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生命之境:自在、自觉与自律
1
作者 余乃忠 宫曼露 《哲学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3-168,199,共17页
在图灵和冯·诺伊曼的研究基础上,数字生命已通过模型被证实存在,并以一种超越时空限度、单一主体和碳基实体的状态发展。在实与虚的复合变量下,数字生命通过语言、物像与自组织性所体现出的时空自由度、意识承载度和意义叠加度也... 在图灵和冯·诺伊曼的研究基础上,数字生命已通过模型被证实存在,并以一种超越时空限度、单一主体和碳基实体的状态发展。在实与虚的复合变量下,数字生命通过语言、物像与自组织性所体现出的时空自由度、意识承载度和意义叠加度也使其在本体意义上重新建构了关于生命的存在形式、认知界域及意义世界。从数字生命的跨时空自我存在阐释其基于硅基中介的数字基元,从自我迭代到与物化生命交互解构其意识的自觉性,从自然生命的系统性衰减揭示数字生命的抗耗散结构的自律意义,都在展示“数字自己构成自己”的独特进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生命 存在 时空 意识 负熵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治理中历史遗留问题何以产生?对政府决策中“当下主义”策略的案例分析
2
作者 余成龙 郑晓华 《公共行政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97,M0005,共21页
基层治理中历史遗留问题在漫长等待中并非无法开启“政策之窗”,而是未能进一步开启“决策之窗”。基层政府决策中的“当下主义”策略是这类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沿海Q村的案例表明,早期基层官员堆叠当下资源、压缩当下成本的“主动当... 基层治理中历史遗留问题在漫长等待中并非无法开启“政策之窗”,而是未能进一步开启“决策之窗”。基层政府决策中的“当下主义”策略是这类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沿海Q村的案例表明,早期基层官员堆叠当下资源、压缩当下成本的“主动当下主义”策略,实现了发展加速,但也将问题遗留给了未来。继任基层官员将这些遗留问题视作一种治理风险,并通过拖延问题、上交问题、转移问题、修补问题等“被动当下主义”策略,对其进行及时处置与隔离,却也导致问题被持续搁置。结果是,不同时期基层政府“当下主义”策略的决策连续统,使初始问题被留在时间里,继而被困在时间里,最终变得越来越难以解决。事实上,面对发展机遇和社会风险带来的时间压力,基层政府选择“当下主义”策略,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境理性。悖论性在于,赋予其合理性的外在条件在未来会反向削弱其合理性,从而导致基层治理中的历史遗留问题被源源不断地再生产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遗留问题 基层政府 决策 当下主义”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的意义时间:“此刻”之谜
3
作者 赵毅衡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0,235,共8页
时间是人类理解世界的关键难题之一。人工智能的意义方式与人类智能不同,也表现在人工智能的时间方式与人类不同。思想史不断推进关于时间本质的思索,论者们倾向于认为人的时间是内化的“意识时间”,人的“感觉此刻”具有综合过去-现在... 时间是人类理解世界的关键难题之一。人工智能的意义方式与人类智能不同,也表现在人工智能的时间方式与人类不同。思想史不断推进关于时间本质的思索,论者们倾向于认为人的时间是内化的“意识时间”,人的“感觉此刻”具有综合过去-现在-未来时间三维的能力。而人工智能的目的化构造,使它只具有“工作此刻”,它的数据库式“记忆”并不因为此刻的工作而更新。这样就造成人工智能不同于人类的特殊时间方式。随着人工智能的演进,此种时间处理方式会影响人类的时间意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时间 意识时间 感觉此刻 工作此刻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刺介入时机对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福建 陈堃 +2 位作者 邓家豪 陈浩 高卓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目的分析醒脑开窍针刺介入时机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2021年3月—2022年8月收诊的8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观察组(43例)在发... 