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2+1”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以扬州大学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为例
1
作者 刘鹏刚 陈兵 +3 位作者 孙敬 陈帅 秦涛 殷俊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1期161-164,共4页
“3+2+1”研究性教学是基于理论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的不断创新,全国涉农高校的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课与实验课教学手段,相较之前经验和方法得到了极大... “3+2+1”研究性教学是基于理论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的不断创新,全国涉农高校的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课与实验课教学手段,相较之前经验和方法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提高。如数字教材、虚拟仿真及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已经被广泛采纳并受到好评。然而,近年,随着慕课、微课和金课的逐渐成熟和完善,理论课堂的学习气氛越来越好,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度越来越高。该课程前期未开展教学改革的2020年和2021年学生平均成绩为74.9分;开展教学改革的2022年和2023年学生平均成绩为83.7分,该课程的学生平均成绩提升8.8分,提高率为11.75%。因此,该研究为后续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提供宝贵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1 教学模式 课程实施 成果成效 反思心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2+3”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建国 李久熙 +3 位作者 桑永英 李建平 李建昌 郝建军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7期155-158,共4页
针对当前机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难以满足国家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需要,以及院校与企业之间合作不够深入,共同培养研究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该文对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校企联动培养为路径,学科互融、课堂贯通、双导师制为保障... 针对当前机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难以满足国家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需要,以及院校与企业之间合作不够深入,共同培养研究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该文对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校企联动培养为路径,学科互融、课堂贯通、双导师制为保障的1个中心、2个主体、3重保障的“1+2+3”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高校与企业的有机融合,增强了机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提高了机械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满足了当下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 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 1+2+3”培养模式 复合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新型科研机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与共享“1+3”模式探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梦瑶 刘蕾 +2 位作者 韦莉 邱登梅 杨曙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8-262,268,共6页
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科研机构是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开展高水平前沿交叉研究、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力量,大型仪器设备是其建设水平和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然而,其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维护、共享和激励等方面... 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科研机构是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开展高水平前沿交叉研究、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力量,大型仪器设备是其建设水平和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然而,其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维护、共享和激励等方面的机制建设尚不完善。新型科研机构如何统筹管理和高效利用大型仪器设备,对机构自身及学校的科研产出和“双一流”学科建设至关重要。针对新型科研机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建立“1+3”(1个核心工作小组+三级平台)的管理模式,并在体制机制、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有效提升了开放共享水平,支撑了实验室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 新型科研机构 开放共享 1+3”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教学模式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80
4
作者 李震 朱昌平 +1 位作者 范新南 郭铁铮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7年第1期128-130,共3页
“3+1”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尝试,它注重创新实践能力的发掘和培养,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大学前3年完成本科的基本学习任务,大4进行创新实践锻炼。对于现今大学生普遍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欠佳... “3+1”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尝试,它注重创新实践能力的发掘和培养,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大学前3年完成本科的基本学习任务,大4进行创新实践锻炼。对于现今大学生普遍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欠佳的现状是一种改变,探索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3+1”教学模式 创新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人才培养模式下食品专业开放性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1
5
作者 杜鹏 许晓曦 孔保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20,共3页
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出发,结合"3+1"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实际,指出了开放性实验内容、教学手段和资源、运行机制和考核方式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以通过开放性实验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3+1”人才培养模式 开放性实验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2-1评价模式在大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宪 黄健柏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1-103,共3页
传统的大学教学评价模式存在一些弊端,4-3-2-1评价模式综合考虑学生期终考试成绩、平时作业、平时表现和课堂答问等方面情况,分别赋以不同权重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绩依据,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实际应用中能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4-3-2-1评价模式 权重 考评表 大学 教学评价 期终考试成绩 学习积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管理“1+3”模式实习基地群建设方案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7
7
作者 郭名静 冯国利 +1 位作者 熊鑫 刘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6-220,共5页
