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林系列无性系油茶良种种植适应性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侯立英 何金旺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9期7-11,21,共6页
[目的]了解与评价湘林系列无性系油茶良种在桂北山区油茶低产林品种改造中的表现。[方法]三江县林业科技工作者于2013年、2015—2023年对当地引种的湘林系列无性系油茶良种高接换冠砧穗亲和力及生长特性、更新造林生长量、高接换冠示范... [目的]了解与评价湘林系列无性系油茶良种在桂北山区油茶低产林品种改造中的表现。[方法]三江县林业科技工作者于2013年、2015—2023年对当地引种的湘林系列无性系油茶良种高接换冠砧穗亲和力及生长特性、更新造林生长量、高接换冠示范林和良种更新油茶林盛产期果实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进行了追踪调查测定。[结果]湘林系列无性系油茶良种高接换冠后第1年平均愈合率和芽(株)成活率在70%~80%,第3年油茶树平均冠高1.02 m、平均单株冠幅面积0.72 m^(2)、平均单株开花结果率74.00%;湘林4号和湘林XLC158年平均产果量分别为2987.85、3631.05 kg/hm^(2),分别比小果油茶优树(本砧对照)高12.86%、37.16%;平均产油量分别为158.40、279.60 kg/hm^(2),分别比小果油茶优树(本砧对照)低3.39%、高70.54%。湘林系列无性系良种3年生油茶树冠幅面积0.69 m^(2),树高1.11 m,地径18.89 mm,尚未结果;4~5年生油茶林平均产果量2.5~247.5 kg/hm^(2),平均产油量0.01~1.37 kg/hm^(2),产量极低;盛产期平均鲜出籽率40.15%,平均种仁含油率48.72%,平均果油率6.69%,平均产果量和产油量分别超过4500、300 kg/hm^(2),均为对照品种小果油茶的2倍以上。湘林系列无性系油茶良种在海拔114 m地区种植产果量和产油量最高,分别达17640.00、1227.90 kg/hm^(2)。[结论]湘林系列无性系油茶良种在三江县不宜用于对小果油茶低产林进行高接换冠,适用于对油茶低产林进行更新改造,在海拔低于300 m地区种植可获得较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县 油茶 湘林系列 无性系良种 适应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油茶3号”等5个油茶品种在师宗县的早期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德兵 陈福 +7 位作者 向华 郭晓春 袁其琼 张林涛 贾代顺 廖永坚 宋顺超 刘倬志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4-89,共6页
为研究"云油茶3号"等5个油茶品种在师宗县的早期引种栽培效果,对5个栽培试验品种的生长量、结果数量、果实性状、种仁脂肪酸组成等23项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栽培6年后,5个油茶品种在师宗县不仅生长发育良好,而且长... 为研究"云油茶3号"等5个油茶品种在师宗县的早期引种栽培效果,对5个栽培试验品种的生长量、结果数量、果实性状、种仁脂肪酸组成等23项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栽培6年后,5个油茶品种在师宗县不仅生长发育良好,而且长势旺盛,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5个油茶品种平均树高1.52-2.47m、地径1.85-3.18cm、冠幅0.3-0.85m^2、单株结果数23-39个、种仁含油率46.8%-54.2%、油酸含量占80%左右;5个油茶品种的树高、地径、冠幅、单果重、果纵径、两径均值、结果数、出籽率等13项调查指标均存在一定的显著性差异,其中地径差异最大;生长量方面,云油茶9号最优;果实大小以13号最佳;茶油品质则是14号最为优质,且同一个品种并不兼备所有的优良特性;通过模糊综合评判,云油茶9号综合性状品质最佳,其余依次为云油茶13号、云油茶4号、云油茶3号、云油茶14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云油茶”品种 适应性 综合评价 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无系列油茶幼林生长特性与林分产量结构特征 被引量:8
3
作者 龚春 左继林 +4 位作者 徐林初 雷小林 幸伟年 刘胜 鄢建国 《经济林研究》 2007年第4期11-15,共5页
初步分析了赣无系列油茶无性系幼林的始产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特性及林分产量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试验林早实丰产,营养生长分化程度小;始产期林分生殖生长分化强烈,经营者后期管理措施影响林分群体始产期的产量结构和林分产量。
关键词 赣无系列 油茶 幼林 生长特性 产量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无系列油茶优良无性系示范林经济概算 被引量:8
4
作者 左继林 刘胜 +5 位作者 幸伟年 龚春 周文才 敖婉初 徐林初 鄢建国 《经济林研究》 2008年第3期80-83,共4页
