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APRIL、PLA2R-Ab及25-(OH)D_(3)水平与原发性膜性肾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郭音 任海青 +2 位作者 郭晓阳 左江华 王婷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99-1204,共6页
目的探讨增殖诱导配体(APRIL)、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Ab)、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变化与原发性膜性肾病(PMN)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模式,选取邢台市人民医院确诊的PMN患者100例作为PMN组,健康体... 目的探讨增殖诱导配体(APRIL)、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Ab)、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变化与原发性膜性肾病(PMN)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模式,选取邢台市人民医院确诊的PMN患者100例作为PMN组,健康体检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APRIL、PLA2R-Ab及25-(OH)D_(3)水平,并按照PNM疾病分期、治疗结局进行分层对比,采用简单线性相关法分析血清APRIL、PLA2R-Ab及25-(OH)D_(3)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治疗效果预后的关系。结果PMN组的血清APRIL、PLA2R-Ab水平高于对照组,25-(OH)D_(3)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PMN患者,Ⅰ期20例、Ⅱ期42例、Ⅲ期34例、Ⅳ期4例,Ⅲ+Ⅳ期患者的血清APRIL、PLA2R-Ab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25-(OH)D_(3)水平低于Ⅰ+Ⅱ期患者,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MN患者的血清APRIL、PLA2R-Ab水平与尿素氮(BUN)、肌酐(Scr)、24小时尿蛋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APRIL、PLA2R-Ab与TP(总蛋白)、白蛋白(ALB)呈负相关关系(P<0.05),PMN患者的血清25-(OH)D_(3)水平与BUN、Scr、24小时尿蛋白呈负相关关系(P<0.05)。经过治疗,有42例患者完全缓解,有58例患者未达到缓解标准,缓解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的血清APRIL、PLA2R-Ab水平均明显低于未缓解组,缓解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的血清25-(OH)D_(3)水平高于未缓解组患者(P<0.05)。结论血清APRIL、PLA2R-Ab水平增高导致的免疫功能异常与PMN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肾功能损伤导致血清25-(OH)D_(3)水平明显降低,并且上述三项指标反映出PMN疾病发生、病情程度及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诱导配体 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 25-羟维生素d3 原发性膜性肾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人掌图的D(2)-点可区别全染色
2
作者 高杨 汪银芳 +1 位作者 文飞 李沐春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52,共10页
图G的k-D(2)-点可区别全染色是G的一个正常k-全染色f满足对■u,v∈V(G),当dG(u,v)≤2时都有C_(f)(u)≠C_(f)(v),其中C_(f)(u)={f(u)}∪{f(uv)|uv∈E(G)}.将所用颜色数的最小值k称为图G的D(2)-点可区别全色数,简记为χ_(2vt)(G).应用数... 图G的k-D(2)-点可区别全染色是G的一个正常k-全染色f满足对■u,v∈V(G),当dG(u,v)≤2时都有C_(f)(u)≠C_(f)(v),其中C_(f)(u)={f(u)}∪{f(uv)|uv∈E(G)}.将所用颜色数的最小值k称为图G的D(2)-点可区别全色数,简记为χ_(2vt)(G).应用数学归纳法结合Hall定理考虑了仙人掌图G_(T)的D(2)-点可区别全染色,得到了χ_(2vt)(GT)≤Δ+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人掌图 Hall定理 d(2)-点可区别全染色 d(2)-点可区别全色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D2-40联合α-SMA对判别早期肺腺癌的病理类型及间质浸润的意义
3
作者 肖英 李罗翔 +1 位作者 杨天林 陈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97-1102,共6页
目的探讨D2-40、α-SMA表达对判别早期肺腺癌病理类型及间质浸润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76例早期肺腺癌和98例对照组中D2-40、α-SMA的表达,对照组包括浸润型腺癌67例和良性组织31例,分析D2-40、α-SMA在正常肺组... 目的探讨D2-40、α-SMA表达对判别早期肺腺癌病理类型及间质浸润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76例早期肺腺癌和98例对照组中D2-40、α-SMA的表达,对照组包括浸润型腺癌67例和良性组织31例,分析D2-40、α-SMA在正常肺组织及原位腺癌、浸润性腺癌中的表达模式和表达部位的差异。结果D2-40在正常肺泡腔缘呈连续线性表达,在原位腺癌、微浸润性腺癌和浸润性腺癌的腔缘表达逐渐减弱,至浸润性腺癌的腔缘不表达;α-SMA在正常肺泡间质及绝大部分原位腺癌中不表达,在微浸润性腺癌及浸润性腺癌间质中表达,呈逐渐增强趋势,且在浸润区呈特征性表达,即α-SMA阳性间质包裹肿瘤细胞巢。结论D2-40、α-SMA表达与肺腺癌的发展和间质浸润密切相关,通过免疫组化联合检测D2-40、α-SMA表达有助于鉴别早期肺腺癌的具体病理类型,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d2-40 Α-SMA 微浸润性腺癌 早期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图与简单图的冠图的D(2)-点和可区别边染色的界
4
作者 何静 强会英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5-381,共7页
利用组合零点定理、构造染色法和数学归纳法,研究圈图与简单图的冠图的D(2)-点和可区别边染色问题,得到了圈图与简单图的冠图的D(2)-点和可区别边色数的界为Δ(G)+1,进而推出路图与简单图的冠图的界为Δ(G)+1.
