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加权变形的2DPCA的人脸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24
1
作者 曾岳 冯大政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69-774,共6页
该文首先分析了主成分分析法(PCA)和2维主成分分析法(2DPCA)的关系,针对2DPCA丢失具有鉴别能力的协方差信息以及PCA方法不能解决小样本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一种加权变形的2DPCA的人脸特征提取方法(WV2DPCA),该方法利用变形的2DPCA方法分... 该文首先分析了主成分分析法(PCA)和2维主成分分析法(2DPCA)的关系,针对2DPCA丢失具有鉴别能力的协方差信息以及PCA方法不能解决小样本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一种加权变形的2DPCA的人脸特征提取方法(WV2DPCA),该方法利用变形的2DPCA方法分别对人脸3个子部分分别提取特征,然后根据最近邻理论和权值进行分类。经过在ORL人脸库和YALE人脸库的实验研究表明:与2DPCA相比,提高了人脸空间的识别率,压缩了人脸空间的系数,减少了识别时间;在识别的准确率方面,更优于传统的Fisherfaces,IC,Kernel Eigenfaces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人脸表示 主成分分析法(PCA) 2维主成分分析法(2d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共同向量结合2DPCA的人脸识别方法 被引量:14
2
作者 文颖 施鹏飞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2-205,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共同向量结合2维主成分分析(2-dimen- sion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2DPCA)的人脸识别方法.共同向量由图像通过Gram-Schmidt正交变换而求得,具有该类图像共同不变的性质.原始图像与该类其同向量之间的差分向量通... 提出了一种基于共同向量结合2维主成分分析(2-dimen- sion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2DPCA)的人脸识别方法.共同向量由图像通过Gram-Schmidt正交变换而求得,具有该类图像共同不变的性质.原始图像与该类其同向量之间的差分向量通过2DPCA处理,依据最小距离测试得到识别结果.实验在ORL和Yale人脸数据库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有较好的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共同向量 2维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2DPCA的SAR目标特征提取与识别 被引量:5
3
作者 胡利平 刘宏伟 +1 位作者 尹奎英 吴顺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22-2327,共6页
给出了基于广义二维主分量分析(G2DPCA)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目标特征提取方法。与主分量分析(PCA)相比,在寻求最优投影方向时,它直接基于二维图像矩阵而不是一维向量,在特征提取前不必将2维图像矩阵转换成1维向量。与二维主分量分析... 给出了基于广义二维主分量分析(G2DPCA)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目标特征提取方法。与主分量分析(PCA)相比,在寻求最优投影方向时,它直接基于二维图像矩阵而不是一维向量,在特征提取前不必将2维图像矩阵转换成1维向量。与二维主分量分析(2DPCA)相比,它可以同时去除图像行和列像素间的相关性。基于美国运动和静止目标获取与识别(MSTAR)计划录取的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结合预处理,G2DPCA在大大降低了特征维数的同时,又改善了识别性能,并且正确识别率在97%以上,且对目标方位变化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运动和静止目标获取与识别 主分量分析 二维主分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Gabor小波和2DPCA的掌纹识别改进算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苏滨 姜威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1期242-245,共4页
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Gabor小波变换和二维主分量分析2DPCA(2-Dimension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的掌纹识别。2DPCA克服了传统Gabor小波变换后直接进行主分量分析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遇到的维数灾难问题,并且将PCA... 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Gabor小波变换和二维主分量分析2DPCA(2-Dimension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的掌纹识别。2DPCA克服了传统Gabor小波变换后直接进行主分量分析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遇到的维数灾难问题,并且将PCA与Fisher线性判别FLD(Fisher Linear Discriminate)结合起来,利用了以前仅用于降维的PCA特征和FLD特征相融合进行掌纹识别。基于PolyU掌纹库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有更高的识别率,而且维数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纹识别 GABOR小波变换 二维主分量分析 主分量分析 FISHER线性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_p范数的2DPCA的人脸识别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勇 梁志贞 夏士雄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11期183-186,227,共5页
