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传统儿童科学教育的“三生”理念及其转化
1
作者 刘亚力 樊佳美 +1 位作者 陈霓 刘军伟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0,共7页
传统儿童科学教育的“三生”理念,以生态性、生活性和生发性为核心,强调在自然环境中结合儿童日常生活,通过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一理念对当下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价值。“三生”理念有... 传统儿童科学教育的“三生”理念,以生态性、生活性和生发性为核心,强调在自然环境中结合儿童日常生活,通过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一理念对当下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价值。“三生”理念有利于回归儿童审美向度的科学教育生态,有益于回归儿童具身生活体验的科学教育内容,有助于回归儿童生发性探究的科学教育形式。为推动传统“三生”理念在新时代的落地生根,可从教师专业胜任力提升、在地化课程实施与多方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等层面共同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生态性 生活性 生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机制检验 被引量:9
2
作者 李苏 赵军 达潭枫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37-143,共7页
文章采用熵值法和DEA方法测度了2007—2020年我国省级绿色金融指数和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并通过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绿色金融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和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对工业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文章采用熵值法和DEA方法测度了2007—2020年我国省级绿色金融指数和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并通过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绿色金融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和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对工业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绿色金融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生态化促进了工业绿色发展;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对工业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区域、时期和政策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拓展性分析显示,环境规制和研发投入在绿色金融促进工业绿色发展过程中均存在显著的单一门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工业绿色发展 绿色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生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内涵诉求、现实困境和优化方略 被引量:13
3
作者 陆东东 刘庆群 张禾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89,共7页
新发展阶段,乡村振兴需吸纳各类新型产业融入共商共建,乡村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乡村振兴和体育强国建设战略联结推动的内在要求。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认为,乡村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以创新生产要素结构为发展基础,产业链延展融合... 新发展阶段,乡村振兴需吸纳各类新型产业融入共商共建,乡村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乡村振兴和体育强国建设战略联结推动的内在要求。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认为,乡村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以创新生产要素结构为发展基础,产业链延展融合为发展方向,内源性驱动为主要发展动力的新型乡村体育经济活动。通过明晰以农民主体等为代表的现实诉求,结合当前乡村体育产业发展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化方略:聚焦乡村体育产业生态化,引领要素结构创新;融合“三变”改革,完善内驱力发展制度;搭建支撑架构,提升乡村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生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生态化视角下三峡库区人口-经济-环境(PEE)耦合协调发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谢海浪 赵伟 +1 位作者 江雅婷 侯孟彬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9-221,235,共14页
[目的]探索PEE系统的互动耦合特征,可为三峡库区城镇生态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量化依据。[方法]在2000—2020年三峡库区PEE系统综合评价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引力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空间联系特征... [目的]探索PEE系统的互动耦合特征,可为三峡库区城镇生态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量化依据。[方法]在2000—2020年三峡库区PEE系统综合评价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引力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空间联系特征及主要障碍因子进行实证研究。[结果](1)2000—2020年库区PE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逐步上升态势;(2)研究期内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基本不变,协调等级不高,协调类型呈“西南-东北”“中部-北部”的空间特征,总体呈良性上升发展趋势;(3)邻近区域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相关性存在显著的正自相关,空间联系总量总体上升,空间联系强度较弱,且随着地理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弱;(4)各因素对系统发展影响具有趋同性,经济和人口系统是主要制约子系统,而环境系统的障碍度逐年增加。[结论]库区PE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向好,区域差异缩小,未来应重点从单一系统优化向多元系统协调出发,从系统自身与区域协同2个角度进行调整,加强政策制度调控,科学探索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生态化 耦合协调发展 人口-经济-环境 时空演化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认识 被引量:23
5
作者 温铁军 逯浩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39,共10页
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对“质”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把握,不能将其简单化为科技创新与农业农村的物理复合、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或者利用高科技改造农业农村。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理论,先进生产... 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对“质”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把握,不能将其简单化为科技创新与农业农村的物理复合、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或者利用高科技改造农业农村。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理论,先进生产力质态固然具有高科技和创新特征,但具有高科技和创新特征的生产力并不能自动、天然地成为新质生产力。探讨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回归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理论上厘清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在“质”上的区别,加强对新质生产力引发的生产关系变革、制度特征和政治经济原创性理论贡献的学理认识,并结合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新发展格局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战略定位,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对包括全面深化改革在内的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撑作用。如此,才能更好地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中心任务,更好地推动符合“质”的要求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制度创新 生态化 政府市场关系 耐心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生态化乡村振兴的宜居化乡村土地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甜甜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10期115-118,共4页
