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Euler gamma函数Γ与一类L-函数的代数微分无关性
1
作者 李效敏 李奕萱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06-109,148,共5页
本文研究了Euler gamma函数Γ与满足公理(Ⅰ)—(Ⅴ)的L-函数类S中的L-函数的代数微分无关性问题,证明了S中的L-函数与Euler gamma函数Γ不满足任意给定的非平凡代数微分方程。本文的主要结果推广了李宝勤和叶专2016年的相应结果,改进了... 本文研究了Euler gamma函数Γ与满足公理(Ⅰ)—(Ⅴ)的L-函数类S中的L-函数的代数微分无关性问题,证明了S中的L-函数与Euler gamma函数Γ不满足任意给定的非平凡代数微分方程。本文的主要结果推广了李宝勤和叶专2016年的相应结果,改进了陈玮和王琼2021年的相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ler gamma函数Γ L-函数类S 微分无关性 代数微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assⅡ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与定性及群体感应系统鉴定 被引量:4
2
作者 吴林昊 钱宇 +1 位作者 汪慧超 薛秀恒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21,共7页
筛选具有Class Ⅱ细菌素群体感应系统广谱抑菌作用的乳酸菌并进行鉴定,为产Class Ⅱ细菌素乳酸菌的研究应用奠定基础。将排除过氧化氢和有机酸干扰作用的10株乳酸菌,经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蛋白酶K处理,采用牛津杯法筛选具有分泌细菌素... 筛选具有Class Ⅱ细菌素群体感应系统广谱抑菌作用的乳酸菌并进行鉴定,为产Class Ⅱ细菌素乳酸菌的研究应用奠定基础。将排除过氧化氢和有机酸干扰作用的10株乳酸菌,经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蛋白酶K处理,采用牛津杯法筛选具有分泌细菌素广谱抑菌效果的乳酸菌和最小抑菌实验检测其最小抑菌浓度,通过16S rDNA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设计合成乳杆菌Class Ⅱ细菌素5个操纵子plnEFI、plnJKLR、plnGHSTUV、plnABCD和plnMNOP的特异性引物,PCR和电泳鉴定L-4分泌Class Ⅱ细菌素基因群体感应系统,通过UPLC和尿素-SDS-PAGE确定细菌素的分子质量。L-4为可能具有广谱抑菌作用革兰氏阳性植物乳杆菌,它对指示菌产生的抑菌圈分别为(18.83±0.39)mm和(19.96±0.49)mm,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55μg/mL和57μg/mL;L-4具有分泌Class Ⅱ细菌素群体感应基因系统,能够分泌分子质量为10 ku蛋白类细菌素且符合Class Ⅱ细菌素分子量大小范围。L-4是1株具广谱抑菌作用且能分泌10 ku Class Ⅱ细菌素的植物乳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细菌素 16S rDNA鉴定 系统进化树 class Ⅱ细菌素群体感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高校科研赋能科技自立自强的现实困境与未来进路
3
作者 周翔宇 沈锦璐 吴伟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8,61,共11页
发挥“双一流”建设高校科研赋能科技自立自强的作用,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资源编排理论重在探究“动态的组织资源管理行动”,运用该理论搭建“资源组合构建资源集成捆绑资源杠杆... 发挥“双一流”建设高校科研赋能科技自立自强的作用,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资源编排理论重在探究“动态的组织资源管理行动”,运用该理论搭建“资源组合构建资源集成捆绑资源杠杆利用”三阶段模型,发现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赋能科技自立自强过程中存在资源分块配置与低质重复投资、资源流动梗塞与整合逻辑冲突、资源撬动不足与统筹机制缺失等困境。未来“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加强以重大需求为牵引的战略规划设计、完善资源跨界融通的制度保障机制、激活校地联动的产学研价值转化链,以赋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高校 科技自立自强 资源编排理论 高校科研赋能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转型发展中的校长角色与行动逻辑及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启示——基于王亚南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建 董泽芳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14,共12页
本研究依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路,从组织领导学视角对新中国成立后厦门大学首任校长王亚南的角色扮演、行为表征进行分析,发现其在厦门大学发展目标厘定、结构再造、技术提升的实践工作中分别扮演了擘画人、设计师、开拓者三种角色。... 本研究依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路,从组织领导学视角对新中国成立后厦门大学首任校长王亚南的角色扮演、行为表征进行分析,发现其在厦门大学发展目标厘定、结构再造、技术提升的实践工作中分别扮演了擘画人、设计师、开拓者三种角色。这对我国当下高水平大学从“985”“211”工程形塑的既有形态转向“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应有样态具有一定的启示:在高校类型与主体优势的根本遵循中呈现不同类型大学的应有功能;在教学改进与科研提升关系的平衡中推进基层学术组织的复合再造;在教师评价与知识生产的方式改革中重塑一流学术研究的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转型发展 王亚南 校长角色 行动逻辑 组织领导学 “双一流”建设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构建科技人文共同体 被引量:2