主成分分析(PCA)是降维的一种经典方法。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在特征抽取之前不需要将图像矩阵转化为向量形式,所以能快速地提取特征。但是基于L2范数的PCA和2DPCA在遇到异常值时的表现不稳定而且得到的向量通常不是稀疏的。提出了一... 主成分分析(PCA)是降维的一种经典方法。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在特征抽取之前不需要将图像矩阵转化为向量形式,所以能快速地提取特征。但是基于L2范数的PCA和2DPCA在遇到异常值时的表现不稳定而且得到的向量通常不是稀疏的。提出了一种基于L1范数的且受Lp范数约束的2DPCA方法(2DPCA-Lp)。当参数p接近1时,它可以得到稀疏的解。该方法既具有2DPCA的快速方便性,又是泛化的并且对异常值较不敏感。同时也证明该方法可以取得一个局部最大化的解。通过在ORL和UMIST人脸库上的实验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脸识别 特征提取 二维主成份分析 LP范数 ORL人脸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2DPCA的煤岩识别新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贾新泽 杨慧贞 +2 位作者 段晋有 田甜 程永强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1-533,538,共4页
针对传统PCA方法用于煤岩识别常常面临图像维数高,直接计算数量大的问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2DPCA的煤岩识别方法。这种识别方法是基于图像矩阵的主分量分析法,由于它的协方差矩阵可由原图像矩阵直接构建,因此2DPCA使用的协方差矩阵... 针对传统PCA方法用于煤岩识别常常面临图像维数高,直接计算数量大的问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2DPCA的煤岩识别方法。这种识别方法是基于图像矩阵的主分量分析法,由于它的协方差矩阵可由原图像矩阵直接构建,因此2DPCA使用的协方差矩阵同传统PCA相比要小很多。实验结果表明,在训练样本数相同的情况下,2DPCA耗时仅占PCA总耗时的60%左右,并且随着训练样本的增多,2DPCA与PCA之间的耗时差会越来越大。识别率较PCA方法提高了近10%,图像SNR也由原来的4.53 dB提高到12.17 dB。2DPCA在速度方面表现优越,准确性方面也令人满意,有效的提高了煤岩识别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识别 PCA 2d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WMD矩阵与2DPCA的人脸特征抽取与识别 被引量:1
7
作者 谢永华 陈伏兵 +1 位作者 张生亮 杨静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23-25,共3页
提出了一种融合小波矩描述子(WMD)矩阵与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的人脸特征抽取与识别算法。该方法抽取描述人脸本质特征的WMD矩阵,利用2DPCA对该矩阵进行投影压缩降维,抽取人脸最终鉴别特征,利用最近邻分类器对特征进行分类识别。NUST60... 提出了一种融合小波矩描述子(WMD)矩阵与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的人脸特征抽取与识别算法。该方法抽取描述人脸本质特征的WMD矩阵,利用2DPCA对该矩阵进行投影压缩降维,抽取人脸最终鉴别特征,利用最近邻分类器对特征进行分类识别。NUST603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矩描述子 二维主成分分析 人脸 特征抽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脸图像识别中非贪婪L1范数的2DPCA最大化鲁棒算法
8
作者 刘辉 马文 王志锋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0-95,共6页
基于L1范数的二维主成分分析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在图像域降维和特征提取的方法。通常,直接求解L1范数最大化问题很困难,因此,一种贪婪的策略被提出来了。然而,这种策略的初始化投影是随意选取的,为了获得更好的投影向量,得到一个最优的... 基于L1范数的二维主成分分析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在图像域降维和特征提取的方法。通常,直接求解L1范数最大化问题很困难,因此,一种贪婪的策略被提出来了。然而,这种策略的初始化投影是随意选取的,为了获得更好的投影向量,得到一个最优的局部解,提出了一个非贪婪的L1范数最大化算法,该非贪婪算法具有三大优势:使用L1范数和非贪婪策略对于异常值很稳健;与PCA-L1相比较,更多的空间结构信息得到了保留;相比2DPCA-L1,所有的投影方向可以被优化并且可以获得更好的解决方案。人脸和其他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更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主成分分析 L1范数 非贪婪算法 异常值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DPCA与CCLDA相结合的人脸识别
9
作者 冯华丽 刘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12期129-132,143,共5页
