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种新型的10G以太网并行循环冗余校验设计
被引量:
2
1
作者
钟桂森
易清明
石敏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92-296,303,共6页
现有10G以太网中的循环冗余校验(CRC)编译码器不能同时兼顾计算速度与资源占用,为此,设计一种新型的10G以太网并行CRC编译码器。编码时,通过编码预处理解决不定长字节带来的CRC编码问题,简化CRC编码电路的设计。译码时,通过译码预处理...
现有10G以太网中的循环冗余校验(CRC)编译码器不能同时兼顾计算速度与资源占用,为此,设计一种新型的10G以太网并行CRC编译码器。编码时,通过编码预处理解决不定长字节带来的CRC编码问题,简化CRC编码电路的设计。译码时,通过译码预处理分离出以太网帧的帧校验序列(FCS)域,恢复编码预处理模块输出的数据,简化CRC校验电路的设计。在实现CRC编码校验时对传统的异或运算电路进行优化,降低运算电路门延时,提高运算速度,并能自动切换CRC编码校验方法以兼容现有以太网。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3种方法相比,该方法占用逻辑资源少,计算速度快,可实现实时性输出,同时满足10G以太网156.25 MHz的时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冗余校验
10
G以太网
并行
循环冗余校验魔数
门延时
逻辑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下一代以太网——10吉比特以太网
被引量:
4
2
作者
陈申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27,共4页
下一代以太网———10吉比特以太网的标准正在制定之中 ,本文着重介绍IEEE802.3ae工作组对10吉比特以太网标准的讨论 ,并阐述了10吉比特以太网与传统以太网尤其是吉比特以太网在技术上的区别 ,最后展望10吉比特以太网的各种应用 ,尤其是...
下一代以太网———10吉比特以太网的标准正在制定之中 ,本文着重介绍IEEE802.3ae工作组对10吉比特以太网标准的讨论 ,并阐述了10吉比特以太网与传统以太网尤其是吉比特以太网在技术上的区别 ,最后展望10吉比特以太网的各种应用 ,尤其是在MAN和WAN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
吉比特以太网
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万兆以太网MAC层控制器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
11
3
作者
曹政
李磊
陈明宇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74-978,共5页
根据IEEE802.3和802.3ae协议,设计实现了万兆以太网MAC层控制器.文中使用交叉流水CRC和异步双口RAM技术,解决了非固定数据宽度CRC编码/校验,以及与千兆以太网兼容两个关键问题.本文实现的控制器由发送、接收和管理三个模块组成.发送接...
根据IEEE802.3和802.3ae协议,设计实现了万兆以太网MAC层控制器.文中使用交叉流水CRC和异步双口RAM技术,解决了非固定数据宽度CRC编码/校验,以及与千兆以太网兼容两个关键问题.本文实现的控制器由发送、接收和管理三个模块组成.发送接收模块除实现发送和接收数据帧功能外,还包含了流量控制和协调子层的功能.管理模块实现了对MAC层控制器的灵活配置,并能够获得丰富的统计信息.后时序仿真的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可以满足万兆以太网对带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兆以太网
MAC
XGMII
C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万兆以太网媒体访问控制层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曹政
李磊
陈明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31-33,42,共4页
为了与10Gb/s的带宽相匹配,万兆以太网MAC层内部采用64位数据宽度,156.25MHz的工作频率。数据宽度的加宽和频率的提高给万兆以太网MAC层控制器的实现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些挑战表现在数据域边界获取,CRC编码/校验,高频电路设计以及与千...
