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林895杨离体培养及耐盐基因GmNHX1的转化 被引量:2
1
作者 孙伟博 杨立恒 诸葛强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37-1242,共6页
摘要:【目的】建立南林895杨杂交无性系最适遗传转化体系,为创新耐盐南林895杨种质资源奠定基础。【方法】以南林895杨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对其再生体系和耐盐基因GmNHX1遗传转化的部分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使用NaClO消毒处理1... 摘要:【目的】建立南林895杨杂交无性系最适遗传转化体系,为创新耐盐南林895杨种质资源奠定基础。【方法】以南林895杨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对其再生体系和耐盐基因GmNHX1遗传转化的部分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使用NaClO消毒处理10~15min的外植体褐化率和污染率均较低;以叶片为外植体产生的不定芽状态良好,而茎段分化的不定芽容易白化死亡。PCR检测结果表明,转GmNHX1基因植株可扩增获得符合大小的特异性条带(1641bp);通过荧光显微镜能够观察到转基因植株中的SGFP激发出的绿色荧光,证明GmNHX1基因已经高效整合到南林895杨的基因组中。【结论】叶片是南林895杨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最佳外植体来源,其离体培养所得的植株完全可以满足根癌农杆菌介导基因转化对受体的要求,可用于耐盐基因GmNHX1的遗传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林895 离体培养 再生体系 耐盐基因GmNHX1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基因南林895杨对杨扇舟蛾体内酶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雁 郭同斌 诸葛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5-99,共5页
以转Bt基因南林895杨树叶片饲喂杨扇舟蛾,研究 Bt 毒蛋白对害虫体内代谢酶的影响。结果表明: 酯酶和羧酸酯酶明显受到抑制。中肠酯酶活性在取食 4 ~ 48 h 内持续下降,羧酸酯酶活性在前期 4 h 有所上升但随后持续下降。多功能氧化酶活性... 以转Bt基因南林895杨树叶片饲喂杨扇舟蛾,研究 Bt 毒蛋白对害虫体内代谢酶的影响。结果表明: 酯酶和羧酸酯酶明显受到抑制。中肠酯酶活性在取食 4 ~ 48 h 内持续下降,羧酸酯酶活性在前期 4 h 有所上升但随后持续下降。多功能氧化酶活性从 24 h 起,受抑而下降,但不显著。谷胱甘肽 S - 转移酶活性在前 36 h 内波动不大,48 h 后显著受抑。乙酰胆碱酶的活性无明显受抑。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12 h 后略升高,然而在取食 12 ~ 48 h活性持续下降,与之相反,过氧化物酶活性在 4 ~ 48 h呈上升状态。过氧化氢酶活性在 4 ~ 12 h 呈下降状态,24 ~48 h呈上升状态。转 Bt 基因杨树主要通过抑制酯酶和羧酸酯酶并扰乱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的协调作用干扰害虫的正常生理代谢,起到杀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t基因南林895 解毒酶 保护酶 乙酰胆碱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假单胞菌及红绒盖牛肝菌接种对NL-895杨生长和光合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刘辉 吴小芹 +1 位作者 任嘉红 陈丹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3-59,共7页
2009年3月在南京林业大学植物生长室采用荧光假单胞解磷细菌(JW-JS1)及红绒盖牛肝菌外生菌根真菌(Xc)2种菌剂接种,通过温室盆栽30天、60天、90天、120天及150天后,测定其对NL-895杨生长和光合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JW-JS1、Xc单接种和... 2009年3月在南京林业大学植物生长室采用荧光假单胞解磷细菌(JW-JS1)及红绒盖牛肝菌外生菌根真菌(Xc)2种菌剂接种,通过温室盆栽30天、60天、90天、120天及150天后,测定其对NL-895杨生长和光合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JW-JS1、Xc单接种和双接种均能明显促进NL-895杨的生长和改善植株的光合特征,且双接种效应优于单接种。双接种150天后,NL-895杨的苗高、地径、生物量、侧根数和菌根侵染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4.79%、23.60%、56.35%、150.00%和64.11%;双接种在增加NL-895杨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改善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上表现出显著的正交互效应。研究结果为减少林业生产中化肥的施用量和开发杨树复合菌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假单胞菌 红绒盖牛肝菌 接种 NL-895 生长光合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生菌根真菌产生植物激素差异及其与NL-895杨生长的关系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小芹 马磊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3-49,共7页
