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据地壳速度结构推测1668年山东郯城81/2级大地震震中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清河 张元生 +1 位作者 鲍海英 金淑梅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0-42,共13页
分析了1668年山东郯城81/2级大震区附近地壳深部结构特点,以天然地震走时层析成像得到的三维地壳速度结构,主要以中地壳低速层和莫霍面深度为依据,对34°~ 36°N,118°~119°E区间按经、纬度和斜向扫描,得到相应地壳... 分析了1668年山东郯城81/2级大震区附近地壳深部结构特点,以天然地震走时层析成像得到的三维地壳速度结构,主要以中地壳低速层和莫霍面深度为依据,对34°~ 36°N,118°~119°E区间按经、纬度和斜向扫描,得到相应地壳速度剖面.对比结果,获得与该地震深部结构特点一致的区域,推测震中范围位于34.8°~35.2°N,118.2° ~118.7°E,较合理的震中位于35.1°N,118.6°E,震源深度约20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68年山东地震 地壳速度结构 速度-深度剖面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对2-氯酚厌氧降解及微生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皓 黄爱群 +2 位作者 陈玲 傅以刚 马鲁铭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9-523,共5页
研究了Cu2+、Cd2+、Ni2+对2-氯酚(2-CP)厌氧降解及其微生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冲击对连续流厌氧系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为Cu2+>Ni2+>Cd2+;300mg/L重金属冲击使系统降解率低于30%,需驯化40d左右才能恢复,其中受N... 研究了Cu2+、Cd2+、Ni2+对2-氯酚(2-CP)厌氧降解及其微生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冲击对连续流厌氧系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为Cu2+>Ni2+>Cd2+;300mg/L重金属冲击使系统降解率低于30%,需驯化40d左右才能恢复,其中受Ni冲击的体系恢复较快;不同浓度金属离子对2-CP间歇降解系统的抑制作用同样为Cu2+>Ni2+>Cd2+;低浓度重金属离子的驯化能提高污泥对重金属的抗性,驯化后300mg/LCu2+和Ni2+对降解速率的抑制均降低了45%左右.重金属对厌氧体系的抑制作用和对厌氧污泥微生态结构的影响之间具有很大相关性,厌氧微生态结构受Cu2+冲击后影响最大,受Ni2+影响后恢复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毒性 2-氯酚 恢复性驯化 金属离子驯化 厌氧降解速率 厌氧微生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北及其外围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研究 被引量:38
3
作者 张成科 赵金仁 +2 位作者 任青芳 张先康 祝治平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43-253,共11页
利用菏泽~长治和郑州~济南深地震测深剖面资料,进行了一维、二维射线追踪走时拟合与合成地震图计算,获得了该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在纵向和横向上具有明显的不均一性。浅部断裂较发育,对应其地壳深... 利用菏泽~长治和郑州~济南深地震测深剖面资料,进行了一维、二维射线追踪走时拟合与合成地震图计算,获得了该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在纵向和横向上具有明显的不均一性。浅部断裂较发育,对应其地壳深部界面和速度等值线起伏变化较明显。在华北坳陷区南部上地幔隆起的背景上存在两个局部凸起,凸起最高处与浅部的东濮凹陷、汤阴地堑基本对应,M面埋深分别约31km和34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 上地幔结构 豫北 外围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地震走时反演长白山天池火山地区的二维地壳结构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夫运 张先康 杨卓欣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4-152,共9页
