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4篇文章
< 1 2 1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Al_(2)O_(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及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荣智峥 魏午 +4 位作者 赵宇 毕舰镭 高阳 黄晖 聂祚仁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0-144,共15页
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作为轻质高性能结构材料,可实现轻量化节能减排,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船舶制造、国防及5G电子通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法、超声辅助铸造法、搅拌摩擦法、增材制造法、... 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作为轻质高性能结构材料,可实现轻量化节能减排,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船舶制造、国防及5G电子通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法、超声辅助铸造法、搅拌摩擦法、增材制造法、原位反应法等国内外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总结分析纳米Al_(2)O_(3)增强体、增强体与铝基体的界面微结构、增强体的尺寸和含量、铝基体的晶粒尺寸、增强体的分散性和微观构型设计对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概述了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中主要的强化机制。最后,展望了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未来在高增强体体积分数的大尺寸制备技术、非均质构型优化以及高强耐热结构功能一体化等方面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 铝基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力学性能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对Ni_2P/TiO_2-Al_2O_3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宋华 张永江 +1 位作者 宋华林 代敏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61-666,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Al2O3复合载体,以柠檬酸(CA)为络合剂采用浸渍法制备了Ni2P负载的TiO2-Al2O3复合载体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比表面积测定、H2程序升温氢还原(H2-TPR)、程序升温氧化(TPO)、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Al2O3复合载体,以柠檬酸(CA)为络合剂采用浸渍法制备了Ni2P负载的TiO2-Al2O3复合载体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比表面积测定、H2程序升温氢还原(H2-TPR)、程序升温氧化(TPO)、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A/Ni摩尔比对在Ni2P/TiO2-Al2O3催化剂上进行的二苯并噻吩(DBT)加氢脱硫(HD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CA可以丰富催化剂的孔道,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当n(CA)/n(Ni)=2:1时,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达到126.75m2·g-1,与不加CA时相比,提高了57.05m2·g-1.调节n(CA)/n(Ni)能够改善活性相的分布,改变活性相的种类;引入CA使Ni和P前驱体的还原温度明显降低,促进活性相Ni2P的生成,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催化剂表面炭的形成和沉积,提高其稳定性.n(CA)/n(Ni)=2:1时,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加氢脱硫活性,在360°C,3.0MPa,氢油比为500(V/V),液时体积空速为2.0h-1的条件下,二苯并噻吩转化率为99.5%,可将模拟油中硫含量由2%(w)降低到0.01%(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硫 磷化二镍 二氧化钛 三氧化二铝 柠檬酸 络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2Mg_2Si_4O_(10)F_2、H_2Mn_8O_(16)·1.4H_2O和Li_(1.3)Ti_(1.7)Al_(0.3)(PO_4)_3在高浓度LiCl水溶液中的离子交换行为 被引量:6
3
作者 娄太平 李大纲 +1 位作者 潘蓉 张慧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39-843,共5页
