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小麦新品种(系)1BL/1RS易位系鉴定
1
作者 耿惠敏 王怡敏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3期24-27,共4页
为了研究1BL/1RS易位系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黄淮麦区2020—2021年度的209个小麦新品种(系)进行1BL/1RS易位系鉴定,并将易位系品种(系)和非易位系品种(系)小麦平均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指标... 为了研究1BL/1RS易位系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黄淮麦区2020—2021年度的209个小麦新品种(系)进行1BL/1RS易位系鉴定,并将易位系品种(系)和非易位系品种(系)小麦平均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指标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1BL/1RS易位系小麦品种(系)有133个,占总数的63.64%,不同试验区之间1BL/1RS易位系品种(系)分布有差异。1BL/1RS易位系小麦品种(系)的平均产量略高于非1BL/1RS易位系,平均千粒重显著高于非易位系,说明1BL/1RS易位系能通过增加千粒重使小麦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系) 1bl/1rs易位系 有效穗数 穗粒数 千粒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BL/1RS易位系在我国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69
2
作者 周阳 何中虎 +5 位作者 张改生 夏兰琴 陈新民 高永超 井赵斌 于广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31-535,共5页
采用SDS PAGE和SCAR标记对我国小麦主产区近 30年来主要推广品种和新近育成的部分品系共 179份进行了 1BL/ 1RS鉴定 ,结果表明 :我国 2 0世纪 80年代后育成的小麦品种中约 38%为 1BL/ 1RS品种 ,其中北方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频率较高 ,分... 采用SDS PAGE和SCAR标记对我国小麦主产区近 30年来主要推广品种和新近育成的部分品系共 179份进行了 1BL/ 1RS鉴定 ,结果表明 :我国 2 0世纪 80年代后育成的小麦品种中约 38%为 1BL/ 1RS品种 ,其中北方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频率较高 ,分别为 5 9%和 4 2 %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西南冬麦区频率较低 ,均为 2 0 % ;东北春麦区未发现 1BL/ 1RS品种。大多数中、强筋小麦品种不含 1BL/ 1RS。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可能对 1BL/ 1RS对小麦加工品质的负面影响有补偿作用。选育中、强筋小麦品种一般不宜采用 1BL/ 1RS品种作亲本 ,或至少其中一个亲本应是非 1BL/ 1RS品种 ,而且要有较好的HMW GS遗传背景 ;弱筋小麦品种选育也要注意 1B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小麦 育种 1bl/1rs易位系 SDS-PAGE SCA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BL/1RS易位对小麦产量性状和白粉病抗性的影响及其QTL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肖永贵 阎俊 +6 位作者 何中虎 张勇 张晓科 刘丽 李天富 曲延英 夏先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36-1641,共6页
用PH82-2/内乡188杂交后代240个R5:6家系,按照α-lattice设计,分别种植在安阳、焦作和泰安,对产量和抗白粉病等性状进行了考察。利用SSR和蛋白标记对群体进行部分连锁作图,分析1BL/1RS易位对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 用PH82-2/内乡188杂交后代240个R5:6家系,按照α-lattice设计,分别种植在安阳、焦作和泰安,对产量和抗白粉病等性状进行了考察。利用SSR和蛋白标记对群体进行部分连锁作图,分析1BL/1RS易位对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1BL/1RS易位系对产量、穗数/m^2和抽穗期的影响不显著;易位系的千粒重和白粉病抗性显著高于非易位系,但株高和穗粒数减少。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分析,发现1RS携带1个降低株高的微效QTL,位于HVM20~Sec—1标记区间,可解释4.28%的表型变异;1Rs和1BL携带抗白粉病QTL,分别位于HVM20~Sec—1和Xgwm24~Xwmc320标记区间,解释4.81%和4.66%的表型变异。鉴于1BL/1RS易位对产量的正向作用不明显,其主效抗性已丧失。又对加工品质有明显的负向影响,在小麦品质育种上最好不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1bl/1rs易位 产量性状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黑麦1RS/1BL新易位系的创制和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静 王献平 +4 位作者 纪军 王志国 安调过 李俊明 张相岐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0-33,i0001,共5页
