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9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矾土合成Al_(2)O_(3)-MgAl_(2)O_(4)复合材料的烧结性和力学性能研究
1
作者 王晓军 玄松桐 +2 位作者 王燕锋 苏廷龙 田玉明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87-91,共5页
Al_(2)O_(3)-MgAl_(2)O_(4)复合材料因具有优异的性能,可被应用在一些特殊的高温行业中,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工作选取铝矾土生料和氧化镁为原料,采用固相烧结工艺在1 350~1 450℃保温2 h后,获得了Al_(2)O_(3)-MgAl_(2)O_(4)复... Al_(2)O_(3)-MgAl_(2)O_(4)复合材料因具有优异的性能,可被应用在一些特殊的高温行业中,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工作选取铝矾土生料和氧化镁为原料,采用固相烧结工艺在1 350~1 450℃保温2 h后,获得了Al_(2)O_(3)-MgAl_(2)O_(4)复合陶瓷材料,研究了MgAl_(2)O_(4)的含量和烧结温度对其致密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经1 400℃烧结保温2 h后的样品的致密性和力学性能较好,烧结温度升高至1 450℃时,样品的致密性和力学性能降低。经1 400℃烧结得到的样品中,当MgAl_(2)O_(4)与Al_(2)O_(3)+MgAl_(2)O_(4)的质量比达到35∶100时,样品的性能最佳:显气孔率最小,为0.64%,抗折强度最大,为132.1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镁铝尖晶石 离子扩散 力学性能 固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kaline extr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teelmaking slag batch in NH_4Cl solution under environmental pressure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慧宁 徐安军 +1 位作者 贺东风 崔健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6期1482-1489,共8页
In order to obtain better carbonation effect, extraction behavior of slag batch is necessary to study. Relevant parameters like selective extraction yield were originally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ective ... In order to obtain better carbonation effect, extraction behavior of slag batch is necessary to study. Relevant parameters like selective extraction yield were originally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ective extraction yield and conversion ratio was systemically focused 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kaline earth metal conversion ratio is changed with leaching time and NH4CI concentration by first order exponential, and the maximum conversion for calcium keeps about 68% at 120 min in 0.4 mol/L NH4C1 solution, while leaching temperature and particle size have a linear effect on conversion ratio. Selective extraction yield of calcium is more than 93%, and the value of Mg is less than 5%. Apparent layer bands of silicon and calcium appear in the surface area through morphology detection of slag after leaching, and the case for 38-75 μm slag batch is more obvious than 75 150 μm slag and slag with larger particle size when leaching in 0.4 mol/L NH4Cl solution for 90 rain at 6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el slag alkaline leaching nh4Cl solution selective extraction yield conversion r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用SCR脱硝催化剂K_2O中毒后再生:(NH_4)_2SO_4溶液 被引量:12
3
作者 商雪松 陈进生 +3 位作者 胡恭任 何炽 李建荣 喻小伟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0-756,共7页