选用9种外生菌根菌对NL-895杨进行菌根化试验,并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各菌根菌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培养液和菌丝体中的吲哚乙酸(IAA)、玉米素(Z)、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含量。结果表明:9种菌根菌对NL-895杨苗木生长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 选用9种外生菌根菌对NL-895杨进行菌根化试验,并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各菌根菌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培养液和菌丝体中的吲哚乙酸(IAA)、玉米素(Z)、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含量。结果表明:9种菌根菌对NL-895杨苗木生长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从菌根菌对苗木的促生效果来看,无论是否形成明显的菌根关系,接菌苗的生长势均优于对照苗;9种菌根菌均可不同程度地分泌4种植物激素;其培养液中激素含量明显高于菌丝体中的含量;各激素对苗木生长的影响不尽相同。相关分析表明:菌根菌菌丝体中的玉米素(Z)含量与NL-895杨苗高和茎粗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菌丝体中的脱落酸(ABA)和吲哚乙酸(IAA)含量则与NL-895杨苗高和茎粗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菌根真菌 植物激素 NL-895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南林895’杨组培再生芽生根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汪南阳 陈颖 +2 位作者 董红忠 胡菲 徐彩平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34,共5页
以‘南林895’杨经组培获得的2 cm长再生芽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再生芽不定根发生能力及其耐盐能力。结果表明:‘南林895’杨再生芽在75 mmol/L以下能够正常产生不定根,100 mmol/L完全抑制不定根的形成。25~50 mmol/L盐... 以‘南林895’杨经组培获得的2 cm长再生芽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再生芽不定根发生能力及其耐盐能力。结果表明:‘南林895’杨再生芽在75 mmol/L以下能够正常产生不定根,100 mmol/L完全抑制不定根的形成。25~50 mmol/L盐处理能够促进‘南林895’杨再生芽不定根的伸长,增加根数,提高叶绿素a及总叶绿素的含量。25 mmol/L处理的SOD、CAT、POD、GR 4种保护酶与对照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MDA含量和电导率也低于对照;而在高浓度盐处理下(75~100 mmol/L),SOD、CAT、GR保护酶活性下降,导致膜透性加大,MDA含量增加,POD和AsA-POD酶活性的提高有助于缓解盐胁迫对‘南林895’杨造成的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再生芽 '南林895’杨 不定根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生菌根真菌对‘NL-895杨’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宋微 吴小芹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74-1478,共5页
以‘NL-895杨’(Populus×euramericanacv.Nanlin 895)幼苗为材料,研究6种外生菌根真菌接种对其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接种60 d后‘NL-895杨’叶片的叶绿素a和b含量、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比对照极显著提高,其中叶绿... 