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ep Expansion of the Object Scope of Contemporary Female Literature Research --On. the "Marginalized" Female Creation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Republican Period
1
作者 Zhao Huifang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9-274,共6页
If we take Chinese modern literary history( female) as the"center",in which the female creation is very limited,a large amount of female compositions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R epublican period were "ma... If we take Chinese modern literary history( female) as the"center",in which the female creation is very limited,a large amount of female compositions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R epublican period were "marginalized",even in the "hidden "state. These "marginalized"female writings,not only are in a large number,but also constitute the foundation of Chinese modern female literature creation,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cannot be ignored. To seek the strategy and approach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marginalized"female creation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R epublican period,helps to deeply discuss the possibility to expand the object scope of female literature research,to find a newgrowing point of female literature research,and form conversation between female literary history writing and current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R ewriting Literary His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创作 边缘化 女性 民国 晚清 增长点 中国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政治下的女性发展边缘化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凤 田阡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30,共5页
两性之间的政治反映到人的发展领域,表现为女性发展的边缘化。女性发展的边缘化以显性的、隐性的、反向的三种形式表现出来。隐性的和反向的形式日益成为更主要的形式,成为阻碍女性发展的“玻璃天花板”。
关键词 人的发展 女性发展 性别政治 政治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女性哥特主义视角解读门罗小说《荒野小站》中的历史叙事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岚 黄川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共6页
短篇小说《荒野小站》虽然取材于苏格兰移民在加拿大拓荒的历史,但作者艾丽丝·门罗有意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改写,通过女性书写显示出男性对女性施加的威胁与暴力,将关注引向宏大历史叙事中往往被人们忽略的女性身体和女性体验。女性... 短篇小说《荒野小站》虽然取材于苏格兰移民在加拿大拓荒的历史,但作者艾丽丝·门罗有意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改写,通过女性书写显示出男性对女性施加的威胁与暴力,将关注引向宏大历史叙事中往往被人们忽略的女性身体和女性体验。女性哥特主义元素的运用,是作品的突出特点,不仅增添了小说诡异恐怖的气氛,还凸显了女主人公从压抑到觉醒再到反抗的转变,展现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挣扎求生的努力,对进一步丰富加拿大早期女性人物形象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野小站》 女性书写 女性体验 女性哥特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女性生存:谁是《简·爱》中的疯女人——《茫茫藻海》的底蕴 被引量:12
4
作者 何昌邑 区林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42-45,共4页
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对琼·里斯的代表作《茫茫藻海》,重点剖析导致安托万内特(伯莎)边缘女性生存悲剧的性别、民族、历史、文化及地域等原因以及她的艰难的身份寻求。
关键词 身份 边缘 女性 生存 罗切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T CMOS SRAM单元稳定性分析及设计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蔡洁明 魏敬和 +2 位作者 刘士全 胡水根 印琴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1-272,共12页
