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ausdorff Distance算法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 被引量:13
1
作者 黄天喜 李斌 +3 位作者 刘武能 罗长斌 蒋菊梅 万山明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5-123,共9页
为解决配电网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区段定位困难的问题,结合故障线路中故障点两侧零序电流方向相反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Hausdorff Distance算法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该方法将零序电流作为故障特征量,首先,对零序... 为解决配电网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区段定位困难的问题,结合故障线路中故障点两侧零序电流方向相反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Hausdorff Distance算法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该方法将零序电流作为故障特征量,首先,对零序电流进行滤波,并通过小波包变换提取故障馈线各检测节点的零序电流小波近似序列;然后,借助Hausdorff Distance算法分析得到各检测节点之间的零序电流小波近似序列偏差矩阵;最后,综合定义一种偏差度表征各区段两侧的差异性,通过比较偏差度大小确定故障区段。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的故障条件下均能实现正确定位,同时还适用于复杂的配网结构中,便于配电网运行人员迅速对故障线路进行检修和维护,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故障区段定位 Hausdorff distance 小波包变换 零序电流偏差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asterVit-TFAM与COS-UMAP模型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2
作者 戚晓利 崔德海 +4 位作者 王志文 赵方祥 王兆俊 毛俊懿 杨文好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87-300,共14页
针对FasterVit网络存在的注意力机制失衡、池化策略缺陷导致部分重要特征无法保留和损失函数不能全面考虑所有类别的信息导致学习到的特征比较分散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FasterVit-三并联分支融合注意力机制(triple-parallel fusion at... 针对FasterVit网络存在的注意力机制失衡、池化策略缺陷导致部分重要特征无法保留和损失函数不能全面考虑所有类别的信息导致学习到的特征比较分散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FasterVit-三并联分支融合注意力机制(triple-parallel fusion attention model,TFAM)与余弦均匀流形逼近与投影(cosineuniform manifold approximation and projection,COS-UMAP)模型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模型由FasterVit-TFAM网络、COS-UMAP降维算法和激活函数类距均值标准差损失函数(class-distance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loss,CMSD)-Softmax组成。首先,提出了一种新的注意力机制TFAM,并与FasterVit网络结合,提升了FasterVit网络信息关注的均衡性和表征能力;其次,将基于COS-UMAP降维算法取代FasterVit网络全连接层前最后一次池化操作,有效筛选并保留多维数据中的重要特征;最后,将类距均值标准差损失函数替换Softmax激活函数中的交叉熵损失函数,更全面地学习特征并提高模型的泛化性。西安交通大学滚动轴承数据集滚动轴承故障试验结果表明,TFAM注意力机制和其他注意力机制相比诊断准确率最大提升8.0%,COS-UMAP对比其他降维算法诊断准确率最大提升15.8%,CMSD对比交叉熵损失函数诊断准确率提升0.5%,所提模型对故障样本的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9.6%,相比FasterVit提升了1.4%,相较于其他网络模型最大提升7.8%;东南大学滚动轴承数据集仿真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对故障样本识别率达98.6%,相比FasterVit提升了2.2%,平均每轮训练时间缩短了16.92 s,对比其他网络模型最大提升12.2%,有效提高了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模型的准确率和泛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滚动轴承 FasterVit 注意力机制 均匀流形逼近与投影 类距均值标准差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序列凸优化的多无人机航迹规划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穆凌霞 李筱 +3 位作者 王斑 张友民 冯楠 薛向宏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8,共11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多架无人机执行飞行任务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研究多架无人机到达同一目标点的航迹规划问题,首先建立最优控制问题,采用符号距离函数将非凸避障约束进行凸化;接着考虑了无人机离散序列间的避障约束...