针对目前国内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专业在实习基地建设中存在的实习基地角色定位不合理、校外实习项目与校内教学内容衔接不足、实习基地对学生就业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了构建以校内"信息管理专业教学实践基地"为中心,整合校... 针对目前国内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专业在实习基地建设中存在的实习基地角色定位不合理、校外实习项目与校内教学内容衔接不足、实习基地对学生就业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了构建以校内"信息管理专业教学实践基地"为中心,整合校外实习基地,形成"1个中心,3个平台"的信息管理专业"1+3"模式实习基地群的建设方案,并详细论述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校内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3个实施步骤。结合学校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特点,通过数据对比,介绍了该方案4年的建设成果,以期对国内一般理工院校信息管理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实习基地 1+3”模式 信息管理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初应力的1-3型压电复合材料的横向共振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红艳 沈亚鹏 尹冠生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80-788,共9页
1-3型压电复合材料在极化处理过程中会出现极化残余应力,基于线性压电理论,采用解析方法研究了极化残余应力对1-3型压电复合材料的横向共振模态的影响·首先建立含有初始应力的平面波波动方程,基于Bloch波函数理论构建了位移和电势... 1-3型压电复合材料在极化处理过程中会出现极化残余应力,基于线性压电理论,采用解析方法研究了极化残余应力对1-3型压电复合材料的横向共振模态的影响·首先建立含有初始应力的平面波波动方程,基于Bloch波函数理论构建了位移和电势函数,从而最终得到方程的解·数值结果表明初始残余应力的出现降低了复合材料的横向振动频率,而材料的压电性则使得横向振动频率提高·初始剪应力对对横向振动的频率影响较小,可以忽略·第一阶及第二阶振动频率将随着初始应力的大小呈线性变化·得出的结论对超声换能器的制作和研究将提供有意义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共振 1-3型压电复合材料 初始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模式在规范皮试药物使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沈超君 刘玲芬 +3 位作者 胡星霞 冯常强 马宗庆 金丽君 《中国医院》 2014年第1期43-44,共2页
针对皮试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寻找根本原因,提出整改措施,通过1+3模式对皮试药物使用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有效地降低了皮试药物使用缺陷率,提高了用药安全。
关键词 1+3模式 皮试药物 患者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医学专业“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3”的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利凯 徐彤 +2 位作者 王鹏 徐明举 马利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9期277-278,282,共3页
随着国家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到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文件的出台,特别是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要向应用型转向。“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很好地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但目前研究大多集中在“1”(即实践性教学环节),而忽... 随着国家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到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文件的出台,特别是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要向应用型转向。“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很好地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但目前研究大多集中在“1”(即实践性教学环节),而忽视对“3”理论性教学环节的研究。针对3年教学期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了探讨,以期打造合理的“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3年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医学专业 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理论性教学环节 分段式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院校风景园林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杜书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20646-20648,共3页
结合风景园林专业的特点,从办学实力、专业水平、学生潜质、学生就业、人才需求等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新建本科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应以培养多类型人才为目标。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提出"1+2+3"人才培养模式,并对"1+2+... 结合风景园林专业的特点,从办学实力、专业水平、学生潜质、学生就业、人才需求等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新建本科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应以培养多类型人才为目标。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提出"1+2+3"人才培养模式,并对"1+2+3"培养模式的内涵、实施、课程设置及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风景园林专业 1+2+3”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1”人才培养模式的现代高等教育模式改革——以农业机械类专业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龙庭 张彦廷 +3 位作者 石永军 姜浩 盖永革 陆富荣 《农业工程》 2019年第8期121-124,共4页
自我国高等教育学科正式步入科学化教育路线以来,'3+1'人才培养模式就成为了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采取了举例分析法,从农业机械类专业的视角探索'3+1'人才培养模式下现代高等教育模式的变革。同时以农业机... 自我国高等教育学科正式步入科学化教育路线以来,'3+1'人才培养模式就成为了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采取了举例分析法,从农业机械类专业的视角探索'3+1'人才培养模式下现代高等教育模式的变革。同时以农业机械类专业为例,发掘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及初期目标,并且分析了在该模式下对于工科学生所产生的引导作用,以期对现代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 农业机械类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13
13
作者 孙丰梅 曲丽洁 魏东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21期106-107,114,共3页
实践教学环节是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着手,分析了目前国内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 实践教学环节是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着手,分析了目前国内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结果表明,通过实践教学改革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了学校、学生和企业的共赢,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人才培养 新工科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的农学类“3+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宁 郑雯 +3 位作者 王洪义 盛云燕 纪鹏 张涛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6期133-135,共3页
当前,随着人才竞争日益激烈,人才需求也呈现多样化,高等农业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级农业应用型人才的任务,而校企协同育人是人才培养教育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该文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为例,通过调整培训方案、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 当前,随着人才竞争日益激烈,人才需求也呈现多样化,高等农业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级农业应用型人才的任务,而校企协同育人是人才培养教育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该文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为例,通过调整培训方案、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构建两师教师队伍、建立稳定的校外企业实习基地等措施,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育人机制,以适应21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为农业院校"3+1"培养模式提供指导和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协同育人 3+1”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农业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英语专业混合式英语教学3(R)+1(O)+S+A模式 被引量:11
