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2篇文章
< 1 2 1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辛夷散联合氦氖激光治疗鼻-鼻窦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钱志君 蔡燕文 +1 位作者 邓佩仪 李彩云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1,共4页
目的探究辛夷散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对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耳鼻咽喉科CRS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接受辛夷散联... 目的探究辛夷散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对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耳鼻咽喉科CRS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接受辛夷散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对照组接受氦氖激光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指标[鼻黏膜纤毛清除率(cilia clearance rate,MCC)和鼻黏膜纤毛输送率(mucociliary transport rate,MTR)]以及机体免疫功能指标[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or 9,TLR-9)]的变化。同时此用Lun-Kennedy、Lund-Mackay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客观症状变化,并分析治疗效果和影响机制。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92%(56/59)、81.82%(45/55),观察组较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Lun-Kennedy、Lund-Mackay评分以及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MTR、MCC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LR-9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47%(5/59),与对照组(3.64%,2/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夷散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对CRS具有显著的治疗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该治疗对患者的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有积极影响,通过调节TLR-9的水平,可能改善CRS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夷散 氦氖激光 鼻-鼻窦炎 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 机体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准噶尔晚古生代—中生代的剥露历史:来自裂变径迹和(U-Th)/He热年代学的约束 被引量:1
2
作者 徐芹芹 赵磊 王艳楠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0-336,共17页
东准噶尔造山带(简称东准噶尔)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山带时空演化与造山作用方式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自古生代以来,东准噶尔经历了多阶段的构造演化,前人的研究多集中于古生代大地构造格局的恢复和构造演化模型的建立,对构造... 东准噶尔造山带(简称东准噶尔)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山带时空演化与造山作用方式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自古生代以来,东准噶尔经历了多阶段的构造演化,前人的研究多集中于古生代大地构造格局的恢复和构造演化模型的建立,对构造-热演化历史的解剖相对薄弱,尤其缺少晚古生代剥露历史的刻画。卡拉麦里山是东准噶尔造山带的重要构造地貌单元,揭示其隆升-剥露过程对于认识东准噶尔造山带的构造-热演化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卡拉麦里山东段的4件沉积岩样品进行了锆石(U-Th)/He、磷灰石裂变径迹与磷灰石(U-Th-Sm)/He低温热年代学分析,获得了该区晚古生代—中生代的隆升-剥露信息。热历史反演结果表明,东准噶尔经历了晚石炭世—早二叠世(330~290 Ma)、早二叠世晚期—中二叠世(285~260 Ma)、三叠纪(250~230 Ma)、早白垩世(135~115 Ma)4期快速剥露。第1期(330~290 Ma)剥露推测与额尔齐斯-斋桑洋在晚石炭世的闭合有关;第2期(285~260 Ma)剥露推测与晚古生代卡拉麦里构造带的右行走滑变形有关;第3期(250~230 Ma)剥露推测与羌塘地块和昆仑-柴达木地块碰撞的远程效应有关;第4期(135~115 Ma)剥露推测是北侧蒙古-鄂霍茨克洋的关闭和南侧羌塘地块与拉萨地块碰撞的联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裂变径迹 锆石与磷灰石(U-Th)/He 剥露 晚古生代 东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南缘太华群变质基底剥露过程:(U-Th)/He热年代学的证据
3
作者 雷万杉 张瑞 +3 位作者 李三忠 周明丽 王冉 张海东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64-1976,共13页
