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马里亚纳南部弧内坡橄榄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对弧前地幔流体交代作用的指示
被引量:
1
1
作者
董彦辉
初凤友
+1 位作者
朱继浩
余星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0-127,共8页
马里亚纳俯冲带弧内坡由于俯冲的太平洋板片的侵蚀而出露了相当于弧下地幔成分的橄榄岩,这些橄榄岩是研究岛弧岩浆作用及弧下地幔流体交代作用难得的样品。报道了马里亚纳南部关岛以南的弧内坡橄榄岩的矿物组成、主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
马里亚纳俯冲带弧内坡由于俯冲的太平洋板片的侵蚀而出露了相当于弧下地幔成分的橄榄岩,这些橄榄岩是研究岛弧岩浆作用及弧下地幔流体交代作用难得的样品。报道了马里亚纳南部关岛以南的弧内坡橄榄岩的矿物组成、主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这些岩石具有非常难熔的矿物组成:橄榄石具有很高的Mg,斜方辉石中的Al2O3含量极低,尖晶石具有很高的Cr。滑石、蛇纹石和角闪石(透闪石为主,有少量镁角闪石和浅闪石)则指示了流体在中低温度下对橄榄岩的交代作用,并表明流体可能含有较高的SiO2、Al2O3和Na2O。全岩的主量元素中,CaO和Al2O3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很低,而MgO的含量较高(干体系下多在43%左右),显示岩石经历了高度熔融。微量元素中,U和Sr的含量较高,相对富集,可能是来源较浅的板片流体化学特点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里亚纳
橄榄岩
俯冲带
交代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里亚纳南部弧内坡橄榄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对弧前地幔流体交代作用的指示
被引量:
1
1
作者
董彦辉
初凤友
朱继浩
余星
机构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出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0-12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40906037)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JG0901、JT1001)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5003)
文摘
马里亚纳俯冲带弧内坡由于俯冲的太平洋板片的侵蚀而出露了相当于弧下地幔成分的橄榄岩,这些橄榄岩是研究岛弧岩浆作用及弧下地幔流体交代作用难得的样品。报道了马里亚纳南部关岛以南的弧内坡橄榄岩的矿物组成、主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这些岩石具有非常难熔的矿物组成:橄榄石具有很高的Mg,斜方辉石中的Al2O3含量极低,尖晶石具有很高的Cr。滑石、蛇纹石和角闪石(透闪石为主,有少量镁角闪石和浅闪石)则指示了流体在中低温度下对橄榄岩的交代作用,并表明流体可能含有较高的SiO2、Al2O3和Na2O。全岩的主量元素中,CaO和Al2O3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很低,而MgO的含量较高(干体系下多在43%左右),显示岩石经历了高度熔融。微量元素中,U和Sr的含量较高,相对富集,可能是来源较浅的板片流体化学特点的反映。
关键词
马里亚纳
橄榄岩
俯冲带
交代作用
Keywords
Mariana
peridotite
subduction zone
forearc mantle metasomatism Principle of the "
tecton
o-
sedimentary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edimentary
basins ZHANG Cui-mei 1
LIU Xiao-feng
2
REN Jian-ye
2
SU Ming 3 1.Key Laboratory of Marginal Sea Geology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301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tectonic
s and Petroleum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Wuhan 430074
China
3.Key Laboratory of Renewable Energy and Gas Hydrate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40
China Abstract: The
tecton
o-
sedimentary
analysis uses 3D seismic data to study dynamic
controls
of syn
sedimentary
tectonic
s on sedimentation evolution.It aims to constru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tonic
s and sedimentation.Compared with
tecton
ostratigraphy
the
tecton
o-
sedimentary
analysis emphasizes application of 3D seismic technique
and
tectonic
dynamic
controls
on both
sedimentary
processes
and
sedimentary
filling.This study provides new thought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tecton
o-
sedimentary
analysi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tectonic
analysis
2) tectonic controls on sedimentary processes
3) respon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tonic
s and
sedimentary
filling.The analysis of growth strata
grain size and 3D seismic technique are the three key methods used for the
tecton
o-
sedimentary
analysis
which will have further application and deepening in the complex research of
tectonic
s
processes
and
sedimentary
products in future. Key words: 3D seismic technique
tecton
o-
sedimentary
analysis
sedimentary
processes
sedimentary
filling response
basin analysis
分类号
P736.3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马里亚纳南部弧内坡橄榄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对弧前地幔流体交代作用的指示
董彦辉
初凤友
朱继浩
余星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