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生成素-1、基质金属蛋白酶-11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分析
1
作者 柳旭丽 王存波 +2 位作者 李琦 杜佳奇 徐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8期86-88,共3页
目的:分析血管生成素-1、基质金属蛋白酶-11(MMP-11)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3年5月昌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治疗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4例作为试验组。检测患者... 目的:分析血管生成素-1、基质金属蛋白酶-11(MMP-11)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3年5月昌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治疗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4例作为试验组。检测患者血糖、血管生成素-1、MMP-11水平,比较两组血管生成素-1、MMP-11、空腹血糖水平,比较试验组不同血糖水平患者血管生成素-1、MMP-11水平,分析血管生成素-1、MMP-11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血管生成素-1水平低于对照组,MMP-11、空腹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水平≥8 mmol/L者血管生成素-1水平低于血糖水平<8 mmol/L,MMP-11水平高于血糖水平<8 mmol/L(P<0.05)。血管生成素-1水平与MMP-11水平、血糖水平呈负相关(r=-0.338、-0.314,P=0.013、0.019),MMP-11水平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P=0.01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血管生成素-1、MMP-11表达异常,且血管生成素-1水平与MMP-11水平、血糖水平呈负相关,MMP-11水平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这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预防、诊断和预后评估等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1 基质金属蛋白酶-11 冠心病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11-386G11.10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2
作者 张建良 贾光伟 +2 位作者 熊辉 朱婷 苏阳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11-216,257,共7页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RP11-386G11.10的表达及其通过调控miR-1299-3p/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分子轴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46例三阴性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RT-qPCR检测RP11-386...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RP11-386G11.10的表达及其通过调控miR-1299-3p/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分子轴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46例三阴性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RT-qPCR检测RP11-386G11.10在其中的表达以及在正常乳腺上皮MCF-10A细胞和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435、CAL-51、BT-549、MDA-MB-231)中的表达。si-NC慢病毒和si-RP11-386G11.10慢病毒感染BT-549细胞(即si-NC组和si-RP11-386G11.10组),克隆形成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RT-qPCR检测感染后BT-549细胞中miR-1299-3p和GLUT-1 mRNA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RP11-386G11.10与miR-1299-3p的靶向关系。RT-qPCR检测GLUT-1 mRNA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Pearson法检测RP11-386G11.10与GLUT-1 mRNA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关系。免疫印迹检测沉默RP11-386G11.10对BT-549细胞中GLUT-1蛋白以及JAK2/STAT3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RP11-386G11.10的表达显著升高。与MCF-10A细胞相比,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435、CAL-51、BT-549、MDA-MB-231)中RP11-386G11.10的表达均显著升高。与si-NC组BT-549细胞相比,si-RP11-386G11.10组细胞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均显著降低,miR-1299-3p表达显著升高,GLUT-1mRNA表达显著降低。RP11-386G11.10能够靶向互补结合miR-1299-3p。与癌旁组织相比,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GLUT-1 mRNA表达显著增加;Pearson法分析显示RP11-386G11.10与GLUT-1 mRNA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与si-NC组BT-549细胞比较,si-RP11-386G11.10组细胞中GLUT-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JAK2/STAT3通路转导被抑制。结论:RP11-386G11.10在三阴性乳腺癌中表达显著上调,沉默RP11-386G11.10能够抑制三阴性乳腺癌BT-549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miR-1299-3p/GLUT-1分子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长链非编码RNA RP11-386G11.10 微小RNA 葡萄糖转运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流花11-1油田二次开发工程方案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春升 陈国龙 +1 位作者 孙友义 张艺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1-189,共9页