研究了用功能材料Li_2Mg_2Si_4O_(10)F_2(LHT)、H_2Mn_8O_(16)·1.4H_2O(CRYMO)和Li_(1.3)Ti_(1.7)Al_(0.3)(PO_4)_3(LTAP)分别去除高浓度氯化锂水溶液中的杂质Fe^(3+)、K^+和Na^+.实验结果表明,这几种功能材料分别对溶液中的杂质Fe... 研究了用功能材料Li_2Mg_2Si_4O_(10)F_2(LHT)、H_2Mn_8O_(16)·1.4H_2O(CRYMO)和Li_(1.3)Ti_(1.7)Al_(0.3)(PO_4)_3(LTAP)分别去除高浓度氯化锂水溶液中的杂质Fe^(3+)、K^+和Na^+.实验结果表明,这几种功能材料分别对溶液中的杂质Fe^(3+)、K^+和Na^+有很高的选择性,除杂效果明显.分析和研究了这几种功能材料在高浓度氯化锂水溶液中分别与Fe^(3+)、K^+和Na^+的交换行为.结果表明,在高浓度氯化锂溶液中这几种功能材料与杂质交换的动力学行为可近似用JMAK方程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Mg2Si4o10F2 H2Mn8o16·1.4H2o Li1.3ti1.7al0.3(po4)3 LICL 水溶液 离子交换行为 氯化锂 杂质 功能材料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对挤压铸造Al_2O_(3p)/钢基复合材料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余晶 卢德宏 +1 位作者 王健 蒋业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4-91,共8页
在预制坯中加入TiO_2粉末,利用挤压铸造法制备Al_2O_3颗粒增强1065钢基复合材料,研究TiO_2对复合材料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O_2使基体与Al_2O_3的结合界面形成了TiO_2、Al_2TiO_5界面层;添加TiO_2的复合材料硬度和三点弯曲... 在预制坯中加入TiO_2粉末,利用挤压铸造法制备Al_2O_3颗粒增强1065钢基复合材料,研究TiO_2对复合材料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O_2使基体与Al_2O_3的结合界面形成了TiO_2、Al_2TiO_5界面层;添加TiO_2的复合材料硬度和三点弯曲强度分别为39.0HRC,743.94MPa,比未添加TiO_2的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10.0%,26.4%;断口扫描表明,添加TiO_2的复合材料界面结合良好无裂纹,Al_2O_3颗粒表现为穿晶断裂。说明加入的TiO_2改善了Al_2O_(3p)/钢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提高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铸造 tio2 al2o3颗粒 钢基复合材料 界面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Al_2O_3+Al_3Ti)_P/Al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道理 陈刚 赵玉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70,共3页
通过对Al-TiO2-SiO2体系混合粉末固-液原位合成制备出了(Al2O3+Al3Ti)P/Al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分析了其物相和显微组织形貌。结果表明:原位反应制备的(Al2O3+Al3Ti)P/Al复合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增强相Al3Ti均... 通过对Al-TiO2-SiO2体系混合粉末固-液原位合成制备出了(Al2O3+Al3Ti)P/Al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分析了其物相和显微组织形貌。结果表明:原位反应制备的(Al2O3+Al3Ti)P/Al复合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增强相Al3Ti均匀分布于基体,陶瓷相Al2O3颗粒非常细小,弥散分布于基体中,使材料的硬度等性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颗粒增强 (al2o3%pLUS%al3ti)p/al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包覆纳米Al_2O_3/TiC_p复相陶瓷的力学性能及其增韧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师瑞霞 尹衍升 +2 位作者 周春华 李嘉 马来鹏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8-31,共4页
利用钴包覆的纳米Al2O3和TiC粉料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抗弯强度为782MPa、断裂韧度为7.81MPa·m1/2的复相陶瓷材料,并建立了该种材料的显微结构示意图,从界面的角度分析了力学性能提高的原因。观察材料的断口形貌发现形成了晶内型结... 利用钴包覆的纳米Al2O3和TiC粉料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抗弯强度为782MPa、断裂韧度为7.81MPa·m1/2的复相陶瓷材料,并建立了该种材料的显微结构示意图,从界面的角度分析了力学性能提高的原因。观察材料的断口形貌发现形成了晶内型结构,并观察到了裂纹的扩展路径以及裂纹的分叉、偏转、桥联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相陶瓷 钴包覆 al2o3 增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ZP/TiC/Al_2O_3陶瓷复合材料在模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尹龙卫 李凤照 +1 位作者 刘援朝 冯维明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74-277,共4页