利用(NH4)2SO4溶液对K2O中毒后烟气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脱硝商用催化剂活性进行再生。采用湿法浸渍法使催化剂表面负载不同质量K2O,前驱体为KNO3溶液。经过再生工艺处理后,在不同模拟烟气空速及氧浓度条件下均具有良好... 利用(NH4)2SO4溶液对K2O中毒后烟气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脱硝商用催化剂活性进行再生。采用湿法浸渍法使催化剂表面负载不同质量K2O,前驱体为KNO3溶液。经过再生工艺处理后,在不同模拟烟气空速及氧浓度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活性。进一步利用离子色谱(IC)、N2吸附脱附分析(BET)、扫描电镜及其元素能谱分析(SEM-Maps,EDX)、红外光谱分析(FT-IR)等技术对再生前后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再生工艺对K2O去除效果明显,有效地恢复了催化剂表面活性位V=O。此外,再生过程没有导致催化剂表面物质的流失及机械强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催化剂 K2O 中毒 再生 (nh4)2so4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PM_(2.5)在线监测仪对SO_4^(2-)、NO_3^-和NH_4^+的测定评价 被引量:16
4
作者 袁超 王韬 +4 位作者 高晓梅 聂玮 雷国强 徐政 王文兴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08-1815,共8页
通过两套大气细颗粒物(PM2.5)水溶性离子在线监测仪与蜂巢式固气分离器膜采样系统作对比,评估了在线监测仪器对主要水溶性组分SO24-、NO3-和NH4+的测定结果.美国URG公司生产的在线连续监测分析系统(AIM URG-9000B)对NH4+和NO3-的监测结... 通过两套大气细颗粒物(PM2.5)水溶性离子在线监测仪与蜂巢式固气分离器膜采样系统作对比,评估了在线监测仪器对主要水溶性组分SO24-、NO3-和NH4+的测定结果.美国URG公司生产的在线连续监测分析系统(AIM URG-9000B)对NH4+和NO3-的监测结果较好,但对SO24-的测定结果存在明显高估,其原因是AIM的平板溶蚀器系统无法完全去除大气中高浓度SO2,从而对SO24-的测定结果有干扰.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两个溶蚀器串联并用5 mmol.L-1H2O2+5 mmol.L-1NaOH混合溶液作吸收液时,高浓度的SO2(甚至达到260μg.m-3)可以被完全吸收而对SO24-的测定结果不产生影响.由荷兰能源研究所(ECN)、Metrohm和Applikon共同研制的在线气体组分及气溶胶监测系统(MARGA,ADI2080)对NH4+和SO24-的监测结果较好,可以满足实验要求;但NO3-的测定结果偏高,其准确性需作进一步评估.新型监测仪器在不同大气环境中投入使用前需进行对比测试,以确定其准确性和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在线监测系统 AIM MARGA nh4+ NO3- SO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锌矿在(NH_4)_2SO_4-NH_3-H_2O体系中的浸出机理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智勇 刘志宏 +2 位作者 曹志阎 李启厚 杨天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929-2935,共7页
对硅锌矿在(NH4)2SO4-NH3-H2O体系中的浸出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浸出反应机理,阐明其难以浸出的内在原因。结果表明:硅锌矿浸出反应方程为Zn2SiO4(s)+(2i-4)NH3(aq)+4NH4+=2[Zn(NH3)i]2++SiO2(s)+2H2O(l),i=1~4。浸出中,硅锌矿中的... 对硅锌矿在(NH4)2SO4-NH3-H2O体系中的浸出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浸出反应机理,阐明其难以浸出的内在原因。结果表明:硅锌矿浸出反应方程为Zn2SiO4(s)+(2i-4)NH3(aq)+4NH4+=2[Zn(NH3)i]2++SiO2(s)+2H2O(l),i=1~4。浸出中,硅锌矿中的硅溶解进入溶液,再以无定形SiO2形态从溶液中析出。SiO2在(NH4)2SO4-NH3-H2O体系中的溶解度很低,仅略高于0.3 g/L,而其从溶液中的析出速度非常缓慢,是硅锌矿在该体系中难以浸出的主要原因。当液固质量比从5提高至500时,锌浸出率将从2.72%提高至84.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锌矿 (nh4)2so4-nh3-H2O体系 浸出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雨中SO_4^(2-)、NO_3^-、Ca^(2+)、NH_4^+对红壤中重金属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郭朝晖 廖柏寒 黄昌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0,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连续浸泡污染红壤和黄红壤,研究模拟酸雨中阴离子、阳离子浓度对土壤中重金属解吸行为和化学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加速了土壤酸化,重金属活性增强.增加模拟酸雨中SO42-、NO3-或Ca2+、NH4+浓度对Cd、Zn解吸行为均... 在实验室条件下连续浸泡污染红壤和黄红壤,研究模拟酸雨中阴离子、阳离子浓度对土壤中重金属解吸行为和化学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加速了土壤酸化,重金属活性增强.增加模拟酸雨中SO42-、NO3-或Ca2+、NH4+浓度对Cd、Zn解吸行为均产生明显促进作用,但对Cu影响不明显.增加模拟酸雨中SO42-、NO3-浓度,红壤和黄红壤交换态Cd、Zn百分率明显降低,交换态Cr百分率明显增加,交换态Cu百分率稍有提高,交换态Pb百分率变化不明显;增加模拟酸雨中Ca2+、NH4+浓度,红壤和黄红壤交换态Cd、Cu、Zn百分率明显降低,交换态Cr和活性形态Pb明显增加,但Cu的化学形态分布主要受模拟酸雨pH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酸雨 so4^2- NO3^- CA^2+ nh4^+ 重金属 红壤 大气污染 pH值 土壤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NH_4)_2SO_4双水相体系萃取甘草中的有效成分 被引量:8