隆升剥蚀是地壳减薄的重要方式之一。查明变质基底的抬升剥露过程对了解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以来岩石圈的伸展破坏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价值。本文通过锆石和磷灰石(U-Th)/He测年法,研究华北克拉通南缘太华群变质基底晚白垩世以来的... 隆升剥蚀是地壳减薄的重要方式之一。查明变质基底的抬升剥露过程对了解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以来岩石圈的伸展破坏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价值。本文通过锆石和磷灰石(U-Th)/He测年法,研究华北克拉通南缘太华群变质基底晚白垩世以来的隆升剥露历史。太华群片麻岩中5组样品热年代学测定结果显示:磷灰石(U-Th)/He年龄分布于41.9~32.9 Ma之间,锆石(U-Th)/He年龄介于94.1~56.9 Ma之间。HeFTy模拟表明太华群变质杂岩自晚白垩世以来经历了4期冷却剥露过程:①晚白垩世至古新世(94.1~57 Ma)的快速冷却,冷却速率约5.58℃/Ma,剥露速率约159 m/Ma,剥露量为3142 m,该阶段快速冷却可能是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回撤导致华北克拉通破坏减薄过程的延续;②57~40 Ma的缓慢冷却,冷却速率约1.18℃/Ma,剥露速率约34 m/Ma,剥露量为571 m,这一阶段的抬升平稳期可能是太平洋板块的俯冲转向降低了中国东部的构造应力强度;③40~30 Ma的加速抬升剥露,冷却速率约4.5℃/Ma,剥露速率129 m/Ma,剥露量为1286 m,该阶段的快速抬升可能是太平洋俯冲板块变老(洋中脊俯冲消失后,进入俯冲带的洋壳年龄不断增加)和俯冲角度增加的结果;④30 Ma至今缓慢冷却剥露,冷却速率为0.167℃/Ma,剥露率大约为5 m/Ma,剥露量为143 m,这一阶段的构造宁静可能表明华北克拉通南缘已经远离了太平洋俯冲活动带。太华群变质基底的剥露过程表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晚中生代大规模岩石圈减薄过程持续到了新生代的早期,这一阶段的抬升剥露可能是华北克拉通南缘多金属矿床出露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秦岭 熊耳山 低温热年代学 (U-Th)/He 华北克拉通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雪峰教授以输合配穴针刺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选穴规律
4
作者 胡晓丽 郭慧 王雪峰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83-1588,共6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探讨王雪峰教授采用输合配穴针刺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选穴规律;方法:收集王雪峰教授临床病案,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关联复杂网络,并依次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频次分析,使用OriginPro 2021软件对穴位...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探讨王雪峰教授采用输合配穴针刺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选穴规律;方法:收集王雪峰教授临床病案,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关联复杂网络,并依次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频次分析,使用OriginPro 2021软件对穴位进行聚类分析,以及采用IBM 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关联分析,进而总结核心针刺处方及选穴规律。结果:共纳入621则临床医案,提取出32个针灸处方,涉及正经13条,腧穴27个,其中输穴与合穴各12个;该网络共涵盖39个节点,784条边,CentiScaPe 2.2软件辅助分析得出其该组数据的中介中心性阈值为40.46,度值阈值为40.21,各节点中中介中心性值最高的是“合穴”(572),其次为“输穴”(571.97);频次分析得出10个高频腧穴,其中5个输穴,3个合穴,其中合穴足三里使用频次最高,占比99.84%,其次为输穴三间,占比95.85%;穴位聚类分析得到5个有效聚类群;关联分析得到21个关联规则,强链接腧穴配伍171个,中等链接腧穴配伍53个,弱链接腧穴配伍41个。结论:王雪峰教授以输合配穴针刺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善选用多气多血之阳明经,“足三里(合)-三间(输)-曲池(合)-足临泣(输)-阳陵泉(合)”为核心处方,百会与悬钟为重要配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脑性瘫痪 针刺 输穴 合穴 输合配穴 @王雪峰 数据挖掘 选穴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活动对氦气富集成藏的控制机制
5
作者 秦江锋 王东旭 弓虎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3-563,共11页