采用TZP相变和TiC颗粒共同增韧Al2O3,使TZP/TiC/Al2O3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σf和断裂韧度KIC分别达到1106MPa和11.86MPam1/2。探讨了复合材料在用作螺旋丝拉拔模具时的磨损和破损行为,... 采用TZP相变和TiC颗粒共同增韧Al2O3,使TZP/TiC/Al2O3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σf和断裂韧度KIC分别达到1106MPa和11.86MPam1/2。探讨了复合材料在用作螺旋丝拉拔模具时的磨损和破损行为,研究了TZP和TiC对模具磨损和破损性能的影响。当TiC含量一定时,随TZP含量增加,模具的耐磨损和抗破损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可以认为应力诱发TZP相变、裂纹偏转与桥联、残余应力等增韧机制为减磨和抗破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Zp/tiC/al2o3 陶瓷模具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反应对TiC_p/Al_2O_3陶瓷基复合材料表面裂纹及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吕珺 郑治祥 +1 位作者 丁厚福 金志浩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7-48,52,共3页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的高温氧化对 Ti Cp/ Al2 O3陶瓷复合材料表面裂纹及其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氧化温度为 10 0 0~ 140 0℃时 ,材料表面压痕裂纹出现不同程度自愈合现象 ,材料的抗弯强度明显提高。裂纹愈合机理主要为材料表面的氧...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的高温氧化对 Ti Cp/ Al2 O3陶瓷复合材料表面裂纹及其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氧化温度为 10 0 0~ 140 0℃时 ,材料表面压痕裂纹出现不同程度自愈合现象 ,材料的抗弯强度明显提高。裂纹愈合机理主要为材料表面的氧化反应。热处理引起的应力松弛也有利于材料强度的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p/al2o3复合材料 高温氧化 理解纹愈合 抗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原位自生Al_2O_3-TiC_P/Al复合材料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明 张继堂 +1 位作者 郑小红 陈秋华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6-80,共5页
借助DSC、SEM、EDS、XRD等测试技术,对Al-TiO2-C体系合成的Al2O3-TiCp/Al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讨论了工艺参数对该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反应初始温度对复合材料的制备影响显著。当铝液温度为1100℃... 借助DSC、SEM、EDS、XRD等测试技术,对Al-TiO2-C体系合成的Al2O3-TiCp/Al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讨论了工艺参数对该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反应初始温度对复合材料的制备影响显著。当铝液温度为1100℃时,Al-TiO2-C体系反应结束后经石墨棒充分搅拌,可获得细小、弥散且均匀分布的Al2O3和TiC颗粒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结构 工艺 原位 al2o3-tiCp/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法制备的TiAlN/Al_2O_3复合涂层氧化铝陶瓷刀具切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杰 秦聪祥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2-125,共4页
在刀具表面沉积一层硬质、耐磨涂层,可有效提高刀具切削性能。目前刀具涂层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氮化物、碳化物等硬质涂层(基体为硬质合金),氧化物涂层(基体为陶瓷)仍未有突破性进展。文章涉及陶瓷基体表面的氮化物和氧化物涂层制备及切削... 在刀具表面沉积一层硬质、耐磨涂层,可有效提高刀具切削性能。目前刀具涂层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氮化物、碳化物等硬质涂层(基体为硬质合金),氧化物涂层(基体为陶瓷)仍未有突破性进展。文章涉及陶瓷基体表面的氮化物和氧化物涂层制备及切削性能研究。采用阴极电弧蒸发镀技术(PVD-CAE)和PEM辅助PVD工艺在氧化铝陶瓷刀具表面制备TiAlN硬质耐磨涂层(中间层)和Al_2O_3抗高温氧化涂层(外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EDS线扫法分析涂层微观结构和元素成分变化,通过显微硬度计表征涂层表面硬度。通过连续干切削灰铸铁试验研究TiAlN/Al_2O_3涂层的切削寿命、磨损机理和加工表面质量。结果表明:该复合涂层具有细晶致密的微观结构;TiAlN硬质层可将刀具表面硬度提升至2781±19HV_(50g),从而提高了刀具耐磨性;连续干切削灰铸铁试验中,无涂层氧化铝刀具发生崩刃破损,而TiAlN/Al_2O_3涂层刀具主要发生磨粒磨损和少量的粘结磨损,无崩刃现象;PVD法制备的TiAlN/Al_2O_3涂层刀具寿命是常规无涂层氧化铝刀具的2倍以上,且加工表面质量优良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涂层 tialN/al2o3涂层 氧化铝刀具 切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_p/3Al_2O_32SiO_2复合材料的强韧化与低温冷处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穆柏春 陈扬 孙旭东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0-213,共4页