针对乡村土地规划的利用效率低与短板问题,本研究对宜居化乡村土地规划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乡村土地规划模型,以进行辅助决策。结果表明,确定最小累积阻力差值为3346.12与2136.73的位置作为生态与... 针对乡村土地规划的利用效率低与短板问题,本研究对宜居化乡村土地规划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乡村土地规划模型,以进行辅助决策。结果表明,确定最小累积阻力差值为3346.12与2136.73的位置作为生态与宜居的分区界线,并且宜居-关键建设区、宜居-优化建设区、生态-限制开发区与生态-不宜开发区分区占比分别为1.93%、6.51%,20.03%与71.53%。研究根据各地的功能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规划策略,这为其他乡村土地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 乡村振兴 土地规划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城市规划的重点和难点 被引量:18
7
作者 倪天华 左玉辉 《规划师》 2005年第7期83-86,共4页
从城市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看,生态城市规划的核心是实现城市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化”。我国生态城市结构生态化应从实体结构生态化开始,从生态分区规划、生态单元建设规划和生态安全空间格局3个层次进行探讨。生态城市功能生态化则指生态... 从城市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看,生态城市规划的核心是实现城市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化”。我国生态城市结构生态化应从实体结构生态化开始,从生态分区规划、生态单元建设规划和生态安全空间格局3个层次进行探讨。生态城市功能生态化则指生态产业、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等八大类功能全面生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城市 结构生态化 功能生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生态伦理学探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玲 吴建国 +2 位作者 卢建华 李玮 张寄南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1-94,共4页
转基因食品已经存在了十几年,但人们对它安全的争议仍然颇多.与此同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又在逐年扩大.转基因食品应该如何发展?笔者从生态伦理学角度,以生态化生存模式为背景,在重新认识转基因食品安全及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探讨相应对策.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 安全 生态伦理 生态化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以秦巴汉水生态旅游圈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淑新 胡仪元 唐萍萍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3-136,共4页
在旅游与生态环境矛盾趋于加剧的背景下,生态化可促进产业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同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在产业生态化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具有重要生态战略地位的秦巴汉水区域为例,提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在旅游与生态环境矛盾趋于加剧的背景下,生态化可促进产业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同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在产业生态化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具有重要生态战略地位的秦巴汉水区域为例,提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同时指出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径,以旅游产品与服务供给的生态化为根本形成推力系统,以旅游消费模式的生态化为重点形成拉力系统,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形成支撑系统,以产业生态化发展环境的营造为手段形成保障系统,推动旅游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旅游业 生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中和”承诺下技术生态化发展战略思考 被引量:27
10
作者 胡志坚 刘如 陈志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20,共7页
全球气候治理进入以中国、美国、欧盟为代表的大国博弈阶段,中国的角色正由参与者、贡献者向引领者逐渐转变。中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必将加速技术生态化创新发展,低碳和零碳产业将迎来发展良机。对此,建议制定科学、可... 全球气候治理进入以中国、美国、欧盟为代表的大国博弈阶段,中国的角色正由参与者、贡献者向引领者逐渐转变。中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必将加速技术生态化创新发展,低碳和零碳产业将迎来发展良机。对此,建议制定科学、可行的碳中和实施路线图,并在“十四五”及中长期规划中强化指标和措施;构建完善的技术生态化创新结构体系;尽快研究完善科技法律法规与配套政策;加强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技术生态化 创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犯罪立法论要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晓莉 贾国发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31,共6页
生态安全是一切安全的“底座安全”,破坏生态安全的行为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当纳入刑法规范———设立生态犯罪。生态犯罪立法具有客观的缘由、充分的依据和切实可行的内容。生态犯罪立法是刑法适应生... 生态安全是一切安全的“底座安全”,破坏生态安全的行为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当纳入刑法规范———设立生态犯罪。生态犯罪立法具有客观的缘由、充分的依据和切实可行的内容。生态犯罪立法是刑法适应生态文明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生态犯罪 生态化 生态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的人居建筑及其设计策略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健梅 陆明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7-68,39,共3页
本文研究了未来的人居建筑的发展趋势及其 3个主要特点 ,即智能型、有机性和生态化 。
关键词 人居建筑 发展趋势 智能型 有机性 生态化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民合作社设立机制——基于产业组织生态学理论的探讨 被引量:7
13
作者 梁巧 王鑫鑫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1-112,共12页
本文基于浙江省合作社的统计数据和访谈所收集的37家合作社第一手数据,考察了合作社设立的生态化和制度化过程。合作社种群及其所在群落中组织的竞争状态和种群密度在不同的条件下会促进或阻碍合作社的设立;就合作社设立的组织者来看,... 本文基于浙江省合作社的统计数据和访谈所收集的37家合作社第一手数据,考察了合作社设立的生态化和制度化过程。合作社种群及其所在群落中组织的竞争状态和种群密度在不同的条件下会促进或阻碍合作社的设立;就合作社设立的组织者来看,精英农户和政府分别在合作社的生态化和制度化过程中扮演了关键性作用;合作社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合作社社区嵌入性的加强,有利于我国合作社的制度化,促进合作社的设立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组织生态学 设立 生态化 制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角下汉江流域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淑新 胡仪元 杨名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21,共6页