5
作者 何宁 赵思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1-101,共11页
数智时代下如何使科学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促进科技向善、向好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人文为科技赋值,科技为人文赋能,二者融合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语言文学作为人类文明的“根”... 数智时代下如何使科学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促进科技向善、向好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人文为科技赋值,科技为人文赋能,二者融合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语言文学作为人类文明的“根”与“魂”,其规范性、引领性和媒介性功能指引着数智技术进一步融入人类生活。而人文社科也需要借助科技力量,重新认识新时期知识生产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实践,以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姿态积极调适知识体系的内部结构和外在架构。推动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构建,是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格局持续动荡和人类社会转型变革背景下时代之问的有力回应,也是对中国新文科自主知识体系的积极探索。高品质学术期刊的引领与青年学者的智慧支持为推进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 数字化与智能化 新文科 自主知识体系 一流期刊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噪声分析与信噪比优化设计 被引量:24
6
作者 胡蓓 肖浩 +6 位作者 李建光 魏少鹏 李红斌 李永兵 王晓周 刘东伟 杨成惠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54-660,共7页
光纤电流互感器(FOCT)易受到各类噪声的影响而导致其测量准确度下降,尤其是在一次电流较小时,因此提高其信噪比是FOCT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全面分析FOCT的光信号噪声、信号检测噪声及外界环境引入的噪声源,给出了FOCT信噪比的计算方法,... 光纤电流互感器(FOCT)易受到各类噪声的影响而导致其测量准确度下降,尤其是在一次电流较小时,因此提高其信噪比是FOCT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全面分析FOCT的光信号噪声、信号检测噪声及外界环境引入的噪声源,给出了FOCT信噪比的计算方法,仿真了不同噪声对信噪比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样机。结果表明:通过提高探测器接收光功率、增加传感头敏感光纤圈数以及选择合适的闭环反馈相位调制偏置工作点等方法,可有效提高信噪比;以此为基础设计的FOCT样机,在额定电流为600 A时,可满足0.2S级要求,1%额定电流下信噪比高达30.2 d B,比差<0.61%,相差<12.39′。提出的信噪比优化设计方法,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对FOCT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电流互感器 噪声 信噪比 光功率 光纤圈数 偏置工作点 0.2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闭环光纤电流互感器小电流测量准确度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朝阳 雷林绪 王成昊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10,19,共5页
分析并验证了传感光纤圈数和数字量输出位数等两个因素,是影响数字闭环光纤电流互感器(D-FOCT)小电流测量准确度的主要原因,设计了D-FOCT小电流测量准确度试验,得出了在目前条件下,当传感光纤圈数大于25圈时,D-FOCT对3 kA额定电流的测... 分析并验证了传感光纤圈数和数字量输出位数等两个因素,是影响数字闭环光纤电流互感器(D-FOCT)小电流测量准确度的主要原因,设计了D-FOCT小电流测量准确度试验,得出了在目前条件下,当传感光纤圈数大于25圈时,D-FOCT对3 kA额定电流的测量准确度可以满足IEC60044-8标准中0.2S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电流互感器 数字闭环 小电流测量 0 2S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变换的地震相分析技术 被引量:31
8
作者 邹文 陈爱萍 +1 位作者 贺振华 顾汉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1期48-51,5,共4页