介绍了一种由两个交叉耦合反向器构成的6-晶体管(6-T)存储单元的噪声容限分析方法。对6-T CMOS SRAM单元的稳定性作了分析及仿真。借助SPICE和MATLAB工具,对存储单元在数据保持和数据读取时的稳定性、数据写入过程中的可靠性及其之间的... 介绍了一种由两个交叉耦合反向器构成的6-晶体管(6-T)存储单元的噪声容限分析方法。对6-T CMOS SRAM单元的稳定性作了分析及仿真。借助SPICE和MATLAB工具,对存储单元在数据保持和数据读取时的稳定性、数据写入过程中的可靠性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可能影响噪声容限的因素,如单元比、上拉比、MOS管的阈值电压、位线预充电压、电源电压以及温度进行了仿真讨论,并从中得到合适的电路设计参数。流片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实测数据相符。分析数据对基于CSMC 0.5μm CMOS工艺的SRAM电路设计优化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T存储单元 噪声容限 读稳定性 写可靠性 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离与靠拢——徐灿与词学传统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宏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6-62,共7页
 在中国文学史上,徐灿是和李清照声名相似的女词人,但较之李词,徐词的境界更为开阔,对社会变迁的表现力更强,作品内容也更为复杂。徐灿的这一成就是通过偏离以往女性的创作传统而向大传统靠拢而实现的。这种情况是明清之际女性创作的...  在中国文学史上,徐灿是和李清照声名相似的女词人,但较之李词,徐词的境界更为开阔,对社会变迁的表现力更强,作品内容也更为复杂。徐灿的这一成就是通过偏离以往女性的创作传统而向大传统靠拢而实现的。这种情况是明清之际女性创作的重要特点之一,反映了女作家们往往不再处于"边缘",而是在"主流"中展示才华,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与总体的文学趋势同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学 女性 偏离 靠拢 边缘 主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女书写、妇德规训与地域秩序——以明清乐清县志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世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91,170,共11页
不同版本的明清县志《列女传》,在传记内容和叙事策略上存在着隐晦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呈现出士绅的妇德塑造脉络,以及不同时期士绅妇德内涵的演化轨迹。结合时代环境的变化分析士绅的妇德规训意图,可以得出三点结论:第一,清中叶以后... 不同版本的明清县志《列女传》,在传记内容和叙事策略上存在着隐晦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呈现出士绅的妇德塑造脉络,以及不同时期士绅妇德内涵的演化轨迹。结合时代环境的变化分析士绅的妇德规训意图,可以得出三点结论:第一,清中叶以后妇德内涵建构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由明代较为单一的"贞烈"导向,增加了以欧阳修母亲式的以"荻训"为特征的贤母规范,到清末士绅又表达了列女书写包含"才女"的意向。因此,有必要重新检讨学界的这个一般性认识:明以后妇德内涵朝着"贞烈"的单一导向而趋于"窄化"。第二,士绅的妇德建构因应特定的时代问题,清中叶以来妇德建构的两方面内容:倡导贤母和批判佛道信仰、私育异姓,均非作者书斋臆想的产物。第三,士绅妇德规训牵涉到极为实在的物质层面问题。列女书写具有维护地域的社会秩序、政治秩序和文化秩序三个方面的意涵。近百年来节烈观念批判者的攻击火力主要集中在道德规范层面,而没有探究妇德规训背后坚硬广阔的底座。因此,新文化运动健将无法解释古人普遍肯定妇女节烈实践的事实。研究妇德观念的建构过程有助于深化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列女书写 妇德建构 地域秩序 温州乐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女性小说创作中的“解构—建构”模式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4-39,共6页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始,随着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和女权主义理论的传入并逐步产生影响,中国新时期小说中的女性写作日渐独树一帜。与男性作家相较而言,女性作家无疑会更加主动地重新审视两性关系和性别"标签",发掘女性主体意识...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始,随着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和女权主义理论的传入并逐步产生影响,中国新时期小说中的女性写作日渐独树一帜。与男性作家相较而言,女性作家无疑会更加主动地重新审视两性关系和性别"标签",发掘女性主体意识的苏醒和成长,也能够结合自身的性别体验和感悟进行更加纵深性的挖掘和探讨。残雪、铁凝、王安忆、陈染、林白等数位女性作家,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对此进行了多样性的探索,细察之下可见四种相异又相通的"解构—建构"模式。这些女性作家的带有后现代女性主义色彩的创作,对新时期小说的发展而言是可贵的探索和尝试:解构传统文化观念和文学创作中固有的关于两性关系的话语定式,通过发现并凸显的方式重新建构女性主体意识的文学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小说 女性写作 两性关系 女性主体意识 解构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女性文学纵览 被引量:6
9
作者 胡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7-114,共8页
中国女性文学从遥远的历史深处走来 ,穿越时空 ,把女性自己写进文本 ,在历史长河留下了稀疏却温暖的灯光 ;“五四”运动将中国女性文学喷发成潮流 ,近百年来 ,中国女性文学在女性独立意识和价值上寻觅探求 ,并由外部世界逐步向女性内部... 中国女性文学从遥远的历史深处走来 ,穿越时空 ,把女性自己写进文本 ,在历史长河留下了稀疏却温暖的灯光 ;“五四”运动将中国女性文学喷发成潮流 ,近百年来 ,中国女性文学在女性独立意识和价值上寻觅探求 ,并由外部世界逐步向女性内部空间挺进 ,在爱情、事业、姐妹情等古老又新奇的层面进行了执著又迷惘的文化探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女性文学 文学评论 女性意识 独立意识 个人化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写作与女性话语的建构策略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连义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8-160,共3页
