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可靠传输的节能路由算法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华 柴乔林 杜胜永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27,共3页
提出了一种保证数据可靠传输的节能算法。该算法根据各节点的最多剩余能量(MRE)在感知区域内建立以sink节点为根的源路由树,以剩余能量少于ε的节点作为叶子节点。若数据传输过程中有中间节点死亡,则调用可靠路由算法;并利用ARQ机制检... 提出了一种保证数据可靠传输的节能算法。该算法根据各节点的最多剩余能量(MRE)在感知区域内建立以sink节点为根的源路由树,以剩余能量少于ε的节点作为叶子节点。若数据传输过程中有中间节点死亡,则调用可靠路由算法;并利用ARQ机制检测是否有数据包丢失,采用hop-by-hop机制进行重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可靠传输 最多剩余能量 hop—by—hop 路径变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参考辐射的建立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慧莉 张延生 +1 位作者 张敏 姚小丽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00-208,共9页
依据国家标准建立了用于校准β剂量(率)仪和计量计并确定其能量响应的β参考辐射。在其刻度位置上的β剂量率,用外推室系统进行了定度和验证。
关键词 参考辐射 剂量率 Β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能量法剩余静校正的改进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波 尹成 +2 位作者 潘树林 陈光明 李轩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0-354,共5页
常规最大能量法在处理复杂地区具有大时移量的低信噪比地震资料时容易出现"周波跳跃"现象,使得算法收敛于局部极值,造成构造假象。为此,本文提出了提高信噪比、压制"周波跳跃"现象的改进措施。其内容包括:使用模型... 常规最大能量法在处理复杂地区具有大时移量的低信噪比地震资料时容易出现"周波跳跃"现象,使得算法收敛于局部极值,造成构造假象。为此,本文提出了提高信噪比、压制"周波跳跃"现象的改进措施。其内容包括:使用模型道多道混波技术提高信噪比,改善模型道质量;使用慢速扩展相空间技术,避免"周波跳跃"现象;使用静校正量的空间约束滤波,克服静校正处理的"零空间"漂移现象。理论模型试验和实际资料的应用结果说明,采取本文改进措施能够进一步提高常规最大能量法在复杂地区剩余静校正处理中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静校正 最大能量法 地震数据处理 周波跳跃 “零空间”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异构传感器网络分布式部署算法 被引量:7
4
作者 秦宁宁 余颖华 吴德恩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5-102,共8页
针对移动异构传感器网络中的最大覆盖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分布式部署算法。该算法依据节点坐标及其感知范围而更新目标划分子区间,使子区间内的各个节点能结合自身及其delaunay邻居节点当前的几何位置和剩余能量值确定速度向量,同时利... 针对移动异构传感器网络中的最大覆盖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分布式部署算法。该算法依据节点坐标及其感知范围而更新目标划分子区间,使子区间内的各个节点能结合自身及其delaunay邻居节点当前的几何位置和剩余能量值确定速度向量,同时利用节点的移动特性,使调整后的网络最大化覆盖目标区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提高网络覆盖率和协调速度的同时,能兼顾网络节点剩余能量的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网络 最大覆盖 目标划分子区间 速度向量 剩余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融合残差点信息的改进的多基线InSAR高程重建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谢先明 唐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59-1165,共7页
针对不连续地形难以精确重建地形高程的问题,将干涉图残差点和相邻像素点差异比较相结合的坏点判断方法与基于全变分能量函数的最大后验估计算法结合起来,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多基线InSAR高程重建方法。该方法利用干涉图残差点和相邻像... 针对不连续地形难以精确重建地形高程的问题,将干涉图残差点和相邻像素点差异比较相结合的坏点判断方法与基于全变分能量函数的最大后验估计算法结合起来,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多基线InSAR高程重建方法。该方法利用干涉图残差点和相邻像素点差异比较对不连续点计算原理的不同,对基于全变分能量函数的最大后验估计算法重建的预估地形高程图进行坏点判断,有效判断出高程图不连续点中由于噪声或计算误差引起的坏点,并对预估地形高程图中坏点进行适当加权更新获得最终估计的地形高程图。该文算法在保留基于全变分能量函数的最大后验估计算法简便的优点的同时提高了目标地形高程的估计精度。最后通过2种不同类型地形的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程重建 多基线 残差点 最大似然估计 能量函数 最大后验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四阶累积量子函数改进剩余静校正量的计算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波 潘树林 陈辉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7-231,239,共6页
针对复杂山地地震勘探中常规剩余静校正方法在处理低信噪比和大时移量的转换波资料时出现的"周波跳跃"现象,引入了四阶累积量子函数进行时间延迟估计。利用常规最大能量法对包含高斯噪声的低信噪比、大时移量模型地震数据进... 针对复杂山地地震勘探中常规剩余静校正方法在处理低信噪比和大时移量的转换波资料时出现的"周波跳跃"现象,引入了四阶累积量子函数进行时间延迟估计。利用常规最大能量法对包含高斯噪声的低信噪比、大时移量模型地震数据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了应用互相关函数和四阶累积量子函数进行时间延迟估计的效果。模型试验发现,互相关函数对模型地震资料处理效果较差,得到的时间延迟出现整体漂移,构造成像出现严重的"周波跳跃"现象,与模型构造不符;而四阶累积量子函数处理效果较好,得到的时间延迟与期望输出几乎完全吻合,符合模型构造。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对低信噪比、大时移量的转换波实际数据进行了试验,对采用上述两种函数估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叠加剖面成像效果都较好,进一步对中层和深层进行比较发现,利用互相关函数估算的结果出现了串相位现象,而利用四阶累积量子函数估算的结果更符合实际地质构造。上述试验证明了四阶累积量子函数能很好地压制高斯噪声,特殊资料(含有高斯噪声)和一般资料的应用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能量法 剩余静校正 周波跳跃 高斯分布噪声 四阶累积量 互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脉冲型地震动横向激励下附加SCEB双柱式桥墩结构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董慧慧 李辉 杜修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2-546,共15页