15
作者 云红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48,共6页
非英语专业混合式英语教学3(R)+l(O)+s+A模式是以三学期必修课程教学、一学期相关专业的英语选修课程、自主语言学习、课外活动相结合为特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三学期必修课后,一学期进行拓展选修教学,辅助自主学习系统,大... 非英语专业混合式英语教学3(R)+l(O)+s+A模式是以三学期必修课程教学、一学期相关专业的英语选修课程、自主语言学习、课外活动相结合为特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三学期必修课后,一学期进行拓展选修教学,辅助自主学习系统,大力开展课外活动,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效果明显。本文就非英语专业混合式英语教学3(R)+1(O)+S+A模式的第二轮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 混合式教学 3(R)+1(O)+S+A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子晶体1×3谐振腔滤波器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立恒 王明红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1-768,共8页
考虑到滤波器输入波导中入射电磁波和反射电磁波的相位差,通过CMT理论分析了不同设计情况下的工作性能,然后优化设计了光子晶体1×3谐振腔滤波器结构.用FDTD方法研究了滤波器工作特性,改变1×3谐振腔下侧调谐柱位置得到滤波器... 考虑到滤波器输入波导中入射电磁波和反射电磁波的相位差,通过CMT理论分析了不同设计情况下的工作性能,然后优化设计了光子晶体1×3谐振腔滤波器结构.用FDTD方法研究了滤波器工作特性,改变1×3谐振腔下侧调谐柱位置得到滤波器结构的96个不同通带峰值波长平均正规化传输率为89.6%,相邻峰值波长平均间隔为1.25nm、平均传输带宽为1.19nm、谐振腔平均品质因数为1350.2、提取的峰值波长调谐范围在1534.04~1653.16nm.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具有正规化传输率高、带宽窄、波长信号提取强度平稳等特性.其结构在密集型波分解复用(DWDDM)系统设计、光信号传感器件设计、密集型光路集成化设计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1×3谐振腔 相位差 时域有限差分法 耦合模理论 密集型波分解复用 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艺专业“3+1”教学模式的专业技能训练 被引量:4
17
作者 田佶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第13期166-167,共2页
园艺专业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较高。该文介绍了"3+1"教学模式中的专业技能训练在园艺专业的应用,以期为园艺专业学生的培养实践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启发。
关键词 园艺专业 3+1 专业技能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球3对1传控球练习中运动员年龄阶段与场地大小关系的研究
18
作者 李云广 李大威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0-106,共7页
目的:探讨3对1传控球练习中运动员年龄阶段与练习场地大小的关系,为今后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所中小学校4个年龄段(U10、U12、U14、U16)112名男子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按年龄阶段平均分为4个组别,每个组别平均分成7小组... 目的:探讨3对1传控球练习中运动员年龄阶段与练习场地大小的关系,为今后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所中小学校4个年龄段(U10、U12、U14、U16)112名男子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按年龄阶段平均分为4个组别,每个组别平均分成7小组,每小组4个人。每个小组受试者交替在8 m、10 m、12 m正方形场地内进行3对1传控球练习,统计每个小组在不同规格场地内的传球质量、传球速度、传球路线、接应、对抗强度等指标。结果:U10的传球成功率和连续传球平均次数均明显低于U12、U14、U16(P<0.01);U10在8 m场地的动作时间短于10 m和12 m场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U12在8 m场地和10 m场地动作时间短于12 m场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U10的接应角度小于U12、U14和U16,差异显著(P<0.01);所有组别的受试者将球传向开放区的比例都超过了60%;传球瞬间抢球人与球之间的距离,按8 m、10 m、12 m的顺序依次显著性增长;U10、U12与U14、U16相比,抢球人与球之间的距离明显短。结论:12 m练习场地对于U12年龄段和U14年龄段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过大,不能有效提高其传接球技术;U14年龄段是3对1传接球技术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U14年龄段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从14岁到16岁这个期间的3对1传控球训练,8 m场地效果好于10 m和12 m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球 31 传接球 年龄阶段 场地规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型压电复合材料发射换能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凯 蓝宇 +1 位作者 李琪 顾郑强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85-1489,1508,共6页
针对1-3型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完整模型节点数多、计算时间长,周期模型不能直接模拟换能器水中响应特性等问题,提出了应用ANSYS软件分析1-3型压电复合材料发射器的方法,并利用此方法和厚度模式理论设计了1-3型压电复合材料发射器.同时对... 针对1-3型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完整模型节点数多、计算时间长,周期模型不能直接模拟换能器水中响应特性等问题,提出了应用ANSYS软件分析1-3型压电复合材料发射器的方法,并利用此方法和厚度模式理论设计了1-3型压电复合材料发射器.同时对厚度模式理论及有限元法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三者做出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有限元法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吻合较好,制作的复合材料发射换能器谐振频率为300 kHz,最大发射电压响应为178 dB,且厚度模态纯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型压电复合材料 水声换能器 厚度模式理论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职业生涯发展的“1+3+5”企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被引量:7
20
作者 程竹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25,共4页
实施基于职业生涯发展的企业人才培养,有利于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赢。A集团"1+3+5"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员工职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采取校企联合培养、入职培训与实习管理、配备职业发展导师、推动岗位轮换等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 实施基于职业生涯发展的企业人才培养,有利于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赢。A集团"1+3+5"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员工职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采取校企联合培养、入职培训与实习管理、配备职业发展导师、推动岗位轮换等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举措和激励保障措施,在提升员工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满意度方面成效显著。该模式对于企业主导的在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启示:要保持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和企业战略发展的一致性;重视不同阶段员工的价值观引导和激励保障;充分认识岗位轮换和在职进修的职业发展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生涯发展 企业 人才培养 1+3+5”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