以‘NL-895杨’(Populus×euramericanacv.Nanlin 895)幼苗为材料,研究6种外生菌根真菌接种对其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接种60 d后‘NL-895杨’叶片的叶绿素a和b含量、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比对照极显著提高,其中叶绿素a和b的增加幅度分别为28.16%~68.03%和69.29%~138.26%,并以接种劣味乳菇的‘NL-895杨’Fv/Fm最高,且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各处理菌根苗培养150 d时‘NL-895杨’的净光合速率表现为美味牛肝菌>红绒盖牛肝菌>劣味乳菇>彩色豆马勃2号>紫金蜡蘑>彩色豆马勃1号>对照;菌根真菌处理对‘NL-895杨’叶片胞间CO2浓度影响较小,但其蒸腾速率显著高于对照,而且能促进总糖的合成与积累,并以接种彩色豆马勃2号的‘NL-895杨’苗总糖含量最高.研究表明,接种菌根真菌可以有效提高‘NL-895杨’对光能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其光合产物积累,显著促进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895杨’ 外生菌根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林895杨’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孙伟博 于娟 +1 位作者 潘惠新 诸葛强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88,共4页
以‘南林895杨’为研究材料,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以农杆菌介导法转基因过程中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了筛选比较。并利用GUS染色对转化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南林895杨’合适的遗传转化体系为:预培养3 d,菌液浓度OD600值为0.8,侵染8 min,... 以‘南林895杨’为研究材料,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以农杆菌介导法转基因过程中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了筛选比较。并利用GUS染色对转化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南林895杨’合适的遗传转化体系为:预培养3 d,菌液浓度OD600值为0.8,侵染8 min,共培养3 d。通过抗性筛选确定卡那霉素在分化阶段的筛选浓度为20 mg/L,在生根阶段的筛选浓度为10 mg/L,头孢霉素浓度为100 mg/L。优化了‘南林895杨’遗传转化体系,为利用转基因技术开展杨树的遗传改良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林895杨’ 遗传转化 体系优化 农杆菌介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质对南林895杨生根时间和根长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夫贵 王步连 江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5期4696-4698,共3页
[目的]研究光质对水培植物生根早晚和根生长速率的影响。[方法]以南林895杨为材料,研究了蓝、黑、绿、红和白5种颜色的培养水培盆对南林895杨插穗生根早晚和根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在南林895杨插穗水培的早期和中期,蓝盆和黑盆的插穗... [目的]研究光质对水培植物生根早晚和根生长速率的影响。[方法]以南林895杨为材料,研究了蓝、黑、绿、红和白5种颜色的培养水培盆对南林895杨插穗生根早晚和根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在南林895杨插穗水培的早期和中期,蓝盆和黑盆的插穗出芽早且根生长较快,而绿盆、白盆、红盆插穗生根较晚且根生长较慢,在水培后期,光质对插穗根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结论]蓝光和黑暗条件最适于杨树插穗生根。试验结果为植物水培条件优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林895 生根时间 根长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PeTLP基因‘南林895’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外源基因分子检测 被引量:7
9
作者 马晓星 孙伟博 +4 位作者 魏辉 刘铃 于翔 王璞 诸葛强 《浙江林业科技》 2018年第4期28-37,共10页
转基因技术是当今林木分子育种的手段之一,但其生物安全性问题广受关注。本研究选择进入田间试验的转PeTLP(类甜蛋白)基因‘南林895’杨Populus deltoides×P. euramericana cv.‘Nanlin 895’为材料,开展转基因杨树对土壤微生物影... 转基因技术是当今林木分子育种的手段之一,但其生物安全性问题广受关注。本研究选择进入田间试验的转PeTLP(类甜蛋白)基因‘南林895’杨Populus deltoides×P. euramericana cv.‘Nanlin 895’为材料,开展转基因杨树对土壤微生物影响及外源基因分子检测等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杨树在进入田间试验一年后,外源基因仍稳定存在于转基因植株基因组中;转基因与非转基因植株根系周围可培养土壤微生物菌落数量无显著差异,表明外源基因对土壤微生物无显著影响;对土壤微生物总DNA进行分子检测也显示外源基因未有向周围土壤微生物扩散现象;叶片化感作用试验显示转基因植株叶片未对生菜Lactuca sativa L. var. ramose Hort.