目的分析醒脑开窍针刺介入时机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2021年3月—2022年8月收诊的8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观察组(43例)在发病后48 h内开始介入针刺疗法,对照组(43例)则在生命体征稳定48 h后开始介入针刺疗法,对比两组疗效差异、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变化、血清S-100β蛋白含量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41/43)比对照组74.42%(32/43)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FMA)、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生活质量评估表(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疗后两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介入醒脑开窍针刺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效果明确,优于晚介入针刺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针刺法 脑梗死 介入时机 肢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理解胡塞尔:问题的发生、转向与突进 被引量:2
5
作者 马迎辉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7,208,209,共12页
理解胡塞尔必须进入胡塞尔本人的运思。《逻辑研究》在拓展范畴直观的同时错失了作为直观之前提的自身被给予性。在1906—1907年间,胡塞尔开始聚焦绝对被给予性(之中的先天)的观念,在随后的内时间意识研究中,他通过对滞留的具体综合样... 理解胡塞尔必须进入胡塞尔本人的运思。《逻辑研究》在拓展范畴直观的同时错失了作为直观之前提的自身被给予性。在1906—1907年间,胡塞尔开始聚焦绝对被给予性(之中的先天)的观念,在随后的内时间意识研究中,他通过对滞留的具体综合样式的揭示,为纯粹意识/绝对存在的显现提供了新的意向基础。现象学就此进入超越论阶段。意向流形结构(一维流形构造二维连续统)既是超越论现象学的意向基础,也是现象学对20世纪西方哲学对体验流之内结构的整体探索的回应。只有在此双向交织、多维建基的意向结构中,本质直观与范畴直观的差异、形式化对本质关联的构造、能思/所思的相关性才可能真正得到理解,而超越论现象学从主体性(从能思/所思、本质类型到实显行为)到具体区域的构造也才可能展示自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直观 被给予性 内时间 纯粹意识 能思/所思 超越论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核心枢纽间线路互联互通必要性研究——以重庆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石修路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内涵,针对重庆轨道交通核心枢纽间线路互联互通必要性及合理性问题,以重庆轨道交通26、27号线为例,总结规划契合情况、完善服务质量、引导城市发展及落实资源共享等宏观定位,同时分析互联互通模式导致的经济效...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内涵,针对重庆轨道交通核心枢纽间线路互联互通必要性及合理性问题,以重庆轨道交通26、27号线为例,总结规划契合情况、完善服务质量、引导城市发展及落实资源共享等宏观定位,同时分析互联互通模式导致的经济效益、运营损失以及土建投资增加,在考虑时间价值影响的前提下,以折算净现值作为26、27号线互联互通必要性及合理性的衡量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重庆轨道交通核心枢纽间线路26、27号线互联互通模式折算净现值大于零,互联互通必要性突出且方案合理,值得借鉴。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必要性论证方面,构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框架,完善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研究体系,为同类型项目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互联互通 时间价值 折算净现值 核心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纳斯的进阶”——“活的当下”的初始规定及其三个解释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岳富林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0,210,211,共10页
从胡塞尔早期开始考察“活的当下”,是准确把握其系统性地位的必要步骤。通过重构性分析1893—1905年文本,我们发现:胡塞尔在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争执和迈农-斯特恩争执中的态度表明,“活的当下”一开始就被规定为具有“厚度”的当下;... 从胡塞尔早期开始考察“活的当下”,是准确把握其系统性地位的必要步骤。通过重构性分析1893—1905年文本,我们发现:胡塞尔在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争执和迈农-斯特恩争执中的态度表明,“活的当下”一开始就被规定为具有“厚度”的当下;作为对具有“厚度”之当下的第一个正面解释,心理学模型具有相对主义和循环论证的根本缺陷;形式化模型作为第二个解释虽然避免相对主义,但也只是论证了一种必然的可能性;第三个解释,即清新回忆模型,试图描述“活的当下”的现实被给予性,但其“内容-立义”模式使得它无法说明时间意识的直接性和连续性。因此,“活的当下”在此一阶段还在“帕纳斯的进阶”途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的当下” “帕纳斯的进阶” 胡塞尔 “厚度” 时间现象学 清新回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掩蔽条件下时间因素对客体特征绑定的影响