流花11-1油田区域水深约300~330 m,油田于1996年投产,采用水下设施+半潜式平台+FPSO方式开发,但由于设施老化,面临进入退役状态。考虑该油田还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以经济有效开发为目标,对流花11-1油田二次开发方案开展了详细研究,确定了... 流花11-1油田区域水深约300~330 m,油田于1996年投产,采用水下设施+半潜式平台+FPSO方式开发,但由于设施老化,面临进入退役状态。考虑该油田还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以经济有效开发为目标,对流花11-1油田二次开发方案开展了详细研究,确定了深水导管架平台+圆筒型FPSO的开发模式;针对南海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首次应用的圆筒型FPSO(“海葵一号”)设计建造面临的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形成了深水导管架平台设计、420 MPa级高强钢应用与平台建造安装以及圆筒型FPSO的主尺度确定、舱室设计、系泊方案、外输方案等多项关键技术;为进一步降低投资,对流花4-1油田回接管缆利旧可行性及方案进行了研究。新技术应用推动了流花11-1油田的二次开发,对南海深水油田开发,尤其是边际油田开发具有较强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花11-1油田 油田二次开发方案 关键技术 深水导管架平台 圆筒型FPSO 420 MPa级高强钢 管缆利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F1、BCL11A和HBS1L-MYB基因对β地中海贫血表型影响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胡俊杰 龚维 +2 位作者 谢于旭 徐卫华 陈鑫苹 《临床检验杂志》 2024年第12期922-926,共5页
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是一种由β珠蛋白基因缺陷引起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其表型的影响因素在血液学研究领域中一直备受关注,其中激活胎儿血红蛋白(HbF)的持续表达被证明是缓解β地贫临床症状的有效方式之一。据文献报道,KLF1、BCL11A和H... 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是一种由β珠蛋白基因缺陷引起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其表型的影响因素在血液学研究领域中一直备受关注,其中激活胎儿血红蛋白(HbF)的持续表达被证明是缓解β地贫临床症状的有效方式之一。据文献报道,KLF1、BCL11A和HBS1L-MYB等修饰基因的突变会影响体内HbF的表达水平。现就KLF1、BCL11A和HBS1L-MYB基因对β地贫表型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为β地贫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地贫 HBF KLF1 BCL11A HBS1L-MY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花11-1油田礁灰岩油藏沉积-成岩演化模式 被引量:31
5
作者 岳大力 吴胜和 +3 位作者 林承焰 王庆如 衡立群 李燕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8-523,529,共7页
南海流花11-1油田发育生物礁、生物滩两种沉积相类型,并可细分为珊瑚藻礁、珊瑚礁、珊瑚藻-珊瑚礁、有孔虫滩、生物碎屑滩及珊瑚藻屑-有孔虫滩6种沉积微相。岩心观察及薄片鉴定结果表明,生物礁体在海底成岩环境、大气淡水成岩环境及区... 南海流花11-1油田发育生物礁、生物滩两种沉积相类型,并可细分为珊瑚藻礁、珊瑚礁、珊瑚藻-珊瑚礁、有孔虫滩、生物碎屑滩及珊瑚藻屑-有孔虫滩6种沉积微相。岩心观察及薄片鉴定结果表明,生物礁体在海底成岩环境、大气淡水成岩环境及区域地下水-埋藏成岩环境中发生的成岩作用包括粘结、溶解、胶结、压实-压溶、重结晶、白云化及“白垩化”作用等。结合沉积相分析结果及成岩作用各个阶段对储集性能的影响,将礁灰岩油藏沉积-成岩演化过程划分为8个时期:Ⅰ期成礁、早期暴露-溶蚀、Ⅱ期成礁、中期暴露-溶蚀、早期成藏、晚期溶蚀、晚期成藏及区域地下水溶蚀。这种特有的演化模式形成了垂向上的8层储层结构,即4个高孔渗段和4个中-低孔渗段间互沉积,4个中-低孔渗段A,B2,C及E段以胶结作用为主,岩性相对致密,隔夹层广泛发育;生物礁体暴露过程中,处于渗流环境的B1,B3及D段由于溶蚀作用形成高孔渗段,区域地下水进一步溶蚀和“漂洗”形成的高孔渗段F段为水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模式 生物礁 储集层 成岩作用 沉积微相 流花11-1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流花11-1礁灰岩油田储层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21
6
作者 罗东红 唐海雄 +4 位作者 熊友明 魏宏安 韦红术 胡小康 黄映仕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7年第5期315-318,共4页
借鉴砂岩油储层敏感性评价方法,对南海流花11-1礁灰岩油田B1和B3层进行了速敏性、盐敏性、酸敏性、碱酸性、温度敏感性以及应力敏感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油田开发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流花11-1油田 礁灰岩储层 敏感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鸭1型甲肝病毒和1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及其病原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8
7