利用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品种小偃6号与黑麦(Secale cerealeL.)品种德国白粒杂交,选育出一批带有黑麦抗病性状的小偃6号类型种质材料。应用连续C-分带-基因组原位杂交(sequent C-banding-GISH)技术对上述材料进行染色体组成分... 利用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品种小偃6号与黑麦(Secale cerealeL.)品种德国白粒杂交,选育出一批带有黑麦抗病性状的小偃6号类型种质材料。应用连续C-分带-基因组原位杂交(sequent C-banding-GISH)技术对上述材料进行染色体组成分析,筛选出2个小麦-黑麦1RS/1BL纯合易位系BC152-1-1和BC01-89-1。其中,BC152-1-1(2n=42)除含有1对1RS/1BL易位染色体外,未见其他染色体变异;BC01-89-1(2n=43)除含有1对1RS/1BL纯合易位染色体外,还附加1条两端缺失的3R染色体。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分析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BC152-1-1和BC01-89-1不仅含有来自小偃6号的14+15优质亚基,而且其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SDS沉降值等品质性状都得到显著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黑麦 1rs/1bl易位系 连续C-分带-基因组原位杂交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BL/1RS易位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8
5
作者 刘建军 何中虎 +1 位作者 R J Pena 赵振东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9-153,共5页
分析了 138份国内小麦品种和 14份国外优质品种的 1BL 1RS易位状况和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 ,并将其中的 78个品种连续两年在两地种植 ,研究了 1BL 1RS易位对小麦籽粒品质和面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1BL 1RS易位品种的优质高... 分析了 138份国内小麦品种和 14份国外优质品种的 1BL 1RS易位状况和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 ,并将其中的 78个品种连续两年在两地种植 ,研究了 1BL 1RS易位对小麦籽粒品质和面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1BL 1RS易位品种的优质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出现频率显著低于非 1BL 1RS易位品种 ;1BL 1RS易位主要影响面团稳定时间、抗拉伸阻力、延伸性和拉伸面积等反映蛋白质质量的性状 ,使面筋质量显著降低 ,而对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吸水率等主要反映蛋白质数量的性状影响较小 ,对多数淀粉性状的影响也不明显 ;1BL 1RS易位使小麦面条品质显著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bl/1rs易位 小麦 加工品质 面筋质量 面条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骨干亲本“洛夫林10号”1BL/1RS在衍生品种中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徐鑫 李小军 +4 位作者 李秀全 杨欣明 刘伟华 高爱农 李立会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1-226,279,共7页
为了探讨小麦骨干亲本"洛夫林10号"1BL/1RS在衍生品种中的遗传特征,利用小麦1B染色体上的17对SSR引物,对以洛夫林10号为亲本衍生的1~3个世代的14个代表性小麦品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洛夫林10号"衍生一代的"丰抗9号"和衍生... 为了探讨小麦骨干亲本"洛夫林10号"1BL/1RS在衍生品种中的遗传特征,利用小麦1B染色体上的17对SSR引物,对以洛夫林10号为亲本衍生的1~3个世代的14个代表性小麦品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洛夫林10号"衍生一代的"丰抗9号"和衍生二代的"京411"和"京437"很可能丢失了1RS外,其余的11个衍生品种极可能携带1RS,但各个品种携带的1RS在遗传构成上表现不同,说明在育种选择过程中1RS并非作为一个完整的单元遗传,而是与小麦的染色体发生了遗传重组。