为了与10Gb/s的带宽相匹配,万兆以太网MAC层内部采用64位数据宽度,156.25MHz的工作频率。数据宽度的加宽和频率的提高给万兆以太网MAC层控制器的实现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些挑战表现在数据域边界获取,CRC编码/校验,高频电路设计以及与千兆以太网兼容等方面。文章提出了使用辅助计数、交叉流水CRC、细化流水级和异步RAM等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并采用上述解决方案设计实现了万兆以太网MAC层控制器。对控制器进行后时序仿真的结果证实了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兆以太网
MAC
XGMII
CRC
后时序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万兆以太网物理层实现的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戴居丰
贺传峰
+3 位作者
毛陆虹
陈弘达
周毅
陈雄斌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1-26,共6页
在深入研究了最新高速以太网技术--万兆以太网(10GbE)的物理层实现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四路并行的甚短距离传输(VSR)技术实现传输距离在300m以内的局域和广域万兆以太网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和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子层的方法,从而实...
在深入研究了最新高速以太网技术--万兆以太网(10GbE)的物理层实现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四路并行的甚短距离传输(VSR)技术实现传输距离在300m以内的局域和广域万兆以太网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和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子层的方法,从而实现了万兆以太网整个物理层的功能.该方法具有构建方便、性能稳定和成本低等优点,能够满足在局域万兆以太网和较短距离上的广域万兆以太网的数据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太网
物理层
四路并行
甚短距离传输
物理媒质连接子层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万兆以太网的Cameralink数字图像光纤传输系统
被引量:
3
6
作者
王岩
张甫恺
+1 位作者
张维达
邹悦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0-82,87,共4页
针对当前工业相机在传输高分辨率和高帧频图像时的传输困难问题,设计了以FPGA为核心处理器的Cameralink数字图像光纤传输系统。系统采用SelectIO接口模块代替接口芯片,经数据处理后再通过万兆以太网模块完成2 Medium模式的Cameralink图...
针对当前工业相机在传输高分辨率和高帧频图像时的传输困难问题,设计了以FPGA为核心处理器的Cameralink数字图像光纤传输系统。系统采用SelectIO接口模块代替接口芯片,经数据处理后再通过万兆以太网模块完成2 Medium模式的Cameralink图像数据与AXI4-stream数据流之间的相互转换。实验表明:对于640×512分辨率、1 kHz帧频的2 Medium模式的Cameralink图像数据,可转化为AXI4-stream数据流进行高速、稳定的光纤传输。并在接收端将AXI4-stream数据流完整、实时地还原回2 Medium模式的Cameralink图像数据,解决了传输困难的问题,传输带宽为3.93 Gb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ERALINK
万兆以太网
数字图像
光纤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高速以太网技术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
5
7
作者
姚作宾
魏守水
程明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75-77,共3页
高速以太网技术以其速度快、带宽高且兼容性好 ,比传统标准以太网更具有强大的功能 ,是目前计算机高速网络的一个新的领域 .本文针对高速以太网技术的重要方面 ,着重讨论了千兆以太网和万兆以太网相互存在的技术特点 ,及 1 0GbE与弹性...
高速以太网技术以其速度快、带宽高且兼容性好 ,比传统标准以太网更具有强大的功能 ,是目前计算机高速网络的一个新的领域 .本文针对高速以太网技术的重要方面 ,着重讨论了千兆以太网和万兆以太网相互存在的技术特点 ,及 1 0GbE与弹性分组数据环 (RPR)结合产生的 1 0GRPR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特网
千兆以太网
万兆以太网
10
G
RPR
城域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东矿区井下万兆以太环网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
14
8
作者
崔柳
王占飞
熊鹰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8-83,119,共7页
针对煤矿井下数字通信系统多系统安装、多系统布设以及维护困难等问题,依据神东矿区区域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一网一站"系统的建设需求,提出了煤矿井下万兆以太环网的总体架构及设计原则,并对具体技术方案、网络拓扑结构等进行...
