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0s年代际转型前后南海季风系统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8
1
作者 黄菲 邢雯 +2 位作者 李元妮 张旭 董静舒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5,共7页
利用多变量经验正交分解(MV-EOF)等方法,研究了在季节变化尺度上南海季风系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时间在1993—1994年前后存在显著的年代际转型,由爆发偏晚转变成爆发偏早。第一模态表现为冬夏反位相的年周期变化... 利用多变量经验正交分解(MV-EOF)等方法,研究了在季节变化尺度上南海季风系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时间在1993—1994年前后存在显著的年代际转型,由爆发偏晚转变成爆发偏早。第一模态表现为冬夏反位相的年周期变化,但爆发早年夏季风持续时间略长于爆发晚年,空间上都反映了南海中央海盆区的夏季强降水和850 hPa上南海北部的气旋性环流异常,但夏季风爆发早年中国华南沿海降水加强而南海南部降水偏少。相应的大范围环流场上主要反映了南海夏季风爆发后进入盛夏时节亚太地区大范围的环流特征,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年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偏强,东亚季风槽位置偏北,爆发偏晚年则相反。第二模态反映了南海季风系统春秋反位相的季节变化,且秋季的振幅更强,空间降水场上对应着秋季华南沿海和南海北部与南海中南部北旱南涝的跷跷板式分布,850 hPa风场上则主要表现为异常的东北季风,该模态时空特征表明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年的秋季,冬季风建立也偏早,越南及周边地区的降水偏多。相应的大范围环流场上则主要反映了冬季风的环流特征,在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年的秋季,菲律宾以东的热带对流减弱,PJ波列增强,爆发晚年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爆发 1990s年代际转型 年循环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s年代际转型前后南海季风系统的气候季节内振荡(CISO)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邢雯 黄菲 +1 位作者 王宏 黄少妮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40,共10页
利用多变量经验正交分解(MV-EOF)等方法,研究了在季节内振荡尺度上南海季风系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时间在1993/1994年前后存在显著的年代际转型,由爆发偏晚转变成爆发偏早。第一模态反映了南海夏季风爆发时季风... 利用多变量经验正交分解(MV-EOF)等方法,研究了在季节内振荡尺度上南海季风系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时间在1993/1994年前后存在显著的年代际转型,由爆发偏晚转变成爆发偏早。第一模态反映了南海夏季风爆发时季风系统的时空特征,转型前后特征类似,降水场自赤道向北依次呈现干-湿-干交替分布的特征,南海中心为异常气旋。相应的大范围环流场主要反映了转型前的偏晚年,南海夏季风槽位置偏南,转型后的偏早年,南海夏季风槽位置偏北。第二模态体现了南海季风系统夏季的时空特征,转型前后共同特征表现为南海地区夏季北湿南干的南北偶极子降水分布及南海中心区的异常西风。相应的大范围环流场主要反映了南海季风活动与东亚季风呈现反位相的特点,且对流信号向北传播。转型前的偏晚年,季风活动受准双周振荡控制,对流信号由西北方向传入南海;转型后的偏早年,季风活动以30~60天振荡为主,对流信号由东南方向传播至南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爆发 1990s年代际转型 气候季节内振荡(CIsO)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媒介与精英文学--1980年代文学生产的媒介因素考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博 李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8-103,共6页
1980年代文学因典型的精英文化特质在当代文学史中地位显著。考察这一时期的文学场域,期刊是重要的文学载体。作为冷媒介的文学期刊,其信息清晰度低,参与度高,对精英文学有不容忽视的形塑作用。文学期刊能动地参与、推动、制造了精英文... 1980年代文学因典型的精英文化特质在当代文学史中地位显著。考察这一时期的文学场域,期刊是重要的文学载体。作为冷媒介的文学期刊,其信息清晰度低,参与度高,对精英文学有不容忽视的形塑作用。文学期刊能动地参与、推动、制造了精英文学的盛宴,塑造了1980年代的文化风格和气质。探讨1980年代文学生产的媒介因素,进而反思文学与媒介的关系,对应对媒介化时代的文学境遇不无参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80年代文学 文学期刊 冷媒介 精英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事类型、流行机缘与历史语境——1980年代日本译制片在中国的文化考察 被引量:2
4
作者 魏建亮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4年第4期110-115,8,共6页
从主题出发,80年代流行于中国的日本译制片可分为揭露批判型、人伦情感型、幽默娱乐型和精神勉励型四种。这些电影之所以能在当时流行,是因为它们在故事层面提供了批判的认同、心理的补偿、传统的同构和行为的借鉴等历史与现实的内外机... 从主题出发,80年代流行于中国的日本译制片可分为揭露批判型、人伦情感型、幽默娱乐型和精神勉励型四种。这些电影之所以能在当时流行,是因为它们在故事层面提供了批判的认同、心理的补偿、传统的同构和行为的借鉴等历史与现实的内外机缘。从根本上说,这些故事和四方面机缘的产生又与80年代日本与中国的友好关系、相对冷清的国产电影市场及好奇求知、趋新媚外的观影心理有关。只有将日本译制片历史化、语境化,才能更深刻了解它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80年代 日本译制片 故事类型 流行机缘 历史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0—1980年代的美国公司犯罪
5
作者 颜长青 肖华锋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7-90,105,共5页