8
作者 吴文春 胡月兰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1-408,共8页
采用线索提示范式,考察了掩蔽条件下时间因素对客体特征绑定的影响。实验一主要考查识记项目的呈现时间对客体特征绑定的影响,实验二主要考查识记项目结束至掩蔽刺激开始前的时间间隔(ISI)对客体特征绑定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在无... 采用线索提示范式,考察了掩蔽条件下时间因素对客体特征绑定的影响。实验一主要考查识记项目的呈现时间对客体特征绑定的影响,实验二主要考查识记项目结束至掩蔽刺激开始前的时间间隔(ISI)对客体特征绑定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在无掩蔽和掩蔽刺激不覆盖目标项目条件下,客体工作记忆的回忆成绩随着识记项目呈现时间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但当掩蔽刺激覆盖目标项目时,三种呈现时间条件下的成绩均无差异。(2)与无掩蔽条件相比,有掩蔽条件下的成绩更差,且掩蔽刺激覆盖目标项目时成绩最低。(3)随着ISI的延长,客体工作记忆绩效显著降低。(4)ISI与掩蔽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与其它条件相比,掩蔽刺激在识记项目消失250 ms后出现在目标项目位置上时,被试的回忆成绩最低。这些结果表明,掩蔽刺激需要在视觉工作记忆巩固未完成前出现在目标项目位置上,它才能对客体特征绑定产生实质性的干扰;同时也证明,视觉工作记忆的信息巩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加工过程,其持续时程至少需要250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呈现时间 时间间隔 掩蔽刺激 特征绑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死亡:论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理论中的爱之共同体
9
作者 王朝璐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160,共8页
自我维度在内时间意识中显现为生活主体,爱之共同体是生活主体的重要阶段。探讨爱之共同体的发生进程,势必要聚焦其中的关键节点--人格生成、世代生成以及爱之共同体。同时,还应抓住自我维度这条线索,从自我通过同感单向地通达他者,发... 自我维度在内时间意识中显现为生活主体,爱之共同体是生活主体的重要阶段。探讨爱之共同体的发生进程,势必要聚焦其中的关键节点--人格生成、世代生成以及爱之共同体。同时,还应抓住自我维度这条线索,从自我通过同感单向地通达他者,发展为自我与他者彼此通达,并尝试消弭主体之间的间隙,来展现爱之共同体的双重主体间性。在爱之共同体中,内时间意识真正完成了个体化,显现为完整意义上的个体存在,推进了内时间意识由时间性发生向人格性发生的转变。由此,历史、文化等具有实践意义的事件才能发生,并推动实践现象学视域的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时间意识 人格 家庭 死亡 爱之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监测的中国及其周边现时地壳形变 被引量:91
10
作者 王小亚 朱文耀 +4 位作者 符养 游新兆 王琪 程宗颐 任金卫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8-209,共12页
利用多个全国性的GPS监测网、中国地壳运动主要活动带的区域性GPS监测网以及亚太地区大地测量计划 (APRGP)的GPS监测网自 1 991年以来近 1 0年的GPS资料 ,通过旋转变换将不同方法得出的各个子网的速度解进行统一 ,给出一个自恰的、完整... 利用多个全国性的GPS监测网、中国地壳运动主要活动带的区域性GPS监测网以及亚太地区大地测量计划 (APRGP)的GPS监测网自 1 991年以来近 1 0年的GPS资料 ,通过旋转变换将不同方法得出的各个子网的速度解进行统一 ,给出一个自恰的、完整的ITRF97框架下的速度场综合解 .为了研究中国现时地壳运动在欧亚板块内形变的特征 ,基于一个现时板块运动模型ITRF97VEL ,给出了 3类网共 2 6 0多个站的形变速度场 .结果表明中国地壳运动有明显的不均匀性 ,以南北地震带为界 ,西强东弱 ;中国西部受印度板块强烈的冲挤 ,地壳运动由南向北逐渐减慢 ,呈现南北向缩短 ,东西向伸展 ,有明显的块体特征 ;喜马拉雅和天山西部分别提供了约 1 5mm a和 9— 1 3mm a的汇聚速率 ;拉萨块体有 (2 0 .2± 1 .2 )mm a的伸长 ;喀喇昆仑—嘉黎断裂的右旋走滑速率和阿尔金断裂的左旋走滑速率分别为 2— 3mm a和 4—6mm a,穿过龙门山断裂带的缩短速率小于 7mm a,这些都支持地壳增厚学说 ;沿阿尔金断裂带到喜马拉雅存在一个NNE弥散带 ,它是形变速度有东和西分量的分界线 ,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动力学带。中国东部以走滑为主 ,东北块体是中国最稳定的地区 ,华北块体具有较大走滑性 ,是东部较易变形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监测网 板块运动 地壳形变 中国 全球定位系统 速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多媒体同步中表现质量的参数计算 被引量:14
11