关键词 圈图 简单图 冠图 d(2)-点和可区别边染色 d(2)-点和可区别边色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高不为零的三圈图的D(2)-点和可区别全染色
5
作者 白羽 强会英 何静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5-1082,共8页
用分析法、反证法和组合零点定理,研究树高不为零的三圈图的D(2)-点和可区别全染色问题,得到了该类图的D(2)-点和可区别全色数的一个上界为Δ(G)+3.
关键词 三圈图 d(2)-点和可区别全染色 d(2)-点和可区别全色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柠檬酸脱氢酶1突变介导D-2-羟基戊二酸代谢重编程在肿瘤免疫调控中的作用及相关药物研发进展
6
作者 杨全军 柏丁源 +2 位作者 周雨萱 白露 郭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39-1248,共10页
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1,IDH1)突变可异常产生致癌代谢物D-2-羟基戊二酸(D-2-hydroxyglutarate,D2HG),进而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近年来已成为肿瘤代谢-免疫交互研究的关键靶点。D2HG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α-酮戊二... 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1,IDH1)突变可异常产生致癌代谢物D-2-羟基戊二酸(D-2-hydroxyglutarate,D2HG),进而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近年来已成为肿瘤代谢-免疫交互研究的关键靶点。D2HG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α-酮戊二酸依赖性双加氧酶,引发DNA组蛋白过甲基化与细胞分化阻滞,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并促使肿瘤产生耐药性。同时,D2HG抑制T细胞功能,促进髓系细胞扩增以及巨噬细胞极化,削弱免疫监视能力,形成免疫抑制状态,对免疫治疗响应产生影响。在胶质瘤、急性髓系白血病、胆管癌等多种肿瘤中,IDH1呈现出异质性和不同的预后特征。目前,针对IDH1突变的小分子抑制剂,如艾伏尼布(ivosidenib)、沃拉西尼布(vorasidenib)等,能够通过降低D2HG水平,部分逆转免疫抑制,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然而,这些抑制剂存在疗效差异、耐药性及安全性等问题。IDH1抑制剂联合治疗旨在协同逆转代谢-表观遗传-免疫三重抑制网络,增强抗肿瘤药理效应,因而受到广泛关注。该文综述了IDH1突变介导D2HG代谢的肿瘤免疫调控网络,并全面综述了相关药物研发进展,希冀为肿瘤防治提供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 d-2-羟基戊二酸(d2HG) 免疫调控 艾伏尼布 沃拉西尼布 代谢重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苷D调控HIF-2α/NF-κB p65通路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生长的影响
7
作者 王赛 张克克 +1 位作者 冯保荣 蒋士卿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15-2225,共11页
目的 探讨柴胡皂苷D(SSD)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Eca109细胞生长和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通路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SSD(0、3、6、9、12、15、18、21、24μmol... 目的 探讨柴胡皂苷D(SSD)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Eca109细胞生长和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通路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SSD(0、3、6、9、12、15、18、21、24μmol·L^(-1))处理人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细胞Het-1a和ESCC细胞Eca109筛选SSD的实验浓度。将Eca109细胞分为对照(NC)组、HIF-2α抑制剂(PT2385)组、SSD低、高浓度(SSDL、SSD-H)组、SSD-H+空载慢病毒(LV-NC)组、SSD-H+HIF-2α重组慢病毒(LV-HIF-2α)组。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TNF-α、IL^(-1)β、IL-8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和HIF-2α/NF-κB p65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建立Eca109细胞荷瘤裸鼠模型验证SSD对Eca109细胞体内生长的影响。结果 选择6、12μmol·L^(-1)SSD为实验浓度。与NC组比较,PT2385组、SSD-L、SSDH组细胞活力、细胞培养液中TNF-α、IL^(-1)β、IL-8水平、PCNA、Bcl-2、HIF-2α、p-NF-κB p65/NF-κB p65蛋白水平、裸鼠皮下移植瘤体积和肿瘤重量、血清TNF-α、IL^(-1)β、IL-8水平以及HIF-2α、NF-κB p65蛋白阳性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P<0.05或P<0.01);过表达HIF-2α可显著削弱SSD对Eca109细胞增殖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结论 SSD可抑制Eca109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抑制Eca109细胞荷瘤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其作用可能与抑制HIF-2α/NF-κB p65通路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d 食管鳞状细胞癌 增殖 凋亡 缺氧诱导因子2α 核转录因子-ΚB P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2DM患者血清IL-6、IL-10、25(OH)D及钙磷水平与继发OP的关系
8
