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25Cr-1Mo-0.25V钢的硫化氢应力腐蚀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长海 邓文彬 +1 位作者 高军 邢海燕 《压力容器》 2014年第2期9-13,共5页
为了解2.25Cr-1Mo-0.25V钢材料性能,利用慢应变速率法,在常温湿硫化氢环境下,给出了不同浓度硫化氢溶液对2.25Cr-1Mo-0.25V钢应力腐蚀的敏感性指数值;采用恒定位移法,将2.25Cr-1Mo-0.25V钢用线切割方法做成了楔形张开加载预裂纹试样,在... 为了解2.25Cr-1Mo-0.25V钢材料性能,利用慢应变速率法,在常温湿硫化氢环境下,给出了不同浓度硫化氢溶液对2.25Cr-1Mo-0.25V钢应力腐蚀的敏感性指数值;采用恒定位移法,将2.25Cr-1Mo-0.25V钢用线切割方法做成了楔形张开加载预裂纹试样,在确认了加载载荷和位移量后,在不同浓度的H2S溶液中,确定了2.25Cr-1Mo-0.25V钢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和腐蚀临界应力强度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5cr-1mo-0 25v 硫化氢 应力腐蚀 裂纹扩展速率 应力强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5Cr-1Mo-0.25V低合金耐热钢中贝氏体的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永涛 胡朝备 +3 位作者 陈映川 黄丽琴 李建新 尚海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06-109,共4页
采用真空冶炼炉和可逆式轧机制备出试验材料,将其在940℃奥氏体化后分别水淬到550℃、650℃和750℃,再空冷至室温,然后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材料的显微组织,发现分别主要为下贝氏体、上贝氏体和粒状贝氏体。上贝氏体组织和下贝氏... 采用真空冶炼炉和可逆式轧机制备出试验材料,将其在940℃奥氏体化后分别水淬到550℃、650℃和750℃,再空冷至室温,然后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材料的显微组织,发现分别主要为下贝氏体、上贝氏体和粒状贝氏体。上贝氏体组织和下贝氏体组织均以扩散机制形成,而区域冷却速率的差异是造成粒状贝氏体组织基体形貌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5cr-1mo-0 25v 加速冷却 贝氏体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5Cr-1Mo-0.25V钢的凝固行为及铸态组织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永涛 尚海龙 +2 位作者 刘和平 胡朝备 黄丽琴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5-718,740,共5页
为研究新一代加氢反应器用2.25Cr-1Mo-0.25V钢在制备过程中显微组织的演变行为,借助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了钢的凝固行为和铸态组织.结果表明:钢在自液相冷却的过程中,首先凝固析出δ铁素体,... 为研究新一代加氢反应器用2.25Cr-1Mo-0.25V钢在制备过程中显微组织的演变行为,借助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了钢的凝固行为和铸态组织.结果表明:钢在自液相冷却的过程中,首先凝固析出δ铁素体,随后δ铁素体与残留液相进行包晶反应生成奥氏体,最后剩余的δ铁素体同素异构转变为奥氏体,黑色裂纹同时伴随生成.铸态试样的显微组织为由贝氏体铁素体基体和岛状M-A组元构成的粒状贝氏体,并含有少量细小的ε-碳化物、M_7C_3、M_3C及MC型碳化物;铸态组织中合金元素虽有一定偏聚,但未与贝氏体铁素体和M-A组元所在相区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5cr-1mo-0 25v 加氢反应器 粒状贝氏体 凝固行为 铸态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5Cr-1Mo-0.25V钢焊缝阶冷脆化研究
4
作者 宋立平 孙荣禄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1-33,37,共4页
2.25Cr-1Mo-0.25V钢是加氢反应器常用材料,本文对其用同一型号不同批次的焊条焊接的焊缝进行焊后热处理和焊后热处理阶冷处理后,测定不同温度下的冲击功,发现焊缝抗回火的能力明显不同。焊缝能满足性能要求,焊后热处理后冲击功54 J的温... 2.25Cr-1Mo-0.25V钢是加氢反应器常用材料,本文对其用同一型号不同批次的焊条焊接的焊缝进行焊后热处理和焊后热处理阶冷处理后,测定不同温度下的冲击功,发现焊缝抗回火的能力明显不同。焊缝能满足性能要求,焊后热处理后冲击功54 J的温度不高于-60℃,焊后热处理阶冷后冲击功54 J的温度不高于-40℃。冲击功较低的焊缝为沿晶断裂,脆断断口表面为杂质元素P和Mo的碳化物及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5cr-1mo-0 25v 阶冷 回火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温度对2.25Cr-1Mo-0.25V钢晶粒度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陈振宇 胡传顺 +1 位作者 秦华 朱健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3-25,共3页
通过金相观察研究了加热温度对2.25Cr-1Mo-0.25V钢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0℃以下晶粒长大不明显,加热温度超过1000℃晶粒快速长大,在1300℃晶粒完全粗化,这种钢的晶粒粗化温度为1000℃。第二相粒子在较低加热温度下... 通过金相观察研究了加热温度对2.25Cr-1Mo-0.25V钢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0℃以下晶粒长大不明显,加热温度超过1000℃晶粒快速长大,在1300℃晶粒完全粗化,这种钢的晶粒粗化温度为1000℃。第二相粒子在较低加热温度下不溶解,这些未溶解的第二相质点可起到对晶界迁移的钉扎作用。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部分第二相粒子开始溶解,使其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钉扎作用减弱。第二相质点的尺寸和体积分数的比值决定了奥氏体晶粒的粗化程度,一旦发生解钉现象,奥氏体晶粒快速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5cr-1mo-0 25v 晶粒粗化温度 晶粒度 晶粒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合金刀具高温磨损过程机理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严复钢 吕亚飞 +2 位作者 李艳国 刘利 程耀楠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2-27,共6页
大型加氢筒节零件采用难加工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刀具常会因为高温高压而磨损失效,严重影响刀具寿命,阻碍生产率的提高。为了研究切削温度对硬质合金刀具磨损机理的影响,设计并进行了2.25Cr-1Mo-0.25V钢切削试验,分析不同切削参数下刀具... 大型加氢筒节零件采用难加工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刀具常会因为高温高压而磨损失效,严重影响刀具寿命,阻碍生产率的提高。为了研究切削温度对硬质合金刀具磨损机理的影响,设计并进行了2.25Cr-1Mo-0.25V钢切削试验,分析不同切削参数下刀具的高温磨损机理,并通过有限元仿真方法进行了验证,获得不同切削参数下切削温度对刀具磨损的影响规律,为刀具的设计开发和切削参数的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温度 硬质合金刀具 磨损机理 2.25cr-1mo-0.25v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