身体写作是女性作家以身体作为语言表达自我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在表达女性话语的同时也由于对身体和欲望的展示而陷入两难境地。女性话语体系的建构必须立足于现实的语境和女性性征,并与男性达成和解。女性个人叙事话语、女性美的价值... 身体写作是女性作家以身体作为语言表达自我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在表达女性话语的同时也由于对身体和欲望的展示而陷入两难境地。女性话语体系的建构必须立足于现实的语境和女性性征,并与男性达成和解。女性个人叙事话语、女性美的价值标准的确立与鲜明的女性意识是建构女性话语体系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写作 女性话语 女性意识 建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男性叙事维度看《因为女人》的现代爱性描写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攸欣 李兰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4-128,共5页
本文采取了男性叙事的观察视角,从形象塑造、内容演绎、审美风格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阎真新作《因为女人》中关于现代爱情的悲剧性书写,并试图通过深层次的挖掘和分析探寻导致该悲剧产生的集体无意识。
关键词 阎真 《因为女人》 男性叙事 悲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丽丝·莱辛女性意识再探 被引量:4
12
作者 段湘怀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22,33,共5页
多丽丝·莱辛关注深陷传统束缚中的女性命运:男权传统牢牢束缚女性,女性没有话语权;女性自我意识淡化,不自觉地因循传统。在此基础上莱辛进一步思考这些囿于传统囹圄中的女性的突围之路:通过独特的"女性书写"建立自己的... 多丽丝·莱辛关注深陷传统束缚中的女性命运:男权传统牢牢束缚女性,女性没有话语权;女性自我意识淡化,不自觉地因循传统。在此基础上莱辛进一步思考这些囿于传统囹圄中的女性的突围之路:通过独特的"女性书写"建立自己的话语权威;保持鲜明的自我意识,借助"姐妹情谊"走出生存困境。虽然她拒绝承认自己是一位女权主义者,但她的思考深度一点都不逊于那些同时代的女权主义者,甚至体现出了超前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女性意识 “女性书写” “姐妹情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守望与超越——论胡辛创作20年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会林 沈鲁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5-100,共6页
胡辛是当代江西作家群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 20年的文学创作一直都受到当代文学和女性文学研究界的关注。采用女性视点是胡辛创作的一种守望与超越姿态,根系乡土是胡辛永恒的守望,而在纪实与虚构中对历史语境进行还原和超越则是她的小... 胡辛是当代江西作家群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 20年的文学创作一直都受到当代文学和女性文学研究界的关注。采用女性视点是胡辛创作的一种守望与超越姿态,根系乡土是胡辛永恒的守望,而在纪实与虚构中对历史语境进行还原和超越则是她的小说和传记创作的理智与机智,这一切构成了胡辛的创作特质,使其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一道不可忽视的风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辛 女性视点 历史语境 守望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人创伤与“表达性写作”:论卡森·麦卡勒斯的文学创作 被引量:5
14
作者 于红冈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5期102-110,共9页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一位富有争议的南方女作家。出生地域、性取向及身体残疾等一系列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使她经受了身体、心理及精神上的巨大创伤,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强烈的“边缘人”特质。然而她凭借有意或无意...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一位富有争议的南方女作家。出生地域、性取向及身体残疾等一系列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使她经受了身体、心理及精神上的巨大创伤,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强烈的“边缘人”特质。然而她凭借有意或无意的尝试“表达性写作”,直面创伤,书写创伤,走出创伤,并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卡森·麦卡勒斯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个不为主流社会关注的世界,成为这个世界上孤独者、被遗忘和被抛弃者的代言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森·麦卡勒斯 边缘人 创伤 表达性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边缘人”的女性叙事——北美新移民女作家的小说创作 被引量:4
15
作者 戴冠青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16,161,共8页