为了研究桥墩结构的震后功能可恢复性,针对附加自复位耗能支撑(self-centering energy dissipation braces,SCEB)双柱式桥墩结构进行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的地震易损性分析,采用最大侧移率和残余侧移率作为性能指标,系统探讨其在近场脉... 为了研究桥墩结构的震后功能可恢复性,针对附加自复位耗能支撑(self-centering energy dissipation braces,SCEB)双柱式桥墩结构进行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的地震易损性分析,采用最大侧移率和残余侧移率作为性能指标,系统探讨其在近场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的失效概率.为了对比分析,同时选取60条远场无脉冲型地震动记录对附加SCEB桥墩结构进行了易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小震作用下,SCEB仅为桥墩结构提供刚度和承载力,在大震作用下还可提供耗能能力,同时可以提供良好的自复位能力;附加SCEB可有效降低桥墩结构在近场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的失效概率(最大侧移率和残余侧移率),特别是残余侧移率;附加SCEB桥墩结构在近场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的失效概率大于远场无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的失效概率.自复位耗能支撑可有效减小桥墩结构的失效概率,提高桥墩结构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脉冲型地震动 自复位耗能支撑 双柱式桥墩 最大侧移率 残余侧移率 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温度对(Nd_(0.947)Dy_(0.053))_(15)(Fe_(0.83)Co_(0.17))77B_8永磁体剩磁的影响
8
作者 顾正飞 周怀营 +1 位作者 庄应烘 张伟华 《金属科学与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47-51,共5页
本文用磁测量和差热分析等技术,研究了(Nd_(0.947)Dy_(0.053))_(15)(Fe_(0.83)Co_(0.17))_(77)B_8合金的剩磁(Br)和最大磁能积(BH)_(max)与烧结温度(T)的关系。合金的Br主要取决于烧结温度,而时效处理对Br的影响甚小。(BH)_(max)与Br^2... 本文用磁测量和差热分析等技术,研究了(Nd_(0.947)Dy_(0.053))_(15)(Fe_(0.83)Co_(0.17))_(77)B_8合金的剩磁(Br)和最大磁能积(BH)_(max)与烧结温度(T)的关系。合金的Br主要取决于烧结温度,而时效处理对Br的影响甚小。(BH)_(max)与Br^2成正比关系。对于所研究的磁体,最佳烧结温度为1100℃,最佳剩磁Br=1.250T,(BH)_(max)=286.1KJ/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磁合金 剩磁 烧结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的无人机集群组网分簇算法 被引量:21
9
作者 王沁飞 南建国 +2 位作者 黄金科 王彪 贾镇泽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00-1503,1514,共5页
在无人机集群组网中,节点的高速移动会造成网络拓扑结构更新频繁,使网络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分簇能够增大网络容量,实现空间资源的复用,是优化网络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针对大规模、高速移动的网络环境,提出了多参数加权分簇算法。该算... 在无人机集群组网中,节点的高速移动会造成网络拓扑结构更新频繁,使网络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分簇能够增大网络容量,实现空间资源的复用,是优化网络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针对大规模、高速移动的网络环境,提出了多参数加权分簇算法。该算法将最大速度相似度分簇算法中的分簇指标引入到加权分簇算法中,并且对链路保持率、节点度差、节点剩余能量进行改进,综合考虑这四种参数,通过加权组合的方式选举具有最大权重的网络节点作为簇头。仿真结果表明,该分簇算法不仅能够减少簇的数量和簇间切换率,提高分簇的稳定性,而且能够延长最小节点生存时间,改善网络的整体续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集群组网 分簇算法 最大速度相似度 链路保持率 节点度 剩余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自由度体系残余位移分析及损伤评价 被引量:7
10
作者 马高 孙熠辉 李惠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9-117,共9页
结构经历地震后的残余位移可作为结构震后可修复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结构的残余位移对于地震灾区震损结构性能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双线型单自由度体系为计算模型,选取了中国规范对应的4种场地120条地震动,通过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 结构经历地震后的残余位移可作为结构震后可修复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结构的残余位移对于地震灾区震损结构性能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双线型单自由度体系为计算模型,选取了中国规范对应的4种场地120条地震动,通过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分析了场地条件、屈服后刚度比、强度折减系数和周期等参数对残余位移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场地条件、屈服后刚度比和周期是影响残余位移的主要因素,强度折减系数对残余位移的影响不大。相关性分析表明,结构的残余位移与最大位移、滞回耗能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以Park-Ang损伤模型为基础,提出了震后单自由度体系基于残余位移的损伤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位移 单自由度体系 最大位移 滞回耗能 损伤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