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多架无人机执行飞行任务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研究多架无人机到达同一目标点的航迹规划问题,首先建立最优控制问题,采用符号距离函数将非凸避障约束进行凸化;接着考虑了无人机离散序列间的避障约束,保证在连续时间内多无人机的飞行安全;最后提出了自适应信赖域序列凸优化算法,能够保证在每次序列迭代中都能找到近似凸子问题的解,快速求解得到多无人机最优航迹。该算法适用于威胁环境下多无人机协同到达指定的目标点,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无人机 航迹规划 避障约束 符号距离函数 凸优化 自适应信赖域 近似凸子问题 协同到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usdorff距离的圆锥曲线变步长高精度逼近
4
作者 王健 褚皓宇 +1 位作者 张亚欧 赵万生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1-87,共7页
具有圆锥曲线边界及型腔的零部件被广泛应用于模具、齿轮制造等工业领域。人们常在CAM系统中采用直线段逼近曲线后生成刀具轨迹。然而,直线逼近达到较高精度时所需的直线段长度较小且数量庞大,易造成机床冲击且加工效率较低。为此,提出... 具有圆锥曲线边界及型腔的零部件被广泛应用于模具、齿轮制造等工业领域。人们常在CAM系统中采用直线段逼近曲线后生成刀具轨迹。然而,直线逼近达到较高精度时所需的直线段长度较小且数量庞大,易造成机床冲击且加工效率较低。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Hausdorff距离的变步长高精度逼近算法。通过仿真实验对比现有逼近方法,证明所提算法可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基础上显著提升最小逼近曲线长度、降低加工代码数量。实际加工结果还表明,所提算法可大幅提升固定周期抬刀情况下的电火花成形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曲线逼近 HAUSDORFF距离 变步长 CAM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线泵内啮合偏心距精确极值的简洁确定方法
5
作者 梅晓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73-179,共7页
针对泵用一齿差圆弧-摆线内啮合齿轮副的偏心距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几何干涉分析的精确设计方法。通过建立内齿轮摆线齿廓的坐标方程及其曲率半径表达式,利用短幅外摆线曲率半径对齿形相位角的一阶导数为零的条件,确定了偏心距极值及... 针对泵用一齿差圆弧-摆线内啮合齿轮副的偏心距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几何干涉分析的精确设计方法。通过建立内齿轮摆线齿廓的坐标方程及其曲率半径表达式,利用短幅外摆线曲率半径对齿形相位角的一阶导数为零的条件,确定了偏心距极值及其可能的干涉位置,并采用UGNX软件进行逆向验证。同时考虑外齿轮圆弧齿廓的无干涉布置要求,建立完整的偏心距设计范围确定方法。结果表明:摆线齿轮的最大适用齿数为8,单位宽度排量随齿数或偏心距的增大而增加,其中偏心距的影响最显著;偏心距的增大会导致内齿轮尺寸增大且力学性能提升,但同时会减小外齿轮尺寸并降低其力学性能;对于摆线齿数3-8的情况,量纲一偏心距的上、下限分别为0.098和0.2,0.103和0.167,0.1和0.143,0.099和0.125,0.097和0.111,0.094和0.1,随着齿数的增加,偏心距及其短幅系数的设计范围逐渐变窄;摆线齿廓干涉位置由具体设计的偏心距决定,与现有认知的齿廓顶端和根端存在较大差距,从而完善了部分粗略结论;对于5-8齿的内齿轮,最小偏心距由摆线齿廓无干涉设计确定;而对于3-5齿的内齿轮的最小偏心距和3-8齿的最大偏心距均由圆弧齿廓的无干涉布置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线泵 偏心距极值 内摆线齿轮 外圆弧齿轮 零最小曲率半径 无干涉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零距离深基坑施工保护盾构隧道关键技术研究
6
作者 顾歆甜 金浩 +1 位作者 沈晓伟 李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13,共6页
为保证近零距离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既有盾构隧道的结构安全,解决低净空条件下围护结构、地基加固施工难题,以长江漫滩地区基坑项目为实例,采用MJS工法桩内插H型钢的支护方式,通过高频液压免共振锤实现H型钢的静压插入,采取纵向拉条、复合... 为保证近零距离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既有盾构隧道的结构安全,解决低净空条件下围护结构、地基加固施工难题,以长江漫滩地区基坑项目为实例,采用MJS工法桩内插H型钢的支护方式,通过高频液压免共振锤实现H型钢的静压插入,采取纵向拉条、复合腔体等措施完成盾构隧道内部的同步预加固,经深基坑施工前、后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和现场实测数据对比验证,挤土效应和时空效应对盾构隧道结构的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可为类似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零距离深基坑 盾构隧道 低净空 免共振锤 MJS工法桩 复合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Influence of the Exchange-Correlation Functional on the Non-Interacting Kinetic Energ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Orbital-Free Density Functional Approximations