应用一种同时获得地壳上地幔二维速度结构和界面形态的地震走时反演算法 ,对在长白山天池火山区L1 剖面获得的人工地震折射和宽角反射走时数据进行反演 ,得到了该剖面的地壳上地幔二维速度结构和构造 .结果表明 :长白山天池火山口下方... 应用一种同时获得地壳上地幔二维速度结构和界面形态的地震走时反演算法 ,对在长白山天池火山区L1 剖面获得的人工地震折射和宽角反射走时数据进行反演 ,得到了该剖面的地壳上地幔二维速度结构和构造 .结果表明 :长白山天池火山口下方中下地壳存在一倒三角状的低速体 ,壳内反射界面和莫霍面一致呈下凹形态 ,幅度 2~ 6km不等 ,形成一个地壳根 ,推测是长白山天池火山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地壳结构 地震走时反演 二维速度结构 长白山天池火山 人工地震折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渤构造带中东段二维P波速度结构——安新—香河—宽城剖面 被引量:23
5
作者 王夫运 张先康 +5 位作者 陈颙 李丽 陈棋福 赵金仁 张建狮 刘宝峰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31-41,共11页
为了获取首都圈地区 (3 8.5°N~ 41 .0°N ,1 1 4.0°E~ 1 2 0 .0°E)三维地壳精细结构 ,在该地区实施了 6次人工爆破 ,进行三维深地震测深 .利用纵测线安新三台、安次旧州、三河新集、遵化平安城 4炮的人工爆破资料 ... 为了获取首都圈地区 (3 8.5°N~ 41 .0°N ,1 1 4.0°E~ 1 2 0 .0°E)三维地壳精细结构 ,在该地区实施了 6次人工爆破 ,进行三维深地震测深 .利用纵测线安新三台、安次旧州、三河新集、遵化平安城 4炮的人工爆破资料 ,研究张渤带中东段的二维速度结构 .华北平原和燕山褶断带的深部分界位置大体在宝坻断裂一带 ,深部结构构造表现为宽约数十千米的一个异常带 .分界处的壳幔结构为 :结晶基底明显凹陷 ;壳幔边界之上为强正速度梯度层 ,厚约 3~ 4km ,可能是上地幔物质上涌到下地壳底部的结果 ;壳内界面和莫霍边界上隆 ,并可能存在错断 .华北盆地地壳薄 ,壳内存在低速体和局部结构异常 ;燕山褶断带地壳厚 ,壳内分层明显 ,速度分布均匀 .两构造单元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P波速度结构 人工爆破 首都圈地区 张渤构造带 壳幔过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县—马鞍山地带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及郯庐构造带南段的某些特征 被引量:42
6
作者 郑晔 滕吉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648-659,共12页
本义利用1979—1981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随县—马鞍山所做的人工源地震探测的资料,采用二维射线追踪来拟合地震波的走时和振幅,取得了该地带的地壳与上地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该地带地壳厚度为32—37km,莫霍面起伏变化显著.地... 本义利用1979—1981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随县—马鞍山所做的人工源地震探测的资料,采用二维射线追踪来拟合地震波的走时和振幅,取得了该地带的地壳与上地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该地带地壳厚度为32—37km,莫霍面起伏变化显著.地壳速度的横向变化甚为强烈,地壳中部存在低速层.在巢湖以西宽数10km的范围内,地壳结构与其它地方明显不同,上地壳速度明显偏高,莫霍面上隆并有间断;在其两侧,明显可见有两条深断裂.结合其它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大地构造概况,对结果进行分析,认为郯庐构造带南段被两条深断裂所夹,构造带宽度可达数10km,并在地质历史时期曾有过地幔物质上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 上地慢 构造带 地震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井约束下的速度建模方法和应用 被引量:31
7
作者 王西文 刘全新 +2 位作者 苏明军 刘军迎 李孔绸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王西文 ,刘全新 ,苏明军 ,刘军迎 ,李孔绸 .多井约束下的速度建模方法和应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2 6 3~ 2 6 7根据开发阶段构造研究的特点 ,为满足构造研究的需要 ,本文提出多井约束下速度建模的构造成图方法 ,该方法... 王西文 ,刘全新 ,苏明军 ,刘军迎 ,李孔绸 .多井约束下的速度建模方法和应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2 6 3~ 2 6 7根据开发阶段构造研究的特点 ,为满足构造研究的需要 ,本文提出多井约束下速度建模的构造成图方法 ,该方法包括如下几部分内容 :斜井空间校正 ;多井标定 ;多井约束下的速度建模 ;高精度变速构造成图。最后以大港 BN4 - 2井区构造研究为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并约束 速度建模 建模方法 斜井 石油勘探 地震解释 三维地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