研究了TiC粒径与TiCp/ 3Al2 O3 2SiO2 基复合材料的横向断裂强度和断裂韧度之间的关系 ,探讨了低温冷处理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添加适宜粒径的TiC颗粒能够提高 3Al2 O3 2SiO2 材料的横向断裂强度和断裂韧度 ,TiC颗粒增... 研究了TiC粒径与TiCp/ 3Al2 O3 2SiO2 基复合材料的横向断裂强度和断裂韧度之间的关系 ,探讨了低温冷处理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添加适宜粒径的TiC颗粒能够提高 3Al2 O3 2SiO2 材料的横向断裂强度和断裂韧度 ,TiC颗粒增韧的粒径范围为 1 4~ 2 6 μm ;增强的粒径范围为 <1 4 μm。低温冷处理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而且可以改变增韧的粒径范围 ,使增韧和增强的粒径范围部分重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p/3al2o32Sio2 复合材料 强韧化 低温冷处理 横向断裂强度 断裂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iO_2-C体系MC法合成Al_2O_3-TiC_P/Al基复合材料的动力学分析
12
作者 胡明 郑小红 +1 位作者 张继堂 陈秋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0-774,共5页
利用Al-TiO2-C体系熔铸法制备原位自生Al2O3-TiCP/Al基复合材料。采用Kissinger法测定该体系的激活能。该材料反应的动力学机制由熔化、扩散、反应和冷却四个阶段组成。该体系的主体反应为Al与TiO2之间发生的、伴随着强烈放热的置换反应... 利用Al-TiO2-C体系熔铸法制备原位自生Al2O3-TiCP/Al基复合材料。采用Kissinger法测定该体系的激活能。该材料反应的动力学机制由熔化、扩散、反应和冷却四个阶段组成。该体系的主体反应为Al与TiO2之间发生的、伴随着强烈放热的置换反应,以及石墨粒子与其周围富钛层的反应。前者导致了Al2O3粒子生成;后者则生成了TiC粒子。基于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建立了Al-TiO2-C体系MC合成工艺制备原位自生Al2O3-TiCP/Al基复合材料的动力学模型。动力学分析表明,石墨和TiO2颗粒愈细,混粉效果愈好,增强相的体积分数愈高,反应速率就愈大,反应完成所需时间也愈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合成 al2o3-tiCp/al 熔铸法 原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Nb_2O_5对RHP合成Al_2O_3-TiAl复合材料的影响
13
作者 安世武 王芬 朱建锋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3-87,91,共6页
采用反应热压(RHP)工艺,利用Ti、Al、TiO2及Nb2O5之间的放热反应,在较低温度下制备了Nb2O5强化Al2O3/TiAl复合材料。借助XRD、OM及SEM等手段,考察了Nb2O5对Al2O3/TiAl复合材料的相分布及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产物由γ-TiAl、α... 采用反应热压(RHP)工艺,利用Ti、Al、TiO2及Nb2O5之间的放热反应,在较低温度下制备了Nb2O5强化Al2O3/TiAl复合材料。借助XRD、OM及SEM等手段,考察了Nb2O5对Al2O3/TiAl复合材料的相分布及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产物由γ-TiAl、α2-Ti3Al、Al2O3和NbAl3相构成,Al2O3颗粒分布于基体交界处,存在一定的偏聚。Nb2O5的引入,使得γ-TiAl相含量减少,α2-Ti3Al相含量增大;基体晶粒有所细化,且分布逐渐趋于均匀。当Nb2O5的引入量(质量分数)为6%时,组织主要由α2-Ti3Al/γ-TiAl层片状晶团组成,出现了较完整的γ-TiAl晶粒,属于近片层(NL)组织结构,层片状晶团的尺寸小于50μm,γ晶粒尺寸小于5μm。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当Nb2O5的引入量(质量分数)为6%时,材料的抗弯强度达到最大值,约为593MPa,硬度为4·77GPa;断裂韧度达到最大值,为8·93MPa·m1/2,具有可接受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 /tiM复合材料 掺杂Nb2o5 显微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Mn_2O_4/Li_(1.3)Al_(0.3)Ti_(1.7)(PO_4)_3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14