7
作者 FINZEL Kati BULTINCK Patrick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0-655,共6页
In this work it is shown that the kinetic energy and the exchange-correlation energy are mutual dependent on each other.This aspect is first derived in an orbital-free context.It is shown that the total Fermi potentia... In this work it is shown that the kinetic energy and the exchange-correlation energy are mutual dependent on each other.This aspect is first derived in an orbital-free context.It is shown that the total Fermi potential depends on the density only,the individual parts,the Pauli kinetic energy and the exchange-correlation energy,however,are orbital dependent and as such mutually influence each other.The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is performed for the orbital-based non-interacting Kohn-Sham system in order to avoid additional effects due to further approximations of the kinetic energy.The numerical influence of the exchange-correlation functional on the non-interacting kinetic energy is shown to be of the orderof a few Hartrees.For chemical purposes,however,the energetic performance as a function of the nuclear coordinates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total energies.Therefore,the effect on the bond dissociation curve was studied exemplarily for the carbon monoxide.The data reveals that,the mutual influence between the exchange-correlation functional and the kinetic energy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bond dissociation energies and bond distances.Therefore,the effect of the exchange-correlation treatment must be considered in the design of orbital-free density functional approximations for the kinetic ener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Influence of the EXCHANGE-CORRELATION FUNCTIONAL the Non-Interacting Kinetic Energy Density FUNCTIONAL approxim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波形差异度聚类分析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罗晗菁 曾祥君 +3 位作者 喻锟 李志 谢志成 邓军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68,97,共12页
谐振接地系统运行环境繁杂,单相接地故障发生状态多变,基于单一特征量的传统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存在各自的定位判别盲区,方法可靠性和适用性难以保障。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无需整定的基于多维波形差异度聚类分析的配电网故障区... 谐振接地系统运行环境繁杂,单相接地故障发生状态多变,基于单一特征量的传统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存在各自的定位判别盲区,方法可靠性和适用性难以保障。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无需整定的基于多维波形差异度聚类分析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依据故障点上下游各检测点零序电流暂态及稳态分量的波形差异性特征,通过离散Fréchet距离算法量化相邻检测点间的暂态及稳态波形差异度,并采用模糊C均值算法(fuzzyC-means,FCM)综合多特征信息以区分正常区段与故障区段,有效消除了单一特征定位盲区,实现故障区段自适应准确定位。