作者 郭利敏 郭珊 +1 位作者 赵建林 陈玉凤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48-1452,共5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25-羟维生素D[25(OH)D]、钙(Ca)、磷(P)水平与继发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诊治的180例T2DM患者,利用双能X光骨密度...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25-羟维生素D[25(OH)D]、钙(Ca)、磷(P)水平与继发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诊治的180例T2DM患者,利用双能X光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并以T值表示,根据T值将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测量各组患者的血清IL-6、IL-10、25(OH)D、Ca、P水平,分析血清IL-6、IL-10、25(OH)D、Ca、P与继发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并在诊断T2DM患者是否存在继发骨质疏松症的效能。结果不同组别患者的血清IL-6、IL-10、25(OH)D、Ca、P水平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血清IL-6、IL-10、25(OH)D、Ca、P和T2DM患者继发骨质疏松症存在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在评估T2DM患者是否继发骨质疏松症时,IL-6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05、79.03%、68.52%,IL-10则为0.854、82.26%、77.78%,25(OH)D为0.892、82.26%、87.04%,Ca为0.828、80.65%、72.22%,P为0.939、90.32%、87.04%,联合则为0.974、91.94%、92.59%,联合诊断的AUC、敏感度、特异度相对较高。结论T2DM患者血清IL-6、IL-10、25(OH)D、Ca、P和继发骨质疏松症存在一定关系,能通过观察其水平变化,预测患者继发骨质疏松症的风险,以便给予患者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25-羟维生素d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IL-1β、25(OH)D与OP发病风险
9
作者 秦俊峰 徐国超 陈玉凤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68-1172,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钙磷、白介素-1β(IL-1β)、25羟基维生素D[25(OH)D]表达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将在新乡市中心医院就诊的200例老年T2DM患者,按是否合并OP进...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钙磷、白介素-1β(IL-1β)、25羟基维生素D[25(OH)D]表达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将在新乡市中心医院就诊的200例老年T2DM患者,按是否合并OP进行分组,将130例单纯T2DM患者作为对照组,70例T2DM伴OP者归入研究组,比较两组血清钙磷、IL-1β、25(OH)D水平,并以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IL-1β、钙磷、25(OH)D与OP的关联性。结果研究组血钙、血磷、25(OH)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骨钙素水平低于对照组,甲状旁腺素、β-胶原特殊序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股骨颈骨密度、腰椎L_(1~4)骨密度、全髋骨密度、骨密度均值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钙磷、25(OH)D表达与β-胶原特殊序列、甲状旁腺素水平呈反比,与骨钙素及骨密度指标均呈正比。而IL-1β水平与骨代谢指标(甲状旁腺素水平、β-胶原特殊序列)呈正相关,IL-1β表达与骨钙素、骨密度水平呈负相关。结论老年T2DM患者25(OH)D、血清钙磷水平降低,IL-1β高表达与患者骨密度、骨代谢存在显著关联性,与机体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血清钙磷 白介素- 25羟基维生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FAT1调节miR-211-5p/CCND2轴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谷君 许峥嵘 +3 位作者 史丽 任卫东 左丽娟 张秋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6-524,共9页
目的探讨circFAT1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及对miR-211-5p/细胞周期蛋白D2(CCND2)轴的调节机制。方法利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DCM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DCM组、circ-NC组、circFAT1组、circFAT1+激动剂-NC组和ci... 目的探讨circFAT1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及对miR-211-5p/细胞周期蛋白D2(CCND2)轴的调节机制。方法利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DCM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DCM组、circ-NC组、circFAT1组、circFAT1+激动剂-NC组和circFAT1+miR-211-5p激动剂组,以喂食普通饲料的大鼠作为对照组,每组20只。实时PCR检测心肌组织中circFAT1、miR-211-5p、CCND2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CCND2蛋白表达;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心脏超声检测大鼠心功能;HE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circFAT1、miR-211-5p、CCND2之间的靶向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CM组circFAT1、CCND2 mRNA及蛋白表达,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水平降低(P<0.05),FBG、TC、TG、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EDs)、胶原容积分数(CVF)、细胞凋亡率、IL-1β、IL-6、TNF-α水平均升高(P<0.05);与DCM组相比,circFAT1组circFAT1、CCND2 mRNA及蛋白表达,LVEF、LVFS水平升高(P<0.05),FBG、TC、TG、LVEDd、LVEDs、CVF、细胞凋亡率、IL-1β、IL-6、TNF-α水平降低(P<0.05);miR-211-5p激动剂逆转了circFAT1对DCM心肌损伤的缓解作用,且CCND2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circFAT1通过调控miR-211-5p/CCND2轴减轻DCM大鼠心肌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FAT1 miR-211-5p 细胞周期蛋白d2 糖尿病心肌病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圈图的D(2)-点和可区别全染色