为给油茶的高效经营提供经济效益参考和科学合理投资的依据,调查分析了丰城白土镇赣无系列油茶示范林的投入产出情况,并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预测其现金流量和投资回收期。经济概算结果表明:油茶优良无性系示范林第1年投资额较大,第4年... 为给油茶的高效经营提供经济效益参考和科学合理投资的依据,调查分析了丰城白土镇赣无系列油茶示范林的投入产出情况,并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预测其现金流量和投资回收期。经济概算结果表明:油茶优良无性系示范林第1年投资额较大,第4年即可收回成本,第5年起产生明显收益,且经营期内示范林每hm2累积盈利可达555000元,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学 赣无系列 油茶 高效经营 技术经济 现金流量 投资回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系油茶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育苗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幸伟年 龚春 +3 位作者 雷小林 周文才 刘胜 敖婉初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1期64-67,共4页
为给油茶育苗经营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投资依据,调查分析了江西省林科院宜春育苗基地25个高产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育苗的保存率、出圃率以及单位育苗的投入与产出,分析表明:赣无系列油茶优良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育苗,投入产出比较高,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赣无系列 芽苗砧嫁接育苗 育苗成本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无系列油茶品系嫁接苗木质量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左继林 王玉娟 +3 位作者 龚春 黄建建 幸伟年 黄文印 《南方林业科学》 2015年第4期9-12,37,共5页
对25个系列赣无油茶品种嫁接苗木的质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赣无油茶品种的嫁接苗木间形态生长性状差异明显,品种间的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变异幅度明显大于地上部分形态生长的;根干重、根鲜重、根茎比(干、湿)及分枝数的变化幅度较大,... 对25个系列赣无油茶品种嫁接苗木的质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赣无油茶品种的嫁接苗木间形态生长性状差异明显,品种间的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变异幅度明显大于地上部分形态生长的;根干重、根鲜重、根茎比(干、湿)及分枝数的变化幅度较大,地上部分除分枝数外,变异系数均在10%左右,各生长性状指标相关性显著。在苗木质量评价指标中,鲜重、干重、叶与根干重、根鲜重、根茎比、根占全重比及地径占据决定地位。利用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值及回归法分析得出赣无油茶25个品种嫁接苗木质量的优劣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无系列 油茶 无性系 嫁接苗木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赣无系列油茶种实性状和油用性状的响应
7
作者 贺义昌 朱志伟 +3 位作者 幸伟荣 吴妹杰 付宇新 雷小林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72-76,80,共6页
以赣无系列油茶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种实性状和油用性状等两年(2018年和2019年)指标的测定和分析,探究干旱胁迫对茶油的油用性状及品质的影响,为提升茶油品质及筛选抗旱油茶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会造成赣无系列油茶的... 以赣无系列油茶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种实性状和油用性状等两年(2018年和2019年)指标的测定和分析,探究干旱胁迫对茶油的油用性状及品质的影响,为提升茶油品质及筛选抗旱油茶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会造成赣无系列油茶的单果重、果高、果径、果皮厚、鲜籽重、干籽重等参数明显降低。2018年含油率高于2019年;脂肪酸组分中除花生酸外,2018年单脂肪酸含量均高于2019年。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油茶中赣石84-8、赣无2、赣抚20,2019年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2018年,并且2019年三个无性系的灰色关联度排名不降反增,说明这3个品种基本未受到干旱胁迫的影响,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可以进行抗旱品种的良种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赣无系列 油茶 种实性状 油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S油茶无性系幼林产量构成规律的研究
8
作者 左继林 詹荣达 +2 位作者 幸伟年 宋祥兰 徐林初 《江西林业科技》 2007年第6期4-6,共3页
