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16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隔两年我刊编委徐铜文教授团队重要成果再登Nature:双极膜制备氘代酸碱
1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5-205,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准智能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徐铜文教授、汪耀明特任教授和李震宇教授团队联合攻关,在氘代化学品制备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利用双极膜实现重水高效解离,发现了核量子效应导致膜层内氘离子迁移速...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准智能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徐铜文教授、汪耀明特任教授和李震宇教授团队联合攻关,在氘代化学品制备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利用双极膜实现重水高效解离,发现了核量子效应导致膜层内氘离子迁移速率反超氢离子的现象,颠覆了长期以来“重水解离速率比水慢”的传统认知,并成功开发出低成本制备氘代酸碱的新技术。7月9日,该重要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N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e 核量子效应 双极膜 氘代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树育种团队牵头在Nature Genetics上发表茶树群体遗传学重要研究性论文
2
《茶叶学报》 202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2025年3月17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刊发题为“Genomic analysis of 1325 Camellia accessions sheds light on agronomic and metabolic traits for tea plant improvement”的研究性论文。该研究... 2025年3月17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刊发题为“Genomic analysis of 1325 Camellia accessions sheds light on agronomic and metabolic traits for tea plant improvement”的研究性论文。该研究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合作完成。本研究通过对茶树及其近缘种的基因组进行深度重测序,构建了全面的茶树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进而揭示了茶树的遗传多样性及其驯化状态。其结果为茶树的遗传进化和精准设计育种提供了有益见解以及重要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nature Genetics 基因组分析 遗传变异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n and nature》
3
作者 杨滟珺 《印染》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I0044-I0044,共1页
关键词 man and nature man and na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星状病毒Taq 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4
作者 于皓同 马勇杰 +3 位作者 王凯茸 张琪 张淑霞 许信刚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11,共5页
为建立快速检测山羊星状病毒(Caprine astrovirus)的方法,根据GenBank上收录的山羊星状病毒ORF1ab基因序列(OR652457)设计特异性探针和引物,构建重组质粒。以重组质粒为标准品进行反应条件优化及临床样品检测初步应用,旨在建立一种检测... 为建立快速检测山羊星状病毒(Caprine astrovirus)的方法,根据GenBank上收录的山羊星状病毒ORF1ab基因序列(OR652457)设计特异性探针和引物,构建重组质粒。以重组质粒为标准品进行反应条件优化及临床样品检测初步应用,旨在建立一种检测山羊星状病毒的Taq 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建立的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冠状病毒、牛轮状病毒、山羊贝氏柯克斯体、山羊支原体等均无交叉反应;对山羊星状病毒重组质粒标准品最低检测限为2.16×10^(1)copies/μL;批内和批间试验结果稳定,变异系数均小于2%;用建立的方法对收集的陕西省部分山羊场的115份腹泻粪便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山羊星状病毒阳性率为29.57%,与常规RT-PCR的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4.78%。该方法为山羊星状病毒快速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星状病毒 Taq man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士后对学术职业环境满意吗?——基于Nature全球博士后调查数据比较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华伟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91,共11页
本研究基于已有成果,将博士后学术职业环境划分为学术资源、职业保障、组织管理、科研强度四个维度。利用2020年Nature全球博士后教育调查数据,通过比较分析博士后对学术职业环境的感知与评价。研究发现,相比较国外发达国家博士后而言,... 本研究基于已有成果,将博士后学术职业环境划分为学术资源、职业保障、组织管理、科研强度四个维度。利用2020年Nature全球博士后教育调查数据,通过比较分析博士后对学术职业环境的感知与评价。研究发现,相比较国外发达国家博士后而言,我国接近四成博士后对学术职业环境感到满意。为了优化博士后学术职业环境,大学需强化对博士后科研资金的支持力度,保障博士后科研参与机会,减少非学术事务对博士后科研时间的挤占,规范导师指导;大学不断调适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治理模式,优化院系对博士后学术职业发展的组织支持与服务质量;大学与博士后建立稳定性雇佣关系,不断提升工资薪酬水平,疏通博士后学术职业晋升渠道,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高校实行服务型、便捷式的科研管理方式,制定灵活多元的学术评价机制,破除博士后对“学术GDP主义”的崇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后 学术职业环境 满意度 nature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A群轮状病毒Taq 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运用
6
作者 林青 康龙滨 +5 位作者 吴瑞森 赵文娟 陈秋勇 王隆柏 周伦江 俞道进 《福建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0-376,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猪A群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 group A, PoRV A)快速检测方法,用于PoRV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参考GenBank中猪A群轮状病毒(PoRVA)VP6基因序列(登录号MT025937.1、OP978242.1、PP566178.1)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 【目的】建立一种猪A群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 group A, PoRV A)快速检测方法,用于PoRV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参考GenBank中猪A群轮状病毒(PoRVA)VP6基因序列(登录号MT025937.1、OP978242.1、PP566178.1)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体系中引物和探针的浓度,建立Taq Man RT-qPCR检测方法,并通过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的结果以及临床应用对该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方法可特异性扩增PoRV核酸,最低检出限度为27.0 copies·μL^(-1),灵敏度高于普通RT-PCR 100倍;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diarrheavirus,PEDV)、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orcinedeltacoronavirus,PDCo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of swine, TGEV)核酸均无交叉反应;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10%,重复性好。