作者 郑庆华 李人厚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36-41,共6页
分析并量化描述了分布式多媒体通信同步及连续表现问题。提出了源和目标结点间因网络传输延迟不确定性而导致的多媒体数据流传输与回放速度不匹配的3 条解决措施:①源和目标结点在发送和接收多媒体对象时遵守时序制约关系;②在缓冲... 分析并量化描述了分布式多媒体通信同步及连续表现问题。提出了源和目标结点间因网络传输延迟不确定性而导致的多媒体数据流传输与回放速度不匹配的3 条解决措施:①源和目标结点在发送和接收多媒体对象时遵守时序制约关系;②在缓冲区中预置若干多媒体对象;③采用有界缓冲区。本文定量计算与证明了源结点的最迟发送时间以及目标结点预取的最大与最小多媒体对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多 多媒体同步 多媒体表现 表现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洞察力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吕厚超 黄希庭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7-32,共6页
对时间洞察力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回顾,把时间洞察力的观点归纳为八个方面:时间洞察力的发展观、性别观、学业观、生活观、文化观、健康观、人格观及精神病理学观点。认为时间洞察力研究应该把重点放在理论构建和因果关系的探讨上。
关键词 时间洞察力 理论观点 心理时间 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自回归预测的新方法预测粮食产量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吕效国 王晓燕 +1 位作者 孙建平 吴梅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14359-14359,14374,共2页
根据定理"利用反双曲正弦函数变换提高了数据列的光滑程度",获得非增时间序列自回归预测的新方法,实例分析表明:新方法更具有优越性。
关键词 时间序列 部分和数据列 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自我与意识——现象学视域下人类意识的独特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申春 董雪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4-88,共5页
从现象学的视角考察,人与动物在原初境域里就有着根本性的差别。意识或生存结构中的时间与自我两个因素在人类摆脱自身的动物性上起到了关键作用。根据胡塞尔的观点,自我是在时间境域中生成的,觉醒的自我使精神世界遵循动机引发法则,而... 从现象学的视角考察,人与动物在原初境域里就有着根本性的差别。意识或生存结构中的时间与自我两个因素在人类摆脱自身的动物性上起到了关键作用。根据胡塞尔的观点,自我是在时间境域中生成的,觉醒的自我使精神世界遵循动机引发法则,而不是自然意义上的因果规律。根据海德格尔的观点,作为此在的人是投入到时间境域之中去的,永远向着将来筹划自身、领会自身的存在。结合两位现象学家的思想,我们可以看到时间意识和自我意识是如何规定人的独特性的。而心理学的相关实验告诉我们,动物是没有人那样的时间意识与自我意识的,这就使动物与人之间有了根本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自我 意识 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分析法对运动员脉象的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睿 李福凤 +1 位作者 洪静 王忆勤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67-970,共4页
目的:通过对运动员与大学生脉图的比较分析,探寻运动员脉象的特异性。方法:运用ZBOX型脉象仪采集运动员和大学生的脉图各99例,运用时域分析法对脉图进行分析,提取其中关键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运动员组脉象有迟、洪、大的特性,与... 目的:通过对运动员与大学生脉图的比较分析,探寻运动员脉象的特异性。方法:运用ZBOX型脉象仪采集运动员和大学生的脉图各99例,运用时域分析法对脉图进行分析,提取其中关键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运动员组脉象有迟、洪、大的特性,与大学生组脉象相比,表现为至数明显较少,h1、h5明显偏高,w/t明显偏低,As面积明显较大,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动员脉图变化以h1、h5偏高,w/t偏低,As面积较大为主要特征,可以将脉图作为运动心血管功能的评价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脉图 时域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塞尔早期内时间意识分析的基本进路 被引量:28
16
作者 倪梁康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2-111,共10页