美国是一个高度公司化的国家。在1970—1980年代,美国公司对国家经济社会生活起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但不容否认的是,在政府纵容、公司钻营等因素的影响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各大公司经常运用一些触犯法律的手段,扰乱了美国甚至全球正常... 美国是一个高度公司化的国家。在1970—1980年代,美国公司对国家经济社会生活起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但不容否认的是,在政府纵容、公司钻营等因素的影响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各大公司经常运用一些触犯法律的手段,扰乱了美国甚至全球正常的生活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公司 犯罪 1970-1980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的迷惘:1990年代知识分子小说解读
6
作者 王晓隽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3-156,共4页
1990年代,中国进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中遇到了方方面面的问题,一些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的意义上尝试对这些问题作出回应。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导师死了:价值缺失,精神... 1990年代,中国进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中遇到了方方面面的问题,一些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的意义上尝试对这些问题作出回应。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导师死了:价值缺失,精神困惑;二、市场:是天堂还是地狱;三、权力:是大路还是坟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期 1990年代 知识分子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1990年代大众文学的生成语境
7
作者 谢中山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4-157,共4页
1990年代大众文学的兴起,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经济合法化运作与文化市场的转型;此外,城市化的不断扩张,导致了文学书写由乡村到城市的空间转移;最后,1990年代以来新意识形态所导致的世俗化倾向,使得大众文学强化了自己的美学特征,生产出一... 1990年代大众文学的兴起,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经济合法化运作与文化市场的转型;此外,城市化的不断扩张,导致了文学书写由乡村到城市的空间转移;最后,1990年代以来新意识形态所导致的世俗化倾向,使得大众文学强化了自己的美学特征,生产出一系列文化热点以及经典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0年代 大众文学 市场经济 城市化 新意识形态 世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80和90年代华北干旱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40
8
作者 荣艳淑 余锦华 段丽瑶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9-325,共7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几乎有一半的年份出现干旱,90年代华北的干旱频率比80年代更高。本文从干旱基本状况、干旱强度和干旱空间分布出发,对华北地区这两个年代的干旱进行了比较,并从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和大气环...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几乎有一半的年份出现干旱,90年代华北的干旱频率比80年代更高。本文从干旱基本状况、干旱强度和干旱空间分布出发,对华北地区这两个年代的干旱进行了比较,并从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和大气环流场特征等方面,探讨了这两个年代干旱的成因。研究表明,在干旱强度和空间分布上,90年代明显强于80年代。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90年代明显强于80年代,表现了更显著的增暖趋势。80年代的干旱年中北极涛动显著增强,中高纬度地区为气压正距平带控制;90年代的干旱年中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为正负距平波列相间分布,存在EU和PNA遥相关型。本文还定义了西伯利亚高压指数,该指数90年代显著高于80年代,且与华北地区降水显著相关,可以作为华北地区旱涝预测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80和90年代 干旱特征 北极涛动 西伯利亚高压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之交我国震源物理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9
9
作者 陈运泰 吴忠良 李世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164-165,666-176,共13页
从大陆地震震源的观测研究、震源力学的理论研究和震源物理实验三个方面,评述了90年代以来中国震源物理研究的进展.这些进展包括:大陆地震的震源参数测定;利用数字地震资料进行的“现代”震源参数的反演;地震断裂力学的应用和发展... 从大陆地震震源的观测研究、震源力学的理论研究和震源物理实验三个方面,评述了90年代以来中国震源物理研究的进展.这些进展包括:大陆地震的震源参数测定;利用数字地震资料进行的“现代”震源参数的反演;地震断裂力学的应用和发展;非线性物理学在震源研究中的应用;岩石破裂实验的发展;地震前兆的物理机制的实验研究等.指出了新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物理科学的发展对90年代以来震源物理研究的重要影响.展望了跨世纪的我国震源物理研究的发展方向,指出震源物理研究的进展必将在大陆地震预测和减轻地震灾害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地震 震源物理 中国 9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80后”人群奢侈品消费动机维度族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梦霞 王斯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67,共6页
