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法案将在2026年正式实施,各国碳足迹法案频出,倒逼全球供应链开展碳足迹管理。面对上述挑战,我国将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作为应对贸易压力的重要举措,油气产品被纳入国家重点碳足迹管理体系。钻完井作业作为...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法案将在2026年正式实施,各国碳足迹法案频出,倒逼全球供应链开展碳足迹管理。面对上述挑战,我国将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作为应对贸易压力的重要举措,油气产品被纳入国家重点碳足迹管理体系。钻完井作业作为油气开采的重要环节,点多面广、专业性强,一直以来缺乏评价标准及方法,难以支撑油气产品碳足迹核算。以页岩气钻完井作业为对象研究,采用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方法(HLCA)对威远区块3个平台20口井能源消耗量、温室气体排放结构特征分析和减排路径进行了研究分析。结论认为:①目前单井钻完井作业的平均能源消耗为228.68 TJ,该区块20口井的EROI值为15.87,具有开发价值;②单井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平均值为16805.79 tCO_(2)e,钻完井作业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164.57 t CO_(2)e/m3,为油气产品碳足迹核算提供依据。其中,压裂作业阶段柴油的使用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总和是总的温室气体排放中的第一大排放源,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8%。在钻井作业阶段柴油的使用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总和和钻井设备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分别是总的温室气体排放中的第二和第三大排放源,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2%和19%;③钻完井作业可从制度体系建立、重点耗能设备淘汰或改造、能源替代、工艺技术优化、提高物料循环利用率和低碳技术产业探索等方面制定减碳路径。展开更多
文摘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法案将在2026年正式实施,各国碳足迹法案频出,倒逼全球供应链开展碳足迹管理。面对上述挑战,我国将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作为应对贸易压力的重要举措,油气产品被纳入国家重点碳足迹管理体系。钻完井作业作为油气开采的重要环节,点多面广、专业性强,一直以来缺乏评价标准及方法,难以支撑油气产品碳足迹核算。以页岩气钻完井作业为对象研究,采用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方法(HLCA)对威远区块3个平台20口井能源消耗量、温室气体排放结构特征分析和减排路径进行了研究分析。结论认为:①目前单井钻完井作业的平均能源消耗为228.68 TJ,该区块20口井的EROI值为15.87,具有开发价值;②单井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平均值为16805.79 tCO_(2)e,钻完井作业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164.57 t CO_(2)e/m3,为油气产品碳足迹核算提供依据。其中,压裂作业阶段柴油的使用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总和是总的温室气体排放中的第一大排放源,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8%。在钻井作业阶段柴油的使用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总和和钻井设备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分别是总的温室气体排放中的第二和第三大排放源,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2%和19%;③钻完井作业可从制度体系建立、重点耗能设备淘汰或改造、能源替代、工艺技术优化、提高物料循环利用率和低碳技术产业探索等方面制定减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