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O+CoO)/活性炭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先友 黄庆华 +1 位作者 李俊 戴春岭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2-127,共6页
以表面包覆7%Co(OH)2的球形Ni(OH)2为原料,在450℃热分解得到(NiO+CoO)粉末,将其与活性炭(AC)按不同质量比混合均匀,得到超级电容器用(NiO+CoO)/AC复合电极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等方法对样品进行物理... 以表面包覆7%Co(OH)2的球形Ni(OH)2为原料,在450℃热分解得到(NiO+CoO)粉末,将其与活性炭(AC)按不同质量比混合均匀,得到超级电容器用(NiO+CoO)/AC复合电极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等方法对样品进行物理性能测试,用循环伏安(CV)法研究不同配比的(NiO+CoO)/AC复合电极在6 mol/L KOH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并对复合电极材料模拟电容器与活性炭模拟电容器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在6 mol/L KOH电解液中,当复合材料中的(NiO+CoO)质量分数为6%时,所制备的单电极比电容量最大,为240 F/g,比纯活性炭电极的比电容(约160 F/g)提高50%;复合电极模拟电容器具有较好的可逆性和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复合电极材料 (nio+coo)混合物 比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2O3、CoO和NiO对KX催化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惠海涛 高俊华 +1 位作者 刘平 张侃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31,共6页
采用离子交换法和浸渍法制备了x%Fe2O3/KX、y%CoO/KX和z%NiO/KX催化剂,通过ICP-AES、TG、Py-IR和TPD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铁族元素氧化物Fe2O3、CoO和NiO改性KX对催化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x%Fe2O3/KX催化... 采用离子交换法和浸渍法制备了x%Fe2O3/KX、y%CoO/KX和z%NiO/KX催化剂,通过ICP-AES、TG、Py-IR和TPD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铁族元素氧化物Fe2O3、CoO和NiO改性KX对催化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x%Fe2O3/KX催化剂,随着KX上Fe2O3负载量的逐渐增大,甲醇转化率逐渐提高,乙苯收率先升高后降低,苯乙烯收率逐渐降低;对于y%CoO/KX催化剂,随着KX上CoO负载量的逐渐增大,甲醇转化率明显提高,乙苯收率先升高后降低,苯乙烯收率急剧降低;对于z%NiO/KX催化剂,随着KX上NiO负载量的逐渐增大,甲醇转化率有微弱的降低,乙苯和苯乙烯收率均急剧降低,甲苯脱烷基产物苯的收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甲醇 侧链烷基化 乙苯 苯乙烯 KX FE2O3 coo n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CoO-NiO氧敏材料的缺陷化学及电导特性研究
3
作者 周东祥 吕文中 +1 位作者 黎步银 龚树萍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11-416,共6页
本文用点缺陷理论分析了MgO-CoO-NiO系氧敏材料的缺陷模型.并测量了MgO-CoO-NiO材料的高温电导与氧分压的关系.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该材料的缺陷化学及电导特性,对其禁带宽度及缺陷的热力学参数进行了理论... 本文用点缺陷理论分析了MgO-CoO-NiO系氧敏材料的缺陷模型.并测量了MgO-CoO-NiO材料的高温电导与氧分压的关系.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该材料的缺陷化学及电导特性,对其禁带宽度及缺陷的热力学参数进行了理论估算.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得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coo-nio 氧敏材料 点缺陷 电导 氧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O-CoO复合掺杂对高B_s低损耗MnZn铁氧体性能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于丕风 杨仕清 +2 位作者 梁桃华 余信云 张伟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1031-21034,共4页