值得注意的是,"洛夫林10号"位于1BL上的Xgwm259~Xwmc728、Xwmc416~Xgwm153~Xwmc44~Xgwm259~Xwmc728和位于1RS上的Xwmc619~Xgwm413表现为区段遗传,进一步分析发现一些区段具有丰富的优异基因簇。这一结果提示,骨干亲本之所以能够在育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很可能是因为其具有区段遗传效应。深入探讨骨干亲本在衍生品种中的区段遗传效应对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骨干亲本 SSR标记 洛夫林10号 1bl/1rs 区段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麦区部分小麦品种(系)1BL/1RS易位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晓军 冯国华 +4 位作者 刘东涛 王静 张会云 赵军海 陈荣振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1-386,共6页
为了明确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中1BL/1RS易位系的分布情况,为选育优质小麦品种提供亲本选配的相关信息,利用1BL/1RS小麦-黑麦复合PCR分子标记,对211份供试材料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非1BL/1RS品种(系)118份,占55.9%;1BL/1RS... 为了明确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中1BL/1RS易位系的分布情况,为选育优质小麦品种提供亲本选配的相关信息,利用1BL/1RS小麦-黑麦复合PCR分子标记,对211份供试材料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非1BL/1RS品种(系)118份,占55.9%;1BL/1RS品种(系)81份,占38.4%;1BL/1RS易位杂合品种(系)12份,占5.7%。各育种单位在1BL/1RS品种(系)的利用上有显著差异。在66份大面积推广的品种中易位系占45.5%,略高于全部供试材料中1BL/1RS的频率。强筋小麦品种绝大多数为非易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黄淮麦区 1bl/1rs易位 复合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W-GS和LMW-GS组成及1BL/1RS易位对春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1
8
作者 陈东升 刘丽 +4 位作者 董建力 何中虎 张艳 刘建军 王德森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4-419,共6页
分析了2 2 1份春小麦品种(系)的HMW GS、LMW GS组成和1BL 1RS易位状况,并用其中10 4份品种(系)研究了HMW GS和LMW GS等位变异及1BL 1RS易位对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7+9、5 +10、GluA3a和GluB3j分布较广,频率分别为5 7 .5 %、4 5 ... 分析了2 2 1份春小麦品种(系)的HMW GS、LMW GS组成和1BL 1RS易位状况,并用其中10 4份品种(系)研究了HMW GS和LMW GS等位变异及1BL 1RS易位对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7+9、5 +10、GluA3a和GluB3j分布较广,频率分别为5 7 .5 %、4 5 . 2 %、6 3 .8%、2 9. 0 %和4 2 . 5 %。1BL- 1RS易位系相当普遍,西北春麦区和东北春麦区频率分别为4 4 . 3%和34 2 %。HMW- GS和LMW -GS等位变异对SDS沉降值、和面时间与耐揉性的影响达1%显著水平,对籽粒蛋白质含量与不溶性谷蛋白含量的影响达5 %显著水平。按位点贡献大小,Glu- D1>Glu- B3>Glu -B1>Glu- A1>Glu -A3;不同亚基对品质性状的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反映面筋强度的品质参数上。亚基1、2 、5 +10、Glu -A3d、Glu- B3f明显优于相应位点的其他亚基。1BL -1RS易位对和面时间有极显著的负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1bl/1rs易位 加工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小麦品种中Yr10和Yr15基因及其1BL/1RS易位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欣 张怀刚 +4 位作者 刘宝龙 张波 柳觐 刘琦 刘登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3,共7页
利用抗条锈病基因Yr10和Yr15的SCAR和Barc8标记以及1BL/1RS易位的复合标记,对青海省育成和引进的137份小麦品种进行检测,以明确Yr10和Yr15基因以及1BL/1RS易位在青海小麦品种资源中的分布.结果显示:在137份材料中,有4份检测到Yr10基因,1... 利用抗条锈病基因Yr10和Yr15的SCAR和Barc8标记以及1BL/1RS易位的复合标记,对青海省育成和引进的137份小麦品种进行检测,以明确Yr10和Yr15基因以及1BL/1RS易位在青海小麦品种资源中的分布.结果显示:在137份材料中,有4份检测到Yr10基因,19份检测到Yr15基因,分别占参试材料的2.9%和13.9%,没有检测到同时携带Yr10和Yr15基因的材料;有22份材料为1BL/1RS易位,占参试材料的16.1%.研究表明,青海省大部分小麦抗锈品种及1BL/1RS易位品种为外引种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分子标记 抗条锈病基因 1bl/1rs易位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品种抗条锈病基因Yr10、Yr18及1BL/1RS易位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玉薇 刘博 +2 位作者 刘太国 高利 陈万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4-59,94,共7页