本文的主旨是对中国"80后"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动机进行实证研究,构建其奢侈品消费动机维度族。研究发现,该群体奢侈品消费动机空间由4个维度构成,即:品质卓越、炫耀富有、自我奖赏和驾驭他人。与对照组的比较研究显示,"8... 本文的主旨是对中国"80后"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动机进行实证研究,构建其奢侈品消费动机维度族。研究发现,该群体奢侈品消费动机空间由4个维度构成,即:品质卓越、炫耀富有、自我奖赏和驾驭他人。与对照组的比较研究显示,"80后"群体较之对照组在"品质卓越"和"自我奖赏"动机方面表现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奢侈品 动机 “80后”消费者 动机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方针变革的成就与失误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光全 廖其发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1-85,共5页
2 0世纪 80年代我国教育方针变革的结果和成就主要表现在 :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前后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的政治化偏差 ;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大解放 ;开创了教育方针理论和实践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新时代。 80年代教育方... 2 0世纪 80年代我国教育方针变革的结果和成就主要表现在 :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前后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的政治化偏差 ;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大解放 ;开创了教育方针理论和实践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新时代。 80年代教育方针变革的历史失误主要是 :试图通过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以纠正政治化偏差、片面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 ,结果使教育的政治性合理要求、教育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等功能被弱化甚至忽视。这一时期我国教育方针变革的历史启示是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制定一个理论科学、规范完善、表述准确、实践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 教育方针 变革 成就 失误 历史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外国儿童文学译介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晓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3-97,共5页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90年代,译介外国儿童文学再一次形成热潮,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儿童文学的整体发展。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我国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做了系统的研究,重点考察了图书的译介数量、种类和出版情况,勾勒出90年代外国儿童...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90年代,译介外国儿童文学再一次形成热潮,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儿童文学的整体发展。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我国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做了系统的研究,重点考察了图书的译介数量、种类和出版情况,勾勒出90年代外国儿童文学的翻译概况,并剖析了这一时期儿童文学的译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 20世纪90年代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90后”青年网络门事件的思考——基于社会解组理论视角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树文 赵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143-149,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经历着社会转型期,特别是文化领域内东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发生着激烈的碰撞。社会解组使得道德规范弱化,社会控制力度减小。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传播、教育观念的错误导向、家庭因素影响、同辈...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经历着社会转型期,特别是文化领域内东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发生着激烈的碰撞。社会解组使得道德规范弱化,社会控制力度减小。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传播、教育观念的错误导向、家庭因素影响、同辈群体的亚文化影响、"90后"自身生理的改变等原因使一部分"90后"青年对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迷茫,致使他们做出了一些与主流价值观相违背的事情。只有重组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构建社会规范和秩序、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等才能使"90后"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在人生的航道上不再迷失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后” 价值观 社会解组 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中国民族志纪录片的文化维度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谱忠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93-97,共5页