在全球性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北美新移民女作家以她们独特的异域境遇和性别文化身份,在她们的小说文本创作中呈现出不同于早期华人移民女作家、同期的国内女性作家以及新移民男作家的新特质.特别是北美新移民女性所遭遇的“多重边缘人”... 在全球性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北美新移民女作家以她们独特的异域境遇和性别文化身份,在她们的小说文本创作中呈现出不同于早期华人移民女作家、同期的国内女性作家以及新移民男作家的新特质.特别是北美新移民女性所遭遇的“多重边缘人”的尴尬身份构成了中国新移民女性“弱上加弱”的女性形象和她们在多重“他者”话语下的尴尬处境,但她们也独特地表现出了在异域文化中以自己的执着和坚韧参与全球化运动并重铸自我人格的不懈努力.探讨北美新移民女作家对其处于主流文化边缘以及性别文化边缘的特殊境遇的独特书写,揭示她们独特的异域言说的内在意蕴,对我们深入认识海外华文女作家的人生思考和情感把握以及她们所提供给我们的独特审美经验和文化价值是十分必要并具有现实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移民女性 多重边缘人 异域言说 人格重铸 女性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觉醒》的女性主义思想特点 被引量:10
16
作者 单雪梅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148-150,共3页
凯特·肖班的《觉醒》是美国文学中女性文学的经典。本文从小说的人物形象入手 ,通过分析主人公与同性与异性的关系和她的自我意识从萌发、增强到窒息的过程 ,阐述该小说揭露的社会现实和所体现的女性主义特点 ,探讨《觉醒》
关键词 女性文学 人物形象 自我意识 女性主义思想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清照文学成就原因的女性主义阐释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绪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2-64,共3页
在父权制的阴影下 ,何以成长起来李清照这样一个可以抗衡于男性的女作家 ,这一直是个谜。人们在试图解释的时候 ,常常不自觉地受到传统的男性中心主义立场的干扰。我们尝试以女性主义的理论立场对李清照的生平与文本进行考察 ,惊奇地发... 在父权制的阴影下 ,何以成长起来李清照这样一个可以抗衡于男性的女作家 ,这一直是个谜。人们在试图解释的时候 ,常常不自觉地受到传统的男性中心主义立场的干扰。我们尝试以女性主义的理论立场对李清照的生平与文本进行考察 ,惊奇地发现 ,她走的是父权制规定的道路 ,但社会意识却未能模塑她的性格。她生活中几个偶然机遇组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 ,各个环节都朝着有利于她发展和发挥文学才能的统一指向。同时 ,这几个关键都在父权制的“天理”与“人欲”的契合点上 ,李清照的创作就在天理与人欲媾和的狭小空间中作边缘生存。在“去人欲 ,存天理”的时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女性主义 恋父情结 女性体验 价值代偿 女性话语方式 边缘生存 文学成就 爱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新电影”与中国电影“新生代”的平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峻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0-68,共9页
"韩国新电影"和中国电影"新生代"二者尽管外部形态迥异,但却具有相通的内在旨趣,即都呈现出边缘书写和主流皈依的分化态势。而大致相仿的社会文化语境及创作主体选择的个性化则是导致这种创作状况的主要因由。
关键词 “韩国新电影” 中国电影“新生代” 边缘书写 主流皈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箱笼”:《金瓶梅》女性书写的“功能性物象”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毓龙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2-119,共8页
"箱笼"是明清小说中的常见器具。其出现,一般缘于叙事话语"再现"生活真实的需要。由于与女性相关的文化符码(如服饰、陪嫁、内闱等)大多涉及"箱笼",故其在以女性为中心的情节场面中出镜尤为频繁。在《金... "箱笼"是明清小说中的常见器具。其出现,一般缘于叙事话语"再现"生活真实的需要。由于与女性相关的文化符码(如服饰、陪嫁、内闱等)大多涉及"箱笼",故其在以女性为中心的情节场面中出镜尤为频繁。在《金瓶梅》一书中,"箱笼"不仅是"再现"古代女子生活常态的普通物象,也不止作为满足叙事现场真实感的道具存在,而是同人物的生命轨迹紧密关联,与叙事结构、人物塑造有机结合,在观照女性命运、构造情节场面、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金瓶梅》女性书写中一个重要的"功能性物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笼 《金瓶梅》 女性书写 功能性物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的多元性与当代作家文学创作的复杂性——以柳青创作的《创业史》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宗刚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41,共10页
现代教育注重科学与民主两大主题,但这种现代意义上的民国教育多在都市,而广大的乡村则夹在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由此使得从农村走出来的作家的个性解放意识呈现复杂的态势,这直接反映了教育的多元性特征。柳青作为接受过民国时期的... 现代教育注重科学与民主两大主题,但这种现代意义上的民国教育多在都市,而广大的乡村则夹在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由此使得从农村走出来的作家的个性解放意识呈现复杂的态势,这直接反映了教育的多元性特征。柳青作为接受过民国时期的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并在中国共产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现代作家,其文学创作亦呈现复杂性的特征,这在其创作的《创业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创业史》在凸显共产党所倡导的社会解放这一根本主题的同时,既有对五四新文学传统中的个性解放主题的深层皈依,又有传统教育制导下的个性压抑,由此使得这部作品具有了多重的文学史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青 《创业史》 个性解放 社会解放 女性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