利用抗条锈病基因Yr10、Yr18以及1BL/1RS易位的SCAR或STS标记,对2006-2010年75份国家审定的小麦品种进行了分子检测,以明确Yr10、Yr18以及1BL/1RS易位在我国2006-2010年审定小麦品种资源中的分布。结果显示:75份材料中有13份检测到Yr10... 利用抗条锈病基因Yr10、Yr18以及1BL/1RS易位的SCAR或STS标记,对2006-2010年75份国家审定的小麦品种进行了分子检测,以明确Yr10、Yr18以及1BL/1RS易位在我国2006-2010年审定小麦品种资源中的分布。结果显示:75份材料中有13份检测到Yr10基因的标记,1份检测到Yr18基因的标记,分别占参试材料的17.3%和1.3%,只有‘西农928’能同时检测到Yr10和Yr18基因;25份含有1BL/1RS易位片段,占参试材料的33.3%。表明1BL/1RS易位在我国小麦育种中利用率仍然较高,对目前流行条锈菌小种有良好抗性,而表现慢锈性的Yr18在小麦育种的利用率较低,建议在我国小麦育种中加强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分子标记 抗条锈病基因 1bl 1rs易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BL·1RS特异性分子标记的筛选及其对不同来源小麦品种1RS易位染色体的鉴定 被引量:12
11
作者 唐怀君 殷贵鸿 +3 位作者 夏先春 冯建军 曲延英 何中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07-2115,共9页
1BL·1RS易位系在我国小麦育种和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快速而准确地鉴定1BL·1RS易位系对小麦品质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15个1BL·1RS特异性STS、SCAR和RAPD标记及22个1RS染色体上的SSR标记,检测不同来源的1BL·... 1BL·1RS易位系在我国小麦育种和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快速而准确地鉴定1BL·1RS易位系对小麦品质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15个1BL·1RS特异性STS、SCAR和RAPD标记及22个1RS染色体上的SSR标记,检测不同来源的1BL·1RS易位系78份以及非1BL·1RS易位系品种10份和黑麦材料3份,其中1BL·1RS易位系包括周8425B及其衍生系36份、兰考906及其衍生系5份、矮孟牛及其衍生系8份和洛类1BL·1RS易位系品种29份。结果表明,7个STS标记、1个SCAR标记、3个RAPD标记和3个黑麦SSR标记可作为鉴别1BL·1RS易位系的可靠分子标记,其中ω-sec-p1/ω-sec-p2、ω-sec-p3/ω-sec-p4、H20和SECA2/SECA3标记最好,扩增效果稳定,重复性好,条带清晰,实验操作简单。周8425B及其衍生系、兰考906及其衍生系、矮孟牛及其衍生系与洛类1BL·1RS易位系的1RS染色体在分子标记检测中没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1bl·1rs易位系 STS标记 SCAR标记 RAPD标记 SS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类非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恢复性遗传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牛娜 张改生 +2 位作者 刘宏伟 王军卫 李红霞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608-614,共7页
系统考察了粘、易、偏和二角型4种异质非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的育性恢复性,结果表明: 1 供试4种异质非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均属易恢复、易保持不育类型; 2 以4种异质非1BL/1RS不育系为母本与同一父本或不同父本测交,其F1平均结实率... 