基于含气地层氦气体积分数测试数据,结合周缘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年代学分析,系统研究岩浆活动与氦气空间分布的耦合关系,并针对氦气供给、运移通道、储集条件及成藏期次等关键因素,构建岩浆活动影响氦气富集的动力学模型,探讨晚侏... 基于含气地层氦气体积分数测试数据,结合周缘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年代学分析,系统研究岩浆活动与氦气空间分布的耦合关系,并针对氦气供给、运移通道、储集条件及成藏期次等关键因素,构建岩浆活动影响氦气富集的动力学模型,探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活动对氦气富集、运移及保存的控制作用,为鄂尔多斯盆地氦气资源勘探提供理论依据与创新思路。研究发现,盆地北部氦气富集显著,庆阳、宜川、鄂尔多斯及石西地区平均体积分数大于0.09%,呈现“沉积坳陷低值区→盆地边缘高值带”的环状分异规律。周缘岩浆活动集中于160~100 Ma(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其时空分布与氦气高丰度区、成藏关键期高度匹配,指示幔源岩浆上涌可能通过热-流-力多场耦合作用促进氦气富集。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氦气富集受控于晚中生代幔源岩浆活动的多尺度效应,表现为岩浆热事件对氦源活化、运移通道构建及圈闭形成的系统性调控。由此提出富氦气藏勘探应聚焦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体侵位中心,采用“由岩体核部向外围扩散”的靶区优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氦气藏 岩浆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 克拉通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物归属之争与中国“现代考古学”表述的形成
6
作者 查晓英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9-171,236,237,共15页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成立初期,为截断中外学术研究不平等的源头,推动政府制定了严厉的禁止古物出口法令。随后又以欧美考古学的最新进展即田野工作的方法为由,试图剥夺地方保管出土物的权力。为获得出土物保管权与继续发掘的权力...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成立初期,为截断中外学术研究不平等的源头,推动政府制定了严厉的禁止古物出口法令。随后又以欧美考古学的最新进展即田野工作的方法为由,试图剥夺地方保管出土物的权力。为获得出土物保管权与继续发掘的权力,傅斯年、李济等人祭出了“现代考古学”这一“利器”。尽管“现代考古学”理念并非完全因古物归属问题而产生,但它在中国问世的时间与强烈的排他性质都与史语所在河南遭遇的风波有着密切关系。事实上,当延续千年的金石收藏逐渐被新兴的考古科学取代时,古物占有与分配传统也被剧烈撼动,并成为推动新学术观念形成和传播的有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考古学 古物归属 傅斯年 何日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首现及其在20世纪30年代的传播
7
作者 翟宇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8-125,共8页
“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概念的完整表达形式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学界多有争议。在这些争议中,不乏定论性质鲜明但实则不确的论断,这些论断之所以一再出现,大致有三个原因。其一,对史料占有不足;其二,对已披露史料没有充分注意;其三,... “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概念的完整表达形式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学界多有争议。在这些争议中,不乏定论性质鲜明但实则不确的论断,这些论断之所以一再出现,大致有三个原因。其一,对史料占有不足;其二,对已披露史料没有充分注意;其三,对现有史料的分析采取了非历史主义的态度。事实上,“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概念最初出现的时间比现在学界认为的要早一些,而其提出者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尽管其他政治势力在这一概念的发展史上也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但却并非首倡者。这一概念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推广下,最终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一个概括近代中国国情或社会性质的流行概念,从而为以它为基础而形成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末的初露曙光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殖民地半封建” 近代中国 中国共产党 蔡和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信噪比引导的双分支结构和直方图均衡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网络
8
作者 黄颖 高胜美 +1 位作者 陈广 刘苏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71-1979,共9页
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低照度图像增强(LLIE)技术普遍依赖成对的数据集进行训练的问题,考虑实际应用中配对数据集的获取难度较高及其可能导致网络的泛化能力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信噪比(SNR)引导的双分支结构和直方图均衡(HE)的LLIE网络... 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低照度图像增强(LLIE)技术普遍依赖成对的数据集进行训练的问题,考虑实际应用中配对数据集的获取难度较高及其可能导致网络的泛化能力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信噪比(SNR)引导的双分支结构和直方图均衡(HE)的LLIE网络,从而摆脱对配对数据集的依赖。