针对煤矿井下数字通信系统多系统安装、多系统布设以及维护困难等问题,依据神东矿区区域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一网一站"系统的建设需求,提出了煤矿井下万兆以太环网的总体架构及设计原则,并对具体技术方案、网络拓扑结构等进行了设计。实际应用表明,通过"一网"的建设,将井下的数字通信统一传输到地面进行处理,不仅减少了工程施工量和节省了建设成本,同时也优化了后期的设备维护,避免了以往各个系统单独传输的弊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东矿区
区域自动化
一网一站
万兆以太环网
数字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近场光通信的高铁大数据传输方案设计
被引量:
4
9
作者
唐骁
裘晓磊
蒋蔚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53,共4页
高速铁路进站后与站台之间数据传输会耗费大量时间,利用近场光通信技术可大大缩减传输时间。通过分析高铁停靠位置误差所需的传输覆盖范围,提出了基于近场光通信的高铁大数据传输方案设计,并完成了样机的研制和数据传输实验。实验结果证...
高速铁路进站后与站台之间数据传输会耗费大量时间,利用近场光通信技术可大大缩减传输时间。通过分析高铁停靠位置误差所需的传输覆盖范围,提出了基于近场光通信的高铁大数据传输方案设计,并完成了样机的研制和数据传输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技术可以在宽松的位置内,实现车地天线之间的自动对准,完成万兆高速数据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光通信
高铁数据传输
自动对准
万兆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万兆以太网交换芯片设计技术
被引量:
1
10
作者
王锦山
《中兴通讯技术》
2004年第B10期44-45,共2页
中国以IP为核心的宽带城域网建设正处于高峰阶段,给10G以太网为核心的城域以太网解决方案提供巨大的应用舞台。为了满足中国数据通信市场的需求。中兴通讯研制了10GE以太网产品。文章对这一产品进行了介绍,对其核心芯片———10GE交换...
中国以IP为核心的宽带城域网建设正处于高峰阶段,给10G以太网为核心的城域以太网解决方案提供巨大的应用舞台。为了满足中国数据通信市场的需求。中兴通讯研制了10GE以太网产品。文章对这一产品进行了介绍,对其核心芯片———10GE交换芯片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芯片的功能、关键技术及芯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产品
数据通信市场
GE
需求
核心
中兴通讯
交换芯片
功能
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万兆以太网技术讲座——(七):1OGbE技术应用
11
作者
王燊
王廷尧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53-54,共2页
1 10GbE技术在局域网(LAN)中的应用 10GbE技术标准支持多模和单模两类光纤,而规范的单模光纤传输距离从干兆以太网支持的5km提高到40km.
关键词
万兆以太网
10
GbE技术
局域网
城域网
存储域网
宽域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万兆以太网与RapidIO网络的互连与传输
被引量:
6
12
作者
左颜
柴小丽
顾燕飞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7年第8期134-139,共6页
伴随着各种高性能计算系统的不断发展,所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对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越来越重要。RapidIO是基于数据包交换的互连架构体系,是能满足各种高性能嵌入式系统需求的一种开放式互连技术标准。介绍了RapidIO的一些基本概念知识以...