CCLDA算法将图像矩阵转化为向量进行处理,该算法易造成数据维数很大,计算量复杂并容易出现"小样本"等问题。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2DPCA和CCLDA相结合的协同处理方法并应用于人脸识别领域。并且在ORL和XM2VT... CCLDA算法将图像矩阵转化为向量进行处理,该算法易造成数据维数很大,计算量复杂并容易出现"小样本"等问题。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2DPCA和CCLDA相结合的协同处理方法并应用于人脸识别领域。并且在ORL和XM2VTS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在识别效果上有比以往的算法更为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文约束 模块化二维主成分分析(M2dpca) 基于上下文约束线性判别分析(CCLdA)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模块2DPCA与MSD结合的人脸识别 被引量:2
10
作者 孔爱祥 王成儒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2期175-178,197,共5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块2DPCA与最大散度差鉴别分析相结合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先对原始人脸图像采用改进的模块2DPCA抽取特征,然后对得到的特征图像的子图像块施行最大散度差鉴别分析,得到最终的特征图像。该方法不仅利用了原始图像的...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块2DPCA与最大散度差鉴别分析相结合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先对原始人脸图像采用改进的模块2DPCA抽取特征,然后对得到的特征图像的子图像块施行最大散度差鉴别分析,得到最终的特征图像。该方法不仅利用了原始图像的局部特征和类别信息,而且完全避免了使用矩阵的奇异值分解。在ORL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 最大散度差鉴别分析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M2DPCA和NSA相结合的人脸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戴飞 陈秀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5期174-176,共3页
将非参数子空间分析方法(NSA)和模块化2DPCA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模块化2DPCA+NSA方法。NSA方法需将图像矩阵转化为向量后进行特征提取,导致数据维数很大,没有考虑到图像的局部特征,对图像矩阵进行分块,采用2DPCA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替... 将非参数子空间分析方法(NSA)和模块化2DPCA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模块化2DPCA+NSA方法。NSA方法需将图像矩阵转化为向量后进行特征提取,导致数据维数很大,没有考虑到图像的局部特征,对图像矩阵进行分块,采用2DPCA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替代原始图像的低维新模式,施行NSA。该法能有效提取图像的局部特征,而由于考虑到类内、类间的差异,可弥补PCA的缺陷。在ORL人脸库和XM2VTS人脸库上对LDA方法、NSA方法以及该方法分别进行了评价和测试,结果显示,所提方法在识别效果上优于LDA方法和NSA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二维主元成分分析法(M2dpca) 非参数子空间分析方法(NSA) 特征提取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行列2D-PCA的高光谱图像数据降维方法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筱晗 杨桄 +1 位作者 黄俊华 杨永波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56-262,共7页
针对传统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方法不能直接应用于高光谱图像数据降维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分段行列2D-PCA的降维方法。利用高光谱图像波段间的相关系数进行波段子空间划分,在各子空间内通过旋转构建新的数据模型,以2D-PCA方法提取其... 针对传统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方法不能直接应用于高光谱图像数据降维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分段行列2D-PCA的降维方法。利用高光谱图像波段间的相关系数进行波段子空间划分,在各子空间内通过旋转构建新的数据模型,以2D-PCA方法提取其行、列主成分信息,经过图像重建得到行、列主成分图像,对各波段子空间的行、列主成分图像进行小波分解,按照不同规则融合低频、高频系数,再通过小波逆变换得到降维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PCA和分段PCA方法相比,该方法在保证降维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缩短运算时间,提高高光谱图像的降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数据降维 二维主成分分析 波段子空间划分 小波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成像的2型糖尿病患者大脑灌注特征网络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班淇琦 瞿航 +2 位作者 王苇 赵义 朱珠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3-77,102,共6页