151份疑似PoRV的临床样品使用RT-qPCR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检出率为42.38%(64/151),优于常规RT-PCR的检出率(33.11%,50/151)。【结论】本研究基于猪A群轮状病毒VP6基因,建立了适用于PoRV A检测及其流行病学调查的Taq 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等优势,为猪轮状病毒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A群轮状病毒 Taq man探针 荧光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asonal population trend and relative occurrence of pests and their natural enemies among cotton species and cultivars in India
7
作者 NAGRARE V.S. NAIKWADI Bhausaheb +4 位作者 FAND Babasaheb B. NAIK V.Chinna Babu TENGURI Prabhulinga GOKTE‑NARKHEDKAR Nandini WAGHMARE V.N. 《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 2025年第2期178-192,共15页
Background Cotton crop is infested by numerous arthropod pests from sowing to harvesting,causing substantial direct and indirect yield losses.Knowledge of seasonal population trends and the relative occurrence of pest... Background Cotton crop is infested by numerous arthropod pests from sowing to harvesting,causing substantial direct and indirect yield losses.Knowledge of seasonal population trends and the relative occurrence of pests and their natural enemies is required to minimize the pest population and yield losses.In the current study,analysis of the seasonal population trend of pests and natural enemies and their relative occurrence on cultivars of three cotton species in Central India has been carried out.Results A higher number and diversity of sucking pests were observed during the vegetative cotton growth stage(60 days after sowing),declining as the crop matured.With the exception of cotton jassid(Amrasca biguttula biguttula Ishida),which caused significant crop damage mainly from August to September;populations of other sucking insects seldom reached economic threshold levels(ETL)throughout the studied period.The bollworm complex populations were minimal,except for the pink bollworm(Pectinophora gossypiella Saunders),which re-emerged as a menace to cotton crops during the cotton cropping season 2017–2018 due to resistance development against Bt-cotton.A reasonably good number of predatory arthropods,including coccinellids,lacewings,and spiders,were found actively preying on the arthropod pest complex of the cotton crop during the early vegetative growth stage.Linear regression indicates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green boll infestations and pink bollworm moths in pheromone traps.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e showed mean weekly weather at one-or two-week lag period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sucking pest population(cotton aphid,cotton jassid,cotton whitefly,and onion thrips)fluctuation.Gossypium hirsutum cultivars RCH 2 and DCH 32,and G.barbadense cultivar Suvin were found susceptible to cotton jassid and onion thrips.Phule Dhanvantary,an G.arboreum cotton cultivar,demonstrated the highest tolerance among all evaluated cultivars against all sucking pests.Conclusion These finding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pest management in cotton crops.Susceptible cultivars warrant more attention for plant protection measures,making them more input-intensive.The choice of appropriate cultivars can help minimize input costs,thereby increasing net returns for cotton far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TTON PESTS Population trend Relative occurrence CULTIVARS natural enem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种牛轮状病毒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秀明 陈君彦 +1 位作者 础鲁 刘艳霞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3期11-15,共5页
试验旨在建立一种可简便、快速地检测牛轮状病毒(BRV)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试验通过分析比对NCBI下载的BRV VP7基因序列,在VP7基因的保守区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及Taq-Man探针,经反应条件优化,建立BRV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 试验旨在建立一种可简便、快速地检测牛轮状病毒(BRV)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试验通过分析比对NCBI下载的BRV VP7基因序列,在VP7基因的保守区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及Taq-Man探针,经反应条件优化,建立BRV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利用建立的检测方法检测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和稳定性,并对临床样品及疫苗半成品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0 copies/μL,组内和组间重复变异系数(CV)均小于3.50%。检测临床样品和疫苗半成品,疫苗半成品均检测阳性,临床样品检测阳性率69%。研究表明,BRV 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对BRV的诊断检测及疫苗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轮状病毒(BRV) Taq-man探针 荧光定量RT-PCR VP7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ison and Inspiration of the Theme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in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9
