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1对胆管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陶璐 张耀东 +2 位作者 邵沈烨 宗前兴 陈妍安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84-990,共7页
目的:探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1(USP21)在胆管癌(CCA)中的表达及其对CCA细胞增殖与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免疫组化及WB法检测CCA组织及细胞中USP21的表达情况。利用体外克隆形成、EdU及Transwell实验检测敲低USP2... 目的:探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1(USP21)在胆管癌(CCA)中的表达及其对CCA细胞增殖与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免疫组化及WB法检测CCA组织及细胞中USP21的表达情况。利用体外克隆形成、EdU及Transwell实验检测敲低USP21对CCA细胞QBC939和RBE增殖及迁移的影响。通过RNA测序、质谱、免疫共沉淀(Co-IP)及WB法探究USP21的促癌机制。结果:TCGA等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USP21 mRNA在CCA组织中呈高表达(均P<0.05)。USP21蛋白在CCA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P<0.05或P<0.001或P<0.0001)。敲低USP21后,QBC939和RBE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01)。RNA测序结果表明,敲低USP21可以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CCA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0.05)。质谱鉴定发现,USP21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IGF2BP1)相结合。Co-IP和WB实验结果表明,USP21与IGF2BP1结合并通过泛素化途径调控IGF2BP1的蛋白表达(P<0.001或P<0.0001)。结论:USP21在CCA组织和细胞中均呈高表达,其通过IGF2BP1/PI3K/AKT信号通路增强CCA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 胆管癌 增殖 迁移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癌组织中BCSG1、MMP-2及ETS-1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振 李新华 +7 位作者 王新军 申培红 张威 赵耀东 申培新 晁志文 郝志伟 李贝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04-707,共4页
目的:检测乳癌组织中BCSG1、MMP-2及ETS-1蛋白的表达。方法:收集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40例、癌周不典型增生组织40例及癌周正常乳腺组织40例,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3种组织中BCSG1、MMP-2及ETS-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3种组织中BCSG1... 目的:检测乳癌组织中BCSG1、MMP-2及ETS-1蛋白的表达。方法:收集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40例、癌周不典型增生组织40例及癌周正常乳腺组织40例,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3种组织中BCSG1、MMP-2及ETS-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3种组织中BCSG1、MMP-2及ETS-1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BCSG1=105.032,FETS-1=81.343,FMMP-2=112.570,P均<0.001),且乳癌组织中以上3种蛋白的表达均高于癌周不典型增生组织及癌周正常乳腺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乳癌组织中3者的表达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癌组织(P<0.05)。乳癌组织中BCSG1的表达与ETS-1及MMP-2的表达呈正相关(r=0.664、0.810,P<0.05)。结论:BCSG1、MMP-2及ETS-1与乳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癌 乳癌特异性基因1 基质金属蛋白酶2 E26转录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转基因小麦B73-6-1、B72-8-11b和B102-1-2品系 被引量:7
3
作者 曹际娟 徐君怡 +3 位作者 曹冬梅 张丕桥 栾凤侠 刘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6-159,共4页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转基因小麦B73-6-1、B72-8-11b和B102-1-2品系的鉴定方法。方法:以转基因小麦B73-6-1、B72-8-11b和B102-1-2为研究对象,在转基因小麦外源片段与小麦染色体重组的边界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以其他...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转基因小麦B73-6-1、B72-8-11b和B102-1-2品系的鉴定方法。方法:以转基因小麦B73-6-1、B72-8-11b和B102-1-2为研究对象,在转基因小麦外源片段与小麦染色体重组的边界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以其他多种转基因产品和非转基因小麦为对照进行特异性实验,以B73-6-1样品模拟制备10个含量梯度的添加样品进行灵敏度实验。结果:本研究设计的引物和探针具有很好的品系鉴定特异性,检测灵敏度可达到0.01%(m/m)。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可快速、准确地鉴定转基因小麦B73-6-1、B72-8-11b和B102-1-2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小麦 B73-6-1 B72-8-11b B102-1-2 品系鉴定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氨基-2-硝基胍的热行为(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彦峰 王猛杰 +2 位作者 徐抗震 宋纪蓉 赵凤起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48-852,共5页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微量热仪和热重-微分热重分析(TG/DTG)研究了1-氨基-2-硝基胍(ANQ)的热分解行为、比热容和绝热至爆时间。