7
作者 谢涛 王雯娟 +2 位作者 吴如春 李媚 廖安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0-232,共3页
The glycyrrhizic acid in glycyrrhiza leaching liquid was extracted by aqueous two-phase system.The orthogonal design i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process conditions on the recovery of glycyrrhizic acid... The glycyrrhizic acid in glycyrrhiza leaching liquid was extracted by aqueous two-phase system.The orthogonal design i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process conditions on the recovery of glycyrrhizic acid.Under the selected conditions,the PEG molecular mass was 2000,the ratio of leaching liquid to extractant was 1∶2 and the ratio of PEG to (NH4)2SO4 was 1∶1,the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of glycyrrhizic acid between top and bottom phase was 11.8 and the recovery of glycyrrhizic acid from glycyrrhiza leaching liquid was about 9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单铵盐 双水相 萃取 PEG/(nh4)2s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锌矿在(NH_4)_2SO_4-NH_3-H_2O体系中高液固比下的浸出动力学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志宏 曹志阎 +2 位作者 刘智勇 李启厚 李玉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8-423,共6页
通过实验研究硅锌矿在(NH4)2SO4-NH3-H2O体系中高液固比下的浸出动力学。采用粒径为96~109μm的纯硅锌矿样品,在液固质量比为200时,考察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及总氨浓度对锌浸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温度和总氨浓度能显著提高... 通过实验研究硅锌矿在(NH4)2SO4-NH3-H2O体系中高液固比下的浸出动力学。采用粒径为96~109μm的纯硅锌矿样品,在液固质量比为200时,考察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及总氨浓度对锌浸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温度和总氨浓度能显著提高浸出速率,而当搅拌速度大于250 r/min时,其对浸出速率的影响较小;浸出过程遵循孔隙扩散控制粒子模型,扩散与化学反应并非仅发生于颗粒外表面,而是发生在整个外表面及孔隙内部,浸出速度受孔隙扩散控制;浸出过程的表观活化能与反应级数分别为71.35 kJ/mol和4.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锌矿 (nh4)2so4-nh3-H2O体系 高液固比 浸出动力学 粒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NH_4)_2SO_4分步盐析法从麦芽中初步分离极限糊精酶 被引量:3
9
作者 付燕秋 王欣宏 +4 位作者 管斌 孔青 余俊红 董建军 候松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9-202,共4页
文中对极限糊精酶的(NH4)2SO4盐析法进了研究。从大麦芽中萃取得到的粗酶液,采用(NH4)2SO4盐析法进行粗分级提取,绘制盐析曲线,确定盐析法纯化极限糊精酶的方案,并研究了各方案对极限糊精酶纯化纯度和得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盐析曲... 文中对极限糊精酶的(NH4)2SO4盐析法进了研究。从大麦芽中萃取得到的粗酶液,采用(NH4)2SO4盐析法进行粗分级提取,绘制盐析曲线,确定盐析法纯化极限糊精酶的方案,并研究了各方案对极限糊精酶纯化纯度和得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盐析曲线中饱和度分别为35%和80%时出现两个酶活峰,但80%饱和度时可以将绝大部分酶蛋白沉淀;分别采用一步法盐析(80%),二步法盐析(25%,80%),三步法盐析(25%,35%,80%)沉淀酶蛋白,其中三步法盐析可使极限糊精酶的纯度(A510/A280)达到1.635,纯化倍数和得率分别为8.8倍和49.5%,均优于其他两种方法。极限糊精酶盐析方案的优化可为其进一步分离纯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芽 极限糊精酶 (nh4)2so4盐析法 盐析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_4Al(SO_4)_2·12H_2O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力 洪建和 +4 位作者 罗仕婷 袁良杰 张友祥 任浩 张克立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0-715,共6页
