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慕课环境下师生交互的困境及其超越:基于生命哲学的视角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淞 田蓉辉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0-73,共4页
发轫于20世纪初,以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为关注点的"生命哲学",因其对生命特性(自身决定性、诗性与时空)的独到阐释,为我们研读慕课环境下的师生交互提供了理论视角。站在生命哲学的角度,不仅可以使我们明了当前师生交互因科技... 发轫于20世纪初,以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为关注点的"生命哲学",因其对生命特性(自身决定性、诗性与时空)的独到阐释,为我们研读慕课环境下的师生交互提供了理论视角。站在生命哲学的角度,不仅可以使我们明了当前师生交互因科技的介入而存在的问题,还为我们重建新型师生交互提供了思路。生命哲学视角下的师生交互不仅是包含知识共享的理性认知过程,还是一种涵养和培育师生精神世界的生命历程,应以理解与尊重生命的自身决定性为基本前提、以诗性意识为核心所在、以生命的超越与完善为价值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哲学 师生交互 慕课 诗性意识 完善与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诗“绝唱”刍议 被引量:2
2
作者 谭新红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29,共12页
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有不少文学作品曾经被批评家誉为"绝唱",这一重要的文学批评现象迄今为止尚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以此为切入点,搜集了从宋至清的众多诗学批评文献,发现共有284首唐诗被誉为"绝唱"。这些诗歌... 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有不少文学作品曾经被批评家誉为"绝唱",这一重要的文学批评现象迄今为止尚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以此为切入点,搜集了从宋至清的众多诗学批评文献,发现共有284首唐诗被誉为"绝唱"。这些诗歌由78位诗人创作,其中杜甫以73首独占鳌头。唐诗中"绝唱"最多的三种诗体分别是七绝、七律和五律,这与创作基数、诗体地位及社会功用有关。基数越大,地位越高,功用越强,"绝唱"数就越多,反之则少。唐诗"绝唱"按题材可分为19类,其中山水田园类、家国兴亡类和咏物类最多,这与唐诗的文体特征及所取得的成就相吻合。284首唐诗"绝唱"由113位批评家评出,其中明、清两代的诗评家贡献最大。正是他们的"绝唱"之誉,扩大了这些诗歌的影响,确立了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绝唱 诗评家 诗人 杜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轴心时代的诗学双峰——与亚里士多德《诗学》并峙的荀子《乐论》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衍柱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57,共7页
在世界轴心时代,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之间,在诗学的历史上出现了两座并肩而立的高峰:一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一是中国战国末期荀子的《乐论》。人论是二人诗学思想的共同出发点,亚里士多德是性善论者,荀子是性恶... 在世界轴心时代,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之间,在诗学的历史上出现了两座并肩而立的高峰:一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一是中国战国末期荀子的《乐论》。人论是二人诗学思想的共同出发点,亚里士多德是性善论者,荀子是性恶论。荀子在诗学史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关于诗的存在论、诗的创作论、诗本与诗象论、诗的价值论几个方面。荀子的诗学思想影响深远,应在世界诗学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心时代 双峰 亚里士多德 苟子 《诗学》 《乐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暮年的湖湘之旅及其生命绝唱 被引量:1
4
作者 邓乐群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94-98,共5页
杜甫暮年的湖湘之旅 ,是诗人后半生避乱生涯的苦难终结。它典型地反映了盛唐文人在安史之乱后的悲剧命运。杜甫在湖湘之旅中创作的一百余首诗歌 ,寓寄着诗人的爱国思想、忧生思想、民本思想、平叛思想、怀乡情结、恋旧情结、孤高心态和... 杜甫暮年的湖湘之旅 ,是诗人后半生避乱生涯的苦难终结。它典型地反映了盛唐文人在安史之乱后的悲剧命运。杜甫在湖湘之旅中创作的一百余首诗歌 ,寓寄着诗人的爱国思想、忧生思想、民本思想、平叛思想、怀乡情结、恋旧情结、孤高心态和隐遁意愿 ,堪称诗人毕生政治理想和善良人性的总结。古老的湖湘大地未能留住杜甫早逝的生命 ,但却如同屈原、贾谊一样 ,留下了诗人辉映千古的政治理想和人文精神。湖南近代以来人才辈出 ,富有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传统 ,其中也积淀着杜甫的精神滋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暮年 湖湘之旅 生命绝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