结果表明,ANQ的热行为分为相连的两个剧烈放热分解过程。5℃·min-1下两个分解过程的峰温分别为192.5...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微量热仪和热重-微分热重分析(TG/DTG)研究了1-氨基-2-硝基胍(ANQ)的热分解行为、比热容和绝热至爆时间。结果表明,ANQ的热行为分为相连的两个剧烈放热分解过程。5℃·min-1下两个分解过程的峰温分别为192.5℃和196.2℃,总共的分解焓为-2075J·g^(-1)。第一分解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224.3kJ·mol^(-1)和1023.15 s^(-1)。自加速分解温度和热爆炸临界温度分别为184.5℃和192.7℃。298.15K时摩尔比热容为145.5J·mol^(-1)·K^(-1)。估算的绝热至爆时间约为60s,表明ANQ的热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材料 1-氨基-2-硝基胍(ANQ) 热行为 比热容 绝热至爆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AIM2和CASP1基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国强 牟佳 +6 位作者 李元 袁语泽 王昱博 宋晨雪 谢婧书 郑敬彤 王放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固有免疫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黑素瘤缺乏因子2(AIM2)、半胱天冬酶1(CASP1)基因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炎症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体内的表达情... 目的:探讨固有免疫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黑素瘤缺乏因子2(AIM2)、半胱天冬酶1(CASP1)基因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炎症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体内的表达情况,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健康对照组(12例)和AECOPD患者(20例)的痰液,分别进行痰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LRP3、AIM2和CASP1基因表达水平,通过ELISA法检测痰上清中的IL-1β和IL-1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ECOPD组患者NLRP3、AIM2和CASP1基因表达分别上调3.83、1.70和2.42倍,NLRP3、AIM2和CASP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AECOPD组患者痰上清中IL-1β和IL-1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NLRP3及AIM2炎性体参与AECOPD的病理过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固有免疫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黑素瘤缺乏因子2 半胱天冬酶1 固有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乙酸·二(4-氨基-1,2,4-三唑)合锌(Ⅱ)配合物的制备、晶体结构、比热容及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丹 任莹辉 +3 位作者 赵凤起 仪建华 宋纪蓉 徐抗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9-514,共6页
利用4-氨基-1,2,4-三唑(4-ATZ)的乙醇溶液与乙酸锌的甲醇溶液合成了标题化合物Zn(4-ATZ)_2(CH_3COO)_2,并培养出单晶,通过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法测定晶体结构,晶体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Aba2,晶胞参数为:a=0.767 32(7)nm,b=1.66444(16)nm,... 利用4-氨基-1,2,4-三唑(4-ATZ)的乙醇溶液与乙酸锌的甲醇溶液合成了标题化合物Zn(4-ATZ)_2(CH_3COO)_2,并培养出单晶,通过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法测定晶体结构,晶体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Aba2,晶胞参数为:a=0.767 32(7)nm,b=1.66444(16)nm,c=1.09040(11)nm,V=1.3926(2)nm^3,D_c=1.936 g·cm^(-3),Z=4,F(000)=720,R_1=0.0246,wR_2=0.0675。运用Micro-DSCⅢ微热仪测定配合物的比热容,在283~353 K时,比热容随温度呈二次方关系,其关系式为:C_p/(J·g^(-1)·K^(-1))=-2.021915+1.749228×10^(-2)T-2.358752×10^(-5)T^2,298.15 K时配合物的标准摩尔比热容为385.62 J·mol^(-1)·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配合物 4-氨基-1 2 4-三唑 晶体结构 比热容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氨基-1,2,4-三唑-3,5-二硝基苯甲酸盐的晶体结构、比热容及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超 任莹辉 +6 位作者 赵凤起 仪建华 徐抗震 严彪 马海霞 宋纪蓉 胡荣祖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11,共6页