虽然我们的意识千变万化、流动不息,但仍然具有一个稳定的纵意向和横意向结构。也正是因为我们意识的流动性和时间性,我们才能够觉知时间化的感觉内容以及感觉内容的时间化,并进一步将这些时间化的内容立义为时间客体,再进一步感知到这... 虽然我们的意识千变万化、流动不息,但仍然具有一个稳定的纵意向和横意向结构。也正是因为我们意识的流动性和时间性,我们才能够觉知时间化的感觉内容以及感觉内容的时间化,并进一步将这些时间化的内容立义为时间客体,再进一步感知到这些客体的时间性,最终可以把时间本身当作客体,即构造出客观时间。这是胡塞尔时间意识分析的一个基本思路和基本结论。在这个分析的基础上可以解释,为什么内时间意识是客观时间产生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意向性 内时间意识 内在时间 客观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球运动员的时、空感觉 被引量:7
17
作者 顾伟杰 顾人杰 郭林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30-33,共4页
阐述了足球运动员时、空感觉的生理学基础,视觉与肌肉本体感觉、平衡觉感受器对运动员时、空感觉的影响及其对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加强足球运动员时、空感觉敏感性的方法。
关键词 足球运动员 时、空感觉 战术意识 技战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域反射仪(TDR)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胜利 刘洪禄 +1 位作者 吴文勇 郝仲勇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年第6期52-56,共5页
时域反射仪(TDR)作为一种能够不破坏样本、快速、简单、准确、可连续测定土壤水分及盐分(EC)的新型器材,在国内外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推动TDR在农业节水领域的更广泛应用,本文在分析总结TDR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土壤水分和盐分测定... 时域反射仪(TDR)作为一种能够不破坏样本、快速、简单、准确、可连续测定土壤水分及盐分(EC)的新型器材,在国内外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推动TDR在农业节水领域的更广泛应用,本文在分析总结TDR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土壤水分和盐分测定中的应用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TDR在农业节水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反射仪 应用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体育奖励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易剑东 李海燕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2-8,30,共8页
建国以来,我国的体育奖励经历了“文革”以前、“文革”期间、改革开放至1992年奥运会、1992年奥运会以后至今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走过了初步形成、萧条、恢复和兴起、高潮和稳步发展的历程。其体系内部的各项要素——体育奖... 建国以来,我国的体育奖励经历了“文革”以前、“文革”期间、改革开放至1992年奥运会、1992年奥运会以后至今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走过了初步形成、萧条、恢复和兴起、高潮和稳步发展的历程。其体系内部的各项要素——体育奖励实施主体和授予对象、体育奖励内容和方法、体育奖励目的和效应日渐明晰,体系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也不断协调。作为当代中国体育奖励体系载体的体育法规制度今后还将出现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体育奖励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的特征地震活动及其中──长期预测研究(二) 被引量:3
20
作者 闻学泽 罗灼礼 +1 位作者 陈农 胡先明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06-216,共11页
在中国大陆,不同震源区过去多次特征地震之间时间间隔的变异系数一般大于0.35,且在不同的震源区各不相同。以特征地震轮回的i-f-j模式(闻学泽等,1994)为基础,将特征地震复发时间T表示成同一轮回事件i至事件fi的... 在中国大陆,不同震源区过去多次特征地震之间时间间隔的变异系数一般大于0.35,且在不同的震源区各不相同。以特征地震轮回的i-f-j模式(闻学泽等,1994)为基础,将特征地震复发时间T表示成同一轮回事件i至事件fi的时间差T_if的函数,并发展了估计“当前”轮回平均复发时间的方法。对任一震源区而言,用该方法估计的平均复发时间与过去特征地震时间间隔的表现行为无关。进一步得到T近似服从于对数正态分布LN(μp,σ2),其中,分布参数μp可由所研究轮回的时间差Tif估计,而参数σ≈0.226。这种复发时间的概率分布具有“通用分布”的性质。文中给出了应用该分布计算未来特征地震复发概率的公式。作为对发展方法的初步应用,计算了10个震源区当前轮回的平均复发时间以及自1995年起未来10,20和30年内复发特征地震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地震预报 中长期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