采用热分析(TG-DTA/DTG)、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固态物质NH4Al(SO4)2.12H2O在氩气中的热分解过程。热分析结果表明,NH4Al(SO4)2.12H2O在氩气中分5步分解,其质量变化率与理论计算相吻合。XRD结果表明,NH4Al(SO4)2.12H2O热分解的最终产物... 采用热分析(TG-DTA/DTG)、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固态物质NH4Al(SO4)2.12H2O在氩气中的热分解过程。热分析结果表明,NH4Al(SO4)2.12H2O在氩气中分5步分解,其质量变化率与理论计算相吻合。XRD结果表明,NH4Al(SO4)2.12H2O热分解的最终产物为Al2O3。用Friedman法对各步分解过程的活化能Ea进行了计算,依此为初始值,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法得到各个分解步骤可能的动力学模型和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4Al(so4)2.12H2O TG-DTA/DTG 热分解机理 非等温动力学 非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NH_4)_2SO_4双水相相图制作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伟超 吕志民 +1 位作者 李一婧 安建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3-115,共3页
以PEG4000/(NH4)2SO4和PEG6000/(NH4)2SO4双水相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双水相相图制作的新方法——用直接电导法测出双水相体系上下两相中(NH4)2SO4的质量分数,用碘沉淀法测出上下两相中PEG的含量,并对改进方法的准确度进行了考察。结... 以PEG4000/(NH4)2SO4和PEG6000/(NH4)2SO4双水相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双水相相图制作的新方法——用直接电导法测出双水相体系上下两相中(NH4)2SO4的质量分数,用碘沉淀法测出上下两相中PEG的含量,并对改进方法的准确度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PEG4000和PEG6000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为517.6nm和515.8nm。经可行性实验验证,(NH4)2SO4理论值-检测值与PEG理论值-检测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nh4)2so4 双水相 双水相相图 电导率 碘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元体系MgCl_2-MgSO_4-CO(NH_2)_2-H_2O在25℃时的等温溶度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小兰 张逢星 +1 位作者 郭志箴 李朴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3-16,共4页
测定了四元体系MgCl2 _MgSO4 _CO(NH2 ) 2 _H2 O(不含硫酸盐脱水区 )在 2 5℃时的等温溶度及相应饱和溶液的密度值和折射率 .绘制了该体系的溶度图和性质图 .四元体系做出了 8支共饱线 ,3个四元无变点 .溶度图有 6个单饱和区 ,分别对应C... 测定了四元体系MgCl2 _MgSO4 _CO(NH2 ) 2 _H2 O(不含硫酸盐脱水区 )在 2 5℃时的等温溶度及相应饱和溶液的密度值和折射率 .绘制了该体系的溶度图和性质图 .四元体系做出了 8支共饱线 ,3个四元无变点 .溶度图有 6个单饱和区 ,分别对应CO (NH2 ) 2 ,MgSO4 ·CO (NH2 ) 2 ·2H2 O ,MgCl2 · 4CO (NH2 ) 2 · 2H2 O ,MgCl2 ·CO (NH2 ) 2 · 4H2 O ,MgCl2 ·6H2 O和MgSO4 ·xH2 O(x =4 ,5 ,6,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元体系 相平衡 氯化镁 硫酸镁 等温溶度 MgCl2-Mgso4-CO(nh2)2-H2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Ⅱ)-Ca(Ⅱ)-NH_3CO_3^(2-)SO_4^(2-)H_2O体系钙镁溶解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保平 唐朝波 +1 位作者 唐谟堂 杨声海 《湿法冶金》 CAS 2005年第1期26-32,共7页