采用传统氧化物工艺制备了NiO-CoO掺杂的MnZn软磁铁氧体材料。研究了NiO、CoO复合掺杂对高Bs低损耗的MnZn铁氧体微结构及电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0.1%(质量分数)CoO和1.28%(质量分数)NiO的MnZn铁氧体晶粒生长均匀,具有较高的饱和... 采用传统氧化物工艺制备了NiO-CoO掺杂的MnZn软磁铁氧体材料。研究了NiO、CoO复合掺杂对高Bs低损耗的MnZn铁氧体微结构及电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0.1%(质量分数)CoO和1.28%(质量分数)NiO的MnZn铁氧体晶粒生长均匀,具有较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最低损耗点位于100℃。随着NiO掺杂量的增加,最低功耗点向高温方向移动。CoO掺杂导致材料密度增大,功耗降低。在钟罩炉中按特定烧结曲线烧结MnZn铁氧体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μi=2 198,Pcv=319kW/m3,Bs=540mT(T=25℃),Bs=451mT(T=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ZN功率铁氧体 饱和磁感应强度 磁性能 nioGcoo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序双组分氧化物CoO-NiO/MCM-41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5
作者 叶剑 闫继娜 +2 位作者 施剑林 阮美玲 华子乐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77-680,共4页
在碱性条件下用组装的方法得到了高负载量,均匀分布的CoO-NiO负载型MCM-41介孔材料,并采用XRD、BET、HREM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oO,NiO双组分氧化物已成功地组装进入了MCM-41的有序孔道,在CoO,NiO组装过程中,CoO,NiO含... 在碱性条件下用组装的方法得到了高负载量,均匀分布的CoO-NiO负载型MCM-41介孔材料,并采用XRD、BET、HREM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oO,NiO双组分氧化物已成功地组装进入了MCM-41的有序孔道,在CoO,NiO组装过程中,CoO,NiO含量分别为7.53wt%和5.94wt%时,介孔材料的有序结构没有遭到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nio/MCM-41 组装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基红盐光度法测定CoO-NiO/Al_2O_3催化剂中钴含量
6
作者 段微微 闻红芬 黄一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49-849,860,共2页
关键词 Al2O3 钴含量 催化剂 光度法测定 亚硝基红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nio co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O_(3)/Ni_(2)O_(3)密着剂对搪瓷涂层界面行为及密着机制的影响
7
作者 洪昊 李文生 +2 位作者 李翠霞 俞雷 张婷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92-99,191,共9页
目的以镍、钴氧化物密着剂为基础,探索其协同作用及氧化态对碳钢搪瓷涂层密着界面反应过程的影响机制,以期进一步提升搪瓷涂层的密着性能。方法采用磨加法在Q235钢基体上制备了分别含有质量分数为1%Ni_(2)O_(3)、1%Co_(2)O_(3)、0.5%Ni_... 目的以镍、钴氧化物密着剂为基础,探索其协同作用及氧化态对碳钢搪瓷涂层密着界面反应过程的影响机制,以期进一步提升搪瓷涂层的密着性能。方法采用磨加法在Q235钢基体上制备了分别含有质量分数为1%Ni_(2)O_(3)、1%Co_(2)O_(3)、0.5%Ni_(2)O_(3)+0.5%Co_(2)O_(3)和0.5%NiO+0.5%CoO密着剂(组合)的4种搪瓷涂层,通过落重冲击和拉脱附实验评价了涂层的结合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电子探针对涂层界面反应和元素扩散机制进行分析。结果Co_(2)O_(3)比Ni_(2)O_(3)密着剂更易在界面处形成沉积层,Ni_(2)O_(3)在烧结过程中释放的氧气会促进钴的密着反应,Co^(2+)/Co^(3+)向界面处扩散促进了Ni^(2+)的扩散并在界面处形成沉积层,可见同时磨加镍、钴氧化物密着剂具有一定的协同促进作用。Co^(3+)高的标准电极电位促进了釉层与基体的电偶腐蚀反应,使界面处的枝晶数量增加。结论钴密着剂具有比镍密着剂更优的密着性能,高价态氧化物有利于促进界面密着反应,因此Ni_(2)O_(3)+Co_(2)O_(3)密着剂组合比NiO+CoO具有更优的密着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搪瓷涂层 coo/Co_(2)O_(3) nio/Ni_(2)O_(3) 密着 界面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共熔化合物辅助化学沉淀法制备NiO纳米晶体