系统考察了粘、易、偏和二角型4种异质非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的育性恢复性,结果表明: 1 供试4种异质非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均属易恢复、易保持不育类型; 2 以4种异质非1BL/1RS不育系为母本与同一父本或不同父本测交,其F1平均结实率与单株间结实率的变异系数呈显著负相关; 3 4种异质非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各自不育细胞质源对杂种F1的平均结实率影响程度不同,但不育胞质间恢复度差异不显著; 4 4种异质非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虽然育性载体相同,但粘、易型的育性位点、偏型育性位点和二角型育性位点各自在同一连锁群中的位置可能不同; 5 4种异质非1BL/1RS不育系和恢复系基因除主效育性基因外,亦在不同核型中存在有不等量的育性微效基因和抑制基因,其组成形式和杂交后的结合方式是粘类不育系育性恢复度高低的主要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非1bl/1rs雄性不育系 育性恢复性 遗传规律 粘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RS·1BL易位在川农号系列小麦新品种选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任天恒 陈放 +2 位作者 张怀琼 晏本菊 任正隆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0-436,共7页
世界上广泛使用的1RS.1BL易位系遗传基础单一,已不能满足世界小麦育种的需要。本课题组培育了不同遗传基础的1RS.1BL易位系,并按照高产优质抗病的选育方向,用于"川农"系列小麦新品种的选育。为了深入了解1RS.1BL易位染色体的... 世界上广泛使用的1RS.1BL易位系遗传基础单一,已不能满足世界小麦育种的需要。本课题组培育了不同遗传基础的1RS.1BL易位系,并按照高产优质抗病的选育方向,用于"川农"系列小麦新品种的选育。为了深入了解1RS.1BL易位染色体的传递规律和育种价值,使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Giemsa C-带技术、DNA原位杂交技术对13个川农号小麦新品种及4个进入区域试验的新品系进行了检测,并对这17份供试材料的抗病性、农艺性状和主要品质进行了鉴定。结果证明川农10号、川农11、川农20含有来源于Aurora的1RS.1BL易位染色体,川农12、川农17、川农18和R291是含新合成的1RS.1BL易位染色体的新品种(系)。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利用外源种质的小麦育种中,决定1RS.1BL易位能否存在于新品种中的第一选择压仍是抗病性,农艺和品质性状则是第二、三位的选择因素。本研究指出,持续利用1RS.1BL易位染色体培育高产优质抗病的小麦新品种的关键问题是发掘黑麦1RS本身的基因资源,在优先创建1RS.1BL易位系抗病性的遗传多样性的同时,创建农艺与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1rs·1bl易位 品质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小麦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和1BL/1RS易位分析及品质性状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东升 袁汉民 +3 位作者 孙建昌 王小亮 亢玲 张维军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64,共6页
为全面了解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品质概况,为冬小麦品质改良和粮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选用冬小麦主栽品种、亲本材料和高代品系30份,用SDS-PAGE分析了其中18份材料的HMW-GS、LMW-GS组成和1BL/1RS易位系分布状况,并对23个冬小麦品种的营养... 为全面了解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品质概况,为冬小麦品质改良和粮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选用冬小麦主栽品种、亲本材料和高代品系30份,用SDS-PAGE分析了其中18份材料的HMW-GS、LMW-GS组成和1BL/1RS易位系分布状况,并对23个冬小麦品种的营养与加工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7+9、2+12、Glu-A3a、Glu-A3c、Glu-B3h和Glu-B3j在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中分布较广,1BL/1RS易位系分布相当普遍,分布频率为27.8%。参试品种的籽粒硬度、面粉PPO活性、SDS沉淀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评价值的变异范围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25.37%、33.68%、21.42%、26.58%、43.95%和29.31%。多数冬小麦品种(系)的千粒重、出粉率和湿面筋含量低于对照宁春4号,而蛋白质含量、SDS沉淀值、吸水率和稳定时间优于宁春4号。供试品种(系)中,HMW-GS品质评分、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SDS沉淀值均较高,并且不含1BL/1RS易位系的有烟优361、济麦20、鲁875067和923-9等,可用于宁夏引黄灌区冬麦品质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宁夏引黄灌区 品质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1bl/1rs易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黑麦×小滨麦后代1RS·1BL易位系的选育和鉴定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兴锋 刘树兵 +1 位作者 宋振巧 王洪刚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1-485,共5页