以具有重要地理区位与战略地位的汉江流域为例,基于当前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突出矛盾的分析,深入探讨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流域发展问题;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汉江流域解决当前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凸显的资源环境问... 以具有重要地理区位与战略地位的汉江流域为例,基于当前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突出矛盾的分析,深入探讨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流域发展问题;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汉江流域解决当前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凸显的资源环境问题、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提出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汉江流域发展应通过促进流域产业生态化、形成消费生态化模式、实现流域内部协同、推动流域内外共生途径,形成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构建科技创新驱动、法律制度保障和生态安全监控三大支撑体系,从而有效推动汉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产业生态化 消费生态化 协同发展 共生发展 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规制下生态发展区精细化工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以韶关市涂料产业为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金利霞 张虹鸥 +3 位作者 兰芳 叶玉瑶 王长建 陈伟莲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2-383,共12页
基于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化的理论视角,以粤北山区国家重点生态发展区县(市)涂料化工产业为例,研究广东省产业转移政策下转移到生态发展区的污染性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结果发现,在污染性产业环境管制和生态发展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双重政... 基于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化的理论视角,以粤北山区国家重点生态发展区县(市)涂料化工产业为例,研究广东省产业转移政策下转移到生态发展区的污染性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结果发现,在污染性产业环境管制和生态发展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双重政策规制下,韶关市涂料化工企业普遍面临改造升级或淘汰关闭的命运。文章从政府、园区和企业3个层次构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路径,强调产业生态化进程中政府的主体地位,提出改革和完善生态政策规制体系,实施生态化激励机制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的精细化管理机制,规范和引导企业/园区行为并主动参与产业生态化实践,推动生态发展区产业生态化发展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规制 产业生态化 产业链 涂料产业 生态发展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OC能耗问题与策略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凤英 薛庆水 李海霞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6期69-78,共10页
MOOC的建设和发展中交织着理想和现实的冲突。MOOC建设的初衷和理想是共享教育资源,协同合作发展,节约教育成本;而事实上,教育的选择和竞争,促使各国、各区域为了凸显各自的竞争实力,独立发展,造成了资源的重复开发和严重浪费,即能耗问... MOOC的建设和发展中交织着理想和现实的冲突。MOOC建设的初衷和理想是共享教育资源,协同合作发展,节约教育成本;而事实上,教育的选择和竞争,促使各国、各区域为了凸显各自的竞争实力,独立发展,造成了资源的重复开发和严重浪费,即能耗问题。MOOC能耗指资金浪费作为基础能源污染所扩散的MOOC负能量。资金浪费造成的MOOC能量损耗制约着MOOC的教育应用价值,分布于MOOC建设、开发、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造成MOOC能耗的主要原因是对MOOC的认识不清,盲目跟风建设;资源重复开发,软硬件技术不同步、不兼容;设备闲置或淘汰严重,垃圾数据过多等。要保持MOOC的持续发展,需要正确认识MOOC建设的负面效应,从国家生态化教育和经济成本的战略角度来审视与思考,做到战略上合作博弈、技术上协同发展,加长补齐MOOC"短板"、优化数据分类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 能耗问题 教育生态 教育成本 策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传媒产业生态结构的变迁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鸿飞 李宁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3-77,共5页
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进行渗透改造的大潮中,传媒业首当其冲。在不断被颠覆与重构的过程中,整个传媒行业的生态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文章回顾了前"互联网+"时代我国传媒产业结构的特征和弊端,重点分析"互联网+"... 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进行渗透改造的大潮中,传媒业首当其冲。在不断被颠覆与重构的过程中,整个传媒行业的生态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文章回顾了前"互联网+"时代我国传媒产业结构的特征和弊端,重点分析"互联网+"时代传媒产业生态结构的三个主要方面的变化:产业内向"崩溃"的融媒化、产业外向"崩溃"的泛媒化、产业"崩溃"重组后的生态化。在此基础上对传媒产业生态演化的方向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传媒产业 崩溃效应 生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范式 被引量:3
18
作者 严胜柒 张云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14-117,共4页
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 ,确实也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本文主要从剖析传统科学通过隔离方法揭示事物的单一规律 ,并通过技术应用于工业化。单一规律借助人为条件过分发挥其作用 ,是打破自然界综合规律的制衡体系... 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 ,确实也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本文主要从剖析传统科学通过隔离方法揭示事物的单一规律 ,并通过技术应用于工业化。单一规律借助人为条件过分发挥其作用 ,是打破自然界综合规律的制衡体系而导致人类目前危机的原由。提出建立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范式体系 ,从克服科学技术本身的缺陷着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 生态化 范式 生态学 生态系统 应用 工业化 隔离研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族文化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及其制度保障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雅霖 贾登勋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1-148,共8页
民族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主要类型之一,其健康有序的发展对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民族文化自身具有的独特性、多样性、生态脆弱性、难以保护性、意识形态性等特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我国民族... 民族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主要类型之一,其健康有序的发展对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民族文化自身具有的独特性、多样性、生态脆弱性、难以保护性、意识形态性等特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我国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决定了民族文化产业应选择生态经济模式生态化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取决于制度保障,强调政策和法律即制度环境的创设,应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对民族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引导、推动和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产业 生态化发展 制度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生态化是我国新世纪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被引量:17
20
作者 戴怡富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5-17,共3页
本文试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对传统工业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和对我国工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指出工业生态化是我国新世纪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同时提出一系列的工业生态化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工业生态化 中国 科技进步 产业结构调整 污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