目的利用MR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大脑微循环血流灌注及灌注特征模式的改变,并分析这些变化与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符合T2DM诊断标准的患... 目的利用MR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大脑微循环血流灌注及灌注特征模式的改变,并分析这些变化与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符合T2DM诊断标准的患者28人,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26人,进行ASL成像,进行基于体素水平的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比较两组间大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及灌注特征网络的改变。结果与HC组比较,糖尿病患者两侧中央旁小叶、左侧补充运动区、两侧扣带回中部、左侧岛盖部额下回、左侧颞中回、左侧颞下回等区域的灌注明显较低(P<0.05,GRF多重比较校正)。与疾病相关的两个灌注网络的方差组分占总方差的比率分别为17.6%和11.7%(位于95%置信区间)具有显著性。第一个灌注网络特征表达值与空腹血糖明显正相关(r=0.32,P=0.001),以第二个灌注特征网络为模板提取的糖尿病组CBF与患者空腹血糖负相关(r=0.12,P=0.03)。结论糖尿病患者部分脑区血流灌注降低,基于主成分的灌注特征能够区分T2DM患者与HC,其灌注模式的改变反映了大脑血流灌注的重塑,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动脉自旋标记 磁共振成像 主成分分析 灌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5、Landsat8与GF-2遥感数据的蚀变信息提取研究——以四川宁南铅锌矿集区为例 被引量:9
14
作者 杜晓川 娄德波 +6 位作者 张长青 徐林刚 刘欢 范莹琳 张琳 胡金盟 李彪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39-858,共20页
四川宁南铅锌矿集区是中国重要的铅锌矿成矿区之一,区内铅锌矿床广泛分布,其围岩蚀变主要为白云岩化、方解石化、黏土矿化、硅化、黄铁矿化及赤铁矿化,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同时也为遥感提取铁染、羟基、碳酸根离子蚀变信息提供了重要的理... 四川宁南铅锌矿集区是中国重要的铅锌矿成矿区之一,区内铅锌矿床广泛分布,其围岩蚀变主要为白云岩化、方解石化、黏土矿化、硅化、黄铁矿化及赤铁矿化,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同时也为遥感提取铁染、羟基、碳酸根离子蚀变信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由于遥感卫星传感器类型的不同,同一研究区内不同种类影像所得到的数据会有所差异,且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所得到的蚀变信息结果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对同一区域进行单一影像或单一提取方法的研究往往存在偶然性与不充分性。据此,文章基于对研究区内Landsat8与GF-5两种影像数据的详细解读,采用3种有效方法进行蚀变信息提取。①波段比值法,对影像数据采用波段比值计算,并对波段比值进行密度分割,从中突出铁染,羟基、碳酸根离子蚀变信息;②主成分分析法和主分量密度分割法对铁染蚀变信息,羟基、碳酸根离子蚀变信息进行提取并作分级处理,结合GF-2高空间分辨率影像以及依据同谱异物、同物异谱、混合像元等原理剔除伪异常,以得到有效的蚀变信息;③光谱角匹配法,通过提取GF-5高光谱影像数据的纯净端员,结合光谱角匹配技术提取有效的蚀变信息矿物。对2种影像数据分别用3种提取方法所得到的蚀变信息结果进行对比,讨论其差异性,并通过叠合已知矿产地信息的方法筛选出效果较好的蚀变信息,将选取出的结果进行综合比对,最终在宁南矿集区圈定出预测靶区,经过室内化探数据验证及野外实地工作验证,证实其真实性,同时也为该地区下一步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GF-5 Landsat8 GF-2 蚀变信息 波段比值 主成分分析 光谱角匹配 宁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2和ASTER数据青海德龙地区构造蚀变信息提取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艺龙 王然 +3 位作者 严子清 张新铭 李笑龙 徐崇文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7-226,共10页
德龙地区位于青海东昆仑金及多金属成矿带东段,是该成矿带内极具勘查潜力区域之一,受限于偏远的地理位置和崎岖的地形条件,大比例尺地球化学勘查及常规地质调查工作难以直接开展。为此,基于ASTER和GF-2数据,通过分析不同空间分辨率遥感... 德龙地区位于青海东昆仑金及多金属成矿带东段,是该成矿带内极具勘查潜力区域之一,受限于偏远的地理位置和崎岖的地形条件,大比例尺地球化学勘查及常规地质调查工作难以直接开展。为此,基于ASTER和GF-2数据,通过分析不同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色调、几何结构和纹理特征进行线性和环形构造识别;同时,根据主要蚀变矿物光谱特征分析,利用ASTER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和短波红外波段,采用“掩模+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铁化、Al-OH和Mg-OH蚀变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元地学信息及野外调查结果,综合分析遥感解译构造蚀变信息与研究区金矿化的内在联系,建立基于区内金矿床的遥感找矿预测模型,并以此为依据划分出找矿远景区3处。通过野外查证,在德龙找矿远景区新发现金矿体多条。研究结果表明,融合遥感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有效识别地表热液蚀变和构造空间结构特征,能够为该地区进一步找矿预测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2 ASTER 主成分分析 找矿预测 德龙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数据的不透水面识别方法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瑞 屈冉 +2 位作者 刘晓龙 马慧榕 史正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1-37,共7页