利用细胞学、染色体C分带和原位杂交方法,对八倍体小黑麦劲松49与八倍体小滨麦杂种后代选育的稳定遗传材料山农030 1进行了鉴定。染色体观察结果表明,山农030 1根尖染色体数目为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PMCMI)染色体构型为2n=21Ⅱ... 利用细胞学、染色体C分带和原位杂交方法,对八倍体小黑麦劲松49与八倍体小滨麦杂种后代选育的稳定遗传材料山农030 1进行了鉴定。染色体观察结果表明,山农030 1根尖染色体数目为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PMCMI)染色体构型为2n=21Ⅱ。分别以黑麦、滨麦草基因组DNA为探针进行原位杂交,表明山农030 1含有一对黑麦和小麦的整臂易位染色体,不含有来自滨麦草的遗传物质。染色体C分带结果进一步表明此材料为1RS·1BL易位系。接种鉴定表明,山农030 1对白粉病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麦 小滨麦 1rs·1bl易位系 原位杂交 C分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揉面特性鉴定小麦1BL/1RS易位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建军 肖永贵 +6 位作者 程敦公 李豪圣 刘丽 宋健民 刘爱峰 赵振东 何中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9-86,共8页
1BL/1RS易位系曾广泛用于小麦农艺性状改良,但对加工品质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利用404份F5至F8高代品系(试验I)和175份山东省主栽品种及高代品系(试验II),研究1BL/1RS易位对小麦揉面参数的影响,分析不同高低分子量蛋白亚基(HWM/LWM-GS)背... 1BL/1RS易位系曾广泛用于小麦农艺性状改良,但对加工品质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利用404份F5至F8高代品系(试验I)和175份山东省主栽品种及高代品系(试验II),研究1BL/1RS易位对小麦揉面参数的影响,分析不同高低分子量蛋白亚基(HWM/LWM-GS)背景下1BL/1RS的揉面特性,探讨利用揉面特性鉴定1BL/1RS易位系的方法。结果表明,1BL/1RS易位系的揉面时间、峰值带宽及峰后1 min带宽显著低于非1BL/1RS易位系,而衰落角和带宽比(峰值带宽/峰后1 min带宽)显著高于非1BL/1RS易位系,说明1BL/1RS易位导致小麦的揉面特性显著变劣。易位系的揉面谱带的主要特征为峰后1 min谱带急剧衰落并变窄,带宽比显著增大,而非1BL/1RS易位系的峰后谱带衰落、变窄平缓或者稳定时间较长,带宽比较小。带宽比1.6可作为判断易位系的有效指标,即大于或等于1.6为1BL/1RS易位系,小于1.6为非1BL/1RS易位系,准确率达85.2%(试验I)和96.8%(试验II)。尽管优质HWM-GS背景对Glu-B3j(1BL/1RS易位系)的揉面特性有一定正向补偿作用,但品质特性仍显著劣于其他Glu-B3位点,带宽比表现尤为突出。因此,揉面特性不仅能测定育种材料的面团流变学特性,而且还能有效鉴别1BL/1RS易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1bl/1rs易位 揉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1BL/1RS易位系1RS分子标记位点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苏亚蕊 张大乐 +2 位作者 高安礼 李玉阁 李锁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0,共5页
为检测小麦1BL/1RS易位系1RS位点的稳定性,利用1RS上11个标记位点的PCR特异引物对21个小麦1BL/1RS易位系进行了分子检测。结果表明,21个1BL/1RS易位系中,66.7%的品种1RS的11个标记位点较为稳定,扩增出标记位点特异性带,但有33.3%的品种... 为检测小麦1BL/1RS易位系1RS位点的稳定性,利用1RS上11个标记位点的PCR特异引物对21个小麦1BL/1RS易位系进行了分子检测。结果表明,21个1BL/1RS易位系中,66.7%的品种1RS的11个标记位点较为稳定,扩增出标记位点特异性带,但有33.3%的品种部分标记位点出现特异性带的丢失或添加,具有不同程度的位点变异,位点变异率最高达45.5%。对于1RS上的11种PCR特异引物,引物NOR-R1和APR1.3可稳定扩增出黑麦特异带,是在小麦遗传背景中鉴别黑麦1RS较为可靠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黑麦 1bl/1rs易位系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BL/1RS易位对小麦贮藏蛋白组分含量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德辉 阎俊 +5 位作者 黄玉莲 夏先春 张艳 田宇兵 何中虎 张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48-1656,共9页