首先,在生成对抗网络(GAN)的框架上,引入卷积神经网络(CNN)和Transformer的双分支结构,并使用SNR图像指导网络自适应地增强图像的不同区域,以有效平衡图像增强和噪声抑制;其次,采用经HE处理的低照度图像约束生成结果,从而显著提升生成图像的纹理细节;最后,在鉴别器部分,结合全局与局部鉴别器确保生成图像与参考图像在分布上的一致性,进一步提高图像的视觉质量。为了验证所提网络的有效性,在LOL与LSRW测试集上进行测试,与包含监督和无监督的10种先进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LOL数据集上,所提网络的峰值信噪比(PSNR)为19.15 dB,结构相似性指数(SSIM)为0.7051,均位列第2名;在LSRW数据集中,所提网络以17.28 dB的PSNR和0.4857的SSIM分别获得第1名与第2名;具体地,在LSRW数据集上,所提网络的PSNR相较于KinD(Kindling the Darkness)和EnlightenGAN(deep light Enhancement without paired supervisio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方法分别提升了15.7%和9.6%。可见,所提网络与无监督方法和部分有监督方法相比均展现了更优越的性能,且显著提升了生成图像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照度图像增强 无监督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 直方图均衡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川地区盒8段储层溶蚀特征及其对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杏雨 杜贵超 +5 位作者 何雅雯 郭睿良 朱琳 贾文昊 王豪 王凤琴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6,共10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地区盒8段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不明确的问题,利用压汞、孔渗、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及扫描电镜等多种测试资料,系统开展了盒8段储层砂岩溶蚀作用发育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盒8段为典型的特低孔、...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地区盒8段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不明确的问题,利用压汞、孔渗、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及扫描电镜等多种测试资料,系统开展了盒8段储层砂岩溶蚀作用发育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盒8段为典型的特低孔、致密储层,可划分为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及岩屑砂岩3种类型储层,储层遭受强烈成岩作用改造,溶蚀作用是形成次生孔隙、改善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3类储层在早成岩B期晚期—中成岩A期均遭受酸性溶蚀作用改造。其中,石英砂岩储层可溶组分较低,溶蚀作用较弱,孔隙类型以粒间孔为主;岩屑石英砂岩遭受强烈溶蚀,产生大量次生孔隙,为溶蚀作用改造形成的优质储层;岩屑砂岩遭受强压实岩屑变形导致砂岩致密化,为致密储层。依据砂岩类型建立了溶蚀作用发育模式。研究结果对盒8段致密砂岩“甜点”划分和有利区预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蚀作用 发育特征 储层物性 盒8段 延川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麻花坪钨铍矿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来自流体包裹体与H-O-He-Ar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昱 李文昌 +5 位作者 孔志岗 闫阔 安鹏 张必宏 牟明海 余博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88-2105,共18页
云南麻花坪钨铍矿床是“三江”地区唯一一个钨和铍均达大型的矿床。该矿床的Be-W矿体产于浅变质岩中,其大面积矿化及成矿分带表现出独特的成矿特征,然而因矿区及周边均未揭露到中酸性岩浆岩体,矿床成因不明,制约了其成矿机制的深入研究... 云南麻花坪钨铍矿床是“三江”地区唯一一个钨和铍均达大型的矿床。该矿床的Be-W矿体产于浅变质岩中,其大面积矿化及成矿分带表现出独特的成矿特征,然而因矿区及周边均未揭露到中酸性岩浆岩体,矿床成因不明,制约了其成矿机制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的找矿勘查。本文选择该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的白钨矿、绿柱石、石英、萤石、方解石,通过系统的包裹体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及H-O-He-Ar同位素分析,示踪其流体来源和演化过程,探讨其矿床成因。包裹体岩相学及测温结果显示,包裹体以含CO_(2)包裹体及气液两相包裹体最为常见,从阶段Ⅰ到阶段Ⅳ温度为338.64~170.32℃,盐度为5.04%~2.88%NaCleqv,密度为0.70~0.92g/cm^(3),为中低温中低盐度低密度的H 2O-CO_(2)-NaCl体系,且流体温度和盐度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计算得出成矿流体的成矿压力为51.25~91.07MPa,成矿深度为3.71~5.84km。H-O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Ⅰ阶段δ^(18)D_(V-SMOW)和δ^(18)O_(H_(2)O)变化范围分别为-73.9‰~-89.8‰和4.42‰~5.63‰,落于岩浆水附近;Ⅱ、Ⅲ、Ⅳ阶段δ^(18)D_(V-SMOW)和δ^(18)O_(H_(2)O)均逐渐减小,明显向大气降水漂移,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成矿流体中有越来越多的大气降水加入。