为全面准确地描述地震相特征,在地震相分析中引入了时频分析技术,如短时窗傅里叶变换、Cabor 变换、小波变换等。之后发展起来的 S 变换时频分析方法综合了短时窗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的优点,具有线性化、无损可逆性以及高时频分辨率等... 为全面准确地描述地震相特征,在地震相分析中引入了时频分析技术,如短时窗傅里叶变换、Cabor 变换、小波变换等。之后发展起来的 S 变换时频分析方法综合了短时窗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的优点,具有线性化、无损可逆性以及高时频分辨率等特性。阐述了 S 变换的基本理论,并利用 S 变换对理想的地震序列模型以及实际地震资料进行了地震相分析。通过对地震相特征的连续性以及振幅和频率变化特征的分析发现,对于规模较小的地震相体,在时间剖面上很难识别其层序内的地震相特征(特别是频率)随旅行时的变化情况,但在 S 变换的时频域内可以被清楚地体现出来。因此,在进行沉积环境识别时,可以利用 S 变换来提供有效地震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变换 时频分析 地震相 沉积相 Cohen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粗集与它的分解还原 被引量:55
9
作者 史开泉 崔玉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4-651,共8页
利用S 粗集(singularroughset)和它的两类形式:单向S 粗集(one directionsingularroughsets)和双向S 粗集(two directionsingularroughset) ,给出等价类的分解类、还原类、分解基、还原基的概念,提出S 粗集的分解定理、还原定理、分解... 利用S 粗集(singularroughset)和它的两类形式:单向S 粗集(one directionsingularroughsets)和双向S 粗集(two directionsingularroughset) ,给出等价类的分解类、还原类、分解基、还原基的概念,提出S 粗集的分解定理、还原定理、分解还原关系定理、最大属性集原理、最小属性集原理和属性安全性原理。S 粗集的分解、还原是粗系统中粗推理研究的理论基础。S 粗集是粗集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粗集 分解类 还原类 分解定理 还原定理 属性安全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可供学生选择的普通高中学校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李希贵 秦建云 郭学军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0-55,87,共7页
学生个性差异、学生自主发展需求已经成为我国普通高中教育面对的紧迫问题。围绕学生课程选择权的实现,北京十一学校以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发展为价值追求,以课程变革为抓手,构建了一套丰富多样的分层、分类、综合、特需课程体系... 学生个性差异、学生自主发展需求已经成为我国普通高中教育面对的紧迫问题。围绕学生课程选择权的实现,北京十一学校以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发展为价值追求,以课程变革为抓手,构建了一套丰富多样的分层、分类、综合、特需课程体系,使学生的课程选择成为可能;而随着选课走班制的深入实施,带动了学校管理制度的全面重建,实现了学生课程选择权的真正落地,从而使可供学生选择的普通高中学校课程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选择 普通高中 选课走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早期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4
11
作者 马文盛 刘健敏 +2 位作者 卢海燕 左艳萍 董福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名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18例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对照组12例未作矫治。治疗组治疗前后、对照组观察开始和结... 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名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18例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对照组12例未作矫治。治疗组治疗前后、对照组观察开始和结束时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采用Pancherz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ANB角、前牙覆盖、磨牙关系、下颌基骨位置、髁突位置和下颌长度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颌基骨位置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牙覆盖减小和磨牙关系改善主要来源于骨骼效应。结论Twin-block矫治器治疗生长快速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可有效改善前牙覆盖和磨牙关系。这种改善包括骨骼效应和牙齿效应,其中下颌骨矢状方向的生长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矫治器 早期矫治 安氏Ⅱ类错袷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nkel矫治器对安氏Ⅱ类错患者髁突和下颌位置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艳民 周力 +1 位作者 易新竹 陈扬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 了解Fr nkel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过程中,髁突和下颌位置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经Fr nkel矫治器治疗成功的安氏Ⅱ类错患者30例,男女各15例,对其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重叠分析。结果 ①前颅底结构重叠显... 