PSCAD/EMTDC仿真结果以及10kV真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保证了在不同故障工况下的定位可靠性和适用性,还具有耐高阻能力强、抗噪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接地系统 故障定位 零序电流 离散Fréchet距离 模糊C均值算法(FCM)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电缆混合线路接地故障距离保护整定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伍美娟 陈阳 +2 位作者 梁振锋 王晓卫 宋国兵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3,共7页
针对架空线与电缆的线路参数不均一,提出了架空-电缆混合线路接地距离保护的整定优化方法。分析了零序电流补偿系数对测量阻抗的影响,两侧保护分别采用从母线起混合线路全长70%的正序阻抗和零序阻抗来计算零序电流补偿系数;分析了故障... 针对架空线与电缆的线路参数不均一,提出了架空-电缆混合线路接地距离保护的整定优化方法。分析了零序电流补偿系数对测量阻抗的影响,两侧保护分别采用从母线起混合线路全长70%的正序阻抗和零序阻抗来计算零序电流补偿系数;分析了故障处于不同位置时,架空线侧和电缆侧的保护所采集的故障相电压波形特征,发现电缆侧保护所采集的故障相电压含有较大幅值的非整次谐波,故架空线侧保护采用从母线起线路全长70%的正序阻抗作为整定阻抗,而电缆侧保护采用整条线路正序阻抗的70%作为整定阻抗。利用PSCAD建立了架空-电缆混合线路模型并进行故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架空-电缆混合线路接地距离保护Ⅰ段的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电缆混合线路 距离保护 零序电流补偿系数 整定阻抗 灵敏性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阻接地距离继电器的零序电流保护选择性提升方案
10
作者 李勇 李银红 +1 位作者 柳焕章 刘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69-179,共11页
交流线路零序电流保护最末一段均采用300 A定值,存在无序跳闸风险。因此,文中提出了基于零序电抗线和非故障相极化的高阻接地距离继电器原理。继电器采用先选相、后测量的技术路线,选相元件将零序电抗线与非故障相极化方法相结合,构成... 交流线路零序电流保护最末一段均采用300 A定值,存在无序跳闸风险。因此,文中提出了基于零序电抗线和非故障相极化的高阻接地距离继电器原理。继电器采用先选相、后测量的技术路线,选相元件将零序电抗线与非故障相极化方法相结合,构成多种组合判据,以分工完成选相。由于保护安装处零序电流与故障点零序电流存在相位差异,单相接地故障的故障相和相间接地故障的超前相的零序电抗线在故障点位于整定点附近时存在混叠区。区内近端、低阻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工作电压大幅变化,不利于区分混叠区的两类故障,故将选相元件分为低阻模块和高阻模块。低阻模块采用下偏的零序电抗线,用于识别近端、低阻故障;经低阻模块辅助后,高阻模块只需针对性处置故障点位于整定点附近的故障,可有效区分两类故障。选相完成后,通过非故障相极化的方法获得故障前工作电压,从而确定继电器的动作特性。高阻距离继电器的耐过渡电阻能力远超规程要求,提高了接地后备保护对高阻接地故障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阻接地距离继电器 零序电流极化 非故障相极化 零序电流保护 接地距离保护 零序电抗线 距离继电器稳态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距离暗挖下穿既有车站控沉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宇一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101,共6页
研究目的:新建地铁车站换乘节点的施工不可避免地会对既有线的运营造成影响。本文通过列举新建车站零距离暗挖下穿既有线的案例,通过数值模拟,对比不同方案下的沉降影响分析,从而得出可靠的设计施工方案。研究结论:(1)按常规设计方案,... 研究目的:新建地铁车站换乘节点的施工不可避免地会对既有线的运营造成影响。本文通过列举新建车站零距离暗挖下穿既有线的案例,通过数值模拟,对比不同方案下的沉降影响分析,从而得出可靠的设计施工方案。研究结论:(1)按常规设计方案,先施工既有车站结构两侧主体结构,并在衔接处预留后浇带,暗挖完成后再进行后浇带施工,通过数值分析可以发现,下穿段施工过程中,对既有车站结构竖向变形影响相对显著,既有车站道床隆起,车站底板发生不均匀沉降,最大沉降值约2.1 mm,超过规范预警值,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2)针对传统连接做法,提出了零距离下穿既有车站暗挖施工托举法施工理念,直接将新建结构与既有结构连成整体,从而形成暗挖段施工过程的新建结构对既有结构的托举体系,通过数值分析,托举法施工结束后,既有车站道床沉降可减小50%,控沉效果显著;(3)本研究成果可为新建工程暗挖下穿既有工程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零距离暗挖 车站道床 托举法施工 控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估计的三维多导弹博弈制导律
12
作者 詹译傲 李思远 +1 位作者 周荻 吴世凯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67-1480,共14页