用4-氨基-1,2,4-三唑的甲醇溶液与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合成了4-氨基-1,2,4-三唑-3,5-二硝基苯甲酸盐。室温下培养出单晶,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晶体结构,晶体属于单斜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为:a=1.816 0(2)nm,b=0.481 8(5)nm,c=2.... 用4-氨基-1,2,4-三唑的甲醇溶液与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合成了4-氨基-1,2,4-三唑-3,5-二硝基苯甲酸盐。室温下培养出单晶,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晶体结构,晶体属于单斜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为:a=1.816 0(2)nm,b=0.481 8(5)nm,c=2.616 0(3)nm,α=γ=90°,β=101.764(16)°,V=2.241(4)nm3,Dc=1.756 g/cm3,Z=8,F(000)=1 216,R1=0.060 5,wR2=0.190 4。运用Micro-DSCⅢ微热仪测定化合物的比热容,298.15 K下标准摩尔比热容为247.23 J.mol-1.K-1,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式为:Cp=1.227 780-3.754 315×10-3T+8.176 156×10-6T2。用NETZSCH TASC 414/3A热分析仪研究了化合物的热分解行为,结果显示,该化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包括一个吸热熔化过程和两个放热分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4-氨基-1 2 4-三唑 3 5-二硝基苯甲酸 晶体结构 比热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化瘀化痰养阴剂对肝纤维化大鼠FSP1、PAR-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高世娇 陈文龙 +1 位作者 何英 曹文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14-1118,共5页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化痰养阴剂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ibroblast-specific protein 1,FSP1)和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PAR-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化痰养阴剂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ibroblast-specific protein 1,FSP1)和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PAR-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益气化瘀化痰养阴剂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简称为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秋水仙碱组灌服秋水仙碱0.1 mg/(kg·d);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服益气化瘀化痰养阴剂[相当于生药30、60、120 g/(kg·d)]。连续给药12周后,观察各组动物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透明质酸(hyaluronan,HA)及Ⅳ型胶原(collagenⅣ,CⅣ)含量,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FSP1和PAR-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1)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相比,前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血清中ALT、AST、HA、CⅣ含量明显增高(P<0.05),肝组织中FSP1和PAR-2的mRNA和蛋白表达亦明显增高(P<0.05)。(2)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前者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少,肝纤维化程度轻,血清中ALT、AST、HA、CⅣ含量仅轻度升高(P<0.05),肝组织中FSP1和PAR-2的mRNA和蛋白表达亦轻度升高(P<0.05)。结论:益气化瘀化痰养阴剂能保护肝脏,延缓大鼠肝组织纤维化进程,其机制可能与调控大鼠肝组织FSP1和PAR-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化瘀化痰养阴剂 肝纤维化 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 蛋白酶激活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对狼疮小鼠肾组织PAI-1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钟清 甘华 肖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3-65,77,共4页
目的:探讨特异性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Rofecoxib)对M RL/lpr自发狼疮小鼠肾脏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的影响。方法:12w龄雌性M RL/lpr自发狼疮小鼠予以Rofecoxib[10m g/(kg.d)]灌胃治疗,12w后观察Rofecoxib对小鼠尿蛋白、... 目的:探讨特异性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Rofecoxib)对M RL/lpr自发狼疮小鼠肾脏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的影响。方法:12w龄雌性M RL/lpr自发狼疮小鼠予以Rofecoxib[10m g/(kg.d)]灌胃治疗,12w后观察Rofecoxib对小鼠尿蛋白、血肌酐的影响。放免法测定血清血管紧张素II、尿TXB2、尿6-Ket-F1α的水平;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小鼠肾组织PAI-1的表达及肾组织病变程度,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12w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尿蛋白排泄量、肌酐水平、血管紧张素II及尿TXB2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肾组织细胞外基质的沉积明显减少及肾组织PAI-1的表达降低(P<0.05);尿6-Ket-F1α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特异性COX-2抑制剂可以抑制M RL/lpr自发狼疮小鼠肾组织PAI-1的表达,降低尿蛋白,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从而减轻肾小球硬化,对狼疮性肾炎肾损害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狼疮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对2型糖尿病GK大鼠种植体周围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淼 惠新民 +3 位作者 王峰 张宁 张和鹏 宋应亮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0-264,361,共6页