Ⅰ、Ⅱ、Ⅲ阶段中包裹体^(3)He/^(4)He值为0.11~0.29Ra,位于地幔氦和地壳氦之间(幔源He值为1.64%~4.62%),且地壳流体占主导地位。^(40)Ar/^(36)Ar值为315.5~687.0,经计算的成矿流体中大气^(40)Ar贡献介于6.33%~56.99%,显示出成矿流体富含大气Ar来源,与大气平衡的饱和大气水参与了成矿。因此,麻花坪钨铍矿的成矿流体是富含地壳放射成因氦的饱和大气降水与富含幔源氦的深源流体两端元混合的结果,同时,深部(3500m标高)样品的He同位素明显高于浅部,暗示隐伏岩体位于深部,成矿流体由深部向浅部运移。综合分析认为,麻花坪钨铍矿床为远端岩浆热液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铍矿床 H-O-He-Ar同位素 成矿流体 远端岩浆热液型矿床 云南麻花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鸭绿江金成矿带下河口金矿床成因:地质、S-Pb-He-Ar同位素和硫化物微量元素证据
11
作者 俞炳 曾庆栋 +5 位作者 王永彬 苏菲 杨进辉 陈辉 张晓飞 王珺璐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97-2911,共15页
作为辽东地区鸭绿江金成矿带内首例赋存在古元古代辽河群高家峪组地层中的石英脉型金矿床,下河口金矿床成为揭示辽东地区华北克拉通破坏背景下金矿成矿理论和诱发区域矿产勘查突破的重要引子之一。详细的地质调查表明,下河口金矿床受控... 作为辽东地区鸭绿江金成矿带内首例赋存在古元古代辽河群高家峪组地层中的石英脉型金矿床,下河口金矿床成为揭示辽东地区华北克拉通破坏背景下金矿成矿理论和诱发区域矿产勘查突破的重要引子之一。详细的地质调查表明,下河口金矿床受控于近南北向断裂,与闪长玢岩脉共存,成矿阶段可划分为乳白色石英阶段、石英-黄铁矿-黄铜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黄铁矿S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其δ^(34)S值为4.7‰~6.5‰,略高于典型地幔硫值,推测硫主要来源于岩浆硫。黄铁矿Pb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其^(208)Pb/^(204)Pb、207 Pb/^(204)Pb和206 Pb/^(204)Pb值分别为39.289~39.537、15.734~15.832和18.627~18.782,具有高的μ值,表明铅主要来源于浅部壳源。黄铁矿流体包裹体He-Ar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其3He/4He比值为0.13~0.72Ra,40 Ar/36 Ar比值为1285.6~2176.6,表明成矿流体以壳源流体为主,含少量幔源流体。硫化物微量元素测试结果显示成矿流体明显富As,Au在黄铁矿和毒砂中均明显富集。黄铁矿微量元素测试结果显示其有较高的Co/Ni和As/Ag比值和中等的Sb/Bi比值,表明黄铁矿主要为热液成因。综合区域已有年代学结果和本次研究结果,我们认为下河口金矿床属岩浆热液型金矿床,金成矿作用可能与华北克拉通破坏导致的早白垩世岩浆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河口金矿床 鸭绿江金成矿带 S-Pb同位素 HE-AR同位素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1段源-汇格局与砂体分布
12
作者 方旭蕾 王琳霖 +4 位作者 齐荣 高辉 杨飞 刘璐 苏娟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295,共12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富县地区作为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阵地,其主力勘探层段——二叠系下石盒子组1段(盒1段)受复杂构造—沉积作用影响显著,导致沉积充填的源—汇分布格局与砂体分布规律仍不明确。因此,深入开展多物源体系下的...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富县地区作为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阵地,其主力勘探层段——二叠系下石盒子组1段(盒1段)受复杂构造—沉积作用影响显著,导致沉积充填的源—汇分布格局与砂体分布规律仍不明确。因此,深入开展多物源体系下的沉积充填交汇关系、砂体成因类型及其分布规律研究对该地区天然气的高效勘探与规模增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野外露头和岩心观察,结合岩石薄片、重矿物以及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系统开展了富县地区盒1段沉积物源分析,并总结了砂体成因类型、结构特征及其分布与演化规律。富县地区盒1段沉积期主要发育南部陆源碎屑充填区及南北陆源碎屑混源充填区。在盒1段共识别出9种岩相类型和3类岩相组合,其中主要砂体成因类型为辫状河相辫状河道充填和心滩砂坝两类。沿物源方向,岩相组合由指示南物源区下切、加积、侧积沉积充填作用逐渐演化为南北物源混源区侧积充填作用。盒1段经历了从沉积初始阶段洪水期富陆源粗碎屑供给到沉积晚期枯水期泥质沉积为主的沉积演化过程。其中,盒1-1、盒1-3小层沉积期是辫状复合河道砂体发育的有利阶段,尤其是盒1-1小层沉积期,优势砂体主要发育于富县地区中东部南物源沉积充填区及北部的物源混合充填的主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矿物 岩相类型 砂体成因 源汇格局 盒1段 二叠系 富县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肃肺合剂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后线痰瘀阻肺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赵文跃 张辰岑 +4 位作者 高立栋 袁可淼 周佳钰 金春晖 张宝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3-1119,共7页