伴随着各种高性能计算系统的不断发展,所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对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越来越重要。RapidIO是基于数据包交换的互连架构体系,是能满足各种高性能嵌入式系统需求的一种开放式互连技术标准。介绍了RapidIO的一些基本概念知识以及万兆以太网的发展现状,分析了RapidIO网络和万兆以太网的数据传输过程。介于有些实时数据需要在万兆以太网和RapidIO网络之间进行传输,提出了一种基于万兆以太网和RapidIO网络间数据转换的网关设计。在硬件平台中,充分使用资源设计并实现了10GE-RapidIO协议转换的网关嵌入式软件系统。采用IP-over-RapidIO技术,可以将以太网数据包封装进RapidIO数据包中实现以太网数据包在RapidIO网络中传输,即实现万兆以太网和RapidIO网络的互连互通。这种方法能使用户专注于上层应用开发,不必过多关注于系统底层复杂的强实时RapidIO技术细节。最终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对该网关设计的实用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IDIO
万兆以太网
IP-over-RapidIO
网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新型的10G以太网并行循环冗余校验设计
被引量:
2
1
作者
钟桂森
易清明
石敏
机构
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出处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92-296,303,共6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3B090800022)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金资助项目(2012gczxA003)
文摘
现有10G以太网中的循环冗余校验(CRC)编译码器不能同时兼顾计算速度与资源占用,为此,设计一种新型的10G以太网并行CRC编译码器。编码时,通过编码预处理解决不定长字节带来的CRC编码问题,简化CRC编码电路的设计。译码时,通过译码预处理分离出以太网帧的帧校验序列(FCS)域,恢复编码预处理模块输出的数据,简化CRC校验电路的设计。在实现CRC编码校验时对传统的异或运算电路进行优化,降低运算电路门延时,提高运算速度,并能自动切换CRC编码校验方法以兼容现有以太网。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3种方法相比,该方法占用逻辑资源少,计算速度快,可实现实时性输出,同时满足10G以太网156.25 MHz的时序要求。
关键词
循环冗余校验
10
G以太网
并行
循环冗余校验魔数
门延时
逻辑资源
Keywords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C)
10 gigabit ethernet
parallel
CRC magic number
gate delay
logical resource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下一代以太网——10吉比特以太网
被引量:
4
2
作者
陈申
机构
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技术第一研究所
出处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27,共4页
文摘
下一代以太网———10吉比特以太网的标准正在制定之中 ,本文着重介绍IEEE802.3ae工作组对10吉比特以太网标准的讨论 ,并阐述了10吉比特以太网与传统以太网尤其是吉比特以太网在技术上的区别 ,最后展望10吉比特以太网的各种应用 ,尤其是在MAN和WAN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
10
吉比特以太网
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
Keywords
10 gigabit ethernet
, full duplexing,
ethernet
access
分类号
TP393.1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万兆以太网MAC层控制器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
11
3
作者
曹政
李磊
陈明宇
机构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出处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74-978,共5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领域前沿青年创新基金项目(20056600-20)资助.
文摘
根据IEEE802.3和802.3ae协议,设计实现了万兆以太网MAC层控制器.文中使用交叉流水CRC和异步双口RAM技术,解决了非固定数据宽度CRC编码/校验,以及与千兆以太网兼容两个关键问题.本文实现的控制器由发送、接收和管理三个模块组成.发送接收模块除实现发送和接收数据帧功能外,还包含了流量控制和协调子层的功能.管理模块实现了对MAC层控制器的灵活配置,并能够获得丰富的统计信息.后时序仿真的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可以满足万兆以太网对带宽的要求.
关键词
万兆以太网
MAC
XGMII
CRC
Keywords
10
-
gigabit
ethernet
MAC
XGMII
CRC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万兆以太网媒体访问控制层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曹政
李磊
陈明宇
机构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出处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31-33,42,共4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领域前沿青年创新基金(20056600-20)
文摘
为了与10Gb/s的带宽相匹配,万兆以太网MAC层内部采用64位数据宽度,156.25MHz的工作频率。数据宽度的加宽和频率的提高给万兆以太网MAC层控制器的实现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些挑战表现在数据域边界获取,CRC编码/校验,高频电路设计以及与千兆以太网兼容等方面。文章提出了使用辅助计数、交叉流水CRC、细化流水级和异步RAM等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并采用上述解决方案设计实现了万兆以太网MAC层控制器。对控制器进行后时序仿真的结果证实了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万兆以太网
MAC
XGMII
CRC
后时序仿真
Keywords
10
-
gigabit
ethernet
MAC
XGMII
CRC
post place and route simulation
分类号
TP393.0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万兆以太网物理层实现的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戴居丰
贺传峰
毛陆虹
陈弘达
周毅
陈雄斌
机构
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1-26,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文摘
在深入研究了最新高速以太网技术--万兆以太网(10GbE)的物理层实现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四路并行的甚短距离传输(VSR)技术实现传输距离在300m以内的局域和广域万兆以太网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和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子层的方法,从而实现了万兆以太网整个物理层的功能.该方法具有构建方便、性能稳定和成本低等优点,能够满足在局域万兆以太网和较短距离上的广域万兆以太网的数据传输.