根据同时平衡原理,分析了Mg(Ⅱ) Ca(Ⅱ) NH3 CO2-3 SO2-4 H2O体系的热力学,揭示了该体系钙、镁的溶解规律。该体系中存在着钙、镁的高溶解度区域,而且钙的溶解度随碳酸根总浓度(CT)的增加而增加,在CT>0.1 mol/L时随[SO2-4 ]的增加... 根据同时平衡原理,分析了Mg(Ⅱ) Ca(Ⅱ) NH3 CO2-3 SO2-4 H2O体系的热力学,揭示了该体系钙、镁的溶解规律。该体系中存在着钙、镁的高溶解度区域,而且钙的溶解度随碳酸根总浓度(CT)的增加而增加,在CT>0.1 mol/L时随[SO2-4 ]的增加而增加,同时也随总氨浓度,即[NH3]+[NH+4 ](AT )和 pH的增加而减小;镁的溶解度随[SO2-4 ]的增加而增加,随CT和AT 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随 pH的增大而减小。这对于碳酸钙、碳酸镁及氧化镁产品和对钙镁含量要求严格的其它金属碳酸盐产品的制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 溶解度 so4^2- 碳酸钙 氧化镁 碳酸根 制备 CO3^2- 溶解热 同时平衡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下Al_2(SO_4)_3·nH_2O催化合成α-萘乙酸甲酯
14
作者 胡思前 徐珍 李军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745-747,共3页
以固体A l2(SO4)3.nH2O为催化剂,在微波辐射下,以α-萘乙酸和甲醇为原料合成了α-萘乙酸甲酯。考察了催化剂的用量、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醇酸比对酯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条件为:催化剂用量6%,微波功率600 W,微波辐射... 以固体A l2(SO4)3.nH2O为催化剂,在微波辐射下,以α-萘乙酸和甲醇为原料合成了α-萘乙酸甲酯。考察了催化剂的用量、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醇酸比对酯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条件为:催化剂用量6%,微波功率600 W,微波辐射时间28 m in,醇酸摩尔比12∶1,酯产率7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Al2(so4)3·nh2O 合成 Α-萘乙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脱硝中催化剂表面NH_4HSO_4生成及分解的原位红外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束航 张玉华 +2 位作者 范红梅 张亚平 杨林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460-4468,共9页
采用工业用V2O5-WO3/Ti O2催化剂,基于傅里叶原位红外光谱(in situ FT-IR)技术考察了SCR脱硝过程中催化剂表面NH4HSO4的生成与分解特性。结果表明:在V2O5-WO3/Ti O2催化剂表面ABS的生成可由催化剂V═O基团上Lewis酸上配位吸附活化态的NH... 采用工业用V2O5-WO3/Ti O2催化剂,基于傅里叶原位红外光谱(in situ FT-IR)技术考察了SCR脱硝过程中催化剂表面NH4HSO4的生成与分解特性。结果表明:在V2O5-WO3/Ti O2催化剂表面ABS的生成可由催化剂V═O基团上Lewis酸上配位吸附活化态的NH3在O2环境中与SO2反应生成,也可由SO2与催化剂表面反应生成的吸附态金属硫酸盐中间物VOSO4与气态NH3直接反应生成;NO能通过与NH4HSO4中的NH+4直接反应来降低NH4HSO4降解的温度窗口,促进其在催化剂表面的分解行为,NO的脱除与NH4HSO4的生成是相互抑制关系;NH4HSO4本身的负载量影响其分解与挥发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红外光谱 选择催化还原 催化剂 脱硝 nh4Hso4 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氧空位的超薄Co_(3-x)Mn_(x)O_(4)固溶体纳米花氧化降解甲醛气体
16
作者 杨宝林 韩苗苗 +5 位作者 赵振洵 高嘉琦 李帆 郑昕怡 曹容 闫刚 《分子催化(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5-232,I0002,I0003,共10页
本文采用共沉淀以及煅烧法制备了Co_(3-x)Mn_(x)O_(4)固溶体纳米花催化剂,Mn元素的引入有效提高了催化剂的表面氧空位浓度,提高了其甲醛催化氧化性能.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元素价态和氧空位等进行了表征和研究.与Co_(3)O_(4)相比,Co_(... 本文采用共沉淀以及煅烧法制备了Co_(3-x)Mn_(x)O_(4)固溶体纳米花催化剂,Mn元素的引入有效提高了催化剂的表面氧空位浓度,提高了其甲醛催化氧化性能.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元素价态和氧空位等进行了表征和研究.与Co_(3)O_(4)相比,Co_(2)MnO_(4)表现出明显增强的甲醛催化氧化性能,在60 min内甲醛的氧化分解率达到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 Co_(3-x)Mn_(x)O_(4)固溶体 甲醛降解 氧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坪低品位氧化锌矿NH_3-(NH_4)_2SO_4体系浸出 被引量:3
17
作者 凌江华 尹周澜 +3 位作者 胡慧萍 李珊珊 胡久刚 陈启元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77-2583,共7页