11
作者 强会英 刘欢 王洪申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1-378,共8页
图G的D(2)-点和可区别全染色是指在图G的一个正常全染色φ下,G中任意两个距离不超过2的顶点u,v,其色集合中所有颜色数之和互不相同.使得G有一个k-D(2)-点和可区别全染色的最小整数k,称为图G的D(2)-点和可区别全色数.文中应用组合零点定... 图G的D(2)-点和可区别全染色是指在图G的一个正常全染色φ下,G中任意两个距离不超过2的顶点u,v,其色集合中所有颜色数之和互不相同.使得G有一个k-D(2)-点和可区别全染色的最小整数k,称为图G的D(2)-点和可区别全色数.文中应用组合零点定理和权转移方法刻画了单圈图的D(2)-点和可区别全染色,并得到其D(2)-点和可区别全色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圈图 全染色 d(2)-点和可区别全染色 权转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仙人掌图的D(2)-点可区别全染色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银芳 李沐春 王国兴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用数学归纳法和组合分析法给出最大度为3的仙人掌图G T的D(2)-点可区别全染色,进而得到χ_(2vt)(G T)≤6.结果表明,D(β)-VDTC猜想对最大度为3的仙人掌图成立.
关键词 仙人掌图 d(2)-点可区别全染色 d(2)-点可区别全色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型异质结1D/2D g-C_(3)N_(5)/g-C_(3)N_(4)的构建及可见光催化降解甲基橙 被引量:5
13
作者 卜义夫 刘思乐 +3 位作者 闫海生 吴静 田川 陶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0-182,共13页
以三聚氰胺和3-氨基-1,2,4-三唑为原料,通过直接热聚合法制备1D/2D g-C_(3)N_(5)/g-C_(3)N_(4)异质结光催化材料。通过XRD,XPS,SEM等表征手段对光催化材料的晶型、化学组成、形貌以及光电化学性质等进行表征。以甲基橙(MO)为目标污染物,... 以三聚氰胺和3-氨基-1,2,4-三唑为原料,通过直接热聚合法制备1D/2D g-C_(3)N_(5)/g-C_(3)N_(4)异质结光催化材料。通过XRD,XPS,SEM等表征手段对光催化材料的晶型、化学组成、形貌以及光电化学性质等进行表征。以甲基橙(MO)为目标污染物,500 W氙灯作为可见光光源,研究1D/2D g-C_(3)N_(5)/g-C_(3)N_(4)异质结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同时通过活性物质捕捉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1ectron spin resonance,ESR)表征研究体系的活性物质。结果表明:一维g-C_(3)N_(5)纳米棒和二维g-C_(3)N_(4)纳米片的无序堆叠增加了活性位点的数量,g-C_(3)N_(5)与g-C_(3)N_(4)之间Z型异质结的形成,提高其对可见光的吸收强度和光谱范围,抑制了光电子-空穴的复合,g-C_(3)N_(5)与g-C_(3)N_(4)相似的π-π^(*)共轭体系的相互叠加降低了电荷转移的传质阻力,提高了其光催化活性。可见光照射30 min,20 mg的1D/2D g-C_(3)N_(5)/g-C_(3)N_(4)光催化材料对50 mL浓度为10 mg/L的MO溶液几乎降解完全,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为0.14836 min^(-1),循环使用5次后,1D/2D g-C_(3)N_(5)/g-C_(3)N_(4)光催化材料对MO的光催化降解率为92.2%,这说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活性物质捕捉实验和ESR表征表明:1D/2D g-C_(2)N_(5)/g-C_(3)N_(4)光催化材料光催化降解MO体系的主要活性物质是·O_(2)^(-)和h^(+),且MO的光催化降解反应是一个复杂的断键和氧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降解 直接热聚合 1d/2d g-C_(3)N_(5)/g-C_(3)N_(4) 异质结 π-π^(*)共轭 甲基橙 Z型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tracting the effective mass of fewer layers 2D h-BN nanosheets using the Fowler-Nordheim tunneling model
14
作者 QIN Jia-Yi LUO Man +4 位作者 CHENG Tian-Tian MENG Yu-Xin ZU Yuan-Ze WANG Xin YU Chen-Hui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4-748,共5页
Hexagonal boron nitride(h-BN)is found to have widespread application,owing to its outstanding properties,including gate dielectrics,passivation layers,and tunneling layers.The current studies on the funda⁃mental physi... Hexagonal boron nitride(h-BN)is found to have widespread application,owing to its outstanding properties,including gate dielectrics,passivation layers,and tunneling layers.The current studies on the funda⁃mental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se ultrathin h-BN films and the electron tunneling effect among them are inade⁃quate.In this