作者 陈翠腾 程龙飞 +8 位作者 傅光华 万春和 刘荣昌 傅秋玲 陈珍 朱春华 陈红梅 施少华 黄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053-3058,共6页
为确定引起2015年6月底福州仓山区某一养鸭场10日龄左右麻鸭发病死亡的病原,无菌采取病死鸭的肝脏、脾脏、脑等组织,经病毒分离、细菌分离纯化、PCR检测、血清学检测、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检测并分离到鸭1型甲肝病毒和11型鸭疫里默氏杆... 为确定引起2015年6月底福州仓山区某一养鸭场10日龄左右麻鸭发病死亡的病原,无菌采取病死鸭的肝脏、脾脏、脑等组织,经病毒分离、细菌分离纯化、PCR检测、血清学检测、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检测并分离到鸭1型甲肝病毒和1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该鸭1型甲肝病毒分离株与MPZJ1206株和GD株同源性最高,均为98.7%。结果表明,该病例为鸭甲肝病毒1型和1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混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甲肝病毒1 1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PTVAS-Ⅱ型轴向涡流分离器工程样机及其在流花11-1油田的现场试验 被引量:6
8
作者 姬宜朋 陈家庆 +4 位作者 蔡小磊 李平 王春升 尚超 张明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3-138,共6页
介绍了自主研制的BIPTVAS—II型轴向涡流分离器工程样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其在南海流花11-1油田成功进行的正交、单一变量和连续运行现场应用试验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转鼓转速是影响其分离性能的最关键操作工艺参数,稳定... 介绍了自主研制的BIPTVAS—II型轴向涡流分离器工程样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其在南海流花11-1油田成功进行的正交、单一变量和连续运行现场应用试验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转鼓转速是影响其分离性能的最关键操作工艺参数,稳定、高效运行时的转速范围为1650-1700r/min;在不添加任何药剂的情况下,设备以最优操作参数稳定运行,当入口污水含油量在200mg/L左右时,分离器水出口的含油量可降低到30mg/L以下,除油效果超过现场安装的水力旋流器。该技术的成功研发将为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增产减污提供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值得进一步开展工程放大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PTVAS—II型工程样机 轴向涡流 油水分离 现场试验 流花11-1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EU-1分子筛为晶种合成ZSM-11分子筛及其表征 被引量:2
9
作者 耿晨晨 马波 +1 位作者 秦波 张喜文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7-80,共4页
以EU-1分子筛为异质晶种,采用不同模板剂和硅源合成两种不同粒度尺寸的ZSM-11分子筛。采用XRD,FT—IR,SEM,Nz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合成的ZSM-11分子筛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晶种加入量(W)为1%~10%时,一定温度下水热晶化处理... 以EU-1分子筛为异质晶种,采用不同模板剂和硅源合成两种不同粒度尺寸的ZSM-11分子筛。采用XRD,FT—IR,SEM,Nz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合成的ZSM-11分子筛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晶种加入量(W)为1%~10%时,一定温度下水热晶化处理1~10天,均可以得到结晶度高、无杂晶的ZSM11分子筛。采用不同方法合成的两种ZSM11分子筛在形貌、晶粒尺寸及硅铝比上存在较明显区别,微米尺寸的ZSM11分子筛呈椭球状,由许多板条状粒子团聚而成,尺寸约为200nm×700nm,硅铝比较高;纳米尺寸的ZSM—11分子筛为清晰的球状晶体,是由许多球状纳米级粒子团聚形成的,粒径在100nm以下,硅铝比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11分子筛 EU-1分子筛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11A与3种苏丹草杂交种F_1代的农艺特性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于卓 刘永伟 +3 位作者 赵晓杰 马艳红 李小雷 赵娜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90-96,共7页
研究了雄性不育系高粱11A与苏丹草3个杂交组合F1代的生育、产量、光合性能等主要农艺特性及细胞遗传学特性。结果表明,3个杂交组合F1代的生长势和平均株高均明显超过其各自父本苏丹草,继承了苏丹草分蘖能力强和高粱11A抗倒伏的优良特... 研究了雄性不育系高粱11A与苏丹草3个杂交组合F1代的生育、产量、光合性能等主要农艺特性及细胞遗传学特性。结果表明,3个杂交组合F1代的生长势和平均株高均明显超过其各自父本苏丹草,继承了苏丹草分蘖能力强和高粱11A抗倒伏的优良特性,生育期126~130d,穗型呈双亲中间型;F1代花粉可育率均高达93%以上,结实性好,自然结实率62.34%~68.75%,杂交组合间差异不明显;F1代PMCMⅠ的平均染色体构型均为2n=2x=20(10Ⅱ),配对行为较规则,但棒状二价体频率明显高于其3个父本苏丹草和母本高粱11A,原亲本间遗传组成存在一定差异。综合分析植株生长、产量性状、光合性能等指标,得出3个杂交组合F1代的育种潜力依次为:高梁11A×棕壳苏丹草F1≥高梁11A×黑壳苏丹草F1〉高粱11A×白壳苏丹草F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梁11A 苏丹草 种问杂种F1 农艺特性 细胞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CYP11a1基因在不同性腺发育时期的表达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孝红 仇雪梅 +1 位作者 郝薇薇 王秀利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7,共5页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斑马鱼Danio rerio的CYP11a1基因在成鱼4个组织和性腺发育3个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YP11a1基因在卵巢、精巢、肌肉和脑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存在差异,在脑中表达量最低(P<0.05),在卵巢、精巢、肌肉...