作者 王镇江 常清泉 +2 位作者 韩迪 梁兴华 赵玉超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8-190,共3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分别制备Li Mn_2O_4和Li_(1.3)Al_(0.3)Ti_(1.7)(P O_4)_3材料,分别以质量比8∶2和6∶4不同比例复合做正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表征测试,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工作站研究其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分别制备Li Mn_2O_4和Li_(1.3)Al_(0.3)Ti_(1.7)(P O_4)_3材料,分别以质量比8∶2和6∶4不同比例复合做正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表征测试,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工作站研究其电化学性能,综合研究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质量比8∶2的样品颗粒分布比较均匀,边界清晰。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得出8∶2的样品首次冲放电效率可达到93.58%,纯的Li Mn_2O_4电极中样品的氧化还原峰更尖锐,电极反应速率快,氧化还原性能更好,纯的Li Mn_2O_4在0.1 C下循环50次后比容量保持率为9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N2o4 Li1.3al0.3ti1.7(po4)3 复合电极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2P/TiO_2-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及加氢脱氮反应性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海礁 边昌兵 +1 位作者 王海彦 白英芝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2-45,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Al2O3复合载体,并用饱和浸渍法制备Ni2P/TiO2-Al2O3催化剂氧化态前躯体。在固定床反应器中采用原位还原技术用H2制备出Ni2P/TiO2-Al2O3催化剂。以喹啉为模型化合物对催化剂的加氢脱氮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n(T...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Al2O3复合载体,并用饱和浸渍法制备Ni2P/TiO2-Al2O3催化剂氧化态前躯体。在固定床反应器中采用原位还原技术用H2制备出Ni2P/TiO2-Al2O3催化剂。以喹啉为模型化合物对催化剂的加氢脱氮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n(TiO2)∶n(Al2O3)及Ni2P的负载量对催化剂活性有较大影响,当n(TiO2)∶n(Al2O3)=1∶4、Ni2P的负载量(w)为25%时,Ni2P/TiO2-Al2O3催化剂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脱氮率达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氮 NI2p tio2 al2o3 喹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球磨结合SPS技术制备Al_2O_3-TiC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燕峰 王连军 +1 位作者 江莞 陈立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45-1449,共5页
以TiO2、Al、C(石墨)为原料,首先采用高能球磨引导铝热反应合成了Al2O3-TiC 纳米复合粉体,然后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纳米复合粉体制备了Al2O3-TiC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在氩气氛围下高能球磨3h后,原料粉末就发生了铝热反应,合成的Al2O3-Ti... 以TiO2、Al、C(石墨)为原料,首先采用高能球磨引导铝热反应合成了Al2O3-TiC 纳米复合粉体,然后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纳米复合粉体制备了Al2O3-TiC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在氩气氛围下高能球磨3h后,原料粉末就发生了铝热反应,合成的Al2O3-TiC复合粉体粒子尺寸大约在100nm左右.采用SPS技术在1450℃保温4min烧结的试样致密度达99.6%,并且结构精细(大部分晶粒<1μm),两相分布比较均匀,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电导性能,抗弯强度为650±21MPa.,硬度为19.1±0.2GPa,断裂韧性为4.5±0.2MPa·m1/2,电导率为2.3828×105Ω-1·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球磨 铝热反应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 al2o3-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S/Al2O3导热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 被引量:25
17
作者 刘运春 殷陶 +3 位作者 陈元武 刘述梅 赵建青 傅轶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8-51,共4页