种子的生长造成显著影响。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转PeTLP基因‘南林895’杨在进入田间试验后未出现外源基因水平转移,也未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 '南林895’杨 田间试验 生物安全性 PeT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基因南林895杨对美国白蛾抗虫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伟博 王璞 +2 位作者 杨梓堃 李红岩 诸葛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7-118,共12页
【目的】通过对转Bt基因南林895杨进行虫试测定,分析转基因植物对不同世代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的杀虫活性、转基因杨树抗虫效果的时空动态、转基因杨树对不同龄期美国白蛾的杀虫效果,以及对美国白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转基因杨... 【目的】通过对转Bt基因南林895杨进行虫试测定,分析转基因植物对不同世代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的杀虫活性、转基因杨树抗虫效果的时空动态、转基因杨树对不同龄期美国白蛾的杀虫效果,以及对美国白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转基因杨树的应用推广和美国白蛾防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以实验室获得的转Bt(Cry1Ah1)基因南林895杨16个株系为材料,对美国白蛾幼虫进行室内喂养和田间套笼饲虫实验,实验分别采用不同世代、不同虫龄的美国白蛾幼虫为实验对象,测量其死亡率、化蛹率及取食量等指标,分析转Bt基因杨树对于美国白蛾生长的实际影响,并选取不同部位叶片分析杀虫效果的空间变化。【结果】16个转Bt基因南林895杨株系中,A-4-6、A-5-0、A-5-23和X-2-7株系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幼虫取食叶片12 d后的校正死亡率为37.5%~68.9%。A-4-6株系的毒蛋白表达量最高达到11500.01 ng/g,占总蛋白表达量的0.0478%。其余5个杀虫活性较好株系的毒蛋白表达量均大于4669.38 ng/g,除Z-1-3株系,各株系毒蛋白量占总蛋白量均超过0.02%。抗虫效果明显的株系上部叶片的抗虫效果优于中部叶片,下部叶片的抗虫效果差。不同虫龄比对结果表明低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显著高于高龄幼虫(P<0.05),而化蛹率随着龄期的升高而升高,幼虫对杀虫性的敏感度随着龄期的升高逐渐下降。【结论】转基因南林895杨中Bt基因的表达能够有效的抑制美国白蛾的生长,并具有时空特异性,其中A-4-6、A-5-0及A-5-23三个株系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适用于作为抗虫杨树树种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 南林895 美国白蛾 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美洲黑杨无性系引种区域化试验初报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彦峰 王丽霞 刘力 《河北林果研究》 2014年第2期125-128,共4页
从南京林业大学引进895杨、95杨、797杨3个美洲黑杨杂种无性系,在甘肃天水渭河谷地苗期试验的基础上,于当地不同地区建立试验林,进行区域化对比试验。3a试验结果表明:3个无性系生长表现较好,其中以895杨和797杨优势明显,与对照加拿大... 从南京林业大学引进895杨、95杨、797杨3个美洲黑杨杂种无性系,在甘肃天水渭河谷地苗期试验的基础上,于当地不同地区建立试验林,进行区域化对比试验。3a试验结果表明:3个无性系生长表现较好,其中以895杨和797杨优势明显,与对照加拿大杨差异极显著,其单株材积平均生长量均超过对照20%~60%,而95杨与对照加拿大杨无显著差异。初步认为,3个无性系可在甘肃省天水地区各杨树栽培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林895 南林95杨 南林797杨 无性系 区域试验 生长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在南林95杨叶片遗传转化体系优化中的应用
12
作者 沈周高 项艳 《经济林研究》 2010年第2期59-64,共6页
为优化南林95杨叶片遗传转化体系,以南林95杨叶片为外植体,采用均匀设计U12(12×63),利用组织化学染色定位法,根据GUS基因的瞬时表达量,研究了农杆菌浸染时间、农杆菌菌液OD600值、共培养时间、乙酰丁香酮浓度等4个因素对遗传转化... 为优化南林95杨叶片遗传转化体系,以南林95杨叶片为外植体,采用均匀设计U12(12×63),利用组织化学染色定位法,根据GUS基因的瞬时表达量,研究了农杆菌浸染时间、农杆菌菌液OD600值、共培养时间、乙酰丁香酮浓度等4个因素对遗传转化的影响。建立相关的线性回归方程,并优化了南林95杨叶片的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体系,即农杆菌浸染时间35 min、农杆菌OD600值1.1、共培养时间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设计 南林95杨 遗传转化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和干旱胁迫对杨树幼苗光合性能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2