利用1BL/1RS易位系后代研究1BL/1RS易位对贮藏蛋白组分含量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有助于指导小麦品质改良工作。选用师栾02-1/周麦16组合14份F6品系,于2012—2013年度分别种植在河南安阳和焦作,采用反相超高效液相色谱(RP-UPLC)和凝胶... 利用1BL/1RS易位系后代研究1BL/1RS易位对贮藏蛋白组分含量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有助于指导小麦品质改良工作。选用师栾02-1/周麦16组合14份F6品系,于2012—2013年度分别种植在河南安阳和焦作,采用反相超高效液相色谱(RP-UPLC)和凝胶排阻超高效液相色谱(SE-UPLC)方法分析贮藏蛋白组分含量,并研究它们与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拉伸仪延展性和最大抗延阻力、不溶性谷蛋白聚合体含量和谷蛋白、醇溶蛋白等贮藏蛋白组分含量及其比例均受1BL/1RS易位有无类别和类内品系效应的显著影响,以类内品系效应较大;拉伸仪拉伸面积、谷蛋白含量及醇溶蛋白与谷蛋白含量比值的类内品系效应显著且较大。易位系和非易位系的贮藏蛋白组分含量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的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在易位系中,不溶性谷蛋白聚合体含量和拉伸面积(r=0.92,P<0.001)、延展性(r=0.92,P<0.001)、最大抗延阻力(r=0.80,P<0.01)呈显著正相关,面团流变学特性较好的品系不溶性谷蛋白聚合体含量均较高;在非易位系中,醇溶蛋白与谷蛋白含量比值和拉伸面积(r=?0.91,P<0.001)、最大抗延阻力(r=?0.88,P<0.001)呈显著负相关,面团流变学特性较好的品系醇溶蛋白与谷蛋白含量比值均较低。上述信息对以不溶性谷蛋白聚合体含量和醇溶蛋白与谷蛋白含量比值为指标改良1BL/1RS易位系的面筋品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1bl/1rs易位 面团流变学特性 贮藏蛋白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类异质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诱导孤雌生殖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改生 马三梅 +3 位作者 王小利 刘宏伟 王军卫 赵惠燕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1-9,共9页
系统调查了 4种异质 (即偏凸、粘果、易变和二角山羊草细胞质 ) 1 BL/1 RS小麦雄性不育系与其一系列异质同核系、同质异核系、异质异核系杂交、回交世代诱导孤雌生殖性的遗传变异规律、染色体分裂行为和对外表现特点 ,结果表明 :1 .异... 系统调查了 4种异质 (即偏凸、粘果、易变和二角山羊草细胞质 ) 1 BL/1 RS小麦雄性不育系与其一系列异质同核系、同质异核系、异质异核系杂交、回交世代诱导孤雌生殖性的遗传变异规律、染色体分裂行为和对外表现特点 ,结果表明 :1 .异源细胞质与小麦 1 BL/1 RS核型专一互作 ,有着消弱同源染色体配对 ,提高中期单价体细胞频率的作用 ;2 .特定细胞质背景下 ,专一核型内细胞单价体频率高低与诱导孤雌生殖性的频率直接相关 ;3.1 BL/1 RS易位染色体中易位片段所存在系列差异以及 1 BL/1 RS易位染色体外基因型背景不同 ,诱导孤雌生殖性的频率明显不同 ;4.提高或抑制不同杂交、回交世代间孤雌生殖频率 ,不育系母本或不同基因型父本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选择最佳父母本组合杂交可明显提高或降低后代群体中的孤雌生殖性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1bl/1rs小麦 雄性不育系 诱导 孤雌生殖性 易位型不育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LP标记揭示的1RS/1BL易位系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魏育明 郑有良 +4 位作者 周永红 刘登才 兰秀锦 周荣华 贾继增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2期105-110,共6页
以含1RS/1BL易位染色体的多小穗小麦新种质10-A和普通小穗小麦品系88-1463, 及其与非1RS/1BL易位系小麦川育12构成的重组系为供试材料, 选用4个RFLP标记和1个醇溶蛋白标记Gld1B3 分析了1RS/1BL易位系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1R... 以含1RS/1BL易位染色体的多小穗小麦新种质10-A和普通小穗小麦品系88-1463, 及其与非1RS/1BL易位系小麦川育12构成的重组系为供试材料, 选用4个RFLP标记和1个醇溶蛋白标记Gld1B3 分析了1RS/1BL易位系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1RS/1BL易位系的每穗小穗数目和株高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非易位系, 其千粒重略高于非易位系(p< 0.1), 而每小穗结实粒数却显著低于非易位系。抽穗期、穗粒数和穗粒重几个性状间差异不显著。1RS/1BL易位染色体在增加每穗小穗数目的同时还具有降低每小穗结实粒数的作用, 这可能是导致易位系和非易位系间穗粒数差异不显著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黑麦 1rs/1bl易位系 农艺性状 染色体效应 RFLP 醇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