目的 了解Fr nkel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过程中,髁突和下颌位置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经Fr nkel矫治器治疗成功的安氏Ⅱ类错患者30例,男女各15例,对其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重叠分析。结果 ①前颅底结构重叠显示治疗后患者的髁突点、下颌角点和颏前点发生明显的下移,同时男性患者颏前点发生明显的前移。②下颌结构重叠显示治疗后患者的髁突点发生明显的上移和后移(移位比约为2∶1) ,下颌角点相对颏部发生后移。结论 Fr nkel矫治器能刺激安氏Ⅱ类错患者髁突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 功能矫形治疗 安氏Ⅱ类错h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种群的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缪宁 史作民 +2 位作者 冯秋红 刘兴良 何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共6页
在择伐40年后的红桦-岷江冷杉次生林样地中,调查所有岷江冷杉个体的坐标、胸径和高度,根据胸径和树高将岷江冷杉分5个大小级。用点格局分析法(Ripley’s K函数)分析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内不同龄级个体的空间关联。结果表明:岷江冷杉... 在择伐40年后的红桦-岷江冷杉次生林样地中,调查所有岷江冷杉个体的坐标、胸径和高度,根据胸径和树高将岷江冷杉分5个大小级。用点格局分析法(Ripley’s K函数)分析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内不同龄级个体的空间关联。结果表明:岷江冷杉是个聚集型分布的种群,各龄级在多数尺度下呈聚集分布;随着尺度增大聚集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趋于随机分布,存在过渡到随机分布的特定尺度;大龄级个体的聚集分布可能主要取决于20世纪60年代的择伐干扰,小龄级个体的聚集分布可能与其母树种子散布的方式相关;各龄级间在小尺度范围内正关联较强,随尺度增大,空间关联趋于零,在所有尺度上都未出现负关联,种内关系协调;大树与中树在所有尺度上均是正关联;幼苗仅在7m的尺度内和幼树正关联,在所有尺度下和大树、中树和小树都不关联,相对独立于大龄级个体而存在。结合种群空间属性和不同生长阶段特性,可进行相应的人为干扰,以促进群落向择伐前的箭竹岷江冷杉林进展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冷杉 空间分布格局 空间关联 Ripley’s K函数 大小级 亚高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信任评估模型 被引量:39
14
作者 张琳 刘婧文 +1 位作者 王汝传 王海艳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7-173,共7页
针对已有的信任证据模型不能快速有效地处理分布式网络中存在的恶意攻击,且缺乏关于三元信任关系组的信任归一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信任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持续序列的基本可信度函数和基于评估函数的信任评估方... 针对已有的信任证据模型不能快速有效地处理分布式网络中存在的恶意攻击,且缺乏关于三元信任关系组的信任归一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信任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持续序列的基本可信度函数和基于评估函数的信任评估方法,使得模型能更快地抑制恶意节点,并且评估结果更贴近现实值。通过分析与仿真,验证了本模型具有抑制聚集信任攻击的有效性和健壮性,同时信任评估方法更具合理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证据理论 信任评估模型 基本概率分配函数 类概率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分类支持向量机的电压暂降源识别 被引量:26
15
作者 吕干云 方奇品 蔡秀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51-155,共5页
S变换具有很好的时频分析能力,能精确提取突变信号的关键特征信息。在分析S变换原理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分类支持向量机的电压暂降源识别方法。用S变换对电压暂降信号进行时频分析,提取各类暂降特征;用多分类支持向量机对特征进行训... S变换具有很好的时频分析能力,能精确提取突变信号的关键特征信息。在分析S变换原理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分类支持向量机的电压暂降源识别方法。用S变换对电压暂降信号进行时频分析,提取各类暂降特征;用多分类支持向量机对特征进行训练与识别。通过仿真算例验证,该方法能有效识别电压暂降源,可应用于电能质量监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S变换 多分类支持向量机 电压暂降源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形矫治器矫治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类错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勇 罗颂椒 +5 位作者 赵志河 袁晓 郑翼 刘颖 米晓晖 倪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 探讨摆形矫治器矫治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类错的疗效及对牙颌面的影响。方法 对30例样 本(低角组、均角组、高角组各10例)治疗前后的24项X线头影测量指标进行测量和比较分析。结果 上颌磨牙在 不同的垂直骨面型中远中... 目的 探讨摆形矫治器矫治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类错的疗效及对牙颌面的影响。方法 对30例样 本(低角组、均角组、高角组各10例)治疗前后的24项X线头影测量指标进行测量和比较分析。