13
作者 张燕红 吴永波 +1 位作者 刘璇 朱嘉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2-38,共7页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高温、干旱单一或复合胁迫对南林895杨(PopulusבNanlin-895’)幼苗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高温、干旱单因子和复合胁迫使杨树幼苗净光合速率(P_n)、气...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高温、干旱单一或复合胁迫对南林895杨(PopulusבNanlin-895’)幼苗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高温、干旱单因子和复合胁迫使杨树幼苗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最大荧光(F_m)、PSII最大原初光化学量子效率(F_v/F_m)下降、初始荧光(Fo)升高,中度干旱胁迫使胞间CO_2摩尔分数(Ci)、水分利用效率(WUE)先降后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后降,P_n主要受气孔和非气孔因素共同限制;重度高温、重度干旱和复合胁迫末期SOD、POD活性下降显著,P_n主要受非气孔因素限制。复合胁迫对P_n、T_r具有叠加效应。复合胁迫对P_n、G_s、Ci、T_r、F_v/F_m、SOD的胁迫效应大于单一胁迫;杨树幼苗在高温和干旱复合胁迫条件下受害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林895 高温胁迫 干旱胁迫 光合特性 抗氧化酶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环保肥料增效剂聚天冬氨酸对杨树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曹丹 王世震 韩梅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2-720,共9页
聚天冬氨酸(PASP)是一种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氨基酸聚合物,具有肥料增效剂和缓释剂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水培"南林895杨"幼苗设置不同浓度氮和PASP共12个梯度处理,探讨PASP在木本植物杨树中的增效作用和机制。研究发现,在氮供应... 聚天冬氨酸(PASP)是一种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氨基酸聚合物,具有肥料增效剂和缓释剂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水培"南林895杨"幼苗设置不同浓度氮和PASP共12个梯度处理,探讨PASP在木本植物杨树中的增效作用和机制。研究发现,在氮供应不足时,营养液中添加一定的PASP促进了杨树幼苗株高、叶片数、地上部分鲜重和氮的利用效率的增加,降低了杨树幼苗根冠比和硝态氮含量。而在高氮条件下施加PASP效果不显著甚至会加重高氮胁迫,抑制植物生长。这些研究结果表明,PASP可以用作杨树的肥料增效剂,添加适量PASP有望在实际生产中促进低氮条件生长的杨树生物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林895 聚天冬氨酸 硝酸还原酶 天冬氨酸转氨酶 氮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种条等级和扦插密度对‘南林3804’杨树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臧红霞 李艳青 从云凌 《江苏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28-31,共4页
为培育优质杨树造林种苗,以‘南林3804’杨树1年生苗木种条为研究材料,研究比较了原种条等级、扦插密度等因素对大田扦插繁育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插穗规格、水肥管理措施一致的条件下,在轻壤地育苗质量较高;采用1年生Ⅱ级苗作为原种... 为培育优质杨树造林种苗,以‘南林3804’杨树1年生苗木种条为研究材料,研究比较了原种条等级、扦插密度等因素对大田扦插繁育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插穗规格、水肥管理措施一致的条件下,在轻壤地育苗质量较高;采用1年生Ⅱ级苗作为原种条,截成长16 cm、小头直径2—2.5 cm、具3芽2节的穗条,常规浸泡灭菌后,按照25 cm×80 cm(5万株/hm^(2))的育苗密度扦插,苗木平均保存率达96.2%,当年生Ⅰ级苗和Ⅱ级苗的出圃率分别为25.49%和37.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株杨树 育苗 原种条等级 扦插密度 南林380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