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斑马鱼Danio rerio的CYP11a1基因在成鱼4个组织和性腺发育3个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YP11a1基因在卵巢、精巢、肌肉和脑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存在差异,在脑中表达量最低(P<0.05),在卵巢、精巢、肌肉中的表达量分别为脑中表达量的204.7倍、38.9倍、17.0倍;CYP11a1基因在3个卵巢发育时期的表达量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在卵巢成熟期的表达量最低(P>0.05),在卵巢成熟前期、卵巢成熟后期的表达量分别为卵巢成熟期表达量的1.7倍、1.5倍;CYP11a1基因在3个精巢发育时期的表达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精巢成熟期表达量最高(P<0.05),分别为精巢成熟前期、精巢成熟后期表达量的6.5倍、13.4倍。研究表明,尽管CYP11a1基因在卵巢和精巢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不同,但CYP11a1基因在一定程度上与斑马鱼的性腺发育相关,其可能在促进斑马鱼精子成熟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CYP11a1基因 性腺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S变换地震高分辨率处理方法的改进及在流花11-1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孙雷鸣 万欢 +2 位作者 陈辉 冯全雄 何玉梅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4-237,共4页
相比较早的小波变换和傅氏变换,广义S变换具有更好的时频局部性,但也存在低频信息易损失、弱反射层易丢失等问题。对基于广义S变换的地震高分辨率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新的处理思路。这种基于广义S变换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在提取... 相比较早的小波变换和傅氏变换,广义S变换具有更好的时频局部性,但也存在低频信息易损失、弱反射层易丢失等问题。对基于广义S变换的地震高分辨率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新的处理思路。这种基于广义S变换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在提取并补偿高频信号的同时,也对低频信号进行了有效的保持。该项技术在流花11-1油田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广义S变换 方法改进 流花11-1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3个不同品种牛SLC11A1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晓菁 易新萍 +2 位作者 谷文喜 叶锋 钟旗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03-2110,共8页
【目的】溶质性载体蛋白家族成员l(SLC11A1)基因是一个主要的自然抗性候选基因,与多种胞内寄生病原菌的抵抗作用相关,研究克隆新疆褐牛、荷斯坦牛和西门塔尔牛SLC11A1基因启动子序列,分析启动子序列差异,为奶牛抗病育种提供辅助选择的... 【目的】溶质性载体蛋白家族成员l(SLC11A1)基因是一个主要的自然抗性候选基因,与多种胞内寄生病原菌的抵抗作用相关,研究克隆新疆褐牛、荷斯坦牛和西门塔尔牛SLC11A1基因启动子序列,分析启动子序列差异,为奶牛抗病育种提供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方法】分别采集新疆3个品种牛全血,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5ˊ端启动子区,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Cp Gplot、Repeat Masker、TFSEARCH、WWW Signal Scan及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对获得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获得SLC11A1基因启动子片段1 463 bp,且具有启动子活性,未发现Cp G岛的存在。新疆3个品种牛间SLC11A1基因启动子序列未出现差异,但与美国安格斯牛SLC11A1基因启动子序列存在4处差异。启动子区预测到SP1,NF1,Rel A-p65,GKLF,CPBP等12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并发现1个增强子区域(-734^-740),该序列存在两处短散的重复元件BOV-t A2、MIR3,以及重复DNA元件Charlie8。【结论】得到新疆地区3个品种牛SLC11A1基因启动子序列,并与安格斯牛SLC11A1基因启动子序列存在差异,为进一步研究SLC11A1基因多态性影响机体对胞内感染菌的抗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C11A1基因 启动子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法图集11G101-1钢筋构造问题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金燕 李剑慧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13-16,共4页
平法图集对建筑业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但依然存在构造缺漏,给工程技术人员带来新的困惑.根据多年的建筑工程经验及学习平法专著体会,对平法图集11G101-1中的钢筋构造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建议,对工程技术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平法图集 11G1011 钢筋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转基因小麦B73-6-1、B72-8-11b和B102-1-2品系 被引量:7