以微米级三氧化二铝(Al2O3)为导热填料,制备了聚苯硫醚(PPS)/Al2O3导热复合材料,研究了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对PPS/Al2O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硅烷偶联剂对Al2O3的表面改性提高了PPS/Al2O3导热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以微米级三氧化二铝(Al2O3)为导热填料,制备了聚苯硫醚(PPS)/Al2O3导热复合材料,研究了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对PPS/Al2O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硅烷偶联剂对Al2O3的表面改性提高了PPS/Al2O3导热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且材料的热导率随着Al2O3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Al2O3的质量分数为70%时,未改性和改性Al2O3填充PPS导热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分别达到2.279 W/(m.K)和2.392 W/(m.K),后者的热导率在Al2O3含量较高时偏离Agari理论曲线。SEM分析表明,改性Al2O3在PPS中分散均匀,两者结合紧密。经应用研究表明,PPS/改性Al2O3质量比为40/60的导热复合材料完全可满足发动机零部件、高耐热电子元器件对材料导热与力学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S al2o3 复合材料 硅烷偶联剂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钢凝固过程中Al_2O_3-TiN复合夹杂物的形成机理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志强 袁磊 +1 位作者 刘涛 于景坤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94-1298,共5页
以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IF钢凝固过程中Al2O3-TiN复合夹杂物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以凝固分率0.9为界限,钢水凝固过程中Al2O3和TiN先后通过异质形核方式析出并结合形成Al2O3-TiN复合夹杂物;冷却速率越小,复合夹杂物粒径... 以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IF钢凝固过程中Al2O3-TiN复合夹杂物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以凝固分率0.9为界限,钢水凝固过程中Al2O3和TiN先后通过异质形核方式析出并结合形成Al2O3-TiN复合夹杂物;冷却速率越小,复合夹杂物粒径越大;在冷却速率一定时,可作为异质形核核心的夹杂物的粒径越大,凝固过程中析出的复合夹杂物的长大程度越小;复合夹杂物内层Al2O3粒径越小,外层TiN长大程度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 复合夹杂物 al2o3-tiN 机理 微观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pH对CuO/ZnO/Al_2O_3系催化剂前体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房德仁 刘中民 +3 位作者 黎晓琼 张慧敏 许磊 徐秀峰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22-626,共5页
用并流共沉淀方法制备了一系列CuO/ZnO/Al2O3催化剂前体及催化剂,用XRD,TG-DTG,TPR及微反活性评价等技术考察了沉淀pH对催化剂前体物相组成及焙烧后物相中CuO-ZnO间的作用情况。研究表明,沉淀pH主要对催化剂前体的物相组成有重要影响... 用并流共沉淀方法制备了一系列CuO/ZnO/Al2O3催化剂前体及催化剂,用XRD,TG-DTG,TPR及微反活性评价等技术考察了沉淀pH对催化剂前体物相组成及焙烧后物相中CuO-ZnO间的作用情况。研究表明,沉淀pH主要对催化剂前体的物相组成有重要影响,在不同的沉淀pH下,前体中的物相组成不同。在pH为7的情况下,前体中存在碱式硝酸铜Cu2(NO3)(OH)3、碱式碳酸铜Cu2CO3(OH)2、类碱式碳酸锌(Zn,Cu)5(CO3)2(OH)6及类孔雀石(Cu,Zn)2CO3(OH)2等多种物相;在pH为8-9时,前体中主要存在(Cu,Zn)2CO3(OH)2和(Zn,Cu)5(CO3)2(OH)6两种物相,且其结晶度较低,在此范围内催化剂的活性最好,TPR实验表明,此时催化剂中形成了较多的CuO-ZnO固溶体。实验结果表明,(Cu,Zn)2CO3(OH)2和(Zn,Cu)5(CO3)2(OH)6两种物相对提高催化剂的活性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Zno/al2o3系催化剂 前体 相变 pH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含量对NiMoP/Al2O3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影响 被引量:32
20
作者 周同娜 尹海亮 +3 位作者 韩姝娜 柴永明 柳云骐 刘晨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0-334,共5页
采用NiMoP浸渍液浸渍载体γ-Al2O3制备了不同磷含量的NiMoP/Al2O3加氢处理催化剂。为了研究磷对该系列催化剂活性相结构的影响,用二苯并噻吩(DBT)和喹啉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和加氢脱氮(HDN)性能。结果表明,添加适... 采用NiMoP浸渍液浸渍载体γ-Al2O3制备了不同磷含量的NiMoP/Al2O3加氢处理催化剂。为了研究磷对该系列催化剂活性相结构的影响,用二苯并噻吩(DBT)和喹啉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和加氢脱氮(HDN)性能。结果表明,添加适当的磷能够提高催化剂的HDS和HDN活性,但是高含量的磷能显著的降低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通过对催化剂进行XRD和HRTEM表征发现,添加磷能够增加MoS2的堆积层数以及Ⅱ型"Ni-Mo-S"相的相对含量,这是因为在制备过程中添加磷降低了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op/al2o3 加氢处理催化剂 活性相 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