作者 Ren Jiong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8-302,共5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influences the expressions and manifestations of literature. Literature can spy on the nature exploration of human society and ideological values in the thinking and 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influences the expressions and manifestations of literature. Literature can spy on the nature exploration of human society and ideological values in the thinking and behavior patterns,expre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Through expressions of literature in China and the West,we draw lessons from W estern literary expressions in the develo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and get inspir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 文学 西方 中国 行为模式 人类社会 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trospect on the Thought of Clean Government in History and Today -- Based on the Doctrine of Evil Human Nature of Syun Zih
10
作者 Zhang Hailiang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84-289,共6页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accelerating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corruption has appeared and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causing serious harm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accelerating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corruption has appeared and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causing serious harm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state and people,so the construction of a clean and honest government draws people’s attention.The doctrine of evil human nature of Syun Zih explained profound theories concerning the nature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view of interest with simple language,from which the origi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clean and honest government could be found.As a result,we can have a right starting point,representing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people in the long-term exploration.The doctrine of evil human nature of Syun Zih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clean and honest govern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corrupt government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风廉政建设 学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历史 腐败现象 文化建设 全球化 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公平游戏:“两栖”SCI刊物如何操弄影响因子--Nature实证研究之四 被引量:15
11
作者 穆蕴秋 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9-67,共9页
本文结合当今风靡全球的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影响因子",在实证基础上对Nature从大众科普杂志向"两栖"杂志转变的历史过程进行了考察,揭示了Nature等杂志如何将"两栖化"变成提升影响因子的捷径和扩大商业... 本文结合当今风靡全球的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影响因子",在实证基础上对Nature从大众科普杂志向"两栖"杂志转变的历史过程进行了考察,揭示了Nature等杂志如何将"两栖化"变成提升影响因子的捷径和扩大商业价值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因子 两栖刊物 汤森路透 na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出版与高校图书馆的应对——对Springer Nature集团和剑桥大学图书馆的调查 被引量:21
12
作者 初景利 闫雪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3-179,共7页
在新技术环境下,出版商和图书馆都在发生深刻变革。研究数字出版及其对图书馆的影响,有助于出版商和图书馆适应变化,应对变革,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文章采用实地调研方法,获取Springer Nature集团和剑桥大学图书馆在新环境下开展的研究和... 在新技术环境下,出版商和图书馆都在发生深刻变革。研究数字出版及其对图书馆的影响,有助于出版商和图书馆适应变化,应对变革,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文章采用实地调研方法,获取Springer Nature集团和剑桥大学图书馆在新环境下开展的研究和实践,分析Springer Nature集团在开放数据、开放图书和开放政策方面的研究和举措梳理剑桥大学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服务以及馆员结构等方面的变化。研究表明:出版机构与图书馆是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利益共同体,需要共同探寻新的业务布局与体系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桥大学图书馆 Springer nature集团 数字出版 开放获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的发展轨迹及启示 被引量:26
13
作者 吴志祥 苏新宁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37,共11页