分析GLS系列油茶无性系幼林的始产期产量构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示范林始产期后产量构成表现为低产株数比例逐年降低,高产株数比例逐年提高;低产株数比例累积逐年减少,高产株数比例累积逐年增加;林分群体逐年由低比例高产植株承担群体低... 分析GLS系列油茶无性系幼林的始产期产量构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示范林始产期后产量构成表现为低产株数比例逐年降低,高产株数比例逐年提高;低产株数比例累积逐年减少,高产株数比例累积逐年增加;林分群体逐年由低比例高产植株承担群体低比率的产量向高产植株比例增加,同时承担群体产量也提高的趋势发展;林分群体产量逐年度增加。经营措施对油茶林分群体产量构成产生明显的影响,经营水平高的油茶无性系林分不挂果与低产级别的产量比率较低,高产级别植株级别的产量比率较高,林分整体产量高;经营水平可以决定着低产株积累量向高产株数积累增加的进程,经营水平越高,低产株积累量随年度降幅越大,林分群体产量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S系列 油茶 无性系 幼林 产量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油茶5个品种芽苗砧嫁接技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琳 黄钰 +3 位作者 李甜江 郎南军 徐德兵 郑学慧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25,共7页
2010~2011年以云油茶3#、4#、9#、13#及14#5个优良品种为研究对象,进行其嫁接苗的品种对比试验和不同激素类型及浓度对嫁接苗根端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1)5个品种的芽苗砧嫁接苗在成活率、新梢高、新梢粗、新根数、新根平均长、新根总... 2010~2011年以云油茶3#、4#、9#、13#及14#5个优良品种为研究对象,进行其嫁接苗的品种对比试验和不同激素类型及浓度对嫁接苗根端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1)5个品种的芽苗砧嫁接苗在成活率、新梢高、新梢粗、新根数、新根平均长、新根总长6指标上不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说明这5个品种都具有比较好的遗传繁殖能力;(2)生根粉6号(ABT6)、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3种外源激素与对照(CK)相比,3种外源激素能明显提高云油茶芽苗砧嫁接苗木在成活、发梢、根系的效果,但是3种激素间的嫁接成活率、新梢高、新梢粗、新根数、新根平均长、新根总长6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3)不同激素的不同浓度梯度对嫁接的成活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其中200 mg/L浓度对云油茶成活和生长的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油茶 芽苗砧 嫁接 激素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产区长林系列油茶良种果实品质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雨晨 舒常庆 +2 位作者 姚小华 刘林秀 杨兵兵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2-569,共8页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第一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为了选择适宜北部产区推广应用的油茶品种,以河南省光山县、新县和安徽省金寨县3个试验地的8个长林系列油茶品种(长林3号、4号、18号、23号、27号、40号、53号、55号)为材料,对...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第一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为了选择适宜北部产区推广应用的油茶品种,以河南省光山县、新县和安徽省金寨县3个试验地的8个长林系列油茶品种(长林3号、4号、18号、23号、27号、40号、53号、55号)为材料,对果实性状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综合品质优良的品种。结果表明:(1)不同试验地对鲜果果径和鲜果出籽率的影响显著,对鲜果质量、鲜果果高、鲜籽质量的影响极显著;(2)不同试验地对茶油脂肪酸各组分含量的影响不显著;(3)不同品种在鲜果质量、鲜果果高、鲜果果径、鲜籽质量、鲜果出籽率、干出仁率、干仁含油率等指标上差异极显著;(4)不同品种在茶油脂肪酸各组分含量上差异不显著,长林53号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值最大;仅从不饱和脂肪酸的角度分析,金寨县的长林53号表现优良;(5)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仅考虑第一主成分,长林55号评价值(0.935)最高;各试验地排名依次为:金寨县(1.103)>光山县(0.032)>新县(-1.153)。综合评价认为,在北部油茶产区,长林53号、长林4号、长林18号和长林55号的果实性状综合表现较其它4个品种优良,可作为该产区优先推广应用的良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品种 长林系列 北部产区 果实品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林系列油茶籽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分析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倪荣新 秦玉川 +3 位作者 刘本同 王衍彬 丁敏 钱华 《江西林业科技》 2014年第5期18-20,共3页