目的评估重组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rrIGF-1)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缓释微球对2型糖尿病GK大鼠种植体周围骨形成的影响。方法将20只雄性GK大鼠进行糖尿病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加载包裹rrIGF-1的PLGA缓释微球(治疗组... 目的评估重组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rrIGF-1)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缓释微球对2型糖尿病GK大鼠种植体周围骨形成的影响。方法将20只雄性GK大鼠进行糖尿病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加载包裹rrIGF-1的PLGA缓释微球(治疗组,n=10)和加载包裹与rrIGF-1等量安慰剂的PLGA缓释微球(糖尿病组,n=10)处理,再以10只未做处理的SD大鼠作为对照组。在所有大鼠胫骨内植入种植体,治疗组和糖尿病组大鼠同时分别加载等量相应种类的PLGA缓释微球。术后4、5、8周在种植体周围局部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骨钙素(OCN)、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及I型前胶原羧基前肽(PICP)含量。结果种植体植入术后4周,糖尿病组和治疗组的血清OCN、B-ALP和PIC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5周,糖尿病组的OCN和B-AL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均<0.05),糖尿病组和治疗组的PICP水平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OCN水平明显高于术后4周(P<0.05),对照组的PICP水平则明显低于术后4周(P<0.05);术后8周,糖尿病组大鼠的OCN和B-AL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均<0.05),糖尿病组和治疗组大鼠的血清PIC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rrIGF-1 PLGA缓释微球局部加载可促进GK大鼠种植体周围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2型糖尿病 GK大鼠 骨钙素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Ⅰ型前胶原羧基前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Ce1-xZrxO2材料的均匀共沉淀法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志刚 谢朋超 +3 位作者 杨立荣 王广昊 封孝信 孙瑞靖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07-3212,共6页
以硝酸铈和硝酸锆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CTAB为模板剂,采用均匀共沉淀法,制备出具有介孔结构的Ce_(1-x)Zr_xO_2(x=0.1~0.4)材料。利用XRD、Raman光谱、BET、SEM和TEM等测试方法,对合成试样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孔结构等性能进行表征。... 以硝酸铈和硝酸锆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CTAB为模板剂,采用均匀共沉淀法,制备出具有介孔结构的Ce_(1-x)Zr_xO_2(x=0.1~0.4)材料。利用XRD、Raman光谱、BET、SEM和TEM等测试方法,对合成试样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孔结构等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Ce_(1-x)Zr_xO_2材料主晶相为立方面心CeO2结构。Ce_(1-x)Zr_xO_2材料随着Zr^(4+)掺量增大,晶胞参数a逐渐减小,且BET比表面积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Ce_(0.9)Zr_(0.1)O_2试样BET比表面积随反应溶液中CTAB浓度增加逐渐增大,随煅烧温度升高而减小。当Zr^(4+)摩尔掺量为10%,CTAB的浓度为0.055mol/L,煅烧温度为500℃时,制备的Ce_(0.9)Zr_(0.1)O_2试样为直径约200nm的球形颗粒,BET比表面积达到了94.82m^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结构 Ce1-xZrxO2 均匀共沉淀法 BET比表面积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i_(x)Co_(y)Mn_(1-x-y)O_(2)正极材料的热稳定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嘉琦 王坤 +1 位作者 夏阳 黄辉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2-166,共5页
为推进三元正极材料的实际应用,通过对电池进行热冲击实验,研究环境温度对LiNi_(x)Co_(y)Mn_(1-x-y)O_(2)(x=0.3,0.5,0.6和0.8,NCM)电化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从放电比容量、内部结构、充放电电压、过渡金属元素的溶解、热稳定性和... 为推进三元正极材料的实际应用,通过对电池进行热冲击实验,研究环境温度对LiNi_(x)Co_(y)Mn_(1-x-y)O_(2)(x=0.3,0.5,0.6和0.8,NCM)电化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从放电比容量、内部结构、充放电电压、过渡金属元素的溶解、热稳定性和阻抗等方面分析NCM材料的性能。NCM材料的放电比容量随着Ni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容量保持率较低,且在热冲击过程中发生不可逆比容量损失。高Ni NCM材料(x≥0.6)在热冲击过程中的容量快速衰减,高温循环下材料结构被破坏、Li/Ni混排增加和过渡金属元素溶出是重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_(x)Co_(y)Mn_(1-x-y)O_(2)(NCM) 热冲击 热稳定性 比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NK抑制剂对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诱导Eca-109细胞Caspase-3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强占荣 吴静 +5 位作者 杨国栋 周永宁 姬瑞 李娟 王爱勤 薛群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67-370,共4页