针对三维空间中多导弹协同拦截机动目标的挑战,基于广义零控脱靶量概念,提出一种新的多导弹协同博弈性能目标函数和分布式抗饱和扩张状态观测器。首先,建立一个三维多导弹拦截机动目标的非线性模型,并提出了一种精确的零控脱靶量计算方... 针对三维空间中多导弹协同拦截机动目标的挑战,基于广义零控脱靶量概念,提出一种新的多导弹协同博弈性能目标函数和分布式抗饱和扩张状态观测器。首先,建立一个三维多导弹拦截机动目标的非线性模型,并提出了一种精确的零控脱靶量计算方法。基于此方法,构建了多导弹协同拦截的博弈性能目标函数,并设计了基于信息融合理论的分布式抗饱和扩张状态观测器对机动目标的机动加速度进行协同估计。最后采用了哈里斯鹰粒子群优化算法来计算制导指令,旨在以最优的燃料消耗实现最优的拦截效果。通过对4种不同交战场景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协同博弈制导律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导弹协同博弈 哈里斯鹰粒子群优化 精确零控脱靶量 剩余拦截时间 分布式抗饱和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距离函数的光滑化方法及其应用
13
作者 李鑫怡 高英 赵春杰 《运筹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130,共14页
本文考虑定向距离函数的光滑化表示及其应用。首先在已有的两种光滑化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这类特殊的非光滑函数的光滑化表示。作为特例,在二维空间中,给出该函数更具体的光滑化函数。最后利用定向距离函数的光滑化函数以及它在多目标... 本文考虑定向距离函数的光滑化表示及其应用。首先在已有的两种光滑化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这类特殊的非光滑函数的光滑化表示。作为特例,在二维空间中,给出该函数更具体的光滑化函数。最后利用定向距离函数的光滑化函数以及它在多目标优化问题标量化方法中的应用,建立非光滑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光滑标量化模型,并给出了两者之间解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距离函数 光滑化方法 非光滑多目标优化问题 近似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逼近误差有界的相容性高阶网格生成
14
作者 张文祥 郭佳鹏 傅孝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7-214,共8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构造逼近误差有界的高质量相容性高阶网格的方法。给定两个定向的、拓扑同构的三角形网格和一组稀疏的对应点,此方法包含两个步骤:(1)生成满足误差有界的相容性高阶网格;(2)在确保逼近误差总是有界的前提下,降低网格的几... 文中提出了一种构造逼近误差有界的高质量相容性高阶网格的方法。给定两个定向的、拓扑同构的三角形网格和一组稀疏的对应点,此方法包含两个步骤:(1)生成满足误差有界的相容性高阶网格;(2)在确保逼近误差总是有界的前提下,降低网格的几何复杂度,并在该过程中通过优化控制顶点来降低相容性网格之间的扭曲以及与原始网格之间的几何近似误差。第一步先生成满足误差有界的相容性线性网格,然后升阶为高阶网格。第二步通过迭代地执行基于边长的重新网格化和增加相容性目标边长场,有效地降低了网格几何复杂度。从切空间的角度,推导出了3DBézier三角形之间映射的雅可比矩阵,从而可以有效地优化扭曲能量。通过对扭曲能量和几何近似误差能量的优化,有效地降低了相容性网格之间的扭曲以及相容性网格与原始网格之间的几何近似误差。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了此方法对于构造误差有界的高质量相容性高阶网格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容性网格 高阶网格 近似误差有界 HAUSDORFF距离 高质量网格 低网格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编辑距离算法及其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2
15
作者 赵作鹏 尹志民 +2 位作者 王潜平 许新征 江海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24-426,共3页
基于数据处理的需要,在分析原有编辑距离算法的基础上,通过拓展交换操作减少编辑操作的数量。与仅对计算点之前相邻位置字符间的交换操作相比,通过对计算点前后非相邻位置字符间的交换操作改进该算法,能够得到更理想化的编辑距离。将改... 基于数据处理的需要,在分析原有编辑距离算法的基础上,通过拓展交换操作减少编辑操作的数量。与仅对计算点之前相邻位置字符间的交换操作相比,通过对计算点前后非相邻位置字符间的交换操作改进该算法,能够得到更理想化的编辑距离。将改进的编辑距离算法应用于煤矿隐患数据的处理,提高了隐患数据分类分级的有效性和执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距离 字符串相似匹配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同杆并架双回线接地距离保护方案 被引量:28
16
作者 宋国兵 刘志良 +2 位作者 康小宁 赵选宗 索南加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2-106,114,共6页
距离保护应用于同杆并架双回线时其动作性能受零序互感的影响。通过对同杆并架双回线接地故障时零序电流特点以及零序互感对接地距离保护影响的分析,指出两回线零序电流反向是同杆并架双回线接地距离保护误动的主要原因,根据两回线零序... 距离保护应用于同杆并架双回线时其动作性能受零序互感的影响。通过对同杆并架双回线接地故障时零序电流特点以及零序互感对接地距离保护影响的分析,指出两回线零序电流反向是同杆并架双回线接地距离保护误动的主要原因,根据两回线零序电流反向时,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大于非故障线路,提出了一种逻辑判断的零序电流补偿方法。数字仿真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同杆并架双回线距离保护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回线 距离保护 零序互感 零序电流反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简化 被引量:13