work,the effective mass in h-BN was successfully determined through a combined approach of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methods by fitting the current-voltage curves of metal/insulator/metal struc⁃tures.It was observed that within a range of 4-22 layers,the effective mass of h-BN exhibits a monotonic de⁃crease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layers.The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Fowler-Nordheim tunneling model in the context of electron tunneling in h-BN are precisely ascertained by utilizing the extracted effective mass.Ad⁃ditionally,the impact of fixed charges at the metal/h-BN interface and various metal electrode types on FowlerNordheim tunneling within this structure is investigated utilizing this physical parameter in Sentaurus TCAD soft⁃ware.This work is informative and instructive in promoting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s of h-BN related infrared physics and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N 2d layered material Fowler-Nordheim tunneling gate dielectrics TCAd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敲除诱导AT2R(-/-)小鼠骨骼肌纤维化
15
作者 魏英达 郭怡洵 +2 位作者 夏师慧 张起越 张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47-952,979,共7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angiotensin type 2 receptor, AT2R)、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 VDR)对小鼠骨骼肌纤维化的潜在调控作用。方法 使用16周龄野生型(wild type, WT)与AT2R(-/-)小鼠,12周龄AT2R(-/-)小鼠与AT2R(-/-)/V...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angiotensin type 2 receptor, AT2R)、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 VDR)对小鼠骨骼肌纤维化的潜在调控作用。方法 使用16周龄野生型(wild type, WT)与AT2R(-/-)小鼠,12周龄AT2R(-/-)小鼠与AT2R(-/-)/VDR(-/-)(DKO)小鼠分别进行抓力测试,并对后肢肌肉作湿重系数比、纤维化因子、促纤维化因子表达的检测。结果 (1)与WT相比,虽然AT2R(-/-)小鼠的骨骼肌湿重比无明显差异,但纤维粘连蛋白(FN)、促纤维化因子CTGF、VEGF(P<0.05)、以及MSTN等mRNA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Col-IV、TGF-β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AT2R(-/-)小鼠骨骼肌MSTN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2)与AT2R(-/-)小鼠相比,DKO小鼠纤维化指标Col-IV、TGF-β、VEGF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肾素(Renin)的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免疫荧光检测显示DKO小鼠腓肠肌FN的表达强度、阳性面积都明显升高(P<0.05)。结论 AT2R基因敲除小鼠的肌肉纤维化程度减轻,而VDR敲除加重AT2R(-/-)小鼠骨骼肌纤维化,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升高导致组织纤维化程度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纤维化 维生素d受体 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甙d对人肝癌细胞HIF-1α/COX-2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3
16
作者 侯和磊 和水祥 +4 位作者 朱占芳 任牡丹 李红霞 陈静宏 王治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4,共5页
目的观察缺氧条件下人肝癌细胞转录因子HIF-1α和COX-2表达的变化以及柴胡皂甙d的干预作用,探讨柴胡皂甙d对HIF-1α/COX-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①应用氯化钴模拟细胞缺氧,观察氯化钴模拟缺氧条件下人肝癌SMMC-7721细胞中HIF-1α及COX-2... 目的观察缺氧条件下人肝癌细胞转录因子HIF-1α和COX-2表达的变化以及柴胡皂甙d的干预作用,探讨柴胡皂甙d对HIF-1α/COX-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①应用氯化钴模拟细胞缺氧,观察氯化钴模拟缺氧条件下人肝癌SMMC-7721细胞中HIF-1α及COX-2的表达;②应用氯化钴模拟细胞缺氧,以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抑制HIF-1α蛋白合成后,观察SMMC-7721细胞中COX-2表达的改变;③应用不同浓度的柴胡皂甙d作用于氯化钴模拟缺氧条件下培养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作用24 h后,分别检测肝癌细胞中HIF-1α及COX-2的表达。结果①在正常肝癌SMMC-7721细胞中HIF-1α的蛋白表达较低,氯化钴模拟缺氧显著增加了HIF-1α的蛋白水平;正常SMMC-7721细胞中便有一定量的COX-2蛋白表达,氯化钴模拟缺氧条件下其蛋白水平进一步升高。②雷帕霉素显著降低了氯化钴模拟缺氧条件下HIF-1α的蛋白水平,同时可以观察到该组细胞COX-2蛋白显著降低。③柴胡皂甙d抑制了氯化钴模拟缺氧条件下HIF-1α的蛋白表达,并呈现出剂量依赖性,COX-2的蛋白水平随柴胡皂甙d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结论转录因子HIF-1α参与了缺氧条件下人肝癌SMMC-7721细胞COX-2表达的调节,柴胡皂甙d可能通过影响HIF-1α/COX-2信号通路发挥其抗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低氧诱导因子- 环氧合酶-2 柴胡皂甙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胰岛α细胞及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64