目的:观察特异性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对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COPADG)诱导的Eca-109细胞Caspase-3激活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COPADG诱导Eca-109细胞凋亡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ca-109细胞,以COPADG及SP600125... 目的:观察特异性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对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COPADG)诱导的Eca-109细胞Caspase-3激活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COPADG诱导Eca-109细胞凋亡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ca-109细胞,以COPADG及SP600125与细胞作用,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观察P-JNK蛋白表达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活性的变化。结果:经SP600125处理后,COPADG诱导的Eca-109细胞P-JNK蛋白表达明显减弱,凋亡率明显减低,Caspase-3活性显著下调,与COPADG单作用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P600125能够显著抑制COPADG诱导Eca-109细胞Caspase-3激活以及COPADG诱导Eca-109细胞凋亡,并间接证明JNK信号转导通路在COPADG诱导Eca-109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 食菅癌 C-JUN氨基末端激酶 Caspase-3 特异性JNK抑制剂(SP6001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号钩端螺旋体属特异性外膜蛋白LipL41抗原表位预测及免疫学鉴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姜久昆 林旭瑷 +1 位作者 严杰 薛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85-591,621,共8页
目的:预测及筛选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属特异性外膜蛋白LipL41有效T和B细胞(T/B)联合表位,了解不同基因型LipL41s差异T/B联合表位的免疫反应性差别。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LipL41/1和LipL41/2分子中T/B联合表位。采用PCR扩增... 目的:预测及筛选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属特异性外膜蛋白LipL41有效T和B细胞(T/B)联合表位,了解不同基因型LipL41s差异T/B联合表位的免疫反应性差别。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LipL41/1和LipL41/2分子中T/B联合表位。采用PCR扩增候选T/B联合表位片段,采用噬菌体展示及SDS-PAGE等技术获得含不同T/B联合表位的重组P。分别以rLipL41/1和rLipL41/2抗血清、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全菌抗血清和钩体患者血清为一抗,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抗血清与各重组P免疫杂交反应性。结果:根据预测结果选择了LipL41s中8个共有或差异T/B联合表位。经PCR扩增获得了上述T/B联合表位片段。各T/B联合表位片段均准确插入噬菌体P蛋白N端并有效表达。各抗血清均能识别上述8个T/B联合表位,但其WesternBlot杂交信号强度存在差异,其中共有T/B联合表位LipL41/1-30和LipL41/1-233与不同抗血清的信号较强且稳定。结论:所选择的8个T/B联合表位均为LipL41的有效抗原表位。共有T/B联合表位LipL41/1-30和LipL41/1-233可作为钩体MAP疫苗的首选抗原表位。差异T/B联合表位LipL41s-89和LipL41s-299与不同抗血清有免疫交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问号/免疫学 细菌外膜蛋白质类/生物合成 细菌外膜蛋白质类/分离 外膜脂蛋白/属特异性抗原 LipL41/1/LipL41/2 抗原表位/预测 噬菌体展示 免疫学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裸鼠移植瘤NES1基因去甲基化治疗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胜平 李彪 +1 位作者 张一帆 张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研究5-杂氮-2′-脱氧胞嘧啶核苷对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抗肿瘤效应。方法建立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5-氮-2′-脱氧胞苷的抗肿瘤作用。10只裸鼠随机分为治疗组(5-氮-2′-脱氧胞苷组)和对照组(PBS组),测定用药前后两组肿瘤的体积... 目的研究5-杂氮-2′-脱氧胞嘧啶核苷对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抗肿瘤效应。方法建立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5-氮-2′-脱氧胞苷的抗肿瘤作用。10只裸鼠随机分为治疗组(5-氮-2′-脱氧胞苷组)和对照组(PBS组),测定用药前后两组肿瘤的体积变化,计算抑瘤率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采用免疫组化及蛋白印迹方法检测肿瘤中正常上皮细胞特异性基因1(NES1)蛋白表达。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其抑瘤率为57.44%,具有显著差异(P<0.01)。用5-氮-2′-脱氧胞苷治疗后,HE染色可见对照组瘤细胞生长活跃,核分裂像多见,未见坏死,治疗组肿瘤细胞变性、坏死严重,细胞核浓缩、碎裂;免疫组化染色及蛋白印迹结果均表明NES1基因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结论NES1基因可作为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和分子标志物,其表达缺失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使用去甲基化药物可使NES1基因表达增高,从而发挥抑瘤作用,为乳腺癌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正常上皮细胞特异性1基因 5-氮-2′-脱氧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织编码对蓝牙抗干扰性能改善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牛玉峰 庄奕琪 +1 位作者 李振荣 徐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9-114,211,共7页