17
作者 廖晓玉 张太升 +2 位作者 杜凌 鄢安河 程鹏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7-71,共5页
结合河南电网 2 2 0kV线路已实现保护微机化的实际情况 ,对规程的要求和保护的实际作用进行了论证分析 ,提出了简化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方法 :取消零序Ⅰ段、简化零序Ⅳ段计算。
关键词 电网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微机保护 整定计算 距离保护 线路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似熵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区段定位方法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晓卫 张涛 +3 位作者 田书 张玉均 李涛 程志磊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暂态零模功率近似熵的故障区段定位方法。该方法在计算出各检测点暂态零模功率近似熵值的基础上,通过求取近似熵比例因子数值与控制主站中事先设置的阈值进行比较,若该因子值大于阈值,则判定为健全区段;若小于阈值,则判... 提出了一种基于暂态零模功率近似熵的故障区段定位方法。该方法在计算出各检测点暂态零模功率近似熵值的基础上,通过求取近似熵比例因子数值与控制主站中事先设置的阈值进行比较,若该因子值大于阈值,则判定为健全区段;若小于阈值,则判定为故障区段。大量的ATP仿真实验表明,无论是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还是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对于任意初相角和过渡电阻值时,该方法均能有效判定出故障位置,并且在5 000Ω高阻接地故障时,仍然有良好的表现。通过比例因子之比曲线衡量阈值设定时裕度的大小,最终确定该故障定位方法在各初相角条件下的最佳性能工作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零模功率 近似熵 比例因子值 故障定位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特征的距离正则化水平集快速分割方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于海平 何发智 +1 位作者 潘一腾 陈晓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34-539,共6页
现有的图像分割模型存在对初始化信息敏感,分割速率慢,图像弱边界区的泄露等现象.提出了一种混合快速分割方法.该方法利用偏压场近似估计图像的局部统计信息,并结合全局信息相容性及改进的距离正则化方法建立模型,最后将模型嵌入水平集... 现有的图像分割模型存在对初始化信息敏感,分割速率慢,图像弱边界区的泄露等现象.提出了一种混合快速分割方法.该方法利用偏压场近似估计图像的局部统计信息,并结合全局信息相容性及改进的距离正则化方法建立模型,最后将模型嵌入水平集框架中,与此同时,引入双重终止准则以提高分割的速度.最后利用合成图像和真实图像进行分割实验,并与CV(Chan-Vese)模型、非线性自适应水平集方法以及局部尺度拟合模型对比,表明本方法不仅对初始化信息敏感度降低,而且分割速度提高3~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水平集 距离正则化 近似估计 多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仪器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荣雅君 刘琳 +1 位作者 高广峰 赵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8-82,共5页
介绍了虚拟仪器技术以及虚拟仪器的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构成原理,提出将虚拟仪器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教学中。设计了一套继电保护虚拟仪器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对零序保护和距离保护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把虚拟仪器技术应... 介绍了虚拟仪器技术以及虚拟仪器的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构成原理,提出将虚拟仪器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教学中。设计了一套继电保护虚拟仪器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对零序保护和距离保护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把虚拟仪器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实验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前景,是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仪器 实验教学 距离保护 零序保护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