20世纪90年代部分民族志纪录片,除了在影视人类学中找到学科的依托,也在有关"新纪录运动"的序列里被电影研究界认知。在影视人类学领域,过去对这批民族志纪录片的认识与评价主要局限于纪录片的人类学维度,而疏于对其文化背景... 20世纪90年代部分民族志纪录片,除了在影视人类学中找到学科的依托,也在有关"新纪录运动"的序列里被电影研究界认知。在影视人类学领域,过去对这批民族志纪录片的认识与评价主要局限于纪录片的人类学维度,而疏于对其文化背景进行梳理。这批聚焦少数民族文化的纪录片的时代局限不仅事关民族志纪录片的制作观念,也涉及90年代特有的精英文化主题及其弊端。90年代民族志纪录片需要在文化学和思想史的跨学科视野中进一步认识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年代 民族志纪录片 少数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王富仁的“九十年代”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怡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8-82,共5页
在 90年代中国学术思想的变迁中 ,著名现代文学学者王富仁的姿态是值得注意的 ,它不仅体现了一位 80年代的卓有影响的思想家的独立姿态 。
关键词 王富仁 中国 学术思想 “九十年代” 现代文学研究 启蒙文化 知识分子 “文化危机” 鲁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都市小说的身体叙事浅探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新刚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5-157,共3页
1990年代以来,在消费主义和大众文化的共同作用下,新都市小说的身体叙事表现出反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倾向。新都市小说的身体叙事具有四个悖论性的特征:(一)主体化与客体化;(二)资本化与审美化;(三)意志化与肉欲化;(四)批判性与媚俗化。
关键词 1990年代 新都市小说 身体叙事 悖论性 文学评论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流行歌曲的特点及其演进 被引量:3
17
作者 孟丽 《重庆社会科学》 2009年第4期98-102,共5页
流行歌曲是现代社会共有的一种文化现象。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社会文化发生了显著变化,流行歌曲兴起并蓬勃发展,成为当代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到20世纪80年代,传统文化背景、特定的社会生活、多种音乐风格的蓬勃发展使新时期我... 流行歌曲是现代社会共有的一种文化现象。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社会文化发生了显著变化,流行歌曲兴起并蓬勃发展,成为当代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到20世纪80年代,传统文化背景、特定的社会生活、多种音乐风格的蓬勃发展使新时期我国流行歌曲具有了独特风格,也形成了新时期我国流行歌曲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 流行歌曲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后”农民工的社会认同与城市融入 被引量:4
18
作者 谢启文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1年第12期57-61,共5页
在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和利益结构加快调整的背景下,农民工群体步入代际转换的重要时期,"80后"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力军和生力军。"80后"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包括身份认同、对城市的认同、对乡土社会的认同和未来归... 在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和利益结构加快调整的背景下,农民工群体步入代际转换的重要时期,"80后"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力军和生力军。"80后"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包括身份认同、对城市的认同、对乡土社会的认同和未来归属认同四个方面。应从政府、企业、市民和农民工自身四方面努力来推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建构出一个基于公平机会之上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后农民工 社会认同 城乡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成就与客观困境——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彭泽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0-43,共4页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形成过程来考察,一方面应当肯定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新中国课程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另一方面又必须承认,它又确实存在对“人”促动不力的现实困境。
关键词 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末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评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转型期的俄罗斯文学创作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建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8-74,共7页
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深刻地影响了俄罗斯文学的发展进程。90年代初期,俄罗期文坛论争比较尖锐。社会转型分化了纯文学的队伍,造成了一段时间里文学创作的滑坡;大众文学对纯文学的冲击及其影响也日益清晰地显示。中期以后,文坛开... 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深刻地影响了俄罗斯文学的发展进程。90年代初期,俄罗期文坛论争比较尖锐。社会转型分化了纯文学的队伍,造成了一段时间里文学创作的滑坡;大众文学对纯文学的冲击及其影响也日益清晰地显示。中期以后,文坛开始趋于平静。处于转型期的新俄罗斯文学呈现出与此前的整个20世纪文学不同的风景,许多作品以鲜明的时代色彩和令人心悸的追问、探求和思考引起读者关注,文学的艺术魅力犹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期 俄罗斯 文学创作 90年代 反思文学 现实生活 焦虑感 忧患色彩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