对长林系列11个油茶良种油茶籽含油率进行了测定,并采用GC/MS分析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油茶籽含油率大部分集中在30%-45%,平均含油率为37.94%;含油率最高为46.41%,最低为22.80%。油茶籽油脂肪酸主要由油酸、亚油酸、棕榈酸、... 对长林系列11个油茶良种油茶籽含油率进行了测定,并采用GC/MS分析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油茶籽含油率大部分集中在30%-45%,平均含油率为37.94%;含油率最高为46.41%,最低为22.80%。油茶籽油脂肪酸主要由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等9种脂肪酸组成;油酸含量为71%-78.96%,均值为74.82%,标准偏差为2.72%。亚油酸含量在7.02%-14.3%,均值为11.49%,标准偏差为2.59%。棕榈酸含量在8.75%-11.80%,均值为9.94%,标准偏差为0.98%;硬脂酸含量在1.66%-3.79%,均值为2.57%,标准偏差为0.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林系列油茶 含油率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湘林系列6个无性系嫁接苗生长调查 被引量:2
12
作者 沈江 李晓凤 +3 位作者 顾扬传 曹流清 胡友良 李星桦 《湖南林业科技》 2013年第1期65-68,共4页
对湘林系列5、14、15、18、40、166等6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芽苗砧嫁接苗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为:6个无性系平均成活率和抽梢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74.6%~96.2%和71.3%~93.6%,平均苗高和地径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3.5~19.8 cm和0.303... 对湘林系列5、14、15、18、40、166等6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芽苗砧嫁接苗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为:6个无性系平均成活率和抽梢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74.6%~96.2%和71.3%~93.6%,平均苗高和地径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3.5~19.8 cm和0.303~0.356 cm,平均叶片数和冠幅值变化范围分别为8.7~12.7片/株和7.3~8.6 cm,平均根长和根幅变化范围分别为6.0~6.8 cm和4.7~6.5 cm。6个无性系平均成活率和抽梢率分别为85.0%和88.5%,分别大于对照5.0%和2.1%;平均苗高和地径分别为15.8 cm和0.33 cm,分别大于对照1.4 cm和0.022 cm;平均叶片数为10片/株,大于对照0.8片/株;平均冠幅、根长和根幅分别为8.0 cm、6.5 cm和5.4 cm,分别大于对照0.43 cm、0.25 cm和0.78 cm。湘林166和湘林5的芽苗砧嫁接苗生长表现较好,其平均成活率、抽梢率及苗高、地径、叶片数量、冠幅与根长等均较大;湘林15和湘林40则生长表现较差,其平均成活率、苗高、叶片数量等均略低于混合优良无性系(对照)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湘林系列无性系 嫁接苗 成活率 苗高 叶片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州油”系列油茶容器育苗基质配方试验初探 被引量:19
13
作者 宋祥兰 王兰英 +1 位作者 邝先松 李小青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26,共4页
通过采用6种不同配方的基质,对"赣州油"系列油茶芽苗砧嫁接苗进行容器育苗试验,测定不同配方基质的酸碱度和养分情况。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不同基质对芽苗砧嫁接苗保存率、苗高、地径、主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0%泥炭+30... 通过采用6种不同配方的基质,对"赣州油"系列油茶芽苗砧嫁接苗进行容器育苗试验,测定不同配方基质的酸碱度和养分情况。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不同基质对芽苗砧嫁接苗保存率、苗高、地径、主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0%泥炭+30%锯屑+5%稻壳+5%松皮粉+4%珍珠岩+5%黄土+1%过磷酸钙的基质配方最适宜"赣州油"系列油茶生长。为"赣州油"系列油茶良种容器育苗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油茶产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赣州油"系列油茶 容器育苗 基质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林油茶品种在黔东南的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昌选 张彦雄 +3 位作者 舒广州 李湘黔 杨芹 邱建生 《贵州林业科技》 2014年第3期28-33,共6页