15
作者 曹际娟 徐君怡 +3 位作者 曹冬梅 张丕桥 栾凤侠 刘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6-159,共4页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转基因小麦B73-6-1、B72-8-11b和B102-1-2品系的鉴定方法。方法:以转基因小麦B73-6-1、B72-8-11b和B102-1-2为研究对象,在转基因小麦外源片段与小麦染色体重组的边界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以其他...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转基因小麦B73-6-1、B72-8-11b和B102-1-2品系的鉴定方法。方法:以转基因小麦B73-6-1、B72-8-11b和B102-1-2为研究对象,在转基因小麦外源片段与小麦染色体重组的边界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以其他多种转基因产品和非转基因小麦为对照进行特异性实验,以B73-6-1样品模拟制备10个含量梯度的添加样品进行灵敏度实验。结果:本研究设计的引物和探针具有很好的品系鉴定特异性,检测灵敏度可达到0.01%(m/m)。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可快速、准确地鉴定转基因小麦B73-6-1、B72-8-11b和B102-1-2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小麦 B73-6-1 B72-8-11b B102-1-2 品系鉴定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在饮食诱导性肥胖大鼠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云 孙岩 +1 位作者 胡刚 丁国宪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7-530,共4页
目的:探讨11-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type 1(11-βHSD1)在肥胖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饮食诱导的肥胖(DIO)大鼠模型,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织11-βHSD1的蛋白表达,同时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LPL、re-sistin、FA... 目的:探讨11-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type 1(11-βHSD1)在肥胖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饮食诱导的肥胖(DIO)大鼠模型,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织11-βHSD1的蛋白表达,同时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LPL、re-sistin、FAS等肥胖相关基因的表达,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TNFα等指标。结果:DIO组大鼠体重、体脂明显高于正常组,DIO组大鼠脂肪、脑、骨骼肌的11-βHSD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肥胖相关基因LPLr、esistin、FAS等在DIO组内脏脂肪的表达高于正常组,外周血脂、胰岛素DIO组高于正常组,但血糖、TNF-α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11-βHSD1在饮食诱导性肥胖大鼠相关组织的表达高于正常组,具有组织特异性;11-βHSD1在内脏脂肪组织的高表达促进肥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 饮食诱导 肥胖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在2型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晶晶 蔡金艳 郭姣 《食品与药品》 CAS 2017年第2期142-147,共6页
糖尿病(diabetes)系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其生物学作用障碍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成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的第三号健康杀手。其中2型糖尿病(T2DM)占90%以上,寻找治疗T2DM的新药物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研究表明,糖... 糖尿病(diabetes)系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其生物学作用障碍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成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的第三号健康杀手。其中2型糖尿病(T2DM)占90%以上,寻找治疗T2DM的新药物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是胰岛素的拮抗激素之一,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1β-hydroxy steroid dehydrogenase type 1,11β-HSD1)是糖皮质激素的代谢酶,可通过调节局部组织中有活性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影响机体内的糖脂代谢,因此11β-HSD1已成为治疗T2DM的靶点。本文就11β-HSD1在T2DM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 2型糖尿病 糖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黄瓜一代杂种甘丰11号的选育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庭红 刘桂英 +2 位作者 郭兰香 侯栋 岳宏忠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22,共3页
