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太湖底泥磷释放量及释放规律的研究综述 |
朱伟
侯豪
刘环
许小格
朱瑜星
陈诺
曹俊
林乃喜
|
《湖泊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
2
|
基于土地利用的陕西省碳中和时空格局研究 |
黄馨
韩玲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3
|
断陷期源汇系统及勘探方向——以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北地区为例 |
张尚虎
李昆
庄建建
朱宝衡
郑欣
杨超
|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塔北新和地区下白垩统亚格列木组源-汇体系分析及沉积模式 |
郝建龙
杨玉芳
李帅
张莉
孟璐莹
毕小龙
杨沁超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城市公园碳平衡评估框架构建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南京为例 |
袁旸洋
杨明珠
罗尚岑
|
《园林》
|
2025 |
1
|
|
|
6
|
中国陆架边缘海碳源汇的强度与控制因素 |
宋金明
袁华茂
李学刚
曲宝晓
钟国荣
邢建伟
马骏
段丽琴
王启栋
戴佳佳
刘珊珊
|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中国南海东沙隆起北缘晚始新世构造裂点迁移及其源-汇效应 |
刘强虎
彭光荣
刘培
余雄飚
熊万林
周子强
朱红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大豆高光效育种的遗传基础及源库均衡与产量相关分析研究——我50年大豆育种科学生涯(第三部分) |
杜维广
|
《大豆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都市圈碳源、碳汇空间治理研究综述与拓展研究思路 |
陈锦富
李建兴
郝子纯
|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国际沉积学研究前沿和发展讨论——第37次国际沉积学家年会述评 |
朱筱敏
王晓琳
胡鑫
王祥
高子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基于源汇景观格局的洞庭湖流域洪涝风险评估及雨洪径流过程响应 |
张凌暄
焦胜
卢洁
牛彦合
|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2
|
大豆种质鼓粒期源库关系及籽粒皱缩性鉴定指标筛选 |
黄俊霞
冀宝璐
赵伟
王小凡
赵翔
姚兴东
张惠君
王海英
敖雪
谢甫绨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3
|
中国油气勘探开发中的沉积学研究新进展与发展方向 |
朱如凯
孙龙德
张天舒
张志杰
沈安江
毛治国
王兆明
任义丽
江航
张素荣
万力
|
《沉积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14
|
基于复合生态系统视角的土地利用变化碳源/汇效应研究进展 |
张鹏岩
杨丹
刘宇
张金炳
刘振岳
唐振过
单子溢
|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5
|
黄河源区1990—2020年景观格局动态及驱动因素分析 |
李健明
祁雪姣
李佳君
哈妍晖
王雨欣
张秀芝
包文金
司剑华
卢素锦
王玉婧
易冰雨
徐伟涛
|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6
|
基于碳足迹的黑龙江省黑河市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序变化及其对碳中和的贡献 |
齐宏运
周传芳
孙彦峰
魏小勇
牛广元
张璇璞
贾立明
孟玲禹
王德财
苗志风
|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7
|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源汇匹配与集群布局研究 |
苏小宁
邱纪翔
栾利民
梅应丹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8
|
典型高原小型湖泊微塑料时空分布及源/汇作用 |
李潇
喻庆国
王行
李波
谢雪杨
刘阳
|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沿海重化工聚集区CCUS源汇匹配模型及优化——以粤西地区为例 |
方小宇
熊鹏飞
杨浦
郑益军
占乃大
陆江
李维鼎
张亚杰
李画
李绪深
|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20
|
鄂尔多斯地区南部早二叠世山西组源—汇系统差异与构造—沉积格局 |
李丹
赵伟波
胡琮
刘磊
虎建玲
王志伟
陈洪德
朱淑玥
张靖芪
赵菲
张蕊
|
《沉积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