8
作者 王少飞 施利毅 +1 位作者 冯欣 马书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15,共3页
以Ni(NO3)2和NH4HCO3为原料,用化学沉淀法制备出的前驱体,经加入低共熔混合物煅烧后,得到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较好的立方相纯NiO纳米晶体,平均粒度约为25nm。考察了低共熔混合物的加入对NiO粒度和形貌的影响情况,并初步探讨了低共熔混... 以Ni(NO3)2和NH4HCO3为原料,用化学沉淀法制备出的前驱体,经加入低共熔混合物煅烧后,得到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较好的立方相纯NiO纳米晶体,平均粒度约为25nm。考察了低共熔混合物的加入对NiO粒度和形貌的影响情况,并初步探讨了低共熔混合物在纳米NiO制备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法 纳米nio 低共熔混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膦酸基低共熔溶剂浸出镍/钴氧化物试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何喜红 王薪尧 +2 位作者 崔雅茹 李倩 李林波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5-200,共6页
研究了以氯化胆碱和苯基次膦酸组成的低共熔溶剂(DES)浸出Ni_(2)O_(3)、NiO、Co_(2)O_(3)和CoO的性能,考察了浸出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和温度对氧化物浸出率的影响,利用对数定律方程分析了浸出动力学,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吸收... 研究了以氯化胆碱和苯基次膦酸组成的低共熔溶剂(DES)浸出Ni_(2)O_(3)、NiO、Co_(2)O_(3)和CoO的性能,考察了浸出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和温度对氧化物浸出率的影响,利用对数定律方程分析了浸出动力学,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吸收光谱分析了浸出机制。结果表明:延长浸出时间,增大液固体积质量比,升高浸出温度,均可提高氧化物浸出率;相同条件下,DES对Ni_(2)O_(3)和Co_(2)O_(3)的浸出率分别高于对NiO和CoO的浸出率;浸出过程受化学反应控制,Ni_(2)O_(3)、NiO、Co_(2)O_(3)和CoO的浸出反应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11、94.0、82.3和65.0 kJ/mol;Ni_(2)O_(3)、NiO浸出液中,Ni均以正二价形式存在,配位构型为八面体,PO参与了配位;Co_(2)O_(3)和CoO浸出液中,Co均以正二价形式存在,配位构型为四面体,PO也参与了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苯基次膦酸 Ni_(2)O_(3)/nio Co_(2)O_(3)/coo 浸出 动力学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富锂正极材料Li[Li_(0.2)Ni_(0.16)Mn_(0.56)Co_(0.06)Al_(0.02)]O_2的合成和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叶艳艳 张海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5-47,共3页
用溶胶-凝胶法首次合成了富锂正极材料Li[Li0.2Ni0.16Mn0.56Co0.06Al0.02]O2,它可以看成是Li[Li1/3Mn2/3]O2和LiNi0.4Mn0.4Co0.15Al0.05O2形成的固溶体。XRD测试表明该材料具有ɑ-NaFeO2层状结构,用SEM观察材料粒径为100nm左右。充放电... 用溶胶-凝胶法首次合成了富锂正极材料Li[Li0.2Ni0.16Mn0.56Co0.06Al0.02]O2,它可以看成是Li[Li1/3Mn2/3]O2和LiNi0.4Mn0.4Co0.15Al0.05O2形成的固溶体。XRD测试表明该材料具有ɑ-NaFeO2层状结构,用SEM观察材料粒径为100nm左右。充放电测试得到,材料在2~4.8V范围内,0.1C的电流下,20℃时,首次放电比容量达221.8mAh/g,库伦效率为85.3%;55℃时,首次放电比容量达281.7mAh/g,库伦效率为93.0%;且该材料具有很好的循环稳定性及优良的倍率性能。通过循环伏安测试分析了该材料的充放电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Li0 2Ni0 16Mn0 56Co0 06Al0 02]O2 层状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