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潮季节变化对次级海洋环流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肖栋 巢纪平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6-744,共9页
黑潮是全球大洋中和大气之间进行热量交换最多的海域之一,它所携带的热量对局地的海-气相互作用具有重要影响。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学者就发现冬季黑潮流域的海表温度与中国长江流域汛期降水存在着密切联系。文中利用一个两层半海洋... 黑潮是全球大洋中和大气之间进行热量交换最多的海域之一,它所携带的热量对局地的海-气相互作用具有重要影响。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学者就发现冬季黑潮流域的海表温度与中国长江流域汛期降水存在着密切联系。文中利用一个两层半海洋模式主要从动力学角度探讨黑潮流域热源的季节变化对次级海洋环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黑潮流域冬暖夏冷的外源强迫下,温跃层的海温异常峰值比热源的峰值滞后一个季节,春季的海温异常达到最大。混合层年平均海温异常为正,从冬季到夏季均偏高,春季最大,仅秋季为负异常,这与观测资料一致。混合层与温跃层的春季海温异常的量值大体相当,在其他季节混合层的海温异常均高于温跃层。从冬季到夏季,温跃层和混合层的次级环流呈现从气旋型环流到反气旋型环流的转变,这样的异常环流在夏季有利于向中国东部附近海域输送热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潮 热源 两层半海洋模式 次级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无El Ni?o情况下印度洋偶极子演变特征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桂发银 李崇银 +2 位作者 黎鑫 谭言科 殷明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3-450,共18页
基于NCEP、SODA等再分析资料,采用合成分析和2.5层简化海洋模型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了El Ni?o和正印度洋偶极子(IOD)事件不同配置情形下印度洋海温异常的演变特征,并重点探讨了联合IOD和独立IOD事件中,关键海区海温异常的发展演变及其... 基于NCEP、SODA等再分析资料,采用合成分析和2.5层简化海洋模型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了El Ni?o和正印度洋偶极子(IOD)事件不同配置情形下印度洋海温异常的演变特征,并重点探讨了联合IOD和独立IOD事件中,关键海区海温异常的发展演变及其可能机制。对于联合IOD事件,初期马里沿岸的增暖可能对其发生起主要的激发作用;而对于独立IOD事件的发生,则可能是赤道东南印度洋的降温起主导作用。不同类型IOD事件中,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异常(SSTA)和海面高度异常(SSHA)的演变特征有明显差别,孟加拉湾上空降水异常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印度洋不同海区混合层温度异常的演变机制也有显著不同。基于2.5层简化海洋模式结果的分析表明,各个海区的热力、动力过程在不同IOD事件有着不同的作用。例如在索马里沿岸海区:对于联合IOD事件,西印度洋赤道东风异常和索马里沿岸东北风异常,有利于该海区出现纬向平流热输送和海表热通量正异常,从而增暖。而对于独立IOD事件,阿拉伯海上空的强西南风异常,加强了索马里沿岸底层冷水的上翻和海表的热通量损失,导致前期纬向平流和夹卷混合的负异常以及后期海表热通量的负异常,使得该海区变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El Nino) 印度洋偶极子(IOD) 演变特征 2.5层简化海洋模型 演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类El Nio对应的印度洋偶极子事件的比较研究
3
作者 钱景 李崇银 +2 位作者 谭言科 桂发银 黎鑫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7-477,共11页
利用多种大气和海洋再分析资料,采用合成分析及2.5层简化海洋模型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1951—2012年期间,与东部和中部型El Nio事件相伴随的热带印度洋海温偶极子(Indian Ocean Dipole,IOD)出现时,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增暖及其上空海... 利用多种大气和海洋再分析资料,采用合成分析及2.5层简化海洋模型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1951—2012年期间,与东部和中部型El Nio事件相伴随的热带印度洋海温偶极子(Indian Ocean Dipole,IOD)出现时,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增暖及其上空海气耦合特征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夏秋季节,伴随东部型El Nio而发生的IOD事件(EP-IOD)和伴随中部型El Nio而发生的IOD事件(CP-IOD)中,热带印度洋海温正异常的强度与空间分布具有很大差异。对于EP-IOD事件,夏季,海温正异常中心最先出现在热带西北印度洋;随后秋季,海温正异常向东南发展并扩大至热带中南印度洋,强度较强。对于CP-IOD事件,夏季和秋季,海温正异常中心都位于热带中南印度洋,呈东西向带状分布,但海温正异常强度较EP-IOD事件中弱。进一步分析表明,在EP-IOD事件中,夏季,热带西北印度洋海区西南季风偏弱,通过影响夹卷混合过程导致热带西北印度洋海温上升;秋季,热带西北印度洋上空的异常偏东风导致垂向夹卷混合的正异常,对热带西北印度洋增暖的维持起到重要作用;热带中南印度洋的增暖主要受赤道东南印度洋西传的暖性Rossby波影响。而在CP-IOD事件中,夏秋两季,热带中南印度洋海区出现显著的西北风异常,其上空风速的负异常是增温的主要原因;同时赤道东南印度洋西传的暖性Rossby波对热带中南印度洋的增暖也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类El Nino 印度洋 IOD 季节演变 2.5层简化海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