研究NH3-(NH4)2SO4体系pH、总氨浓度、液固比、温度、矿物粒径、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兰坪低品位氧化锌矿中锌及主要杂质元素浸出行为的影响,并在较低pH和总氨浓度条件下,采用二段逆流浸出工艺对该矿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pH、总氨浓度、... 研究NH3-(NH4)2SO4体系pH、总氨浓度、液固比、温度、矿物粒径、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兰坪低品位氧化锌矿中锌及主要杂质元素浸出行为的影响,并在较低pH和总氨浓度条件下,采用二段逆流浸出工艺对该矿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pH、总氨浓度、液固比是影响锌及杂质浸出的主要因素,浸出液中硅、铁、镉、铅等杂质离子的含量都较低。在浸出剂总氨浓度为3 mol/L,pH为9.60,液固比为4,反应时间为4 h的条件下,通过二段逆流浸出工艺处理,锌的浸出率>90%,浸出液pH<9.0,能很好地满足萃取工序的处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nh4)2so4体系 浸出 杂质行为 二段逆流 氨浸—萃取—电积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硬化体在(NH_4)_2SO_4溶液中的溶解动力学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学兵 梁羽 徐福卫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178-4182,共5页
水泥基材料在服役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外界的腐蚀,其中(NH_4)_2SO_4腐蚀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硫酸盐腐蚀。通过测定水溶液中的pH值的变化分析水泥硬化体在(NH_4)_2SO_4溶液中的溶解过程。结果表明,水泥硬化体粉末在(NH_4)_2SO_4溶液中的pH值的... 水泥基材料在服役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外界的腐蚀,其中(NH_4)_2SO_4腐蚀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硫酸盐腐蚀。通过测定水溶液中的pH值的变化分析水泥硬化体在(NH_4)_2SO_4溶液中的溶解过程。结果表明,水泥硬化体粉末在(NH_4)_2SO_4溶液中的pH值的变化趋势符合Avrami溶解模型,即pH值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得出水泥硬化体粉末的溶解速率与(NH_4)_2SO_4溶液的浓度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硬化体 (nh4)2so4 溶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葱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NH_4)_2SO_4盐析范围的选取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继玲 吴珍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6年第1期21-22,共2页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具有防止畸变、延缓衰老、清除自由基等重要生理功能,对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重要意义。以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酶活性较高的6种新鲜植物为材料,选取酶活性最高的葱为(NH4)2SO4盐析材料,实验结果表明...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具有防止畸变、延缓衰老、清除自由基等重要生理功能,对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重要意义。以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酶活性较高的6种新鲜植物为材料,选取酶活性最高的葱为(NH4)2SO4盐析材料,实验结果表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主要在40%-80%饱和度(NH4)2SO4内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酶活性 (nh4)2so4盐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_4)_2SO_4改性Cr/V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乙烯聚合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云江 田洲 +1 位作者 程瑞华 刘柏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7-72,共6页
在Phillips催化剂基础上开发出CrOx-VOx/SiO_2双中心催化剂,并用(NH_4)_2SO_4对其进行改性,考察了(NH_4)_2SO_4的浸渍方式、浸渍量和催化剂焙烧温度对乙烯聚合行为和产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H_4)_2SO_4改性的铬钒双金属催化... 在Phillips催化剂基础上开发出CrOx-VOx/SiO_2双中心催化剂,并用(NH_4)_2SO_4对其进行改性,考察了(NH_4)_2SO_4的浸渍方式、浸渍量和催化剂焙烧温度对乙烯聚合行为和产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H_4)_2SO_4改性的铬钒双金属催化剂的乙烯聚合活性得到提高,且随(NH_4)_2SO_4负载量的增加,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采用共浸渍制备的催化剂的乙烯聚合活性大于分布浸渍法。(NH_4)_2SO_4对V活性组分有促进作用,使改性催化剂的均聚产物分子质量增加,加入1-己烯共聚单体后,分子质量进一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中心催化剂 乙烯聚合 (nh4)2so4 活性 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