结果 上颌磨牙在 不同的垂直骨面型中远中移动的距离不同,低角组移动最小,高角组移动最大;上颌磨牙在3组中均被压低,但差 别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样本第一双尖牙向近中移动量和前牙覆盖增加量不同,低角组最多,高角组最少。结论 摆 形矫治器可有效远中移动磨牙,在不同的垂直骨面型磨牙均被压低,为摆形矫治器用于矫治AngleⅡ类高角患者提 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形矫治器 磨牙远中移动 垂直骨面型 安氏Ⅱ类错H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操作系统安全结构框架中应用类通信安全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郑志蓉 蔡谊 沈昌祥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22-328,共7页
经典的BLP模型是解决保密性问题的理论基础 ,Biba模型是一种简明易实现的完整性模型 在应用系统中数据的共享和安全是一对矛盾 在将应用系统抽象为应用类的基础上 ,引入完整性规则集代表信息的可信度 ,结合BLP模型和Biba模型构造了一... 经典的BLP模型是解决保密性问题的理论基础 ,Biba模型是一种简明易实现的完整性模型 在应用系统中数据的共享和安全是一对矛盾 在将应用系统抽象为应用类的基础上 ,引入完整性规则集代表信息的可信度 ,结合BLP模型和Biba模型构造了一种应用类通信的安全模型 ,并给出了模型的形式化描述和正确性证明 应用类通信安全模型不仅解决了保密性问题 ,而且解决了完整性问题 以支持B/S文电传输应用系统的安全为例 ,给出了在操作系统中实现应用类通信安全模型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系统 应用类 BLP模型 BIBA模型 B/S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次指数族的卷积根的封闭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开永 王岳宝 张雅文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7-52,共6页
设F是支撑在(-∞,∞)上的分布函数.v是一个取有限个整数值的非负随机变量,F*v为F的v重卷积.在一定条件下,本文得到了如下结论:对任意0≤γ<∞,F*v∈S(γ)F∈S(γ).特别地,若v≡n,n≥2,本文得到了支撑在(-∞,∞)上的S(γ)族的卷积根... 设F是支撑在(-∞,∞)上的分布函数.v是一个取有限个整数值的非负随机变量,F*v为F的v重卷积.在一定条件下,本文得到了如下结论:对任意0≤γ<∞,F*v∈S(γ)F∈S(γ).特别地,若v≡n,n≥2,本文得到了支撑在(-∞,∞)上的S(γ)族的卷积根的封闭性.上述所得结果推广了[2]对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族 卷积根 封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cherz分析法评价头帽型肌激动器矫治骨性Ⅱ类错的疗效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军梅 陈虹羽 张丽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7-560,共4页
目的通过Pancherz分析法评价头帽型肌激动器(HGAC)在矫治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1分类错患者中对牙和颌骨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5例ANB角大于等于5°、覆盖大于6 mm、磨牙远中关系的错患者为研究对象,戴用HGAC矫治8~12个月,每天戴... 目的通过Pancherz分析法评价头帽型肌激动器(HGAC)在矫治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1分类错患者中对牙和颌骨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5例ANB角大于等于5°、覆盖大于6 mm、磨牙远中关系的错患者为研究对象,戴用HGAC矫治8~12个月,每天戴用时间不少于14 h,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采用Pancherz分析法分析治疗前后上下颌骨和牙齿位置的变化,统计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后SNA角减小(P<0.05),SNB角变化不明显(P>0.05),Go/Me、co/OLP、ML/NSL增大,ANB角减小,pg/OLP增大,下切牙角增加,上切牙角减小(P<0.05);覆盖情况改善,其中骨因素44.64%,牙因素55.36%;下磨牙前移,磨牙关系得以改善,其中骨因素65.65%,牙因素34.35%。结论HGAC矫治骨性Ⅱ类1分类错,可有效地内收远移上牙列,刺激髁突和关节窝的改建,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在前牙覆盖改善中,牙因素大于骨因素;在磨牙关系改善中,骨因素大于牙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Ⅱ类1分类错 头帽肌激动器 PANCHERZ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体育课程现状调查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丽娟 张建华 许世岩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45,48,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问卷调查法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体育课程现状进行了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 宁夏回族自治区 义务教育 中小学 体育课程 课程改革 体育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