目的 观察中药肃肺合剂联合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后线痰瘀阻肺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39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20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予... 目的 观察中药肃肺合剂联合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后线痰瘀阻肺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39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20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予安罗替尼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中药肃肺合剂,比较两组的近期客观疗效、无进展生存期、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体重变化、相关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安罗替尼的血药浓度变化。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的客观缓解率为5%,疾病控制率为85%;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为0%,疾病控制率为78.95%,两组近期客观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中医证候积分和KPS评分改善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体重变化及肿瘤标志物(CEA、SCC、CA125、CA199、CYFRA21-1)的下降水平上未显示出差异(P>0.05)。此外,试验组患者的疲乏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高血压、皮疹、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的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药浓度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之间也未发现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中药肃肺合剂联合盐酸安罗替尼能有效改善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并且不影响安罗替尼在体内的血药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盐酸安罗替尼 肃肺合剂 痰瘀阻肺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苏75区块中部盒8段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立平 李祖兵 +3 位作者 付亮亮 潘秀英 郭宁 王猛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5,共8页
文中基于岩心、薄片鉴定、物性测试及区域地质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苏75区块中部盒8段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苏75区块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主要发育石英砂岩及少量的岩屑石英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局部可见含砾砂岩;储层... 文中基于岩心、薄片鉴定、物性测试及区域地质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苏75区块中部盒8段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苏75区块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主要发育石英砂岩及少量的岩屑石英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局部可见含砾砂岩;储层主要表现为特低孔超低渗特征,部分为低孔低渗;储集空间为各类溶蚀孔隙、溶蚀缝和少量的原生孔隙,但溶蚀孔隙占比超过90%;不同岩相及沉积相中的储层物性差异较大,其中含砾粗砂岩的物性较其他岩性好,河道沉积微相中的储层较心滩微相及泛滥平原好;压实作用使得最初沉积时的孔隙度平均减小了22.36百分点,胶结作用使得原生孔隙度平均丧失了22.50百分点,溶蚀作用使得储层的孔隙度平均增加了15.80百分点;构造作用使得盒8段地层遭受多次不均匀抬升,形成了多条穿越盒8段的断层,地下流体沿着断层流动并与岩石发生各种溶蚀作用,进而扩大了储集空间,增强了储层的渗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盒8段 苏75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应气混合物的ICP-MS/MS测定原油中的钒和镍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松韬 黄莹秀 +3 位作者 袁亮 代宇宣 莫垚坤 黄建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6,共6页