快速、准确获取不透水面的空间分布信息对揭示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一种基于Sentinel-2数据的不透水面识别方法(Impervious Surface Identification Method,ISIM-S2),首先基于分层分类思想,利用多种指数算法... 快速、准确获取不透水面的空间分布信息对揭示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一种基于Sentinel-2数据的不透水面识别方法(Impervious Surface Identification Method,ISIM-S2),首先基于分层分类思想,利用多种指数算法剔除裸土和不透水面以外的地物,得到不透水面靶区,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对裸土和不透水面进行分离。为验证ISIM-S2的普适性,将其应用于北京、长春、广州和昆明4个不同地理环境下的研究区,并与生物物理综合指数、不透水面综合指数、比值居民地指数的提取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ISIM-S2方法降低了云、水体对不透水面的影响,能有效改善不透水面提取中与裸土的混淆,在上述4个研究区不透水面总体识别精度分别为92.56%、95.78%、92.70%和91.68%,优于其他3种指数,且该方法操作简单、易实现,可为不透水面有效识别提供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2 不透水面 ISIM-S2 指数法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在o2玉米自交系性状选育上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文鹏 王伟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共4页
为了综合研究多个农艺性状对o2玉米自交系产量的影响,用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遗传相关分析等方法对13个o2玉米自交系的16个数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穗行数、千粒重、穗位高、轴粗、穗上叶长等性状的遗传分量贡献较大,粒长、... 为了综合研究多个农艺性状对o2玉米自交系产量的影响,用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遗传相关分析等方法对13个o2玉米自交系的16个数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穗行数、千粒重、穗位高、轴粗、穗上叶长等性状的遗传分量贡献较大,粒长、穗位高、穗上叶长、果穗重等性状的基因型值对总遗传变异的作用较大;根据性状间的相关性,对粒长、穗长、穗行数、穗粗、穗位高和穗上叶长等性状的选择,粒长、穗位高、穗上叶长、果穗重选择效果相对较好,有利于获得多样化类型自交系;对粒长和穗长性状的选育,主要是对自交系果穗性状和产量的培育。因此,在o2玉米自交系选育中,要注意粒长、穗长、穗行数、穗粗、穗位高、穗上叶长等性状的选育,而且粒长的选育比千粒重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2玉米 自交系选育 主成分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 遗传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汾渭平原SO_(2)与气温的函数型空间自回归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锡健 李妍琳 石小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8期11938-11946,共9页
面对观测到的高维复杂数据,函数型数据分析方法能充分利用数据信息,有效处理这类数据,并分析不同数据类型之间的关系。收集了汾渭平原11个城市2019年月均SO_(2)浓度数据和逐时气温数据,为了在分析SO_(2)浓度与气温之间的关系时不丢失重... 面对观测到的高维复杂数据,函数型数据分析方法能充分利用数据信息,有效处理这类数据,并分析不同数据类型之间的关系。收集了汾渭平原11个城市2019年月均SO_(2)浓度数据和逐时气温数据,为了在分析SO_(2)浓度与气温之间的关系时不丢失重要信息,首先通过函数型数据分析方法,对逐时气温数据进行函数化,并对气温曲线进行动态分析;其次,由于月均SO_(2)浓度数据存在空间相关性,故在气温曲线和月均SO_(2)浓度之间建立函数型空间自回归模型(functional spatial autoregressive model,FSAR)。通过函数型主成分基展开的方法对气温曲线进行降维,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对FSAR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通过与函数型线性模型(functional linear model,FLM)对比,结果表明:FLM模型的均方误差远大于FSAR模型的均方误差。可见用FSAR模型处理SO_(2)浓度与气温数据的拟合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渭平原 SO_(2)与气温 函数型主成分分析 函数型空间自回归模型(F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东地区不同矮化中间砧对‘长富2号’苹果抗寒性的影响 被引量:31
19
作者 张旭 朱珍珍 +5 位作者 孙鲁龙 李凤龙 韦德闯 朱佳顺 樊良栋 赵政阳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85-996,共12页