17
作者 刘宁 叶小珍 +3 位作者 卢斌 臧璞 雷海燕 王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近年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与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关系。文中旨在初步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胰岛α细胞、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5年7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就诊的初诊2型... 目的近年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与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关系。文中旨在初步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胰岛α细胞、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5年7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就诊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16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清25(OH)D水平。根据不同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即维生素D缺乏组:25(OH)D<20ng/m L(n=34);维生素D不足组:20ng/m L≤25(OH)D<30ng/m L(n=55);维生素D充足组:25(OH)D≥30 ng/m L(n=27)。所有患者均行馒头餐-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比较3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空腹胰高血糖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早期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_(30)/△G_(30))、馒头餐-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30 min内C肽曲线下面积(AUC_(CP30))、180 min内C肽曲线下面积(AUC_(CP180))、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_(PG))和胰高血糖素曲线下面积(AUC_(胰高血糖素))。结果 13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空腹胰高血糖素、HOMA-IR、HOMA-β、AUC_(胰高血糖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患者△I_(30)/△G_(30)、AUC_(CP30)、AUC_(CP180)、AUC_(P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缺乏组患者△I_(30)/△G_(30)、AUC_(CP30)、AUC_(CP180)均低于不足组、充足组,而AUC_(PG)(52.57±7.45)则高于不足组(48.18±10.32)、充足组(44.39±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足组患者△I_(30)/△G_(30)、AUC_(CP30)、AUC_(CP180)均低于充足组[(3.07±1.60)vs(4.03±1.81)、(2.11±1.22)vs(3.14±1.93)、(15.18±5.24)vs(20.55±12.97),P<0.05],而AUC_(PG)则高于充足组(48.18±10.32 vs 44.39±9.05,P<0.05)。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5(OH)D与△I_(30)/△G_(30)、AUC_(CP30)、AUC_(CP180)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268、0.255,P<0.01),与AUC_(PG)呈负相关(r=-0.403,P<0.0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进一步校正年龄、性别、BMI、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25(OH)D依然与△I_(30)/△G_(30)、AUC_(CP30)、AUC_(CP180)正相关(r值分别为0.416、0.292、0.274,P<0.01);与AUC_(PG)呈显著负相关(r=-0.39,P<0.01);Pearson相关分析及偏相关分析结果均显示25(OH)D与HOMA-IR、HOMA-β、空腹胰高血糖素、AUC_(胰高血糖素)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25-羟维生素D缺乏与早期相胰岛素分泌和总体胰岛素分泌下降有关,与基础胰岛素分泌无关。25-羟维生素D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α细胞功能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25-羟维生素d α细胞功能 Β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_2D_3及LPS对2型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单核细胞维生素D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孟雪 甘华 +3 位作者 沈清 陈丹燕 汤为学 杨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731-1735,共5页