以C8 0 2 16为母本 ,Z85 30 2为父本配制的黄瓜一代杂种甘丰 11号 ,熟性早 ,产量高。果实长棒状 ,色绿 ,棱刺明显 ,瘤大且密。瓜长 32 .7cm ,单果质量 2 5 0g ,瓜把短 ,果形指数 8.2 ,商品性优良 ,高抗枯萎病 ,中抗霜霉病、细菌性角斑... 以C8 0 2 16为母本 ,Z85 30 2为父本配制的黄瓜一代杂种甘丰 11号 ,熟性早 ,产量高。果实长棒状 ,色绿 ,棱刺明显 ,瘤大且密。瓜长 32 .7cm ,单果质量 2 5 0g ,瓜把短 ,果形指数 8.2 ,商品性优良 ,高抗枯萎病 ,中抗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和缘枯病。一般产量 80 0 0kg·(6 6 7m2 ) -1左右 ,比对照增产 15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黄瓜 一代杂种 甘丰11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型基因微卫星多态性与肥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游娜 王继荣 +2 位作者 张鹏 鲁一兵 缪珩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0期1047-1050,I0005,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南京汉族人群中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型基因多态性与肥胖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择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型基因附近高杂合度微卫星DNA多态标记,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探查这一微卫星多态在... 目的:探讨中国南京汉族人群中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型基因多态性与肥胖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择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型基因附近高杂合度微卫星DNA多态标记,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探查这一微卫星多态在中国南京汉族人群156例(对照组)与128例肥胖症患者(肥胖组)中的基因频率分布差异。结果:该多态位点存在8种等位基因,CA重复序列分别重复13、14、15、16、17、18、19和20次,病例-对照群体分析结果表明,两组间等位基因频率总体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583,P=0.361)。但CA18等位基因肥胖组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1,P=0.020),可初步认为CA18等位基因与肥胖发生有关。结论: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型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肥胖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型基因 微卫星DNA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Neu-P11促进兔眼组织AQP1的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席守民 杨五彪 +1 位作者 马灵筠 李三强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34-937,共4页
目的观察褪黑素受体激动剂Neu-P11对眼压的影响以及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 protein 1,AQP1)在正常眼压兔眼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药物Neu-P11降低眼压的作用以及其与AQP1的相关性。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60眼),分为正常对照组和Neu-P11... 目的观察褪黑素受体激动剂Neu-P11对眼压的影响以及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 protein 1,AQP1)在正常眼压兔眼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药物Neu-P11降低眼压的作用以及其与AQP1的相关性。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60眼),分为正常对照组和Neu-P11组,每组各15只(30眼)。采用局部麻醉下双眼局部点眼法,50μmol·L-1Neu-P11点眼,每3 d做一次眼压测量实验。1个月后处死动物,留取包含角膜、虹膜、睫状体、房角及前部巩膜的眼前段组织,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AQP1转录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eu-P11组在局部用50μmol·L-1Neu-P11点眼后0.5 h(t=3.990,P=0.004)、1 h(t=5.704,P=0.000)、2 h(t=7.393,P=0.000)、3 h(t=4.445,P=0.002)、4 h(t=2.869,P=0.021)眼压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0μmol·L-1Neu-P11点眼,可使兔眼压降低,1 h达到最低(11.99±2.45)mmHg(1 kPa=7.5 mmHg),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6 h后恢复正常水平(18.66±2.42)mmHg(P=0.36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AQP1仅分布于睫状体非色素上皮细胞、虹膜色素上皮细胞等少数细胞胞质和胞浆中,而Neu-P11组角膜内皮细胞、虹膜基质血管内皮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睫状体非色素上皮细胞、小梁网组织细胞和Schlemm管的胞膜和胞浆均可见阳性表达颗粒,且阳性反应细胞数明显增多。Neu-P11组较正常对照组眼前节组织AQP1 mRNA表达上调,AQP1蛋白表达增高(为正常对照组的3.77倍),两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褪黑素受体激动剂Neu-P11能够降低兔眼压,并能够使兔眼组织中AQP1的表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1 眼压 褪黑素受体 Neu-P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