原油中金属元素钒和镍(V和Ni)的含量和比值可为深入了解原油的沉积环境特征和有机质类型发挥重要作用。在原油炼制过程中,V和Ni作为原油催化裂化过程中的有害金属元素,会降低催化剂的活性,严重时会导致催化剂中毒,会严重腐蚀设备,在精... 原油中金属元素钒和镍(V和Ni)的含量和比值可为深入了解原油的沉积环境特征和有机质类型发挥重要作用。在原油炼制过程中,V和Ni作为原油催化裂化过程中的有害金属元素,会降低催化剂的活性,严重时会导致催化剂中毒,会严重腐蚀设备,在精炼之前必须对原油中的V和Ni进行脱除处理。V和Ni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识别或监测原油中V和Ni进入环境的潜在危险变得越来越重要,对原油中V和Ni的含量进行高灵敏精准测定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ICP-MS/MS)测定原油中V和Ni的新策略。原油样品经航空煤油简单稀释后直接采用ICP-MS/MS进行分析,针对V和Ni受到的质谱干扰,在MS/MS模式下,采用由NH_(3)/He(He为缓冲气)和H_(2)组成的反应气混合物(NH_(3)/He/H_(2))作为反应气,基于V^(+)与NH_(3)/He/H_(2)不发生反应,而V^(+)的干扰离子与NH_(3)/He/H_(2)发生反应,采用原位质量法消除干扰,选择V^(+)进行测定;基于Ni^(+)与NH_(3)/He/H_(2)发生反应,采用质量转移法消除干扰,选择无干扰团簇离子Ni(NH_(3))_(3)^(+)进行测定。通过与NH_(3)/He反应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对于V的测定,加入H_(2)为反应气能快速去除氩基离子的干扰,并能协同NH_(3)消除氧化物离子的干扰;对于Ni的测定,加入H_(2)为反应气能促进全氢加合物(-NH_(3))的形成,从而提高生成Ni(NH_(3))_(3)^(+)的产率。在NH_(3)/He/H_(2)反应模式下,V和Ni的背景等效浓度(BEC)更低,Ni的灵敏度更高,V和Ni的检出限(LOD)分别低至0.83和3.76 ng·kg^(-1),定量限(LOQ)分别为2.77和12.5 ng·kg^(-1)。通过分析标准参考物质NIST SRM 1634c并进行加标回收实验评价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显示,方法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参考物质的认证值基本一致,V和Ni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7%和103%,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8%和1.9%。所建立的分析方法避免了繁琐的样品预处理过程,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度和精密度好的特点,适用于原油中V和Ni的检测,能为原油深加工中V和Ni的脱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 钒(V) 镍(Ni) 氨气/氦气/氢气(NH_(3)/He/H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石激光原位微区U-Th-Pb-He双定年分析方法进展
16
作者 刘文博 陶霓 +1 位作者 孙敬博 温汉捷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77,共16页
锆石激光原位微区U-Th-Pb-He双定年方法是一项结合锆石激光原位微区(U-Th)/He和U-Pb定年技术的前沿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同时在锆石矿物微区上获得(U-Th)/He和U-Pb两种同位素体系年龄数据。U-Th-Pb-He双定年技术不仅显著提高了(U-Th)/He... 锆石激光原位微区U-Th-Pb-He双定年方法是一项结合锆石激光原位微区(U-Th)/He和U-Pb定年技术的前沿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同时在锆石矿物微区上获得(U-Th)/He和U-Pb两种同位素体系年龄数据。U-Th-Pb-He双定年技术不仅显著提高了(U-Th)/He定年的分析效率,而且使得(U-Th)/He和U-Pb两种年龄数据更为紧密地耦合起来,从而揭示矿物及其赋存岩石地层丰富的热演化历史,增强了这两种同位素年代学体系年龄数据解释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本文系统梳理了锆石激光原位微区U-Th-Pb-He双定年方法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收集了已发表的相关标准样品与自然样品数据,并尝试分析已有测试数据中可能存在的技术难点与挑战。目前,U-Th-Pb-He双定年方法及其技术流程已能提供一定精准度与空间分辨率的同位素和年龄数据,尽管仍然存在着一些技术困难,包括^(4)He含量的精准测量、U-Th微区不均一和含U-Th显微包裹体对U-Th同位素含量定量分析的影响等,已有相应的解决方法。国内外相关实验室针对U-Th-Pb-He双定年方法的上述技术问题正在持续开展深入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相关进展有望促进锆石U-Th-Pb-He双定年分析数据精准度、可靠性与可解释性,为地球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Th)/He U-PB 双定年 锆石 激光原位微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基因受体结合域变异对牛冠状病毒感染的影响
17
作者 姜慧华 赵龙 郭抗抗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36-1343,共8页
为研究HE基因受体结合域变异对牛冠状病毒(BCoV)感染的影响,构建了pEGFP-HE420、pEGFP-HE424和pEGFP-HE428重组质粒。三种重组质粒分别转染至HCT-8细胞,然后感染NX-2021-B2-HE424分离株通过RT-qPCR检测病毒mRNA在吸附、内化和复制阶段... 为研究HE基因受体结合域变异对牛冠状病毒(BCoV)感染的影响,构建了pEGFP-HE420、pEGFP-HE424和pEGFP-HE428重组质粒。三种重组质粒分别转染至HCT-8细胞,然后感染NX-2021-B2-HE424分离株通过RT-qPCR检测病毒mRNA在吸附、内化和复制阶段的表达水平以及通过TCID 50检测胞内和胞外的病毒滴度。结果显示,pEGFP-HE420、pEGFP-HE424和pEGFP-HE428三种重组质粒均能在HCT-8细胞中表达。与pEGFP-HE424相比,HE基因受体结合域缺失或插入不影响病毒的吸附、内化、复制及胞内病毒滴度;HE基因受体结合域缺失降低了BCoV胞外病毒滴度;HE基因受体结合域插入不影响BCoV胞外病毒滴度。本研究通过构建仅受体结合域变异的三种HE基因的重组质粒在HCT-8细胞上探究了其对牛冠状病毒感染的影响,为研究牛冠状病毒的感染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冠状病毒 HE基因 受体结合域变异 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氦对射频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制备碳化硼涂层的影响