关键词
以太网
物理层
四路并行
甚短距离传输
物理媒质连接子层
数据传输
Keywords
10 gigabit ethernet
(
10
GbE), very short reach (VSR), 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 (PMA)
分类号
TP393.1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万兆以太网的Cameralink数字图像光纤传输系统
被引量:
3
6
作者
王岩
张甫恺
张维达
邹悦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出处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0-82,87,共4页
基金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90302086GX)。
文摘
针对当前工业相机在传输高分辨率和高帧频图像时的传输困难问题,设计了以FPGA为核心处理器的Cameralink数字图像光纤传输系统。系统采用SelectIO接口模块代替接口芯片,经数据处理后再通过万兆以太网模块完成2 Medium模式的Cameralink图像数据与AXI4-stream数据流之间的相互转换。实验表明:对于640×512分辨率、1 kHz帧频的2 Medium模式的Cameralink图像数据,可转化为AXI4-stream数据流进行高速、稳定的光纤传输。并在接收端将AXI4-stream数据流完整、实时地还原回2 Medium模式的Cameralink图像数据,解决了传输困难的问题,传输带宽为3.93 Gbit/s。
关键词
CAMERALINK
万兆以太网
数字图像
光纤传输
Keywords
Cameralink
10 gigabit ethernet
digital image
optical fiber transmission
分类号
TN929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高速以太网技术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
5
7
作者
姚作宾
魏守水
程明阳
机构
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75-77,共3页
基金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021090102)。
文摘
高速以太网技术以其速度快、带宽高且兼容性好 ,比传统标准以太网更具有强大的功能 ,是目前计算机高速网络的一个新的领域 .本文针对高速以太网技术的重要方面 ,着重讨论了千兆以太网和万兆以太网相互存在的技术特点 ,及 1 0GbE与弹性分组数据环 (RPR)结合产生的 1 0GRPR技术 。
关键词
因特网
千兆以太网
万兆以太网
10
G
RPR
城域网
Keywords
Internet
gigabit
ethernet
10
GbE
10
GRPR
MAN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东矿区井下万兆以太环网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
14
8
作者
崔柳
王占飞
熊鹰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教育部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重点实验室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汇华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8-83,119,共7页
文摘
针对煤矿井下数字通信系统多系统安装、多系统布设以及维护困难等问题,依据神东矿区区域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一网一站"系统的建设需求,提出了煤矿井下万兆以太环网的总体架构及设计原则,并对具体技术方案、网络拓扑结构等进行了设计。实际应用表明,通过"一网"的建设,将井下的数字通信统一传输到地面进行处理,不仅减少了工程施工量和节省了建设成本,同时也优化了后期的设备维护,避免了以往各个系统单独传输的弊病。
关键词
神东矿区
区域自动化
一网一站
万兆以太环网
数字通信
Keywords
Shendong mining area
regional automation
One Network to One Station
10
-
gigabit
ethernet
ring network
digital communications
分类号
TD918 [矿业工程—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近场光通信的高铁大数据传输方案设计
被引量:
4
9
作者
唐骁
裘晓磊
蒋蔚
机构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出处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53,共4页
文摘
高速铁路进站后与站台之间数据传输会耗费大量时间,利用近场光通信技术可大大缩减传输时间。通过分析高铁停靠位置误差所需的传输覆盖范围,提出了基于近场光通信的高铁大数据传输方案设计,并完成了样机的研制和数据传输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技术可以在宽松的位置内,实现车地天线之间的自动对准,完成万兆高速数据传输。
关键词
近场光通信
高铁数据传输
自动对准
万兆传输
Keywords
light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high-speed railway data transmission
automatic alignment
10 gigabit ethernet
分类号
TN929.11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万兆以太网交换芯片设计技术
被引量:
1
10
作者
王锦山