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146年的发展轨迹,诠释了学术期刊厚积薄发的发展规律。持之以恒和与时俱进是《Nature》宝贵而优秀的基因。文章以定性和定量的方式,从文献计量学的视角、人文的视角和国际化的视角三个层面分析和研究《Natur... 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146年的发展轨迹,诠释了学术期刊厚积薄发的发展规律。持之以恒和与时俱进是《Nature》宝贵而优秀的基因。文章以定性和定量的方式,从文献计量学的视角、人文的视角和国际化的视角三个层面分析和研究《Nature》的发展轨迹,并与我国一流学术期刊《科学通报》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针对我国学术期刊发展的启示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e 《科学通报》 文献计量学 内容分析法 期刊事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期刊与学术成果影响力主要评价指标差异性研究——以Nature期刊为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芳 朱沙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5-69,共5页
当前普遍采用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等文献计量指标对学术成果进行定量评价,但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学术成果的被引频次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其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利用JCR Web、中科院JCR分区表、SCImago及Altmetric网站等多个角度深... 当前普遍采用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等文献计量指标对学术成果进行定量评价,但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学术成果的被引频次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其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利用JCR Web、中科院JCR分区表、SCImago及Altmetric网站等多个角度深入分析Nature期刊及其收录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之间的差异性,探讨如何综合利用各项评价指标对不同学科的学术期刊及论文进行正确评价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刊评价 学术成果 评价差异比较 nature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ture杂志:从科普期刊到学术神话 被引量:9
15
作者 江晓原 穆蕴秋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9-204,共6页
本文考察了国际著名科学期刊Nature杂志自1869年创刊以来的办刊宗旨、文本变迁、经营手段,重点揭示了Nature杂志如何通过积极提倡并倾力投身于"影响因子"学术游戏而登上神坛的尚不为人熟知的内幕。
关键词 nature杂志 科普 广告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尔斯与《自然》杂志科幻历史渊源——Nature实证研究之二 被引量:3
16
作者 穆蕴秋 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4-84,共11页
本文以英国《自然》(Nature)杂志与著名科幻作家H.G.威尔斯相关的丰富文本为主要考察对象,在此基础上对威尔斯及其作品进行科学史研究。主要集中于三方面:从科幻作品参与科学活动的角度出发,对威尔斯科幻小说的书评进行了重点考察;进一... 本文以英国《自然》(Nature)杂志与著名科幻作家H.G.威尔斯相关的丰富文本为主要考察对象,在此基础上对威尔斯及其作品进行科学史研究。主要集中于三方面:从科幻作品参与科学活动的角度出发,对威尔斯科幻小说的书评进行了重点考察;进一步厘清《自然》杂志与科幻的早期历史渊源关系;通过威尔斯的个案,探讨了《自然》杂志在20世纪早期英国学界的定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nature) H G 威尔斯 科幻小说 科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年Nature杂志刊载的气候文献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朋群 胡英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6年第4期205-206,共2页
创刊干1869年在英国出版的Nature杂志,是世界上顶尖级的综合科学杂志。Nature每年都刊载一定数量的气象学者感兴趣的论文和其他信息,大气科学与Nature交融,是自然和互益的。
关键词 nature 杂志 文献 气候 大气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Nature)杂志科幻作品考——Nature实证研究之一 被引量:9
18
作者 穆蕴秋 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26,共12页
本文以英国《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的科幻作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这些作品的科学史意义进行了系统考察。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自然》从1869年创刊至今,从来就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科学",它一直在刊登许多并不那么"... 本文以英国《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的科幻作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这些作品的科学史意义进行了系统考察。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自然》从1869年创刊至今,从来就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科学",它一直在刊登许多并不那么"学术"的东西。尽管我们也有理由认为,这些在今天的科学评价体系中通常都被当成"无成"之物而遭过滤的"常常异想天开,有时荒唐无稽,总是让人吃惊"的文本,同样在参与科学探索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杂志 科学史 科学幻想 科学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TURE》和《SCIENCE》的辑录特点与甄选原则
19
作者 余丽清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3-215,共3页
本文从《NATURE》和《SCIENCE》两刊的辑录特点和甄选原则分别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旨在帮助我国科研人员搭建阅读世界优秀学术期刊的平台,更好地了解《Nature》和《Science》,以提高投稿率和录用率,把我们出色的科研成果展示给世界。
关键词 nature 《SCIENCE》 科学研究论文发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ding man皮瓣修复术治疗皮肤缺损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王鸣 严炜 +3 位作者 汤由之 朱喆辰 史京萍 马秀云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57-561,共5页
目的:探讨Reading man皮瓣修复术在全身不同部位皮肤缺损及其预防瘢痕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0月该科应用Reading man皮瓣修复术治疗全身不同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2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皮瓣均成... 目的:探讨Reading man皮瓣修复术在全身不同部位皮肤缺损及其预防瘢痕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0月该科应用Reading man皮瓣修复术治疗全身不同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2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时间为3~24个月,所有皮瓣血运良好,色泽红润,质地柔软,外观适宜,局部皮肤张力较低,手术切口瘢痕增生不明显,切口周围软组织无明显形变,周围关节活动度正常。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疗效满意。结论:Reading man皮瓣特有的设计可以很好地解决全身多部位较大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尤其在术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正常皮肤的切除,术后外观、功能及皮肤瘢痕增生均有较满意的表现,且不存在自体皮移植带来的供皮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ding man皮瓣 皮瓣血运 张力 瘢痕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