【目的】筛选在甘肃陇东地区适宜‘长富2号’苹果树体安全越冬的抗寒矮化中间砧,并初步确立不同矮化中间砧‘长富2号’苹果抗寒性鉴定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以9种不同矮化中间砧(SH1、SC1、SH6、SH38、M26、M7、M9、T337、JM7)‘长富... 【目的】筛选在甘肃陇东地区适宜‘长富2号’苹果树体安全越冬的抗寒矮化中间砧,并初步确立不同矮化中间砧‘长富2号’苹果抗寒性鉴定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以9种不同矮化中间砧(SH1、SC1、SH6、SH38、M26、M7、M9、T337、JM7)‘长富2号’(‘长富2号’/中间砧/新疆野苹果)的1 a(年)生枝条为试材,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的方法,测定不同温度(-15、-20、-25、-30、-35、-40℃)处理下枝条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花青苷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分析各抗寒相关指标变化趋势。【结果】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9种中间砧‘长富2号’的REC、可溶性糖含量、MDA呈现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花青苷含量以及SOD、POD和CAT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出了各中间砧‘长富2号’半致死温度(LT50),SH6中间砧‘长富2号’LT50最低,为-35.293℃,JM7中间砧‘长富2号’LT50最高,为-23.759℃;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方法成功应用于综合鉴定各中间砧‘长富2号’的抗寒性。【结论】不同中间砧‘长富2号’抗寒性可划分为3类:第1类为SH6、SH1、SH38、SC1,抗寒性最强;第2类为M7、M26、M9,抗寒性较强;第3类为JM7、T337,抗寒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富2号’苹果 抗寒性 矮化中间砧 LT50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法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_(2)胁迫对三角梅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宋爽 蔡宇轩 +2 位作者 梁宇翔 圣倩倩 祝遵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3-83,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园林植物对城市道路环境中典型污染物NO2气体的响应特征,为深入探究城市大气污染环境下园林植物适应大气NO2污染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智能化人工熏气装置,设置3种NO2浓度(CK 0μL·L^(-1),T1 1μ...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园林植物对城市道路环境中典型污染物NO2气体的响应特征,为深入探究城市大气污染环境下园林植物适应大气NO2污染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智能化人工熏气装置,设置3种NO2浓度(CK 0μL·L^(-1),T1 1μL·L^(-1),T2 4μL·L^(-1),T3 8μL·L^(-1)),研究不同NO2浓度下三角梅形态指标(叶片Lab植)、水分生理(相对含水量RWC、水分饱和亏缺WSD)、逆境生理(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含量S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光合生理(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的响应特性。【结果】1)短期高浓度NO2胁迫下,三角梅叶片的Lab值具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但对叶片颜色的影响不显著;2)与CK相比,T1和T2的RWC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T3处理下的RWC持续升高,WSD均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3)各处理组在胁迫期间,MDA含量与CK相比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T1及T2的AsA含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T3处理的AsA含量逐渐增加;Pro及SP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三角梅Pro含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SP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各处理组的SOD活性与CK基本持平,组间差异不显著;4)T1和T2处理对三角梅光合色素含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T2处理的促进作用更明显;5)利用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法发现,叶绿素a、b含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可作为三角梅响应短期高浓度NO_(2)胁迫的主要指标,主要反映三角梅的光合能力,WSD和SP可作为辅助指标,主要反映三角梅的水分利用能力及渗透调节能力。【结论】三角梅可通过调控自身光合能力、水分利用能力及渗透调节能力等耐受短期(3 d)高浓度(8μL·L^(-1))NO_(2)急性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梅 NO_(2)胁迫 逆境生理响应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