。这三个特点决定了传统上从信号传播、正弦周期量变换和集总参数等效电路的角度研究EMI的方法难以揭示电力电子系统EMI问题的本质特点和规律。为此,该文从能量脉冲和电磁场瞬变过程的角度,对电磁场和载流子场耦合作用下的电力电子系统中的电磁脉冲进行建模分析。建立了面向电力电子系统EMI机理研究的三维电磁场数值模型,解算了微纳秒级开关瞬态过程中功率器件内部和空间中电磁场的分布及变化情况,并从数值计算和原理分析角度验证了所建三维电磁场数值模型的正确性。该文为电力电子系统EMI机理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数值分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干扰 开关过程 电磁脉冲 三维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enGL环境下利用MATLAB函数实现三维地形建模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丽虹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4期127-128,154,共3页
高速铁路运行工况三维可视化研究是高速铁路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建立真实反映地形地貌的三维实体模型是此课题研究的基础。论文从实际工程背景出发,提出了地形建模的“顶点后处理法”,即通过MATLAB语言与C/C++语言的接口,利用MATLAB... 高速铁路运行工况三维可视化研究是高速铁路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建立真实反映地形地貌的三维实体模型是此课题研究的基础。论文从实际工程背景出发,提出了地形建模的“顶点后处理法”,即通过MATLAB语言与C/C++语言的接口,利用MATLAB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对地形表面数据点进行特定处理以后,再用OpenGL函数命令,建立三维地形模型。通过实例分析证明,此方法简单、方便、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形建模 顶点后处理法 MATLAB接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