机构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康讯研究所
出处
《中兴通讯技术》
2004年第B10期44-45,共2页
文摘
中国以IP为核心的宽带城域网建设正处于高峰阶段,给10G以太网为核心的城域以太网解决方案提供巨大的应用舞台。为了满足中国数据通信市场的需求。中兴通讯研制了10GE以太网产品。文章对这一产品进行了介绍,对其核心芯片———10GE交换芯片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芯片的功能、关键技术及芯片功能。
关键词
中国
产品
数据通信市场
GE
需求
核心
中兴通讯
交换芯片
功能
IP
Keywords
ethernet
switch chip
10 gigabit ethernet
(
10
GE)
分类号
TP33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万兆以太网技术讲座——(七):1OGbE技术应用
11
作者
王燊
王廷尧
机构
天津光电通信产业集团
出处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53-54,共2页
文摘
1 10GbE技术在局域网(LAN)中的应用 10GbE技术标准支持多模和单模两类光纤,而规范的单模光纤传输距离从干兆以太网支持的5km提高到40km.
关键词
万兆以太网
10
GbE技术
局域网
城域网
存储域网
宽域网
Keywords
10 gigabit ethernet
(
10
GbE)
IEEE802.3ae standards
Physics Layer(PHY) of LAN and WAN
Network architectural Components
分类号
TP393.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万兆以太网与RapidIO网络的互连与传输
被引量:
6
12
作者
左颜
柴小丽
顾燕飞
机构
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
出处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7年第8期134-139,共6页
文摘
伴随着各种高性能计算系统的不断发展,所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对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越来越重要。RapidIO是基于数据包交换的互连架构体系,是能满足各种高性能嵌入式系统需求的一种开放式互连技术标准。介绍了RapidIO的一些基本概念知识以及万兆以太网的发展现状,分析了RapidIO网络和万兆以太网的数据传输过程。介于有些实时数据需要在万兆以太网和RapidIO网络之间进行传输,提出了一种基于万兆以太网和RapidIO网络间数据转换的网关设计。在硬件平台中,充分使用资源设计并实现了10GE-RapidIO协议转换的网关嵌入式软件系统。采用IP-over-RapidIO技术,可以将以太网数据包封装进RapidIO数据包中实现以太网数据包在RapidIO网络中传输,即实现万兆以太网和RapidIO网络的互连互通。这种方法能使用户专注于上层应用开发,不必过多关注于系统底层复杂的强实时RapidIO技术细节。最终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对该网关设计的实用性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RAPIDIO
万兆以太网
IP-over-RapidIO
网关
Keywords
RapidIO
10 gigabit ethernet
IP-over-RapidIO
gateway
分类号
TP302.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种新型的10G以太网并行循环冗余校验设计
钟桂森
易清明
石敏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下一代以太网——10吉比特以太网
陈申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万兆以太网MAC层控制器设计与实现
曹政
李磊
陈明宇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万兆以太网媒体访问控制层研究
曹政
李磊
陈明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万兆以太网物理层实现的研究
戴居丰
贺传峰
毛陆虹
陈弘达
周毅
陈雄斌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万兆以太网的Cameralink数字图像光纤传输系统
王岩
张甫恺
张维达
邹悦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高速以太网技术的应用探讨
姚作宾
魏守水
程明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神东矿区井下万兆以太环网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崔柳
王占飞
熊鹰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7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基于近场光通信的高铁大数据传输方案设计
唐骁
裘晓磊
蒋蔚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万兆以太网交换芯片设计技术
王锦山
《中兴通讯技术》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万兆以太网技术讲座——(七):1OGbE技术应用
王燊
王廷尧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万兆以太网与RapidIO网络的互连与传输
左颜
柴小丽
顾燕飞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