通过对湘林系列14个品种在贵州天柱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湘林11、湘林78、湘林211三个优良品种嫁接成活率高、速生性强,4年平均冠幅产果达1.0kg以上,667m2产油达到55.46kg、55.08kg和45.77kg,高出参试品种平均产量的48.79%、47.77%和22.... 通过对湘林系列14个品种在贵州天柱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湘林11、湘林78、湘林211三个优良品种嫁接成活率高、速生性强,4年平均冠幅产果达1.0kg以上,667m2产油达到55.46kg、55.08kg和45.77kg,高出参试品种平均产量的48.79%、47.77%和22.79%,其中,湘林11鲜出籽率50%、干出籽率25.9%、鲜果含油率7.66%、无病虫害;湘林78鲜出籽率40%、干出籽率27.2%、鲜果含油率9.48%、病虫害率2%;湘林211鲜出籽率49.2%、干出籽率31.1%、鲜果含油率8.86%、无病虫害。三个品种表现优良,达到油茶优良无性系标准,可以作为油茶良种在贵州黔东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湘林系列 优良无性系 适应性 测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S赣州油”系列油茶良种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建昌 赵晓青 +1 位作者 胡小康 宋祥兰 《经济林研究》 2011年第1期166-170,共5页
为给我国油茶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以"GLS赣州油"系列油茶良种为材料,从选地及整地标准、挖穴和复穴、定植及栽后管理、免耕抚育、配方施肥、幼林抚育、成林抚育、树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技术等10个方面入手,... 为给我国油茶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以"GLS赣州油"系列油茶良种为材料,从选地及整地标准、挖穴和复穴、定植及栽后管理、免耕抚育、配方施肥、幼林抚育、成林抚育、树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技术等10个方面入手,系统研究了丰产栽培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完善的"GLS赣州油"系列油茶良种的配套丰产栽培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良种 “GLS赣州油”系列 丰产栽培技术 油茶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黎平大宝油茶物候、产量性状及油分组成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萍 吴芳明 《贵州林业科技》 2011年第1期28-31,共4页
2008、2009、2010连续三年对东风林场油茶物种园中的大宝油茶进行物候观测、产量性状测定、油茶籽油分分析。大宝油茶DL11、DB5、DB19综合评价最优,其单株产量虽较其它号低(单株产量在6.0kg左右),但它们的出籽率均在57%以上,出仁率在65... 2008、2009、2010连续三年对东风林场油茶物种园中的大宝油茶进行物候观测、产量性状测定、油茶籽油分分析。大宝油茶DL11、DB5、DB19综合评价最优,其单株产量虽较其它号低(单株产量在6.0kg左右),但它们的出籽率均在57%以上,出仁率在65%以上,含油量在25%以上,芥酸含量低于0.27%,因此,DL11、DB19三个号可作生产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宝系列 小果油茶 定性分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华系列”油茶叶片解剖结构与光合特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蔡东升 裴欣睲 +3 位作者 闵筱筱 杜长梅 陈情情 龚守富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7期52-57,共6页
本研究以“三华系列”油茶为试材,通过“显微观察—石蜡切片法”观察叶片解剖结构,测定油茶叶片光合特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华硕’的栅栏组织/海绵组织比值(TRPS)、栅栏组织/叶片厚度比值(DCTR)显著大于‘华鑫’‘华金’,‘... 本研究以“三华系列”油茶为试材,通过“显微观察—石蜡切片法”观察叶片解剖结构,测定油茶叶片光合特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华硕’的栅栏组织/海绵组织比值(TRPS)、栅栏组织/叶片厚度比值(DCTR)显著大于‘华鑫’‘华金’,‘华金’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显著大于‘华硕’‘华鑫’;‘华硕’的气孔密度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华硕’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均显著高于‘华鑫’‘华金’;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华硕’>‘华鑫’>‘华金’;净光合速率与TRPS、DCTR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与TRPS、DCTR呈极显著正相关。在“三华系列”油茶中,‘华硕’的光合特性表现最好,推荐其作为信阳地区的主栽油茶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华系列”油茶 叶片解剖结构 光合特性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