18
作者 苏毅 吴曦 +2 位作者 胡娟 赵鹏 朱海龙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14-224,共11页
目的利用射频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喷涂(RF-ICPS)技术在第一壁材料钨(W)表面制备碳化硼(B_(4)C)涂层,研究等离子体工作气体中掺氦(He)对涂层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表征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在工作气体中掺入不同体积分数的He,制备... 目的利用射频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喷涂(RF-ICPS)技术在第一壁材料钨(W)表面制备碳化硼(B_(4)C)涂层,研究等离子体工作气体中掺氦(He)对涂层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表征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在工作气体中掺入不同体积分数的He,制备B_(4)C涂层,表征涂层表面形貌和组成变化。采用Ansys Fluent模拟软件,建立三维射频等离子体与B_(4)C颗粒之间的有限元模型,探究在等离子体中加入He,通过调控等离子体属性参数,进而影响涂层制备的内在机理。结果随着等离子体工作气体中He的体积分数的提升,可明显降低涂层的孔隙率,当He的体积分数升高到7.2%时,孔隙率降至1.1%,且涂层的主要组成未发生变化。模拟结果显示,当He的体积分数从0%升高到7.2%时,等离子体焓值提高了38%,同时颗粒加热熔融效果明显提升;当He的体积分数升高到7.2%时,B_(4)C颗粒温度达到2800 K以上的占65.5%。结论在等离子体工作气体中加入He,不仅具有提高等离子体热导率的作用,还可以提高等离子体的焓值,促进飞行B_(4)C颗粒在等离子体中的加热效果,从而提升涂层的致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感应耦合等离子体 碳化硼涂层 HE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式气冷堆电源关键安全特性研究
19
作者 马信荣 杨夷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4,共8页
为了对布雷顿氦氙气冷堆系统的稳态和事故工况进行研究,本文依据系统设计参数,使用RELAP5/MOD程序对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计算。对系统的稳态工况进行了计算,结果与设计值的最大相对偏差为3.08%,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为后续系统优化打下基... 为了对布雷顿氦氙气冷堆系统的稳态和事故工况进行研究,本文依据系统设计参数,使用RELAP5/MOD程序对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计算。对系统的稳态工况进行了计算,结果与设计值的最大相对偏差为3.08%,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为后续系统优化打下基础。对反应堆系统可能发生的3种事故工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分别为控制系统故障、一回路风机故障和涡轮机故障。对3种事故中堆芯冷却剂出口温度、堆芯热点温度、反应堆功率等关键参数进行计算,并研究了事故发生后各关键参数的变化趋势,对反应堆系统的安全特性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可较准确地对布雷顿氦氙气冷堆系统的各工况进行仿真,在保护系统生效时反应堆系统是安全的。对于控制系统故障导致以0.001 s^(-1)增加了0.02的反应性的反应性引入事故,当保护系统失效时,在事故发生9 s后,堆芯热点温度为2493.061 K,堆芯将会损毁;当保护系统正常时,系统将在保护系统的作用下安全停堆。对于一回路风机故障导致一回路流量下降至50%和涡轮机故障导致其中一条二回路流量下降至60%的事故,反应堆系统均可保持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AP5/MOD程序 布雷顿循环 氦氙气冷堆 安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回热布雷顿循环的双模式核热推进系统工质分析及优化
20
作者 周子杨 张昊春 +2 位作者 游尔胜 苗馨予 李可一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0-1532,共13页
面对深空探测任务对大功率空间核动力系统的需求,设计了基于布雷顿循环的双模式核热推进系统。分别从推进部分和发电部分对系统进行数理建模,分析对比了空间布雷顿循环中各种常见工质的比热容比、密度、黏度及导热系数,以探究其热力学... 面对深空探测任务对大功率空间核动力系统的需求,设计了基于布雷顿循环的双模式核热推进系统。分别从推进部分和发电部分对系统进行数理建模,分析对比了空间布雷顿循环中各种常见工质的比热容比、密度、黏度及导热系数,以探究其热力学特性及输运特性。提出了氦氩(He-Ar)混合工质并研究其性能以及氦的质量分数对He-Ar混合工质的比热容比及黏度这两项主要性质的影响,最后对系统进行了多目标优化。得出了影响双模式核热推进系统的主要参数,以及各工质在不同温度及压强下的性质变化及优劣。结果表明:He-Ar混合工质在热力学性质上比其他混合工质更适用于深空探测任务,而在输运性质上稍显不足,整体上可考虑以He-Ar混合工质作为备选循环工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雷顿循环 核热推进 He-Ar混合工质 双模式空间核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