目的探讨1,25-(OH)2D3及TLR4配体(脂多糖,LPS)对2型糖尿病(T2DM)和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尿毒症患者血清干预的单核细胞维生素D受体(VDR)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索1,25-(OH)2D3在T2DM和DN炎症性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分离... 目的探讨1,25-(OH)2D3及TLR4配体(脂多糖,LPS)对2型糖尿病(T2DM)和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尿毒症患者血清干预的单核细胞维生素D受体(VDR)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索1,25-(OH)2D3在T2DM和DN炎症性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分离研究对象(健康对照组、T2DM组和DN尿毒症组)外周血血清,孵育THP-1单核细胞,然后于含或不含10-7mol/L的1,25-(OH)2D3培养液中培养48 h后,再用终浓度为1μg/ml的LPS干预24 h,收集单核细胞和培养上清。采用RT-PCR检测VDR mRNA表达,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THP-1单核细胞内VDR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IL-6和IL-10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LPS的刺激下T2DM组和DN尿毒症组THP-1单核细胞内VDR mRNA水平下调[对照组(0.99±0.25);T2DM组(0.65±0.24);DN尿毒症组(0.62±0.27),P<0.05];DN尿毒症组THP-1单核细胞内VDR蛋白表达比正常对照组和T2DM组显著下调[对照组(0.48±0.05);T2DM组(0.50±0.06);DN尿毒症组(0.20±0.01),P<0.01],且LPS增强以上患者血清孵育的THP-1单核细胞炎症细胞因子IL-6的分泌[对照组(15.13±1.61);T2DM组(24.06±2.92);DN尿毒症组(70.77±5.48),P<0.05];而1,25-(OH)2D3可部分阻断上述作用。结论 LPS能下调T2DM和DN尿毒症患者单核细胞VDR mRNA和蛋白的表达,引起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失调。1,25-(OH)2D3可部分逆转LPS的作用,对T2DM和DN尿毒症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尿毒症 1 25-(OH)2d3 脂多糖 维生素d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蔡雯 董正惠 +2 位作者 王淑霞 杨晓萍 姚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059-1062,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为NAFLD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3月-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维吾尔族、汉族NAFLD患者各200例为NAFLD组,同期体检的维吾尔族、汉族健康者各200... 目的分析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为NAFLD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3月-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维吾尔族、汉族NAFLD患者各200例为NAFLD组,同期体检的维吾尔族、汉族健康者各20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腹部超声检查以及血液生化指标检测,采用ELISA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同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5-羟基维生素D与NAFLD的关系。结果维吾尔族、汉族人群NAFLD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与NAFLD具有负相关性(r汉=-0.212,r维=-0.220,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升高是NAFLD的保护因素(OR汉=0.894,P汉=0.015;OR维=0.897,P维=0.025)。结论维吾尔族、汉族人群中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NAFLD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25-羟维生素d2 维吾尔族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_3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谷丽娟 刘建萍 +1 位作者 霍亚南 刘精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3936-393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及其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择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者,根据尿清蛋白肌酐比值(ACR)及血肌酐值将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 目的探讨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及其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择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者,根据尿清蛋白肌酐比值(ACR)及血肌酐值将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及肾功能不全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同时常规测定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肌酐、血钙、血磷、体质指数及胰岛素等指标。结果 (1)2型糖尿病组的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及肾功能不全组的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与体质指数、血肌酐、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可能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相关,可能是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 2 1 25-二羟维生素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