针对蓝牙2.1+EDR在纠错和抗干扰方面的不足,分析和改进了蓝牙协议中数据链路层的纠错算法.在蓝牙2.1+EDR规范中,采用了融合交织编码和前向纠错的增强型纠错机制,加入了具有交织编码的DM分组(DMI分组)以提高蓝牙的数据传输吞吐速率及抗... 针对蓝牙2.1+EDR在纠错和抗干扰方面的不足,分析和改进了蓝牙协议中数据链路层的纠错算法.在蓝牙2.1+EDR规范中,采用了融合交织编码和前向纠错的增强型纠错机制,加入了具有交织编码的DM分组(DMI分组)以提高蓝牙的数据传输吞吐速率及抗干扰能力;在Gillbert-Elliott信道下,建立了蓝牙数据传输吞吐量模型.利用该数学模型,计算出了各个数据分组在不同信道突发错误时的数据传输吞吐量.仿真结果表明,在蓝牙2.1+EDR新规范中加入DMI分组,明显地改善了数据传输的抗干扰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在突发错误信道下的数据传输速率.最后给出了该增强型纠错IP和增强型蓝牙基带IP的实现结果,并与标准蓝牙基带IP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引入增强型纠错IP大大提升了蓝牙基带的纠错性能,而蓝牙基带IP的功耗和面积资源只有少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牙 交织编码 2 1+edr规范 吞吐量 Gillbert—Elliott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胶菌HP3利用溴胺酸生长的温度效应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丽萍 周集体 +3 位作者 田颖 杨凤林 杜翠红 张劲松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7-440,共4页
动胶菌 HP3是一株从某溴胺酸生产车间排放废水的污泥中筛选的、能以溴胺酸为惟一碳源和氮源的菌株 .正交试验表明 ,在 p H、盐质量浓度、供氧量和温度等影响 HP3菌生长的诸因素中 ,温度的影响最显著 .建立了温度 -菌体比生长速率关系方... 动胶菌 HP3是一株从某溴胺酸生产车间排放废水的污泥中筛选的、能以溴胺酸为惟一碳源和氮源的菌株 .正交试验表明 ,在 p H、盐质量浓度、供氧量和温度等影响 HP3菌生长的诸因素中 ,温度的影响最显著 .建立了温度 -菌体比生长速率关系方程 ,并探讨了温度影响菌体比生长速率的过程 .发现 HP3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 30 2 .3K,最大比生长速率为0 .2 1 5 1 h-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胶菌HP3 温度效应 溴胺酸 正交试验 比生长速率 碳源 氮源 pH值 污水处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O的DFT研究、热力学性质及绝热至爆时间(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银 马海霞 +2 位作者 李军锋 宋纪蓉 胡荣祖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22,共5页
用DFT法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作为结构单元的4-氨基-1,2,4-三唑-5-酮(ATO)进行了理论研究,评述了它的布居分析及稳定性。运用Micro-DSC微热量仪对ATO的比热容进行了测定,拟合得到其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式为Cp=1.482915-6.209699&... 用DFT法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作为结构单元的4-氨基-1,2,4-三唑-5-酮(ATO)进行了理论研究,评述了它的布居分析及稳定性。运用Micro-DSC微热量仪对ATO的比热容进行了测定,拟合得到其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式为Cp=1.482915-6.209699×10^-3T+1.699017×10^-5T2(J·g^-1·K^-1)和298.15K时标准摩尔热容114.18J·mol^-1·K^-1。根据热容与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得到了ATO以298.15K为基准在283~353K温区的焓、熵和吉布斯自由能。根据热容关系式及其热分解参数估算其绝热至爆时间为408.05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4-氨基-1 2 4-三唑-5-酮 ATO 密度泛函理论 比热容 热力学性质 绝热至爆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光学特性的新型哌嗪衍生物晶体的合成与表征
19
作者 张茂兰 阮长顺 +2 位作者 曾国明 杨学恒 王远亮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06-2208,共3页
以哌嗪(PQ)和马来酸酐(MAH)为原料,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制备了一种新型哌嗪衍生物-4,4’-(1,4-哌嗪基)-2-(4-羰基-2-丁烯酸),简称为PBBA。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EMS)、高精度原子... 以哌嗪(PQ)和马来酸酐(MAH)为原料,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制备了一种新型哌嗪衍生物-4,4’-(1,4-哌嗪基)-2-(4-羰基-2-丁烯酸),简称为PBBA。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EMS)、高精度原子力扫描电镜(AFM-IPC)等对其性能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BBA晶体具有特异的光学性能和对称的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4’-(1 4-哌嗪基)-2-(4-羰基-2-丁烯酸) 光学特异性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量NPP、NPAN、和APNP晶体的比热容
20
作者 林景臻 陈维钧 +1 位作者 华青 焦泽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2期210-213,共4页
本文叙述了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量有机非线性光学晶体(NPP、NPAN、APAN)的比热容、熔点和熔化热。
关键词 比热容 光学晶体 NPP NPAN AP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